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股市比較準的博客有那些(看了網上的知名博客,感覺就是誤導散戶,能有幾個有良心的分析師呢)
具體時間誰也說不準,中國的股市是熊長牛短,經過一輪井噴式的上漲,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股票這么重東西存在,也許幾個月後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股市逐漸起步,也許人們的信心一直不足,擔心6000點至2000點那種高空摔痛的感覺。期間也許會漲到4000點,再跌下來,再漲,什麼可能都是有的,世界經濟在不停的變化著,突如其來的事件就是牛熊開始的導火索,比如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這次全球股市低迷。相信中國的股市會復甦的,不會短期內,時間也不會超過1、2年。祝你好運! 在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和擴散的背景下,由於市場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外圍股市持續低迷,並拖累A股市場繼續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面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我國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沖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可以預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利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重新塑造投資信心。
② 做股票誰的博客預測大盤最准
首先,你要導正你的觀念,沒有任何所謂的股票老師或者博客可以帶你炒股賺錢,邏輯是這樣。對於分析預測大盤,在掌握量價,趨勢,結構之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大盤漲或者跌,跟你選股的盈虧有直接關系么。
就拿2017來說,大盤從年初3044到年末3300.大盤上漲沒錯,可是有70%的股票較年初是下跌的。
如果只是每天收盤後看圖說故事那種分析,而不是事前下判斷,事後驗證准確概率高的話,對你實際操作沒有任何幫助。
然後,如果你要學習炒股,需要學會用比較法則選主流板塊主流股。學會用正確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針對不同主力類型計算合理買賣點。有科學的止盈止損策略。能嚴格按照紀律執行操作。
只有自己學習提高,才是唯一的辦法。
③ 誰的股票博客比較好
任何股評家都有說錯的時候,好只是相對的,所以不要苛求,要寬容。過去看王國強的,最近一段時間看徐文明的比較多,在搜狐網上。相對於其他股評家,這個博客正確率高,說的實在,也易於散民操作。必須多看幾家,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斷才是你操作的准則。看博客先看大勢,大勢不行了就別說個股了,逆勢操作不是好事情;即使有推薦的個股,也不是說馬上就買,等到跌到底的時候再買;底怎麼確定呢?就是股評家告訴你的大盤支撐位;賣股票的時候也一樣,到了大盤的阻力位再賣。祝你成功!
④ 哪個股票博客分析得好一點 受歡迎一點
1:靠看別人的博客賺錢是個不靠譜的事情,這就好像自己不想種菜,一直轉悠在別人家菜地卻像一年四季都能吃新鮮菜一樣不靠譜。
2: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所謂專家和明星,很少是實戰出來的,很多人被紅了以後,就和一些機構合作,培訓收費賺錢,很少自己做股票賺錢;換個思路,如果自己做股票賺錢,何苦出來說讓大家都賺錢,7虧2平1賺的原則是個真理。
3:看博客可以去新浪,和訊找專家的看,具體能不能起作用誰都不保證。不過百分之80是宏觀的。
4:盡量自己看書,個人多學習技術知識,控制好自己的倉位和投入資金,初期做股票資金占自己財產的20%以內為好,建議同時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在實業和股票,期貨基金投資上合理分配。
⑤ 誰推薦個股票博客,對大盤分析比較準的
他們要說的準的話 那還寫什麼博客 自己整天忙的數錢了 股市變化莫測 不是誰能預測的 說話都跟你模稜兩可的 不說跌也不說漲 什麼都是可能會怎麼樣怎麼樣。。相信自己的眼光 隨大流註定失敗
⑥ 推薦幾個好的股票博客
1.永邦股票博客
2.後知後覺股票博客
3.宣繼游股票博客
4.成熟橡果股票博客
5.散戶哨兵股票博客
6.國琪股票博客
7.現金為王股票博客
8.淘氣天尊股票博客
9.短線王國股票博客
⑦ 誰能推薦幾個優秀的股票博客
實話實說,炒股不是看誰的博客就能成功,判斷的准確性比別人高,而是自己能不能看盤勢的重點來進行分析,比如技術指標是根據收盤價格用公式計算,看指標慢於看價格也就是k線分析。而價格是成交量引導而出,看k線落後於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會怎麼變化是結構引起的,看成交量慢於看結構分析,也就是說,如果你會結構分析,單對大盤而言,每天需要看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鍾,就能做出准確預判
⑧ 誰的股票博客比較好呢,麻煩推薦一下
推薦白銀預付款
每天22小時隨時根據行情買賣
買漲買跌雙向操作
有50倍杠桿可以放大資金買賣更多的白銀
賺取利潤
有興趣加我扣咨詢
⑨ 靠譜的股票分析師博客
股神都有失敗的時候~~你說呢 ~~ 會賺就內線吧...有了內線又幹啥要公布呢 ...你懂得吧
⑩ 揭開神秘面紗:新浪9大博主誰的股評比較靠譜
這9大新浪博客博主每天點擊量以億萬計,每人半天報告會門票為數千元不等。股民收看收聽大牌博主分析行情、研判板塊與個股走勢,提高炒股技能無可非議,但經過實踐檢驗這9大名博確實良莠不齊,其中不乏忽悠散戶的黑嘴,聽了看了信了反而受害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