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分析股票的走勢
開盤定性法則:
多頭為了能順利地吸到貨,開盤後常會迫不及待地搶進,而空頭為了能順利地完成派發,也故意拉高,於是造成開盤後的急速沖高,這是強勢經常看見的;而多頭為了吸到便宜貨,會在開盤時即往下砸,而空頭或散戶膽戰心驚,不顧一切地拋售,造成開盤後的急速下跌;因此通過開盤後的30分鍾的市場表現有助於大勢的正確判研。
多空雙方之所以重視開盤後的 第一個十分鍾,是因為此時股民人數不多,盤中買賣量都不是很大,因此用不大的量即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俗稱「花錢少,收獲大」。
第二個十分鍾則是多空雙方進入休整階段的時間,一般會對原有趨勢進行修正。如空方逼得太急,多頭會組織反擊,抄底盤會大舉介入;如多頭攻得太猛,空頭會予以反擊,獲利盤會積極回吐;因此,這段時間是買入或賣出的一個轉折點。
第三個十分鍾因參與交易的人越來越多,買賣盤變得較實在,因此可信度較大,這段時間在走勢基本上成為全天走向的基礎。
為了能正確地把握走勢特點與規律,可以以開盤為原始起點(因為開盤價是多空雙方都認可的結果,它也是多空力量的均衡)。然後以開盤後的第十分鍾、二十分鍾、三十分鍾指數或價位移動點連成三條線段,這開盤30分鍾的走向實際上預示了這一天的走勢未來趨勢。
1、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10點與原始起點(9點30分)相比,三個移動指數皆比點高(俗稱:開盤三線連三上),則表明當天的行情趨好的可能性較大,一般日K線會收陽線,因為它表明多頭勢力強勁,收陽線概率大過90%,但如果10點30分以前成交量放天量則為莊家或機構有故意拉高或拉高出貨之嫌,如出現此情況應以出貨為主。
2、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鍾、10點三個移動點與原始起點(9點30分)都低(俗稱:開盤三線連三下),則是典型的空頭特徵,表明頭力量過於強大,當收陰線機率大於90%。
3、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10點三個移動點與原始起點(9點30點)相比,9點40分、9點50分兩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高,而另一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低俗稱:開盤三線二上一下 ,是表示當天行情買賣雙方皆較有力,行情以震盪為主,多方逐步占據優勢向上爬行。
4、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10點三個移動點與原始起點(9點30點)相比,9點40分移動點比原始起點高,而另兩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低(俗稱:開盤三線一上二下),則表明當天行情買賣方比較均衡,但空方比多方有力,大盤是震盪拉高出貨的趨勢。
5、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10點三個移動點與原始起點(9點30點)相比,9點40分、9分50分兩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低,而另一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高(俗稱:開盤三線二下一上),則表示空方力量大於多方,而多方也積極反擊,出現底部支撐較為有力,一盤般收盤為有支撐的探底反彈陰線。
6、如果是9點40分、9點50分、10點三個動點與原始起點(9點30分)相比,其中9點40分這個移動點比原始起點低,而另外兩個移動點比原始點高(俗稱:開盤三線一下二上),則表示今日空方的線被多方擊破,反彈成功並且將是逐步震盪向上的趨勢。
15分鍾圖測買點
股價在運行的軌跡中有三個階段性特徵:
第一,向上攻擊;
第二,橫盤整理;
第三,向下調整。
沒有經驗的分析師一般都找那些蠻力上攻的股票作為推薦的品種,但是當你介入這些所謂的強勢品種的時候,恰恰是它們能量耗盡的時期。科學的買入時機應該是股票價格運動整理的盡頭,多頭再次聚集的時候。股票在突破前都會出現橫盤,這其中有所謂的真橫盤與假橫盤。真橫盤是為了今後的再次上攻做鋪墊的,這也是我們主要研究的方向。
經過大量的實戰之後,總結出平台整理完畢突破模式。這是精確交易中主要的獲利模式之一。這種模式主要選擇的品種是那些橫盤完畢有再次啟動跡象的個股。由於在日線以上的K線圖中,容易被主力的高級騙線所迷惑,只有從15分鍾線中我們才可以找尋到其股價精細的變化。
其看盤要點就是:
首先,第一波上攻的時候有力度,最好伴有漲停板出現。其次,整理區域量能逐漸萎縮,加上多空對比法則定理,從盤口分析沒有什麼成交,幾乎是所謂的散戶行情,證明拋單很輕。拋單輕說明:
1.浮動盤已經休息,多空分歧不大;
2.主力持有大量籌碼。處於這種狀態下,主力只需要出面扇風點火,股價馬上就會啟動。
再次放量啟動時候的特點是:15分鍾中的均線系統多頭發散,還有MACD等中線輔助指標發出買入信號,同時盤口上出現大筆攻擊性買單入場,在行進過程中主力多半採取夾板的手法,一氣呵成進入拉升階段,這是主力運作的理想模式。實戰中情況復雜得多,更需要觀察大盤的動向來輔助判斷。
夾板操作是主力的一種做盤方式,其在即時圖表上的表現方式多為:在某一區間內上下都有主力故意擺設的大筆報價單埋伏,使股價在某一固定范圍內窄幅運動。在建倉、洗盤、拉升,甚至出貨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特殊的做盤方式,在上攻途中出現這種做法的股票一般後市短線爆發力很強。
在實戰中基本選取那些日線圖表沒有出現明顯拉長陽突破,而是小角度攀升的股票,只要我們從15分鍾的趨勢圖上可以分辨出今後會出現大級別的上攻行情,再結合盤口語言的基本知識,就可以准確無誤地選取到比較精確的買入點。
Ⅱ 股票走勢圖是怎麼看的,任何分析漲跌趨勢
你好,如何看股票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也叫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資料。
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
1、指數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
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盤小)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盤大)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如果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如果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100股/手)。
2、個股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分時成交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100股/手)。
3、下面是分時走勢圖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及含意:
A、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B、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C、買一,買二,買三為三種委託買入價格,其中買一為最高申買價格。
D、賣一,賣二,賣三為三種委託賣出價格,其中賣一為最低申賣價格。
E、委買手數:是指買一,買二,買三所有委託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F、委賣手數:是指賣一,賣二,賣三所有委託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G、委比: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委比旁邊的數值為委買手數與委賣手數的差值。當委比為正值時,表示買方的力量比賣方強,股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比買方強,股價下跌的機率大。
H、量比:當日總成交手數與近期平均成交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若量比數值小於1,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萎縮。
I、現手: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的每筆成交明細,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
二、怎麼看股票走勢圖以及分析
一看陰陽
陰陽代表趨勢方向,陽線表示將繼續上漲,陰線表示將繼續下跌。以陽線為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多空拼搏,收盤高於開盤表明多頭占據上風,根據牛頓力學定理,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價格仍將按原有方向與速度運行,因此陽線預示下一階段仍將繼續上漲,最起碼能保證下一階段初期能慣性上沖。故陽線往往預示著繼續上漲,這一點也極為符合技術分析中三大假設之一股價沿趨勢波動,而這種順勢而為也是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同理可得陰線繼續下跌。
二看實體大小
實體大小代表內在動力,實體越大,上漲或下跌的趨勢越是明顯,反之趨勢則不明顯。以陽線為例,其實體就是收盤高於開盤的那部分,陽線實體越大說明了上漲的動力越足,就如質量越大與速度越快的物體,其慣性沖力也越大的物理學原理,陽線實體越大代表其內在上漲動力也越大,其上漲的動力將大於實體小的陽線。同理可得陰線實體越大,下跌動力也越足。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Ⅲ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Ⅳ 股票走勢圖怎麼分析
股票走勢圖通常是叫做分時走勢圖或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資料。
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
指數分時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 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個股分時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分時成交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Ⅳ 中國股票走勢分析報告怎麼寫
股票對於現在的我們已經完全不再陌生,至今,股票市場已然有四百餘年的歷史。自90年代初,改革開放以來,股票市場進入中國雖然短暫,但卻引發了軒然大波!經歷數次大的起落,造就了許多「一夜暴富」的案例,人們認識到股票市場的巨大商機。但也蘊含了巨大的風險,正所謂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股票市場,風雲變幻,能正確把握股票市場走勢,則顯得至關重要!
我們僅從宏觀形勢來回顧分析中國股票市場至今的發展形勢。
首先,從1992年開始,鄧小平南巡講話,股票正式立足中國,甫一開始,便進入牛市,持續暴漲階段,1992年開市100點1429點1992年底400點,僅僅一年。1992年底400點1993年(3個月)1500點左右1995年500點,周期更新之快如同跑馬。
而自1996年初,中國股票市場進入了一個相對漫長的增長期,及至2001年沖到了2000多點之後最終達到了它的陽極點,陽極則陰,進入了一個回落期,到2005年跌破1000點。其實,中國股票市場1996年之前的股票行情不能稱為真正的股票市場,其漲跌循環之快,令人瞠目結舌!1996年之前的股票市場是以政府為主導的股票市場,而那時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一個歷史階段,人心浮躁,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
我們再看2005年之後的股票市場,2005年六月,股票市場以1000點左右起航,2006年11月達到2000點,2007年二月達到3000點,5月達到4000點,10月達到最高紀錄6000多點!2005年至2007年股票暴漲,受到當時國際國內政策形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股票持續暴漲。根據蔣氏平衡分析法,陽極則陰,經過近乎兩年的暴漲,股票已然達到了陽極點,其後必然是陽極則陰,進入急劇跌落期。
事實也是從2007年末,2008年初,股票市場進入了一個暴跌階段,其後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到2011年,其最低點已然跌倒2000多點,從西方經濟學規律來講,是價值規律的作用,暴漲後的股票價值嚴重高於其實際價值,進入跌落階段是必然,從蔣氏平衡分析法理念來講,就是一個陽極則陰的過程,是不可不免的。
而根據蔣氏平衡分析法,陰極則陽,陽極則陰,綜合中國近二十年的股票市場發展走向規律,預計中國股票市場將在2012年下半年見底,然後進入穩步的回升階段其持續時間不少於5年!從經濟學角度講,盛衰相繼(陰極則陽,陽極則陰)是資本市場的必然體現,自2009年預計至2012年下半年,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必然逐步緩解,資本市場對於其擔心的問題必然有了一個充分的反應。這些都將促進中國股票市場向著樂觀方向前行。而中國也必然會尋求更好的機制增加經濟發展活力,這都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回升產生積極影響!
綜合以上中國股票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一:初創階段(1991年以前),這個階段,中國剛剛接觸股票這個概念,由於受偏激的共產主義思想,認為只有資本主義才有股票,股票市場受到抵制,在中國幾乎完全沒有市場!根據蔣氏平衡分析法,這個時期股票處於陰極點。
二:初創發展階段(19911995年),改革開放,鄧小平南巡講話初步確定了股票市場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地位,股票市場初步發展,購買人數少,其供應量小,流動性差,有漲跌停板限制,因此只要購買人數一增多,其便會急劇上漲,反之則會下跌,加上經濟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從而造成了在幾個月內漲跌幾倍的現象,根據蔣氏平衡分析法,這個時期處於陰極則陽,陽極則陰的快速往復循環階段。
三:步入正常發展階段(1996年後),隨著經濟法規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自我調節能力成熟,中國股票市場進入正常發展階段,即不會出現19911996年之間股票市場漲跌循環時間極短的狀況。
預測上升期(2012下半年之後至少5年內),中國中國股票市場經過2005年至2007年的持續迅速上漲之後,在2008年開始暴跌至今,將於2012年下半年見底,結束其持續下跌階段,開始進入穩步上升階段,持續時間將不少於5年!的推論是結合根據蔣氏平衡分析法結合中國股票市場二十多年發展規律,綜合當前國際國內未來形勢走向給出的論斷!
作者介紹:蔣健才先生於1956年出生.70年代中後期響應號召,上山下鄉。到80年代和90年代初,重新回到城市,供職於大型國有企業,1993自己下海經商。自幼非常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其優秀代表中醫文化。二十年磨一劍,在中醫陰陽平衡理論的基礎上,成功獨創了蔣氏平衡分析法,成為中國將中醫陰陽平衡理論全面、系統地應用於社會各行各業發展趨勢分析第一人。
Ⅵ 股票走勢應該從哪些方面分析
股票走勢可根據以下幾點去判斷:
(1)開盤價:它是多空雙方在開盤前5分鍾撮合而成的,它已經反映了主力的一部分意圖,尤其是在其他相關市場價格發生突變的情況下,開盤價更能反映出交戰雙方的態度和決心。
(2)收盤價:收盤價是對全天價格走勢的一個總結,也是對當天多空較量誰勝誰敗的一種評價,收盤價還是與下一交易曰進行銜接的橋梁,一般講,在盤整行情中,主力並不願意過多流露其意圖時,收盤價與當天的結算價都比較接近。
(3)盤中最高價、最低價:這些價格反映了多空在續盤階段較量的情況,特點是在最高價或最低價附近經常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這一點可以從分時線中看得清晰,在盤整行情中,這兩個價格成為全天交易的價格區間定位尺,投資者將在該區間內完成曰內的交易。
(4) 成交量:當曰成交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投資者在當曰的價格區間中進行交易的偏好程度,它還體現出投資者目前的心理狀態,積極介入或出場觀望或持幣等待,更深 一層地看,它反映出價格向某方向變動的能量在集聚或被釋放,當成交有效放大時,或是行情的開始或是行情階段性結束,當然,要聯系持倉量、價格等因素綜合判 斷。
(5)持倉量:持倉的變化在價格運行中佔有重要地位,代表了主力的持倉意願和意圖,它分為主動增(減)倉和被動增(減)倉,通過持 倉的變化可以估計到主力的持倉成本,為投資者在操作中提供一定的買賣依據,一般講,如果當曰某合約上出現持倉變化幅度超過20%以上時,可能會誘發行情原趨勢的逆轉。
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可先用 個模擬盤去演練一下,從中總結些經驗,等有了好的結果再去實戰,實在不會的話也可以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也要穩妥得多,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Ⅶ 股票上漲有哪些特徵
你好,一般來說,價升量增、價跌量縮是大盤或個股運行的正常形態。指數或價格處於上升階段時成交量往往很大;股指見頂時成交量便極度萎縮。而黑馬的出現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它會在低位時大幅放量,甚至超過前期築頭時的成交量,這種情況被稱為"巨量過頂",表明該股後市看好。
這種形態的特徵為:
1、前期築頭(一年起以內的頂部)時帶著較大的成交量。
2、前期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目前有止跌回穩態勢,並且在近日某相對低位放出巨量,單日成交量超過築頂時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超過10%。此時底部放大量,可斷定為主力大舉進場的一個標志。同時底部的量超過頭部的量,極有利於化解頭部的阻力。
3、放出巨量後股價繼續保持企穩狀態,並能很快展開升勢。這通常表明股價的根基扎實,後市還有較大的空間,此時可以及時跟進。
有些黑馬在主力吸納時往往能在量上找出跡象,而有些主力則喜歡悄無生息的吸納,在低位時並無明顯的放量現象。這些個股上升過程中明顯的特徵是成交萎縮,甚至越往上漲成交量越小。主力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價,從而透露出這樣可靠的信息:1、主力已經完全控盤,籌碼高度集中,要拉多高由主力決定;
2、上升縮量,說明主力無派發的可能及意願,後市仍將看漲。未出現明顯的頭部特徵時不妨長期持有。
什麼樣的成交量才算縮量漲升呢?這又可分為幾種情況:
1、股價越往上漲,成交反而比前期減少;隨著股價升高,願意拋售的人反而減少,反映出市場強烈的惜售心理。
2、換手率較低,日換手率一般不超過10%,以極少的成交量即保持持續升勢,說明上升趨勢一時難以改變。
3、上升時成交量保持平穩,一段時間內每天的成交量比較接近,無大起大落現象。
進入頂部階段之時盤中表現為:上升過程中放出大量,換手率一般達到30%以上,主力減倉跡象極為明顯。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Ⅷ 股票走勢圖怎麼分析,具體分析步驟有哪些
大盤的分時走勢:
在收盤點位的上方運行是強勢,否則是弱勢。
個股的分時走勢:
1 在均線上方運行是強勢,否則是弱勢;
2 在收盤價上方運行是強勢,否則是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