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馬化騰旗下有什麼股票
6月16日,騰訊控股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⑵ 騰訊有哪些業務
1、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作為公司新業務孵化和專業支撐平台,負責包括金融、支付、廣告等重要領域的拓展,同時為公司各大業務提供戰略、投資與公關市場等專業支持。
2、互動娛樂事業群(IEG):負責公司互動娛樂業務的運營與發展,打造游戲、文學、動漫、影視等在內的多元化、高品質的互動娛樂內容產品,助力公司在全球互動娛樂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3、技術工程事業群(TEG):負責為公司內部及各事業群提供技術及運營平台支撐,為用戶提供全線產品的客戶服務,並負責研發管理和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
4、微信事業群(WXG):負責微信基礎平台、微信開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業務的發展,並包括郵箱、企業微信等產品開發和運營。
5、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
6、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將對原社交網路事業群(SNG)、原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原網路媒體事業群(OMG)中,與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數字內容、核心技術等高度關聯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塊,進行拆分和重組。
⑶ 騰訊控股和騰訊股票的區別
宿是常事。這也意味著古代大俠們要想混江還來不及,把妻子惹毛了,分分鍾趕出家門。
⑷ 騰訊包括哪些內容
騰訊業務范圍有:
1、社交:
QQ:QQ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橫跨PC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即時通信平台。
微信:2011年上線,微信,用一種純粹的創新理念,為數以億計用戶的生活帶來改變。
QQ空間:QQ空間是一個包容網民各種關系鏈的社交大平台,滿足用戶展示、交流和娛樂的需求,致力於為中國互聯網打造開放平台,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是基於社交網路建立的社會化媒體平台,兼具「媒體」與「社交網路」屬性。
2、金融
財付通:財付通是騰訊公司於2005年9月正式推出專業在線支付平台,致力於為互聯網用戶和企業提供安全、便捷、專業的在線支付服務。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戶端的支付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
QQ錢包:QQ錢包是一個支持銀行卡綁卡支付、Q幣支付、NFC公交卡充值的移動支付產品,為數億手機QQ用戶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體驗。
騰訊理財通:騰訊理財通作為騰訊官方理財平台,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以開放連接理念,攜手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基金、券商、信託等公司,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需求,為用戶定製固定收益、股票、債券等資產類別的金融產品。
3、娛樂
騰訊游戲:騰訊游戲成立於2003年,是全球領先的游戲開發和運營機構,也是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社區。
騰訊影業:騰訊影業是騰訊的全資子公司,於2015年9月17日宣布成立。騰訊影業秉持不孤立做電影的理念,致力於打造「年輕、獨特、高品質、連接」的影視作品。
騰訊動漫:騰訊動漫是中國最具規模的正版網路動漫平台,於2012年3月21日正式推出。 騰訊動漫擁有22000多部海量精品、獨家正版的動漫作品。
4、資訊
騰訊網:作為中國領先的中文門戶網站,騰訊網通過強大的實時新聞和全面深入的資訊服務,為中國數以億計互聯網用戶提供富有創意的網上新生活。
騰訊新聞客戶端:一款豐富、及時的新聞應用,本著精煉、輕便的目標,為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閱讀體驗。
5、工具
QQ瀏覽器:QQ瀏覽器支持不同終端用戶快捷上網,手機瀏覽器自主研發的X5內核在速度、流量節省、穩定性上業內領先,功能全面,滿足用戶不同需求。
騰訊手機管家:騰訊手機管家是由騰訊出品的一款覆蓋三大智能平台的手機安全與管理軟體,目前按月使用用戶數排名市場第一。
騰訊地圖:中國專注於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日均定位達350億次。
⑸ 騰訊旗下有哪些產業
騰訊旗下產業有:
1、QQ:為中國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即時通訊軟體,其服務提供商騰訊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通訊應用軟體服務商,截止2012年其注冊用戶超過10億,活躍用戶超過7億。
2、TM:Tencent Messenger(簡稱TM)是騰訊公司精心打造的第二款即時通訊軟體。針對辦公環境設計,側重於熟人間的溝通和聯系。TM強化安全措施、優化性能、更加高效安全。TM電子名片、TM隱身時對組、聯系人可見、TM反打擾等功能都使辦公中的溝通更輕松簡單。
3、騰訊在線教育:2014年4月23日訊,騰訊低調上線了騰訊課堂頁面啟用二級域名,騰訊課堂的上線,意味著騰訊在線教育由此達成閉環。
4、騰訊課堂頁面上線,意味著QQ群教育在有了直播工具、支付工具後,其第三個組成部分:課程交易平台也已上線,騰訊在線教育由此達成閉環。另外,騰訊課堂目前還未開放個人入駐。
5、騰訊通RTX:(Real Time eXchange)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企業級即時通信平台。企業員工可以輕松地通過伺服器所配置的組織架構查找需要進行通訊的人員,並採用豐富的溝通方式進行實時溝通。文本消息、文件傳輸、直接語音會話或者視頻的形式滿足不同辦公環境下的溝通需求。
6、騰訊電腦管家(電腦管家):是騰訊公司於2010年推出的新型產品,它是由騰訊原先產品——QQ醫生和QQ軟體管理軟體整合而成的最新電腦安全衛士。
7、QQ郵箱:是騰訊公司2002年推出,向用戶提供安全、穩定、快速、便捷電子郵件服QQ旋風務的郵箱產品,已為超過6000萬的郵箱用戶提供免費和增值郵箱服務。QQ郵箱和QQ即時通軟體已成為中國網民網上通信的主要方式。
8、QQ旋風:支持多個任務同時進行,每個任務使用BT下載、多地址下載、多線程、斷點續傳、線程連續調度優化、下載速度快,無廣告,無流氓插件,完全免費。
9、QQ詞典:是騰訊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桌面詞典軟體。QQ詞典以其清爽的界面、豐富的詞庫,提供海量詞彙的豐富解釋。
10、QQ拼音輸入法:(簡稱QQ拼音、QQ輸入法),是2007年11月20日由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漢語拼音輸入法軟體,運行於微軟Windows系統下。
11、QQ五筆輸入法:(簡稱QQ五筆)是騰訊公司繼QQ拼音輸入法之後,推出的一款界面清爽,功能強大的五筆輸入法軟體。
12、QQ瀏覽器:騰訊視頻它具有上網更快速:無須干預的智能模式切換,極速、兼容兩不耽誤 的功能,還有上網更清爽:相同網站的標簽分在一組,再也不用為標簽太多太難找而煩惱。
13、QQ音樂:是騰訊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同時支持在線音樂和本地音樂的播放器,是國內領先的正版在線數字音樂平台。
14、騰訊視頻:QQLive是由騰訊公司自主研發的P2P流媒體互動傳播平台。現已更名為騰訊視頻。
15、騰訊搜搜:搜搜主要包括網頁搜索、綜合搜索、圖片搜索、音樂搜索、論壇搜索、搜吧等16項產品。現騰訊搜搜已與搜狗搜索合並。
16、騰訊微博:在UI方面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主流UI界面和Twitter有騰訊微博著類似的視覺效果。根據內部測試效果截圖顯示,騰訊微博在正式上線運營的過程中,將和騰訊QQ的客戶端面板結合,這樣將有助於用戶通過QQ客戶端面板發布和分享微博記錄。
17、無線和固網業務:主要為用戶提供QQ與手機或其它終端互聯互通的即時通信及增值服務。手機騰訊網是騰訊公司的手機網門戶。移動QQ是目前中國最早和最具有影響力的無線簡訊服務。
18、手機騰訊網:騰手機騰訊網 Logo訊公司的手機騰訊網網站,是一個手機上網時可隨意訪問的免費無線WAP站點。
⑹ 怎麼查一個電影公司的股票代碼,只知道電影不是到是哪個公司的,想買愛情公寓電影的股票
愛情公寓參與製作的電影公司有5家,其中三家有上市公司背景,包括騰訊影業,上海電影,嗶哩嗶哩,不過騰訊在H股上市,嗶哩嗶哩在美股上市,相對來說購買比較困難,上海電影在A股上市,代碼601595
⑺ 騰訊旗下的股票有哪些
據了解,順網科技的主營業務主要以互聯網娛樂平台設計為主,因騰訊對其持股,且公司與騰訊有長期的業務合作,因此順網科技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名副其實的「騰訊概念股」。今年以來,順網科技從20元附近啟動上漲行情,在7月下旬曾創下65.74元的新高,累計漲幅以倍數計。不過,進入8月以來,該股出現明顯的回調整理,昨日收盤下跌4.42%。
同樣被騰訊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還有華誼兄弟(300027)。騰訊曾於2011年5月以16元/股的價格購入華誼兄弟2780萬股的股份,占股本4.6%,成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據華誼兄弟2013年二季報顯示,騰訊最新持股仍為2780萬股,為公司第四大股東,也是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據華誼兄弟介紹,目前公司和騰訊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電視版權、電影版權方面。此外,華誼兄弟也通過其參股的銀漢科技公司,利用騰訊的平台發展手游業務。今年以來,華誼兄弟累計上漲184.33%,最新收盤價達到40.09元,成為A股的大牛股之一,身為公司第四大股東的騰訊,其投資的賬面浮盈顯然不菲。
值得關注的「騰訊概念股」還有博瑞傳播(600880),該公司擬募資不超過10.6億元,購買北京漫遊谷70%股權,而北京漫遊谷背後的法人股東則是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此次公告將意味著公司將攜手騰訊在端游、頁游和手游領域搶占市場先機。在傳媒股大受追捧的今年,博瑞傳播的最新年度漲幅高達137.94%。
此外,A股上市公司科大訊飛(002230)、騰邦國際(300178)因在無線領域、騰訊商旅業務中與騰訊具有合作關系,也不折不扣地晉身「騰訊概念股」陣營。科大訊飛和騰邦國際近期的股價表現也讓投資者有目共睹,騰邦國際6月以來的累計漲幅達到55.13%,而科大訊飛的最新年度漲幅為72.34%。
⑻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