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因測試概念股飆漲 細數受益股票有哪些
金健米業:公告顯示,金健米業控股德賽中國。公司
2014 年 10 月獲得對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控股權。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原母公司是德國德賽,在歐洲被譽為「液體生化試劑之父」 ,
產品主要包括臨床化學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配套校準品、標准品、質控品以及生化分析儀等,細分產品達 100
多個,涵蓋了所有的生化檢測項目,擁有世界上較為先進的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占其總銷售額比例 40%以上,達 1
億元左右。從產品角度來講, 德賽中國具有較強優勢的免疫比濁試劑項目是對利德曼產品線的重要補充。
此外,金健米業為我國糧食第一股,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13年,湖南省糧食集團接手公司的控制權,同時湖南省糧食集團承諾將在3年內將旗下市場化糧油等同業競爭資產注入到金健米業。由於金健米業控股股東湖南省糧食集團實力較強,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大股東承諾未來將實施資產注入,這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鑒於糧油和制葯業務前景較好,且金健米業當前市值較小(60億左右),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新開源:公司是2010年創業板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是葯用輔料聚維酮(PVP)系列和口腔護理輔料歐瑞姿,2014年11月收購武漢呵爾醫療(主營宮頸癌篩查)、長沙三濟生物(主營個體化用葯)和上海晶能生物(主營基因測序)三家企業100%股權,轉型大健康服務。
北陸葯業:公司在2014年積極實施外延並購,控股中美康士51%股權,並通過中美康士控股紐賽爾生物75%股權,布局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中美康士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主要為醫院提供技術咨詢等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產品主要包括CIK、DC瘤苗、DC-CIK、CTL細胞,技術儲備包括NK細胞、TIL細胞、多靶點CTL細胞、微移植、Car-T、免疫細胞分泌PD1抗體等。
榮之聯:基因測序的核心是數據的積累和數據解讀,數據解讀是以大數據處理為基礎,所以基因測序必須依託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榮之聯憑借與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多年的合作,公司掌握了生物雲計算架構與建設,了解基因測序行業的數據分析需求,公司是國內少有的能夠提供生物數據雲計算服務的廠商,卡位優勢明顯有望成為基因測序數據分析行業的龍頭。
迪安診斷:迪安診斷於4月8日發布公告,公司於4月8日接到國家衛計委通知,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取得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資格。公司作為第一批獲批的腫瘤基金測序臨床試點,表明公司已經具備了將基因測序技術應用於腫瘤診斷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標志著公司涉足基因測序業務並正式進軍精準醫療。
仟源醫葯:仟源醫葯(300254)於2014年12月份發布公告稱,將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購買杭州恩氏基因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氏基因」)80%的股權。公告資料顯示,恩氏基因為一家以基因制備技術和人體環境檢測技術為核心,以孕環境檢測和嬰兒基因保存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型企業。此次收購使公司從單一的孕嬰產品服務擴展到技術服務綜合性發展平台。
利德曼:利德曼作為國內生化試劑龍頭企業,公司具有齊全的生化試劑產品線、新成品快速推向市場能力,研發項目集中在體外診斷試劑、生物化學原料、體外診斷儀器三各方面。分子診斷領域是公司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基因測序是分子診斷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紫鑫葯業:公司正積極進入基因測序領域。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研製了第二代高通量DNA測序儀,子公司中科紫鑫將負責生產。第二代基因測序儀曾是市場的風口,預計未來隨著基因篩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內相關企業的成長,仍有可能繼續成為風口。
東富龍:2015年6月2日,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東富龍醫療完成工商注冊。東富龍醫療聚焦醫療器械和醫療技術,7月10日公告擬向伯豪生物單方增資不超過9,000萬元,約占伯豪生物增資後總股本的34%,增資完成後,東富龍醫療將成為伯豪生物第一大股東。伯豪生物主營業務清晰,客戶群體廣泛:伯豪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CRO(即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技術服務業務,具體可以細分為微陣列晶元技術服務、二代測序技術服務和生物標志物技術服務。目前正在為多達18家跨國制葯企業(包括排名前10位的跨國制葯企業)和超過3000家的國內科研機構、醫院等提供技術服務。
B. 上海伯豪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伯豪醫學檢驗所是生物晶元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SBC)旗下從事分子醫學臨床應用的子公司,是經上海市衛生局批准執業的醫療機構。公司採用國標要求的質量控制體系(ISO15189、CAP認證),打造領先的醫學獨立實驗室。SBC2003年由國家發改委批准成立,是國內最重要的生物晶元技術開發基地。十餘年來,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個億,承擔了863、973等國家重大項目60餘項,獲得專利100餘項。服務內容涵蓋疾病預測、早期篩查、診斷、個體化醫療、療效評估、復發監控的全過程:1)疾病易感性評估(GWAS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評估遺傳因素對個體疾病易感程度的影響。2)大腸癌早期篩查:「大腸警哨檢測」,評估個體當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發現臨床期前的組織癌變。3)腫瘤個體化治療:分析個體對葯物的敏感性及代謝能力,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4)「乳腺癌早期篩查」:通過檢測家族性乳腺癌關聯BRCA1/2,對女性罹患乳腺癌風險進行評估。5)CE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評估治療效果、判斷遠處轉移風險並監控腫瘤復發6)兒童天賦基因檢測: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優勢,因材施教。獲得上海市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獲得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審核驗收合格證書(是上海唯一一家以分子病理申報PCR證書的醫學檢驗所)
法定代表人:張躍建
成立時間:2012-03-02
注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80005142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江場三路26、28號1樓
C. 怎樣用選股器選出本月成交量小於上月成交量的股
盤面綜述
滬深兩市維持窄幅震盪格局,盤面熱點稀缺,近期強勢的PPP模式開始分化調整。截至收盤,滬指上漲0.13%,報收3095.95點,成交1659.44億元,創業板上漲0.52%,報收2223.47點,成交807.11億元。
從盤面上看,水泥建材、煤炭采選、專用設備、環保工程等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工藝商品、工程建設、有色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個股上,漲停家數有34家,漲幅3%以上180家,跌幅3%以上僅39家,個股呈現漲多跌少。
熱點板塊分析
水泥建材今天表現活躍,嘉寓股份、羅普斯金、四川雙馬等多隻個股漲停,巨龍管業、金圓股份等收獲大漲,在今天市場盤面熱點稀缺的情況下,水泥建材是今天盤面為數不多的活躍板塊。
PPP模式在近期持續強勢表現後,今天開始出現分化,截至收盤也沒有相關個股漲停,除三聚環保、龍建股份、偉明環保等繼續大漲外,麗鵬股份、科融環境、國禎環保等跌幅較大陷入調整,整個PPP模式在近期加速上漲後,存在的獲利籌碼豐厚,投資者有落袋為安的動機,這也是目前分化較大的因素。
LED同樣展開回調,前面兩連板的國星光電早盤直接大幅低開,隨後震盪走低,尾盤才有所回升,聚飛光電、德豪潤達等均有較大跌幅,而LED由事件驅動,本身題材級別有限,短期回調在所難免。
煤炭采選受黑色系商品期貨重挫影響,早盤延續昨天跌勢,隨後出現止跌企穩,午後開始反彈,特別是尾盤反彈力度加大,直接帶動大盤止跌翻紅,相關個股中開灤股份、新大洲A、山西焦化等漲幅較大。
後市研判
滬深兩市再度陷入弱勢的窄幅震盪格局,近期強勢的PPP模式也開始進入分化調整態勢,在市場缺乏主流熱點時,指數難有趨勢性行情,但存在機構性的交易機會,而目前市場還是處於存量資金博弈階段,沒有吸引到場外資金的進入,投資者情緒偏於謹慎。
滬指目前位於年線附近3100點下方,受制於年線壓力,同時位於多根均線之上,短期在3080點附近的支撐作用較大,處於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局面,但顯而易見的是滬指的波動空間進一步收窄,那麼滬指在方向上的選擇一觸即發,目前來看滬指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滬指回調到3080點附近即是低吸機會,但依然要控制倉位,等待滬指真正放量突破3100點再擇機加倉進攻。
重大事件
1、中國8月外匯儲備減少159億,至2011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中國8月外匯儲備31851.7億美元,預期31900億美元,前值32011億美元,下降159.3億美元,降至2011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點評: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資本有所外流,外匯儲備下降,同時增持了黃金儲備。
2、近日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出世界首根100米量級鐵基超導長線。點評: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即為「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的研究」,漢纜股份、永鼎股份等從事超導材料研製的相關公司,曾獲得市場重點關注。
3、兩部委印發方案推水污染防治,要求中央企業集團要積極組織所屬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清潔生產技術實施改造並提供資金支持。點評:我國面臨水資源短缺及水污染嚴重的雙重問題,隨著國家在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領域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污水處理企業面臨的市場空間廣闊,A股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國禎環保、首創股份、中電環保等。
操作策略
股指近期出現企穩跡象,但處於弱勢震盪並未突破,目前依然要控制倉位,重點參與如虛擬現實、PPP模式等熱點題材的機會,等待行情走強後再擇機加倉進攻。
推薦評級
東富龍(300171) 醫葯、醫療器械,東富龍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包括精準醫療和醫療器械,為長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增資伯豪生物切入基因晶元、二代測序,建立重慶精準醫療創新創業平台,進行新型醫療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醫療器械方面,公司已經參股典範醫療、建中醫療,投資諾誠電器涉足康復醫療。同時東富龍股價持續超跌,近期已經構築底部並開始反彈,在此可介入作為中長線標的。
長按二維碼關注九夷財富
做最專業的財經資訊公眾號、匯聚最新財經資訊,全方位市場解析
關注九夷財富(jiuyicaifu)微信公眾號!
D. 今日股市上證指數收盤多少點
午盤收盤3371
E. 上海生物晶元(上海伯豪生物)怎麼樣啊銷售的待遇如何
生物晶元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背景,國有企業,中國最大的晶元中心之一,目前還提供新一代測序服務,前景不錯,晶元市場佔有率40%左右,測序服務目前正在積極開展中,估計會成為華大基因在表達譜方面及序列捕獲重測序方面的勁敵,應該「錢」景也不錯吧!
F. 2015年諾貝爾獎題材股有哪些
金健米業(600127):金健米業控股德賽中國。公司 2014 年 10 月獲得對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控股權。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原母公司是德國德賽,在歐洲被譽為「液體生化試劑之父」 , 產品主要包括臨床化學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配套校準品、標准品、質控品以及生化分析儀等,細分產品達 100 多個,涵蓋了所有的生化檢測項目,擁有世界上較為先進的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占其總銷售額比例 40%以上,達 1 億元左右。從產品角度來講, 德賽中國具有較強優勢的免疫比濁試劑項目是對利德曼(300289)產品線的重要補充。
此外,金健米業為我國糧食第一股,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13年,湖南省糧食集團接手公司的控制權,同時湖南省糧食集團承諾將在3年內將旗下市朝糧油等同業競爭資產注入到金健米業。由於金健米業控股股東湖南省糧食集團實力較強,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大股東承諾未來將實施資產注入,這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鑒於糧油和制葯業務前景較好,且金健米業當前市值較小(60億左右),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新開源(300109):公司是2010年創業板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是葯用輔料聚維酮(PVP)系列和口腔護理輔料歐瑞姿,2014年11月收購武漢呵爾醫療(主營宮頸癌篩查)、長沙三濟生物(主營個體化用葯)和上海晶能生物(主營基因測序)三家企業100%股權,轉型大健康服務。
北陸葯業(300016):公司在2014年積極實施外延並購,控股中美康士51%股權,並通過中美康士控股紐賽爾生物75%股權,布局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中美康士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主要為醫院提供技術咨詢等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產品主要包括CIK、DC瘤苗、DC-CIK、CTL細胞,技術儲備包括NK細胞、TIL細胞、多靶點CTL細胞、微移植、Car-T、免疫細胞分泌PD1抗體等。
榮之聯(002642):基因測序的核心是數據的積累和數據解讀,數據解讀是以大數據處理為基礎,所以基因測序必須依託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榮之聯憑借與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多年的合作,公司掌握了生物雲計算架構與建設,了解基因測序行業的數據分析需求,公司是國內少有的能夠提供生物數據雲計算服務的廠商,卡位優勢明顯有望成為基因測序數據分析行業的龍頭。
迪安診斷(300244):迪安診斷於4月8日發布公告,公司於4月8日接到國家衛計委通知,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取得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資格。公司作為第一批獲批的腫瘤基金測序臨床試點,表明公司已經具備了將基因測序技術應用於腫瘤診斷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標志著公司涉足基因測序業務並正式進軍精準醫療。
仟源醫葯(300254):仟源醫葯於2014年12月份發布公告稱,將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購買杭州恩氏基因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氏基因」)80%的股權。公告資料顯示,恩氏基因為一家以基因制備技術和人體環境檢測技術為核心,以孕環境檢測和嬰兒基因保存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型企業。此次收購使公司從單一的孕嬰產品服務擴展到技術服務綜合性發展平台。
利德曼:利德曼作為國內生化試劑龍頭企業,公司具有齊全的生化試劑產品線、新成品快速推向市場能力,研發項目集中在體外診斷試劑、生物化學原料、體外診斷儀器三各方面。分子診斷領域是公司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基因測序是分子診斷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紫鑫葯業(002118):公司正積極進入基因測序領域。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研製了第二代高通量DNA測序儀,子公司中科紫鑫將負責生產。第二代基因測序儀曾是市場的風口,預計未來隨著基因篩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內相關企業的成長,仍有可能繼續成為風口。
東富龍(300171):2015年6月2日,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東富龍醫療完成工商注冊。東富龍醫療聚焦醫療器械和醫療技術,7月10日公告擬向伯豪生物單方增資不超過9,000萬元,約占伯豪生物增資後總股本的34%,增資完成後,東富龍醫療將成為伯豪生物第一大股東。伯豪生物主營業務清晰,客戶群體廣泛:伯豪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CRO(即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技術服務業務,具體可以細分為微陣列晶元技術服務、二代測序技術服務和生物標志物技術服務。目前正在為多達18家跨國制葯企業(包括排名前10位的跨國制葯企業)和超過3000家的國內科研機構、醫院等提供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