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美國財政通貨膨脹保護的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新三板股票可交易嗎 2025-07-07 23:15:16
10000股股票交易印花稅 2025-07-07 23:10:49

美國財政通貨膨脹保護的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6-22 17:57:12

A. 為什麼美國大量印鈔,卻自己的國家不發生通脹 ,美國經濟智囊是怎麼操作的呢,聽說還會影響短期利率

美國大量印鈔,即所謂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際上是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的一種不負責任做法。根據二戰後主要國家簽訂的《布雷敦森林體系》確定的規則,美國以美元與黃金掛鉤支撐其作為國際通行貨幣(因為而戰後美國黃金儲備佔世界的60%),各國制定與美元的兌換率。但到了70年代國際匯率波動,美元與黃金脫鉤(強盜做法),各國仍沿用兌換美元的做法。因此美元的發行量實際以美國的gdp作為保障的。大量引發美元必然導致美元資金充斥市場,短期利率下降;另一方面諸如中國、日本等持有美元外匯國家因美元流入本國導致被動發放本國貨幣導致通過膨脹,而美國由於美元的特殊低位,國際美元需求量相對較大,因此通脹壓力小。

B. 請問美國現在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要特別具體的那種,最好有數據表格之類的)應該去哪裡找呢

貨幣政策是央行對貨幣供給數量的多寡財政政策是政府稅收和支出多寡進而調節總需求貨幣政策的寬松和收緊直接影響市場上的貨幣數量,從而影響需求和生產財政支出會調節總需求,但其行業偏向會導致利潤率的不均衡,從而造成結構性通脹1.在低利率下,通貨膨脹上升,投資增長,投資以復制性投資為主,創新投資回落,創新投資指生產力提高或發明新產品。失業率下降,如果創新投資少人化明顯,失業率下降幅度小,反之失業率下降幅度大,通貨膨脹上升引起工資上漲,工資上漲不如通貨膨脹快,市場收縮產品生產減少,經濟增長放慢,投資減少。行業間平均利潤率差異達到最大化,並開始收縮。2.通貨膨脹達到最高,由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迫使利息率提高,復制性投資的成本上升,且投資減少;而創新投資的比重增加,投資總量減少,失業率提升,通貨膨脹回落,產品生產繼續減少。3.利息率提到最高,復制性投資大幅度減少,創新投資佔主體,投資總量降到最低,通貨膨脹繼續回落,達到最低值並反彈,失業率小幅上升或大幅上升,這是因為企業的資金成本達到最高,復制性投資達到最低,企業可能大量裁員,如果創新投資以少人化為目的則失業率迅速提升;相反則創新投資可以接收一部分勞動力。由於高利息率,創新投資也不會快速增長因而失業人員的增加大於就業人員的增加,失業率可能小幅上升。創新投資可能引起短期經濟增長,但後期市場收縮會阻止經濟增長,由於創新投資的小幅增加帶來了經濟增長,如果政府要減少失業率,市場預期前景好,利息率就會降低,通貨膨脹開始上升。4.利息率的下降產生了作用,經濟增長,投資增加,創新投資成果產生的效果明顯,復制性投資回升,產品增加,復制性投資可能超過創新性投資,行業利潤率平均化小且開始拉大,市場需求增長,失業率下降,通貨膨脹繼續回升,從而進入新的周期。未來通貨膨脹將更加不易衡量和控制,這是因為未來的經濟表現為知識經濟,無形產品會在經濟增長中占更大的比重,而這種產品定價更加多樣化,例如成套價值體系或不明確不易衡量的價值體系,將使顧客的議價能力更弱。如現在的網路產品;附加產品與服務的綜合成本更加隱形化。政府對價格的控制更加困難。行業利差被強制性拉大,通貨膨脹的破壞性將更大。政府對經濟調控的職能總的說來有三個:其一促進經濟增長;其二平衡收入與分配;其三協調行業間利差。資本差異化為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提供了依據,而通貨膨脹轉移了收入與分配;這個過程使得資本經濟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原動力,這也是資本經濟取之不盡的活力之源。

C. 通貨膨脹對股市有和影響具體點.謝謝.

通貨膨脹越快則股市收益越高,因為通貨膨脹代表貨幣貶值,而股票確是代表表你擁有的的實物!

在通膨脹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諸如控制和減少財政支出,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另外,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經理和投資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情況。而且,企業利潤也會因為通貨膨脹下按名義收入征稅的制度而極大減少甚至消失殆盡。因此,通貨膨脹引起的企業利潤的不穩定,會使新投資裹足不前。

需要指出的是,分析通貨膨脹對股票行市的影響,應該區分不同的通貨膨脹水平。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很低(如5%以內)時,危害並不大且對股票價格還有推動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會使股票更具吸引力,於是股票價格將上漲。當通貨膨脹率較高且持續到一定階段時,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個經濟形勢會變得很不穩定。這時,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變得飄忽不定,企業利潤前景不明,影響新投資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會提高利率水平,從而使股價下降。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價水平將顯著下降。

通脹過高並不直接打擊股市。理論上通脹越高,放在銀行的錢貶值越快,人們會把更多錢拿出來買房、買股,股、房都會越高。

舉例,對一間酒店集團來說,當通脹極高、百物騰貴之時,他的主要資產(地皮和建築物)價值也一定跟著上升,假設其他條件(如盈利因素)等不變,直接對應資產價值的股價焉有不升之理?事實上盈利數字也會上升,辜無論上升後的盈利數字所對應的購買力是否下降。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從去年到今年首季度,通脹一直在上升,為何股市大跌?答案很簡單,就是人們對股價的預期迫使股價的上升速度在07下半年遠超通脹的速度。

當上證到達6000點,平均市盈率上百倍的時候,莊家就要做空了,這才導致股價與通脹背馳。所以並不是說通脹過高就直接傷害股市,而是股市本身的估值過高要調整。

D. 結合當前的通貨膨脹和證券市場現狀分析貨幣政策、通脹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請具體點,謝謝!!

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摘要:目前美國次貸危機已全面爆發,不僅引發了全球金融動盪,而且開始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隨著股市暴跌和信貸收縮,投資者信心崩潰,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陷入衰退,世界經濟步入停滯甚至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

關鍵字:經濟危機,影響,就業。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
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經濟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經濟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鋼市的影響
就以剛剛發生的金融事件來說,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16日共向金融系統注入超過1800億美元的資金,以緩解流動性不足。然而緩解畢竟只是緩解,危機已經發生,其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卻正在擴大化。以房地產為首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生產和需求的下滑,對鋼材需求將會出現極大的萎縮。統計顯示,作為全球第一大鋼材生產國和鋼材出口國,2006年中國的鋼材出口量達到了4300萬噸,2007年達到了6264萬噸,而2008年1-8月份,鋼材出口4184萬噸,同比減少325萬噸,下降7.2%。一旦鋼材出口受到世界鋼材需求極具萎縮影響,必將會把中國國內鋼材產能「供過於求」的程度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屆時國內鋼材行業將會面臨一個長期的下滑局面。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鋼材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打擊出口,在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的經濟也越來越全球化。世界經濟的衰退,也必將極大的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的政策是收緊貨幣流動性。而在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抑製作用越來越大的的時候,政府又開始逐漸放寬貨幣政策。幾乎是在美國三大投資銀行一個被收購,一個宣告破產,另一個則出現破產告急,引起美國政府800億美元的注資同時,國內央行的「加息行動」終於因勢而變。9月15日,央行宣布,9月16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按照短期多調、長期少調的原則作相應調整,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9月25日起,除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暫不下調外,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與以往一樣,政府政策的調整隻是因應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此前的加息行動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此次降息將是為了防止經濟出現衰退。短短半年的時間,政策變化的如此明顯,可見中央已經預感到此次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巨大影響。所以筆者斷言,既然此次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巨大,而中央需要通過數次上調兩率才能一直經濟過熱的發生,那麼也必將需要數次下調,才能度過愈演愈烈的經濟危機。
對於中國國內鋼材的生產、銷售和需求來說,「兩率」的下調無疑是一件利好。但由於下游房產、家電、機械製造等等鋼材需求行業的萎靡,「兩率」的下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眾所周知,近期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而下跌通道一旦形成,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市場信心,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國內無論是開發商、炒房客,還是購房百姓,都會對房產投資再三審慎。那些整天嚷嚷著救市的開發商和炒房客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套」,繼續追加投資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很有可能造成中國房地產業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迷。除了房地產行業以外,中國的出口型經濟也會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國的「出口拉動型」經濟轉變為「內需拉動型」經濟,但畢竟目前中國是「出口拉動型」經濟。可以預見到,如果目前國際正在發生的經濟危機真的演變成1923年的「大蕭條」,那些以出口為主中國企業必將受到沉重打擊。我們都知道,鋼材的需求涉及到各行各業,幾個主要行業的萎縮對鋼材需求的影響之大可想而之。所以筆者認為,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之下,中國鋼鐵業將會面臨一到兩年的蕭條時期。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航運業的影響
航運業整體為周期性行業,近些年航運市場高點使得船東增加了大量的船舶訂單,即使不考慮需求下降,都足以讓航運業進入下行周期,而基於中金宏觀組對中國和全球經濟未來更加看淡,我們認為航運市場的盛宴已經過去,08年將為周期的頂點。干散貨市場:由於訂單量巨大,將面臨3-4年的下行周期,目前預計09-10年平均BDI為5000和3000點。油輪市場:未來三年的下行周期只在2010年可能會有所反彈,成品油輪運價下行幅度將略好於原油輪。集運市場:在09年將繼續低迷,2010年是否能夠走出低谷尚取決於歐美經濟走勢。給予航運股整體「跑輸大盤」評級,未來建議「迴避強周期,區間交易弱周期」,四季度季節性旺季帶來股價反彈將是出貨機會。我們將中國遠洋、長航油運、中海發展和中海集運盈利預測不同程度下調,同時將中海發展和中遠航運評級從「推薦」下調至「審慎推薦」,中國遠洋和長航油運評級分別從「推薦」和「審慎推薦」下調至「中性」。

美國經濟危機中國紡織行業的影響
生產所用原、輔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等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美國次貸危機和國內市場持續疲軟的共同影響,2008年1-6月,公司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70%。2008年下半年受國內、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眾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對公司經濟效益影響較大。這是德棉股份半年報中的一段表述。受次貸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類似的表述見諸於諸多紡織企業的公開資料。紡織行業困難重重。 「前7月出口價格上漲對出口額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呈現節節下滑的態勢,也就是說,我國紡織出口提價能力正在逐漸趨於衰竭。」日前,第一紡織網總編汪前進公開對紡企出口提價能力表示擔憂。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開始,我國出口價格增幅開始加速回落,致使前7月我國紡織出口綜合價格指數升幅減緩至3.52%,數量增長幅度降至5.21%,而同期紡織出口額增幅也降至8.92%,價格對於出口的貢獻率顯著低於量。行業不景氣還嚴重影響了投資者信心。第一紡織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紡織業累計完成投資1534.10億元,同比僅增長13.1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了13.15%,紡織投資實際已經回落到10年均值以下。據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行業分析師劉欣介紹,從分行業投資情況來看,除了棉紡行業的投資規模較上年同期有所萎縮,其他行業均呈繼續增長之勢,但絲綢、製成品、針織、服裝、化纖、紡機等行業的投資增速較上年同期都有不同水平的回落。其中投資增速回落最為突出的就是紡機行業,其投資增速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了30.9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眾多紡織服裝企業開始進行人力成本的裁減,目前,已經有30家紡織服裝上市企業中報顯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同比下降。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

金融危機及其所帶來的經濟衰退必然會對我國入境旅遊收入、旅遊企業投資和國內旅遊消費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首先,入境旅遊可能滑坡。我國入境旅遊客源主要來自於香港、澳門、台灣、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周邊地區和國家。目前香港、台灣、韓國、日本等均已深受沖擊,股市暴跌,經濟放緩。目前這些國家股市低迷,企業投資缺乏信心,私人消費普遍縮減。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公務旅遊還是消遣旅遊都將受到影響,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奧運給我國旅遊業帶來的拉動效應,從而使得入境旅遊增長放緩,甚至出現絕對量的減少。

其次,價格優勢受到削弱。在國內經濟持續衰退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大量發行美元藉以刺激經濟,從而導致美元大幅貶值。與此同時,金融危機使信貸緊縮問題嚴重危及歐洲,並拖累各國經濟步入衰退,歐元、英鎊貶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升值加速盡管我國的金融體系所受影響相對較小,但人民幣對美元及其他貨幣的持續升值,將削弱我國入境旅遊長期以來所保持的價格優勢。

再次,國內旅遊支出消減。一方面,金融危機加劇了我國A股市場的下滑,使投資者資產縮水,減弱了部分居民的實際購買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存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也使得人們風險厭惡程度普遍上漲,對未來的就業狀況和收入預期不甚樂觀,當居民收入預期不佳時,首先壓縮的就是旅遊等非必需性消費。因此,國內旅遊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最後,企業融資趨於困難。目前全球金融體系處於動盪之中,銀行不良資產大幅上升,為避免風險,銀行普遍惜貸。與此同時,金融危機使「華爾街模式」受到嚴峻挑戰,暴露了現代金融業在產品創新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嚴重漏洞,有鑒於此,我國政府必然會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緊縮銀根。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為防止經濟過快下滑和物價過快上漲,中央提出了「一保一控」的宏觀調控政策,一「控」就決定了貨幣政策短期內不可能明顯放鬆。即使不久前出台的「兩率」下調,也僅僅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對度假村、主題公園、旅遊房地產等大型項目建設融資的影響極為有限。因此,受金融危機影響,此類企業融資將趨於困難。

總體來說,在消費方面,此次金融危機將給我國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具體到不同的行業和市場,其影響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就行業而言,酒店業、航空業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就分層而言,定位於中、高端市場的企業所受影響更大,而低端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在投資方面,將導致大型旅遊項目的融資更加困難。

結論:

金融危機雖然不是在中國產生,但是其影響是波及全世界,中國也不利外,中國的許多行業受到其影響。首當其沖的是金融行業。原本風光無比的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等金融機構,幾乎都大幅削減甚至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而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外資銀行也放緩了發展步伐。同時,地產、汽車、廣告等實體經濟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礦產、出口貿易、物流類也前景不明。與此同時,美國由於經濟的惡化而大幅縮減了進口,使中國進出口貿易開始呈下滑態勢,未來的形勢也不明朗,預計明年情況將進一步惡化,貿易物流類企業的招聘需求將有所下降。由於市場萎縮,需求下降,不少高科技企業今年也縮減了招聘計劃,尤其是硬體和軟體外包、晶元製造等行業。同樣,通訊和互聯網企業也放緩了擴張的腳步。
等等這些影響都會左右中國人民的生活,這些行業的受損使得更多的企業倒閉,使得更多的人下崗。所以就業市民生之本!中國經濟的確應早實現由外需主導向內需拉動,中國企業也應該著力於產業升級換代,即使這種轉型導致一些企業的死亡。不過,面對失業人口可能激增的情形,只有保證就業才能為調整贏得必要的穩定的環境。當此艱難局面,幫助國民保住他們的工作,正是政府應盡的最大職責之一

參考文獻:

中國經濟信息網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E. 美國哪些股票是抗通脹的

資源類股票:有色金屬板塊 煤炭板塊隨著通脹 價格上漲 會帶動業績增長。 ...資產類的股票 ...稀缺資源 ...

F. 這次股票大跌和美國的資金進入,以及通貨膨脹有關系嗎可能跌到2500點嗎

此次大跌,主要是受美國評級下調影響,引發股市恐慌情緒激發。導致大跌。由於市場對貨幣的信心崩潰,導致大量資金從股市撤出,投資黃金及其他貴金屬,以求避險。至於通貨膨脹當然也是很有關系的啦。高通脹下無牛市嘛。這一點就不用解釋了。至於能不能跌到2500點,還有待於觀察。要看國內以及國際形勢的發展。以及黃金的走向。目前黃金跟股市呈倒掛事態。你可以從黃金的走勢來側面分析一下股市的走向。市場就那麼多的資金。不是流向股市,就是債市,樓市。以及黃金等貴金屬。樓市面臨崩盤。大家都不願意冒險。現在資金流向偏向於股市與黃金之間。黃金漲,股市跌。股市漲,黃金跌。近期一直是這樣表演的。相信這種趨勢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所以如果你拿不準的話,可以在買股票的同時,做一些黃金來對沖。可以降低風險。望採納

G. 3月5號美國最新財經數據對美元指數有何影響

從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數經歷了6次大的波動。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數有7年時間處於下跌盤整期,接著迎來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漲行情,之後美元指數開始了歷時10年的下跌之路,於1995年5月才開始反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一直振盪上升,之後繼續下跌,2014年7月後重新開始上升期。通過對美元指數走勢的觀察,結合對應的歷史背景,我們認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017年04月11日 09:51來源:第一黃金網
責任編輯:譚微
摘要
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話,才會引起經濟過熱,提高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數,經濟向好的話,國際資本才會主動流進來進行投資,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從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數經歷了6次大的波動。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數有7年時間處於下跌盤整期,接著迎來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漲行情,之後美元指數開始了歷時10年的下跌之路,於1995年5月才開始反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一直振盪上升,之後繼續下跌,2014年7月後重新開始上升期。通過對美元指數走勢的觀察,結合對應的歷史背景,我們認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美元

歷史走勢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數下跌15.36%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數經歷了7年4個月的下跌盤整期。下跌盤整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紀70年代,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美國在1971年近100年來第一次出現貿易赤字,金額達到13.02億美元,商品的大量湧入使得美國的貿易逆差擴大,黃金儲備日益減少,美國再也無法按固定價格兌換黃金,再加上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不得不宣布美元貶值,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崩潰,世界處於實際滯漲階段。
1980年8月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數上漲84.08%
從1979年8月起,美國聯邦基金將基準利率調高至11%,之後陸續提高,到1981年7月達到22.36%。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美國,與此同時,里根總統實行減稅政策,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促使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經常賬戶方面與政府預算方面的巨額雙赤字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徵。受到美元升值的吸引,大量資金流出拉美國家,導致拉美債務危機產生。
1985年3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數下跌48.43%
1985年3月至1987年11月,巨額的「雙赤字」導致美日德法英五國簽署《廣場協議》,要求日元和歐系貨幣要相對於美元升值,美聯儲的拋售加劇了美元進一步的貶值。日元的升值加上日本政府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大量的熱錢涌進股市和房市,資產泡沫非常嚴重,日本政府認識到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於1989年實行緊縮政策,泡沫破滅,市場崩盤,日本經濟走向長期衰落之路。而歐盟由於匯率聯動機制漏洞,索羅斯等人做空當時弱勢的英鎊,直接導致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1987年12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數經歷了7年4個月的盤整,指數波動區間為78.33—105.61。美聯儲在這個階段實行了兩次加息政策,美元指數弱勢振盪。
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上漲43.86%
在這次上漲行情中,美國經常賬戶赤字仍舊增加,財政赤字在柯林頓時期得到有效改善。美國互聯網經濟出現泡沫,股市出現大行情,6次加息動作,無一不吸引全球資金的流入。在這個階段,隨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大部分國家也跟隨實行加息政策,美國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而大量資金的逃離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7月至2014年7月,美元指數下跌32.00%
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美國實行減息政策。「9·11」事件發生後,13次減息政策使得聯邦基金利率達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由於資金成本過於低廉,房市信貸規模急劇擴張。
而在2005年1月至2014年7月,美國開展加息周期,雖然這個舉措緩解了美元指數進一步的下跌,但是導致了房市資產泡沫破滅,次貸危機爆發,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一場范圍更廣泛的金融危機。2008年至2009年,美國啟動QE量化寬松政策引發大宗商品價格暴漲。
2014年8月至今,美元指數上漲23.09%
這一輪的上漲主要是美國經濟向好、貿易赤字收窄和加息預期的作用。實際上,美國實施量化寬松多年,長期寬松的貨幣政策並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反而滋生過多的資產泡沫。為了抑制金融泡沫,讓實體經濟更快復甦,美聯儲可能會抓住此次機會將美國帶入加息周期。
影響因素
經濟增長狀況
經濟增長良好的話,能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並且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金融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就會增強,促使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美元指數得以上升。數據分析顯示,當美國GDP增長良好的時候,表明經濟狀況很好,此時的美元指數都是上漲。
第一次經濟繁榮發生在1983年至1985年,當時里根政府奉行供給學派的經濟理念,其間美國GDP年均增長率為5.37%,這段時間是美元指數的上漲期。第二次繁榮發生在1991年至1999年,當時互聯網經濟正繁榮發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20多個月,GDP年均增速為3.84%,而CPI同比均值僅為2.81%,在這段時間里,美元二次走強。
財政赤字
美國財政赤字是從2008年開始大幅攀升的,主要是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但2010年後財政赤字很快就下降了。美元指數上漲階段,通常財政赤字都很小。通常而言,財政赤字通過這三條線來影響美元指數。第一,財政赤字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由於貨幣發行泛濫,美元供給增加,導致商品價格水平提高,相對於其他貨幣,美元貶值。第二,財政赤字易導致經常項目赤字。
在國內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勢必增加對外國商品與勞務的購買,這將擴大經常項目赤字。第三,政府要想減少財政赤字,會藉助增加稅收、借債和發行貨幣等方式,可是這些方式都會使美元指數下降:加稅會增加投資成本,限制了國際資本的流入;借債輕則財政赤字缺口加大,重則產生財務危機;發行貨幣的結果則往往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前提下,通貨膨脹相當於本幣供給增加,單位貨幣所包含的價值量就會相對減少,本幣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於是本幣就相對於外幣貶值了。也就是說,不管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對於6種貨幣尤其是對佔有57.6%權重的歐元而言,發生通貨膨脹了,美元指數應該會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上升時,美元指數相對下降;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下降時,美元指數相對上升。如果只跟自身比較的話,也可以看出,美國CPI走強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弱,而CPI走弱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強。可以看出,「通貨膨脹上升—貨幣對內貶值 —貨幣對外貶值」這一鏈條在理論與實證兩方面相互印證。
避險需求
1980年至1985年美元指數走強,美聯儲大幅提高基準利率來對抗石油危機造成的通脹,高利率促使美元快速升值,但卻引來了拉美危機,而拉美危機的發生又引起人們的恐慌情緒,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使美元得以進一步的升值。在美元指數於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漲行情中,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歐洲的科索沃戰爭,同樣促使國際資金迴流美國,直至互聯網泡沫破滅後才逃離。
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和2009年的歐債危機發生時,美元同樣作為避險資產持有,在這兩段時間美元指數有小幅上升。從拉美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科索沃戰爭、全球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美元總是作為全球優質的避險品種來持有,這一特點是由美國的經濟政治地位所決定的,這也導致了每當發生局部危機的時候,美元指數總會有所上漲。
未來走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話,才會引起經濟過熱,提高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數,經濟向好的話,國際資本才會主動流進來進行投資,當然,在美國GDP增速與其他國家經濟下行的強烈對比下,資金處於保值的需求,也會流向美國,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展望未來,首先,我們從美國經濟基本面來看,2016年四季度美國GDP為1.9%,雖然低於預期,但經濟數據表現靚麗。2016年12月議息會議預期2017年加息三次,美聯儲耶倫明確表態到2019年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接近3%。今年年初歐洲的GDP、通脹、製造業等數據都表明了歐洲經濟有所回升,歐洲央行1月議息會議上繼續選擇按兵不動。
其次,從地緣政治方面來看,英國啟動退歐進程,但仍希望與歐盟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最後,從法國大選方面來看,兩名執政觀念截然不同的候選人意味著法國的未來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作為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希望法國退出歐盟,採取措施保護國內就業。
而作為法國前經濟部長的馬克龍希望法國開放邊境,讓歐洲更為統一。因此,目前無論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美聯儲貨幣政策、美聯儲官員的言論以及地緣政治,都很難成為美元指數下行的主要原因。
但是今年3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加息後美元指數開始快速回落,這主要是短期加息兌現的結果。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美元指數的走勢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特朗普政策,特朗普政策框架主要是減稅、基建、貿易保護、能源獨立以及限制移民等。雖然特朗普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經濟能否真正改善、稅改政策對美元信用的影響、特朗普是否會人為干預美元匯率,由於特朗普政策的預期還沒有兌現,美元指數不具有大幅下跌的可能。
二是2017年美聯儲加息的頻率與節奏,重點是加兩次還是加三次,目前市場的預期是加三次。如果今年加息的次數超預期的話,相信美元指數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同時要考慮到美聯儲不希望美元指數走勢過強,因為指數過強意味著美元大幅升值,不利於出口,並且會打壓原油的價格,抑制輸入型膨脹,不利於美聯儲通脹目標的實現。還有一點需要關注的是美聯儲是否會縮減資產負債表,一旦縮表的話會影響長端利率,美元指數將會大幅上漲
三是歐日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勢對美元指數的影響。歐洲製造業開始回暖,但目前經濟仍然較為疲軟,對當前歐洲經濟的反彈不宜過度樂觀,還需要後市觀察。今年是德法兩國大選之年,候選領導人執政風格之不同所帶來的政治不確定性會影響到歐元匯率,進而影響美元指數,所以目前應關注歐洲大選的動態發展。日本方面,考慮到經濟增長依然保持長期低迷,日本將會繼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指數影響不大。
總的來看,2017年一季度美元指數呈現振盪回落行情,在3月份加息前期有所反彈,加息公布後,指數繼續回落,短期預計美元指數或回落到9月中旬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位置,一旦6月加息預期加強,美元指數有望繼續向上反彈,最後在9月加息預期下振盪上升,但整體來看依然很難超越里根總統時期達到的高位。

H. 通貨膨脹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通貨膨脹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在惡性通貨膨脹情況下,為了緩解通貨膨脹帶來的消極影響,政府往往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或者緊縮的財政政策來控制貨幣供應量。比如,提高銀行的利率,隨著利率的提高,從而存款的收益提高,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儲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股市的流動資金,導致股市出現低迷、股價下跌的情況。

但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使企業的產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股價上漲。

同時,通貨緊縮對股市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政府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社會上的貨幣供應量,間接的增加了股市的流動資金,從而促使股市上漲。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中國現在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美國股市怎樣影響中國股市

  1. 現在的中國是通貨緊縮的狀態。

  2. 原因是中國經濟的下滑,GDP不斷減少,貨幣量存在超發狀態。

  3. 美國股市作為全球第一大的經濟體國家,對全球市場都存在著巨大的關聯。比如美國經濟下滑直接影響美國的股市,然而造就全球股市都燒到的一定影響。美國股市對中國的影響最主要的還是經濟,資金,匯率直接影響。

    參考:美國出現次貸危機時候,全球的經濟一起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