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個XXX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論文3000字以上,要單獨的不要對比的!
求一個XXX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論文3000字以上,哼我正好有一份
㈡ 誰知道關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論文怎麼寫啊
摘要:論文首先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進行了闡述;其次,論文結合了惠州市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報表進行了分析;然後,應用能力分析對其綜合財務狀況進行了杜邦分析;最後,利用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和提出存在的問題,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務報表
上市公司
財務比率
目錄
摘要 I
1
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 1
2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 1
2.1
資產負債表分析 1
2.1.1
主要資產項目分析 1
2.1.2
主要負債項目分析 1
2.1.3
主要所有者權益項目分析 2
2.2
利潤表分析 2
2.3
現金流量表分析 3
3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比率分析 3
3.1
盈利能力分析 3
3.1.1
各項盈利能力指標 3
3.1.2
TCL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
3.1.3
盈利質量分析 6
3.2
營運能力分析 7
3.3
償債能力分析 8
3.4
增長能力分析 10
3.5
杜邦財務綜合分析 11
4
公司財務報表體現的經營問題和解決對策 12
5
結論 12
參
考
文
獻 12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51-5/5204.htm
㈢ 求一篇股票分析的論文,2500-3000字,任選一隻股票,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
股票投資分析----002310東方園林
東方園林是國內園林景觀行業的龍頭企業,業務涵蓋苗木種植、園林景觀設計、工程施工和後期養護等產業鏈一體化服務,公司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具有承接千萬級及以上景觀工程項目的能力。
相關人士認為東方園林代表了在細分行業內高成長的公司,公司實現了景觀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業務覆蓋范圍更廣,是未來景觀工程在中國發展能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而目前在這個成長中龐大市場——景觀工程仍於起步階段,國內廣大的二、三線城市才是行業走向繁榮發展的真正市場,率先上市融資無疑使得東方園林具有較大的先發優勢。
園林景觀行業是一個具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重效益的行業,其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程度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優化,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國家對環境生態的日趨重視,園林景觀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發展速度遠超過國民經濟總體增長速度。
東方園林以設計品牌轉動一體化產業鏈,公司兩個設計品牌經歷了時間的磨練與沉澱,與EDSA的合資品牌和自己的全資品牌東方利禾涵蓋了景觀工程設計的中高端市場,旗下有高爾夫、地產、公園景觀、濕地景觀四個設計分院,其中高爾夫和濕地設計是國內唯一的設計院。公司未來對於設計品牌的投入和建設還將不斷加大。
募集資金助推公司業務的擴張,鞏固一體化的業務格局。公司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擬投資設立3家分公司和8,495畝的綠化苗木基地,通過擴大園林景觀工程施工業務規模以及苗木培育規模的方式來加速公司業務的擴張和解決苗木資源瓶頸。
有消息稱預計公司未來三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6.43%,72.50%和44.26%,經測算,公司2009-2011年各年將分別實現凈利潤0.87億元、1.50億元和2.16億元。2009-2011年每股收益(攤薄後)為1.73元、2.98元和4.31元。
綜合PE及PEG兩種估值方法,我們給予公司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范圍為96.50~102.50元/股,公司所處行業空間巨大,公司有望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和整合者,此次IPO將是公司成長的新起點,公司具有較好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公司介紹
一、公司概述
公司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業務范圍覆蓋園林景觀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經營區域遍布華北、華東、西南和華南等地區,是一家綜合性、跨區域發展的園林景觀企業,也是國內市場第一家以園林景觀工程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與普通的建築施工企業不同,園林景觀工程的成敗取決於藝術家對「美」的塑造,隨著社會大眾對環境鑒賞能力的提高,景觀工程項目對藝術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政府大型園林景觀項目,往往被視為城市名片,對項目的藝術成就越來越重視,這也決定了大型的、復雜的景觀工程項目往往由專業的景觀工程公司承建,這也決定了項目較高的收益率。
東方園林是白手起家型企業,公司由何巧雲、唐凱(二人是夫妻關系)創辦,公司從最早的園林花卉種植業務起步,逐步發展出園林景觀工程一體化的業務模式,公司股權結構明晰,主業清楚。
此次IPO公司發行股份1,450萬股,發行價格58.60元/股,占發行完成後股本總額的28.95%。發行完成後,公司股本總額為5,008.13萬股。
二、主營業務
東方園林業務涵蓋苗木種植、園林景觀設計、工程施工和後期養護等產業鏈一體化服務。其中園林工程施工占據主營業務的較大份額。景觀工程不同於一般的建築施工企業,工程的質量優劣除了施工品質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和審美品位,因此這種細分行業特殊的文化藝術屬性使其毛利率水平明顯高於一般施工企業。
三、財務狀況
2008年東方園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6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0.59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34.83%和44.96%。在同類上市公司中,像東方園林這樣能連續保持多年收入和利潤都高速增長的公司並不多。這除了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的快速發展外,和公司本身在細分行業中較強的競爭力、品牌優勢以及較強的管理能力都分不開。
四、證券公司對公司的看法
他們認為東方園林代表了未來細分行業內的高成長公司,與之前上市的綠大地[28.80 -0.14%]主營苗木銷售不同,公司實現了景觀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業務覆蓋范圍更廣,是未來景觀工程在中國發展能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而目前國內景觀工程——這個成長中龐大市場仍於起步階段,國內二、三線城市才是行業走向繁榮發展的真正市場,率先上市融資無疑使得東方園林具有了較大的先發優勢。
從行業上看,國內景觀行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尤其在大型景觀工程的設計方面幾乎被國外壟斷,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大型城市公園、綠地項目中,國內企業很難中標工程的主體設計。如今市場的發展已逐漸向內地輻射,眾多的二、三線城市開始營造自身的生態家園,從而啟動了一個更為龐大的市場,而此時通過與國外頂級設計院的交流、學習,國內優秀的設計企業設計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優秀的企業將在這個繁榮的市場中真正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景觀工程公司規模普遍較小,據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調查,中國總資產超過2億元的園林公司僅5家,前82家園林公司的總資產平均僅為8800萬元,相當數量的園林公司脫胎於苗木種植公司,缺乏景觀設計、施工的能力,難以承接大型的景觀,而部分具有較強設計能力的設計院又缺乏施工能力,而東方園林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可以對項目進行一體化服務,這種業務模式無疑對內地二三線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方園林已能夠向景觀規劃的較高階段發展,通過構建園林景觀設計、苗木培育、工程施工的一體化模式,擁有承接千萬元及以上級別大型園林景觀工程項目能力,以一體化模式帶動項目的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
從東方園林的目前業務構成看,雖然景觀設計占公司主營業務比例並不大,但對於公司的業務開展和品牌塑造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東方園林也不斷的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園林景觀設計能力。首先,1999年引入美國EDSA景觀設計公司成為為合作夥伴,合資成立北京易地斯埃東方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EDSA-ORIENT),將其打造為高端景觀設計品牌。作為全球規劃設計行業的領袖企業,EDSA是美國歷屆總統指定的唯一景觀顧問公司,也是美國旅遊規劃國家標準的起草人之一。通過與EDSA成立合資公司,東方園林在高檔度假酒店、別墅及大型綜合性園林項目大有斬獲,獲得北京2008奧運會奧林匹克公園、北京香山別墅等優質項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合資,東方園林得以近距離觀察和學習國際領先公司的操作手法。2001年,東方園林獨資成立定位於中小型景觀設計的東方利禾景觀設計公司,並獲得甲級園林工程設計資質,承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擴建工程、上海佘山高爾夫球場等景觀項目設計。
在我們的城市日益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的後面孕育的是一個大生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美「需求日益強烈,各級城市也越來越視城市景觀為政府的「臉面」,托起了欣欣向榮的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僅政府「十一五「規劃對城市綠化的目標,政府財政投資就將超過2000億元。
該股k線圖分析
一. 早晨之星
該圖是此股2010/12/01-----2010/12/07的k線圖走勢,可以清晰看出
1.在下降趨勢中某一天出現一根長陰實體。
2.第二天出現一根向下跳空低開的星形線,且最高價低於頭一天的最低價,與第一天的陰線之間產生一個缺口。
3.第三天出現一根長陽實體。早晨之星一般出現在下降趨勢的末端,是較強烈的趨勢反轉信號。
符合早晨之星特性,因此在七日出現了大幅的反彈。
二.kdj的頂背離
此處是該股2010年八月份的走勢圖,可以看出,股價已經創出新高,但是kdj指數卻沒有創出新高,因此股票在創出這個高點之後便出現了連續性的大幅下跌,這就是kdj的頂背離。
三。MACD的黃金交叉
此處是該股2010年三月至四月之間的macd圖,可以看出,在四月六日的時候,該股出現了macd的金叉,這個信號的出現,標志著股票的上升趨勢已經明顯,因此在四月中旬出現了大幅的連續性上漲。
以上是對該股之前走勢的一下技術性分析。
綜合上述最新指數以及k線圖,kdj,macd,asi等諸多因素,以及對大盤走勢的詳細分析,我認為近日上漲幾率大。近2日上漲勢頭減弱;該股近期的主力成本為116.73元,股價在成本區上方運行,可保持部分倉位;股價處於上漲趨勢,支撐位96.00元,中線持股為主;本股票大方向依然樂觀。
㈣ 股票分析論文
000002萬科A:該股作為優質股票,曾經給堅定的持有者以豐厚無比的回報,作為中長線投資而買入股票的話,我認為當然買入股票的時機應該是在大盤點位1500點上下,股票的選擇應該行業的龍頭,具有穩定的經營收益和很好的分紅配送預期的上市公司,所以按這個思路買進房地產的龍頭股票為好了,因為房地產股票歷來就是股市中堅,理性十餘年的國民經濟發展的經歷,房地產的價格翻了很多倍,房地產產業是越來越發達了旺盛了;比如房地產板塊的000002萬科A應該就是首選,不僅是房地產的龍頭股票,也是深市權位極重的成分股,深市要漲首先是萬科漲哦;
目前國家為防止經濟下滑過快,試圖通過拉動內需來刺激經濟,銀行方面在國家政策的導向下,在房地產的貸款上已經有松動的跡象,這樣不久房地產板塊就會好轉了,加上目前萬科的股價偏低,大盤的反彈一般都是由金融、券商、房地產來領頭的,所以我認為目前就是戰略性建倉房地產股票的好時機啊。
中國聯通投資分析
一、中國聯通基本面分析:
1、最新財務數據指標:( 08-09-30)
每股收益(元) 0.1940,每股凈資產(元) 2.7000, 凈資產收益率(%) 7.20 ,總股本(億股) 211.9660 ,實際流通A股(億股) 104.4194,限售流通A股(億股) 107.5466 ,每股資本公積: 0.952 主營收入(萬元):5367446.37同比增 3.85% , 每股未分利潤: 0.733 凈利潤(萬元): 411203.19同比增 28.45% 1.849 ;
2、中國聯通有利信息:
⑴12月12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李毅中在出席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現行的2G通信網基本滿足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要求,但發展的潮流要向3G、4G方向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綜合考慮,將通過一定的程序在今年底、明年初發放3G牌照。
二級市場上,午後聯通快速發力,已經成功翻紅,截止13:17分,報5.75元,漲幅達1.95%,而其他小盤3G股大幅度上漲。中衛國脈(600640)、億陽通信都大漲4%以上。
⑵公司是我國兩大移動運營商之一。公司積極開拓增值業務,大力推廣掌上股市等移動增值業務,其移動增值業務收入占服務收入比重不斷增加,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公司未來還有望從3G牌照發放和非對稱管制政策中受益,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同時,近日華為與公司攜手建設其全國第一個40G波分傳送網路;該網路覆蓋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五大主要城市,為公司開展高帶寬業務固網和移動融合業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走勢上看,該股近期在120日均線下方反復震盪,近日最終站上120日均線,後市一旦大盤轉暖,有望隨3G板塊繼續醞釀上攻,投資者可逢低關注。
⑶中國將在年內發3張3G牌照,屆時總計將有8,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會投向3G網路和服務。我們暫時不管該消息的可靠性如何,但是市場期盼已久的3G牌照推出確實已經到了隨時落實的階段。可以想像,一旦3G牌照開始發放,標志著3G產業進入到成熟運作階段,相關通信類上市公司將大為受益。而作為A股上市公司中在3G領域擁有絕對話語權的中國聯通(600050)毫無疑問值得我們好好關注。技術上看,該股近日震盪調整,股價已打至中期均線支撐位置,反攻行情一觸即發,建議密切留意。
⑷據最新的國海證券研究報告披露,中國聯通A股08、09年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8.58、16.41倍,09年PE略高於國際平均水平,PB為1.41倍,低於國際平均水平2.0,考慮公司未來將受益已推出或將可能推出的不對稱政策,以及國內移動用戶繼續發展空間,長期有較大增長潛力,凈資產收益率存在較大上升空間,看好中國聯通未來的前景。
⑸中國聯通備戰全業務運營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昨日對外宣布,華為與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攜手建設其全國第一個40G波分傳送網路。該網路覆蓋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五大主要城市,為中國聯通開展高帶寬業務固網和移動融合業務奠定了基礎。
目前,中國聯通面臨全業務運營的嶄新需求,而固網移動融合的業務對網路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0G技術成為解決網路帶寬瓶頸的關鍵技術之一。構建一張40G波分傳送網路,可以承載更多超寬頻業務,更靈活地進行業務調度,以提高網路可靠性和業務發放效率,為其用戶提供更多高品質全業務體驗。
因此,中國聯通將40G WDM商用試驗工程作為今年基礎網路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經過嚴格的測試,華為憑借領先的編碼技術、全球范圍的規模應用和完善的工程服務經驗等優勢,成為中國聯通第一個40G波分網路的主要供應商。
據悉,華為的40G波分產品已在歐洲、北美、亞太等地成功商用,部署了業界最長的無電中繼40G商用干線。近日,華為宣布100G和100GE波分樣機測試成功,成為業界唯一同時掌握100G和100GE技術的供應商。
二、中國聯通股票盤面技術指標分析:
從600050中國聯通目前的盤面K線形態和其它技術指標看情況還是好,該股雖然今天跌破了MA的5日均線,但股價受到10日均線的有利支撐,股價也剛好收在5日均線的下方位置,隨機的KDJ指標的J線已經已經出現回頭上行的跡象,KDJ指標的J線現在的數字是88.16左右;
但盤面的VOL指標和MACD指標的情況不是太好的的,從盤面看雖然MACD是在零軸以上的,但有逐漸走弱的跡象,目前MACD指標是0.03還在的強勢區內,但組成指標的DIF和DEA已經緊貼在一起了,所以你可以密切關注MACD指標的DIF走向一旦DIF有效穿透DEA的話,那麼MACD的趨勢就是逐級下滑的情況,
從VOL看到今天成交量同比縮量,下午開盤後該股有三次明顯的上攻動作,效果是很明顯的,的,而且股價也上攻突破了10日均線的壓制,尾盤半小時攻擊力加強,該股主力強行上攻的意圖顯而易見,但看到的上掛的五檔賣盤量也比較大,說明多空雙方還有一輪搏殺的;
提醒你注意的是:結合KDJ/MA/MACD這三個指標看,該股的股價是介於漲跌的臨界位之間,這樣走勢就完全取決於大盤的走勢了,大盤向好則漲,反之則跌;
從滬市大盤今天的尾盤強攻的動作情況看,由於國家凈益工作會議結束,可能會有重大的政策利好出台,所以可以判斷周四大盤上漲的概率是75%的,所以中國聯通的股價也會繼續攀升的概率是85%,建議你持有為好。
三、股票盤面技術指標的應用:
1)在一般的情況下,快速EMA一般選6日,慢速EMA一般選12日,此時差離值(DIF)的計算為:DIF=EMA6-EMA12
至於差離值(DIF)縮小到何種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信號,一般情況下,MACD的反轉信號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差離平均值」用DEA來表示.
計算得出的DIF與DEA為正值或負值,因而形成在0軸線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與慢速線,為了方便判斷常用DIF減去DEA,並繪出柱狀圖。如果柱狀圖上正值不斷擴大說明上漲持續,負值不斷擴大說明下跌持續,只有柱狀在0軸線附近時才表明形勢有可能反轉。
2)使用原則:
1.差離值(DIF)向上突破MACD時為買進信號,差離值(DIF)向下跌破MACD時為賣出信號.
2.差離值(DIF)與MACD在0軸之上時,市場趨向為多頭市場,兩者在0軸之下時則應獲利了結。DIF和MACD在0軸以下時,入市策略應以賣出為主,DIF若向下跌破MACD時可向上突破,空頭宜暫時平倉。
3.股價處於上升的多頭形勢時,如DIF遠離MACD,造成兩線間乖離率加大,多頭應分批了結。
4.股價或指數盤整之時常會出現DIF與MACD交錯,可以不必理會,只有在乖離率加大時方可視為盤整局面的突破。
5.不管是從「差離值」的交叉還是從「差離值柱線」都可以發現背離信號的使用價值。所謂「背離」就是在K線圖或其他諸如條形圖、柱狀圖上出現一頭比一頭高的頭部,在MACD的圖形上卻出現一頭比一頭低的頭部;或相反,在K線圖或其它圖形上出現一底比一底低,在MACD的圖形上卻出現一底比一底高,出現這兩種背離時,前者一般為跌勢信號,後者則為上升信號。
㈤ 財務分析論文
企業財務分析評價初探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市場體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場的企業日漸增多,企業行為要求日趨規范、科學,評價、分析企業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體水平,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常見的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和常見的流(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償債能力分析指標,以及財政部、國家經貿委、人事部和國家計委頒布的企業效績評價指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整體評價分析的要求,但存在不足。本文試圖從應用企業效績評價結果及評價指標應注意的問題出發,談談常見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局限性和認識誤區,並提出一些改進。完善的指標和方法,與大家探討,求教大家。
一、應用企業效績評價結果及評價指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臨界值指標的分析
企業效績評價是對企業的財務效益贗產營運。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綜合評價,因此,將評價結果用於具體項目或選擇部分指標進行特定目標的評價時(比如用於信貸和擬投資項目的評價等),還要進行主要財務指標的研究分析和橫向、縱向比較。例如,按照企業效績評價的有關規定:當凈資產為負值時,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積累率兩項指標和初步評價得分均按0分計算;資產保值增值率、經營虧損掛賬比率和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指標的單項修正系數均按1計算。這樣由於系數和其它指標值的影響,企業效績評價指標值仍可能較高。如果將這一評價結果應用於信貸和擬投資企業的評價,顯然,不太合理,因為凈資產出現負值,即資不抵債,按我國企業破產的有關規定,這種企業隨時都有可能破產清算。
這個例子,一方面告訴我們:企業效績評價是對企業財務分析的深化與升華,它雖然彌補了單純財務指標難以得出綜合結論的不足,但是,從企業效績評價「標識」上,看不出存在的具體問題和潛在問題以及問題的症結,因此,我們在應用評價結果時,還要對企業的財務指標進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在進行財務指標深入分析時,要特別注意一些處於臨界值財務指標的分析。
此外,還應該注意非財務指標和非計量指標的臨界值。非財務指標常見的有安全生產指標和環境保護指標,國家規定的最低要求就是其臨界值。非計量指標有各種定義方法,企業效績評價的八項非計量評議指標是較為全面的非計量指標體系,每項指標的差(E)級的標准值是其臨界值。比如:「領導班子基本素質」評議指標的差(E)級的標準是「企業領導班子不夠團結,主要領導不得力,或以權謀私,決策失誤較多,企業效益滑坡,員工怨聲很大」等。
當企業領導班子基本素質具備差(E)級的基本特徵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以分析。
(二)指標計算數據來源的分析
企業效績評價是以財務指標為主要內容,以凈資產收益率(即投資報酬率)為核;已指標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的評價,財務指標值的高低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好壞。我們知道,計算財務指標值的數據來自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又是根據應計制和歷史成本原則確認的會計賬冊數據編制的。因此,我們在應用企業效績評價結果和評價指標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未進行資產評估調賬的老企業。這類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尤其是資產項目以及由此計算的指標值與新辦企業和近期經過評估調賬的企業比較相差甚遠,因此,對這類企業的財務指標計算值,應做進一步的分析。
2.未經獨立審計機構審計調整的會計報表數據。這類企業由於未按國家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制度進行調整,其會計科目和對應會計科目的數據,缺乏可比性,由此計算出的指標值,也就缺乏可比性。
3.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項目和高賬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可能產生潛在的資產項目。對這兩類資產項目,我們一般稱之為不良資產。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既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誇大利潤而形成「資產泡沫」;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數據有「水份」。
4.關聯交易。通過對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分析,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判斷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扎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於關聯企業,就應該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進行會計報表粉飾。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企業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企業。
5、非主營業務利潤。通過對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在企業利潤總額的比例,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特別是進行資產重組的企業。
6.現金流量。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的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的質量,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利潤,將意味著與已經確認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
(三)防外事項的分析
企業效績評價的非計量評價指標是企業表外事項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在應用時,不僅應該注意分析其對企業的影響,還應注意以下表外重大事項的分析,如下表:(略)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企業效績評價的實質是國有資本金的效績評價,它主要服務於企業監督。國有資本金管理及財務監督、領導班子考核、經營者收入分配等,體現的是國家所有者的職能。馬克思曾說過:「在我們面前有兩種權力,一種是財產權力;另一種是政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兩種權力派生出兩種不同的職能,即國家的所有者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企業效績評價體現的正是這種財產權力和國家的所有者職能,它為政治權力和國家的社會管理職能提供服務,並通過其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企業效績評價對控股和全資子公司的評價的適應條件和環境要好些,發揮的作用也就大些,而對於參股投資和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評價就要差些,發揮的作用也要小些,我們要注意這一點。
二、常見償債能力分析評價指標的改進和完善
(一)流(速)動比率局限性的原因和改進方法
1.局限性的原因
①這主要是由於會計信息數據提供者的利益關系和信息不對稱等原因,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常常被扭曲。
根據現代企業理論,企業的實質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由於各契約關系人之間存在著利害沖突,經濟人的逐利本質和契約的不完備性、部分契約關系人便有動機和機會通過改變會計數據進行利潤操縱,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計算流(速)比率的數據被扭曲。
信息經濟學理論也告訴我們,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下,由於代理人總是比委託人擁有更多的信息,當這種信息是會計信息時,代理人便有動機進行利潤操縱,將信息優勢轉化為利益優勢,因此,存在通過某些會計處理和交易活動來美化企業財務指標的可能,即所謂粉飾效應。用於美化企業財務指標的這些會計處理和交易活動,也將導致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被扭曲。
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筆者曾以1998年度被CPA出具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被CPA出具有說明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及的問題為切入點,對A股公司的利潤操縱進行實證研究和分析,發現有利潤操縱的現象不少,其中通過虛列應收帳款,少提准備、提前確認銷售或將下一年度賒銷提前列帳,少轉銷售成本增加存款金額等操縱利潤方式為最多,其結果都將是導致計算流(速)比率的數據被扭曲,最終導致流(速)動比率的計算值被扭曲。
②流(速)動比率不能量化地反映潛在的變現能力因素和短期債務。
流(速)動比率是通過流(速)動資產規模與流動負債規模之間的關系,來衡量企業資金流動性的大小,判斷企業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轉化為現金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而實際上,由於計算流(速)動比率指標值的數據都是來自會計報表,有一些增加企業變現能力和短期債務負擔的因素沒有在報表的數據反映出來,會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有的甚至影響比較大。
增加企業變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銀行已同意、企業未辦理貸款手續的銀行貸款限額,可以隨時增加企業的現金,提高支付能力。這一數據不反映在報表中,必要時應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予以說明。
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由於某種原因,企業可能將一些長期資產很快出售變為現金,增加短期償債能力。企業出售長期資產,一般情況下都是要經過慎重考慮的,企業應根據近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辯證關系,正確決定出售長期資產的問題。
償債能力的信譽:如果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一貫很好,有~定的聲譽,在短期償債方面出現困難時,可以很快地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等辦法解決資金的短缺,提高短期償債能力。這個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取決於企業自身的信譽和當時的籌資環境。
增加企業短期債務的因素:
記錄的或有負債:或有負債是有可能發生的債務,按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對這些或有負債並不作為負債登記入帳,也不在報表中反映。只有已辦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作為附註列示在資產負債表的下端,其他的或有負債,包括售出產品可能發生的質量事賠償、尚未解決的稅額爭議可能出現的不利後果、訴訟案件和經濟糾紛案可能敗訴並需賠償等等,都沒有在報表中反映。這些或有負債一旦成為事實上的負債,將會加大企業的償債負擔。
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企業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流動資產為他人提供擔保,如為他人向金融機構借款提供擔保,為他人購物擔保或為他人履行有關經濟責任提供擔保等。這種擔保有可能成為企業的負債,增加償債負擔。
2.改進方法
為彌補流(速)動比率的局限性,較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建議改用以下三個指標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①超速動比率。用企業的超速動資產(貨幣資金十短期證券十應收票據十信譽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來反映和衡量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計算公式如下:(略)
由於超速動比率的計算,除了扣除存貨以外,還從流動資產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與當前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和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項目辦信譽不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因此,能夠更好地評價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和償債能力的大小。
②負債現金流量比率。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是從現金流動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我們知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源於現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動負債來源於資產負債表。由於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因此,用該指標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更為謹慎。
③現金支付保障率:它是從動態角度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發展變化的指標,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間實際可動用現金資源能夠滿足當期現金支付的水平。其公式為:
本期可動用現金資源包括期初現金余額加本期預計現金流入額,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數即為預計的現金流出量。
現金支付保障率高,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能夠滿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該比率達100%,意味著可動用現金剛好能用於現金支付,按理說這是一種理想的保障水平,既吁保證現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該比率超過100%,意味著在保證支付所需後,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的現金余額未滿足預防性和投機性需求,但若超過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超過滿足支付所帶來的收益,不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則;如果該比率低於100%,顯然會削弱企業的正常支付能力,有可能引發支付危機,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二)資產負債率評價償債能力的認識誤區和評價標准
1、認識誤區
資產負債率作為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一般認為其值越低表明企業債務越少,自有資金越雄厚,財務狀況越穩定,其償債能力越強。其實,適當舉債經營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規模的擴大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一些發展迅猛、勢頭強勁。前景廣闊的企業在其能力范圍內通過舉債,取得足夠的資金,投入到報酬率高的項目,從長遠看對其實現經濟效益的目標是十分有利的。相反,一些規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業,其資產負債率可能很低,但並不能說明其償債能力強。因此,對於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不光要看資產負債率,還要考察資產報酬率的大小。若其單位資產獲利能力強,則具有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也是允許的。但並非所有的項目一經投資就會立即有回報,尤其是報酬率高同時投資回收期長的項目,其獲得的利潤不能在當期得到反映,這便使資產報酬率也無法修正資產負債率所反映的情況。
2、評價標准
那麼,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多大時,才算是合理呢?我們認為,主要取決於企業價值的大小。企業價值高一方面表明企業盈利水平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多、償債資金多,另一方面也說明銀行的信譽就高、獲取銀行的貸款可能性大、償債能力強。
根據企業價值理論,企業價值等於不負債經營企業的價值加節稅收益的現值減財務危機成本。如下圖:(略)
債務利息支出是稅前列支的成本費用,企業的債息可以獲得一定的節稅優惠,其節稅額的價值等於債務額乘所得稅稅率。
財務危機成本是由於企業增加債務比例而引起財務困難產生的成本。當企業負債增加時貸方由於企業財務風險加大,而往往要求很高的債息做為補償,這種高息便成為一項企業的成本費用支出。在極端的情況下,貸款人還有可能完全拒絕給予貸款,這樣企業就不得不放棄那些本來應當接受的利潤較高的項目,從而產生了機會成本。另外,企業現有的和潛在的客戶還可能對企業繼續經營的能力失去信心,則是財務危機成本的又一種形式。再有,如果企業在現金流動方面或者是清償能力方面遇到問題,則會因為企業在財務上採取一些措施而發生一些法律費用或者會計費用。最後,如果企業被迫進行最終的清算,企業的資產將可能以低於市價的水平出售,這種損失也是財務危機成本的一種形式。
企業的財務危機成本與其自身的負債比例雖然並不呈線性關系,但是實踐證明,在負債達到一定比例後,企業的財務危機成本發牛的概率加大,相應地,企業的財務危機成本也便提高了。如圖,在A1點的右段,財務危機成本隨著負債量的增加急劇增加。
下面我們討論資本結構中資產負債率為多少時,企業價值最大。設節稅額和財務危機成本表示為資產負債率D的函數分別是F(D)和G(D),t為所得稅稅率。則由微積分學的知識,我們知道,由下式:(略)
也就是:G』(D)=t,確定的資產負債率D,企業價值最大。G』(D)是邊際財務危機成本,所以根據邊際財務危機成本等於所得稅稅率確定的資產負債率最佳。
三、常見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和完善
(一)常見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
1.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常見的計算公式有兩種形式,一種分母是年末凈資產,如:中國證監會規定的A股公司的年報和中報披露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這種形式;另一種分母是年初凈資產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如:1999的年財政部等四部委頒布的企業效績評價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這種形式。這兩種形式的分子都是當年的凈利潤。由於凈資產收益率的分子是當年的凈利潤,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未凈資產的平均值,同分子的當年利潤進行比較更為合理,即用後一種形式的計算公式更為合理。
在利潤分配中,現金股利影響年未凈資產,從而影響凈資產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於不影響年末凈資產,因此也就不影響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評價企業當年收益的指標,不應由於分配方案不同,計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凈資產進一步改進為利潤分配前的年未凈資產,就更趨合理,改進後的公式為:(略)
2.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的一般意義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表示企業包括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內的全部資產總體的獲利能力,計算公式為:(略)
企業總資產中的負債由債權人提供,債權人從企業(即債務人)獲得利息收入,這筆利息收入相對應的是企業(即債務人)的利息支出;企業總資產中的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股東的投資,股東從企業獲得分紅,該分紅相對應的足企業的凈利潤,即稅後利潤,並不是利潤總額。所以,把總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中的分子改為凈利潤十利息支出,就更趨合理,改進後的計算公式為:(略)
考慮到其計算指標的會計數據是以應計制原則確認的,總資產報酬率並非一種收現的報酬,而作為債權人和股東,往往更注重現金回報的情況,也可以把計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進,其計算公式為:(略)
3、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同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該指標意在通過企業收益與支出的比較,評價企業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價,從耗費角度評價企業收益狀況,以利於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經營效益。我們知道,利潤總額包括了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等與成本費用不匹配的成本費用支出,因此,將成本費用利潤率計算公式的分子,改為營業利潤更為合理,按此思路改進的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一營業利潤÷成本費用
(二)常見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完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現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盈利能力。這是因為若企業的現金流量不足,現金周轉不暢,現金調配不靈,將會影響企業的生成和發展,進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常見的盈利能力評價指標,基本上都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數據進行計算,給出評價的,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它們不能反映企業伴隨有現金流入的盈利狀況,存在著只能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數」量,不能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質」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國企業的實踐中,現金流入滯後於盈利確認的現象較為普遍、嚴重。筆者曾選擇1998年年報和1999年中報兩期A股公司會計報告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現金流入滯後盈利確認的約占樣本總量的67%,約有一半的公司滯後量超過盈利量確認的三分之一。因此,在進行企業盈利能力評價和分析時,補充和增加評價企業伴隨有現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標進行評價,顯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指標供參考選用。
1.經營現金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能形成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主營業務的收現能力。公式是:
經營現金流量對銷售收入的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主營業務收入
一般來說,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銷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越好,壞賬損失的風險越小。1998年度,滬深兩市A股公司該指標平均值為3.24%。
2、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反映企業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實現的賬面利潤的關系,其公式為:
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營業利潤
該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實現的賬面利潤中流入現金的利潤越多,企業營業利潤的質量越高。因為只有真正收到的現金利潤才是「實在」的利潤而非「觀念」的利潤。
3.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反映企業從投資活動中獲取的現金收益與賬面投資收益的關系。其公式是:
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投資收益
該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實際獲得現金的投資收益越高,通過該比率可以反映投資收益中變現收益的含量。
4.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表明每一元凈利潤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凈利潤的收現水平。其公式是:
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
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刮潤的實現程度越高,可供企業自由支配的貨幣資金增加量越大,有助於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付現能力。1998年度,滬深兩市A股公司的該指標平均值為84.12%。
5.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反映企業全部凈利潤中收回現金的利潤是多少。其公式是:
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6.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表明每一元資產通過經營流動所能形成的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資產的經營收現水平。其公式是: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流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資產總額
一般來說,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高,它也是衡量企業資產的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1998年度,滬深兩市A股公司的該指標平均值是2.22%。
㈥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論文
一、閱讀了解:首先是閱讀財務報表。仔細閱讀會計報表的各個項目。在閱讀時應該注意以下內容:一是金額較大和變動幅度較大的項目,了解其影響;二要了解公司的控股股東的情況以及公司所屬子公司的情況,了解控股股東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對控股股東的重要性、控股股東所擁有的其他資產以及控股股東的財務狀況等。對於子公司,要了解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權比率、子公司銷售與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間的相關性、子公司銷售額和盈利對母公司的貢獻度以及各子公司的所得稅率和執行優惠稅率的階段。三是還需對關聯方之間的各類交易做詳細的了解和深入分析。對其中交易量大、交易所產生收益大的交易行為,以及關聯交易的定價依據及支付手段予以特別關注。該類關聯交易主要包括資產轉讓、組建合資公司、銷售、采購、商標使用以及資金佔用等。閱讀財務報表時應重點關注以下項目,第一,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的增減關系。如果是對同一單位的同一筆金額由應收賬款調整到其他應收款,則表明有操縱利潤的可能。第二,應收賬款與長期投資的增減關系。如果對一個單位的應收賬款減少而產生了對該單位的長期投資增加,且增減金額接近,則表明存在利潤操縱的可能。第三,待攤費用與待處理財產損失的數額。如果待攤費用與待處理財產損失數額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費用列入損益表的問題。第四,借款、其他應收款與財務費用的比較。
㈦ 求一個XXX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論文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畢業論文 摘 要財務報表分析,又稱公司財務分析,是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進行匯總, 計算,對比,綜合地分析和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於外部的投資者來說,報 表分析屬於基本分析范疇,它是對企業歷史資料的動態分析,是在研究過去的基礎上預測 未來,以便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因此,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本文概括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本身存在局限,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分析者的局限性,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財務分析方法存在局限三方面分析了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根據存在的問題,從四方面提出了完善上市 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 分析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aid that the company is based on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listed company, relevant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For external investor, statement analysis belongs to analyze the basic of enterprise, it is the historical data, dynamic analysis in the past is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in order to make the right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refor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is analys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s from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itsel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 index method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limitations of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st four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rom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1 第一章 1.1 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 上市財務報表的分析的概述 所謂財務報表分析就是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使報表中的會計數據、資金流轉、財務狀 況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發展趨勢轉化成投資決策的依據,是了解上市公司基 本面的重要途徑。它是運用會計報表數據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成果及未來前景的一種評價。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 1.2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 1.2.1 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企業償還各種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能力的分析。企業償還債務能力 的高低是債權人(銀行、賒銷供應商、企業債券持有者等)非常關心的,而出於企業安全性 的考慮,也受到管理者與股東的普遍關注。 1.2.2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獲得利潤的能力和利潤分配情況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潤的分 析目標、構成分析和質量分析等。它是企業有關利益各方都關注的,股東關心企業能否獲 得最大回報;債權人(特別是長期債權人)關心其本金和利息的收回能否得到企業盈利的保 障;企業管理者通過盈利能力來衡量業績,評價得失。因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各方關注的 焦點,也是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 1.2.3 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分析是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使用率和周轉情況所做的分析,常用周轉 率來衡量,資產的周轉速度快,反映企業資產流動性好,償債能力強,受到債權人的關心; 而資產周轉速度又與盈利能力密切相關,得到股東和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1.2.4 投資價值分析 對於投資者(股東或潛在的投資者)來說,一個企業或一種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是十 分重要的。短期投資者關心企業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價,而長期投資者更關心企業的發 展能力。投資價值分析是為滿足這些需求,為指導投資和評價投資行為所做的分析。 3 第一章 上市財務報表的分析的概述 1.3 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 1.3.1 單指標分析法 單指標分析法是從其會計報表中取得或計算的單獨一個指標進行會計報表分析的方 法。 1.3.2 結構比重分析法 結構比重分析法是在同一會計報表的同類項目之間,通過計算同類各項目在總體中的 比重或份額以及同類項目之間的比例,來揭示它們之間的結構關系的方法。因其通常用百 分數來表示,而且同類各項目均以同類總體做比例,所以又稱為結構百分比分析法或共同 分析法。用這種方法編制的報表稱為結構百分比報表或共同比報表。 1.3.3 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將會計報表中的主要項目或指標與分析者選定的比較標准做比較,確定 其差異,並據以判斷、衡量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方法。比較的標准或對象一般有計劃數、 上年同期數、歷史最好水平、同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等。按照不同的分析標 准.比較分析法義可以再細分。如按分析數據的表示方法,可分為絕對數比較和相對數比 較;按分析比較的會計期間,可分為同期比較和多期比較(縱向比較);按評價比較的對象, 可分為企業自身的比較和企業之間的比較(橫向比較)。比較分析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分析 方法,它是很多其它分析方法的基礎,在會計報表的分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3.4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依據分析指標和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 度。因素分析法又分為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連環替代法和定基替代法等。 1.3.5 財務比率分析法 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的財務比率分析是指動用公開披露的上市公司會計報表數據,並結 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其它有關信息,對同一報表內部或不同報表間的相關項目,以比 率的形式反映它們的相互關系,據以評價該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方法。財務比 率分析法,主要包括:償債能力比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營運能力比率分析和股票 市價比率分析等。 1.3.6 綜合分析法 利用財務比率進行會計報表分析,雖然可以了解企業各方面的財務狀況,但不能反映 企業各方面財務狀況之間的關系。而實際上,各種財務比率之間都存在一定的相互關系。 因此,在進行報表分析時,分析者必須對相關財務比率進行綜合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全 4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畢業論文 面、及時地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常用的綜合分析法有杜邦分析法和沃爾評分法。 第二章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2.1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本身存在局限企業財務報表是進行財務分析與評價的基礎,財務報表的局限性導致財務分析與評價 的局限性,財務報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2.1.1 財務人員的從業素質對財務報表質量的影響 會計報表的結果來源於基層生產部門和其他部門基礎數據的採集、統計和計算。有時 候各部門會為了達到本部門利益,完成公司規定的各項生產指標,進行虛報、瞞報數據, 再加上會計人員的會計水平,使會計報表的質量大打折扣。 2.1.2 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會計政策與會計處理方法。企業存 貨發出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壞賬的計提方法、對外投資的核算方法、所得稅會 計的核算方法等, 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從而造成即使是兩個同樣的企業,也會得出不 同的財務分析結果。 2.1.3 會計估計的存在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由於會計核算過程中存在會計估計, 因此, 會計報表中的某些數據並不是十分精確 的, 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率、凈殘值率, 這些都含有人為主觀估計因素。由於 會計程序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則企業財務報表之間的可比性較差。 2.1.4 通貨膨脹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其一, 通貨膨脹影響資產負債表的可靠性。由於通貨膨脹,對貨幣性資產而言,當 物價上漲,其實際購買力下降;實物資產的情況則相反。從負債方面來看, 貨幣性負債在 物價上升時可為企業帶來利潤;而非貨幣性負債由於需要在將來以商品或勞務償還, 物價上 漲時會使企業造成損失。 其二, 通貨膨脹同樣影響著損益表的可靠性。損益的確定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 而不是收付實現制,這樣損益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5 第二章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問題 2.1.5 財務報表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 財務報表中一些應該反映的內容沒有得到有效的反映,從而影響對企業的分析評價。 這是因為列入表中的僅僅是可利用的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實際上,企業有許多經濟資 源或是受到客觀條件制約,或受到會計慣例的制約並未在報表中得到體現。比如企業的人 力資源、企業自創的商譽、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市場競爭優勢等未在報表的資產項目內 反映,但以上這些信息並未在財務報表中得到恰當反映,影響了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2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者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者 財務報表分析 2.2.1 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分析與評價通常是由報表分析者來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財務分 析人員對財務報表的認識度、解讀力與判斷力、以及掌握財務分析理論和方法的深度和廣 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 理解財務分析計算指標的結果就有所不同。 如果缺乏實踐經驗, 就很可能出現理解偏差,這樣必定會影響財務指標的分析結果。 2.2.2 分析者有意操縱財務指標的行為 財務報表數據的信息質量受制於企業管理當局的職業道德。眾所周知,企業就是為了 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徑卻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通過正當的經營來謀取利潤,也 有人通過其他的操作來謀取利益。 2.3 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2.3.1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的局限性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短期債務到期前資產可以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 力。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分為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由於流動資產一般在短期內能夠轉 化為現金,所以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 若單純根據這兩個比率指標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做出判斷,難免有失偏頗,這也是短期償 債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3.2 收益能力重要財務指標的局限性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最重要的財務指標是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但 人們在使用這幾個財務指標時也應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凈利潤/ 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獲的利潤, 分子是本年度的凈利潤, 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比率指標。 在計算這個比率時, 4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畢業論文 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總數,一個是時期指標,一個是時點指標,那麼分子、分母的計算口 徑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經營風險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時風險往往是隨 之增加的。 (2)每股凈資產的局限性 每股凈資產= 年度末股東權益(或期末凈資產)/年度末普通股數,表示發行在外的普通 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東權益或賬面權益。在進行投資分析時, 只能有限地使用這個指 標,因其是用歷史成本計量的,既不反映凈資產的變現價值,也不反映凈資產的產出能力。 (3)凈資產收益率的局限性 該指標是用來反映所有者權益的收益水平的, 其計算公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凈資產收 益率= 凈利潤/ 年末股東權益,另一種是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 平均凈資產。為了提高 計算結果的准確性,應以凈資產的加權平均數作為計算依據,但這樣又過於復雜,從簡化 計算角度考慮,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 同分子的當年凈利潤相比較似乎更 為合理。 2.4 財務分析方法存在局限第一,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兩類,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均 是對上市公司過去的經濟情況所進行的反映。 第二,就比較分析法而言,可比性是比較分析法的靈魂,也就是說,只有具有可比性 的指標採用比較分析法才有價值,而由於報表數據的局限,不同上市公司甚至同一上市公 司不同時期的數據均缺乏可比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比較分析法的運用必然存在局限。 5 第二章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對策建議 3.1 調整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根據上市公司的經濟特徵與發展,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需要做以下調整: 3.1.1 充分提示,突出無形資產的重要性 鑒於在知識經濟社會性中,知識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大生產要素, 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正日益成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企 業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財務報表在考慮有形資產的同時,應該提供更多的企業無形資產 的財務信息,突出無形資產的重要性。此外,由於衍生金融工具的機會與風險對企業的價 值影響很大,所以,也需要對其加以充分提示。這些信息的提供,將有利於會計信息使用 者在經濟時代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並能使使用者洞察企業的整體價值。 3.1.2 以公允價值與原始成本相結合,反映上市公司所擁有的資產 對會計報表的分析時, 對於一些業績指標, 在不能夠客觀公正地反映指標的價格准時, 應當按規定進行修正調整。如在通貨膨脹時期,作為業績計量標準的貨幣在不同時期有不 同的價值。為了在不同時期業績指標之間建立可比性,有兩種調整方法一種是用不變的貨 幣價值來代替名義貨幣,另一種是用非貨幣資產的個別價格(現行成本)的變化來計量通 貨膨脹的影響。 3.1.3 加強對非財務信息的披露 一般包括:企業經營業績信息,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 企業管理當局的分析評價; 前瞻性信息, 即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管理部門的計劃等; 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背景信息,包括企業經營業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主要 競爭對手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綜合 分析評價及企業前景的判斷。披露方式比較靈活,可用文字或數據形式在報表附註、招股 說明書,年度財務報告等處加以說明。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的信息,均應完整提 供,使用戶易於理解出具人力資源報告。 3.2 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不管採用哪種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分析人員的判斷力對得 6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畢業論文 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尤為重要。所以, 平時要加強對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培訓,提高分析 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對報表指標的解讀與判斷能力, 並使他們同時具備會計、財 務、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現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 具,在實踐中生活當中樹立正確的分析理念,逐步培養和提高自己對所分析問題的判斷能 力以及綜合數據的收集能力和掌握運用能力,可以極大地為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真實可靠 的依據, 做出正確的交易活動。 3.3 改進財務分析方法 改進財務分析方法 財務 3.3.1 採用多種分析方法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現代企業都在面臨都國際化的競爭,面臨風雲突 變的國際環境,這些外部環境對企業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這些外部環境很難定量, 因此,在對企業進行內部定量分析的同時,需要同時做出定性的判斷,再進一步進行定量 分析和判斷。充分發揮人的豐富經驗和量的精密計算兩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結論精確化。 (2)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和財務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 展過程。我們所看到的信息資料,特別是財務報表資料一般是靜態的反映過去的情況。因 此要注意進行動態分析,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的可能結果對恰當預測 企業未來有一定幫助。 (3)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財務指標數值具有相對性,同一指標在不同的情 況下反映不同的問題,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在進行財務分析和評價時,單個指標不能 說明問題,我們就要對多個相關聯的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3.3.2 比率 與趨勢分析可以結合使用 這兩種方法是互相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同時也各有局限性,在運用時不能孤立地 使用一種方法做出投資判斷。一般的投資者往往只根據每股收益的凈資產收益率等「單位 化」後的指標,或僅僅依靠比率分析來實現投資策略,很容易走入誤區。所以無論採用何 種方法來確定目標投資公司,都必須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分析,否則就失去 了現實指導意義。 3.3.3 在比較分析法中統一比較的基礎 比較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辨證結合。同時, 對各項分析指標的評價都是一種經驗, 而並沒有絕對的評價標准, 切勿受到各種所謂的 「標 准」迷惑,應該實事求是,善於運用例外原則。 7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對策建議 3.3.4 在比率分析法中加入時間價值 比率分析中的數據要與時間價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能光考慮歷史成本,應在過去 與現在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使數據的可比性更強,而且在運用比率分析法時要盡 量與趨勢分析法特別是結構分析法結合使用。企業的活動是一個有機整體,每個指標的高 低都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從數量上特別是在考慮每個因素貨幣資金時間價值等因素的影響 程度,可以幫助人們更有說服力地評價一個企業。 3.4 改進財務分析指標 改進財務分析指標 財務 3.4.1 將現金流量分析指標加入到現行財務報表指標體系中 這是因為,企業經營獲取的現金及其等價物較之會計利潤,從理論上去講,更具客觀 性和穩健性;從實務上講,分析現金流量,有助於投資者客觀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及 其等價物的能力,並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正確評估企業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 周轉能力,進而測度企業經營安全程度。具體而言,在目前的分析指標體系中,可加入若 干現金流量分析指標以補充前述盈利能力指標,如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利潤) ,經營活 動現金流量(營業利潤) ,全部活動現金流量(凈利潤)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這四項 指標能從總體上反映出在企業利潤中現金支持的比例有多大,從而幫助使用者判斷利潤) 的保障程度。 3.4.2 完善償債能力的指標 如現金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這兩項指標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 流量對到期債務的保障程度,避免了全部賬面利潤可以進行全部及時支付的假象,能穩健 地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培養增強前述營運能力的指標, (如經營現金流量主營業務收入, 經營現金流量資產總額等)以充分提示正常的經營活動帶給企業的現金及其等價物。 3.4.3 增設非財務指標 財務報表主要是以價值的形式來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而許多不能用 貨幣計量的重要經濟資源如企業完善的經銷渠道、優秀的人才資源、設備的技術性能 等在報表中無法得到反映;20 世紀 70 年代以後,非財務指標越用越多,重要性日漸顯 著,雖然在目前階段財務指標應占重要地位,但隨著經濟業務的發展,報表分析者需 要非財務指標的趨向越來越強烈。從會計及經濟的發展趨勢看,我國財務報表可做以 下調整: (1)出具人力資源報告。美國及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己把人力資源作為財務報表的 一部分,把職工招聘成本、職工培訓費、企業管理者能力等有關人力資源因素單獨出 8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畢業論文 具報告。現階段,我國有關人員已對人力資源進行深人的探討研究。據有關專家預測, 人力資源將作為一門科學列入大學課程教學。由此可見,出具人力資源報告是必然趨 勢。 (2)公允價值與原始成本相結合反映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既提供資產的歷史成本 信息,又提供現行價值。盡量避免因通貨膨脹或物價變動而使報表數據失去作用,防 止財務分析喪失現實意義。 (3)未來信息將披露於財務報表中。21 世紀我國的投資主體越來越多,投資環境 也更復雜,企業的未來信息對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報表應披露 企業面臨的機會與風險、盈利性預測、企業發展前景等信息。另一方面,在信息快速 變化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希望能得到時效性更強的財務信息,因而執 行即時的財務分析也將成為一個必然要求。因此,要增加非財務指標的披露,如產品 質量(可通過產品合格率)、客戶滿意率、市場佔有率、新產品開發率、人力資源等等, 這些非財務指標在幫助財務報表分析者做出決策時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人力資源, 作為生產力的主體和企業財富的原始創造者,其素質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的營運、盈利 能力的形成狀況具有決定作用,應當對人力資源等進行中要分析。 9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對策建議 結 論總之,財務報表分析,是以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對經濟活動與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全面、 系統的分析。它屬於會計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財務報表具體的分析比較,可以全 面的深刻的認識上市公司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正確評價經營成果,明確問題和原 因存在,促使該公司制定出有效地改進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生產經營正常發展。同 時財務人員也應充分了解其含義,理解其表達的動態過程或趨勢,並且注意其時效性。這 既是提升財務人員自身業務能力的要求,也是發揮財務工作管理職能的要求。
㈧ 股票分析論文 2000字左右
我才寫沒幾天的。。。。。
推薦中國石化,理由如下:
1:中國石化最近半年凈利潤下滑嚴重,上半年年報顯示其營業利潤為-237億,國家財政補貼333億,才得以盈利93億元。中國石化在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很簡單,因上半年CPI指數居高不下,發 改委沒有根據原油價格來調整成品油價,只6月20日有一次調價,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在7月原油價格在147美圓/桶見頂後,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圓/桶的區間內,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已經能正常盈利。
2:中國石化上半年承擔的是國家責任,但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也是中國石化需要考慮的,因此國家不可能一直讓中國石化賠本賣油,然後財政補貼,保持不虧損略有盈利的狀態。發 改委目前控製成品油價格可以說是走計劃經濟時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因此在原油價格猛漲而國內成品油不提價之際,國人經常會看到鬧 油荒的現象,這種現象很好解釋,因為煉油企業的煉油成本高於其銷售價,所以以檢修的名義停產,來對政府施壓,從2006年開始,哪一次發 改委上調成品油價之前,沒有鬧過油荒?我相信時代是進步的,發 改委不可能長時間控製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市場價格遲早會市場化,這樣中國石化的煉油壟斷地位就會產生巨大的壟斷利潤。
3:費改稅,燃油稅的推出已經拖了數年,涉及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導致一直難產。但2008年國家提出節能減排的口號,燃油稅不推出,這個口號基本是空喊。燃油稅推出的前提是,國內油價和國外油價接軌,怎麼接軌?這是一個擺在決策部門面前的難題,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圓/桶的時候,決策部門猶豫了,錯過一個接軌的最好時機,結果原油一路高漲,最高漲到147美圓/桶,決策部門已經沒有接軌的大環境了,因為高油價的時候接軌,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將急劇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圓/桶,國內已經有聲音在呼籲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推出燃油稅了!一旦決策部門拿出燃油稅的時間表,那麼成品油價格體系必然有所松動,可能以後每月根據國際原油價格做一個調整,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這樣的話,中國石化就不會出現虧本賣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國石化作為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之首,當年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但其凈利潤才549億元,比中國石油差了1345億元凈利潤少了一半還多,而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為1萬億元人民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中國石油偏重於上游業務,也就是開采原油,在成品油價格受到發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國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國石化強很多。但中國石化有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基數,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營業利潤就能增加很多,相應的每股收益也會增厚,再傳導至其股票價格。
5:個人預計中國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會有0.7元以上,如果發 改委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那中國石化的每股收益還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會成幾何級數增長。相對應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國石化的股價從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3.8元會是它的一個強力支撐,但2008年馬上結束了,2009年的業績將恢復增長,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極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7元會是一個弱支撐。如果把目光再放遠一點,2010年以後,中國石化在弱市的環境下,A股價格不會低於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盤一旦走好,市場就會給出更高的市盈率,股價也會上漲,因此我建議目前可以逢低建倉,在3.8元-7元這個區間內戰略建倉,持有至2010年以後。
寫於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