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2017汽車行業股票分析報告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軟體量能怎麼調 2025-07-09 07:12:15
股票代碼國農科技 2025-07-09 07:02:56
股票怎麼委託交易嗎 2025-07-09 06:42:29

2017汽車行業股票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8-13 11:08:20

❶ 哪個機構的汽車行業報告權威

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方面,傳統車企傾向於插電混動汽車,而新興車企則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2018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1萬輛,成為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總體上,中國新能源汽車性價比有待提升,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願不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然而,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依然不夠完善,充電設備和車牌成為輿情關注最集中的議題。調查發現,有近七成車主對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最為不滿意,表示新能源汽車出現不同程度的里程衰減,並且,充電樁建設不足成消費者不選購新能源汽車主要原因。

以下為報告目錄:

具體報告名稱為《艾媒報告 |2018-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可在艾媒報告中心查看,至於權威與否題主可自行判斷哦

❷ 2017年汽車行業關注啥

1、私人購車市場進一步擴大2、互聯網造車進入「深水區」3、汽車企業間兼並重組將展開4、汽車產能繼續向中國轉移5、車企產品從數量向品質轉變6、電動車能源公司將利潤翻番7、互聯網促動二手車業務發展8、汽車金融成為利潤增長點9、豪華車市場競爭再次加劇

❸ 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的趨勢 綜觀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喜憂參半,展望我國汽車工業的未來風險與機遇並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去年1至7月,汽車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23.82億元,同比增長29.44%:產品銷售收入3598.88億元,同比增長31.05%:利潤總額221.90億元,同比增長51.14%。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都比較大,實現了增產增收。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去年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躍升至40個工業行業之首。以汽車製造業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已取代電子信息通信業,成為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潛力也非常之大。據有關部門分析,近幾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載貨汽車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次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對中重型貨車、多種專用汽車、礦用車和大中型客車的需求將明顯增加。農村汽車市場對輕、微型客貨車需求也會有較大增長。隨著國家有關鼓勵私人購車政策的出台,預計個人購車比例將逐年快速增長。特別是轎車、客車,尤其是微型客車的需求量會有較大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為此,國家將積極發展售價八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以滿足中國家庭的需要。此外,國家還將大力推進發展汽車工業的相關環境:至2005年,中國公路里程將增加至16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萬公里。各地還將加大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停車場地等交通配套設施。所有這些,都無疑會大大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汽車工業發展形勢喜人,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入世」以後,國門完全打開,我國的轎車產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處於同一個大市場,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完整的轎車開發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製造體系相對薄弱,汽車產業的管理和服務體系仍十分落後,企業規模還難以與國外大公司抗衡。所有這些問題必須認真面對。 打通國際大市場,也給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我們可以有機會在與強手的合作與競爭中學習他們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經驗,不斷完善自己。同時也逼迫我們把自己做大做強。為了應對國際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家將致力於汽車工業的戰略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出兩到三家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同時,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後對幼稚工業的「保護期」進一步加大力度,開放市場,加強對汽車產業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抓緊清理減少不合理稅費,鼓勵百姓的汽車消費。預計6年內我國轎車價格可與國際初步接軌,10年內可完全接軌。只要我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前景還是十分樂觀的。 有關人士預測,未來,我國汽車工業將呈現六大發展趨勢。 一、國有汽車生產企業將由市場」領導者」轉變為市場追隨者 二、汽車生產將由大批量方式轉變為大眾生產方式。 三、汽車企業將由整體性購並轉變為局部性購並 四、人力資源將由國內單一配置轉為全球流動配置。 五、汽車產品將由價格競爭轉變為綜合素質的競爭。 六、汽車消費由集團消費轉化為個人消費。

❹ 現在汽車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新能源汽車注入活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產銷量中的比重越來越高。近3年我國汽車產量呈逐年下降態勢,2019年汽車產量為2553萬輛,汽車銷量為2557萬輛,略高於汽車產量。汽車進出口數量波動變化,2019年汽車進口數量為105萬輛,出口數量為122萬輛。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24.2萬輛,占汽車產量的4.87%;銷量為120.6萬輛,占汽車產量的4.82%。

近3年我國汽車產量呈逐年下降態勢,2019年汽車產量為2553萬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9年期間我國汽車產量呈逐年下降態勢,2019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553萬輛,同比下降8.24%。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2017年汽車行業有哪些事件讓你記憶猶新

汽車行業的銷量情況畢竟關乎很多人的「錢袋子」,而且汽車產業還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深刻地影響著國民經濟大環境,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也無可厚非。那麼除此之外,2017年汽車圈還有哪些事件讓大家印象深刻呢?

1中國電動車革命浪潮

還沒有進入高潮,很多力量就已經早泄,比如最開始喊的最凶的樂視汽車,這波電動車創業新軍,在國內大大小小至少有2-30家。只不過大多數實力不濟,缺乏足夠的傳播能力,不為公眾熟知。

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能源車的大躍進。――我同意

但每次改朝換代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生殖創沖動,這其實很正常。

2015到2020年的中國電動車革命,恰如美國2005-2010,只不過我們晚了人家十年。

當年美國創業造車的公司不下30家。

最後激情褪去,幾乎一絲不掛――只活下了一家特斯拉。

當然了,在眾多精子(資本)一起湧向卵子(創業孵化)的過程中,能百里挑一活下來,就是偉大的勝利,一般生命力都會很強。

2日本車質量神話破滅

偶像註定一個個消失,從神戶制鋼到日產到三菱,丑聞不斷,還都爆發在本土。

推而廣之:所以不值得神話任何國家的汽車品牌。

網路上風氣:要麼把領克吹上天、要麼把WEY踩到地板、一會兒把馬自達神話成日本寶馬、一會把大眾說到一無是處。

汽車就是一種競爭高度激烈的工業消費品,大家都是在嚴格的成本控制下做游戲,誰也不會比誰真的有很大優勢。

在核心技術、設計結構、配置組成高度同質化的今天,車企心裡十分清楚:不同品牌,最大的差異化,其實只不過是設計師的設計手法和品牌Logo背後的售賣的人設。

3中國公布了雙積分制度

這個雙積分,指的是企業油耗和企業新能源車積分,在這個措施下,外資品牌將沒有選擇的加入中國電動車偉大事業。

你不玩?不玩看我怎麼收拾你。限產、罰款,還不就政府一聲令下。特斯拉也眼看就要入華,國家說了,可以最早於18年6月30日前,放開自貿區的汽車製造業股比,這簡直就是特斯拉法案。

外資品牌本來其實就要玩電動車,以大眾為例,他們的中國研發清單里,至少有10款新能源車計劃國產,都在推進之中。到2020年,大家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外資品牌新能源車國產,性能和質量,不客氣的說,明顯領先此時此刻國內市售的國產新能源車。

當然,副作用就是,國際標准產品,肯定不便宜,喜歡高品質新能源車的朋友,可以到時看看。因此,本土品牌要努力了,快速提升自己的產品水平,否則可以說是辜負了國家和政府的一片苦心。

4眾泰福特聯姻

讓汽車圈嘆為觀止的事情很多,眾泰和福特的聯姻絕對算的上。冷嘲熱諷的也好,作壁上觀也好。但不得不承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風向和必然趨勢。這樣的合作明顯就是受到新能源積分等系列政策的影響,早在2008年,眾泰就已經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了,其生產的「2008EV」在上海車展首發,這也是中國第一款工信部認證獲得銷售許可的純電動乘用車。

可以說,眾泰汽車手中牢牢握著通行證,福特通過此次合資解決其進口車新能源積分需求。待到建廠之後,眾泰可以從福特方面撈到技術,增加名氣。作為民營企業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壯大起來。雙方各有所求,至於看客們如何解讀現在還為時尚早。

大家預測一下2018年汽車行業將會有哪些重大的改變。

車惠集,買車真實惠。

❻ 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必須的。看看市場和國家相關政策,這個行業非常好。
①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乘用車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未來十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加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國家也將繼續出台有利於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加之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增加,預計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發動機及變速器零部件行業調查研究報告》對 2012 年至 2015 年中國汽車產量和保有量進行的預測,預計到 2015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將突破 2,500萬輛,保有量將達到1.5 億輛. 2014 年 1-3 月汽車產量為 589.17 萬輛,同比增幅達到 9.16%,其中乘用車增幅達到 9.48%,增速高於商用車.
②我國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近年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知名汽車企業逐漸涌現,汽車生產核心技術和新技術逐漸為國內企業所掌握,出口規模逐年擴大,我國已經具備了向汽車製造國轉變的基礎.為了實現轉變的目標,我國必須首先形成多家規模化、集團化企業,兼並重組勢在必行,自主品牌必將成為政府未來大力扶持的對象.隨著近期整車及汽車零部件支持政策的陸續頒布,未來行業的發展重點著重體現在加強自主品牌企業技術開發力度;鼓勵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可望逐步擴大,技術實力也會迅速提升,中國的汽車市場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❼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論文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汽車行業雖然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等問題,但整個行業高速發展,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及消費大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中商情報網《2012-2013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咨詢報告》

2001 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僅為200餘萬輛,但在2006 年產銷量已雙雙突破700萬輛,全年生產728萬輛(其中乘用車523萬輛)、銷售722萬輛(其中乘用車518萬輛);2008 年在經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汽車工業仍保持了增長,全年汽車生產930 萬輛(其中乘用車674萬輛)、銷售938萬輛(其中乘用車643萬輛)。

2009 年,在全球汽車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我國汽車行業一枝獨秀,汽車產量為1,379萬輛,銷量為1,3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28%和45.42%。2009 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同時中國汽車消費量佔全球總消費量比例已達12%。

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800萬輛,蟬聯全球第一,分別達到1,826萬輛和1,806萬輛,同比增長32.41%和32.40%。其中,乘用車產銷1,382萬輛和 1,375萬輛,同比增長33.14%和33.11%。2011年,汽車產銷1,842萬輛和1,851萬輛,同比增長0.84%和2.45%。其中:乘用車產銷1,449萬輛和1,447萬輛,同比增長4.23%和5.19%。

❽ 2017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

2017年新聞媒體關於汽車行業的報道眾多,哪件事印象最深?哪些報道記憶猶新?我想談論最對的應該就是新能源汽車了。對在哪呢?

新能源汽車多年來一直作為燃油車的附屬,特斯拉也還是少數人的玩具。很多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發展的未來,可是未來在哪裡,還在人們閑余談聊中。

可以在2017年某月某日開始,多國相繼發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一時間「禁售燃油車」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話題。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一下清晰在眼前,中國也表態正在啟動對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的研究工作。

當然,這一切源於《巴黎協定》。因為它,國際社會團結一心,展示立即採取行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

新能源汽車撥開雲霧自青天而來,捅破等待許久的窗紙。

你是對的,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