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李爾股票分析
擴展閱讀
富迪科技股票查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碼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李爾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6-24 13:22:47

❶ 美國德爾福公司的劫後餘生

日期:2006-11-21 10:04:21
就在幾個月之前,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還因為股票狂瀉、利潤巨虧與信用等級下降而憂心忡忡,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米勒(STEVEMILLE)甚至發出「這樣下去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的哀嘆。然而,2005年10月8日德爾福公司在美國紐約市申請公司破產保護之後,威脅該企業的一系列債務及由此而產生的財務危機便暫時得到了緩解。目前,德爾福在全球的業務運營又恢復了正常。
一度稱霸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
對於眾多的普通消費者,德爾福無疑是個陌生人,但在汽車業內,卻無人不知。
德爾福的前身是美國通用汽車的零部件集團(GM ACG),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這家汽車零配件製造企業總共擁有19.2萬多名員工,2002年以274億美元的營業額在全球企業中排在142位。
在某種程度上說,德爾福的歷史就是通用汽車的歷史。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取垂直整合的結構策略,從螺絲釘到發動機的所有部件都自己來做,從而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80年代末開始,由於受到日本汽車的沖擊,通用汽車決定放棄垂直結構,並逐步將利潤率相對較低的零部件部門分離出來。
1988年通用汽車成立ACG是零部件部門分離的第一步。此後,1991年巴騰伯格(J. T. BattenbergⅢ)先生作為通用汽車的常務副總裁(現任德爾福全球總裁),分管零部件部門。如何讓ACG獨立發展並成為與整車一樣賺錢的公司,是巴騰伯格當時面臨的主要任務。巴騰伯格制定了一個基本原則:除了為通用汽車提供零配件,ACG對外也要發展。同樣的,通用汽車也可以從ACG以外采購零部件。這樣貫徹下來,ACG部門的非通用汽車業務佔到總銷售額的10%至15%。1995年,ACG 更名為德爾福汽車系統,以一種更靈活的姿態立足於市場。
在不斷發展非通用汽車客戶的同時,巴騰伯格對ACG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面對包含300多種產品的冗長生產線,巴騰伯格決定把不盈利的部門或者產品線,果斷地採取「關停並轉」原則(fix、close、sell),以便爭取在任何一個產品領域中都做到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改革以後,德爾福只留下170多種在全球都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做減法的同時,德爾福也在做加法,以便在最需要的地方增強自己的力量。1997年底,德爾福將通用汽車集團原休斯電子旗下的德科電子收入囊中,加強其電子集成方面的競爭力,從而更好地做到系統整合。
完成內部改革後,1999年5月28日,德爾福作為一家完全獨立的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IPO上市,董事長是巴騰伯格。雖然上市時,德爾福還有80%的營業額是由通用汽車帶來的,但後來這個比例降到了65%左右。更重要的是,在資本上,德爾福已經剪斷了自己與通用汽車的「臍帶」。
如果說世界汽車工業的歷史是整車行業的一部橫向兼並重組史,那麼,配件行業全球最大的德爾福從通用汽車中分拆出來,則開創了汽車行業縱向分工的先河。
目前,德爾福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世界500強排名第146位,除了發動機、變速箱、外殼、座椅、輪胎外,德爾福幾乎能提供其它所有的汽車零配件,其品種之全令所有汽車零部件公司側目。德爾福產品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佔有率高達15%-20%。有這樣全面的零部件產品線,德爾福任何一個小舉動,都會對整車生產企業產生足夠大的影響。
德爾福帝國非常龐大,目前在41個國家設了176家全資製造廠、42家合資廠、53個客戶服務中心和銷售代表處以及32個技術中心,是在中國就有11家生產型企業。
1994以後,德爾福在中國以年均24%的增長率快速前進;2004年德爾福在中國合並報表收入超過6億美元,中國市場始終是德爾福非常重要的增長點。
歷史包袱與整車庫存累及德爾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進入2005年以後,德爾福開始從金字塔尖下滑,厄運連連。
先是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失守。2005年初羅伯特·博世工業集團公布的2004年銷售額顯示,這家公司以329.3億美元的銷售首次超過德爾福公司(287億美元),成為世界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新「霸主」。
接著是經營全面滑坡。2004年同期,德爾福還凈盈利1.43億美元,短短一年情形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德爾福2005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70億美元,較2004年下降5億美元,利潤巨虧3.38億美元,收入利潤雙雙跌破預期。消息傳出後,德爾福股票狂瀉12.1%,僅剩下4.36美元。此後,三家主要債券評級機構聯合調低了對德爾福的信用評級,原因是後者啟動了15億美元的循環信用透支,這種方法通常只應用於申請破產之前以獲得營運現金。
使德爾福最撐不下去的是德爾福、通用汽車、美國工會三者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99年,德爾福從通用剝離出去時把龐大的配套企業照單全收,許多專業配套企業在公開市場競爭中顯得經營乏力,逐漸成為德爾福的包袱。內部一些經營困難的企業拖累了許多經營良好的企業,通過不斷清理變賣缺乏競爭力的部分資產也只能獲得局部的解脫。歷史和現實的內外多種不利因素促使有著龐大身軀的德爾福在資產平衡表上的數字顯得越來越難看。
此外,德爾福還不得不將員工們與通用原先簽訂的高工資合約一並接手,並准備一直延續到2007年9月。目前德爾福在北美有25000名美國工會工人,每個工人每年的成本是13萬美元,同時還要遵守美國工會的一系列規則,不能停工和削減員工。而德爾福面臨的是全球競爭,這樣使德爾福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整個第二季度,公司在那些「空閑」的小時工身上多支出了1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德爾福的每況愈下決不是孤立的,面臨的挑戰是全行業性的,折射出當前全球汽配業寒氣逼人的現狀。
偉世通公司是福特公司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在全球汽配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它已經根據福特產量計劃調低自己的生產計劃,即便如此,其債信等級仍逃脫不了被降到垃圾級的厄運。為此,福特汽車集團不得不斥16億巨資拯救偉世通。無獨有偶,2005年5月17日,汽車地板和音響部件的關鍵製造商柯林斯阿克曼也走向了申請破產保護的境地,北美和亞洲汽車製造商同意其漲價自救,正是為幫助這個世界汽車地板和音響部件巨頭擺脫破產困境。
隨著上游企業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整車廠庫存增加,汽車製造商紛紛減產,其股票開始下跌,同時引起了歐洲和美國整個股市的震盪。在紐約股票交易所里,通用、福特汽車股價下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整車企業的不景氣直接導致美國各大零部件供應商股票的下挫,美國天合公司、德爾福公司、李爾公司的經營普遍受挫。這些使得歐美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不寒而慄,面臨破產的危險。事實上,從2005年年初開始,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已經使零部件廠商的利潤增長受到嚴重威脅,有的甚至做出了虧損的預計。在受到原料漲價威脅的同時,零部件廠商還要面臨著來自整車公司削減產量、要求其降價的壓力,兩頭受氣的零部件供應商們日子非常難過。
求援無望申請破產金蟬脫殼
「很簡單,我們已經失去了競爭力,這樣下去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史蒂夫·米勒無奈地說:「除非我們能在削減勞工成本上有所作為,否則破產保護將是不多的選擇之一。」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三方能夠就德爾福勞動力成本削減問題達成一致,工會將允許德爾福為工人提供每小時14美元的報酬,幾乎是現在的一半;同時,德爾福希望能關閉表現不佳的工廠,並裁減4000名多餘的工會工人。如果三方在2005年10月17日前沒能達成一致,米勒表示,德爾福就將尋求包括破產保護在內的其它重組方式。
但觀察人士指出,米勒所提出的「破產保護」既不同於破產,也不同於其它許多國家及地區規定的破產清算程序。《美國破產法》第11章允許企業債務人在申請破產保護後繼續日常運營,以解決財務困難。企業現有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將繼續留任,並在法院和股東的監督下運營業務。「破產保護」給企業一年的時間,一年以後如果企業覺得重組沒有完成,則可以申請繼續延長。「破產保護」以後工會權力明顯削弱,一些原來受到工會干擾的事情,現在企業就可以放手去做。因此此時提出「破產保護」可以看做為德爾福度過目前財務危機的緩兵之計。
摩根大通分析師Himanshu Patel將德爾福所謂的「申請破產保護」視為其對通用和工會發出要挾的「潛台詞」。德爾福目前可謂是腹背受敵,既面臨著勞動力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又受到北美市場嚴重滑坡的制衡。雖然北美地區產量的提高和銷量的改善將成為最終帶動德爾福走出困境的根本之道,但在短期內,這一狀況很難改善。米勒此次提出的與通用和工會就削減勞動力成本的談判可以被視作他目前唯一可以付諸行動的拯救方案,這一舉措可以使德爾福迅速甩掉包袱,為今後更加大膽的改革掃清障礙。
面對德爾福略帶「要挾」的求援,通用如何作為呢?
通用非常清楚自己與德爾福「唇亡齒寒」的關系,一旦德爾福進入破產保護,通用汽車公司的財務也將受到牽連。通用將不得不承擔部分員工的養老金成本,並花更高的價錢購買汽車部件,聯合汽車工會的退休員工也將面臨福利待遇的大幅下降,三方達成協議應該符合各自最大的利益。因此這並不是一個通用是否會幫助德爾福的問題,而是怎麼幫的問題。就在德爾福發表上述宣言之後,通用立即作出反應,准備出手拉一把瀕臨破產的德爾福。使其免於破產的危險。通用表示,它將考慮提供財政援助,重新安排德爾福的8.19億美元欠款,這筆款項是為曾在德爾福工作現又返回通用的工人退休時所准備的。
可是,通用現在自己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第二季度虧損了近3億美元,美國市場的持續萎縮使通用上半年的產量削減了11%,想拯救德爾福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此,德爾福只好在美國密歇根州特洛伊市宣布,德爾福及其在美國境內的38家子公司已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於2005年10月8日在紐約市申請美國公司破產保護。德爾福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米勒表示,「我們的全球業務營運,包括美國和非美國業務,將繼續進行,不會中斷。」德爾福的非美國子公司未列入申請范圍,將繼續經營。德爾福中國區副總裁蔣健表示,「我們的中國業務不會受到影響,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和業務還會得到全球總部的支持。」
重組之路渺茫
現在德爾福申請破產保護之後,這些工人何去何從?他們的收入和福利將怎樣調整?這場勞資雙方的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據了解,德爾福已經與主要工會的代表進行了具有建設性的談判,但如果沒有通用汽車公司的協助或美國法院的干預,依然無法對集體談判協議作出必要的修改。「因為無法在法庭外解決美國業務的歷史遺留問題」,米勒指出:「我們認定,在目前流動資金狀況很強勁的時候通過第11章程序來解決我們在美國的成本結構問題,最符合德爾福公司的利益。」
圍繞申請破產保護,德爾福一系列動作可謂密鑼緊鼓。2005年10月,德爾福還向每個相關的工會提出一份建議,目的是讓勞動協議採納具有競爭力的勞動成本結構,以及處理掉不贏利、非戰略性的美國業務。另外,德爾福還計劃參照業內有競爭力的做法和轉型計劃,調整養老金計劃和健康及退休福利。
在提交自願性申請的同時,德爾福還提交了40多項「首日」動議,涉及德爾福的員工和業務營運、延續供應商關系、客戶處理、某些有待執行的合同、稅務和相關事宜、公用工程、留住專業人員和案件管理等事宜。在等待法庭對首日聽證會作出決定之前,破產法院會批准過渡令,就員工和業務運行、延續供應商關系和客戶處理提供臨時性的救濟。
另據德爾福汽車系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關人士稱,德爾福可動用所有流動資金為美國境外的全球業務提供支持,協助保證為各全球業務部門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德爾福計劃融資45億美元,以維持全球業務的運行,融資方式為債務融資,另有亞洲、歐洲和美洲的有約束和無約束信用融資額度或抵押融資,德爾福預計在2007年初至年中能夠完成其美國業務的重組。
不過,德爾福的如意算盤能否如願,還是一個很大的懸念。在日本汽車公司和高價油的影響下,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擅長的SUV和大型轎車市場已經受到巨大沖擊,而從通用和福特剝離出的德爾福和偉世通業務勢必受到巨大影響。在通用、福特與戴姆勒-克萊斯勒這三大汽車公司經營狀況持續低迷的情況,德爾福的重組之路勢必充滿艱辛。

❷ 李爾的悲劇是大還是小,為什麼

李爾這一形象在莎士比亞悲劇之中,或許是最難調動人們真實同情的人物之一。出於人的情感常常會偏向弱勢的一方,讀者經常給予和考狄利婭一同死去的李爾以同樣的憐惜與悲痛。這是共有的閱讀心理所造成的認知上的偏差。細讀文本,我們可以發現李爾的悲劇其實正可以照應所謂的「因果報應」,愚昧、昏庸、粗暴、喜怒無常、剛愎自用的李爾非常適合這樣一個結局。但是站在讀者的角度,我們已經原諒了他。這種「原諒」基於人物自身最終的醒悟,「棄暗投明」。討論李爾是否罪有應得,或許還不如分析導致李爾走向悲劇性命運的因素來得更有意義。
李爾的昏庸與愚昧從他被惑於諂媚可略知一二。然而李爾最初並非如我們所見般不明事理。他其實相當了解自身周圍的局勢。莎士比亞第一句話便借肯特之口說出「我想王上對於奧本尼公爵,比對於康華爾公爵更有好感。」而葛羅斯特的反應是「我們一向都覺得是這樣。」奧本尼對李爾並無二心,而康華爾則不然。李爾對此應該是有所察覺的。那麼對於自己的三個女兒呢?他當然更應該知道誰最孝順自己。李爾親口說過「她(指考狄利婭)是我最愛的一個,我本來想在她的殷勤看護下,終養我的天年。」這句話至少傳達出兩個信息:一是李爾深知最孝順的是考狄利婭,所以他最愛她;二是他早已認定最小的女兒將得到最富庶的土地,並且自己將在小女兒的看護下頤養天年。這一切本該順理成章地實現,可是李爾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並導致事態的急轉直下。
李爾在劃分國土的時候並沒有偏心,這說明即使李爾「對奧本尼公爵更有好感」,他仍然依據公平、按照法理來辦事。並且他為了「防止他日的爭執」,決定「將幾個女兒的嫁奩當眾分配清楚」。可是他選擇的分配標准卻很奇怪——告訴自己誰最愛他?這里的奇怪並不是指內容,而是指方式。孝順並不等於幾句美好的言辭,並且僅憑幾句話便分配了國土,未免過於草率。所以李爾王做出的這個決定,應該只是一個幌子。他心中早已有分配國土之心,每塊土地的主人或許也早已定下。可是他仍然要按照程序來辦事。在這個程序上,李爾有絕對的主動權。即使他直接按照自己的意志「頒發」土地,也沒有人會有異議(李爾已經將土地平均分配)。可是他所採取的是讓女兒們自己來「爭取」的方式——說出對他的最偉大的愛,即使這一表態可能完全無法對分配結果產生影響(李爾並未將考狄利婭的「不合作」計算在內)。這一做法的最核心原因,我認為是李爾王強烈的虛榮心所致。越是位高權重的人,對於奉承與迎合的需求越大。

❸ 特斯拉相關的概念股票有哪些

特斯拉概念龍頭股有:
特斯拉概念形成的原因和蘋果概念相似。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以美國矽谷為基地,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電動車生產及設計公司,總部位於加州。特斯拉汽車以其獨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以及良好的性能,成為公路上最快且最為節省燃料的車子。在2013年,該公司的銷售收入為5.55億美元,同比增長27倍。強勁的市場需求為該公司帶來的訂單促使公司規模效應提升。迅速增長的銷量使特斯拉迎來成立公司十年來第一個盈利的季度。雖然只有1100萬美元,而且是因為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但是這讓投資人看到了希望,在美國的股市中,特斯拉的股價被大幅拉升。

1、【銀河磁體(19.050, -0.52, -2.66%)(300127)】300127:公司已有產品用於特斯拉汽車上。
2、【寧波韻升(6.240, -0.21, -3.26%)(600366)】600366:公司與特斯拉有少量業務往來,主要涉及汽車空調壓縮機產品等。
3、【威唐工業(18.630, -1.64, -8.09%)(300707)】300707:憑借優質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公司與麥格納集團、博澤集團、李爾公司等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使用公司研發、設計的模具所製造的沖壓件,最終配套應用於保時捷、特斯拉、賓士、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車集團旗下的眾多車型。
除此之外,特斯拉概念成分股還有:橫店東磁(11.370, -0.46, -3.89%)002056、【中科三環(9.750,-0.11, -1.12%)(000970)】000970、中信國安(2.780, -0.03, -1.07%)000839、安泰科技(6.970,-0.05, -0.71%)000969、四維圖新(16.080, -0.27, -1.65%)002405、保隆科技(28.640, -0.26,-0.90%)603197、比亞迪(92.590, -1.71, -1.81%)002594等。

❹ 現在選哪一期股票好

如果你不知道選股來交流啊

❺ 發動機股票有哪些

新大洲A(000571,5.83,0.87%)參股的中航新大洲航空製造有限公司所產大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為Leap發動機零部件,該款發動機主要用於波音737MAX、空客A320neo和C919等機型。

航發科技(600391,22.20,0.50%)飛機製造 公司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參與C919發動機部分零部件研製。

航發動力(600893,27.52,0.40%)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參與C919正在研製的國產發動機。

發動機概念股2月18日早盤大漲,航發控制(000738)、航發科技(600391)、航發動力(600893)3股漲停,鋼研高納(300034)股價暴漲超過8%,威孚高科(000581)漲逾3%,宗申動力(001696)、濰柴重機(000880)、富瑞特裝(300228)等個股也有小幅上揚。



鋼研高納(300034):鋼研高納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8億,同比增長95.6%;實現歸母凈利潤8629.2萬,同比增長超過86%。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3.1%,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5.6%,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❻ 愛德華·李爾的李爾

李爾的祖先是丹麥人,姓Lфr,他祖父遷居英國,把姓的拼寫法改了,就跟莎士比亞劇本里的李爾王同姓了。他的父親是個股票商,在愛德華13歲的時候,他父親破產入獄,4年以後還清債務被釋放,遷居鄉下,不久就死了。愛德華他們弟兄姊妹共有19人,有幾個沒長大。他大姐安妮比他大21歲,一輩子沒結婚,愛德華是她一手帶大的,名為姐弟,無異母子。李爾中年以後,旅居國外的時候為多,兩星期給姐姐一封信,講他的生活,他的見聞,他的病痛,從未間斷。
Edward Lear (12 May 1812 - 29 January 1888) was an artist, illustrator and writer known for his nonsensical poetry and his limericks, a form which he popularised. He was born in Highgate, a suburb of London, the 20th child of his parents and raised by his eldest sister, Ann, twenty-one years his senior. At the age of fifteen, he and his sister had to leave the family home and set up house together. He started work as a serious illustrator and his first publication, at the age of 19, was Illust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Psittacidae, or Parrots in 1830. His paintings were well received and he wa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Aubon. Throughout his life he continued to paint seriously. He had a lifelong ambition to illustrate Tennyson's poems;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a volum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illustrations was published, but his vision for the work was never realised.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a poem by Edward Lear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went to sea
In a beautiful pea-green boat,
They took some honey, and plenty of money
Wrapped up in a five-pound note.
The Owl looked up to the stars above,
And sang to a small guitar,
O lovely Pussy, O Pussy, my lov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You are,
You ar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Pussy said to the Owl, You elegant fowl!
How charmingly sweet you sing!
O let us be married! too long we have tarried:
But what shall we do for a ring?
They sailed away, for a year and a day,
To the land where the Bong-tree grows
And there in a wood a Piggy-wig stood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His nose,
His nose,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Dear Pig, are you willing to sell for one shilling
Your ring? Said the Piggy, I will.
So they took it away, and were married next day
By the Turkey who lives on the hill.
They dined on mince, and slices of quince,
Which they ate with a runcible spoon;
And hand in hand, on the edge of the sand,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The moon,
The moon,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❼ 誰有關於Edward Lear(愛德華 李爾)的資料

愛德華·李爾(Edward Lear,1812—1888)以寫nonsense poems出名。這里的nonsense poems在中文裡很不好翻譯,翻作「無意識的詩」固然不對,翻作「打油詩」、「滑稽詩」也不十分恰當,姑且譯作「諧趣詩」吧。我從前有過一本他的The Book of Nonsense,在抗日戰爭中跟別的一些書一塊兒丟了。十多年前在舊書店裡買到一本企鵝叢書版的《愛德華·李爾傳》,作者戴維森(Angus Davidson),劍橋大學出身,翻譯過幾本義大利小說。他寫這本《李爾傳》,參考了李爾本人的部分日記和大量書信,寫得相當詳細。這本《李爾傳》是1938年出版的。查15版的《不列顛網路全書》,李爾的標准傳記是1968年出版的Vivian Noakes寫的《愛德華·李爾:一個漫遊者的一生》。

李爾的祖先是丹麥人,姓Lфr,他祖父遷居英國,把姓的拼寫法改了,就跟莎土比亞劇本里的李爾王同姓了。他的父親是個股票商,在愛德華13歲的時候,他父親破產入獄,4年以後還清債務被釋放,遷居鄉下,不久就死了。愛德華他們弟兄姊妹共有19人,有幾個沒長大。他大姐安妮比他大21歲,一輩子沒結婚,愛德華是她一手帶大的,名為姐弟,無異母子。李爾中年以後,旅居國外的時候為多,兩星期給姐姐一封信,講他的生活,他的見聞,他的病痛,從未間斷。

Edward Lear (12 May 1812 - 29 January 1888) was an artist, illustrator and writer known for his nonsensical poetry and his limericks, a form which he popularised. He was born in Highgate, a suburb of London, the 20th child of his parents and raised by his eldest sister, Ann, twenty-one years his senior. At the age of fifteen, he and his sister had to leave the family home and set up house together. He started work as a serious illustrator and his first publication, at the age of 19, was Illust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Psittacidae, or Parrots in 1830. His paintings were well received and he wa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Aubon. Throughout his life he continued to paint seriously. He had a lifelong ambition to illustrate Tennyson's poems;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a volum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illustrations was published, but his vision for the work was never realised.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a poem by Edward Lear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went to sea
In a beautiful pea-green boat,
They took some honey, and plenty of money
Wrapped up in a five-pound note.
The Owl looked up to the stars above,
And sang to a small guitar,
"O lovely Pussy, O Pussy, my lov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You are,
You ar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Pussy said to the Owl, "You elegant fowl!
How charmingly sweet you sing!
O let us be married! too long we have tarried:
But what shall we do for a ring?"
They sailed away, for a year and a day,
To the land where the Bong-tree grows
And there in a wood a Piggy-wig stood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His nose,
His nose,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Dear Pig, are you willing to sell for one shilling
Your ring?" Said the Piggy, "I will."
So they took it away, and were married next day
By the Turkey who lives on the hill.
They dined on mince, and slices of quince,
Which they ate with a runcible spoon;
And hand in hand, on the edge of the sand,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The moon,
The moon,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❽ 期貨操盤手李爾群是為啥死的

可能是被市場玩虧了
期貨:在看似簡單的開倉、平倉背後是需要掌握期貨的分析和操作技巧的: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掌握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 想做好期貨:要學會等待機會,不能頻繁操作,手勤的人肯定虧錢! 大繁至簡,順勢而為;只需看分時線,利用區間突破,再結合一分鍾K線里的布林帶進行短線操作,等待機會再出手,一天穩定抓住10個點就夠了,這樣就可以收益4%了;止損點一定一定要在系統里設好:他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你捨不得止損,讓系統來幫你!我們是個團隊,指導操作同時也代客操盤,利潤分成! 做久了才知道,期貨大起大落,我們不求大賺,只求每天穩定賺錢!
要知道:在想到利潤之前首先要想到的是風險!期貨里爆賺爆虧的人太多,比爆賺爆虧更重要的是長久而穩定的盈利!

❾ 誰知道Edward Lear

愛德華·李爾(Edward Lear,1812—1888)以寫nonsense poems出名。這里的nonsense poems在中文裡很不好翻譯,翻作「無意識的詩」固然不對,翻作「打油詩」、「滑稽詩」也不十分恰當,姑且譯作「諧趣詩」吧。我從前有過一本他的The Book of Nonsense,在抗日戰爭中跟別的一些書一塊兒丟了。十多年前在舊書店裡買到一本企鵝叢書版的《愛德華·李爾傳》,作者戴維森(Angus Davidson),劍橋大學出身,翻譯過幾本義大利小說。他寫這本《李爾傳》,參考了李爾本人的部分日記和大量書信,寫得相當詳細。這本《李爾傳》是1938年出版的。查15版的《不列顛網路全書》,李爾的標准傳記是1968年出版的Vivian Noakes寫的《愛德華·李爾:一個漫遊者的一生》。

李爾的祖先是丹麥人,姓Lфr,他祖父遷居英國,把姓的拼寫法改了,就跟莎土比亞劇本里的李爾王同姓了。他的父親是個股票商,在愛德華13歲的時候,他父親破產入獄,4年以後還清債務被釋放,遷居鄉下,不久就死了。愛德華他們弟兄姊妹共有19人,有幾個沒長大。他大姐安妮比他大21歲,一輩子沒結婚,愛德華是她一手帶大的,名為姐弟,無異母子。李爾中年以後,旅居國外的時候為多,兩星期給姐姐一封信,講他的生活,他的見聞,他的病痛,從未間斷。

Edward Lear (12 May 1812 - 29 January 1888) was an artist, illustrator and writer known for his nonsensical poetry and his limericks, a form which he popularised. He was born in Highgate, a suburb of London, the 20th child of his parents and raised by his eldest sister, Ann, twenty-one years his senior. At the age of fifteen, he and his sister had to leave the family home and set up house together. He started work as a serious illustrator and his first publication, at the age of 19, was Illust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Psittacidae, or Parrots in 1830. His paintings were well received and he wa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Aubon. Throughout his life he continued to paint seriously. He had a lifelong ambition to illustrate Tennyson's poems;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a volum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illustrations was published, but his vision for the work was never realised.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a poem by Edward Lear

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 went to sea
In a beautiful pea-green boat,
They took some honey, and plenty of money
Wrapped up in a five-pound note.
The Owl looked up to the stars above,
And sang to a small guitar,
"O lovely Pussy, O Pussy, my lov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You are,
You are!
What a beautiful Pussy you are!"

Pussy said to the Owl, "You elegant fowl!
How charmingly sweet you sing!
O let us be married! too long we have tarried:
But what shall we do for a ring?"
They sailed away, for a year and a day,
To the land where the Bong-tree grows
And there in a wood a Piggy-wig stood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His nose,
His nose,
With a ring at the end of his nose.

"Dear Pig, are you willing to sell for one shilling
Your ring?" Said the Piggy, "I will."
So they took it away, and were married next day
By the Turkey who lives on the hill.
They dined on mince, and slices of quince,
Which they ate with a runcible spoon;
And hand in hand, on the edge of the sand,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The moon,
The moon,
They danced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❿ 什麼叫「本益比」請教高手!拜託了各位 謝謝

3/0.81=3.7 就是我們常說市盈率。 本益比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稱為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本益比=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這個比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但從股市實際情況看,本益比大的股票多為熱門股,本益比小的股票可能為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 下面的這篇文章,對您有一些幫助! 對於股市來說,看書是好事,看多了未必是好事!中國的股市和國外的不一樣!中國的股市就是賭場!一個合法的賭場!多看,多想,多比! 大衛·瑞安不認為購買低價股是好的投資方式。但他並非一直如此。瑞安回憶他在13歲時,曾經翻閱《華爾街日報》,找到一支股價只有1美元的股票。於是,他拿著報紙問他父親說:「假如我籌到1塊錢,我能不能買這支股票?」他父親就告訴他,事情並非這樣簡單。「在購買股票之前,你必須對該股票的上市公司做一些研究。」,他父親解釋。 從糖棒開始的投資生涯 幾天之後,瑞安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一篇有關華德食品公司(Wards Foods Co.)的文章。該公司是製造蜂蜜糖棒的廠商,它對瑞安而言,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目標,因為他非常喜愛吃蜂蜜糖棒。後來他父親替他開了一個帳戶,於是他買了10股華德公司的股票。 記得他當時一再向朋友推薦華德食品公司的蜂蜜糖棒。他認為,只要他的朋友多買華德食品公司的蜂蜜糖棒,該公司的業績就會大增,而他的股票也會因此上漲。瑞安的股票投資生涯就此正式展開。 瑞安對股票的興趣隨年歲俱增。他在16歲時,就訂了一份投資周刊,並曾多次參加由威廉·歐尼爾以及其他投資專家所舉辦的投資研討會。在大學時代,他幾乎讀遍所有有關股市投資的書籍。 威廉·歐尼爾是瑞安的偶像。1982年瑞安從大學畢業後,便決定到歐尼爾的公司工作。他向該公司表示,願意接受任何工作,至不支薪都可以,只要讓他進去就行。後來,他終於說服了歐尼爾,而且在短短的4年內,憑其卓越的投資業績而成為歐尼爾公司年輕的副總裁和最具聲名的投資組合經理人,甚至也成為歐尼爾為機構投資客戶選股的最得力助手。 瑞安在股市中的名聲,可說是從1985年的一次全美投資大賽中建立起來的。這場比賽是由前史坦福大學教授諾恩·塞迪(Norm Zadeh)主辦的,而瑞安以161%的年投資報酬率獲得該屆比賽的冠軍。瑞安為證明自己不是靠運氣贏得冠軍,於是在1986年再度參賽,結果以160%的年投資報酬率再獲得亞軍。1987年,瑞安又參加全美投資大賽,並以3位數字的年投資報酬率再度冠軍:綜合這!年的成績,瑞安的投資報酬率高達令人難以置信的1379%。 選股就像尋寶游戲 雖然我所采訪的交易員大都熱愛操盤,然而卻沒有任何一人表現得像瑞安如此狂熱。對他而言,選股是非常有趣的游戲,根據他的說法,選股就像尋寶。瑞安到現在都還無法相信,竟然有人願意付餞給他去玩尋寶游戲。 我所采訪交易員的辦公室大都相當豪華,但瑞安卻正好相反。他的辦公室不但空間狹小,而且四周聲音相當吵雜。可是他根本不在乎。就我的看法,瑞安只要有一台電腦和所需要的資料,就是衣櫥里工作,他也不會在意。 問:你在歐尼爾公司最初的工作是否與股市分析有關? 答:沒有。不過我一進歐尼爾公司就開始鑽研股市分析。 問:我想你是用自己私人的時間來做這項工作吧? 答:是的,我每天晚上和每個周末都會把資料帶回家研究。 問:你到底研究些什麼? 答:我研究分析圖表和歐尼爾公司過去的分析報告與預測。我也研究曾經飆漲的股票以及它們在飄漲之前的待性。我希望我的股市分析技術能與歐尼爾一樣高明。他是我的偶像。 問,你當時是否有從事交易? 答:有的。我一進入歐尼爾公司(當時是1982年),就開了一個Z萬美元的帳戶。 記取教訓。東山再起 問:你當時的交易成績如何? 答:到1983年6月時,我帳戶中的金額增加到5萬2000美元,之後便開始虧損,到了1984年下半年,我的帳戶只剩下1萬6000美元。 問:你是否知道當時自己犯了什麼錯誤? 答:是的。我曾就我1983年6月到1984年中期所犯下的每一項錯誤進行檢討。我當時犯下最大的錯誤也許是,盡管當時股市已步入空頭市場,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已經由1296點跌到1078點,然而我卻仍以我在1982年8月到1983年6月多頭定勢的操作方式進行交易。另外,我也犯下買進漲得過高股票的錯誤。當時我買進一些股價已較其底部上漲15%到20%的股票,然而我只應該買進一些股價只較其底部上漲百分之幾的股票,否則所承擔的風險就會太高。 這段期間的操作使我得到許多教訓。到1984年底,我賣掉部分房地產,然後把資金全部投入股市,東山再起。 問:你對東山再起是否深具信心?我是說既然你已檢討過你所犯下的錯誤。 答:是的。我更加用功,而且我相信自己會比以前做得更好。後來我在1985年參加美國股市投資大賽,結果以161%的年投報酬率得到冠軍。從1985年開始,我連續3年參加美國股市投資大賽,而且在1986年與1987年的平均年投資報酬率也都在百分之百以上。我之所以能有如此佳績,完全是因為我只買進符合我選股條件的股票。 問:那麼你今年(1988年5月)的成績如何? 答: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的成績不如往年理想。這是因為股市的發展形態已經有所不同,股價波動的速度已不如過去3年那般快速。今年我投入股市資金較少,因為我認為今年要在股市獲得大豐收的可能性較小。 堅守原則勿追高殺低 問:你曾經提及,你幾乎讀遍所有有關股市投資的書籍。你認為其中哪些值得推薦給有志成為股票交易員的新人? 答:我認為必讀的書有歐尼爾的《股票賺錢術》、尼可勞斯·達弗斯(Hicholas Darfas)的《如何在股市賺200萬美元》(How I Made Two MilIion Dollars in the Stock)。另外,我也推薦艾德因,李伊佛(Edwin Lefevre)的《股票操作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以及傑西·李爾摩(Jesse Livemore)的《如何從事股票交易》(How to Trade in Stocks)。 問:是否還有其他值得推薦的書? 答:其他如理察·樂夫(Richard Love)的《超級強勢股》(Super Performance Stocks)也值得一讀。該書是分析強勢股特性的佳作,對選股非常有幫助。此外柯米·基格(Kermit Zieg)與蘇娜·塞格(Susannah H Zieg)合著的《成長股素描》(Profile of a Groulth Stock)也是選股必讀的參考書籍。馬蒂·史威格(Marty Zweig)《華爾街致勝之道》(winning in wall Street)與山姆·威斯坦(Sam weinstein)的《多頭與空頭市場致勝秘訣》(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Il and Beur Markets)也值得推薦,尤其是後者對拋空頗有一番見解。 以上這些書籍都不錯,不過自己從股市所學到的東西會更多。我每次買進一支股票,就會記下買進的理由。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我記住強勢股的特性,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有助於我了解自己所犯的錯誤。 問:你從做筆記中學到什麼? 答:絕不是追高殺低。用歐尼爾的GANSUM方法選股,盡可能遵守既定的交易原則。絕不聽信股市謠言與耳語,越聽信股市謠言與耳語,在股市遭致的損失就越大。 問:操作筆記對你的成功,是否有很大的幫助? 答:是的。 選好股,非選低價股 問:請你談談你的選股程序? 答:首先,我觀察個股的技術圖表,然後記下走勢較為強勁的股票。換句話說,我記下所有值得仔細觀察的股票。 問:你的公司至少追蹤7000支股票的走勢。你不會每支都有觀察吧? 答:我不可能全部都觀察,不過,我每周觀察約4000支股票。光憑這些,我就能了解大勢所趨.此外,股市中大約有1500支到2000支股票的股價在每股10美元以下,我對這類股票根本沒興趣。 問:這樣的做法對嗎?我是指省略股價在10美元以下的股票。 答:我認為是正確的,因為這些股票之所以如此廉價,不是沒有原因的。 問:可是,有時候最不引人注意的股票卻可能是最值得買的股票? 答:有時候的確如此。不過這類股票大部分都是經年累月地在低檔徘徊。我寧願等到這些股票證明自己還有上漲的實力,好比說漲到1;美元或20美元之後,再考慮是否要進一步觀察。 每股盈餘越高超好 問:你在記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股票之後,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 答:我會檢查這些股票過去5年的盈餘成長紀錄,並比較其最近兩季與前一年同期的盈餘成長。後者可以告訴你股票的盈餘成長是否有所衰退。例如某支股票在過去5年的盈餘平均成長率為30%,看來相當不錯。然而如果其最近兩季的盈餘成長率卻只有10%和15%,這就可能表示其盈餘高成長的時代已經結束。當然,5年的盈餘成長紀錄與最近兩季的盈餘必須合並考慮。 問:你是如何依據每股盈餘的級數做為取捨標准? 答:越高越好,至少級數要在80分以上,90分更好。事實上,我所買進的股票當中有許多的級數是99分。 問:什麼原因會使高盈餘股票無法飄漲? 答:股市疲軟不振就會使得高盈餘股票無法動彈。一旦壓力解除,這些股票就會一飛沖天。 問:如果大勢不錯,還有什麼原因會阻礙高盈餘股票股價上漲? 答:投資大眾的錯覺。也許有些人會以為這些股票無法繼續維持其以往的高盈餘水準。 問:除了每股盈餘外,你還用什麼指標做為選股的標准? 答:相對強弱指數也非常重要。 問:你對相對強弱指數的標准為何? 答:至少要80分,最好能在90分以上。 注意相對強弱指數的變動 問:如果某支股票的相對強弱指數在80以上,我會以為…… 答:你會以為這支股票的股價已經漲得太高,不可能進一步飄開,是不是? 問:不一定如此。不過,就我的經驗來說,任何一支股票在到達頂部時,其相對強弱指標都相當高。如果你只買相對強弱指數高的股票,你如何避免買到股價已經漲到頂部的股票? 答:我會在第一個步驟,即觀察個股走勢時,就把已經漲得過高的股票淘汰出局。然而相對強弱指數高的股票,通常還會持續上揚好幾個月。例如微軟公司(Microsoft Co.)股價為50美元時,其相對強弱指數就已經高達97。可是該股票最後仍漲到每股161美元的水準。 問:你的意思是說,相對強弱指數越高的股票越值得投資? 答:是的。如果有兩支股票的相對強弱指數分別為99與95.我會選擇95的那一支。一旦相對強弱指數開始下降,我就會立刻拋出該股, 問:如此說來,你不但注意相對強弱指數本身,同時也注意相對強弱指數的變動? 答:是的。假如股票的相對強弱指數開始下降,我就會非常謹慎,即使該指數仍在80以上。 問:就相對強弱指數與每股盈餘而言,你在選股時,會先研究其中的哪一項? 答:我可能會把相對強弱指數擺在每股盈餘之前。相對強弱指數往往會在公司盈餘報告公布之前,就先有所反應。 問:你是否也會以各產業之間的相對強弱指數做為選股的依據之一? 答:是的。《投資人日報》會把各產業的相對強弱指數分為0到200級,我通常只會選擇最高50級的產業股。 流通股數與炒作題材 問:在研究個股的相對強弱指數、每股盈餘以及各產業的相對強弱指數之後,下一個選股步驟是什麼? 答:我會檢查個股流通在外的股數。我都是選擇該股數在3000萬股以下,而且最好是只有500萬到1000萬股的股票。流通在外股數在3000萬股以上的股票都比較飽和,它們可能已經有過多次股票分割。就供需觀點來看,它們的供應量較多,因此需要較多的資金才能推動它們上揚。 問:你在選股時,還會注意什麼? 答:最好是擁有如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人的支撐力量,因為機構投資人才是真正促使股價上揚的主力。不過,機構投資人擁有的股票比例不能太多,最好是占流通在外股數的1%到20%。 問:除以上這些要素之外,你還會注意什麼? 答:股票本身應該具有吸引投資人的炒作題材。例如銳跑(Reebok)的某種新款運動鞋大受歡迎,或康百克(Compag)推出一款新穎的攜帶式電腦等。 問:如果你用上述的方法選股,一定有不少股票符合你的條件。 答:一般來說,7000支股票中大約只有70支能符合我的要求。我會再從這70支中,篩選7支出來。 問:你如何進行篩選? 答:這些股票不但要完全符合我的條件,同時過去的表現也必須令我滿意。例如這些股票的股價過去是否曾經上漲一倍?我所買的股票之中,有許多在我買進之前,其價格早已上漲一倍或二倍 了, 問:你是說你是買進價格已上漲一倍的股票? 答:是的,因為這表示往後該股仍會有一段不尋常的漲勢。如果情勢進展順利,股價上漲一倍』只不過是剛開始而已,它也許會再上漲一倍。簡單地說,我在股市中所選擇的股票無論在盈餘或是技術分析方面,都是表現得最突出而且強勁的。 中選股票表現未必好 問:既然你的選股條件如此嚴格,中選股票的表現是否都令你滿意? 答:不是。大約各佔5%,這是因為我會盡快出清虧損的股票。我規定自己持有的股票的跌幅絕不能超過7%,然而我通常是 股價下跌幅度還不到7%時便拋售出去。其實我只是靠幾支個股;其價格在一年內能上漲2倍或3倍的勝票來賺錢。不過我所賺到的錢通常能彌補虧損。 問:通常你持有股票的時間是多久? 答:如果股票表現良好,我通常會持有半年到一年。不過大部分上漲的股票在三個月之後就會轉弱。至於出現虧損的股票,我最多隻會持有兩周。 問:你認為投資人在進出時,是否應使用市價委託的方式下單? 答:如果股市走勢牛皮,使用限價委託下單倒也無妨。如果你認為某支股票前景海闊天空,而這就是你要買進該支股票的唯一理由,那麼你沒有理由不使用市價委託的下單方式,只管買進就對 了。在股價下跌時也是如此,如果你認為該支股票即將下跌,盡快賣出就是對的。 我曾經吃過未使用市價委託的苦頭。 1982年時,我想買德克 斯東(Textone)公司的股票。當時該股股價為每股15美元左右。第二天,該股上漲到16.5美元。我想,既然我在每股15美元時都沒有買進,又何必16.5美元時買進。結果,該支股票最後競然上漲到45美元. 股價創新高上檔空間廣 問:你的操盤方式之一是買進股價創新高的股票,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答:我買進某支股票是因為該股具有極大的上漲潛力,亦即該股票能使我賺錢的可能性最大。當某支股票掙脫下跌的泥沼而開始反彈,並回升到當初下跌前的最高點時,一定會有許多原先在高檔套牢的投資人急於解套而賣出股票,這會對該股造成反壓,使其難以突破高檔套牢區。 問:你是說,股票創新高可能表示上面沒有所謂的高檔套車壓,因此上漲空間無限? 答:是的。因為股價創新高即表示沒有人會為解套拋出股票對其造成壓力。創新高可說是皆大歡喜的事,因此,大家都會賺錢,沒有人會虧錢。 問:可是,有時候當你在等待股價創新高時,市場壓力反而迫使股價下跌。請問你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答:其實這可以從成交量得到線索。如果某一天的成交量突然加倍,而股價也創新高,這就表示有許多人對該股票感興趣,而大肆搶進。 成交量為操作重要指標 問:這么說來,成交量是使你免於成為拉高出貨的受害人的武 答:是的,如果股價創新高,然而成交量卻只放大10%,那麼,你就得小心了。 問:你是在股票創新高的第一天買進呢?還是等其盤整幾天後再買進? 答:我會盡快買進。 問:如果你在股票創新高時買進,但是股價卻又跌回到數天前的價值,此時你要到什麼時候才斷定股價創新高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例如某支股票原本是在每股16美元到20美元之間波動,後來卻漲到21美元,而你在此刻買進。可是過了一天兩,股票又跌回19美元,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 答:如果股價回跌,我會把手中的持股至少減少一半。 問:你所謂的股價回跌是指回跌到其原先盤整區的頂部,還是指跌破頂部? 答:我是指跌破盤整區的頂部。有時候股價在創新高之後就會回跌到盤整區的頂部,而不會跌破。面對這種情況,我會繼續維持有的持股。如果某支股票盤整區的頂部是每股20美元,該股卻回跌到每股19.75美元,我就會把手中持股至少減少一半。通常股票回跌也會跌到盤整區的底部。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股票從每股21美元跌到19.75美元,它很可能會再一路下滑到每勝16美元的價位。因此,在勝票跌破盤整區的底部時,你就得設法停損, 問:從技術觀點來看,如果股價跌破盤整區的頂部,是否是利空指標? 答:是的。在股票買進的當天就應該有獲利。事實上,在買進股票的當天就獲利,是顯示你將靠這筆交易獲利的最佳指標。 成交量透露什麼訊息 問:請說明一下,你是如何利用成交量來從事交易的? 答:當股票在上漲一段時間之後開始盤整,你希望看到的,應該是成交量呈現萎縮。成交量萎縮之後又再放大,即表示整理已經完成,該股將更上層樓。 問:如此說來,當股票處於盤整的階段時,成交量萎縮是好現象。如果股票盤整時,成交量卻在放大,是否就表示該股已漲到頂部? 答:是的,因為成交量放大代表有許多人急著脫手。在股票創新高時,你所希望看到的應該是成交量擴大,然而在盤整時,你所希望的卻應該是成交量萎縮。 問:成交量還會透露什麼訊息?答:當股市或某支股票在觸底時,你所看到的應該是成交量放大而且股價停止下滑。例如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從2200點跌到2085點時,成交量卻再擴大,並以高盤作收,這就表示股市已獲得支撐,有許多人在此刻逢低承接。 問:你的選股方式似乎與歐尼爾的GANSUM選股策略十分類似。 答:是的。我從他那裡受益良多。不過歐尼爾認為本益比不重要,我卻認為,購買本益比偏低的股票,獲利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所謂本益比低的股票是指本益比較股市本益比最多隻高出一倍的股票。超過股市本益比一倍以上的股票都屬於本益比偏高的股票。依我個人的經驗,凡是盈餘表現強勁且本益比低的股票,獲利潛力會很大。 問:你認為80年代的基本市場行為是否仍與70年代與60年代相近似? 答:是的。股市走勢其實會一再重復。拿1960年表現最好的股票來與1980年表現最好的股票相比,兩者之間的特性其實是一致的。 作空比作多困難 問:你可曾想過拋空的問題? 答:我對放空的經驗不足,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研究。不過要選擇放空的股票,我想應該把我前面所說的選股條件完全反過來,應該找一些在過去5年盈餘成長記錄很差,而且季盈餘持續減少的股票。這些股票的相對強弱指數應該偏低,而且股價有再創新低的可能。 問:你認為放空是否是在空頭市場中獲利的重要關鍵之一? 答:是的。不過歐尼爾會告訴你,作空要比作多至少困難3倍。也也會告訴你,他在最近九次的空頭定勢中只獲利兩次。他認為,空頭市場來臨時的最好辦法就是作壁上觀。 問:如何及早斷定空頭市場的來臨? 答:如果我所持有的股票表現欠佳,我就斷定空頭走勢已經來臨。如果股市大勢仍處多頭,而領先股卻在下跌,這就表示空頭市場正在逐漸形成。一旦我手中持有的股票有5種或6種股票被迫以停損出場,這就是預警的訊號。 問:你進入股市交易行業的時間並不算長。你是否有信心在未來的交易生涯仍能獲致成功? 答:是的。因此我已經建立一套可以在未來股市交易中獲致成功的方法。此外,我也從不停止學習。 問:你是否認為自己會隨著年歲的增長,成為更高明的交易員? 答:是的。如果你能從自己的每筆交易中學到一些新東西,你的交易技巧就必定會越來越高明。 問:你在股市交易上的成就,為什麼會比一般投資人高出許多? 答:因為我熱愛這份工作。雖然每天工作8到9小時,但是下班回家還會再花幾小時時間研究股票。此外,周六我還會收到許多股市的統計圖表,而我總會在周日花3到4小時專研。我認為,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的工作,成功的機會一定比較大。 股市樂趣在尋找明星股 問:有許多投資人都會在閑暇時研究股票,可是他們面對股市卻是屢戰屢敗。 答:這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套優良的選股方法。他們選股可能只是因為看到某篇介紹單一股票的文章或報導,然後說:「這支股票看起來不錯,就買了」。或許他們是聽了經紀商的建議才買進股票。 問:你對新進的交易員有什麼忠告? 答:我對任何股市新手的忠告是:從錯誤中學習,這是在股市中獲勝的唯一方法。 問:你還想說什麼嗎? 答:股市中蘊藏的最大樂趣即是在於尋找明日之星一尋找具有飄漲潛力的明星股。我就樂此不疲。 問:你把選股說得好像是玩游戲一般。 答:它根本就是一場游戲。對我而言,這就如同玩尋寶游戲一樣。在這兒某處藏著一顆明珠,而我要把它找出來。 高價買進更高價賣出 在股市中賺錢的的傳統法則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然而大衛瑞安卻不如此想,他的主張是:高價買進,更高價賣出。事實上,瑞安通常絕不考慮買進每股10美元以下的低價股。 瑞安的成功之道,基本上是靠其嚴格的選股策略。他利用得自威廉·歐尼爾的選股方法,再加上辛勤的工作與深入的分析,才在股市中開創一片天地。 交易員一旦偏離其既定的交易法則,就註定要遭到虧損。瑞安也不例外。他在1983年中到1984年中這段時間,被自己前幾次成功的交易沖昏了頭,忘記了自己既定的一項基本法則:絕不買漲得過份離譜的股票,結果遭受到重大損失。然而在此之後,他就不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做筆記是瑞安操盤的一大特色。每當買進一支股票時,他就記下買進的理由;每當增加或減少持股時,他也會記下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作法,可以使他更了解明星股的特性,然而,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藉此避免重蹈覆轍。 瑞安和歐尼爾一樣,只買最好的股票。面對虧損時,他也絕不留戀,會盡快停損。他每筆交易所能容忍的虧損絕不超過7%。這種停損法則是每一位成功交易員交易策略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