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曾經漲到300元的各股有哪些
300元的股票沒有。只有中國船舶600165瞬間達到300.00價位。
200元的股票是茅台,中國船舶600165,山東黃金600547。
100元的股票是,石基信息002153、天馬股份002122、金風科技002202、獐子島002069、中國平安601318、中金黃金600489、吉恩鎳業600432、東華科技002140、中信證券600030、小商品城600415、馳宏鋅鍺600497、濰柴動力000338、招商地產000024、鹽湖鉀肥000792、榮信股份002123、張裕A000869、廣船國際600685
這個問題就該問我,我剛好保留了07年10月中旬的數據,不一定是頂點時的股價,因為不可能同時達到頂點,但是在10月中旬都接近頂點了.
【】滬市07年10月最高價股:
中國船舶 600150 294.17 ——這個一度上過300元
山東黃金 600547 178.62
貴州茅台 600519 173.27
中國平安 601318 144.13
中金黃金 600489 132.66
吉恩鎳業 600432 111.14
中信證券 600030 99.83
廣船國際 600685 94.23
海螺水泥 600585 91.27
馳宏鋅鍺 600497 90.34
潞安環能 601699 85.67
小商品城 600415 84.84
中國神華 601088 83.85
東方電機 600875 81.04
保利地產 600048 81.02
宏達股份 600331 80.2
東方鍋爐 600786 80.01
貴研鉑業 600459 79
包頭鋁業 600472 76.97
寶鈦股份 600456 75.26
江西銅業 600362 72.23
中國人壽 601628 71.12
上電股份 600627 68.88
興業銀行 601166 65.14
成都建投 600109 64.41
天威保變 600550 62.39
中材國際 600970 61.85
國陽新能 600348 61.69
馬應龍 600993 61.64
金地集團 600383 60.11
大商股份 600694 59.34
蘭花科創 600123 58.46
江南重工 600072 58.27
遼寧成大 600739 57.91
包鋼稀土 600111 57.62
華發股份 600325 57.53
三一重工 600031 56.52
中國遠洋 601919 56.01
中國鋁業 601600 56
浦發銀行 600000 55.97
西部礦業 601168 55.93
恆源煤電 600971 55.9
上實發展 600748 54.29
天地科技 600582 51.94
新安股份 600596 51.71
星新材料 600299 51.5
海油工程 600583 51.18
【】深市07年10月最高價股:
天馬股份 002122 142.08
東華科技 002140 118.88
石基信息 002153 105.6
廣電運通 002152 94.08
雲南銅業 000878 92.2
濰柴動力 000338 90.52
錫業股份 000960 88.9
招商地產 000024 83.5
榮信股份 002123 83.02
吉林敖東 000623 73.41
張 裕A 000869 73.11
蘇寧電器 002024 72.2
中國重汽 000951 72
瀘州老窖 000568 70.04
獐 子 島 002069 69.48
網盛科技 002095 69.12
辰州礦業 002155 67.11
西山煤電 000983 67.08
S 藍石化 000838 66.8
泛海建設 000046 66.01
中金嶺南 000060 62.76
神火股份 000933 62.65
華僑城A 000069 60.59
露天煤業 002128 59
東北證券 000686 58.95
山河智能 002097 58.77
華蘭生物 002007 57.4
鹽湖鉀肥 000792 57.25
焦作萬方 000612 56.15
中色股份 000758 55.72
紅 寶 麗 002165 55.11
北斗星通 002151 54.7
中興通訊 000063 53.98
石油濟柴 000617 53.93
中聯重科 000157 53.7
澳洋科技 002172 53.58
華峰氨綸 002064 51.89
遠 望 谷 002161 51.46
沃爾核材 002130 51.38
東方鋯業 002167 51.03
B. 請教股票專家推薦5—6元的股票
中信銀行H股發行的國際管理層路演昨天在香港正式啟動,當天便感受到來自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巨大認購熱情。接近承銷團的消息人士透露,初步定價區間為每股4.72至6.17港元,集資額最多將達301.7億港元,成為今年香港籌資最多的新股。
據消息人士透露,一天內H股申購訂單認購倍數已超過5倍,以此需求狀況預計發行價格將有可能在6元/股以上。同時,通過最近境內管理層持續的推介,境內機構投資者對中信銀行的估值及申購熱情也在升溫。
記者從發放給機構投資者的初步招股資料獲悉,中信銀行H股發行已確定4名基石投資者認購,認購金額達16億港元。H股初步招股資料顯示,4家基石投資者承諾認購16億港元中信銀行H股。與中信銀行及其聯席全球協調人達成協議的4家機構投資者分別是,日本瑞穗企業銀行、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中國人保股份公司以及中國人壽(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股份公司。他們分別承諾在中信IPO時認購價值4億港元的H股,其中中國人壽(集團)公司將與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平分4億港元的認購金額。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中信國金及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也將認購合共價值12億美元的股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機構投資者青睞中信銀行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境內股份制銀行同質化競爭現狀下,中信銀行特有的差異化戰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市場預期。在前期路演過程中,中信銀行多次強調自身定位為一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中國商業銀行,並且體現出差異化。由於我國金融業實行分業管理,普通商業銀行不能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而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全方位的綜合金融平台,可以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從而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綜合金融平台,與集團下屬的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各類金融公司交叉銷售、交叉客戶推薦、協同營銷,並共享客戶信息,根據客戶要求,共同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離開了綜合金融平台,有很多產品和服務就無法提供。它們構成了中信銀行的長期競爭優勢。
管理層在路演中就交叉銷售問題舉了一個案例:近期中信銀行的兄弟公司中信信託開發了「錦綉一號」集合理財產品,該產品利用中信集團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進行私募股權投資。該產品投資門檻很高,最低投資額為1000萬元,一般投資者很難企及。中信銀行針對該問題,將1000萬元拆分成20份,投資者只要50萬元就可以進行投資,分享我國快速發展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高收益率。而中信銀行從投資額中收取2%的手續費,提升了零售銀行業務的產品線和收益。「錦綉一號」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銷售期為4月10日至19日,但正式銷售尚未開始,在中信銀行代銷的5億元額度已被預約一空。像這樣的產品是中信銀行的競爭對手所不容易模仿的,將為中信銀行帶來長期競爭優勢。
其次,對於中信銀行的傳統優勢業務即公司銀行、國際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中信集團的綜合金融平台也可以通過客戶推薦、協作開發、協同營銷等措施帶來差異化,進一步鞏固這些業務的固有優勢。例如,在長江電力、鞍山鋼鐵等案例中,中信銀行與中信證券合作提供了證券承銷、銀行授信、理財等綜合服務。
在目前國內最為關注的零售銀行方面,中信銀行管理團隊表示,該行依靠中信集團強大的股東背景形成了後發優勢,且初顯成效。我國零售銀行業與短道速滑有很多相似之處,人才流動很快,消費者忠誠度不高,資金充足,形成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信銀行目前作為零售銀行的行業追趕者,可以在消費者教育、支付渠道建設、市場開發、產品開發以及人才積累等各個方面節省大量成本。同時,中信銀行在學習其他銀行的過程中,並非簡單復制競爭對手的產品,而是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依託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中信集團綜合金融平台優勢以及自身已有的對公業務優勢、資金資本業務優勢,以「一站式高端個人理財服務」為切入點,通過公私聯動,將公司客戶轉換為零售客戶,形成差異化來開發零售銀行業務。中信銀行依託這些優勢來發展零售銀行業務,就類似於微軟依託其操作系統壟斷市場的優勢來發展其瀏覽器,具有較難復制的競爭力。這些差異化戰略使中信銀行獲得了成功。2004年-2006年,該行零售銀行貴賓客戶數年均增長88%,貸款余額及交易量均實現三位數增長;2006年末零售存款突破1000億元大關;信用卡從2003年開始發行,到2006年12月實現當月盈利。這些,都是中信銀行後發優勢的具體事例。
C. 潛力股有哪些
選擇潛力股的關鍵就是著眼未來,著眼於股票未來的走勢和發展方向,不以當下的成敗論英雄,不被表面現象所誘惑。外表、長相、身高之類,純粹是審美意義上的判斷,就像股票的名字,好不好聽無關緊要。至於他現在從事何種職業,居於什麼樣的位置,也僅僅是參考。重要的是才識、膽量、野心之類,這些才是衡量一個人、一個績優股能否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一路飆升的重要指標。下面就是潛力股男人必備的幾個特點,你要看清楚了—— 1、有責任感 潛力股男人,天生就有一股為讓他生命中的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的責任。在一個飯局婚禮上,男人們都在探討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家都侃侃而談,宏圖大展的樣子,只有一個男人默不作聲,問及他的打算,他緩緩地說:「我平生的最大理想就是讓我的家人都過得幸福。」很多人都對他的想法不屑,認為此等男人成不了氣候。 可是,不到五年的時間,那些曾在飯桌上雄心壯志的男人沒有幾個做出了一番事業,只有那個被認為成不了氣候的男人卻成氣候了,開了一家公司,資產已近千萬。 更為難得的是,他不會一心撲在事業上,他會經常陪家人享受生活,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為家人的幸福而奮斗的男人,想不成功都難。 2、旺盛的企圖心 要成功,一定要有旺盛的企圖心,有一股想要成功的慾望與沖動,有了企圖心及慾望,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就能加速成功。所以,看一個男人是不是潛力股男人,要看他對自己的未來是不是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計劃,比如半年計劃,一年計劃,三年計劃……一個人沒有企圖心,等於沒有方向感、沒有目標和計劃,也就沒有希望! 3、富有挑戰精神 潛力股男人,是一張拉開的弓,沉穩、平靜、蓄勢,等待著的是挑戰和征服。一讓他們逮住機會,就會孤注一擲,努力尋找成功的支點。這樣的男人,時刻有著一份不斷磨礪的激情。 4、個人魅力 研究證明,個人魅力對一個人的影響力很大。一個人的外在儀表、談吐、肢體語言及內在的修養、豐富的知識、樂觀的心境等,都是展顯個人魅力的關鍵因素。一個有魅力的男人,就像一個磁場,將更容易成功。 5、自信如果一個男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是:「我不能!我不會!」那麼,可以肯定他很難取得成功。因為他沒有自信,自信才是成功的基石。 6、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現代社會,成功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潛力股男人一定擁有營造和諧人際關系的能力,他們充滿活力、熱心、勇敢、謙虛,走到哪裡都能帶來一片歡笑。 7、充滿好奇心 如果一個男人安於朝九晚五的生活,下了班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將,那麼極少能成功。具有成功潛質的男人,不僅要充滿自信,更要充滿好奇心,好奇是人類生活進步的原動力,是一種創造力也是一種魄力,有了這種魄力才會去做投資、冒險,而這種行為正是成功的主因之一。 8、強健的體魄 身體健康是事業之本,身體健康的人,想像力一定很好;身體影響心理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理想、夢想都將落空;有強健的體魄,才能美夢成真。 9、堅強的毅力 毅力是最重要的一項成功特質。有毅力的人做任何事都可以堅持到底,不會五分鍾熱度,不會半途而廢。或許學歷、能力、財力等條件都不如人,但只要有堅強的毅力,不怕困難、挫折、打擊,始終堅持理想到底,就可以成功。10、善於利用他山之石
D. 最近什麼行業的股票 比較好幫忙給推薦幾只!謝謝
貨幣基金,幾只收益較穩定的基金包括:華安,南方,招商,華夏。選擇自己方便的即可。
股票型基金,風險較大,收益有可能也比較大。個人比較喜歡的包括:
開放式:國泰金龍行業精選,易方達策略成長,廣發聚富等;
封閉式:基金安信,基金科瑞等。
E. 目前有哪些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現象明顯,可以作為案例來分析的
「一股獨大」問題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大天敵。正當有關方面為解決國有股「一股獨大」問題而費盡心智的時候,另一種「一股獨大」的苗頭———家族性高比例持股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今年2月26日掛牌的康美葯業(19.430, -0.07, -0.36%)(600518)流通股18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7080萬股,董事長馬興田與其妻許燕君、其女許冬瑾累計直接、間接持有股權比例達66.4%。
6月8日上市的太太葯業(600380)流通股7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27108萬股,董事長朱保國一人間接持股47.54%,而包括朱保國的母親、妻子、兄弟等的朱氏家族共持有太太葯業74.18%的股權。
昨日掛牌的廣東榕泰(7.830, 0.07, 0.90%)(600589)流通股4000萬,總股本16000萬股,公司董事長楊啟昭的妻子林素娟、女婿李林楷、女兒楊林靜等楊氏家族成員共持有股權67.19%。
統計數字表明,康美葯業的馬氏家族、太太葯業的朱氏家族、廣東榕泰的楊氏家族,其持股比例已經遠遠超過目前我國11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截至4月底,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平均持股比例為44.8%。
在民營企業中,家族成員高比例持股現象的出現有其一定的客觀原因:這些企業多由家族成員攜手創業而成,創業者對自己的企業往往保持著控制權。然而,如果當它們變成現代企業制度的實踐者——公眾型上市公司後,股權結構仍然維持一股獨大狀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是一個涉及到證券市場基石是否牢固的重大問題。多年的實踐證明,一股獨大損害的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助長的是「內部人控制」和大股東的「圈錢」行為。ST猴王的敗落、ST棱光的被洗劫,其根源都離不開一股獨大。
從目前存在新的一股獨大現象的上市公司來看,其發起人數量及其獨立法人地位都符合「公司法」要求。一位研究公司治理結構的專家指出,這種合法性可能會增添日後關聯交易的隱密性,從而加大了防範和監管關聯交易的復雜性。
在國際證券市場上,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具有天然的弱性已經引起高度重視。亞洲是全球家族控股最嚴重的地區。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香港地區已著手治理這一問題,家族控股公司的數量正在日益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