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怎麼樣分析一個股票的價值新浪財經
擴展閱讀
興業科技股票最高多少 2025-08-02 03:03:48
tcl科技股票東方財富網 2025-08-02 02:40:14

怎麼樣分析一個股票的價值新浪財經

發布時間: 2021-08-25 05:46:02

❶ 如何分析一支股票的投資價值呢

分析基本面就差不多了,這個可以用股查查分析,很快就有結果。

❷ 怎樣判斷一個股票的價格怎麼判斷股票的價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三種方法判斷股票投資價值

美國《財富》
提到股票價值,投資者最易想到的就是市盈率。市盈率計算簡單,因而成為投資決策的一個
有效快捷的判斷工具。但必須注意的是,市盈率有誤導性。即使是低市盈率股票也不便宜,而高
市盈率也不意味著公司價值被高估。
其實問題就出在這個「盈利」上。公司可用多種方法增加盈利——將資產交易所得計入收入,改變折舊政策、減少壞帳准備或回購投票等。雖然市盈率不失為投資決策的一個判斷標准,但光依此定論未免風險太大。所以我們著重強調用三種方法來評估股票,即公司的銷售額、現金流量和負債。

一、注意收入
收入分析是評估一個公司前景的關鍵步驟,沒有銷售談何盈利?如果離開收入上升僅有盈利
的增長,其背後很可能是公司非基本業務的增長。

示例1:價格/銷售收入(PSR)

一個有用的指標就是:價格與銷售收入的比例——股價除以每股收入(每股收入=年度收入

/流通股股數)。專業人士認為該比例超過1倍時投資價值不大,而達到10倍時被視為危險。
目前的標准普爾500指數的該指標在1.7倍上下徘徊,不過各行業情況相差很大:利潤相對 豐厚的軟體股股價平均為銷售收入的10倍左右,而食品零售商的平均PSR僅為0.5。如果
一個公司的PSR較其同業競爭者高出很多,投資者就得謹慎了。
收入分析還能揭示單靠市盈率無法發現的信息。以電子產品製造商Celestica為例
,該公司為Sun,Dell,IBM提供零部件,其市盈率為50,是標准普爾指數及其同業者的兩倍。而從收入來看,Celestica價格並不高,其PSR值僅為1,與同業基本持平,但公司主要生產線產量增速較同業者快,近一年的銷售收入大增86%,盡管今年形勢不容樂觀,該公司產量計劃仍然將增加20%。

二、留意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故名思義是指企業經營中流入(或流出)的現金。由於它不包括公司非現金會計
費用和非核心業務的其它費用,因此它是投資者獲得公司經濟實力的最近渠道。「現金流量比盈利數據更能揭示公司的實力和增長能力。」

示例2:價格/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的一個更簡單的定義就是Ebitda——即扣除利息、稅收、折舊、分攤前的所得。評估股票價值即用股價除以每股Ebitda,數值越低越好。現金流量分析比較費時費力,但它可以揭示有效的投資機會。如石油開采商Pride International股價為25,90倍的市盈率遠高出同業者,幾乎是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但看現金流量情況就不同了。它的價格與每股現金比為4,低於標普指數6的平均值,更遠遠低於行業平均值15。2000年,Pride International公司由於收入增長了9.1億,現金流量增加2.25。分析師認為今年這一數字將增至4億。不過,公司也有高達18億的負債。但專家稱,公司產生的現金總額是其支付利息的6倍多。

三、檢查資產負債表

反映公司未來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負債過高風險越大。銷售下
降或利率攀升使公司的償息能力受損。判斷一個公司的負債是否過高的辦法是計算負債與資本總
額(負債+股東權益)的比值,若該值大於50%,證明該公司舉債程度已超過其負荷。

示例3a:負債/資本總額

示例3b:凈收入/資本總額

另一個重要指標是公司的資本回報率,即凈收入/資本總額。這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公司舉債過多,即使其盈利增長快,其資本回報率也將降低。比如:Nokia市盈率為44,高於30倍市盈率的Ericsson。不過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數據:Nokia的資產負債率僅11%,而Ericsson、Motorola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1%、41%,而且Nokia33%的資本回報率也遠遠高於Ericsson、Motorola的14%和1%。「Nokia在融資方面相當保守穩健。」
當然市盈率能為公司價值提供一方面的參考數據,但全面來看,結合這三項指標才能判斷該股是否真正具有投資價值。

❸ 怎麼分析一支股票的投資價值

我自己是很少去做分析的,一般都是用股查查看基本面,還挺好用的。。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請採納

❹ 如何評估一個股票的價值

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準模式,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評估股票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預期來年股息/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例如:匯控今年預期股息0.32美元(約2.50港元),投資者希望資本回報為年5.5%,其它因素不變情況下,匯控目標價應為45.50元。

二、最為投資者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處,計算簡單,數據採集很容易,每天經濟類報紙上均有相關資料,被稱為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但要注意,為更准確反映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應使用預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預期收益。

投資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個反映市場對公司收益預期的相對指標,使用市盈率指標要從兩個相對角度出發,一是該公司的預期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的相對變化,二是該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於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業平均市盈率,說明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收益會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表示與同業相比,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盈利會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對地看待,並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預計某公司未來盈利會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未來股票價格有機會上升。

三、市價賬面值比率(PB),即市賬率,其公式:市賬率=股價/每股資產凈值。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行情專區)和保險(放心保)(行情專區)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市賬率去分析較適宜。

除了最常用的這幾個估值標准,估值基準還有現金折現比率,市盈率相對每股盈利增長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資者則喜歡用股本回報率或資產回報率來衡量一個企業。

❺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價值

一句話:
天時地利人和(引住短線先生研究波浪理論的成果:三W預測與決策系統)
二個方法:
同向比,就是自己跟自己比,看歷史上的最高價及最低價,如果目前在歷史最低價左右,那麼他的價值多數是低估的.
橫向比,如同是房地股,同在深圳,一個現價是50元,一個是5元,誰高估誰低估一目瞭然了!
三總操作辦法:
1,超級短線,不在意價值的,僅研究分時線,博明天波動3%.(外科手術選股操作系統)
2.做波段的,就是做10%到15%左右波鋒的,用K線定式預測.
3.中長線的,要對行業龍頭研究.現在2010年11月28日,建議你跟蹤或做200元的貴州茅台.
以上觀點,僅本人研究與實戰20年的一些體會,僅供參考.

❻ 如何評價股票的價值

評價股票的模型有三種!所謂的股票的評價就是對股票的內在價值和目前發行價格的比較,即在未來所獲得的收益,根據預期公司說規定的報酬率(或者資金成本率)來進行折現的情況。當股票的內在價值大於發行價是則購買該股票!1.股利固定模型此時的內在價值P=D0/K (P代表內在價值 D0代表股利 K代表報酬率)2.股利固定增長模型此時的內在價值P=D0*(1+g)/(K-g)=D1/(K-g) (P代表內在價值 D0代表評價時的股利 D1代表預計下一年股利 K代表報酬率 g代表增長率)3三階段模型第一個階段是快速增長,第二個階段時固定增長,第三個股利固定增長階段!

❼ 怎樣分析一個股票的內在價值

個人認為大智慧免費版的很多功能就已經足夠你分析個股和大盤的了,軟體不是再收費與否,而是在你看懂沒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書上的東西有用因為那是基礎,但是能夠完全運用於實戰的東西不超過25%炒股要想長期賺錢靠的是長期堅持執行正確的投資理念!價值投資!長期學習和堅持,才能持續穩定的賺錢,如果想讓自己變的厲害,沒有捷徑可以走所以也不存在必須要幾年才能學會,股市是隨時都在變化的,而人炒股也得跟隨具體的新情況進行調整,就像一句老話那樣,人活一輩子就得學一輩子,沒有結束的時候!選擇一支中小盤成長性好的股票, 選股標準是:1、同大盤或者先於大盤調整了近2、3個月的股票,業績優良(長期趨勢線已經開始扭頭向了)2、主營業績利潤增長達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內的業績增長穩定,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每股收益達到0.5元以上最佳。3、市盈率最好低於30倍,能在20倍下當然最好(隨著股價的上漲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該企業利潤高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的現象可以繼續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為穩定的利潤高增長自然會讓市盈率降下來的)4、主力資金占整支股票籌碼比例的6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過30%能達到50%以上更好,主力出貨時間周期加長,小資金選擇出逃的時間較為充分)5、留意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動資金不充足,公司經營容易出現危機(如果該公司長期保持穩定的高負債率和高利潤增長具有很強的成長性,那忽略次問題,只要高成長性因素還在可以繼續持有)具體操作:選擇上述5種條件具備的股票,長期的成交量地量突然出現逐漸放量上攻後長期趨勢線已經出現向上的拐點,先於大盤調整結束扭頭向上,以WVAD指標為例當WVAD白線上穿中間虛線前一天買入比較合適(賣出時機正好相反,WVAD白線向下穿過虛線後立即賣出《安全第一》<參考大智慧>),買入後不要介意短期之內的大盤波動,只要你選則該股的條件還在就不用管,如果在持股過程中出現拉高後高位連續放量可以考慮先賣出50%的該股票,等該股的主力資金持籌比例從60%降到30%時全部賣出,先於主力出貨!如果持籌比例到50%後不減少了,就繼續持有,不理會主力資金製造的騙人數據,繼續持有剩下的股票!直到主力資金降到30%再出貨!如果在高位拉升過程中,放出巨量,請立即獲利了解,避免主力資金出逃後自己被套如果你要真正看懂上面這五點,你還是先學點最基本的東西,而炒股心態是很重要的,你也需要多磨練!以上純屬個人經驗總結,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不過還是希望你學點最基礎的知識,把地基打牢實點。祝你08年好運!股票書籍網: http://we1788.blog.hexun.com/13304348_d.html
滿意請採納

❽ 如何去衡量一隻股票的價值

股票「內在價值」研究

價值投資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大打折扣時買入其股份.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在理論上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

雖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但要精確或甚至大概的計算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都是很困難的:

(1)「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琢磨的概念,這完全依賴於對公司未來的預期其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以這個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現金流為基礎而形成的判斷有多大的可性度呢?

(2)影響折現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折現率,在不同的時點、征對不同的投資人會有相差懸殊的選擇---這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股票價格總是變化莫測的,而股票的內在價值似乎也是變化莫測的?

如果不能解決對所謂內在價值的評估問題,那麼價值投資的理論基礎又何在呢?

我曾追隨著前輩大師們的足跡企圖對此問題的困惑尋求突破但收獲寥寥無幾.翻盡所有關於芭菲特的書籍及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大量的年報資料,雖然關於「內在價值」的字眼隨處可見,但他卻從未告訴我們該如何去計算它. 芭菲特最主要的合夥人查利·芒格還曾耐人尋味的說過這樣的話:芭菲特常常提到現金流量但我卻從未看到他做過什麼計算;對此芭菲特解釋說:一切的數字與資料都存在於他的腦子里,若某些投資需要經過復雜的運算(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那它就不值得投資.看來要指望芭老來幫助我們解決內在價值的評估問題是沒希望了.雖然也曾有人建立過計算公司內在價值或實質價值的完美公式,但卻無法為公式里的變數提供准確的數據,它除了能滿足理論家的個人偏好外毫無實際意義.

關於內在價值的評估始終是一個模糊的問題,但以芭老為代表的前輩大師們還是提供了一些「定性」的評估指標:

(1)沒有公式能計算公司的真正價值,唯一的方法是徹底的了解這家公司;

(2)應該去偏愛那些產生現金而非消化現金的公司(不需一再投入大量現金卻能持續產生穩定現金流);

(3)目標公司就是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容易了解且其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的獲利很穩定的公司;

(4)…………………………………………….

即便如此,面對「內在價值」我們依然一籌莫展

也許「內在價值」是個個性性的東西,對它的評估一半取決於其本身另一半則取決於評估它的投資者.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芭老從不明確他自己的計算方式以免形成誤導,況且芭老本人也不能保證他的計算方式是正確的更不能保證是唯一正確的.在芭老的意識里「內在價值」也始終是個模糊的大概值.比如他曾在其年報中透露:如果兩個對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都能熟悉的投資者對其「內在價值」進行評估那麼差異應該不會到10%.

顯然所謂的模糊性就是不確定性就是風險,對此芭老們有他們的應對之道----「安全空間」:它的內涵就是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價值而是被低估的價值. 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一個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簡而言之這個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空間,它讓我們在對內在價值的評估中如果犯錯誤也不會有重大的損失.

而關於「安全空間」正是我下一篇要重點分析與探討的概念………………

在價值投資的理論體系中有幾個核心概念:

(1)安全空間(安全邊際)

(2)內在價值

(3)特許經營權

而這幾個概念都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以事實為依據的最理性的價值投資卻是建立在一些模模糊糊的或無法量化的概念基礎上,想起來真是匪議所思.

可以確定的是:「內在價值」是無法精確量化的!

這市場那麼多聰明人,否則早該有人因此而拿到諾貝爾獎了

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如果無法對「內在價值」的內涵做更深入的分析那麼價值投資的合理性將遭受質疑,因為在「內在價值」無法量化的情況下所謂的高估或低估怎麼會有說服力呢?雖然「安全空間」的概念對此缺陷做出了彌補........

對」內在價值」量化,進入誤區就無可避免了。價值的東西是個「很人心」的玩意兒,非精確科學。據說,2000年美國股災中有2位(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壯烈了。在某一點上、某一時刻,某一公司的價值只有一個!但真正接近『真理』的就是最大的贏家!由於時空的變換,價值也是動態的,但我們要做的是把握」價值運動的趨勢」.老芭這方面肯定比其他人看得准、深、遠、透!歸根結底,價值博弈!

所以,投資是藝術又是科學,是高度的『邊緣』科學。

我個人覺得如果普通股的價格低到能保證穩定的獲得每年12%以上的收益率,即8倍的市盈率,那麼這只股票對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但首要前提是穩定,如公共事業類的或是基礎非常龐大抗打擊的大企業。

當然,這只股票此時會顯得很恐怖,那就得看大家的眼光了。

我倒覺得,對「內在價值」的把握是屬於「第六感覺」的東西,是理性中的感性,因此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

「內在價值」說玄也不玄。

「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其實就是折現現金流之和的概念。包含三個要素:

1、每年的現金流的金額;

2、折現率;

3、年限

之所以不玄就是可以理論上用公式可以很明確的定義;之所以玄就是這三個數都沒法確定,工夫就在這里。

一粒鑽石的價值都因人因時因地不同,何況資產呢?更何況資產只是公司的一個成分呢?一切都是相對,評價,估價和定價更是如此.

SOSME你也是一帶宗師,我拜師先。

股票本來就沒有價值,只是符號一個

若大家要研究內在價值的話,我想目前大家可對鋼鐵類股票加以對照,也許能加強價值投資的信心。

因為它們目前的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已經大打折扣了!

我覺得內在價值的評定,關鍵在一個折現率,這個數值應該是個經驗值吧?

一切的數字與資料都存在於他的腦子里,若某些投資需要經過復雜的運算那它就不值得投資

----「安全空間」:它的內涵就是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價值而是被低估的價值. 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一個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簡而言之這個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空間,它讓我們在對內在價值的評估中如果犯錯誤也不會有重大的損失.

一、基本面系列指標

1、安全邊際(疊加),名稱來自巴菲特的安全邊際概念,股價處於五根線所劃分出的不同位置時風險不同,莊家的炒做策略不同,我們的操作思路也應該不同。

2、均衡定價(疊加),包括兩個指標,黃線是基本均衡定價,就是安全邊際中的中線,用基本面數據計算。白線是技術均衡,由成本均線等技術指標計算。基本均衡是股票的穩態,技術均衡是亞穩態。

3、安全極限,測量股價偏離基本均衡定價的程度,股價達到安全邊際上紫線時,安全極限100,理論上超過這根線的股票不到15%,達到上蘭線時安全極限170,超過的股票不到5%。

4、投資價值(疊加),包括兩個指標。黃線是投資價值,用每股收益除以利率;藍線是保守投資價值(暫定名),綜合了凈資產和收益兩個因素,比較穩定,一般也比較低。

5、殼價格(疊加),只考慮股票作為炒做籌碼的價值。

6、博弈理性度,大盤指標,市場總體偏離均衡定價的程度。隨著股市走向成熟,該值應逐漸接近100,現在在65左右。

7、平均市盈率,大盤指標,較目前報刊上公布的數據演算法更科學,計算中包括了虧損股並加上同期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倒數作為參考。

8、平均市凈率,大盤指標,市凈率是股價和每股凈資產之比。

提供一個我自己計算內在價值的案例:

貴州茅台的價值(或價值區域)是多少?

資產的價值(內在價值)是由該資產為所有者帶來的可分配現金流的現值決定的,這一結論得到理論界的廣泛認同,我也將以此為基礎來計算茅台的價值區間。(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計算現值或內在價值的標准方法是從估計現在及未來合理年度(5年或10年或更長)的相關現金流開始的,然後選擇與資產風險相匹配的資本成本率,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計算每年現金流的現值,把這些現值匯總就可得到合理年度之前所有現金流的現值。

遠期現金流的傳統處理方法提出了終端價值的概念:假設5年或10年後現金流永遠按固定比例增長的基礎上計算得到,在這一假設(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下5年或10年後現金流現值等於隨後一個年度預測的現金流乘以一個乘數,這個乘數等於1除以資本成本率與固定增長率之間的差額。例如我們預計的資本成本率為8%,固定增長率為5%,那麼乘數為1/(8%-3%)=20。把終端價值折算到現在再加上之前年度的現金流現值就得到了內在價值。

我們假設2003年的收益是4.2億(為了簡化處理過程,再根據茅台的現金流狀態,假設可分配現金流與凈收益相同),2004年由於有產量與價格的雙重提升增長假設為25%,隨後2005年-2008年每年增長15%,2009年以後假設將以3%固定收益率增長,貼現因子=1/(1+R)T其中R=8%(資本成本率)、T是年份數,現在我們就可以計算內在價值了:

年度 收益 貼現因子 現值

2004 5.25億 0.93 4.88億

2005 6.04億 0.86 5.19億

2006 6.95億 0.79 5.49億

2007 7.99億 0.74 5.91億

2008 9.19億 0.68 6.25億

2009將以3%固定收益率增長,2009年的收益為9.19*1.03=9.47億,終端價值為9.47*1/(8%-3%)=189.40億,再對其進行貼現189.40*0.63=119.32億.

現在可以計算出內在價值=4.88+5.19+5.49+5.91+6.25+119.32=147.04億

如果假設前提變化,計算的結果將會有很大的出入,特別是終端價值是一個最大的變數(因為其在總現值中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比如:

(1)如果假設2009年以後以2%固定收益率增長,那麼終端價值現值是99.43億、內在價值是127.15億;

(2)如果假設2009年以後固定收益率增長為0,那麼終端價值現值是74.58億、內在價值是102.30億;

如果2004--2008的增長率不能達到15%,或2009年以後固定收益率增長是負數變化就更多了;

如果達到wjmonk君的樂觀預期,那麼內在價值將在200--300億以上;

如果資本成本率增大將降低內在價值,具體演算法同上。

目前茅台的市值=28.00元/股*3.025億股=84.70億

做為保守起見以上面計算的較低數102.30億為內在價值點,那麼折扣率在17%左右,安全邊際其實很一般.

結論:28.00元/股的貴州茅台不僅有投資價值,而且其價值還存在一點的低估,如有更低價值得介入.

再對上面關於用「現值法」計算「內在價值」的問題進行幾點說明:

(1)「現值法」雖然是計算「內在價值」最具邏輯性的方法,但理論上的正確未必能夠在實踐中提供准確的內在價值模型,代數計算的准確性與影響模型變數的不確定性之間存在矛盾。計算中那些對未來估計的增長率到底有(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多大的把握,公司是否會在某一年面臨更劇烈的競爭、技術挑戰、原料成本高漲或其它可能導致現金流變化的問題,利潤率和必需的投資水平是估計現金流的基礎,它們的遠期數值同樣難以預測。

(2)不可靠性問題是在確定內在價值過程中進行現值分析所固有的問題,對今後幾年的現金流進行准確的預測是不可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准確性還會降低,而且現值定價法所依賴的信息--操作變數的參考值--通常也是不可知的。

雖然有這么多的缺陷,但我們的前輩大師們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
(A)安全邊際:對各類參數及估計值盡量做保守的處理;

(B)選擇那些易於了解或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的公司做為分析對象,芭老說他不投資看不懂的公司或結構復雜的公司可能就是基於此吧;

(C)選擇那些收入穩定、可預期程度較高、經過經濟周期的考驗、特別是具有特許經營權的對象做為分析與投資的對象。就我來說只有如同茅台這類公司才適合用「現值法」來計算「內在價值」,否則用於其它公司准確性將大為降低。

❾ 如何分析出一隻股票的真正價值

有很多估值方法:
如現金流折現法,股利貼現模型。
如果用股利貼現模型計算:
歷年每股分配股利穩定在0.2毛附近。那麼根據零增長模型,貼現率取6.5%計算可得合理的股價在3元左右,顯然偏低了。也就是這個模型並不適用或者說我們假設的太簡單了。
如果用市盈率法估計,假設合理的市盈率在15到20倍,在行業中已經很高了,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普遍市盈率偏高,才取這個區間。
那麼08年每股收益0.32元*15-20=4.8-6.4元這個區間是合理的價位。
所以現在接近12元,明顯股價高了許多。如果持有股票應該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