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單用K線圖和量價分析法分析兩只股票趨勢
600432吉恩鎳業 這股前期漲幅過大 不跟隨大盤 而且拋離五日線太遠 隨後5月13號沖高回落 放出巨量 短期見頂趨勢明顯 量價高位共振頂部 造成大量套牢盤 隨後5月14直接低開收出十字星 而且量能還是很大 在五日線以下 恐慌盤蜂擁湧出 說明是下跌中繼 5月15已經達到破位反抽的要求 不過反抽放量 且收復不了5月14那根十字星的收盤價 而且有跳空缺口 上不去五日線企穩 下不到13日線支撐 說明只是反抽而不是反彈 後續還要下跌
全部手打 並 切圖 不知道你需要技術分析的意義 建議如果是作業的話 自己也要理解 並且結合當日的大盤和一些技術指標去輔助判斷
2. 如何分析股票的量價邏輯關系
量價分析是基礎中的基礎,你的問題在點上了,就如同你看到某個指標金叉了,但成交量並無連續放大,你說這個金叉可靠程度是多少。量價之間的邏輯關系需系統學習,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最好有操盤手級別的老師系統教一下。
3. 如何通過成交量來預測股票的漲跌
通過成交量來預測股票漲跌經驗:
1、成交量的變化關鍵在於趨勢。趨勢是金,所謂的「天量天價,地量地價」,只是相對某一段時期而言的,具體的內容則需要看其當時的盤面狀態、以及所處的位置,才能夠真正確定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在股價走勢中,量的變化有許多情況,最難判斷的是一個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縮量,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律,也沒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絕對數據。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勢」,即放量的趨勢和縮量的趨勢,這種趨勢的把握來自於對前期走勢的整體判斷以及當時的市場變化狀態,還有很難說明白的市場心理變化。在用成交手數作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據時,也可輔助使用成交金額與換手率進行研判,從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勢」。這里重點談談溫和放量與突放巨量的運用。
溫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也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突放巨量,一般來說在上漲過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十分困難,即「先見天量,後見天價」;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股價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反彈的可能就在眼前了,即「市場在恐懼中見底」。
2、上升途中縮量上攻天天漲,下跌途中縮量陰跌天天跌。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股價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漲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股價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股價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實際情況其實不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典型的現象是上漲初期需要價量配合,上漲一段後則不同了,主力控盤個股的股價往往越是上漲成交量反而萎縮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漲或高位放量滯脹時反而預示著要出貨了。上漲過程不放量表明沒有人賣股票,而盤面又能保持和諧的走勢,說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後市走勢,股價的上漲根本沒有拋盤,因為大部分籌碼已被主力鎖定了,在沒有拋壓的情況下,股價的上漲並不需要成交量的。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現象,一是沒有接盤因此拋不出去,二是惜售情節較高沒有人肯割肉。因此縮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縮量才好,否則可能會綿綿陰跌無止期。實戰中往往出現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拋盤之後,再次放量才會有所企穩。其實放量下跌說明拋盤大的同時接盤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顯示出有人開始搶反彈。由於弱勢反彈主要靠市場的惜售心理所支撐的,止跌反彈的初期往往會出現在恐懼中單針見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後的上攻反而會呈現縮量反彈天天漲的現象,這時不必理會某些市場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論調,因為弱勢反彈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說明籌碼已松動了,預示著新一輪下跌的開始。
4. 股票量和價指的是量價關系又要怎麼分析
量:即為買股票當天的成交量。價:即每時刻對應的股票價格。量和價會隨著交易時間而不斷變化。量價關系分析其實就是技術分析,根據量與價的關系,分析其中潛在的寓意(經驗論):從而預判股票後市「可能」的走勢。因為不可能絕對論,所以只能是參考。
我通常會運用量柱、股價新高或新低、量能均線來判斷後市走勢。當然,不僅僅只是用量價關系,我也會用纏論來判斷走勢結構。我可以發你一份纏論結構關系理論知識,因為技術分析需要貴人引領。
5. 股票量價齊升怎樣操作 量價分析技巧
在股市中成交量和股價是技術分析的最基本要素,其中量是市場運動的原因,價是市場運動的結果,量價之間有一個基本的對應,稱為量價關系。利用這個關系,就可以根據成交量和股價的變化來推測股價的未來走勢。
在成交量和股價的關系組合中具有意義的主要有如下幾個:
1.價漲量增
在上漲趨勢初期,若成交量隨股價上漲而放大,則漲勢已成,投資者可跟進;若股價經過一段大漲之後,突然出現極大的成交量,價格卻未能進一步上漲,這一般表示多頭轉弱,行情隨時可能逆轉。
2.價漲量縮
呈背離現象,意味著股價偏高,跟進意願不強,此時要對日後成交量變化加以觀察。若繼續上漲且量增,則量縮屬於惜售現象;反之,則應減倉,以免高位套牢。
3.價漲量平
若在漲勢初期,極可能是曇花一現,不宜跟進。
4.價穩量增
若在漲勢初期,顯示有主力介入,股價隨時可能變化,可跟進。
5.價穩量縮
說明投資者仍在觀望。若在跌勢中,表示在逐漸築底,可逐步建倉。
6.價穩量平
多空勢均力敵, 將繼續呈盤整狀態。
7.價跌量增
在連跌一段後,價微跌量劇增,這可視為底部,可介入;若在跌勢初期,則日後將形成跌勢;在持續漲勢中,則為反轉為跌勢的訊號。
8.價跌量縮
若在跌勢初期,表示跌勢不改;若在長期下跌後,則表示行情可能將止跌回穩。
9.價跌量平
表示股價開始下跌,減倉;若已跌了一段時間,底部可能出現,密切注意後市發展。
新手的話可以看下有關方面的書籍,同時再結合個模擬炒股去練練,很快就能明白的,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6. 如何根據當日成交量判斷股票次日走勢
股票是動態的,多維的,
僅憑一個變數根本不可能判斷次日走勢
需要綜合分析
7. 如何通過量價分析手中股票
首先你要了解的是不同的量價形態代表的是主力資金散戶資金的什麼行動
比如量增價漲,量縮價跌,是主力進貨的痕跡。
然後量平價漲,量縮價漲,量增價跌,量平價跌,量平價平,量增價平,量縮價平,在不同的趨勢,不同的波浪位置,不同的主力類型操作里各是什麼含義
只有透徹的了解這些 你才能通過量價分析手中股票
8. 為什麼可以通過技術分析來預判股票走勢
股票的走勢就是價格的走勢.
由於對價格形成的理念不同,歷來分為兩大體系,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所謂基本面分析,說簡單了就是看看股票到底值多少錢.
所謂技術面分析,大致就是分析股票在市場上的供需情況,供大於求時,當然股票的趨勢就是向下,反之同樣.
供需的轉換不是突然的,而是一個過程.打個比方,一輛汽車從前進到後退肯定是要經過減速,停止以後才能後退的.
技術分析就是要通過對價格走勢的分析,判斷股票目前處於什麼過程當中,是盤升過程還是橫盤過程,或是盤跌過程當中.
上升中的橫盤是要警惕的,下跌中的橫盤則可能是機會.
至於通過技術分析能過預測到頂點或者是低點在什麼位置,就有神化嫌疑了,因為通過人的因素(比如政策 機構行為等),完全能夠影響某一過程的長與短.
這是我的一點感覺,很不成熟啦,和大家共享吧!
^_^有時覺得想這些問題很有意思
很希望和有同樣興趣的朋友共同切磋,,一起做股市裡的明白人.
9. 如何預判一隻股票未來的行情
就看是不是符合上漲的幾個條件,
1、相對時空位置處在低位;
2、主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最高點最低點震盪幅度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3、主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成交量換手率起碼應急超過3%,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4、最好是主力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即突破頸線或突破盤區或突破前高點甚至僅僅是創新高,這樣更容易有大行情。
5、沒有被大肆炒作的個股,或是有炒作題材的個股,利空出盡的個股,最好是屬於市場熱點板塊,極端情況下甚至是熱點中的龍頭,更容易有大行情。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操作風格也會不同,找准一條適合你自己的投資之路,非常重要!建議新手不要急於入市,先多學點東西,可以去游俠股市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
6、小盤股更容易有大行情,如流通盤不超過8000萬的股票或流通市值不超過十個億的股票更容易有大行情。
7、在大盤上漲的背景下,個股更容易有大行情。所以在進場炒作時最好有大盤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