⑴ 大盤指數型基金和小盤股票型基金分別都是什麼
根據名稱就能判斷,在股票型基金中,名稱中有中小盤或小盤字樣的就是以投資中小盤股票為主的基金。
從指數基金的標的指數來看,滬深300、中信標普300、華安中國A股、上證綜指、中小板是反映各自綜合指數情況的;中證100是滬深300中的市值最大那100家公司;上證50是上海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上證180佔了上證流通市值的50%;中證紅利100反映A股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上證紅利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巨潮100是從滬深兩市選取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100隻股票,巨潮100指數成份股的風格特點是大盤藍籌股權重相對其他指數大盤藍籌權重超出較多;深證100包含了深圳市場A股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躍的100隻成份股,算中盤。
所以大盤指數型基金有以中證100、上證50、上證180、巨潮100為標的指數的基金。
⑵ 有哪些大盤股指數基金、中盤股指數基金和小盤股指數基金
大盤股主要指數基金
名稱:50ETF 代碼:510050
名稱:300ETF 代碼:510300
名稱:180ETF 代碼:510180
——————————————
中盤股主要指數基金
名稱:中小板 代碼:159902
名稱:深紅利 代碼:159905
名稱:紅利ETF 代碼:510880
名稱:中小300 代碼:159907
——————————————
小盤股主要指數基金
名稱:中小成長 代碼:159917
名稱:深TMT 代碼:159909
名稱:中證地產 代碼:512110
名稱:中小等權 代碼:159921
⑶ 股票的上證指數什麼意思大盤 小盤什麼意思
1大盤就是綜合指數. 也稱加權指數.
2大盤的指數是所有股票走勢的綜合反映.比如:上證指數.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的綜合走勢.總股本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也大.
3相對於大盤股而言,通常發行流通股的規模不超過5000萬就是小盤股.由於在上交所上市的以大盤股居多,在深圳交易所,這些小流通盤的股票集中上市,在一起形成一個板塊,即所謂的中小板.
⑷ 股票實時行情怎麼看
股票實時行情獲取的途徑就兩個,一是通過各大資訊平台來獲取相關股票實時行情,另一個就是通過股票實時行情軟體來獲取,各證券公司都有開發自己的交易平台,通過交易平台可以查看股票實時行情。
股票實時行情分析
k線分析
運行股票實時行情軟體後,在主界面狀態下輸入上證指數的代碼1A0001,即可進入上證券指數分時行走勢圖,如圖1(為2009年2月13日收盤時分時走勢圖)所示,在這個界面下,輸入數字「05」+回車鍵,即可轉入上證指數的日K線走勢圖,如圖2所示。在解讀上海證券交易所大盤行情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證領先指標
在圖1中,0.00%線上方有兩根曲線,處於上方的是上證綜合指數(簡稱上證指數),處於下方的是上證領先指數。
上證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上證領先指數是不考慮權重、而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大盤指數。
一般認為,黃線代表小盤股的總體走勢,而白線則代表大盤股的總體走勢。
二、紅柱與綠柱
圖1中,0.00%線上方柱線為紅柱,0.00%線下方柱線為綠柱。
紅柱與綠柱反映的是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表示買盤超過了賣盤,紅柱越長,說明買盤超過賣盤越多,綠柱表示賣盤超過買盤,綠柱越長,說明賣盤超過買盤越多。
三、成交量
在上證走勢圖中,成交量是一根根豎排的直線,表示在這一分鍾中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累計股票成交量。
四、行情數據
委比:委比=(大盤委買—大盤委賣)÷(大盤委買+大盤委賣)×100%
大盤委買:當前本類指數所有股票的委託買入數量之和;
大盤委賣:當前本類指數所有股票的委託賣出數量之和;
最新:指最近一次從上海證券交易傳來的指數值。
昨收:指前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的收盤點位。
漲跌:當前上證指數(成交)比昨天收盤點位上漲或下跌的絕對數。圖2-1中,漲跌=3398.95-3323.59=75.36。
開盤:指當日上證指數的開盤點位。
漲幅:指當前漲跌與昨收的比值,一般百分比表示。圖3-1中,漲幅=72.70÷2249.09=3.23%。
最高:最高指上證指數當天達到的最高點位。
震幅:震幅指當前最大漲幅與最大跌幅差值與昨收之間的比值。圖1中,震幅等於[(2323.12-2236.18)÷2248.09]=3.87%。
最低:最低指上證指數當天達到的最低點位。
現手:表示上海證券交易所當天最近一筆成交的成交量,一手為100股。圖1顯示的是收盤以後的大盤分時走勢圖,故現手為零。
量比: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其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分鍾數)。圖1中,量比為1.11,表示當前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是過去5日每分鍾成交量的1.11倍,這說明當前的成交比較活躍,成交量有所放大。
總手:總手錶示上海證券交易所當天從交易開始累計到目前的總成交量。圖1中顯示的是收盤以後的大盤分時走勢圖,故總手為21900萬手即是當天累計成交量。
金額:表示當上海證券交易所從交易開始累計到目前的總成交金額。圖1中顯示的1673.49億元是當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累計成金額。
換手:又稱換手率,指總手與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實際可流通股數和之間的比值。
上漲家數:表示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價高於昨天收盤價的股票家數,圖1顯示的是當天收盤時的上漲家數。
下跌家數:表示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價低於昨天收盤價的股票家數,圖1顯示的是當天收盤時的下跌家數。
平盤家數:表示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價與昨天收盤相等的股票家數,圖1顯示的是當天收盤時的平盤家數。
⑸ 如何看股票實時行情走勢圖
以錢龍軟體的界面為例:(實際上,您也可以在目前常見股市動態分析軟體看到相同的界面)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為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上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也就是加權指數;黃色曲線是不含加權的大盤指數,也就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是相同的。
參考白、黃色曲線的位置關系,我們可得到:當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漲福較大;反之,小盤股的漲幅小於大盤股的漲幅。當指數下跌時,黃線仍在白線之上,則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反之為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在以昨日收盤指數 為中軸與黃、白線附近有紅色和綠色的柱線,這是反映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強弱程度的。
紅柱線漸漸增長的時候,表示指數上漲力量增強;縮短時,上漲力量減弱。綠柱線增長,表示指數下跌力量增強;縮短時,下跌力量減弱。在曲線圖下方,有一些黃色柱線,它是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的最下邊,有紅綠色矩形框,紅色框愈長,表示買氣就愈旺;綠色框愈長,賣壓就愈大。 在個股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這支股票的即時成交價。黃色曲線表示股票的平均價格。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成交價為賣出價時為外盤,成交價為買入價時為內盤。
外盤比內盤大、股價也上漲時,表示買氣旺;內盤比外盤大,而股價也下跌時,表示拋壓大。量比是今日總手數與近期成交平均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已經放大。量增價漲時則後市看好;若小於1,則表示成交總手萎縮。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價位的紅、綠色分別反映外盤和內盤,白色為即時成交顯示。⑹ 什麼是小盤股
小盤股是指相對與大盤股而言。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國現階段一般不超3000萬股流通股票都可視為小盤股。
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現階段,一般不超30億股流通股票的都可視為小盤股。股市發展之初,大盤股比較少,故把流通盤在3000萬以下的稱小盤股,流通盤一個億以上的就叫大盤股了。
現在隨著許多大型國企的上市,這一概念也發生了改變,流通盤一個億以下的只能算是小盤股了。而像中石化、中聯通、寶鋼這些有十幾甚至幾十億流通盤的股票就稱為超級大盤股,像許多鋼鐵股、石化股、電力股,由於流通盤較大,都被稱為大盤股。現在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都屬小盤股。
(6)新興小盤股紅利指數股票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小盤股不同操作
縮量震盪——小盤股
大盤穩健但能量不足時是小盤股的活躍期,因大盤能量不能滿足規模性熱點的施展,所以個股行情「星星點火」,其中又以小能量下小盤股行情更為靚麗。由於小能量難以滿足行情的持續性,故小盤股行情往往漲勢較迅捷,持續周期較短,適於短線操作。
突發利好——次新股
無論大盤處於什麼狀態,若遇突發性重大利好公布,往往是價低次新股的活躍期。因為老股中往往有老資金進駐或者受困,新資金即不願為老資金抬轎,更不願為老資金解套。所以,重大利好公布後,上市不久的次新股群往往成為新資金「先入為主」的攻擊對象。
調整時期——庄股
大盤調整時是庄股的活躍周期。由於市場熱點早已湮滅,庄股則或因主力受困自救,或是潛在題材趁疲弱市道超前建倉……疲弱市道中的庄股猶如夜幕中的一盞盞「豆油燈」,雖不能照亮整個市場,也能使投資大眾不至於絕望。同時,多少還能誘惑「投資小眾」一起來「往豆油燈里添加燃油」,或者是引來「飛蛾撲火」。
波段急跌——指標股
大盤波段性急跌後是大盤指標股的活躍期。急跌後能令大盤迅速復位的,必然是能牽動全局的指標股。因為「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大,也因為低價股護盤的成本低。
調整尾聲——超跌低價股
大波段調整進入尾聲後是超跌低價股的活躍期。因為前期跌幅最大的超跌低價股風險釋放最干凈,技術性反彈要求最強烈。由於大勢進入調整的尾聲,尚未反轉,新的熱點難以形成,便給了超跌低價股的表現機會。
牛市確立——高價股
牛市行情確立是高價股的活躍期。高價股是市場的「貴族階層」,位居市場最頂層,在大盤進入牛市階段後,需要它們打開上檔空間,為市場創造牛市空間,給中低價股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休整時期——題材股
大盤休整性整理是題材股的活躍期。因為休整期市場熱點分散,個股行情開始漲跌無序,增量資金望而卻步,只能運用題材或概念來聚攏市場的視線,聚集有限的資金,吸引市場開始分散的動量。
報表時期——「雙高」股
年(中報)公布期及前夕是高公積金、高凈資產值股票的活躍周期。因為這樣的上市公司有股本擴張的需求和條件,有通過高分紅來降低每股凈資產值的需要。在股市開始崇尚資本利得和低風險穩定收益後,高分紅也已經成為市場保值性大資金的寵愛。
⑺ 隨便找一個股票分析,如分析上證指數,大致分析下它一直以來的走向,再找最近的動態分析一下,十多頁就好
從歷史漲跌看大盤:
回顧21年,才能看清來龍,才能摸准去脈;才能在牛市中獲得更大的收益。根據對21年的股市漲跌分段回顧,總體來看,21年來股市經歷了8段大漲,8段大跌。
統計顯示,這21年裡,大漲的平均周期為44.8周,最後一段大漲也就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上證指數從1664點漲至3478點,漲幅達109%,上漲周期為40周,隨後就出現了下跌整理至今。
目前上證指數仍處於對之前的上漲的整理過程中,我們對歷年上證指數的整理周期也進行過數據統計,整理期一般為60-70周,目前這段整理已經持續了44周,從時間調整上來看也遠遠沒有達到,所以我們認為上證指數目前仍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整理調整時期。
從上證指數周K線圖中,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指數大的形態是一個三角形,根據目前的形態我們估算,這個三角形的完成還需15-20周左右的時間,形態的時間和整理周期的時間基本吻合。由此,我們認為,上證指數仍會整理15-20周左右的時間,隨後會出現一波較大的上漲波段。
8 段上漲統計數據
時間 區間 上漲區間 上漲點數 上漲幅度 上漲持續時間 周平均上漲點數
第一輪暴漲 1990 年12 月-1992 年5 月 100-1429 1329 1329% 72.8 周 18.25
第二輪暴漲 1992 年11 月-1993 年2 月 393-1558 1165 296% 17 周 68.53
第三輪暴漲 1994 年7 月-1994 年 9 月 333-1052 719 215% 12.8 周 56.17
第四輪暴漲 1996 年1 月-1997 年 5 月 512-1258 746 143% 68.6 周 10.87
第五輪暴漲 1999 年5 月-1999 年 6 月 1059-1756 697 65.70% 6 周 116.17
第六輪暴漲 2000 年1 月-2001 年 6 月 1341-2245 904 67% 72.8 周 12.42
第七輪暴漲 2005 年6 月-2007 年 10 月 998-6124 5126 513.60% 68.6 周 74.72
第八輪暴漲 2008 年10 月-2009 年8 月 1664-3478 1814 109% 40 周 45.35
平均值 1562.5 44.8 周
8 段下跌統計數據
時間 區間 下跌區間 下跌點數 下跌幅度 下跌持續時間 周平均下跌點數
第一輪暴跌 1992 年 5 月-1992 年 11 月 1429-400 1029 72% 25.7 周 40.04
第二輪暴跌 1993 年 2 月-1994 年 7 月 1553-325 1228 79% 72.9 周 16.84
第三輪暴跌 1994 年 9 月-1996 年 1 月 1053-512 541 51% 68.6 周 7.89
第四輪暴跌 1997 年 5 月-1999 年 5 月 1510-1047 463 30% 104.3 周 4.44
第五輪暴跌 1999 年 6 月-2000 年 1 月 1756-1361 395 22% 30 周 13.17
第六輪暴跌 2001 年 6 月-2005 年 6 月 2245-998 1247 55% 208.6 周 5.98
第七輪暴跌 2007 年 10 月-2008 年10 月 6124-1664 4460 73% 52.1 周 85.6
第八輪暴跌 2009 年 8 月-2010 年 7 月 3478-2319 1159 33.30% 47 周 24.66
平均值 1315.25 76.15 周
----------------------------
華山論劍:反轉時機或在6月 迴避兩大風險
3000點附近A股屢遭「定點停車」,近期大盤的連續調整更令投資者揪心。5月大盤會不會否極泰來?大小盤風格轉換能否繼續?哪些股票已進入投資區間。本期邀請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董事陳淑敏、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和世紀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萬文宇三位嘉賓,共同探討這些熱點問題。
銀行股攻守兼備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第一年,中國經濟正在從外需拉動朝內需拉動轉型。在房地產調控和緊縮政策作用下,PMI已經出現一定回落,但我們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全年GDP增速可達9%至9.5%,下半年不會出現所謂的「硬著陸」。
通脹方面,CPI走勢通常比貨幣供應增速走勢滯後6-9個月,由於國內貨幣供應量增速已在去年年底見頂,相信國內CPI漲幅將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見頂,全年通脹水平可能會維持在4%-4﹒5%,相對9%-9.5%的GDP增速來說,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並非不能接受。因此,我們預計調控政策將集中於上半年,政策出現超調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已經低於過去十年的中位數,處於比較有吸引力的水平,尤其是銀行股板塊,估值已經非常誘人。但近期市場仍然處於低迷,對於不少股票來說,其實已經出現了買點。
從行業看,十分看好銀行股,因為目前國內銀行股的業績仍處於高增長期,但估值卻十分便宜,市盈率僅六七倍。在政策緊縮期內,國內流動性偏緊,銀行對於貸款的議價能力較強,銀行業的息差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有利於業績增長。而如果緊縮政策放鬆,流動性又會出現寬裕,市場整體的估值也會隨之上升,推動銀行股上漲。可以說,銀行股是攻守兼備的品種。盡管一季度銀行股已經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但目前仍被低估,仍然值得買入。
除銀行外,我們也看好水泥行業。今年全國計劃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是1000萬套,這將大大拉動水泥需求,而在政府始終限制水泥行業產能增長的背景下,國內水泥價格將保持高位,令水泥股受惠。
在消費類股票方面,我們十分看好高端品牌以及在二三線城市有良好分銷渠道和滲透力的品牌,主要是因為未來幾年二三線城市將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主力,二三線城市消費的增長將會明顯快過一線城市。我們比較不看好食品飲料和項目集中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公司,因為成本上漲和貨幣政策緊縮給它們帶來的壓力最大。
市場重拾升勢需待六月
近期市場大幅下跌,調整態勢明顯。表面看,市場調整主要來自一系列政策傳聞和事件沖擊。但從實質看,資金面短期逆轉和基本面階段性擔憂是調整主因。
從流動性角度看,4月底和5月底各有一次財政存款積累,規模為單次3000-4000億元,效果相當於上調兩次存款准備金。受全年信貸投放節奏和銀行監管政策趨嚴影響,2季度前半段信貸控制依然偏緊,歐美貨幣緊縮預期又減緩外部資金流入速度。從基本面看,4月PMI指數下滑預示二季度經濟可能出現「旺季不旺」局面。
5月市場何去何從?市場驅動力來自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三個層面。目前的情況是:雖有調控慣性,但政策「由緊及穩」趨勢明顯;二季度經濟基本面略有下滑,但幅度應屬可控;這兩者對短期市場趨勢性影響有限。關鍵因素在於市場資金面變化,二季度資金面將呈「U」型變化,受財政繳款、政府流動性投放偏緊、外部資金流入波動等因素影響,二季度中間段市場資金面壓力最大,也是指數最難熬的階段,市場可能繼續偏弱,並在2800-2900點價值底附近尋求支撐,等待6月基本面企穩、政策預期改善、資金面重回寬裕後再重拾升勢。
短期來看,市場或有技術性反彈,但再次趨勢性上行的時機至少需等到6月,原因在於調控並未終結,調控頻率需到二季度末才有望出現明顯下降,進而明確政策「由緊及穩」的趨勢;經濟基本面的階段性下滑目前僅是開始,現有庫存的有效消化和新增需求的重新顯現均需等到二季度末;市場資金面仍在二季度「U」型變化中最難熬的階段,下一公開市場到期高峰、其他領域投資資金轉移和外部資金推力再次上升所驅動的反轉時機在6-7月。
近期中小市值個股跌幅巨大,但系統性買入的時機仍未到來。去年底以來,推動周期股和成長股估值差擴大的因素已趨弱化,這是周期股修復和成長股調整的中長期動因。短期看,創業板指33倍的估值依然偏高,且還存在未來盈利預測下調可能。中小板指估值則已回落到25倍以下,因此即使要抓反彈,重點也應是流動性較好、估值相對合理的中小板個股,創業板個股則應繼續堅持「反彈減倉」策略。
因此,當前投資應迴避兩個潛在風險:一是中上游生產性板塊的短期壓力;二是高估值的成長性股票。二季度繼續推薦「金融+消費」組合,前者受低估值和政策拐點顯現的雙重支撐;後者受成長性、市場環境、政策題材的三重催化。即使面臨短期補跌風險,其在二季度市場的「U」變化中獲取超額收益仍是確定性事件。推薦行業為保險、銀行、零售、白酒、白色家電、地產。
二季度或現全年最佳買點
近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PMI環比回落、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低於預期,使市場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盈利增速下滑產生擔憂,在A股市場上則表現為價值中樞下移。
我們對全年國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仍有信心,但在物價水平仍高於全年調控目標、經濟增速呈現放緩跡象的背景下,國內宏觀調控的難度將有所加大,後續政策的出台將更多地關注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4月加息後,觀察5月、6月貨幣政策實施效果更為重要,這將成為下半年政策確定的主要依據。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根據對M1及M1-M2差值變化的分析,我們認為自去年4月以來市場開始對貨幣增速的放緩逐漸有所反應,到年初M1-M2出現逆差,2月有所收斂,3月略有擴大,後期如該逆差值進一步擴大,市場短期內難以形成轉折性拐點,而該逆差值由底部回升時可密切關注市場的拐點性機會。由於市場的拐點往往較差值拐點提前出現,因此不排除二季度出現全年最佳買點的可能,我們認為市場將會在二季度尋找這一積極信號。
展望5月,在市場短期對以上因素有所消化、本月到期流動性低於4月的情況下,我們對5月行情並不過分悲觀,但值得關注的是6月CPI翹尾因素較高、到期流動性較大,不排除屆時央行繼續通過價格手段收縮流動性的可能。
投資方面,建議關注以下三方面:一、年報公布後市場風格的變化。若市場擔憂經濟增速放緩,周期性行業的上行動力將有所減弱,而中小盤股在經過前期泥沙俱下的調整後,走勢可能呈現分化,市場整體風格特徵需要在5月進一步觀察;二、人民幣升值。近月人民幣升值有所加速,造紙、航空等受益較為明顯的行業近期表現堅挺,在升值趨勢中以上品種仍可進一步關注;三、對於食品飲料、醫葯生物、新興產業等可在市場回調中進行中長線布局。⑻ 小盤股在真的牛市,到底有沒有盈利空間
總結一下三大指數的漲幅情況,上證指數全周上漲5.11%,嘗試突破3587點;深證指數全周上漲9.29%,成功站穩1.53萬點;創業板指數全周上漲10.91%,箭指3200點創下5年新高,本周各大指數全線上漲,三大指數平均漲幅達到8%,這就是本周指數行情。
再來看看個股情況,元旦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有1600多家個股下跌;周一有1300多家個股下跌;周二有2600多家下跌;周三有3200多家個股下跌;周四有3500多家個股下跌;心態五有2031家個股下跌,這是近期個股下跌情況。
總而言之大家對接下來的A股行情不要太悲觀,盡管本周A股走的是股災式牛市,但中小盤個股還不會被市場拋棄,不會被市場冷落的。只要中小盤不被市場拋棄,不被市場冷落,還有就是不被監管層打壓等,中小盤絕對不會崩盤,要知道現在A股是走牛市不是走熊市,中小創個股不會崩盤的,大家絕對的放心,不用擔心崩盤的問題。
⑼ 如何看股票走勢圖,一分鍾帶你看懂正確看走勢圖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9)新興小盤股紅利指數股票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分時成交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分時走勢圖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及含意:
A、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B、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C、買一,買二,買三為三種委託買入價格,其中買一為最高申買價格。
D、賣一,賣二,賣三為三種委託賣出價格,其中賣一為最低申賣價格。
E、委買手數:是指買一,買二,買三所有委託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F、委賣手數:是指賣一,賣二,賣三所有委託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⑽ 股票看大盤股小盤股有何意義就是看走勢穩定不穩定
大盤股的逐級上升對於吸引集團資金入盟較為有利,大資金有了適合的吞吐場所,就會對小盤股的過高股價產生壓抑,這種投資結構亦是管理層嘔心瀝血的精華所在,亦是中國股市的新格局。1997年大量新股發行,絕大多數都是有業績有潛力的國家支柱性企業,所以,大盤股的振興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小盤股是相對而言的,從趨勢角度來看,小盤股必將逐步向大盤股過渡,但小盤股的獨特優勢在某個階段是顯而易見的,有時甚至能左右大盤,這就是小盤股的外延。 什麼叫小盤股什麼叫大盤股呢?可以這樣估算。中國有2千萬股民,近1千隻股票,如果平均每人關心10隻股票,那麼,平均每隻股票有20萬人關心。統計學中,如果統計樣本成正態分布,那麼大約70%的樣本處於分布峰值加減方差的區間內,高於方差的樣本數量約16%,近似的可取15%。可以以此為界,股票少到只有頂端不到15%的人參與的為小盤股。則20萬的15%為3萬,以中國股市大多數股民一般平均每人每隻股票持股不到1000股計算,為3千萬股。所以,標準的中型盤子為3千萬股左右,可以粗略的估計為2-5千萬,2千萬以下為小盤股,5千萬以上為大盤股。
類似的,超級大盤股的標准應為可以供應85%以上的人,20萬的85%為17萬,估算為1.7億股,放寬一些為2億股以上,即中國股市上2億以上的盤子為超級大盤股,定價會明顯偏低。當然,以後隨著中國股市的發展,以上估算用到的參數會發生變化,小盤股大盤股和超級大盤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
同樣業績下,流通盤小限制了參與交易者的范圍。對兩只業績相同的股票,大盤股定價低,使需求分布中心理定價偏低的人也能買到,小盤股定價高,只有願意接受較高價位的人才能買到。這使得參與者的群體會略有不同,影響股票走勢特性。 同樣市值下,盤小價高的股票,參與者范圍受限制。股市交易是以「手」為基本單位的,股價越高,每手的價錢也越貴,這會限制參與者的范圍。極端情況,如美國股市上巴菲特控制的柏克夏公司,股價高到上萬美圓,只有富人才買得起。
中國股市上,也有很多散戶不喜歡買20元以上較貴的股票,而喜歡10元以下的股票,因為資金少,買貴的股票買的太少。 盤子大小還影響股票的流動性,同樣市值的股票,盤子大,「手」多,每單位的價錢低,相當於在流通時顆粒細,流動性就更好;單位價錢高而盤子小,則分成的顆粒大而少,流動性下降。一般而言,流動性大,參與者多,會增加坐莊控盤的難度,減少走勢中的人為痕跡,走勢越自然越穩定;流動性小則人為影響大,越容易出現忽漲忽跌和跳躍性走勢。所以,大盤股容易走成弧形反轉,而小盤股容易走成V形反轉;大盤股在分析其走勢時應該多考慮群體心理動力學的影響,而小盤股應該多考慮人為因素的影響。
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