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如何利用移動平均線分析股票
擴展閱讀
丹科科技股票 2025-07-11 03:17:30
各大城市股票代碼 2025-07-11 01:52:13

如何利用移動平均線分析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19 15:32:05

⑴ 如何用均線分析一隻股票 能否給我舉個例子 謝謝

恩 對 只言片語很難說清楚 去私募風雲網看看吧 我簡單說一下 個人覺得 所有的指標 均線系統 和成交量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指標 就簡單說下均線系統 均線 粗略的說 就是連續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線 ma5 就是指的5天內的平均成本 同理ma10 ma20等等都是指的10天內 20天內的成本 比如 五日線 當股價出於5日線之上 也就表示 今天的股價是讓前面五天進場的投資者基本都是盈利的 對於股價會產生支撐作用 有興趣可以看下最近的強勢股 萊茵生物 股價穩穩地依託5日線向上攀升 相反處於5日線之下就是表示今天的股價是讓前面五天進場的投資者基本處於虧順狀態 很多人會選擇割肉 所以拋壓會比較沉重 對股價產生壓制 簡單說兩個交叉 1、」黃金交叉」 當10日均線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線,10日均線在上,30日均線在下,其交叉點就是黃金交叉,黃金交叉是多頭的表現,出現黃金交叉後,後市今有一定的漲幅空間,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2、」死亡交叉」 當30日均線與10日平均線交叉時,30日均線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線,形成30日平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時,其交點稱之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預示空頭市場來監,股市將下跌此時提出場的最佳時機。 要做股票 不懂技術是很難生存的 很多人連這點看書的耐心都沒有 何談在股市生存 在股市賺錢 這就肯定是奢望 不過也要明白 所有的技術分析 就是你技術再好 就算你是私募有錢有技術 技術分析不是百發百中的 只能說當我們看好一隻股 用我們的技術分析 我們可以減少風險 我們會有8成或者9成把握會盈利 你還是要承擔這10%的風險 控制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曾經說過 投資三原則 第一個保住本金 第二個保住本金 第三個還是保住本金 願你在股市中也可以展現自己的價值

⑵ 怎樣通過移動平均線選股

如何用移動平均線進行選股
1、選股必須先分析其平均線系統排列的情況,認清該股目前所處的形勢。

2、選股應選擇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的股票,這些股呈強勢,獲利的機會大。
3、平均線反映的是大眾平均持股成本,通過分析股價與均線位置之間的關系,可以估計目前市場上獲利拋壓及空頭回補意願的強弱。
4、在趨勢未改變之前不要拋出手中的股票。
5、選股務必分析短期的乖離率,不宜介入乖離率太大的股票。
6、短期均線急速上揚的股票必須注意。
7、強勢股也應具有強勢均線系統,往往在回檔至均線附近即獲支持,這正是買入時機。
8、通過分析均線系統可以得出一系列買賣信號,而均線系統本身反應較慢,所以應該結合日K線分析,由它們的位置關系來決定買賣策略。

⑶ 怎樣利用移動平均線指標預測未來股票的走勢

轉點移動平均線運行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波峰和波谷,這就是轉點。移動平均線的轉點非常重要,它通常預示著趨勢的轉變。當一種移動平均線向上運行,無法再創新高,並顯示波峰狀,即是股價無力創新高並可能轉變趨勢下行的徵兆,這種轉點通常又稱為賣點。在下跌過程中,移動平均線向下運行,曲線轉平並調頭時,波谷就出現了,即人們所說的買點。投資者應緊跟移動平均線,及時發現轉點(波峰和波谷)來尋找買賣點。 移動平均線
形態當移動平均線在底部出現雙底形態或三重底形態,就是最佳買入時機。而當移動平均線在頂部出現雙頂形態或三重頂形態,就是最佳賣出時機。 黃金交叉以5日移動平均線和10日移動平均線為例,將每日的5日移動平均線相連,得出一條運行曲線。將10日移動平均線相連,得出另一條運行曲線。在底位5日移動平均線上穿10日移動平均線產生的交叉點,叫黃金交叉,這通常就是較好的買入點,即進貨點。 死亡交叉以5日移動平均線和10日移動平均線為例,5日移動平均線在高位從上向下穿10日移動平均線,所得到的交叉點叫死亡交叉。死亡交叉出現時,通常是個較好的出貨點。意味著明確的離場信號。

我們這周剛學完的,希望能幫到你

⑷ 如何用均線看股票漲跌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在均線系統使用方面,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趨勢:短期均線上翹,說明股票或指數短期處於上升趨勢。同樣,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上翹,則反映中長期的上升趨勢。如果不是上翹,而是下探,則顯示為跌勢狀態。若是均線斜率不大,處於橫向運行狀態,則顯示盤整格局。在持續性的長期升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上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下方。在持續性的長期跌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下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上方。

二是交叉突破:我們可以從均線系統的交叉,判斷個股或大盤可能出現的突破型走勢。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不久10日均線又上穿20日均線,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態,預示著向上突破的確立。判斷跌勢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線靠近10日均線,後市若相繼下穿20日均線,則預示著跌勢的確立。

三是發散形態:發散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相互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特別是短期均線此時往往走勢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翹狀態,則意味著短期成本 遠遠高於中期、長期成本,獲利籌碼大增,短期面臨套現壓力。如果是下跌狀態,則說明短期成本遠遠低於中期、長期成本,套現壓力減弱,短期面臨反彈。

四是支撐位和阻力位: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預示著受到短期支撐,後勢仍將走高;若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跌幅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

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或長期均線,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若K線跌破支撐,或突破阻力,都預示著運行趨勢的確立。
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⑸ 如何用移動平均線來量化股票價位

1、買點信號:股價經過較長時間下跌進入了橫盤整理狀態後,成交量會非常小,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形成粘合狀態,每日的成交量大部分時間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下。在這種前提下,如出現日成交量小幅溫和放大,上穿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隨後又引起5日均量線上穿10日均量線,形成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的黃金交叉形態,此種形象出現,將是較好的買入信號。

2、賣點信號:當股價連續上漲,成交量不能繼續再創新高,反而低於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時,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在高位開口縮小,並進一步形成死亡交叉時,是較好的出貨點。賣出點的選擇應注意:有時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在高位開口縮小,股價就已開始下跌:有時要等到完全形成死亡交叉時才開始下跌。

3、持股信號:當某股股價開始一輪升勢,成交量經常呈一種逐步放大的態勢,此時成交量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上運動,說明資金還在繼續進入這只股票,此時股價將會呈現一種大漲小回的走勢,此種情況通常應該持股。

4、在一個三浪上升和一個五浪上升的行情中,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在三和五浪給出的死亡交叉信號較為可靠。

5、在一段上升行情中,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形成死亡交叉,和前一次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的死亡交叉產生背離時,出貨信號將更為可靠。

6、使用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在高位產生死亡交叉出貨,此種方法特別適合一些股價連續上漲,成交量連續放大,流通盤中盤以上的庄股,是一個做強勢股出貨的指標。

7、以均量線作為進出標准,不適合於成交量不能連續放大的弱勢股和冷門股。

8、賣出方法不適合於流通股本小、籌碼鎖定極好,被莊家控盤的單邊上升股。均量線反映市場成交的主要趨向,是市場的本質屬性。強勢股、庄股、大牛股所以能連續上漲,和市場主力收集籌碼的成本有著極密切的關系。而均量線恰好能量化莊家的平均成本和平均持倉量的大小,並進行有效的監控。也是能發現主力莊家動向,及時跟進強勢股、庄股、大牛股的有效指標。

⑹ 在股票投資中,如何運用移動平均線進行投資

移動平均線運用法則: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詳細運用你可以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看看,裡面有多項指標指導,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能幫到您,祝投資愉快!

⑺ 如何用移動平均線判斷股市

1、多頭市場經過長期上漲後,短期線、中期線、長期線均在股價線下方向上移動,排到關系必是股價線距短期線最近,依次是中期線、長期線。當股價轉勢下跌,進入另一循環期時,跟著股價線由上升轉為下跌的必是短期線最敏感,首先向下翻轉。股價若繼續下跌,中期線和長期線才依次轉向右下方移動。當短、中、長三線開始出現圍繞交叉的狀態時,應及時拋售,或視情況補進。

2、短期線漸漸下落至最下方,中期線也同樣下移至長期線之下。兩條平均線相交的這個時點被稱為「死亡交叉點」它意味著迄今上漲的行情終了。此後,股價線、短中長期線按順序呈空頭排列,形成所謂「逆向圖形」,這是典型的疲軟行情。

3、在空頭市場中,疲軟行情持續相當一段時期之後,股價開始回升,跟著股價由下往上翻轉的首先是短期線。隨著股價繼續上升,中期線和長期線又依次轉向上方移動。當短期線急劇超越中、長期向上移動時,意味著買進的時機已到。

4、短期線漸漸上升至最上方(股價線之下),中期線也轉向長期線之上。兩條平均線相 交的這個時點被稱為「黃金交叉點」它標志著行情進入上漲時期。此後,四條曲線按順序呈多頭排列,並且各條線均呈上升狀態,形成所謂「順向圖形」,這是最令人放心的堅挺行情。

5、股價進入盤整期時,短期線、中期線很容易與股價線交錯在一起,則會出現短期線有時在中期線之上,有時在中期線之下的情形,表示近期內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趨於一致。有時中期平均成本高於短期平均成本,有時則相反,股市缺乏彈性,靜待買賣雙方打破僵局,使行情再度上升或下跌。

6、如果中長期向上移動,股價線與短期線向下移動,可以認為上升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回檔,直至股價線與短期線相繼跌至中長期線的下方,而中長期線亦有向下反轉而行的跡象,才表明趨勢改變。

7、如果中長期線仍向下移動,股價線與短期線則向上移動,可以認為下跌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反彈行情,直至股價線與短期線先後重新回到中長期線的上方,而中長期線亦有向上反轉而行的跡象,趨勢則改變。

具體的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運用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⑻ 在實戰中怎樣運用均線分析股票

均線分析股票,還是得從形態分析。

比如說這樣的下跌形態分析:鑽石形

實例:外運發展股價在經過一輪下跌後,於2012年11月底和12月初形成一個塔形底形態,之後股價開始震盪上漲。

形態簡介:

塔形底形態表現為價格或指數在回落過程中出現一根大陰線或中陰線,緊接著並沒有繼續大幅下跌,而是出現小陰線小陽線,這表明多空力量經過下跌已經達到一種平衡,之後走出一根大陽線或中陽線,從而開始反轉向上,塔形底形態形成。塔形底形態與塔形頂形態相反,與圓弧底形態類似。

形態要點:

1、塔形底形態由多根K線組成,前面先是大陰線或中陰線,後面是大陽線或中陽線;

2、中間的小陰線小陽線總體呈水平震盪走勢;

操作策略:

在經過大幅下跌之後探明了底部區域,然後開始震盪上升,在這個過程中的回調時出現塔形底形態,要敢於做多持有;在相對的高位出現塔形底形態時,只可短線做多,但要時時警惕小心主力的誘多行為。

(兩個案例,供你參考哦)

⑼ 如何製作股票的移動平均線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較易掌握趨勢變動的方向之優點所發展出來的,它是利用二條不同速度(一條變動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另一條較慢——長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來計算二者之間的差離狀況(DIF)作為研判行情的基礎,然後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動平均線,即MACD線。MACD實際就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徵兆,來研判買進與賣進的時機和訊號。
計算方法

(1)計算平滑系數

MACD一個最大的長處,即在於其指標的平滑移動,特別是對一某些劇烈波動的市場,這種平滑移動的特性能夠對價格波動作較和緩的描繪,從而大為提高資料的實用性。不過,在計算EMA前,首先必須求得平滑系數。所謂的系數,則是移動平均周期之單位數,如幾天,幾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數=—————————
周期單位數+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數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數為——=0.0741
27

(2)計算指數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數後,即可用於EMA之運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今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依公式可計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盤指數一昨天的指數平均值)+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計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盤指數+昨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2727

由於每日行情震盪波動之大小不同,並不適合以每日之收盤價來計算移動平均值,於是有需求指數(DemandIndex)之產生,乃輕需求指數代表每日的收盤指數。計算時,都分別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權數(兩倍),即對較近的資料賦予較大的權值,其計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為收盤價,H為最高價,L為最低價。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盤指數,可以需求指數來替代。

(3)計算指數平均的初值

當開始要對指數平均值,作持續性的記錄時,可以將第一天的收盤價或需求指數當作指數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確一些,則可把最近幾天的收盤價或需求指數平均,以其平均價位作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選定的周期單位數,來做為計算平均值的基期數據。

3.研判

(1)DIF與MACD在0以上,大勢屬多頭市場。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點交叉向下,只能看作行情的回檔,不能看成空頭市場的開始。

(2)反之,DIF與MACD在0以下,大勢屬空頭市場。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賣,若DIF向上突破MACD,是高價位拋售股東的股檔的回補現象,也可看作少數投資者在低價位試探著去接手,只適合買入走短線。

(3)牛差離:股價出現二或三個近期低點,而MACD並不配合出現新低點,可作買;

(4)熊差高:股價出現二或三個近期高點而MACD並不配合新高點,可作賣;

(5)MACD可配合RSI(相對強弱指數)與KD(隨機指數),互相彌補各自的缺點;

(6)高檔二次向下交叉要大跌,低檔二次向上交叉要大漲。

4.評價

MACD技術分析,運用DIF線與MACD線之相交型態及直線棒高低點與背離現象,作為買賣訊號,尤其當市場股價走勢呈一較為明確波段趨勢時,MACD則可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但當市場呈牛皮盤整格局,股價不上不下時,MACD買賣訊號較不明顯。當用MACD作分析時,亦可運用其他的技術分析指標如短期K,D圖形作為輔助工具,而且也可對買賣訊號作雙重的確認。

⑽ 利用移動平均線怎麼看走勢

均線的滯後性是均線系統的致弱點使得均線統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從這點來講均線系統對股市研究並無大益。
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情況下的K線圖上都有MA均線指標,並且MA的參數大多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顯,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個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為標准來看股市的話,只有在MA(5.10.20)正確地反應股市運行的,是股市運作的客觀規律的情況下才可取,否則就是緣木求魚越使用越壞事。我反對這種隨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態度。
我們來看MA的計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與其一定時期內歷史交易收盤價有關。假設股價處於高位或低位並開始出現橫盤時,每天新的收盤價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變動不大,但MA計算中卻要減去前期一個很低或很高的歷史收盤價,這樣就出現股價沒發生多大的波動而MA指標卻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也就是講MA受到了歷史收盤價的強烈干擾。這種干擾我們稱之為系統干擾。這種系統干擾能否盡可能地避免呢?應當怎樣去避免?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沒有必要在這提出問題來。避免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參數調整到和為股價的波動周期相吻合,按股價的短、中、長期波浪的交易周期為標准。這樣一來不管什麼時候的MA均線都相應地包會了一個完整的波動周期,MA就能盡可能地避免相鄰周期內的系統干擾。
從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來看。所謂均線的壓力和支撐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並被廣大機構及股民所認可。但許多時候都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其壓力和支撐作用。均線指標在指示上因其演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它的指示滯後於股價的波動。當看到所謂的金*、托、井、死*和壓時股價已經上漲或下跌了一大節。MA的參數值越大它的滯後性越強。MA指示就是用損失其實時性換得穩定性。這樣在大牛和大熊時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事先又怎樣了解這一次是大牛、大熊還是反彈或回調?這樣一來MA指標就從整體上失去了指導意義。再者大家試想哪一次牛市起動不是沖破重重均線壓力而昂頭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於打破層層支撐而一瀉千里的?因此我們就要了解為什麼均線有壓力和支撐?所謂壓力和支撐不是隨意作一根線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鄰兩個交易日的壓力和支撐也不一樣。均線MA的本質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個周期內的交易平均價格(如大致地認為這幾個交易日內的成交量是均勻的),那麼均線就代表了這N個交易日的參與買入者的持倉成本。也就因此而產生了壓力與支撐的效應。好了,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問題,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沖破這個壓力與支撐,那麼什麼情況下地才能更容易引發行情的改變呢?也就是什麼情況下壓力與支撐最薄弱,易被重重沖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兩軍對壘時只有在對方兵力分散時才有利於各個擊破。
這就是講各條均線和股價均勻分布時最易轉勢、反彈或回調。例如:用MA(5.10.20)的話,當5日、10日、20日均線之間及收盤價與5日均線之間等距離時,壓力和支撐作用較為薄弱易從此展開新行情。利用這一特點也可以彌補均線的滯後性。這樣做的弱點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現一定的誤判斷。
對MA指標的一點小改進
一、盡量緩解MA(5,10,20)的系統誤差。首先調整一下MA的參數設定。從江恩理論中「在每周期內的45度和120度倍數位置是行情的關鍵點」、我國古代歷法「以5日為一元,3元為一節(氣),6節(氣)為一季」和上證的特點每年近250個交易日出發,選取神奇數列中的5,13,34為MA參數。這樣即為MA(5,13,34)。
二、為了盡量緩解MA(5,13,34)的滯後性增加其靈敏性,我們引入統計數學中的加權演算法對MA作一定的修改。加大MA中近期收盤價所佔比例。
(ma(close,5)+ma(close,3))/2;
(ma(close,13)+ma(close,8))/2;
(ma(close,34)+ma(close,21))/2
至於用法你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