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轉型實業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創業板龍頭股票代碼 2025-07-26 20:56:40
股票交易日中午 2025-07-26 19:55:53
中國鋁業股票601600怎麼樣 2025-07-26 19:55:53

轉型實業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6-08 08:51:20

㈠ 到底是做實業好,還是炒股票好.最近很郁悶,很糾結.求開導.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或許不算標准答案,但是一定有啟發。
首先,我的老闆是一個職業操盤手出生的牛人,現在在公司全天炒股,開著一個實業公司做著玩,在15年股市大行情裡面,基本賺了一倍,除了快速增長的公司,這是傳統實業不可想像的。
但是,但是,BOSS說他還是要做實業,為什麼,因為中國的股市大家都賺錢的時候是有時間趨勢的,在這趨勢之外的時間,股市是零和博弈,就是1個人賺錢,2個人保本,7個人虧本,完全沒有增量,對於一個新手股民,你如何競爭得了,不要相信小道消息和老師,因為那些多數是賺錢的那部分人為了賺你的錢而設定的圈套。
其次來說實業,只要你發現商機,是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實業越做大越是明顯,你還是有機會的,隔行如隔山,就像前面的人說的馬雲這么牛,他也只能做好一部分商業就很了不起。
最後,如果你今天看到這個答案,相信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了,我的結論,股市可以做,在你沒有成為高手之前,你可以投一點錢學習,實業,如果有機會,那是長久的。
PS:最近股市狂跌,BOSS建立的一套數據分析理論不靈了,用他的話說,中國這股市真是見鬼了!

㈡ 企業發布重大轉型信息對股票好嗎

企業發布重大轉型信息時,如果股票已經上漲一段時間了,且上漲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預期,那麼公布後股價會向下運行一段時間。股市中有一句諺語叫利好兌現是利空。不過這種利好如果是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較大的提升那麼股價會在回調一段時間後重新上漲。也很有可能創出歷史新高走入上升通道。

㈢ 哪些行業的股票是國家戰略轉型行業

哪些行業的股票是國家戰略轉型行業?
不好意思,素我冒昧,你是否打錯了,是不是想問「哪些行業是國家戰略轉型行業?」,請解釋一下原問題。

㈣ 投資實業的股票有哪幾只

新三板的,的可以了解下,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上都是國家所認可的地

㈤ 1為什麼做股票的人不做實業投資2做實業投資的人不做股票

做股票的如有機會也會做實業。因為炒股票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需要有大量閑置資金。如果你沒錢你說你做股票,那是笑談。做實業的人往往需要流動資金,同時也忙於實業沒空暇時間,資金和時間使實業家一般不做股票。做股票的往往因為有閑置資金投資,又有時間,他想做投資人,所以不想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實業

㈥ 中孚實業股票行情走勢如何,四月買了就一直在跌


客觀的從技術面而言分析,這只股票現在均線空頭排列,股價處於均線之下
無論短線中線長線都是明確的下跌趨勢
這只下跌趨勢的股票,說明的是主力在頭部出貨完畢之後,在股票中的只有散戶和游資,每當板塊有什麼利好或者大盤漲的時候就有游資進來拉幾天造成低檔啟動的假象,散戶就覺得這種股票安全而追入,然後爆一個波段最大成交量就下跌套散戶。
這種股票在完成一個完整有效的底部形態之前,也就是新主力進場完成進貨之前,趨勢都不會改變
也就是說後市面臨的不是盤整就是下跌

㈦ 如何找到資產重組或資產轉型的股票賞高分了!急急急!!

找到有啥用?股價早就炒上去了,估計你是想在公告前提前知道吧,那不可能有,除非你是「內部人士」

㈧ 經濟轉型的時候什麼股票漲得最好

你好,很高興幫助你
為你解答問題,疑問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拋盤涌現,股指期貨依然左右指數漲跌,股指期貨的影響還在繼續,盤面上雖然有了熱點和一定的賺錢效應,但是依然相對疲軟。

㈨ 經常聽人說中國股票轉型,所謂的轉型是什麼

中國股票市場從2001年下半年以來,從2500點股指跌到2005年的1000點,跌幅度達60%,百分之九十多的的人虧損;2006年,股票市場從1000點沖上最高3200點,股票市場上漲近220%。五六年來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大漲大跌。但是,大多數老股民還是沒有賺上什麼錢,甚至離解套都還差得遠。而真正賺錢的是新增資金,特別是國外投資機構賺了錢。那為什麼老股民賺不了錢?那是因為股民缺乏正確的投資理念或者說傳統的投資理念不符合中國股票市場的實際。如何在股票市場正確的投資?運用戰略轉型理論來指導股票投資實踐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一、錯誤的投資理念

(一)有效市場理論假設錯誤

現在中國很多人沉迷於技術分析,什麼KDJ,RSI和MACD等,有的人試圖從中發現規律,有的人認為自己是短線高手,但是,很多企業信息不充分、財務報表兩套帳;這決定了市場是無效的,無效的市場用西方成熟有效市場假設去套是不行的:因為技術分析必須建立在有效市場假設前提下。

(二)短線操作是不可行的

短線操作首先來自於技術分析的有效性,而中國股票市場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市場無法運用短線操作。二是即使你是短線高手,你成功九十九次,失敗一次也會虧空你以前所有的勝利果實:下跌的速率永遠大於上漲的速率。

(三)長期投資無效

因為企業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企業的戰略管理是一系列戰略活動的管理,企業也許在多個戰略業務活動中能取得成功,但是無法保證企業的基業常青和可持續發展。比如中國的TCL、科龍、長虹曾經創造了奇跡,但是現在確處於困境之中。

(四)財務分析無效

中國不少企業有幾套財務報表,連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公司的真實情況。只有有內幕消息的人才可以掌握公司實際情況,這種信息不對稱往往會誤導投資者,而現行的證券法和中介機構無法對企業管理起到外邊治理和監督作用。

二、戰略轉型與股票投資

既然中國股票市場不是有效的市場,那麼傳統的投資分析方法和工具自然存在片面性和缺陷。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該缺陷?企業的戰略轉型理論也許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一)戰略轉型的理論

企業戰略是企業資源配置方向、結構比例和順序等的決策邏輯。基於資源稀缺性假設,企業的戰略管理是企業資源配置高效的前提。戰略方向錯誤,企業的任何運營效率的提升都是無濟於事的。

戰略轉型是企業從一種戰略邏輯向另外一種戰略邏輯的轉變。當企業戰略發生變化,企業的績效,特別是公司長期績效將產生重大變化。這種變化為股票投資提供了方向。

(二)股票投資本質與原則

買股票是買企業的未來,而企業的未來體現的正是企業的戰略方向及其帶來的企業經營業績的變化,這是股票投資本質。

股票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高拋低吸」。要做到「低吸」就必須在企業從一種戰略業務向另外一種戰略業務狀態轉型過程中買入該企業股票。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轉型前的戰略業務增長良好,可是已經到達了增長上限,市場已經飽和或者競爭趨於激烈。利潤增長處於下降階段;二是企業的轉型前戰略業務發展不好,處於競爭劣勢或者行業處於衰退期。而這兩種情況往往是股票買入的最佳時機。因為需要戰略轉型的企業往往這個時候是利潤增長的拐點或者低點。

三、戰略轉型與股票投資模型

(一)股票投資原則

根據以上分析,本人認為,股票投資首先需要確定一下投資的風險收益原則:

1、風險控制原則:20%的風險,80%收益才考慮投資;

2、只選擇正處於戰略轉型企業的股票。

(二)基本假設

1、市場的無效性。也就是說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是不充分的,某種意義上說是無益有害的;

2、盡管存在投機和做莊行為,但是市場存在投資機會;

3、股票投資收益只反映在價格波動上。不考慮分紅和送配;

4、無法把握最低點和最高點,但是可以估算股票的次低點和次高點概率。

5、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三)股票投資邏策略與步驟

按照以上原則和基本假設,我們買賣股票只要確定大盤的次低點和次高點,個股的次低點和次高點就可以進行買賣。次高點意味著風險需要考慮賣出,次低點可以考慮買入。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步驟進行股票投資:

1、大盤次低點的概率和判斷

可以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和大盤歷年的走勢統計規律加以判斷。根據本人的研究,中國股票市場每年至少有一波行情,而且每一波持續至少四個月以上。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只要大盤下跌超過半年以上,結合周K線的技術走勢加以分析,基本上處於大盤次低點。這個時候不是沒風險,而有投資風險的概率是20%。

2、股票次低點的概率和判斷

對於個股,首先要分析股票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處於成長期或周期性恢復期;然後要結合企業的戰略轉型加以分析其新戰略是否符合合理的戰略邏輯,企業目前是否才處於戰略轉型期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公司領導的換人;此外還要結合60分鍾線來判斷企業的最低買入點。

3、次高點的判斷

(1)、大盤次高點的概率和判斷

大盤次高點的判斷可以結合大盤的漲幅加以判斷,當整個股票市場已經累計漲幅超過50%以上就需要考慮風險問題;此外,還可以結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國家信貸政策加以分析,一般每次中央實施對信貸資金的檢查工作往往意味著股票大勢的變盤,畢竟中國大部分機構資金來源於信貸渠道。

(2)、股票次高點的概率和判斷

股票次高點的判斷可以結合企業的戰略實施情況、個股上漲幅度和技術分析加以判斷。

四、戰略轉型與股票投資的實踐

2005年11月,本人曾推薦朋友買進四川長虹的股票。當天大盤暴跌,四川長虹跌4%而後回升至跌2%,當時價格為2.51元。隨後在我的網站陸續發表文章闡述股票投資理念,其中反復提及四川長虹將是未來兩三年的大牛股。前段時間四川長虹已經漲到了6元,幾乎翻了一倍。其實這還不算,它還10股送7股,等於買進它的人實際已經凈賺差不多兩倍投資收益。

為什麼選擇該股票,是結合根據戰略轉型理論與股票投資模型作出的判斷:趙勇上台後,長虹從彩電行業進行果斷戰略轉型,從APEX事件的重大利空到現在3C產業鏈的打造基本成功:中國電信、微軟、盛大網路跟長虹組成戰略聯盟:萬明堅、還有原方正總裁的加盟,核心骨幹持股,實現產品事業部制,構建核心業務、戰略業務和新業務的邏輯遞進,對產品事業部進行考核淘汰制。這些體現了正確的戰略邏輯。

首先長虹處於轉型過渡期階段,企業原來戰略的問題會造成企業的股價大幅下跌,也就是說它會跌到最低點,讓你沒有任何風險;第二點是新戰略很好,但是新戰略還沒有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