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便找一個股票分析,如分析上證指數,大致分析下它一直以來的走向,再找最近的動態分析一下,十多頁就好
從歷史漲跌看大盤:
回顧21年,才能看清來龍,才能摸准去脈;才能在牛市中獲得更大的收益。根據對21年的股市漲跌分段回顧,總體來看,21年來股市經歷了8段大漲,8段大跌。
統計顯示,這21年裡,大漲的平均周期為44.8周,最後一段大漲也就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上證指數從1664點漲至3478點,漲幅達109%,上漲周期為40周,隨後就出現了下跌整理至今。
目前上證指數仍處於對之前的上漲的整理過程中,我們對歷年上證指數的整理周期也進行過數據統計,整理期一般為60-70周,目前這段整理已經持續了44周,從時間調整上來看也遠遠沒有達到,所以我們認為上證指數目前仍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整理調整時期。
從上證指數周K線圖中,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指數大的形態是一個三角形,根據目前的形態我們估算,這個三角形的完成還需15-20周左右的時間,形態的時間和整理周期的時間基本吻合。由此,我們認為,上證指數仍會整理15-20周左右的時間,隨後會出現一波較大的上漲波段。
8 段上漲統計數據
時間 區間 上漲區間 上漲點數 上漲幅度 上漲持續時間 周平均上漲點數
第一輪暴漲 1990 年12 月-1992 年5 月 100-1429 1329 1329% 72.8 周 18.25
第二輪暴漲 1992 年11 月-1993 年2 月 393-1558 1165 296% 17 周 68.53
第三輪暴漲 1994 年7 月-1994 年 9 月 333-1052 719 215% 12.8 周 56.17
第四輪暴漲 1996 年1 月-1997 年 5 月 512-1258 746 143% 68.6 周 10.87
第五輪暴漲 1999 年5 月-1999 年 6 月 1059-1756 697 65.70% 6 周 116.17
第六輪暴漲 2000 年1 月-2001 年 6 月 1341-2245 904 67% 72.8 周 12.42
第七輪暴漲 2005 年6 月-2007 年 10 月 998-6124 5126 513.60% 68.6 周 74.72
第八輪暴漲 2008 年10 月-2009 年8 月 1664-3478 1814 109% 40 周 45.35
平均值 1562.5 44.8 周
8 段下跌統計數據
時間 區間 下跌區間 下跌點數 下跌幅度 下跌持續時間 周平均下跌點數
第一輪暴跌 1992 年 5 月-1992 年 11 月 1429-400 1029 72% 25.7 周 40.04
第二輪暴跌 1993 年 2 月-1994 年 7 月 1553-325 1228 79% 72.9 周 16.84
第三輪暴跌 1994 年 9 月-1996 年 1 月 1053-512 541 51% 68.6 周 7.89
第四輪暴跌 1997 年 5 月-1999 年 5 月 1510-1047 463 30% 104.3 周 4.44
第五輪暴跌 1999 年 6 月-2000 年 1 月 1756-1361 395 22% 30 周 13.17
第六輪暴跌 2001 年 6 月-2005 年 6 月 2245-998 1247 55% 208.6 周 5.98
第七輪暴跌 2007 年 10 月-2008 年10 月 6124-1664 4460 73% 52.1 周 85.6
第八輪暴跌 2009 年 8 月-2010 年 7 月 3478-2319 1159 33.30% 47 周 24.66
平均值 1315.25 76.15 周
----------------------------
華山論劍:反轉時機或在6月 迴避兩大風險
3000點附近A股屢遭「定點停車」,近期大盤的連續調整更令投資者揪心。5月大盤會不會否極泰來?大小盤風格轉換能否繼續?哪些股票已進入投資區間。本期邀請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董事陳淑敏、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和世紀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萬文宇三位嘉賓,共同探討這些熱點問題。
銀行股攻守兼備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第一年,中國經濟正在從外需拉動朝內需拉動轉型。在房地產調控和緊縮政策作用下,PMI已經出現一定回落,但我們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全年GDP增速可達9%至9.5%,下半年不會出現所謂的「硬著陸」。
通脹方面,CPI走勢通常比貨幣供應增速走勢滯後6-9個月,由於國內貨幣供應量增速已在去年年底見頂,相信國內CPI漲幅將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見頂,全年通脹水平可能會維持在4%-4﹒5%,相對9%-9.5%的GDP增速來說,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並非不能接受。因此,我們預計調控政策將集中於上半年,政策出現超調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已經低於過去十年的中位數,處於比較有吸引力的水平,尤其是銀行股板塊,估值已經非常誘人。但近期市場仍然處於低迷,對於不少股票來說,其實已經出現了買點。
從行業看,十分看好銀行股,因為目前國內銀行股的業績仍處於高增長期,但估值卻十分便宜,市盈率僅六七倍。在政策緊縮期內,國內流動性偏緊,銀行對於貸款的議價能力較強,銀行業的息差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有利於業績增長。而如果緊縮政策放鬆,流動性又會出現寬裕,市場整體的估值也會隨之上升,推動銀行股上漲。可以說,銀行股是攻守兼備的品種。盡管一季度銀行股已經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但目前仍被低估,仍然值得買入。
除銀行外,我們也看好水泥行業。今年全國計劃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是1000萬套,這將大大拉動水泥需求,而在政府始終限制水泥行業產能增長的背景下,國內水泥價格將保持高位,令水泥股受惠。
在消費類股票方面,我們十分看好高端品牌以及在二三線城市有良好分銷渠道和滲透力的品牌,主要是因為未來幾年二三線城市將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主力,二三線城市消費的增長將會明顯快過一線城市。我們比較不看好食品飲料和項目集中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公司,因為成本上漲和貨幣政策緊縮給它們帶來的壓力最大。
市場重拾升勢需待六月
近期市場大幅下跌,調整態勢明顯。表面看,市場調整主要來自一系列政策傳聞和事件沖擊。但從實質看,資金面短期逆轉和基本面階段性擔憂是調整主因。
從流動性角度看,4月底和5月底各有一次財政存款積累,規模為單次3000-4000億元,效果相當於上調兩次存款准備金。受全年信貸投放節奏和銀行監管政策趨嚴影響,2季度前半段信貸控制依然偏緊,歐美貨幣緊縮預期又減緩外部資金流入速度。從基本面看,4月PMI指數下滑預示二季度經濟可能出現「旺季不旺」局面。
5月市場何去何從?市場驅動力來自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三個層面。目前的情況是:雖有調控慣性,但政策「由緊及穩」趨勢明顯;二季度經濟基本面略有下滑,但幅度應屬可控;這兩者對短期市場趨勢性影響有限。關鍵因素在於市場資金面變化,二季度資金面將呈「U」型變化,受財政繳款、政府流動性投放偏緊、外部資金流入波動等因素影響,二季度中間段市場資金面壓力最大,也是指數最難熬的階段,市場可能繼續偏弱,並在2800-2900點價值底附近尋求支撐,等待6月基本面企穩、政策預期改善、資金面重回寬裕後再重拾升勢。
短期來看,市場或有技術性反彈,但再次趨勢性上行的時機至少需等到6月,原因在於調控並未終結,調控頻率需到二季度末才有望出現明顯下降,進而明確政策「由緊及穩」的趨勢;經濟基本面的階段性下滑目前僅是開始,現有庫存的有效消化和新增需求的重新顯現均需等到二季度末;市場資金面仍在二季度「U」型變化中最難熬的階段,下一公開市場到期高峰、其他領域投資資金轉移和外部資金推力再次上升所驅動的反轉時機在6-7月。
近期中小市值個股跌幅巨大,但系統性買入的時機仍未到來。去年底以來,推動周期股和成長股估值差擴大的因素已趨弱化,這是周期股修復和成長股調整的中長期動因。短期看,創業板指33倍的估值依然偏高,且還存在未來盈利預測下調可能。中小板指估值則已回落到25倍以下,因此即使要抓反彈,重點也應是流動性較好、估值相對合理的中小板個股,創業板個股則應繼續堅持「反彈減倉」策略。
因此,當前投資應迴避兩個潛在風險:一是中上游生產性板塊的短期壓力;二是高估值的成長性股票。二季度繼續推薦「金融+消費」組合,前者受低估值和政策拐點顯現的雙重支撐;後者受成長性、市場環境、政策題材的三重催化。即使面臨短期補跌風險,其在二季度市場的「U」變化中獲取超額收益仍是確定性事件。推薦行業為保險、銀行、零售、白酒、白色家電、地產。
二季度或現全年最佳買點
近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PMI環比回落、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低於預期,使市場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盈利增速下滑產生擔憂,在A股市場上則表現為價值中樞下移。
我們對全年國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仍有信心,但在物價水平仍高於全年調控目標、經濟增速呈現放緩跡象的背景下,國內宏觀調控的難度將有所加大,後續政策的出台將更多地關注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4月加息後,觀察5月、6月貨幣政策實施效果更為重要,這將成為下半年政策確定的主要依據。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根據對M1及M1-M2差值變化的分析,我們認為自去年4月以來市場開始對貨幣增速的放緩逐漸有所反應,到年初M1-M2出現逆差,2月有所收斂,3月略有擴大,後期如該逆差值進一步擴大,市場短期內難以形成轉折性拐點,而該逆差值由底部回升時可密切關注市場的拐點性機會。由於市場的拐點往往較差值拐點提前出現,因此不排除二季度出現全年最佳買點的可能,我們認為市場將會在二季度尋找這一積極信號。
展望5月,在市場短期對以上因素有所消化、本月到期流動性低於4月的情況下,我們對5月行情並不過分悲觀,但值得關注的是6月CPI翹尾因素較高、到期流動性較大,不排除屆時央行繼續通過價格手段收縮流動性的可能。
投資方面,建議關注以下三方面:一、年報公布後市場風格的變化。若市場擔憂經濟增速放緩,周期性行業的上行動力將有所減弱,而中小盤股在經過前期泥沙俱下的調整後,走勢可能呈現分化,市場整體風格特徵需要在5月進一步觀察;二、人民幣升值。近月人民幣升值有所加速,造紙、航空等受益較為明顯的行業近期表現堅挺,在升值趨勢中以上品種仍可進一步關注;三、對於食品飲料、醫葯生物、新興產業等可在市場回調中進行中長線布局。
2. 如何用成交量分析股票
你好,首先,股票的成交量是買、賣雙方達成成交後就會出現確定成交的單子,在股市交易時間(一個時間單位中)內成交量的單子數量(以每1手為單位)。股票成交量在市場中分為放量、縮量、地量等等,因為股票市場是買賣博弈的市場,買賣雙方形成的成交量會決定股票後續的價格走勢情況。所以不同的股票成交量形態對於股票的影響都會有所不同。
如果股票處於成交量有效持續放量(大於前一個交易日成交量的1.618倍)的狀態中,表示股票活躍性正在增加、股票熱度處於上升趨勢、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在逐步增加。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持續放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因為以上原因,大概率會使股票價格出現上升行情。
如果股票處於成交量有效持續縮量的狀態中,表示股票活躍正在縮減。股票熱度處於下降趨勢、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在逐步縮減。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持續縮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因為以上原因,大概率會使股票價格出現下降行情。
如果股票處於地量的狀態中,是指股票成交量處於近期相對最低點,表示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相對較少。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地量的狀態下,股票價格會大概率出現逐步回升處於近期底部階段,股票的成交量也會逐步的回升。
如果股票處於天量的狀態中,是指股票成交量處於近期相對最高點,表示市場投資者對於該股關注度處於一個階段的頂峰階段。通常股票成交量出現有效天量的狀態下,會使股票價格處於近期的高位點,因為「物極必反」的道理,大概率會使股票成交量後續供應不足,導致股票出現調整階段。
總體而言,股市中的成交量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看到市場方面的活躍度、投資者的積極性等。但是,投資者要注意市場中是沒有完美的數據指標和技術圖形,都會有部分的誤導信息,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3. 怎麼分析股票的低谷和高峰
因為低谷 高峰不是現成擺在那的 是要經過時間和人為買賣才行成的 所以不能准確分析出 只能分析個大概 打個比方 上升趨勢時低谷在上一個高峰往下一半的位置或3分之一處
4. 為什麼股票分析師的報告沒有看空的
原因大概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股市目前做空的工具很少,雖然有融資融券,但不是每隻股票都有的,而且還有各種限制。
第二,散戶或者機構持有股票主要還是靠上漲賺錢的。如果你看空成功的話,大家都會罵你,覺得是你把股價搞下去的,如果你看空失敗的話,大家還是會罵你,覺得你分析水平不行。
第三,公司經營總會有高峰和低估,利空和利好可能是交叉出現的。所以你在利空來臨之際一份看空報告把上市公司給得罪了,可能不再會被上市公司所待見。
這是一個報喜不報憂的社會,這是一個諱言失敗的社會,如果你今天看空這個,明天看空那個,可能很快會背上一個烏鴉嘴的綽號,從此難以在圈子裡立足。
5. 怎麼樣能看出一支股票到頂了
判斷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是否到頂可以通過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這兩種方式對個股股價的位置進行預判,預判不能保證在最高點作出決策。無論是用哪一種分析,都只能以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個股的機會和風險判斷,對市場的這種股票高低點進行了解,盡量提高對高低點判斷的正確率,不能想著精確捕捉最高點和最低點。
基本面分析就是研究一隻個股在出現了持續上漲之後,它的股價是否已經處於被高度的位置,股票的價格上漲是否已經超過了其價格估值,一旦確認標的股票目前的上漲已經處於泡沫階段,那其後序的任何錶現,由基本面分析來判斷都被認為具有較高的頂部風險。
分析股票是否到達頂部還可以通過成交量來判斷,如果股票的價格到達周期性高點,由於A股市場上沒有做空機制,只有通過低買高賣這唯一的手段進行獲利,因此持有者必然會在高點拋出籌碼落袋為安,這樣一定會造成這一價格區間內的成交量增加。具體表現就是股票上漲速度放緩,成交量明顯增加,這個時候趨勢開始轉變,就是離場的時候了。
要判斷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位置,可以結合市場環境、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和交易量分析去進行預判,沒有一種方法可以百分百精準,個人投資者還要通過自身的投資經驗對趨勢進行判斷,提高規避風險的成功率。
6. 如何分析股票高峰
成交量創新高
利好利空平衡
垃圾股輪番跳升
一線指標股表現呆滯
再加上零下二十一度說的情況就到高峰了
7. 拜託各位大牛~股票基本面分析的發展歷史和主要人物及觀點,必有重謝
提一下三個重要人物,相關資料你可以去書店找.
本·格雷厄姆
沃倫·巴菲特
彼得·林奇
關於他們的書太多了,他們都是基本面分析的大師,三言兩語很難解釋清楚。寫論文在網路上是查不清那麼多資料的,去書店找吧。
8. 怎麼學股票分析
新手如何學習股票技術分析基礎理論?
本文來自:理想論壇 www.55188.com 作者:藍海豚23 瀏覽906次 原文: 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2812682 發本帖希望對新手學習技術分析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高手或老股民能把自己的學習歷程拿出來一起分享,交流心得。
技術分析對炒股的重要性相信入門者一定深有感觸,因為股評家們老是拿著一些技術分析的概念來做演講,其實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大概有以下幾種,他們分別是隨機漫步理論、量價關系理論、道氏理論、循環周期理論、相反理論、波浪理論、K線理論、切線理論、形態理論。
一、K線理論 K線的組合應用:單根K線:以實體長短、陰陽,上下影線長短及實體長短與上下影線長短之間的關系等來推測行情 多根K線:以各根K線的相對位置和陰陽來推測行情。
二、隨機漫步理論 物理學中,有1種布朗運動,指的是分子的漫無目的的無規律運動。隨機漫步理論是布朗運動的延伸。該理論認為,證券的價格是隨機的。對一個在寬闊的廣場上漫無邊際行走的人來說,我們不知道他的下一步將走向哪個方向,一點相關的信息也沒有。隨機漫步理論對價格波動的認識也是這樣,價格下一步的起伏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隨機漫步理論認為,證券價格的波動是隨機的,象一個大廣場上行走的人一樣,價格的下一步將走向哪裡,是沒有規律的。證券市場中,價格的走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也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從實際的較長時間的價格走勢圖上可以看出,價格上下起伏的機會差不多是均等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一個特定的時間,可以認為價格的波動方向是隨機的。隨機漫步理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從另一方面看,證券價格畢竟不是「運動的分子」,證券有自身素質好壞的區別,有受外界因素影響程度的區別。價格的變化要受到一些因素制約,價格的波動不是一點規律都沒有,應該存在一定的規律,只不過我們還沒有充分地掌握這些規律性。例如,股票市場的價格指數整體上是上升的就是一個普遍的規律。隨機漫步理論是部分人對證券市場的看法之一,在一定的場合還是有道理的。在實際市場實踐中,要注意隨機漫步理論的存在。
三、切線理論 1、趨勢分析 趨勢方向:上升、下降、水平(無趨勢方向)趨勢類型(參見道氏理論) 2、支撐線(抵抗線)和壓力線(阻力線)
某一價位附近之所以形成對股價運動的支撐和壓力,主要由投資者的籌碼分布、持有成本以及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所決定。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朝一個方向繼續運動(有被突破的可能)。支撐線和壓力線可相互轉化,條件是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確認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依據: (1)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 (2)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 (3)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股價停留的時間越長,伴隨的成交量越大,離現在越近,則此支撐或壓力區域對當前影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趨勢線與軌道線
趨勢線的作用: (1)對價格今後變動起約束作用。(2)趨勢線被突破後起反作用。越重要、越有效的趨勢線被突破,其股價走勢反轉信號越強烈,被突破的趨勢線原來所起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將互換。
軌道線的作用: (1)限制股價的變動范圍。 (2)提出趨勢轉向的警報。 對軌道線的突破是趨勢加速的開始;如果在一次波動中未觸及到軌道線,離得很遠就開始掉頭,往往是趨勢將要改變的信號。軌道線的確認:軌道線被觸及次數越多,延續時間越長,其被認可的程度和重要性越高。先有趨勢線,後有軌道線。趨勢線可以單獨存在,軌道線則不能單獨存在。
4、黃金分割線和百分比線 共同特點:都是水平直線。注重支撐線和壓力線(相對固定,具有一般支撐線或壓力線的全部特徵和作用)的價位,對何時達到這個價位不過多關心。黃金分割線的關鍵數字:0.618;百分比線的關鍵數字:1/2,1/3,2/3
5、其他常見的支撐壓力點位 (1)整數點位和心理點位 (2)股票缺口 (3)成交密集區(成交量) (4)頸線 (5)歷史最高點與最低點
四、循環周期理論 我們知道,時間因素是進行技術分析所考慮的要點之一。循環周期理論所考慮的重點是價格波動的時間因素,為進行具體的實踐提供時間上的幫助。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有多種確定周期的方法,周期的時間跨度也有長有短。計算周期的方法有等時間跨度、特殊數字跨度、農歷節氣和節假日等。循壞周期理論認為,無論什麼樣的價格活動,都不會向一個方向永遠走下去。價格的波動過程必然產生局部的高點和低點,這些高低點的出現,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律。美國人在周期理論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發現了很多適合其證券市場的周期。從時間上看,證券市場的周期是相當長的,而這些長周期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作用不大,因為我國的證券市場的時間大短了。事物的發展有一個從小到大和從盛到衰的過程,這種循環往復的發展規律在證券市場中也是存在的。循環周期理論認為,無論是何種程度和何種規模的價格波動,都不會朝一個方向永遠走下去,價格的波動過程必然產生局部的高點和低點。這些高點和低點的出現,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可以選擇低點出現的時間進入市場,在高點出現的時間退出市場。
五、相反理論 相反理論的出發點是基於這樣一個原則:證券市場本身並不創造新的價值,沒有增值,甚至可以說是減值的。正因為如此,不可能多數人獲利。 所以,要獲得大的利益,一定要同大多數人的行動不一致。其實,從相反理論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事情發展到極限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相反結果。相反理論認為,大多數投資者看法一致的時候,有可能是錯誤的。該理論告訴我們,與大多數人的行動一致,是不可能發大財的。該理論已經存在了很久,道理並不復雜,人人似乎都明白,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真正應用該理論的人是不多見的。人們往往克服不了天生的從眾心理,而忘記使用相反理論。相反理論告訴我們逆眾操作也是可以獲得收益的。尤其當我們得到了一個「連傻瓜都能看出來」的結果時,應該想到還有相反理論存在。應該指出,相反理論只是告訴我們與大眾一致肯定不會獲得大的利益,並不是說與大眾的行動相反就一定能夠獲利。
六、道氏理論 道氏理論利用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數和鐵路股價平均數的分析與解釋來判斷股價的波動和走勢。道·瓊斯鐵路及工業股價平均數可以反映商品的運輸狀況和全國生產狀況。理論上,這兩種股價平均數上升時,說明各發行公司業績狀況較佳,股市將是多頭市場;這兩種股價指數下降時,說明各發行公司業績轉壞,股市將進入空頭市場。道氏理論是美國投資者預測股票市場價格漲落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古老、最著名的技術分析理論之一。其基本原理由查爾斯·道(Charles.H.Dow)創立,並由納爾遜和漢密爾頓等人加以補充和發展。
(一)證券市場的三種運動 道氏理論認為證券市場上同時存在著三種運動。它們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著股價的走勢。
主要運動,又叫作主要趨勢,表示股票市場價格長期上漲趨勢,形成多頭市場(股價看漲)或長期下跌趨勢,形成空頭市場(股價看跌)。主要趨勢一經形成,通常持續一年或一年以上。漢密爾頓認為多頭市場的平均長度為27個月,空頭市場的平均長度為15個月。一般,在股價平均數波動起伏過程中,如果下一個股價平均數高峰高於前一個高峰,且下一個股價平均數低谷也高於前一個低谷,股價平均數長期呈現上漲走勢,那麼就可判定股市已進入了牛市,股市行情將是上漲。相反地,如果下一個股價平均數低谷低於前一個低谷,且下一個股價平均數高峰也低於前一個高峰,股價平均數長期呈現下跌走勢,那麼就可判定股市已進入了熊市,股價變動將以下跌為主。長期上升的趨勢通常又包括三個階段,也稱牛市一、二、三期。第一階段,有遠見的投資者看出股市上漲的前景,開始買進悲觀投資者拋售的股票,使股價徐徐上漲。此時,股票交易並非很活躍,但成交量已開始增加。第二階段,經濟前景更加明朗,公司經營業績已顯著好轉,股價穩步上漲,成交量也顯著增加。第三階段,利好消息不斷傳來,股市呈現一片大好形勢。投資者竟先購買股票,股價急速上升,成交量也大幅增加;企業趁機發行新股票,投機者也趁機哄抬股價。這使股價上漲達到高峰,是多頭市場快要結束的預兆。長期下跌趨勢通常也包括三個階段,又稱熊市一、二、三期。第一階段,有遠見的投資者預測股市前景不佳,開始拋售手中股票,使股價稍有下跌;一般投資者以為是上漲行情中的回檔整理,就趁機買進,使股價反彈。但畢竟是夕陽西下,成交量逐漸減少,股價也逐漸下跌。第二階段,股價下跌趨勢日漸明朗,買氣減弱,賣壓日增,交易量大幅度減少。但其間也可能在股價重跌之後出現次級運動的反彈現象。第三階段,市場上利空消息不斷傳來,股價持續暴跌,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股票。但持續一陣後下跌趨勢變緩,某些績優股的市價走向平緩,只是投機股股價下跌較為劇烈。這是空頭市場快要結束的預兆。在股價主要趨勢的發展過程中,有時會回檔,暫時改變一下原來的走勢,然後又繼續原來的趨勢,這就是次要運動的影響。每一個主要趨勢中包含著多個次要運動。
2.次要運動。次要運動又叫作次要趨勢,指在主要趨勢中,股價持續上漲過程突然出現中期回跌現象,或者在股價持續下跌過程中突然出現的中期反彈現象。次要趨勢持續時間為兩周到一個月左右。次要運動與主要趨勢相配合,並在短時期內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次要運動一般可以調整一種主要趨勢的1/3、1/2或2/3。對於投資者來說,次要運動也很重要。在長期上漲趨勢中,中期回檔的次要運動,往往就是追加購股的好時機;在長期下跌趨勢中,中期反彈上漲的次要運動,又是投資者拋空的好時機。
3.日常運動。日常運動,指股價每天的小幅波動。這種運動不大重要,也很難預測,一般持續數小時至幾天。當然,分析人員也必須跟蹤每天的股價運動,這樣才能發現股價的主要趨勢或次要運動。
(二)兩種股價平均數的互證 道氏理論認為,股市的走勢只有在互證的情況下,才能明確地顯示出來。所謂互證,是指道·瓊斯鐵路和工業股價平均數向同一方向變動時,表示一個股價平均數被另一個股價平均數確認,則主要趨勢或次要運動便會產生;如果兩種股價平均數反向變動,就說明相互間不確認。互證現象可用兩種方法表示,第一種是兩種股價平均數同時出現新的高峰或新的谷底,可以用來判斷主要趨勢是牛市還是熊市;第二種是兩種股價平均數在小幅度的升降波動後,突然一同上升或下滑,主要用以判斷次級運動。1、在第一種方法下,兩種股價平均數出現新波峰後,又步步高升,而且同一時間內兩種指數出現的新高峰都超過以前的舊高峰時,如果股市原來是空頭市場,那麼可能轉為多頭市場;如果股市原來是多頭市場,那麼此股市仍為多頭市場。反之,兩種股價平均數出現的波谷不斷下跌,且同一時間內兩者的新谷底都低於以前的舊谷底時,若股市原來是多頭市場,那麼此時可能轉為空頭市場;若原來是空頭市場,那麼股市仍然為空頭市場。如果兩種股價平均數變動方向相反,那麼股價運動缺乏互證,無法判斷股市走勢。2、在第二種方法下,兩種股價平均數都小幅度波動,上下幅度一般不超過5%,期間可能持續數周。這種現象說明買賣雙方勢均力敵,股市起伏不大。當兩種股價平均數突然間同時突破原來的波動范圍,並同向變動時,股市將會有變化。如果兩者都上升,表示股市行情看漲;如果兩者都下降,表示股市行情看跌;如果兩者變動方向相反,說明未發生互證現象,無法判斷股市走勢。
七、形態理論 股價移動規律: (1)股價應在多空雙方取得均衡的位置上下來回波動;(2)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後,股價將尋找新的平衡位置。
持續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再打破平衡→再尋找新的平衡→……
股價移動的兩種形態類型:持續整理形態、反轉突破形態
(一)反轉突破形態 1、頭肩形態 (1)頭肩頂、(2)頭肩底、(3)復合頭肩形態(左右肩部或頭部出現多於一次) 相同點:都是長期趨勢的轉向形態。突破頸線,反轉形態形成。從突破點算起,股價至少將反轉與形態高度(頭到頸線的直線距離)相等的距離。左肩與右肩高點大致相等;成交量在左肩最大,頭部次之,右肩成交量最小,呈梯狀遞減。 區別:頭肩頂反轉向下,往往出現在長期趨勢頂部;頭肩底反轉向上,往往出現在長期趨勢底部。頸線在頭肩頂形態中是支撐線,在頭肩底形態中是壓力線。*頭肩頂形態與頭肩底形態在成交量配合方面的最大區別:頭肩頂形態完成後,向下突破頸線時,成交量不一定放大;頭肩底形態向上突破頸線,若沒有較大成交量出現,可靠性將大為降低,甚至可能出現假頭肩底形態,這種情況在大家炒股是一定要十分的警戒。
朋友你看是否有用、、、、
9. 股票基本面如何分析
基本面要考量很多方面
比如公司業績,行業地位,產品市場佔有率等等。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與採納,謝謝!
10. 股票技術分析的三大理論基礎是什麼
淺談技術分析的三大公理
大家都是做股票的,都知道要想在股票市場中盈利,就要提前對股票進行分析。通過對股票的分析欲判下一步的走勢,從而把握時常,最終獲得盈利。而對股票的分析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本面分析,一種是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既是通過國家頒布的政策啦,公司的業績啦,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的需求程度啦之類所謂的消息來判斷股票的走勢。從原因到結果的分析。說真的,這種分析作用不大。當你知道消息的時候,股票不是沒怎麼漲就是已經漲完了。這是中國股票市場的現狀造成的:國家制度的不完善,股票市場的不完善。基於目前中國股票市場的現狀,這種分析顯然不適合,股價往往不跟隨消息變化,或在消息出現之前提前啟動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清楚了。國有股減持暫停,立好消息吧?大盤漲多少?國有股減持停止,立好消息吧?大盤漲多少?5.19行情,有什麼立好消息嗎?大盤漲多少?這是大盤,再看個股。東方鍋爐大家知道嗎?以前叫ST東鍋。在2004年3月,由於企業在經營上扭虧為盈,取得了優異的業績,經上交所批准,由「ST東鍋」恢復為「東方鍋爐」。大的立好消息吧?股票應該大漲了吧?漲了多少?沒漲多少。可你看摘帽以前,從2002年12月開始上漲,2003年6月形成上升趨勢並一路上揚,到2004年3月摘帽一共漲了多少?所以說基本面分析不可靠,只能作為參考,並不能作為決定因素。
下面我主要給大家講一下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不一樣,技術分析是一個由結果判斷結果,通過對圖表,對K線圖的研究分析來欲判股票下一步走勢的方法。比如:股票已經形成上升趨勢,這是結果吧。我們通過股票已經形成上升趨勢這一結果就可以推斷出股價下一步還會上漲。這就是由結果推結果,這就是技術分析。怎麼進行技術分析呢?這就要先學會技術分析的三大公理。
技術分析三大公理第一公理:股價包容消化一切。
請問大家,一個產品的價格由什麼決定?由價值決定?是,我們中學時政經里是這么說的,但西方國家普遍認為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現實中也是這樣表現的。舉個例子:
84消毒液多少錢一瓶?2003年非典的時候多少錢一瓶?供求關系變化了,價格就變化了。股價也是如此。買的>賣的=股價上漲,買的<賣的=股價下跌。而技術分析是怎樣的呢?技術分析是反過來,股價上漲=買的>賣的,股價下跌=買的<賣的。這就是第一公理中的第一點:
1.股價可以直接反映影響價格波動的原因。
一隻股票上漲了,為什麼上漲啊?買的多於賣的了。為什麼買的多於賣的了?不知道!
就知道股價上漲了。股價上漲,可能是有好消息。但究竟是什麼好事,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這就是第一公理的第二點:
2.股價可以提前欲知事情的好與壞。
技術分析三大公理第二公理:股價以趨勢的方式運行。
什麼是趨勢呢?所謂的趨勢就是具備持續性、方向性的波動。怎麼判斷趨勢呢?在K線圖中,當一支股票的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依次升高的就是上升趨勢。當一支股票的相對高點
和相對低點依次降低的就是下降趨勢。其他情況都不能叫做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當股票處在上升趨勢的時候,股價往往會持續上漲,而當股票處於下降趨勢的時候,股價往往會持續下跌。
技術分析三大公理的第三公理:歷史會重演,但不是簡單的重復。
這點比較好理解,股票在前期高點回調了,下一次也許還會回調,但回調時間、力度和大小一定不相同。股票在前期低點反彈了,下一次也許還會反彈,但反彈時間,力度和大小
也一定不相同。
這就是技術分析的三大公理。
一:股價包容消化一切
1.股價可以直接反映影響價格波動的原因。
2.股價可以提前欲知事情的好與壞。
二:股價以趨勢的方式運行
三:歷史會重演,但不是簡單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