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戴德梁行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中國國航空股票股 2025-07-12 07:23:03
廣州水務股票代碼 2025-07-12 07:12:40
精鍛科技股票東方財富 2025-07-12 06:57:25

戴德梁行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6-28 07:25:09

『壹』 高端住宅2015為什麼爬上了"風口

今年前5月,各地豪宅成交火爆,豪宅產品的身價紀錄接連被刷新。以京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頂級豪宅項目紛紛面世,成交量創歷史新高,2015年因此被市場稱為「頂豪元年」。<br/><br/>  豪宅市場狂歡,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因素:一是上半年樓市尚未完全回暖,導致股市獲利資金大量投向高端住宅;二是以前的「地王」在去年底陸續入市,地塊因集中了各種優質社會資源,高企的樓板價逼迫開發商在定價上不斷捅破天花板;三是高凈值人群數量、身價和需求均發生了變化,市場在滿足其購買需求時須有所創新。<br/><br/>  面對這些新情況,豪宅開發商該如何應對?購房者又該選擇何種項目才能找到正確的「風口」?記者以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為樣本,探討豪宅市場的「風口」。<br/><br/>  「買豪宅的客戶,最近關心什麼?他們是不是會拿錢去補倉買股票?下半年的豪宅市場,會不會沒有上半年這么熱了?」上海一高端住宅樓盤的營銷策劃最近對股市異常關心,由於上半年豪宅市場成交火熱,公司制定的下半年銷售目標比上半年提高了。<br/><br/>  但近期股市突然連續下跌,讓這些高端住宅項目的開發商心裡沒有了之前的底氣。他深知自己的大部分客戶來自金融行業,股市下跌之後,高端住宅還能不能像上半年那樣好賣?<br/><br/>  供應:小面積戶型幾近售罄<br/><br/>「春江水暖鴨先知」。由於受眾對貨幣政策相對敏感,豪宅交易總是比普通住宅交易更先觸碰市場溫度,但價格則未必。<br/><br/> 2014年初樓市低迷,一方面,深圳豪宅市場連續5個月未有項目批售,但另一方面,一線城市中,據萊坊數據顯示,只有北京的豪宅價格下降了0.5%,遠低於同期普通住宅降幅。<br/><br/> 當樓市好轉,豪宅交易量又迅速上升。「9·30新政」後,豪宅開發商開始大規模推量。今年上半年,在數次降息降準的作用下,四個一線城市的豪宅成交量屢創新高。<br/><br/> 聚焦北京。「地王」面世,既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北京豪宅新增供應達到1000多套後,借勢孵出的「果」,又將是未來半年繼續推波助瀾的「因」。近日,融創掌門人孫宏斌將昔日的農展館「地王」以最高單價40萬元/平方米推出,北京的豪宅市場保值增值的前景得到進一步確認。<br/><br/> 根據相關數據,預計今年全年北京市場單價在10萬元以上的頂級豪宅簽約量將達到200套。<br/><br/> 將目光南移至上海。在湯臣一品單套房源2.43億元成交新高的背後,上海豪宅交易量正處於歷史高位。根據高力國際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豪宅成交量達到71.48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22%。<br/><br/> 廣州、深圳的豪宅市場同樣火爆。廣州雖然受限於存量壓力,成交價格提升不明顯,但是成交量逐步回暖。<br/><br/> 深圳則是量價提升。深圳京基雲景梧桐項目營銷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項目到訪和簽約量都呈環比上漲態勢,市場情況很好,小面積戶型需求量大,走得快,目前已全部售罄,該項目僅余兩套別墅類住宅」。<br/><br/>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王飛稱,供應端的持續放量使樓市熱度持續上升,已現2010年調控之前的繁榮。<br/><br/> 近期,記者走訪深圳多個豪宅項目發現,小面積戶型的豪宅公寓在深圳市場非常緊缺,今年初還有存量的幾個項目目前均已售罄,而且有些項目的平均單價多高於其他戶型。<br/><br/> 以深圳水灣1979項目為例,精裝修的105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單價在9萬到13萬元之間,毛坯帶車位的230平方米住宅項目單價在7萬元左右。該項目營銷人士稱,「住宅項目僅推了一期,服務式公寓的銷售更快」。<br/><br/>運營:緊跟市場 定準價格<br/><br/> 在這一輪豪宅熱潮中,為開發商撈金的首要因素可能不是產品,而是緊跟市場。「雖然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對產品進行調整,甚至更改部分外立面,但就銷售情況來看,這些因素對促銷以及價格的影響很小,快速成交的主要原因是緊跟市場、定準價格」,深圳某10萬元以上豪宅標桿項目有關人士告訴記者。<br/><br/> 諸多業內人士表示,定價很巧妙,過高容易導致輿論負面,對品牌不利,難助豪宅銷售。以深圳中洲中央公園項目為例,之所以定下37萬元的天價,並非是豪宅稀缺性所致,而是要拿該房源的價格推動其他普通住宅銷售,提高片區價格天花板,至於該天價房源能否銷售並不重要。<br/><br/> 當一線城市的土地價格已逼近房價的66%時,很多豪宅是在地王項目的價格壓力下,被迫成為豪宅,定價不能太低,否則難以保證利潤。<br/><br/> 除此之外,把握品牌定位、推廣、營銷節奏,也是拉動銷售的重要環節之一。<br/><br/> 今年深圳樓市最引人注目的項目非龍華片區的港鐵天頌莫屬。該項目開盤當日吸引大量香港市民,直接將定位剛需的龍華送入中高端市場。當時,港鐵物業深圳公司副總經理黃超表示,2012年的時候,深圳市民對港鐵的印象僅停留在地鐵運營商,並不了解其房產項目,而且很多人認為地鐵上蓋物業噪音大,環境不好,經過一系列運作才扭轉公眾對品牌的最初印象。<br/><br/> 如今,該項目即將推出二期產品「上璽」,與一期不同,二期產品以別墅、復式為主,面向豪宅市場。怎麼縮小龍華片區與主流豪宅區的距離,打造地鐵上蓋的豪宅項目?<br/><br/> 目前來看,港鐵除了傳統廣告推廣、舉辦沙龍論壇等造勢外,同一期項目一樣,不僅打造藝術樣板間,而且還將上璽的VIP用戶直接帶往香港項目參觀。<br/><br/> 在營銷層面,結合熱點快速推貨,也是常用的推廣方式。比如,目前不少電商網站掛出「炒股巨虧,降價買樓」的賣房帖,其中房主變現補倉者有之,但不少是二手房中介做的噱頭。<br/><br/> 在如何尋找目標客戶上,各家豪宅開發商想法很多。上述豪宅項目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他們曾多次免費租借樣板間,為高凈值人士舉辦沙龍活動等,活動主題不限,只在活動休息間隙向參加活動者介紹項目,效果很好。<br/><br/>需求:新晉富豪保值增值<br/><br/> 去年底出爐的《Wealth-X和瑞銀2014年世界超級財富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超高凈值人數達到11070人,新增395人。過去一年,中國超高凈值人士(凈資產達到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資產凈值總量增加了3.3%,約合5000億美元,增至接近1.6萬億美元。<br/><br/> 報告顯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的平均年齡為53歲,在Wealth-X和瑞銀2014年研究涉及的17個國家中最年輕。就超高凈值人數而言,中國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在世界排名第五,前四名為美國(69560人)、德國(19095人)、日本(14720人)和英國(11510人)。<br/><br/> 這些新晉富豪大多來自金融業以及新興產業。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報告稱,「大眾創新」催生了許多基於互聯網技術或平台的新型致富人群,這部分新富人群通常從事互聯網等信息產業,以及生物醫葯、節能環保、高端製造等創新行業。<br/><br/> 互聯網公司高級員工除了百萬元左右的年收入,還有數量不等的股票。據上述深圳頂豪項目有關人士介紹,包括騰訊、網路在內的諸多互聯網公司的高級員工都曾到訪過該項目。<br/><br/> 花樣年董事局主席潘軍稱,在深圳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可能100名之前,都會到香港買房,而100名之後的購買力同樣強勁,這些是深圳樓市的主要消費群體。<br/><br/> 吸引新晉富豪投資目光的,除了豪宅身份,更重要的在於其保值增值能力。根據萊坊數據,在全球30多個大城市中,豪宅價格持續呈上漲趨勢,與2009年第二季度後的低谷相比,2014年第二季度萊坊全球城市豪宅指數上升了36%,與2008年第二季度金融危機前的高峰水平相比,該指數高出了25%。<br/><br/> 今年上半年股市一路走高,也給樓市加了一把火。在一篇深圳樓市短期暴漲的研報里,中金公司就曾指出,深圳市股民佔比至少在60%以上,股市財富溢出效應使得城市短期購買力顯著增強。<br/><br/> 由於股市、樓市聯動效應明顯,出於對6月中旬以來股市不斷走低的憂慮,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憂心下半年樓市走向。<br/><br/> 有開發商表示,由於他們的客戶大多是金融界人士,因此對下半年的營銷很擔心。<br/><br/> 「股市對於樓市的影響存在滯後性,大約在2~3個月左右,股市下跌確實影響豪宅市場,但是影響的比例有多大,需要進一步觀察」,世邦魏理仕環球研究部高級經理郭麗萍稱。<br/><br/> 她認為,股市下跌對豪宅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價格增長幅度放緩,之前所預計的暴漲情況不會發生,但由於豪宅市場有別於普通住宅,很難出現價格下降的情況。對於開發商而言,其影響在於去化周期被拉長,回籠資金變少,利潤率低於預期。<br/><br/> 至於成交量,她認為,股市下挫打破了市場對豪宅市場高漲行情的預期,但持續走低的可能性很小,畢竟豪宅市場存在稀缺性。<br/><br/> 戴德梁行華南及華西區董事總經理陳家龍則分析稱,既然前期樓市火爆系大量股民套現買樓,說明相當一部分獲利資金已被樓市吸納,股指下挫對於已進入樓市的購房者而言影響並不大,退定金的只會是少數。

『貳』 什麼是股市崩盤,中國股市崩過兩次盤嗎

現有的股民全部被套,沒有新股民入場,當被套的股民開始只知道割肉賣股票,而不肯買股票時,就會造成惡性循環,持續下跌,最終造成股市關門,即崩盤。
中文名
崩盤
體育競技
籃球比賽上常說的末節崩盤,常指一方在前三節比賽領先的大好形勢下,最後一節被對手打崩潰,最終導致翻盤。如休斯頓火箭隊又犯了比賽後期「不給力」的老毛病,在前三節領先16分的大好局面下末節崩盤,被新奧爾良黃蜂隊拖入加時,最終105:110負於對手。
誘發原因
崩盤即證券市場上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了證券大量拋出,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無限度下跌,不知道什麼程度才可以停止。這種大量拋出證券的現象也稱為賣盤大量涌現。
發生條件
引發股市崩盤的直接原因很多,但起碼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一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出現了嚴重的惡化狀況,上市公司經營發生困難;
2.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
3.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4.政治、軍事、自然災害等危機使證券市場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證券市場出現心理恐慌而無法繼續正常運轉。
判斷標准
華爾街崩盤標准:崩盤通常被定義為單日或數日累計跌幅超過20%。1987崩盤時道指單日暴跌22.6%。1929年連續兩個交易日的跌幅分別為12.8%和11.7%。

2歷史事件編輯
在房價飛漲、股市低迷的今天,可能我們沒有經歷過股市的崩盤,但回顧過去,歷史上有十次市場崩盤,每一次都伴隨著瘋狂過後財富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的悲痛,也許能給今天的投資者一點警示。
1.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
這次事件是現代的所有投資者狂熱事件的始作俑者。在這次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飆升至一個手藝人年收入的數倍。
2.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英國人約翰·羅(John Law)因為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廣場的一場決斗中殺人而被定罪。他後來成為了法國的財政大臣。他監督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投機炒賣活動的主要交易股票,最終股票泡沫破裂。羅最後窮困潦倒地在威尼斯去世。
3.1720年的南海泡沫
英國出現的第一次現代市場崩盤,原因是對一個完全沒有前景的公司的交易。這次英國股票公司的泡沫事件以政治上的裙帶主義、自我交易和內幕交易為特點。在這一點上,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4.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市場的崩盤,事件的導火索是費斯克(James Fisk)和古德(Jay Gould)等金融家尋求利用政治上的關系壟斷金市。162美元每盎司的金價峰值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被打破。這次丑聞讓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政府的名譽受損,下一任總統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帶領國會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5.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崩盤由Union Generale的破產所引發,其破壞性後果幾乎令交易所內四分之一的經紀商受到威脅,直到法國央行的一筆貸款穩定了市場。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據說畫家高更(Paul Gauguin)在這次崩盤後退出了經紀業務,去從事更值得做的事。
6.1907年大恐慌
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計劃壟斷股市失敗引發了這次大恐慌。直到摩根大通(J.P Morgan)說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為美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of America)提供資金,經紀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控制。這次危機最終促成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
8.微崩盤:1997年10月27日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的恆生指數下跌了6%,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日提前收市,收於554.26點。
9.2008年9月29日,救市表決未通過
在國會投票否決了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 TARP)之後,道指經歷了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雷曼兄弟(Lehman Bros.)破產之後引發的一段極不穩定的時期內,該指數下滑了超過700點。
10.2010年5月6日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
這是高頻交易市場特有的崩盤情況。道指在幾分鍾內下跌了大約1,000點,原因是計算機演算法停止競價導致股價大幅下跌,這種交易大約占當時市場交易量的一半左右。[1]
紐約1929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
紐約1929大崩盤書籍
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大恐慌再臨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日本股市夢魘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中國式股災
目光放回國內。雖然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 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之,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崩盤圖片錦集(16張)

3樓市編輯
房地產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顯示中國地產走勢與1991年日本崩盤前頗相似。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2009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2] 。
雷同
房價飛漲、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松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後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於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差異
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控制力、市場廣度、銀行體系和人口結構等都不相同。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症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於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游戲
指如DOTA、夢三國、LOL、真三等競技游戲中,一局比賽雙方或多方因競技,人頭懸殊差距過大,而造成無法逆轉的現象,稱之為崩盤。

『叄』 美元和人民率的匯率是多少

2008-7-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匯價:

1美元 = 6.8255人民幣

『肆』 DTZ(戴德梁行)和同致行哪個好

戴德梁行是國際房地產顧問「五大行」之一,在全球45個國家200間分公司共有11,000餘名員工為客戶提供跨國房地產服務。憑借其駐各地專業人員組成的跨國網路及其對當地市場的透徹認識,戴德梁行為客戶提供一貫高水平的一站式房地產咨詢及顧問服務。
戴德梁行在中國市場設有14間分公司,業務領域覆蓋:北京、天津、大連、青島、西安、成都、重慶、武漢、上海、南京、杭州、台北、廣州、深圳、香港,在同行中的業務覆蓋率位列榜首。

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顧問各標准費用
Savills 是一家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全球領先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本公司於 1855 年創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與超群的增長態勢。公司一直不甘落後,引領業界之先,目前已在美洲、歐洲、亞太、非洲和中東各地設立了180家辦事處及聯營機構。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進入中國市場,第一太平戴維斯通過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迅速成為房地產行業中的領先者。通過在中國幾個重點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天津,大連,重慶,沈陽,廈門及台灣)建立的辦事網路,及有著3000名掌握著豐富經驗及知識的員工作為堅強後盾,第一太平戴維斯為開發商,業主,租戶,和投資商提供了綜合性的、高質量的顧問服務及地產服務。

北京世邦魏理仕物業顧問各標准費用
世邦魏理仕(CBRichardEllis)是全球知名的綜合性地產咨詢服務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CBG),也是首家進入中國的國際公司,1986年開始在北京開展業務,1987年接到第一筆獨家代理國貿中心的大單,但此後十多年,世邦魏理仕僅僅以跨國公司服務、物業管理及研究咨詢為主,在中國大陸的收入還不到總收入的1%。1996年公司正式設立北京辦事處,截至2002年,該公司在北京地區員工230人,收入約為3000萬人民幣。
這三家都是比較有名的,您可以參考參考,比較比較!

『伍』 物業管理中的「五大聯行」指什麼

1、第一太平戴維斯
2、仲量聯行
3、世邦魏理仕
4、戴德梁行
5、高力國際

『陸』 房產投資為什麼要投商鋪

以下答案有上海【Q房網】誠信經紀人李彥鵬整理提供!網路賬號就是微信,房產問題隨時咨詢,購買房產,你出首付,我管月供!
1、投資回報率高:較低的存款利率,會導致資產縮水。
由於長期保持較低的銀行存款利率,物價在不斷地上漲,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貨幣貶值找不到其他對沖的方式,那麼只有通過購買商鋪等固定資產的方式來實現貨幣的保值、增值。
2、投資靈活:購買商鋪遠比購買黃金等奢侈品有更多優勢。
與投資黃金珠寶相比,一則大眾購商鋪都能鑒別商鋪的好壞,而購買黃金珠寶難以辨別真假優劣,且保管黃金讓人費心;二則商鋪有廣泛的使用價值,不僅自身在不斷大幅升值,而且還可自主經營或租賃經營。黃金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且就目前的黃金市場來說,國際金價已經到了一個相對的高位,即將有一個回調的過程,現在買黃金就有可能被套住。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購商鋪是可讓資產保值升值的穩妥方式。
3、投資風險小:股票市場變數較大,且勞神費力。
投資商鋪可坐享其資產升值帶來的收益,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響。炒股、買基金得天天盯著,時時留心,生怕下跌,既勞神又費力;漲了還好,一旦被套牢,牽連全家,讓人身心俱疲,雞飛蛋打。尤其最近一段時間,股市狂跌,很多股民叫苦不迭,有了切身經歷後,紛紛退出股市,轉而購買房產。起碼房子都能看得見摸得著,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何況商鋪還能帶來雙重收益,而且隨著租金的上漲,商鋪也在不斷增值。
4、商鋪屬於耐久商品,穩定性高。
商鋪使用壽命在幾十年以上,買商鋪,不僅不掉價,還會更值錢,對於商鋪這種價值較高的固定資產,人們往往傾向於買漲不買落,別看買商鋪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塊錢,而錢並沒有消失,只不過由鈔票轉化為固定資產,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每年有豐厚的租金進賬或者把商鋪一賣,錢就回來了。買商鋪的人嘴上抱怨房價太高,實際上他們內心希望在購房之後,房價繼續上漲。
5、商鋪是越老越值錢。
二手住宅房在出售的時候會比同地段的新住宅房便宜,因為二手房存在折舊的因素。而商鋪就不是這樣的了,一般的成熟商圈需要兩到三年的培育期,一旦商圈成熟以後商鋪的租金就會逐年增長,商鋪就會越來越值錢,所以商鋪就不存在二手房需要折舊的說法。再加上二手房市場以住宅房為主,二手商鋪非常少,因為已經是成熟的商鋪了,很少有人捨得拿出來賣,所以商鋪是越老越值錢。
6、商鋪成熟有聚合效應。
成熟商鋪的商圈有很強的聚合效應,具體從兩個方面來說明問題:一、經營者。成熟的商圈會吸引很強的人氣,雖然商鋪的租金相對來說比較高,但還是會吸引各方的經營者去經營,使這個商圈越做越旺。二、消費者。商家越多、商圈的人氣越旺,消費者越愛扎堆去消費。通過這種聚合效應互相融合互相推動,使得商圈和商鋪越做越旺。
7、租金的遞增保證了租金的長期受益。
隨著商鋪的成熟,租金會逐年遞增,同時眾多商鋪組成的商圈也越來越成熟,成熟商鋪的房租每年遠遠高於住宅房的租金,而隨著租金的上漲,商鋪也在不斷增值。
8、商鋪租金可做養老金、旅遊、或教育子女費用來源。
商鋪作為一個穩定的投資產品隨著租金的不斷提高,可以每年不斷地為投資者提供可觀的現金流。這樣一個每年源源不斷的現金可以作為投資者的子女教育費用,也可以在投資者年老時作為一個穩定的養老和旅遊的資金保障,解決了很多投資者的後顧之憂。
9、一鋪養三代。
好的商鋪不僅僅自己能享受豐厚的租金,還可以像傳家寶一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因為商鋪越老越值錢,時間越長租金越高,商鋪價格也會跟著租金水漲船高。這樣留給子孫的就是一棵搖錢樹,一隻財富取之不盡的聚寶盆。
眾多房產投資商看來,所謂「一鋪養三代」,是指商鋪投資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1)投資商鋪具有穩定性,風險少。
(2)商鋪不會因房齡增長而降低其投資價格。相反,好的商鋪會因商圈的發展成熟而不斷升值。
(3)商鋪具有投資潛力,目前在國內,商鋪投資的概念還未全面普及,價格還有較大的空間。
10、黃金地段(如市中心)商鋪有著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復制性的特點。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商業坐標,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中山路北京路、深圳的老街、南京的新街口、泰興的鼓樓街。它們都是城市中古老的中心商圈,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商圈如何更替,這里的商鋪始終都在樂呵呵地賺錢。即使店鋪轉手價、租賃價逐年上揚,無數的商家還是打破頭皮相爭,只為在此擁有一席之地。這些黃金地段的商鋪建完了、賣完了,就沒有了,別的地段雖然價格低但還是替代不了黃金地段商鋪的。所以黃金地段的商鋪就有著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復制性的特點。
11、目前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目前國內的投資渠道有:銀行存款、股市、期貨、基金、黃金、收藏品、房產。
銀行存款利率最近保持很低水平,隨著CPI指數超過了3%中國的負利率時代已經來臨,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的就要來到,存在銀行里的資金會越來越縮水。
股市、期貨、基金風險很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行情暴跌,給很多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黃金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且就目前的黃金市場來說,國際金價已經到了一個相對的高位,即將有一個回調的過程,現在買黃金就有可能被套住。
收藏品要求投資者有很強的專業眼光,因為這個市場魚龍混雜,一不小心就會受騙,花很大的價錢買回一個不值錢的贗品,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損失。
房產是人們普遍認為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一個投資產品,尤其是好的商業地產可以讓你的資產保值、增值。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投資商業地產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
12、現在國家政策調控的是住宅房,而不是商鋪。
2016年歲初,中央政府連續出台了系列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措施,從「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外資限炒令」、「國六條」,再到最近「930新政」,以及「首付比例上調」,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密集發布,樓市市場觀望情緒加重,住宅房銷售跌至冰點。目前國家對住宅市場調控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投資、投機客擠出住宅房市場,讓住宅房的價格回歸到理性,實現老百姓 「居者有其屋」的目的。而商業地產不在此次政策調控的范圍之內。
13、大量炒房客已棄宅轉戰商業地產,商鋪升值空間大。
本次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主要是針對住宅房的,目的是通過緊縮的銀行信貸和嚴厲的稅務政策對大量投資和投機、炒作住宅的炒房客進行打擊,把他們擠出住宅市場,使住宅房的價格回歸到一個理性的狀態。目前國家房地產新政通過一個月的實施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大量的炒房客已經放棄住宅房市場把目光轉到了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小,同時有穩定租金回報的商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著房地產市場「風向標」之稱的溫州炒房團已經大規模的撤出住宅市場,並且在大量的購買商鋪,所以未來商業地產價格的提升、價值的提升一定是有很大的空間的。
14、目前商鋪的價值被低估了,有個補漲的階段。
近半數的投資客認為,相對於住宅而言,商業地產價值是被中度低估的。目前住宅和商業存在價格倒掛的問題,這也是基於整個市場環境決定的。前幾年投資客都把眼光盯著炒住宅,使得住宅房價格一直在大幅度的上漲,而商鋪雖然這幾年也在漲但相對於住宅來說價格上漲的幅度要小得多。
新的房改政策出來後,對於商鋪未來的價格提升應該是有個非常好的推進,因為市場發展逐步趨向於規范化,商鋪的經營以及對商鋪的經營和商業地產經營的政策也給了利好的支持,所以未來商業地產價格的提升、價值的提升一定是有空間的。
15、商鋪是一種生產資料,投資性產品。
房地產業分為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兩部分。
住宅地產是生活資料,是一種消費品。近幾年,部分城市商品住宅價格快速上漲,導致普通居民購房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土地供應、住宅開發、銷售等環節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於是,社會上質疑、批評住宅市場化的聲音越來越大。投資和投機住宅的需求推高了房價,就會抑制和剝奪人們居者有其屋的權利,此時就需要政府出面,對住宅市場進行調控,將住宅價格調控至合理的價格,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
商鋪是生產資料而不是消費資料,和住宅截然不同。商鋪就是一個投資性產品,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一般是大資本家、大企業、中小企業、小生產者這樣的排序。目前,大投資者佔有這部分市場已經成為趨勢,並且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成熟,開發商對商鋪也會傾向於「持有」、即只租不售的策略,中小投資者的機會今後將越來越少。
16、目前國內很多大型開發商轉戰商業地產。
自去年年底以來,很多大開發商都開始將目光齊齊對准商業地產。為了趕商業地產這個「蜜月期」,包括萬科、華潤、首創、合生等知名住宅的開發商,都紛紛加緊了全國范圍內「圈地」布局商業綜合體的步伐。
2016年,中央政府更是連續出台系列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措施,樓市市場觀望情緒開始加重。但凱德置地、萬科、綠地、保利地產等品牌房產商卻逆市紛紛開始抄底商業地產。據報道估計,「抄底」涉及資本至少在1000億元以上。
在住宅市場泡沫「一觸即炸」的形勢下,商業地產的稀缺性和收益率等種種利好便清晰顯現。這似乎都在昭示著一個信號:商業地產越來越受到關注,商住倒掛現象即將消失,商業地產春天將至。對廣大商鋪投資愛好者來說,相比高位運行的住宅市場,尚處在起步階段的商業地產不得不說是一個絕佳的投資契機。
17、可供開發商業地產的土地將越來越少。
我國的國情是人多地少,要用有限的耕地養活13億人口,所以18億畝耕地是國家的土地控制的紅線,每年可供開發的土地國家都會有嚴格的控制用地指標。
今年整個用地指標和去年基本持平,但國家為了實現讓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加大了住宅房建設用地比例,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用地指標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就擠佔了商業地產的土地開發指標。而且今後幾年國家的這種土地政策還將會延續下去,這就造成了可供開發商業地產的土地將越來越少了。
18、市場上很多熱錢紛紛湧入商業地產。
在國內,由於今年年初中央政府連續出台了系列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措施,從「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外資限炒令」、「國六條」,再到最近「930新政」,以及「首付比例上調」,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密集發布,大量投資、投機住宅房的炒房客離開了住宅房市場,紛紛湧入了商業地產市場,目前在大量的購入商鋪。
在國際上,隨著我國經濟形式的大好,嗅覺靈敏的國際投資者紛紛將海外熱錢投向中國,尤其是投入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國外基金進入中國商業地產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不同於早前的「單打獨斗」,他們開始與國內商業巨頭合作。

國際地產顧問戴德梁行在發布的報告中預計,未來中國樓市將成為全球投資基金最青睞的地方,亞太區311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中,近40%是專門針對中國樓市尋求投資機會的,金額高達8058億元人民幣。

『柒』 國際五大行和國內四大行,分別是什麼

國際五大行分別是:

1、JLL 仲量聯行:仲量聯行(紐約證交所交易代碼:JLL)是唯一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白金400強企業的房地產投資管理及服務公司。

2、CBRE 世邦魏理士:世邦魏理仕(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CBG)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是「財富500強」和「標准普爾500強」企業,為全球最大的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按2008年的營業額計算) 。

3、DTZ 戴德梁行:戴德梁行是國際房地產顧問「五大行」之一,在全球45個國家200間分公司共有11,000餘名員工為客戶提供跨國房地產服務。

4、Savills 第一太平戴維斯:第一太平戴維斯是一家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全球領先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本公司於1855年創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與超群的增長態勢。

5、Colliers 高力國際:高力國際物業顧問透過在亞太區的61家分公司及遍布全球超過290家的分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最全面的專業物業服務,包括房地產買賣、租賃、業主服務、租戶代表、企業服務、投資及特別項目、咨詢及研究、估值,與及物業及資產管理等。

國內四大銀行:

1、中國銀行

2、中國建設銀行

3、中國工商銀行

4、中國農業銀行

(7)戴德梁行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中國大陸的銀行主要有:

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

還有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其餘組成部分還包括:外資銀行、合資銀行以及新增的村鎮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

『捌』 物業管理五大行指的是哪五大

物業管理五大行: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第一太平戴維斯、戴德梁行、高力國際

1、世邦魏理仕:全球總部位於洛杉磯的世邦魏理仕前身為1906年在舊金山成立的「CB Commercial」。1998年,CB Commercial與倫敦的房地產服務企業「魏理仕(REI Ltd}」合並,成立世邦魏理仕。包括聯營公司在內,在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三百個辦公室。作為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世邦魏理仕也是美國財富1000強公司之一。

2、仲量聯行:早期的仲量行(JLW)始於1783年,由理查·溫斯坦利創辦的仲量行只是倫敦一家拍賣行。仲量聯行擁有超過100個辦事處,業務遍及全球50個國家逾430個城市。 進入2005年以來,仲量聯行加快在中國其它二級城市的擴張步伐。目前,仲量聯行在中國的業務范圍已拓展至上海、北京、廣州、哈爾濱、沈陽等17個城市。

3、第一太平戴維斯:第一太平戴維斯是Savills plc旗下物業服務子公司的商號名稱。第一太平戴維斯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商業、零售、住宅和休閑式物業方面的咨詢服務。其它服務包括公司財務咨詢、地產和風險資本融資,以及一系列與物業相關的金融服務。目前第一太平戴維斯在全球管理著總面積超過8361萬平方米的物業。

4、戴德梁行:作為國際主要的房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專業創新的房地產及商業解決方案。公司在全球40個國家200分公司。 戴德梁行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目前業務輻射至整個華東地區,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服務范疇包括研究顧問、環球企業顧問、估算及顧問、物業代理、投資服務,以及物業管理等。

5、高力國際:高力國際在亞太區的業務是由北美洲物業翹楚,CMN全資擁有,CMN是跨國聯盟機構高力國際物業顧問最具規模的成員。高力國際物業顧問在全球六大洲51個國家的聯合辦事處數目超過248個辦公室。 高力國際於1989年開展中國物業服務業務。種類包括大型商場、別墅、多功能商業小區、綜合大樓及住宅小區等。

『玖』 房地產有四大行指哪四大

四大行?沒聽說過,只聽說過房地產五大行,是指房地產咨詢顧問行業的五大行: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維斯、高力國際、仲量聯行、世邦魏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