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石油股有哪些
美石油股較多,以下幾家是比較大型的石油公司:
代碼 簡稱
PNG PAA Natura
COP 康菲石油
XOM 埃克森美孚
CVX 雪佛龍
ECA 加拿大能源
TOT 道達爾
BP 英國石油
REP 西班牙雷普索爾YPF
E 埃尼石油
PZE 巴西石油
香港大型本土上市券商,港股美股開戶或咨詢請加好友交流,謝謝。
㈡ 今年金融危機,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股票更是狂跌,那今年基金行情怎樣,有哪些基金適合定投
今年基金的行情還是會以震盪為主,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年!所以我的建議是配置一部分的債券型基金!這樣可以很好的幫你規避風險,又能保證一定的收益!
基金買賣網研究所經過認真篩選,為您推薦的是:
廣發強債
推薦理由:1、全球經濟放緩及股市的持續調整給債券市場帶來重大機遇。利率下行將成為一個較長時間內的趨勢,銀行間市場資金充裕,為債券市場延續前期強勢提供了很好的宏觀環境,債券基金面臨更多的投資機會。
2、廣發強債在結構設計上體現了安全性和風險控制兩大理念,最近半年漲幅高達7.30%遙遙領先於其他債券型基金,且該基金業績的穩定性較好,被多家研究機構給予推薦級別。
3、廣發強債費率設計獨特,不收取認購費和申購費,贖回費率僅為0.1%,持有期限超過30日 (含30日)的,不收取贖回費用,有效降低了投資者的手續費用。對於規避股票市場波動、追求資產保值增值的個人投資者以及穩健型的機構投資者來說,低風險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仍然是其首選。鑒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為該基金較為適合目前的市場情況,建議投資者對其積極申購。
感謝您對我們支持和鼓勵,您的財富增值,是我們團隊追求的目標!
㈢ 我想知道加拿大能源類專業各大學的排名
加拿大各專業的排名到自留地查一下,非常詳細的。
㈣ 新能源股票行情走勢
新能源只是炒作的一種概念,實際上中國的新能源產出遠遠低於發達國家,還是以傳統的石油、煤炭等能源為主,因此,新能源股票行情將會隨同大勢,大盤怎麼走,他就怎麼走。
㈤ 中石化為什麼要收購daylight energy
分析師認為,雖然,中石化集團將為收購Daylight支付巨額溢價,但是,考慮到Daylight的股權近期處於低位期,以及相關油氣資產的增長潛力,這一收購價格基本上是合理的。
以每股10.08加元收購100%股份
中國石化集團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昨日與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簽署協議,將以每股10.08加元收購Daylight能源公司100%股份,收購對價約為22億加元。
Daylight公司是一家加拿大石油勘探開發公司,於2004年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DAY-TSX)。公司油氣核心資產位於加拿大阿爾比省西北部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北部,主要分布在69個油氣田內。2011年上半年,Daylight公司平均權益產量約每日3.8萬桶油當量。
不過,中石化集團將以每股10.08加元的價格收購Daylight Energy,比該公司股票周五收盤價4.59加元高出一倍還多,但報價較60日加權移動均價僅高出43.6%。
「這一收購價格並不便宜,但是基本上是合理的,」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說道,「盡管收購價比該股股價的60日移動平均水平高出44%,但是近幾個月加拿大的油氣公司受國際油價下跌和債務水平較高的雙重打擊,股價普遍處於較低水平。此外,Daylight Energy後續增長潛力較大,儲備資源較多,擁有在加拿大境內30萬英畝土地上勘探開發油氣資源的權利。」
Daylight第二季度油氣產量為37000桶油當量,且該公司近期在艾伯塔省Duvernay頁岩氣田積累了大量未開發土地。
交易仍需加政府批准以及股東同意
這是繼7月份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購破產的油砂生產商OPTI Canada Inc.後,中國國有企業第二次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
宋智晨認為,中石化收購的主要目的顯然是為了增加中石化的後備資源,也藉此進入北美的油氣勘探開采市場。
近期以來,中國石油企業在加收購動作頻頻。「它們主要是看中了加拿大油氣資源豐富,而加拿大國內政治局勢穩定,法律完善,風險較小。」宋智晨說道。
目前,包含油砂資源在內,加拿大的石油儲量達1788億桶,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此外,宋智晨稱,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為了保障能源安全,政府鼓勵石油企業加大海外並購,拓展原油進口渠道,這為國有石油巨頭的收購提供了支撐。
不過,該收購交易仍需根據加拿大海外收購法規尋求加拿大政府的批准,以及Daylight三分之二股東的同意。
宋智晨分析,收購也存在著一些法律和資源上的風險,包括加拿大政府對海外公司收購其資源公司監管較嚴,對資源開採的法律標准、環保標准等較高;中石化盡管擁有了在加境內勘探開發油氣資源的權利,但是能否尋找帶豐富的油氣資源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㈥ Nexen Inc.是加拿大的能源生產商,中海油與其的並購案為什麼要報美政府審批
因為該公司的上市地為美國,重大股權交易需要紐交所審核,但只是審核其中是否有洗錢及損害股東利益的常規審核,如無意外基本都能順利通過。
㈦ 礦產資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一、能 源 合 作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特別是石油,2004年全年的原油進口量已經達1.23億噸。中國目前的石油50%從中東進口,其餘來自中亞、非洲、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在中國石油進口來源中,中東地區局勢不穩,中俄「安大線」原油輸送管道充滿變數。一些能源專家表示,中國的明智之舉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實施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在目前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石油進口尋找更多出路就是這樣的「明智之舉」。而加拿大正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重點。目前由於該地的油砂儲油量被計算進已探明石油儲量,加拿大一下成為可與中東媲美的石油儲藏地,成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資源國。2004年統計,加拿大已探明的常規原油和油砂(含瀝青原油)的儲量為245億噸。其中油砂資源主要集中在艾伯塔省,西方媒體報道,此處必將成為可以取代中東的世界未來石油的首要產油區。
加拿大是個不錯的選擇。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加拿大開採油砂的費用正在降低。有專家分析,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礦特殊,埋藏很淺,開采成本很低。隨著技術的發展,提煉和初步加工的成本也在降低。雖然開采成本比中東原油要貴一些,只要石油價格保持在30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圖。另外,在地理位置上,中國與加拿大之間海運經過寬闊的太平洋,無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相對順暢,這個距離也短於中東石油運抵中國的距離。
石油業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行業。由於開采風險較高,投資量較大,客觀上需要一個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機制,世界上大多數的石油開發項目都是由多國共同承擔的。所以,從加拿大的角度來看,吸引更多的投資,將分散開采風險,還可以降低開采成本。因此,加拿大希望有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其石油業,當然也包括中國資本。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加拿大也愈加重視與中國的合作。2004年6月初,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訪華時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開發,同時發出了一個讓中國心動的承諾:「投資艾伯塔油砂,可以保證中國未來的石油供應。」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中國之行,會見了中國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的代表,表示如果中國尋找石油的話,歡迎來艾伯塔省投資開採油砂,並希望中國公司去實地考察。對於加拿大來講,更多的國家參與投資油砂開采,是大有益處的。
為加強雙方的合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加拿大艾伯塔省在北京共同投資建立有中加阿爾伯達(艾伯塔)石油中心。該中心成立於1989年,現已成為中加石油經濟技術交流培訓與合作的中心,雙方工作人員經常穿梭兩地,研究開發各方面的石油合作。
中國對艾伯塔省油砂的興趣應該是很大的,近兩年有好幾個代表團專門為此事前往艾伯塔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對加拿大油砂提煉出的原油性能做過多次鑒定。通過雙方的不斷努力,中加雙方現在的油氣合作很順利,目前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中海油收購加拿大MEG能源公司股權
2005年5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宣布:該公司已與加拿大MEG能源公司就收購其16.69%股權一事簽訂合同,中海油方面已為此項收購支付1.5億加元(約合1.21億美元)。中海油是通過其下屬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比利時)BVBA公司完成該項收購的。
MEG是一家加拿大私人能源公司,專注於油砂業務,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擁有52個油砂區租賃許可證100%的工作權益,總面積達3.29萬英畝。有關方面估算,以上區域共有油砂地質儲量超過40億桶,總可采儲量約20億桶。
2.中國石化集團與加拿大企業合資開發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2005年5月30日下午(加拿大卡爾加里當地時間),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SIPC)的全資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與加拿大西年科能源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並組成合夥企業,共同開發位於艾伯塔省東北部的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加石油公司出資約1.5億加元,獲得北極之光合夥企業40%的股份;西年科公司以項目資產出資,獲得合夥企業60%的股份,並擔任執行合夥人,即該項目的作業者。據悉,西年科公司是為開發北極之光項目而專門成立的加拿大能源公司,1999年開始對油砂資源進行評價,2003年開始進入開發前期准備工作。
北極之光項目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阿薩巴斯卡地區東北部,是一體化的油砂項目,包括采礦、萃取和瀝青改質等,總投資約45億加元,最終日產將達到10萬桶的合成原油(年產約為500萬噸)。
3.其他項目合作
在鈾礦方面中國與加拿大也有較大的合作潛力。目前中國正向加拿大尋求長期購買大量用於製造核燃料的鈾,以滿足未來核能發電增長的需求。2005年7月加拿大政府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證實,中國官方正同加拿大官方接觸尋求加拿大長期提供放射性金屬鈾。近兩年中國有好幾個代表團訪問加拿大,與加拿大鈾礦公司接觸,包括佔加拿大鈾產量五分之一的CAMECO公司,並開始就多項合作進行磋商。
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產鈾國,目前每年產量為1萬1千多噸,其中半數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表示,中國希望加拿大成為中國金屬鈾的穩定供應國,同時也在探討與加拿大合資開采鈾礦的可能。
除了石油和鈾礦方面的合作以外,中國與加拿大在能源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實際上中加在能源方面早有合作。1994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協定。1995年,雙方簽署了關於合作建設秦山CANDU核電站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秦山核電站信貸協議簽署,使迄今中加間最大的合作項目開始付諸實施。2002年12月31日,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號機組順利實現滿功率連續100小時運行,提前43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二號機組已於2003年6月並網發電。
1997年,中國水利部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2001年,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關於能源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2005年1月20日,加拿大總理保羅·馬丁訪華,中加兩國聯合發布了《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強調,中加兩國決定推動合作,以增強能源安全和促進在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該合作涵蓋了廣泛的能源領域,包括能源供應的來源、能效和新技術。石油天然氣、核能、能效和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為雙方合作的優先領域。雙方將在遵守兩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推動長期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合作。
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在石油、天然氣和鈾資源領域的合作開展順利,包括在加拿大油砂方面的合作。據了解,雙方將鼓勵兩國企業在上述領域建立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同時鼓勵和推動雙方開展油砂技術的全面合作研究。核能,在中加能源合作中是優先考慮的一個方面,中加兩國將擴大在核能領域的商務合作,並對先進核能技術及其相關領域進行研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核能系統的安全性。在能效和清潔能源領域,中加也將加強聯系,尋求合作項目和意向。
在《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這個框架指導下,雙方的能源合作進展順利。中國和加拿大的戰略工作組正在對雙方在核技術、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平利用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互補性展開研究。能源方面的合作包括傳統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鈾材料等。加拿大政府同意撥款,專門用於上述技術的研究。
二、固體礦產合作
1.中國企業進軍加拿大
加拿大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發達,開采經驗和技術為世界一流,具有完善的礦業資本市場,有較好的礦業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礦業公司。近兩年,中國礦業企業也開始關注並涉足加拿大礦業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紫金礦業成功入股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
據報道,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商之一——紫金礦業集團於2005年8月17日在溫哥華宣布,以195萬加元購買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Pinnacle Mines Ltd.)21%的股份,參與頂峰礦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勘探。據稱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投資加拿大的礦業公司。
根據雙方對外宣布的合作協議。紫金礦業將以每股0.65加元的價格收購300萬股頂峰礦業的股權,占頂峰股份總額的21%,總成交額為195萬加元。其中每股包括1股普通股及1股半認股權證。交易令紫金礦業在頂峰董事會上的席位從一位增加至三位,紫金礦業將可參與頂峰礦業公司目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北部地區Silver Coin礦區的勘探工作。與此同時,紫金礦業同意為頂峰礦業公司在中國尋找適合的項目進行合資經營開發,頂峰礦業公司也願意協助紫金礦業在中國以外地區尋找采礦地點。
頂峰礦業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溫哥華,是一家國際性礦業勘探和開采公司,在多倫多創業板市場上市,市值約900萬加元,凈資產總值約300萬加元。主要項目位於加拿大和中國地區。該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北部擁有多個礦產項目,其中包括有著名的Barrick Gold公司的Eskay Creek金礦項目。在中國,其主要項目集中在雲南東南部。
紫金礦業簡介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H股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簡稱:紫金礦業,股票代碼:2899),其中32%股份由福建省上杭縣政府持有。該公司是中國著名的黃金礦業企業、國家大型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至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32.6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9.27億元人民幣,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5.07億元人民幣(約合2億2800萬加元);利潤總額為8.24億元人民幣(約合1億2400萬加元)。2004年生產黃金13噸,在全球黃金企業中排名第22位。2003、2004連續兩年位居福建省企業績效十佳之首。
公司以金、銅等有色金屬開發為主,核心企業紫金山金礦近幾年已成為國內單體礦山保有可利用儲量最大、采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集團公司累計獲得采礦權14個,面積26.3136平方公里;探礦權59個,面積1612.79平方公里;目前在中國控制的金礦金屬儲量約315噸,銅金屬量約345萬噸,鋅礦金屬儲量約60萬噸,鐵礦礦石量18789萬噸,煤6000萬噸。
2005年初,中國五礦計劃以50億加元收購加拿大諾蘭達礦業(Noranda),遭到不少加拿大人的反對,理由是資源性行業涉及國家安全,最終這項收購沒有成功。而紫金礦業的收購應當是一個突破。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項交易數額較少,而且頂峰礦業也是一家尚無盈利的二板上市公司,市值只有900萬加元,資產總值不足300萬加元,加上該公司的董事長非業內人士,所以,不能因這宗交易成功而認為加拿大已經完全開放中國企業入股加國礦業。
目前到加拿大進行礦產開發投資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政府頻出橄欖枝,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投資。2005年8月,加拿大育空地區主管礦業的經濟發展部長親率代表團到中國進行礦業引資宣傳。他們走訪了中國的一些礦山企業及政府部門,於8月23日在國土資源部做了關於育空地區礦產資源情況和礦業投資環境的專項報告。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的企業到育空地區進行礦業開發。
據報道,加拿大紐芬蘭省的一家螢石生產商——Burin Minerals Ltd.(BML)公司目前正在尋找中國投資夥伴,該公司在紐芬蘭省控制的已探明的螢石儲量有800萬噸,由於目前氧化鋁價格上漲,作為冶煉氧化鋁時的助溶劑,氟石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該公司原先關閉的螢石礦也正計劃重新投入運營,加之距離美國近以及中國需求增長等因素,該公司希望感興趣的中國礦業公司能夠投資螢石生產。
據中國礦業網2005年3月報道,加拿大駐華使館根據中加兩國領導人商談意見,加方向中國礦業聯合會推薦了17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的勘查、可研、開發項目,希望通過中國礦業聯合會聯系投資者到加拿大投資勘查開發這些項目(表6-1)。
2.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活動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礦業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制定和頒布了鼓勵外商投資開采礦產資源的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礦產資源對外開放政策更加寬松。國際礦業投資相繼進入中國,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南非等國家的一大批知名礦業公司。其中最為活躍是加拿大的礦業公司,特別是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蒙古靠近中蒙邊界巨型銅礦的發現和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在中國雲南省金礦勘查項目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華的礦產勘查投資,尤其是投入相對較小的金屬礦。例如加拿大阿富勘礦業公司在青海省灘澗山金礦項目,加拿大曼德羅礦業公司的遼寧貓嶺金礦項目,太平洋礦業公司的湖南水口山金礦項目,加拿大Planet勘探公司在內蒙古包頭附近的烏蘭布蘭金礦項目,加拿大上市的王朝金礦公司在新疆的哈圖金礦項目等,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表6-2)。
表6-1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向中國企業推薦的可赴加拿大投資勘查與開發的中小型礦床
續表
表6-2 近些年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活動情況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實際行動的國外礦業公司約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76家,其中加拿大的公司超過1/4。這些加拿大公司中有相當部分為初級資源勘探公司,他們通常是到中國先行進行調查找項目,找到合適的項目後就回到加拿大礦業資本市場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礦業融資。僅2003年底的2個月內,在中國投資礦產勘查的8家初級礦產勘探公司從加拿大資本市場上就募集到超過4000萬加元的資金用於在中國勘查。其中包括太平礦業12月15日完成的920萬加元籌資;SKN公司11月6日完成的495萬加元籌資;APAC公司11月4日完成的300萬加元籌資;斯帕通公司11月26日完成的154加元籌資,11月11日完成的86萬加元籌資;Afean公司10月23日完成的1000萬加元籌資;明科公司11月14日完成的500萬加元籌資;西南金礦公司11月17日完成的675萬加元籌資;TVI公司10月1日完成的360萬加元籌資。這些說明中國有好的礦產勘查和開發項目,加拿大礦產勘查資本市場看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