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可以預測分析
擴展閱讀
零幾年中國股票牛市 2025-07-27 20:24:47
中國股票暴跌是哪年 2025-07-27 18:10:31

股票可以預測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6-07 19:38:31

㈠ 如何可以預測股票的漲跌!!!

1:大盤的漲跌。這是最重要的,如果大盤下跌,無論你有多熱門的題材、多強勢的技術形態也很難有多大的漲幅。
2:熱點板塊。它也很重要,僅次於大盤的漲跌。如果某板塊突發利好,它有可能逆勢上漲,甚至於帶動大盤上漲。
3:強勢與否。強勢股是很好辨認的,它雖然可能在某一段時期內會有小幅的回調,但總體趨勢總是向上的,一旦其所在板塊成為熱點,它便會領先上漲。

4:最後才是技術形態。中國股市是名副其實的政策市,所以筆者認為技術分析對於研究中國股市是很次要的東西;有人會認為可以從技術走勢中看出市場動向,那是極少數的人才能做到的,況且市場瞬息萬變,要想從過去的個股走勢中預測,那是極不可靠的。
5:利好消息一般莊家要出貨了,壞消息就要看自己思考了,不確定的情況下在結合遁甲量股預測一下,三管齊下。股市不交學費很難成長的。

㈡ 股票的預測模型有哪些

Miller and Modigliani(1961)四個定價模式
1.凈現金流量折現法
2.投資機會折現法
3.股利折現法
4.盈餘折現法
市場實務(本益比、市價凈值比等)倍數還原法
自由現金流量法(Free Cash Flow Method)
市場效率假說
CAPM模型與APT模型等

你是指上述之評價模式嗎

㈢ 股票真的能被預測嗎

虛虛實實,十次懵對一次,也敢稱股神!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用的來說按照基本面,消息面,技術面結合著分析,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正常情況下還是有規律所循!

㈣ 股市可以預測嗎

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吹起書來,互相推薦,不約而同提到了劉慈欣先生的《三體》系列。以俺的閱讀體驗來說,這套科幻小說太棒了!在它描述的畫面中,浩瀚的天空中布滿了各種文明體,「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對科幻題材不反感的同志,俺覺得都不妨看看,真是好看。
聊到這本書,不免想起書中提到的一個火雞與農場主的故事。一個農場裡面養了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11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一位觀察敏銳的伙計,注意到餵食的時間規律,並持續進行統計。在一年的時間周期內,這個規律反復得到驗證,這位大師最終確認,這就是火雞世界的終極定律。於是,它興奮地在感恩節早晨向同伴們發表了這個定律,大家在11點翹首以待,但這天,等到的卻是通往烤箱的運貨車。
這個小故事,對從事證券分析的同志們可是損得厲害。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都建立在股市可以預測的基礎上,大量的從業人員,每天勤勤懇懇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試圖尋找照亮股市迷宮的水晶球。可如果市場的運行根本無規律呢?我們的這些分析,又有何理性的依據呢?比方說技術分析,它的基礎就是假設歷史會重復,以過去的走勢來印證未來。某種程度上,人性是不變的,反映到走勢上,應該是具有某種趨勢性的,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可實際上,在A股市場,隨著全流通的逐步實現,限售股東的低成本,決定了其主流交易行為只會有一個,就是個賣。這樣,市場參與博弈的對手實際是失衡的:缺乏持續的買方,但有不間斷的賣方。要想重新恢復平衡,支點必然比原來A股市場所固有的支點要低很多。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用原有博弈對手繪制的趨勢圖,來預測新選手的博弈結果,就像用抗美援朝的戰斗經驗,來判斷海灣戰爭的戰斗結果,不免有刻舟求劍之虞。
而基本分析呢,從公司經營情況入手分析,持續跟蹤,佐以行業變化,貌似客觀理性。可實際呢?以手機行業來看,百年老店諾基亞
,不論以歷史數據,還是用當期的市場佔有率,在2007年前,誰敢說這樣的公司會從全球第一的寶座滑落?蘋果橫空出世,智能手機成了諾基亞的滑鐵盧。可在這些事情發生前,通過基本分析,我們能夠預知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具體到A股公司,基本分析的效用更是值得懷疑。講一個自己經歷的故事吧。2007年底,
大盤指數已見頂,個股依然在上演最後的瘋狂。記得那時在瀏覽信息時,無意中發現一種農葯價格持續上漲,然後順藤摸瓜,發現有幾家公司都是搞這個行當的。經過一番自以為是的分析,俺選中了其中一個。幸運的是,一輪震盪後,這只股票真漲起來了。尤其在當時的環境下,大盤見頂,地產股稀里嘩啦,它居然連創新高。這使得俺和俺的一些朋友都很愉快,他們和俺,都認為俺的這種分析很靠譜。可幾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俺卻覺得這種分析方法,貌似不那麼靠譜。農葯價格上漲,公司是直接受益了,業績水漲船高。但隨後,在農葯價格的劇烈波動後,盡管這種農葯價格基本回到了歷史天價附近,公司的股價卻僅為峰值時的1/3。市場失效了?非也,公司利潤沒了。為啥沒了呢?公司大量從事非主營業務,原來預計建設的上游設備生產線,悄無聲息就沒了。與此同時,公司股東大量減持。而這些變化,作為普通投資者事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而當我知道時,其股價已經大打折扣了。至於遇到一些涉嫌欺詐的黑天鵝,那就更令基本分析無用武之地了。有歐洲股神之譽的安東尼,興致勃勃來整點中國公司股票,結果不斷與碧生源、蒙牛、株洲南車這樣的公司親密接觸,2011年其主管的富達基金凈值損失20%,被港媒封為「最黑仔」基金。
俺這樣說,貌似有點過於不可知論了。非也非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俺想說的是,對於投資這項活計所具有的高度不確定性,咱們必須予以重視。對於很多分析師在其報告中那種真理在手的判斷方式,俺是大不以為然的。預期個3年的每股收益,乘個預期的估值,得出個預期的價格,再整個強烈推薦,一份報告就出爐了。貌似一切都有數據支撐,可偏偏得出經常是荒唐的結論,諸如中華民族復興了62.74%之類,和這種機械分析方法不就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嗎?竊以為,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該分析還得分析,如果完全認為市場不可知,那乾脆扔硬幣算了。但在分析之餘,存一份敬畏之心,隨時准備徹底修正自己的判斷。對兩位分析師印象特別深,一是西南證券的張剛
,一是華林證券的胡宇,他們都誤判過市場趨勢,但當走勢與其判斷相反時,他們並沒有文過飾非,一位出來致歉,一位重新做出判斷,事實證明,其後的判斷,基本符合當前的趨勢。夫子說過,過而不改,是為過亦。還說過,小人之過,必文。投資分析,錯是常態,錯了咱就重新判斷就是了。具體在操作上,錯了就得止損。雖然止損很痛苦,但爾生也有涯,止損也無涯,權且苦中作樂吧。

股票價格真的能預測嗎

准確的肯定不能,如果市場走向不出現什麼大波動的話,計算能算大概的范圍,但是完全准確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㈥ 股票價格可以預測嗎

股票價格預測

理論上股票價格是可以預測的,實際上都是只是聽說,而從未被證實(比如江恩理論中說道可以預測到具體的價格)但實際也是聽說,如果要說親眼看見的話,我只看到過用易經預測真可以看見漲到具體價格。但不是每次。

價格在支撐位、壓力位這都是人為附加理論。認同者則有用,沒有這個概念的人那管他支撐壓力只要經過分析加和經驗認為它要漲就進。當然同時也要根據大盤行情,結合指標,經驗一起下結論。盲目進倉那是韭菜送肉行為。

雖然價格不可測,但是漲或者跌卻是絕對的可以預測的,只是掌握它的人不說,悶頭收割,那有時間閑扯。

㈦ 股票可以預測嗎

可以科學的預測,運用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指標進行分析。

您有需要可以問我

㈧ 預測股票的方法有幾種

1、股票價格的預測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公司的基本面、日K線、周K線、月K線、成交量、各種技術指標等等。股票買了就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其實,盤中判斷股價會不會拉升並不是「可『想』不可求」的事情,是通過長期看盤、操盤實踐可以達到或者部分達到的境界。其中一個重要方法是「結合技術形態研判量能變化」,尤其是研判有無增量資金。
2、股票預測公式和方法是:
如果當天量能盤中預測結果明顯大於上一天的量能,增量達到一倍以上,出現增量資金的可能性較大。股票預測首先要預測全天可能出現的成交量。公式是(240分鍾÷前市9:30分到看盤時為止的分鍾數)×已有成交量(成交股數)。使用這個公式時要注意:
(1)往往時間越是靠前,離開9:30分越近,越是偏大於當天的實際成交量。
(2)一般採用前15分鍾、30分鍾、45分鍾等三個時段的成交量來預測全天的成交量。過早則失真,因為開盤不久成交偏大偏密集;過晚則失去了預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