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成交量如何看股票走勢
你好,一般而言,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投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那麼怎麼從成交量的需求看股價漲跌: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成交量怎麼看?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VOL顯示是1M在國際通行的說法是1M=1百萬。1K=1000、1M=1百萬、1B=10億。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成交量與成交金額用下列公式表示: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額)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制,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鍾、30分鍾60分鍾圖中繪制。
通過成交量怎麼看股市狀況?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一般來說,股票上漲需要成交量的配合,量價齊升,量漲價升都是這個意思。放量下跌一般是跌勢未止,市場的底部一般都是量能縮到極致後出現的,這就是所謂的地量見地價。同樣,頭部一般都是放天量後形成的,天量天價。量價有一定的聯系和規律,但也不是絕對的,尤其對於主力莊家控盤的個股,可以通過幾個賬戶對倒來做騙線和誤導散戶高位接盤,實戰中需要結合大盤及個股具體分析。
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原動力,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價形同無本之木。成交量的變化最能反映股市的大趨勢。上升行情中,做長線和做 短線都可獲利,因此股票換手頻繁,成交量放大;在下跌行情中,人 氣日趨散淡,成交量縮小。一般來說,成交量與股價的關系體現為下面兩種情況:
量價同向:即股價與成交量變化方向相同。股價上升,成交量也 相伴而升,是市場繼續看好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隨之而減,說 明賣方對後市看好,持倉惜售,轉勢反彈仍大有希望。
量價背離:即股價與成交量呈相反的變化趨勢。股價上升而成交 量減少或持平,說明股價的升勢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這種升勢難於 維持;股價下跌但成交量上升,是後市低迷的前兆,說明投資者惟恐 大禍降臨而拋售離市。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❷ 如何通過成交量分析股票
通過成交量更確切地說是通過量能來分析和研究股票,可能現在還沒有較為系統的說法,但我想,這也許正是一個研究的方向。因為成交量是確實存在的客觀現實,往往是最真實的東西,也是不會騙人的。所以從這個現象入手,可能也是真實可信的。我也正在收集這方面的信息。
成交量有主力建倉時機的成交量和出局時的成交量。通過成交量觀察可以發現超級黑馬,甚至尋找到翻倍牛股。
股票中主力在建倉時機的觀察指標比如有「成交量均線」、「成交量堆積」和「立樁量」等。
主力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說明主力吸籌較為堅決,明顯控盤。
尋找黑馬的奧秘在於觀察量能,就是看「量價」配合是否理想。
「成交量均線」:
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於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成交量堆積」:
對於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因為主力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
但如果這時候累積成交量並不大,就出現所謂的「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其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立樁量」:
立樁量要成立,必須建立在「三天法則」之上。即在三天之內不跌破立樁量當日股價的最低點,且股價後期突破立樁量時會出現股票價格的最高點。
要立樁量被確認,未來股價將會到達的位置是:立樁起點價格×2,是一種翻番的效應。
另外,成交量往往要和換手率相配合來觀察和分析才更有效。而成交量和換手率是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長期跟蹤觀察、記錄和總結才有可能有所成就。成交量和換手率是散戶觀察股票的長期方法。不要一看到放量就買進,那樣很可能造成虧多賺少,關於成交量和換手率是不是可以總結為這么幾條:
1、成交量和換手率的結果是真實存在的,是不會騙人的,所以這是散戶觀察股票的主要手段;
2、量能即成交量與股價的配合如何,決定著股票的升降,並可從中發現超級黑馬;
3、成交量的表現往往領先於股價表現。也就是說,當股價處於下跌通道的時候,股價下跌還未見底前成交量已經見底,當成交持續放大後股價才開始反轉;而當股價步入上升通道的時候,股價見頂也是滯後於成交狀況的,即所謂的天量之後有天價。因此,觀察成交量變化情況來預測股價的走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換手率大要和K線圖形相結合來觀察股票是在頂部還是在底部,是主力在建倉還是在出貨,從而決定自己應對的策略。
聽說在97年,靈犀寫了本書比較流行,叫《綿里針》,其中有一節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交量」,可以尋找一下。
❸ 如何用成交量分析股票
你好,首先,股票的成交量是買、賣雙方達成成交後就會出現確定成交的單子,在股市交易時間(一個時間單位中)內成交量的單子數量(以每1手為單位)。股票成交量在市場中分為放量、縮量、地量等等,因為股票市場是買賣博弈的市場,買賣雙方形成的成交量會決定股票後續的價格走勢情況。所以不同的股票成交量形態對於股票的影響都會有所不同。
如果股票處於成交量有效持續放量(大於前一個交易日成交量的1.618倍)的狀態中,表示股票活躍性正在增加、股票熱度處於上升趨勢、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在逐步增加。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持續放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因為以上原因,大概率會使股票價格出現上升行情。
如果股票處於成交量有效持續縮量的狀態中,表示股票活躍正在縮減。股票熱度處於下降趨勢、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在逐步縮減。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持續縮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因為以上原因,大概率會使股票價格出現下降行情。
如果股票處於地量的狀態中,是指股票成交量處於近期相對最低點,表示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相對較少。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地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大概率出現逐步回升處於近期底部階段,股票的成交量也會逐步的回升。
如果股票處於天量的狀態中,是指股票成交量處於近期相對最高點,表示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處於一個階段的頂峰階段。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天量的狀態下,會使股票價格處於近期的高位點,因為「物極必反」的道理,大概率會使股票成交量後續供應不足,導致股票出現調整階段。
總體而言,股市中的成交量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看到市場方面的活躍度、投資者的積極性等。但是,投資者要注意市場中是沒有完美的數據指標和技術圖形,都會有部分的誤導信息,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❹ 怎樣根據成交量來判斷股票走勢
成交量與價格走勢的理論是,巨大的成交量可以驗證當時出現的走勢。不過,這類技術分析基本上都是沒什麼准頭的,歪打正著較多。
❺ 怎樣分析股票的成交量
你好,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許多投資者對於成交量變化規律認識不清,
K線分析只有與成交量分析相結合,才能真正了解到市場的語言,明白股價變化的秘密。那麼,股票成交量分析方法有以下幾點:
1
、低位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 、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庄共舞。
3 、低位量平價升,買入信號:股價從高處滑落,往往是放量下跌近而縮量,縮量後量能與前日持平,且價格上升,底部已到,可買入待漲。更穩妥的做法是,等待次日繼續放量,股價繼續小幅升高可放心入場。
4、高位量平價升,警惕信號:高位量平價升,說明雖然買力沒有增加,但是賣方拋售壓力也不大,故能拉陽線。但是,買力不增將無法維持股價繼續走高,此時應出場觀望。若是小盤庄股出現高位量平價升,則是莊家鎖籌,吃貨拉升。
1.股價的漲跌情況呈一種不規則的變化,但整個走勢卻有明顯的趨勢,也就是說,雖然在圖表上看不出第二天或下周的股價是漲是跌,但在整個長期的趨勢上,仍有明顯的軌跡可循。
2.一旦一種趨勢開始後,即難以制止或轉變。這個原則意指當一種股票呈現上漲或下跌趨勢後,不會於短期內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但須注意,這個原則是指純粹的市場心理而言,並不適用於重大利空或利多消息出現時。
3.除非有肯定的技術確認指標出現,否則應認為原來趨勢仍會持續發展。
4.未來的趨勢可由線本身推論出來。基於這個原則,我們可在線路圖上依整個頭部或底部的延伸線明確畫出往後行情可能發展的趨勢。
5.任何特定方向的主要趨勢經常遭反方向力量阻擋而改變,但1/3或2/3幅度的波動對整個延伸趨勢的預測影響不會太大。也就是說,假設個別股票在一段上漲幅度為三元的行情中,回檔一元甚至二元時,仍不應視為上漲趨勢已經反轉只要不超過2/3的幅度,仍應認為整個趨勢屬於上升行情中。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❻ 怎麼從成交量中判斷股票的漲跌
1.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很久,出現急劇增加的成交量, 而股價卻上漲乏力,在高位盤旋,無法再向上大幅上漲,顯示股價在高位大幅震盪,賣壓沉重,從而形成股價下跌的因素。股價連續下跌之後,在低位出現大成交量,股價卻沒有進一步下跌,價格僅小幅變動,是進貨的信號。股價隨著成交量的遞增而上漲,為市場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種量增價漲關系,表示股價將繼續上升。 2.在一波段的漲勢中,股價隨著遞增的成交量而上漲,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創下新高後繼續上漲,然而此波段股價上漲的整個成交量水準卻低於前一波段上漲的成交量水準,價突破創新高,量卻沒突破創新水準量,則此波段股價漲勢令人懷疑,同時也是股價趨勢潛在的反轉信號。 3.股價隨著成交量的遞減而回升,即股價上漲,成交量卻逐漸萎縮。股市成交量是股價上漲的原動力,原動力不足是股價趨勢潛在反轉的信號。有時股價隨著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漲,漸漸地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升的噴發行情,成交量急劇增加,股價暴漲。緊隨著此波走勢,繼之而來的是成交量大幅度萎縮,同時股價急速下跌。這種現象表示漲勢已到末期,上升乏力,走勢力竭,顯示出趨勢反轉的現象。反轉所具有的意義將視前一波股價上漲幅度的大小及成交量擴增的程度而定。 4.在一波段的長期下跌,形成谷底後股價回升,成交量並沒有因股價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欲振乏力,然後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高於谷底。當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於第一谷底時,是股價上漲的信號。股價下跌,向下跌破股價形態趨勢線或移動平均線,同時出現大成交量,是股價下跌的信號,表明趨勢反轉形成空頭市場。股價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出現恐慌性賣出,隨著日益擴大的成交量,股價大幅度下跌;繼恐慌性賣出之後,預期股價可能上漲,同時恐慌性賣出所創的低價,將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跌破。恐慌性大量賣出之後,往往是空頭的結束。 5.成交量作為價格形態的確認。 通過股市成交量的變化尋找最佳買入點 通過從成交量的變化去分析一個股票的底部形態,挖掘最佳買入點,近年的幾種底部形態 1、標准下降通道,突然爆發性放量拉高。這類股票大多有標准漂亮的下降通道,突然在某天放巨量收陽線,底部形成。這類股票有時還能跑出短期黑馬來,但大部分拉高後會再作調整。 2、打壓、下破平台,放量見底。這類股票大多已經累積一定幅度跌幅了,然後再在低位橫盤相當一段時間,之後突然放量下跌突破平台(大多藉助大市下跌),在放出巨量後再收一陰,底部形成。 3、期貨資金入主,井噴。這類股票看不出底部,莊家就是底部,運氣就是底部。這類股票只適合短線資金參與。 4、在低成交量的水平下,升時放量,跌時縮量,振幅不大,橫盤走勢。這類股票是一些比較老的吸貨手法了,也最折磨人。一般會出現陰陽相隔、兩陰夾一陽或兩陽夾一陰的走勢。這類股票的莊家一般實力不算太強(相對於期貨資金來說),但控盤性很高,做莊期很長,起碼一兩年。 5、構築雙底、三底、四底。這類股票築底手法比較老。但有一部分資金的確是很喜歡玩這把戲,每一波浪的底部和頂部有高達50%的幅度,每年玩它3、4個浪,也不賴。 6、迅速拉高翻番後,向下調整近一年,價位到達黃金分割點處。 從長線投資的角度看,第1、第3和第4種底部是比較適合長線資金參與的。但第1種需每天觀察,否則哪知道它哪天會破位?而第3種有一定風險,最好在前幾浪參與,因此參與這類股票一定要設好止損位;第4種風險最小,但時間可能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