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喜力那裡生產的
中國大陸市場上銷售的喜力分為進口和國產兩種。
國產喜力目前分別由上海亞太釀酒有限公司和廣州亞太釀酒有限公司生產。
進口喜力就太多了,由於喜力授權的生產廠商遍布全球,現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最多的是荷蘭原廠生產的,也有其他國家的,比如新加坡。
2. 關於喜力啤酒的詳細資料
總部位於荷蘭,且由世界第四大啤酒公司生產的喜力啤酒,憑借著出色的品牌戰略和過硬的品質保證,成為全球頂級的啤酒品牌。喜力啤酒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熱銷,其優良品質一直得到業內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喜力是一種主要以蛇麻子為原 料釀制而成的,口感平順甘醇,不含枯澀刺激味道的啤酒。今年,為了提高競爭力,喜力啤酒又推出了全新包裝,不僅使其增添了一份年輕活力,而同時又帶點酷的性格,這正是時下年輕一代所擁有而且追求的生活個性。喜力啤酒形象年輕化、國際化的特點,成為酒吧和各娛樂場所最受歡迎的飲品。
1863年喜力啤酒公司創建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它現在已不單是世界產量排名第二的啤酒釀造公司,更重要的是它是世最大的啤酒出口商,當之無愧的最具國際化的第一品牌。通過當地生產/出口以及特約授權生產等多種作法的相互配合,喜力產品現已行銷世界170多個國家。
1863年,傑拉德.喜力先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當時最大的啤酒廠,名字叫『草堆』,為了生產最好的啤酒,喜力先生幾乎走遍了世界,去尋找最好的配料,他還特意的建立了一座私人圖書館 ,所有的書都是關於釀酒的。
1886年,ELION博士將當時的許多釀酒廠中的一間獨立出來,作為自己專門的實驗對象。於是出現了一個名字叫『喜力A級』的釀酒廠。這對喜力後來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是喜力口味標準的制定者。1883年喜力獲得了一項特殊榮譽「外交榮譽獎」。至今喜力的瓶子上還印有這樣的字呢。
1917年喜力先生的兒子接管了公司,他把對釀造技術的研究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使喜力停止了壯大的進程,美國對酒類的禁運停止後喜力迅速成為了世界上對美國出口量最高的啤酒。1933年美國的時代周刊上寫了這樣一句具有歷史意義的話:「13年來,第一批合法進口的啤酒已於昨日運抵,這是從鹿特丹運來的100加侖喜力啤酒。」
1953年喜力的孫子成為喜力的第三代領導,他為品牌的識別立了很大貢獻,創意地把喜力啤酒瓶的顏色都統一為綠色,把HEINEKEN品牌標志中的三個英文字母 E 巧妙的設計為微笑的嘴巴。喜力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它成功的廣告宣傳和精美的包裝。
90年代中期,喜力啤酒公司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上的喜力啤酒都是從荷蘭或新加坡進口的,它只是擁有包括海南/上海等幾家合資啤酒公司的間接股份。喜力在亞洲的戰略集中在新加坡的亞太釀酒廠(APR)上,有42.5%的股份。該廠1932年出產的虎牌啤酒是新加坡第一個自製的啤酒品牌,也是這一地區的名牌產品。屬淡啤酒的重口味,適合搭配海鮮與中餐飲用。
3. 關於喜力啤酒的案例分析怎麼寫啊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一則
hmmar 發表於 2006-12-22 7:46:00
初一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在教材第114-117頁,具體教學內容包括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來理解、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的初步能力,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二) 過程與方法
1、 充分利用地圖等教學資源,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2、 先由學生閱讀、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師選擇項目進行補充講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思考和討論「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歷史必然性」。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難點: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
教學突破
1、 教學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
2、 難點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漢化、民族同化。
板書設計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1、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2、 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3、 影響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分析:
導入:本課採用懸念導入法導入新課,目的在於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設問:兩個同姓的人碰面,常常會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事實果真如此嗎?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出現。這時候教師再舉例說明,解開學生心中的疑惑。
舉例如下:以「元」姓為例,據考證,其來源有四,上古商朝時,有位大夫叫元銑,他的子孫便以元為姓;改自拓拔姓,南北朝,北魏魏帝族本姓拓拔,至孝文帝更為元氏;改自玄姓,北宋時,因為趙匡胤的父親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魏書·官氏志》記載,「後魏紇骨氏、是雲氏均改為元氏。」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明白,同一姓氏的由來是多種多樣的,同姓的人在五百年前不見得是一家。學生可能會因為了解到這個知識而有一種滿足感,學習興趣增加。
這個時候,教師再追問:「請你想一想,上文介紹的元姓的來源之二和來源之四,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個什麼重要特點?」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思考,但回答這個問題有難度,教師必須給予適當的提示,指導學生分析的思路。如:從元姓的來源可以看到,元姓有一部分是由少數民族的姓氏更改而來,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融合的現象,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中民族融合的特點。
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出課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不斷發展,民族不斷融合,每個民族在自身民族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公元3世紀到6世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徵表現為社會分裂,政權分立,同時這一時期又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時期。
新課講解:
本課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基本上可以按照鮮卑族的歷史發展線索來安排教學。教師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講述,第一部分講述鮮卑族建立政權、統一北方;第二部分講述北魏政權傳到孝文帝手裡時,遷都到了洛陽;第三部分講述孝文帝遷都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板書)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這一部分要講清幾個問題,首先要介紹鮮卑族的起源與發展。這里教師引用了一首鮮卑族的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現牛羊。」學生們可以從這首民歌中感受鮮卑族,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
教師接著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鮮卑族的概況。再提問,鮮卑族曾建立政權,一度十分強大,你們知道他們在何時統一了黃河流域嗎?這時候可以示意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其次這部分要介紹黃河流域統一前後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教師這時可以提醒學生回憶前一課的內容,黃河流域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羯、氐等,教師提問:「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以後,對於中原民族的生產或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學生在閱讀課文後可以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服裝、飲食、傢具、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少數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講解。
最後要向學生解釋「民族融合」這個詞語。民族融合指的是幾個民族在共同的經濟基礎上和思想基礎上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從來沒有的新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間的自然同化。許多個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在地域、血緣、習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局面。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層次,這里的講解點到即止,不必刻意強求理解。
(板書)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政權建立後,定都在平城,後來孝文帝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問:「為什麼要遷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為兩個方面:平城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在總結時還可以聯系前後文內容,如前文講到民族融合,這也應該是遷都的原因之一;接著可以聯系下文,遷都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可以簡略講解。但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這里設置問題,讓學生們緊張的神經鬆弛一下。如:「為什麼有一些鮮卑貴族反對遷都?」學生們可能會從貴族的個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觀點,也可能從遷都困難的角度出發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不必下結論。 過渡到下部分內容,可以利用總結遷都的影響。孝文帝的遷都,使洛陽獲得了發展和繁榮,也為孝文帝進一步實行改革創造了條件。
(板書)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由老師的講解為主,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內容和影響,讓學生加深記憶。首先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後總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可以歸幾類。
在講解改革措施的內容時,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記憶。
例1、有一次,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陽街頭看見一位鮮卑族的婦女仍穿著「夾領小袖」的鮮卑服裝,很生氣,責備洛陽城的任城王,說他行令不力,督察不嚴。皇帝還讓史官把這件事記載下來。
例2、自孝文帝以後,北魏皇帝死後的謚號多採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原因是什麼?
例3、史書《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魏王發布詔令,認為「北方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朝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以土德而稱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所以應該改姓為元。」同學們,你姓什麼,你知道你姓氏的來源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內容的講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課堂小結:
本課內容以問題形式結束。教師提問,在我們今天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當年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果學生意見有差別,有條件可以組織辯論,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方案一:辯論。
設計如下:
正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對中華民族的融合有重大貢獻的皇帝。
反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拓拔民族的罪人。
方案二:問題。
提示如下: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應該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加以肯定。
4. 求一篇喜力啤酒廣告文案分析
發
5. 喜力啤酒公司的股東有沒有日本人
獻縣燕京。。。。
6. 介紹些世界知名啤酒品牌,像喜力,藍帶等
喜力啤酒 Heineken /'henikεn/
總部位於荷蘭,且由世界第四大啤酒公司生產的喜力啤酒,憑借著出色的品牌戰略和過硬的品質保證,成為全球頂級的啤酒品牌。喜力啤酒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熱銷,其優良品質一直得到業內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喜力是一種主要以蛇麻子為原 料釀制而成的,口感平順甘醇,不含枯澀刺激味道的啤酒。今年,為了提高競爭力,喜力啤酒又推出了全新包裝,不僅使其增添了一份年輕活力,而同時又帶點酷的性格,這正是時下年輕一代所擁有而且追求的生活個性。喜力啤酒形象年輕化、國際化的特點,成為酒吧和各娛樂場所最受歡迎的飲品。
1863年喜力啤酒公司創建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它現在已不單是世界產量排名第二的啤酒釀造公司,更重要的是它是世最大的啤酒出口商,當之無愧的最具國際化的第一品牌。通過當地生產/出口以及特約授權生產等多種作法的相互配合,喜力產品現已行銷世界170多個國家。
1863年,傑拉德.喜力先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當時最大的啤酒廠,名字叫『草堆』,為了生產最好的啤酒,喜力先生幾乎走遍了世界,去尋找最好的配料,他還特意的建立了一座私人圖書館 ,所有的書都是關於釀酒的。
1886年,ELION博士將當時的許多釀酒廠中的一間獨立出來,作為自己專門的實驗對象。於是出現了一個名字叫『喜力A級』的釀酒廠。這對喜力後來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是喜力口味標準的制定者。1883年喜力獲得了一項特殊榮譽「外交榮譽獎」。至今喜力的瓶子上還印有這樣的字呢。
1917年喜力先生的兒子接管了公司,他把對釀造技術的研究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使喜力停止了壯大的進程,美國對酒類的禁運停止後喜力迅速成為了世界上對美國出口量最高的啤酒。1933年美國的時代周刊上寫了這樣一句具有歷史意義的話:「13年來,第一批合法進口的啤酒已於昨日運抵,這是從鹿特丹運來的100加侖喜力啤酒。」
1953年喜力的孫子成為喜力的第三代領導,他為品牌的識別立了很大貢獻,創意地把喜力啤酒瓶的顏色都統一為綠色,把HEINEKEN品牌標志中的三個英文字母 E 巧妙的設計為微笑的嘴巴。喜力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它成功的廣告宣傳和精美的包裝。
90年代中期,喜力啤酒公司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上的喜力啤酒都是從荷蘭或新加坡進口的,它只是擁有包括海南/上海等幾家合資啤酒公司的間接股份。喜力在亞洲的戰略集中在新加坡的亞太釀酒廠(APR)上,有42.5%的股份。該廠1932年出產的虎牌啤酒是新加坡第一個自製的啤酒品牌,也是這一地區的名牌產品。屬淡啤酒的重口味,適合搭配海鮮與中餐飲用。 藍帶啤酒藍帶啤酒創始於1844年,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曾多次獲世界性博覽會金牌獎。 該公司引進美國全套生產設備,選用優質原料和藍帶酵母、酒花,由美國釀酒專家指導,按照美國藍帶的傳統工藝生產。其品味已完全達到美國藍帶啤酒的標准,其產品以色淺、質優、味純、氣足的特點而著稱。
1844年,一個叫Pabst的德國釀酒師將他的釀酒坊從美麗的萊茵河畔遷到美國威斯康新州的沃土上,釀造出了在美國廣受歡迎的特選酒,因為他們習慣在酒樽和酒桶上系一條藍色的綢帶,幽默的美國人乾脆將它昵稱為藍帶,藍帶由此得名。
公司於1990年11月建成投產後,由於產品質量好,深受廣大客戶信賴和好評,發展勢頭迅猛,1997年實現銷售收入6.78億元,創利稅總額達2.395億元, 其中利潤1.488億元,人均創稅利指標已連續五年保持全國啤酒行業第一的先進水平, 達20萬元。藍帶啤酒近年連?quot;全國最佳明星啤酒"、"全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 "全國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等榮譽。
目前,公司生產的藍帶啤酒,產品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港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公司在短短的幾年內一躍而成為肇慶市第一利稅大戶,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先進企業、中國輕工業200強企業、中國500家最大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公司總經理梁啟華同志於199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肇慶藍帶啤酒盧堡有限公司是我國啤酒行業中使用中外馳名商標,在國內生產外國名牌啤酒的首家合資企業,也是全國啤酒銷量第一的外國品牌企業。
該公司坐落在廣東肇慶七星岩湖畔,北倚北嶺山脈,有天然優質的北嶺山泉水,南臨西江,西靠三榕峽深水碼頭,東接肇慶火車站,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公司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5.38億元,共有生產設備790 台(套);啤酒年生產能力25萬噸,產品包裝規格有640ml、355ml玻璃瓶簡裝、355ml易拉罐裝、白瓶金裝、946/1183ml藍帶王、640ml小藍王以及桶裝鮮啤等共9種;現有員工81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80人。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 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 是我國 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一九九三年六月經國家體改委批准, 由原青島啤酒廠作為獨家發起人, 並在吸收合並原中外合資青島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島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國有青島啤酒四廠 的基礎上, 創立了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成為全國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 青啤公司於九三年六月在香港發行了H種股票並於七月十五日上市,為首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上市的中國企業,同年八月在國內發行了A種股票並於八月二十七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募股後公司股本總額為9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 其中:國家股為39,982萬股,占總股 本的44.42%;法人股為5,333萬元,占總股本的5.93%;外資股為34,685萬股, 占總股本的38.54%; 國內 公眾股為10,000萬股, 占總股本的11.11%。 公司創立後, 充分發揮自己的質量、 品牌、技術、設備、資金等優勢,老廠技術改造和國內收 購廠並舉,不斷擴大規模經營。九四年十月公司全資收購了江蘇揚州啤酒廠, 經過技術改造已形成 6.5萬噸的生產能力;九五年十二月公司又與西安漢斯有限責任公司, 本公司控股55%,至九七年該廠 將形成15萬噸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的骨幹生產廠—啤酒一廠、二廠的技術改造正加緊進行, 至九 六年底將分別形成30萬噸和20萬噸的生產能力。 公司總資為產28.8億元,擁有員工4700多人,年生產啤酒50萬噸。九五年公司完成啤酒產量35萬 噸, 實現銷售收入14.3億元, 完成利潤1.7億元, 出口創匯1670萬美元。 目前青啤公司的產品質量、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均居國內啤酒行業之首。 青啤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青島牌系列啤酒, 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設備、 百年積累的豐富釀造經驗及獨特的生產工藝、科學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之大成, 素以酒液清澈透 明、香醇爽口、泡沫細膩、持久掛杯而馳名中外, 曾多次榮獲國家質量金獎和國際啤酒評比金獎, 是國內啤酒行業唯一的馳名商標, 也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產品品牌。 面向二十一世紀,青啤公司不斷壯大企業實力, 以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佔有率, 至2000年青啤公司的啤酒產量將達到一百四十萬噸從目前占國內啤酒市場份額的2.3%提高至7%。
1903年8月,古老的華夏大地誕生了第一座以歐洲技術建造的啤酒廠——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經過百年滄桑,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青島啤酒」的生產企業——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並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青啤公司開始全面實施「大名牌戰略」,確立並實施了「新鮮度管理」、「高起點發展、低成本擴張」、「市場網路建設」等戰略決策,以「名牌帶動」式的資產重組,率先在全國掀起了購並浪潮,被稱為中國啤酒業「從春秋到戰國」行業整合潮流的引導者。對購並企業,青島啤酒推行「系統整合,機制創新」獨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島啤酒企業文化來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目前,青島啤酒公司在國內1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55家啤酒生產廠和麥芽生產廠,構築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基本完成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現啤酒生產規模、總資產、品牌價值、產銷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市場佔有率、出口及創匯等多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次席。面對新的百年,青啤公司將不斷創新,打造學習型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國際化大公司,做國際市場的價值專家、中國啤酒市場的領導者和超級明星,譜寫新百年的輝煌篇章!
7. 青島啤酒與喜力啤酒的分析,哪種更好喝
青島啤酒好喝,青島有啤酒節,還有啤酒街哦!
8. 關於喜力啤酒的案例分析怎麼寫啊
從幾個維度去分析:
產品、
目標消費層結構、
品牌、
廣告宣傳方式、
促銷形式、
市場終端狀況、
戰略布局、
購買心態
邏輯自己組織吧
9. 喜力啤酒廣告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為一個鮮活的世界。意境在於讓喜力成為一個促進世界前進的一直強大的推動力!
10. 喜力啤酒是哪個國家的這么受歡迎!
喜力啤酒是一家荷蘭釀酒公司,於1863年由傑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於阿姆斯特丹創立。
喜力公司創辦於1864年。時年22歲的傑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購買了位於阿姆斯特丹中的一家、被稱為「De Hooiberg」(荷蘭語,意為「乾草堆」)的釀酒廠。
它已不單是世界產量排名第二的啤酒釀造公司,更重要的是它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出口商,當之無愧的最具國際化的第一品牌。
(10)喜力啤酒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喜力啤酒的一些歷史:
1864年:22歲的商人Gerard Adriaan Heineken購買了該地區最大的啤酒廠「The Haystack」,他要求並完全控制股份,因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徹底和迅速的變化。
1868年: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新啤酒廠Buitensingel正在建設中。
1869年:Gerard Heineken決定從傳統的頂級發酵轉向巴伐利亞方法底部發酵,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產生更清晰,更純凈的啤酒,其中保持更長時間新啤酒以其質量而聞名,被稱為「紳士啤酒」。
1870年:由於法國 – 普魯士戰爭,巴伐利亞啤酒的進口枯竭,導致喜力啤酒的銷售飆升。
1873年:喜力啤酒的Bierbrouwerij Maatschappij N.V.成立,Gerard Heineken被任命為總裁,「Haystack」這個名字被Heineken取代。
1874年:在與Oranjeboom啤酒廠合並後,在鹿特丹建造了一座最先進的啤酒廠,面積3000平方米,是最昂貴的工作區之一。
1875年:喜力啤酒在巴黎國際博覽會和常規賽中獲得金牌。
1881年:冷卻系統安裝在阿姆斯特丹的啤酒廠,終止了對天然冰的依賴,1883年,鹿特丹的啤酒廠安裝了冷卻系統。
1886年:路易斯巴斯德的學生Elion博士開發了酵母菌株,造就了今天的喜力啤酒特色風味。
1889年:創新開始得到回報:啤酒廠榮獲金獎,向艾菲爾鐵塔餐廳供應喜力啤酒。
1890年:阿姆斯特丹啤酒廠安裝了電燈。
1893年:Gerard Adriaan Heineken去世, 在Gerard Heineken和Wilhelm的指導下Feltmann,HBM在最初的20年裡從一家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大型公司行業,為未來的擴展奠定了基礎。
1899年:桶裝製造商提出加薪要求,標志著工人權利談判進程的開始。
1900年:喜力啤酒榮獲巴黎特別評審團獎,啤酒的銷售量增加到200,000百升。
1912年:成熟的啤酒廠之間的競爭再次增加到發燒的程度,喜力通過略微降低價格並專注於內部銷售來做出回應。
1927年:H.R.H.亨德里克王子授予HBM對他的徽章的權利,H.R.H.威廉敏娜女王授予HBM皇家徽章的權利。
1928年:一架飛機在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方的天空中寫下喜力廣告。
1931年:Heineken和Fraser&Neave將在新加坡成立Malayan Breweries Limited(MBL)亞太釀酒廠,在中國,東南亞和紐西蘭經營。
1932年:喜力在鹿特丹開設了一家試點啤酒廠,使實驗室能夠測試其結果自己的活動。這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對於嘗試新模式至關重要操作和指導,特別是對國外啤酒廠的工作人員。
1933年:M.S. Statendam將第一批喜力啤酒運往美國,禁酒令解除後,這標志著喜力的日益普及的開始美國。
1937年:喜力人事基金會的成立旨在為在大蕭條時期的員工提供額外支持。
1939年:喜力被列入股票市場。
1940年:Henry Heineken從執行委員會辭職,並被任命為該委員會的代表成員直到1951年。
1942年:Alfred Henry Heineken,創始人Gerard Adriaan Heineken的孫子和Henry的兒子正式開始他的職業生涯。
1948年:荷蘭王子伯恩哈德向HBM授予他的徽章權利。
1949年:荷蘭將主權移交給新的印度尼西亞政府,泗水
啤酒廠成為』喜力啤酒的印尼啤酒公司』。
1953年:多德雷赫特的啤酒廠「De Sleutel」(The Key)由喜力啤酒接管。
1954年:啤酒的迅速普及極大地影響了喜力啤酒和國產啤酒的出口銷量,董事會決定在Hertogenbosch建立一家新啤酒廠。
1957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從1957年開始在泗水使用喜力啤酒廠。
1959年:為了滿足對喜力啤酒日益增長的需求,該公司開始著手
在Hertogenbosch啤酒廠大幅擴建。
1961年:迦納的庫馬西啤酒廠開業。
1963年:喜力基金會的成立旨在為優秀科學家頒發兩年一度的獎項
生物化學領域,包括微生物學和種子的發芽生理學。
1964年:為標簽,杯墊和其他視覺設計引入了新的國際標識。其中
這些是著名的「喜力之唇」,兩個紅色的半圓圈包圍著黑色的條紋和
在過山車上的名字。
1967年:第一條全自動生啤酒灌裝線安裝在鹿特丹的啤酒廠。
1968年:喜力接管了Amstel Brouwerij N.V.以及軟飲料生產商Vrumona 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