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滬深300指數、A股票指數、上證指數、深成指數有什麼關系和區別主要看哪些指數
滬深300指數就是滬深300板塊的指數
http://hi..com/poseaker/blog/item/617b8d24c23f5b30c9955900.html
這是他們所佔指數的權重,說白了就是分量。
深成指和上證綜指分別就是上海和深圳的股票的綜合指數(其中包括滬深300)
板塊的指數主要就是用來衡量板塊的強弱買賣力道。綜合指數是比較全面的。所以平時應多關注綜合指數。
http://hi..com/poseaker/blog/category/%D6%A4%C8%AF
這里有些基礎資料適合新人,有時間可以參考參考。
② 股票裡面 上證指數 深證 滬深 中小 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主要看哪個值
上證指數(SH000001)的全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10天之後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深證成指: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價指數(簡稱深證成指)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標准選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數作為權數,採用綜合法進行編制而成的股價指標。從1995年5月1日起開始計算,基數為1000點。其基本公式為:
股價指數=現時成分股總市值/基期成分股總市值×1000
中小板就是相對於主板市場而言的,中國的主板市場包括深交所和上交所。有些企業的條件達不到主板市場的要求,所以只能在中小板市場上市。中小板市場是創業板的一種過渡,在中國的中小板的市場代碼是002開頭的。
B股是指以人民幣為股票面值,以外幣為認購和交易幣種的股票,它是境外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向我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以前只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現國內投資者只要有美元就可以開戶投資)
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其中滬市有179隻,深市121隻。
樣本選擇標准為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股票。
至於主要看哪個值,要看您手中持有的股票屬於哪一類,是大盤權重股,還是中小板,各個指數都有側重點,但整體來說,還是要看上證指數,因為它是一個綜合指數,可以代表整個中國股市大的趨勢.
③ 滬深指數,上海指數,深圳指數是什麼意思
上海指數就是滬指,深圳指數就是深指。
滬指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簡稱上證指數、上證綜指、滬綜指或滬指)是中國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
上證綜合指數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7月15日起編制並公布的、以全部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的股價指數。它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
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上證綜合指數綜合反映上交所全部 A股、B股上市股票的股份走勢。該指數自l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基期及基點:1990.12.19 =100 指數計算: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數;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樣本選擇標准: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上市股票。
深指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4月3日開始編制並公開發表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規定1991年4月3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綜合指數以所有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即日綜合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每當發行新股上市時,從第二天納入成份股計算,這時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調整。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④ 什麼是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和滬深指數,這些指數反應的是什麼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
(4) 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
(5) 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於當日收盤後修正指數,修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范圍。
4、指數的發布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采樣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以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布
深證指數的前身為深證綜合指數,即「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於1991年4月4日開始編制公布,後被深圳成分指數取代。1995年2月20日開始實施發布的深圳成分指數的基準日定為1994年7月20日,基數為1000點。由於深圳成分股指數所選擇的股票經過幾年的調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實際情況,故有些部門仍然依據深綜指來分析深市漲跌情況。
⑤ 上證指數、深圳成指、滬深300、深B指數都是些什麼呀
指數 Index
用以衡量股票市場交易整體波動幅度和景氣狀況的綜合指標,是投資人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上證綜合指數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上證綜合指數是根據上海證券市場所有上市公司的股價加權計算而得。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是衡量上海證券股票市場的重要指數。公司的權重以其總市值為基準。
深圳成分股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分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
滬深300指數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的股票中,選取規模大和流動性強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家成份股作為編制對象,並以這些成份股的自由流通量為權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基期點數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滬深300指數是一隻比較權威的指數。
深B指數
深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8日為基日,1992年10月6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⑥ 上證指數,深證指數,滬深300,的區別!請詳細說明!
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分別是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綜合指數,其指數覆蓋面之大是各自股票概莫能外。而滬深300指數覆蓋面就不同了,它雖說是覆蓋面小些,但覆蓋面橫跨兩個交易所,包含了上證180和深證100兩個指數。
⑦ 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一、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有3點不同:
1、三者的概述不同:
(1)上證指數的概述: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指數」或「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
(2)深證成指的概述:深證成份指數,簡稱深證成指(SZSE COMPONENT INDEX)[1]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
(3)滬深300的概述:滬深300指數,是由滬深證券交易所聯合發布的反映滬深300指數編制目標和運行狀況的金融指標。
2、三者的作用不同:
(1)上證指數的作用: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
(2)深證成指的作用:反映深圳市場的結構性特點,適應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3)滬深300的作用: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准,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3、三者的發布時間不同:
(1)上證指數的發布時間: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2)深證成指的發布時間:自1994年7月20日起正式發布。
(3)滬深300的發布時間:自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
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是三種不同類型的指數,三者之間沒有聯系。
⑧ 深市的股票 看上證指數還是看深成指數
指數只是反應市場的情況,對個人來說意義不大,應該看的是個股情況。
上證指數和深成指數區別:
1.上證股票指數系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市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2.深圳綜合股票指數系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1年4月3日為基期。該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基本與上證指數相同,其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權數為股票的總股本。由於以所有掛牌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其代表性非常廣泛,且它與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發布,它是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深圳股市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在前些年,由於深圳證交所的股票交投不如上海證交所那麼活躍,深圳證券交易所現已改變了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採用成分股指數,其中只有40隻股票入選並於1995年5月開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