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花木蘭分析
擴展閱讀
蒙牛乳業的股票代碼多少 2025-07-01 22:42:08
實踐家教育集團股票代碼 2025-07-01 21:44:12
元利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2025-07-01 19:48:09

股票花木蘭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7-06 17:24:17

⑴ 花木蘭性格特點

花木蘭性格特點:勇敢堅強,在家裡是溫柔孝順的女兒,在戰場上是勇敢聰明的軍人。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1)股票花木蘭分析擴展閱讀:

清朝褚人獲的小說《隋唐演義》中,將花木蘭的事跡設定在隋唐之際。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

後與竇線娘交戰被擒,線娘驗明她女性身份,與之結為姐妹。竇建德兵敗,線娘請花木蘭送信給羅成,木蘭途中回鄉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為女兒身,要招其入宮。花木蘭將書信交於妹妹花又蘭,托她代為送信後自刎身亡。

⑵ 分析花木蘭這個人物的形象400字

花木蘭的人物形象:

木蘭是一個少女,又是一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後,又謝絕做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

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幗國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慕高的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從木蘭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美德。木蘭原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平民女子,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在兩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她這一行為是何等大膽,她拋棄兒女情長,越過重重關山,勇敢地來到前線,這與中國古代女子「綉花樓上,足不出戶」形成鮮明對比,她身經百戰,歷時十年,打敗敵人凱旋歸來,直到這時同伴才發現她是女郎。

經過戰爭的磨練,從一個普通姑娘成為一個堅強無畏的將軍。但她功成不求賞賜,只願回家與親人團聚,恢復她當年「當戶織」的勞動生活。

拓展資料: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網路-花木蘭 (古代民族女英雄)

⑶ 花木蘭有什麼性格特點

勇敢堅強,在家裡是溫柔孝順的女兒,在戰場上是勇敢聰明的軍人。

⑷ 花木蘭星座分析,花木蘭是什麼座

在給大家看前世的的時候,出現了不少歷史名人,而他們的習氣性格在輪回中的影響就更加明顯了,我們不妨看看看這個歷史上花木蘭的原型。 她今生的來信 本人今生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婚姻問題和自己老是隨緣發生的嗔恨心和心痛的感覺。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愛多愁善感、多思多慮、挺自卑又挺固執的又愛發脾氣(在家是發火,在外邊是生悶氣),在適合的年齡遇到適合的對象但是卻莫名其妙地失之交臂,遇到我喜歡的人卻不喜歡我,我很心痛,拒絕我不感興趣的人,感到難過;暗戀某個讓我心動的人,卻讓我飽嘗心痛和壓抑窒息的巨大痛苦,雖然在同一個單位,每次見到他都很難過,有機會共事的時候又很討厭他,他表示有興趣交往的時候,我卻討厭起他來了。我一直找不到我喜歡也喜歡我的人,沒有見到什麼投緣的人。 我的工作就是要與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沒有不讓我厭煩的,好不容易有了點修行,(從2000年起,我就自己看些算命書和佛經等,後來又和同修一起練打坐念咒等),但是我還是很容易愛發火,罵人,這好像和我以前的做人風格不太一樣,在單位里,我以前是不會亂發火的,換了個單位就全變了,連外在的表現也變了,當然工作也比以前辛苦多了。發火令我心痛和難受,特別是心臟很難受,我有點竇性心率不齊,小時候發燒打針,讓我的右耳聽不見了。 她前世的經歷 在前世,你是個大戶家的太太,二十三歲嫁人,夫家是個比較有錢有勢的家庭,但因你身體不好所以一直沒要孩子,後來你丈夫又娶了個妻子,你很生氣,從那以後就一個人躲在屋子裡每天念佛度日,可是經常會被這潑辣的二房因你總干涉家裡的大小事物而在院子里大罵,擾亂你無法念佛。 後來你丈夫在外做生意時遇到土匪被害,家中的生意由你掌管,你於是撐起家中的生意和這個家,還因二房鬧著要分家就給了她一筆錢把她趕了出去。在這一生你很坎坷,一個人一直支撐著這個家,還撫養著被二房丟棄下的孩子。但你的怒氣很大,因為你很想脫離俗世一心修佛,可總被生活中的瑣事干擾著,擾亂得你的心,還不時會有土匪來搶你們的貨物,於是你把自己連就了個好槍法,和家丁們趕走了土匪,最終六十九歲壽終。 在你其中的某一世,你是花木蘭的原型。 花木蘭本出生一個庄戶人家,上有一兄長,自幼喪母。因兄長體弱,長年修養在家,所以只有她隨父親下地幹活種田狩獵。所以她的射箭技術非常好。逐漸父親年齡大了,於是她就獨自進山砍柴狩獵。 轉眼就到了她16歲的時候,父親很是操心她的婚事,但是她堅持先給哥哥找個老婆,她年齡還小,不著急。 就這樣又晃了兩年,到了她十八歲時,那時正趕上兵荒馬亂,朝廷不斷的在抓兵,並且在她所在的小鎮子上有個徵兵的口誤,竟然說出男女老少都可以的話。這讓她感覺非常可笑。但就在她回到家後沒多久來了幾伙官兵說讓她家裡的男丁要去上戰場當兵,當這幾個官兵看見她哥哥時就放棄了,但看見她父親的身板還不錯就跟她父親說讓她父親兩天後去招兵處報名領取衣服,如果不去就是違抗,要被拉進大牢。 於是官兵記錄了她父親的名字後就走了。但父親是這一家之主,哥哥的婚事如果沒有父親操辦,按照哥哥的身體狀況是沒有辦法的,家裡不能斷了香火,所以她決定代替父親去上戰場,而就抓著那個徵兵的人的話男女老少都可以。所以第二天她裝備好自己,穿上哥哥的衣服就去了徵兵的地方。 徵兵的人還是發現她是女的就讓她回家去,於是她就糾住徵兵的那個人的話,給在場的幾個官兵搞得很無語,就說讓她比武,如果打敗了三個軍士就讓她代替父親當兵去。結果比武後她不僅打敗了三個軍士,還又和一個所謂的功夫好的人比武,對方也敗了,最終無奈還是答應了她的請求。 幾日後她隨著新去的官兵操練了十日之後就上了戰場,沒想到她的馬術很精湛,並且射箭非常准備,所謂一箭穿心,她能直接穿兩個人的心。在那場戰事後她被陞官,並且還在軍隊里當了個將領。 就這樣征戰了幾年,她立了不少軍功,她的年齡也大了,年方二十七歲,於是就卸甲歸田繼續當農婦,並且和不遠的一個村子的莊稼漢成了親。 兩年後她卻突然被抓了起來,上面以欺君之罪要斬首她,但皇上知道了她的家庭情況後,暗地裡偷偷把她放了,並給了她家一些錢。(精彩程度不低於電影《花木蘭》) 花木蘭後某一世,他是軍隊中帶兵的武將,統帥的士兵一向勝利而歸,但自己的戾氣總是很大。 在天上的時候,你曾經是個天將,但脾氣很大,有次你找個天兵要東西,人家不給,你就把人打了頓,結果被貶下界來。 我們生生世世輪回的因,都是我們心中的各種煩惱習氣,若不徹底磨滅,我們就總在紅塵中上演各種輪回的生命大戲。

⑸ 《花木蘭》中的主題分析

花木蘭,
中國古代女英雄,
以代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
唐代追
封為「孝烈將軍」
,設祠紀念。在後世影響深遠。其事跡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
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多次重拍,甚至影響波及美國和全世界。
《花木蘭》
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北魏,
文帝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
人民生活
較為安定。
但是,
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
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
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
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
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
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
又要與夥伴們一
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原文為
12
年,是虛指)
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
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
《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
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
;
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
《木蘭從
軍》
長演不衰。
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
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
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
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
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
《木蘭辭》不僅述說了一個女英雄的故事,
也蘊含著中國古代無意識的女性主義的萌芽。
《木蘭辭》中,花木蘭女扮男裝,
代父從軍,進入男權社會,並且與忍受各種艱苦的條件,與男將士並肩作戰,同
男人一樣在戰場上廝殺,
並凱旋迴家建功立業,
成就某些男人都無法成就的事業,
這是對作為女性的花木蘭的贊揚,
同時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對女性價值的認同,

女性意識的覺醒的萌芽。
此後花木蘭也激勵了很多中國古代的女性,
使她們有巾
幗不讓須眉的豪氣。
特別是中國古代就有很多女作家用過木蘭的典故,
都是引以
為傲的。如清代王筠的《鷓鴣天》


閨閣沉埋十數年,不能身貴不能仙。讀
書每羨班超志,把酒長吟李白篇。懷壯志,欲沖天。木蘭崇嘏事無緣,玉堂金馬
身無份,好把心情付夢銓。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古代《木蘭辭》表現的女性主義意識是比較薄弱的,
或者說是無意識的,
木蘭之類英雄的營造,
就某一方面——
「替父去從軍」
而言,
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
她們在這一點上成為女英雄,
其中包含父權社會對婦女的
期待:女人「替父去從軍」
。需要她們如何,她們就能如何。
「替父去從軍」是可
行的,自己去從軍行不行?

所有這些實際依然是一個服從的角色。我們能想像
自己處身這種「花木蘭」文化中,要你干嗎你干嗎嗎?這不是選擇,而是服從需
要。不是賦權,而是權宜之計。為什麼我這么說呢?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
忠孝兩不渝,
文人木蘭詩其實更強化了木蘭行為的意義:
這里木蘭替父從軍,
滿
足了一個更高的父親的需要——國家、
皇權的需要。

⑹ 分析花木蘭的英雄形象

木蘭的巾幗英雄形象出現在文學史上具有不平凡的意義.木蘭無疑是個"當戶織"的勞動姑娘,但她
更是一個戰場上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她不顧戰爭的危險性和喬裝被識破後所帶來的種種惡果和世人不容的眼光,毅然代父從征,表現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更有一種孝順的精神隱含其中.木蘭既是一個現實社會中普通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又是人民心中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

⑺ 花木蘭人物分析

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她對中國古代封建觀念女子不可從軍的反抗;奮勇殺敵是她一腔愛國心,勇敢堅決的體現

暫時只想到這么多

⑻ 怎樣介紹花木蘭這一形象

花木蘭,中國古代女英雄,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拓展資料: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⑼ 花木蘭有什麼性格特點越多越好。。

勇敢堅強,在家裡是溫柔孝順的女兒,在戰場上是勇敢聰明的軍人,在朝廷是不渴權利的朝臣,而回到了家鄉後更是溫和的女孩。
勇敢堅強
堅強;
不認輸;
不怕挫折;
為大家著想
性格為愛家,
愛國不幕名利,
深明大義,
善良,
機智勇敢,
剛毅,
淳樸
有責任心,
堅強,
獨立,
不畏重重困難
疼愛兄弟姊妹
孝順父母
不貪圖富貴
善良
有毅力與耐性
聰明
吃苦耐勞、
待人親熱、
平易近人
樂觀開朗
剛強,
昂首騎馬,
英雄姿態,
樓主拜託,打那麼多不容易,求財富值。

⑽ 花木蘭課文分析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為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這里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託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六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