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英石拓股票分析
擴展閱讀
興業科技股票最高多少 2025-08-02 03:03:48
tcl科技股票東方財富網 2025-08-02 02:40:14

英石拓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8-25 06:48:59

㈠ 這是什麼石頭

這是英石。



英石,廣東省英德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英石,始拓產於英德,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瘦、皺、漏、透」四字簡練的描述了英石的特點。英石大的可砌積成園、庭之一山景,小的可製作成山水盆景置於案幾,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

英石就其質地而論,可分為陽石和陰石兩類。陽石裸露地面,長期風化,質地堅硬,色澤青蒼,形體瘦削,表面多折皺,扣之聲脆,適宜製作假山和盆景。陰石深埋地下,風化不足,質地松潤,色澤青黛,有的間有白紋,形體漏透,造型雄奇,扣之聲微,適宜獨立成景。

2006年04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英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詳見 網路

㈡ 英德景盛英石和大家所說的石英石石同一個石種嗎,有什麼區別

英石,廣東省英德市特產,英石,始拓產於英德景盛園藝,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
天然的石英石是變質岩,密度和硬度都很高!耐久度好! 人造石英石是石英石粉加膠加顏料高溫高壓壓制而成,硬度和密度沒有天然的石英石好! 但是相對來說也很好了!唯一一點比較大的缺點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㈢ 利用中子活化法評價石英脈型礦體深部潛力的嘗試

一、概述

石英是常見的造岩礦物,也是最常見的脈石礦物,在大多數的熱液礦床中都可以找到石英,尤其是石英脈型金礦和石英脈型的鎢礦等礦床中,石英更是最主要的礦物之一。因此,這些礦床中的石英,無論是熱液充填結晶的自形石英還是交代圍岩或圍岩蝕變過程中生成的他形石英,都必然蘊含著與成礦作用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除了常用的氫氧同位素、溫度、壓力和氧逸度等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方面的信息之外,還包括成礦物質及流體來源、成礦演化的過程、礦化分帶,等等。但是,除了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之外,如何從石英礦物本身挖掘關於物質來源、礦化分帶乃至於如何指導找礦方面的研究,相對少見。

由於石英主要是SiO2(而SiO2又是地殼中最主要的成分),晶體結構和礦物化學成分相對簡單而穩定,是利用中子活化法測定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最理想礦物。國內外利用中子活化法測定金礦中石英的微量元素含量,已經有不少的成果積累(李幼寧,1989;管和國等,1991;曹志敏,1991;胡楚雁等,1992;屈文俊等,1997),但對石英脈型黑鎢礦中石英的研究還鮮見報道。曹志敏(1991)曾對四川大渡河黃金坪金礦的石英進行過中子活化分析,結果表明,分散在石英中的超顯微金在礦體上部含量較高,最高達6.7×10-6,向深部減少,ZK301孔揭露的礦體石英含金0.115×10-6,六中段0.12×10-6~1.5×10-6。對於少硫化物石英脈型礦石,如無可見金出現,很難形成獨立金礦體。石英中的Ba/As比值表現為上部小(<36.7),中部大(185~225),下部又變小(7.7),因為金礦化的原生暈一般以Ba為前緣暈,As為尾暈,而Mn含量與六中段的富金礦有關。

我國江西南部地區是石英脈型鎢礦的最主要產地,但那裡也有破碎帶-石英脈型金礦;贛南地表的石英脈更是星羅棋布,這些石英脈是否含礦、含什麼礦、如果含礦其潛力多大、是否值得進一步工作?這些問題既現實又具體。本次利用中子活化法,對贛南鎢礦區的典型石英脈型金礦(留龍金礦)和鎢礦(淘錫坑鎢錫多金屬礦)作了初步對比研究,獲得了很有意義的成果,即:不但可以從石英中獲得是否含礦的信息,可以了解其含礦性的好壞,還可以為勘探工作的部署提供參考依據。

二、方法及要求

石英樣品中子活化分析的方法和步驟簡述如下:將准確稱取的試料和標准物質,用高壓聚乙烯薄膜包好,放入輻照管中,送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微型反應堆內輻射孔道中進行輻照,按照所測量元素的種類不同,選擇短照和長照兩種輻照方式,時間分別為2分鍾~35小時,反應堆的中子注量率為2~8×1011n/s·cm2,照射後的試料和標准物質經過不同時間的冷卻,在相同的幾何條件下用高純Ge探測器測量γ-射線放射性強度。其中,γ-射線能譜分析、各種干擾校正及元素含量的計算,均由微機γ-射線能譜儀系統完成。

本次研究對淘錫坑礦區寶山區段的V11號鎢礦脈(是淘錫坑的王牌脈之一)、留龍金礦的10號金礦脈(主礦脈)以及八仙腦和巋美山礦區的部分礦脈分別進行了采樣,分別採集、選純石英單礦物樣品進行中子活化分析,每個樣品可以一次性測定24個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由國家地質測試中心屈文俊研究員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進行照射處理後完成測試。從分析結果看,石英中除了有0.2%左右的Al2O3之外,其他物質W、Ca、Mn、As、K、Na、Cr、Cs、Fe、Rb、Zn的含量均在×10-6級別而Sb、Sm、Au、Ag、Ce、Co、Hf、Lu、Sc、Ta、Th、Yb的含量均在×10-9級別,表明石英中SiO2的含量在99.7%以上,即單礦物中無雜質,測試結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另外,石英中子活化測試對於石英樣品的用量很小,同時可以直接精確地測定W、Au、Ag、Pb、Zn、Sb等主要成礦元素(尤其是對Au的靈敏度是各類方法中最高的),較其他分析測試方法有其顯著的優勢。

三、石英脈型金礦———以留龍金礦為例

1.地質概況與樣品代表性

留龍金礦是贛南發現和勘探的第一個有工業價值的中型岩金礦床。礦區位於興國縣城東南20km的留龍鄉,地處SN向永豐-安遠構造帶與新華夏系於山構造帶交接復合部位,區內斷裂構造發育,以SN向、EW向、NE至NNE向為主,對成礦均有不同程度的控製作用。礦區內僅見呈岩牆狀和岩脈狀產出的輝綠岩和斜閃煌斑岩,但區域內岩漿活動頻繁,四周被早自加里東期、晚至燕山晚期的花崗岩體所圍繞。礦脈賦存於下震旦統上施組的變凝灰岩、變沉凝灰岩、變凝灰質砂岩及凝灰質千枚岩中。礦床類型為石英脈型和石英復脈型金礦。全區已知礦脈31條,以10號礦脈規模最大,全脈金平均品位8.31g/t。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毒砂,脈石礦物為石英、絹雲母、綠泥石、綠簾石等。金礦物為自然金、銀金礦和金銀礦,主要賦存於黃鐵礦中。

本次研究的樣品采自10號主礦脈,同時也採集了八仙腦礦區含鎢石英脈中的石英,同時利用中子活化法測定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以便於對比。

2.結果與討論

對留龍金礦和八仙腦兩種不同類型石英脈型礦床中石英中子活化測定的結果列於表8-4中。

表8-4 八仙腦鎢礦和留龍金礦區石英脈中石英的中子活化分析結果

注:單位為×10-6。樣號帶LL者采自留龍金礦,其餘采自八仙腦鎢礦。Ag的含量在LLw-0113中為0.00652×10-6,在V2H44-3Q中為0.000419×10-6。留龍金礦石英脈中的硫化物主要是黃鐵礦,未見黑鎢礦和白鎢礦,也未見閃鋅礦和方鉛礦;八仙腦鎢礦石英脈中除了黑鎢礦之外還有閃鋅礦、黃銅礦和黃鐵礦。

3.成因類型的判別及示蹤意義

根據初步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留龍金礦與八仙腦鎢礦雖然都是石英脈型礦床,但主礦種不同,因此,石英脈石英中所蘊含的微量元素信息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為:

1)從表中可見,無論是留龍金礦還是八仙腦鎢礦,石英中Au的含量甚微,均小於0.03×10-6。如此低含量的Au能被准確地測定,有賴於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的精確性。其中,金礦平均0.00776×10-6,鎢礦平均0.00192×10-6,前者是後者的4倍。

2)相對於鎢礦區石英而言,金礦區石英中富集的元素有:Cl、Mn、As、Sb、Fe、Zn,尤其是Mn、As、Sb的富集較為顯著。這與As、Sb、Cl等元素經常作為金礦的找礦標志也是一致的。Mn和W的含量在金礦石英中比鎢礦石英中還要高,其原因待進一步研究,也可能是由於南嶺W區域性富集而留龍金礦尚未發現鎢的獨立礦物,以至於在由「石英」代表的熱熔體-流體中相對富集。八仙腦鎢礦石英中K、Rb、Cs的含量明顯高於金礦,顯示鎢礦與花崗岩(富含K、Rb、Cs)在成因上具有明顯的物質來源上的聯系。

3)從元素組合的角度考察(圖8-5),在Cl-Au圖解中,在Mn-Au圖解中,在As-Au圖解中,在Cs-Au圖解中,在Sc-Au圖解中,在Rb-Au圖解中,在Cl×Mn-As×La圖解中,在Cl×Mn-As×Sb圖解中(圖8-6),金礦區石英與鎢礦區石英均落在不同的區域。其中,金礦石英中Au的含量與Cl的含量明顯高於鎢礦區石英,與Au在熱液中遷移主要與Cl有關的基本規律是一致的。

圖8-5 八仙腦石英脈型鎢礦與留龍石英脈型金礦中石英中子活化分析雙元素對比

圖8-6 八仙腦石英脈型鎢礦與留龍石英脈型金礦中石英中子活化結果元素組合乘積對比

4)對於同為鎢礦的淘錫坑和八仙腦,前者屬於岩漿熱液充填型石英脈,後者屬於破碎帶蝕變岩型石英脈。通過對比,二者具有明顯不同的微量元素分組特徵。八仙腦礦區石英中微量元素的種類比較少,不同元素之間的相關性程度也不同於淘錫坑。由於淘錫坑的石英樣品主要采自充填型石英脈中,成礦流體主要來自於深部花崗岩結晶分異出來的岩漿熱液,因此微量元素含量比較多且具有岩漿熱液成礦元素的典型組合特徵;八仙腦的樣品也采自石英脈但主要屬於破碎帶熱液充填交代型石英脈,構造變形的特點比較明顯,因此微量元素種類較少而且岩漿熱液的特徵不那麼直接顯示。這在聚類分析圖中明顯可見,八仙腦石英中的W與親硫化物元素(As、Sb、Fe等)的關聯程度較高,而淘錫坑石英中的W則與稀土元素關聯程度最高(圖8-7)。

圖8-7 石英中子活化分析結果的R型聚類分析左為八仙腦;右為淘錫坑

5)石英中的W含量與儲量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這在下文論述。

總體上看,鎢礦區石英中W的含量變化大且可高達1000×10-6以上,金礦區石英中Au的含量變化大且較高(四川黃金坪礦區高達6700×10-9。曹志敏等,1991)。

對於鎢礦來說,淘錫坑、巋美山和八仙腦也有區別(圖8-8,圖8-9),八仙腦石英中的Fe含量變化小而Al含量變化大(即隨著Al的變化Fe基本不變),巋美山石英中的Fe含量與Al含量呈正相關(即隨著Al含量升高Fe也升高),淘錫坑礦區則與八仙腦明顯不同,Fe含量變化大而Al含量變化小(即隨著Fe含量的變化Al含量基本不變)。

圖8-8 不同類型石英脈型礦床石英W-Au關系圖

圖8-9 不同類型石英脈型鎢礦石英Al-Fe關系圖

四、石英脈型鎢礦———以淘錫坑為例

我國的石英脈型黑鎢礦聞名天下,石英是其中最常見的脈石礦物。石英作為純凈礦物,其中蘊含的各種信息對於研究成礦物質的來源、成礦流體的性質以及礦化分帶都有很大的幫助。利用中子活化分析的辦法可以獲得多種信息,但以往多應用於金礦而對鎢礦的研究少見。此處對江西南部崇義縣淘錫坑鎢礦中一條王牌鎢礦脈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測試,獲得了有意義的結果。

1.地質特徵概述及樣品代表性對於淘錫坑鎢礦的地質特徵,已在前述章節有詳細介紹,此不贅述。本次研究對淘錫坑礦區寶山區段的V11號鎢礦脈(是淘錫坑的王牌脈之一。圖8-10)進行了系統采樣,共採集、選純42個石英單礦物樣品進行了中子活化分析,每個樣品包括24個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由國家地質測試中心屈文俊研究員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進行照射處理後完成測試。

V11號礦脈在地表出露長度340~682m不等,傾向延深250~660m。礦體產出標高為690至-56m,已控制最低標高-56m,尚未尖滅。礦化屬於石英大脈型,局部見黑鎢礦賦存於雲英岩脈或雲英岩化岩石中。礦脈形態變化不大,脈幅穩定,延伸較深。根據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在該礦區的工作資料,在寶山區段V11號礦脈由356m中段標高到106m中段標高,礦體厚度由0.3~0.5m變大到1.7~1.9m,WO3品位上也由淺部到深部有變富的趨勢。

圖8-10 淘錫坑104線剖面圖(據贛南地質大隊改編)

2.測試結果

從分析結果(表8-5)看,石英中除了有0.2%左右的Al2O3之外,其他物質W、Ca、Mn、As、K、Na、Cr、Cs、Fe、Rb、Zn的含量均在×10-6級別而Sb、Sm、Au、Ag、Ce、Co、Hf、Lu、Sc、Ta、Th、Yb的含量均在×10-9級別,表明石英中SiO2的含量在99.7%以上,即單礦物中無雜質,測試結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表8-5 淘錫坑V11號脈中石英的中子活化分析結果

注:Al含量單位是%,W、Ca、Mn、As、K、Na、Cr、Cs、Fe、Rb、Zn的含量單位為×10-6,其他元素為×10-9

3.元素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對淘錫坑全部元素進行R型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獲得所有元素之間的相關性信息(表8-6,圖8-9)。由表8-6可以看出,W元素主要與Sm、Lu、Yb、Mn、Sc、Ta、Fe等元素相關性比較好,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76、0.66、0.55、0.45、0.41、0.33、0.28,而與Cs、Co、K、Rb、Zn、Ag、Al、Na等元素成負相關。從聚類分析譜系圖上也能夠得到類似的信息,即:如果以0.4為分界線(圖8-9中紅線所在位置),則這24個元素可以分為8組:①W、Sm、Mn、Sc、Ta、Lu、Yb等;②Al、K、Rb;③As、Fe、Ag、Co、Zn;④Au、Hf、Th;⑤Na、Sb;而Ca、Cr、Cs各自獨立。這說明W與稀有、稀土元素和Mn的相關性比較好。這和區域上W與稀有、稀土元素的良好相關性是一致的,同時也代表了石英-氧化物組合的特徵,As、Fe、Ag、Co、Zn等的一組與本區的黃銅礦、黃鐵礦、毒砂、磁黃鐵礦等硫化物組合是相關的,代表了石英硫化物組合。

表8-6 淘錫坑V11號脈各個元素的相關性系數

4.W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徵

W元素在不同礦脈之間石英單礦物中的分布特徵是有區別的,同一脈中也有低含量和特高含量,而且與深度似乎無關。此外,相鄰樣品之間也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如Bs156-1、Bs156-2、Bs156-3、Bs156-4、Bs156-5為相鄰的間隔50m的樣品,W的含量分別為172×10-6、7.43×10-6、130×10-6、1855×10-6、17.1×10-6。統計全部數據,W的最大值為1855×10-6,最小值為0.215×10-6,均值為187.67×10-6,方差為373.12。說明數據的分布極分散。

從W元素空間分布的等值線圖上可以看出:自深部往地表,W品位有逐漸降低的趨勢。據目前采礦資料,156~56m中段是寶山區段V11號礦脈相對富的地方。這與礦區采樣分析的結果極為相似(表8-7)。在寶山區段156m、106m中段的平面等值線圖上(圖8-11),兩個中段都有3個W的濃集中心,但兩個區段的濃集中心位置不完全對應,而是有「偏移」,顯示濃集中心在空間上從南東往北西遷移的趨勢。這可能代表了礦液的運移方向。這意味著,寶山區段的V11號礦脈往南東方向有可能延伸到楓林坑區段,而目前楓林坑區段雖然開拓到了256m中段,但尚未見比較大的黑鎢礦石英脈體,預測在楓林坑區段深部可能存在比較富大的礦體。

圖8-11 淘錫坑鎢礦W元素在寶山區段156m、106m中段的平面等值線圖(×10-6)

5.礦體儲量的預測研究

對區內礦體儲量的預測,是礦山企業非常關注的,也是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基本工作。除了通過勘探工程揭露、采樣分析的常規方法外,石英中子活化分析的結果也可以提供可參考的信息。鑒於鎢在自然界中非常穩定,不溶於酸鹼溶液,鎢在從溶液中沉澱時存在一個非常低的臨界含量,此時W以絡合物或鹵化物等形式存在。因此,可以根據流體的體積和礦床中W的平均品位來探討成礦流體中W的原始豐度(李逸群等,1991)。成礦流體的體積,主要根據礦體體積、非礦和貧礦脈體的體積、蝕變帶的范圍以及可能逸散流失物質的體積來估算。假若在整個礦化體系中,蝕變體積為礦體體積的10倍,非礦和貧礦脈體的體積為礦體體積的2倍,並有20%的濾後殘液被逸散流失,按此推算,現見的礦體是由比它體積約大37.5倍的成礦流體濃縮而成。據此可根據礦床的平均品位推算成礦流體中的原始鎢豐度。例如,形成含鎢品位為0.12%的一般工業鎢礦床,其成礦流體中的原始鎢豐度不能低於32×10-6(相當於10~3.86mol/L的水溶液);若形成品位為1%的富鎢礦床,則成礦流體中的原始鎢豐度不能低於267×10-6(相當於10~2.94mol/L濃度的水溶液)。那麼,在不考慮蝕變體積而只考慮了鎢礦體體積時,用石英中實測的W含量來代替原始W豐度,與坑道中刻槽取樣測定的W品位之間是否也存在對應關系呢?下面以淘錫坑V11號脈為例進行探討(表8-7,圖8-12)。

淘錫坑V11號王牌礦脈從356中段到156中段已經進行了勘探,上部356中段到206中段基本采空,目前正在開采206中段到156中段,迫切需要預測106中段~56中段乃至更深部位的儲量,並對該儲量有個評價(實際開采獲得的儲量是否與探明儲量一致),為深部找礦和礦山生產提供依據。

表8-8是V11號脈體156中段~356中段探明的儲量計算結果。根據W元素中子活化分析資料,假定W的實測數據代表了含礦溶液中的W含量,根據156~356中段計算的體積,可以得出在相當體積的水溶液中W的原始含量=W平均豐度×V體積;然後根據這個部分礦體W的儲量除以(W平均豐度×V體積),得到礦體流體的體積倍數,然後根據這個倍數進行106m、56m中段的儲量計算。

表8-7 淘錫坑V11號礦脈的礦體特徵

注:據贛南地質大隊《江西省崇義縣章源鎢製品有限公司淘錫坑鎢礦區北西段儲量地質報告》資料整理。

圖8-12 淘錫坑鎢礦V11礦脈石英中微量元素含量與鎢礦品位之間的關系

體積倍數的計算為,F=W儲量/(W平均豐度×V體積)=9576.247/(155.7×65731.16×10-6)=935.697

其中W平均豐度是根據156中段~356中段中采樣的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為155.7×10-6,根據這個計算的倍數。我們根據礦體在坑道中的變化情況(如在進行礦體形態描述中所述)假定106m和56m中段的礦體走向上均為600m,厚度均為1m,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8-8。

表8-8 淘錫坑V11號脈體156m和56m中段資源量預測結果

說明:合計1中106中段採用的是該區段W的算術平均豐度。56中段採用的是網格化後的推測豐度,合計2中106中段採用的是該區段網格化後W的算術平均豐度。

贛南地質大隊在《江西省崇義縣章源鎢製品有限公司淘錫坑鎢礦區北西段儲量地質報告》中探明的V11號脈體儲量共19643.07t。那麼,對106m中段的W元素豐度採用原始的算術平均豐度,則計算得到的106m中段與56m中段的儲量合計為10275.69t,加上156中段~356中段的9576.24t共計19851.93t,與探明儲量接近;如果106m中段採用網格化後的W算術平均豐度,則計算得到106m中段與56m中段的儲量共8046.33t,加上156中段~356中段合計為17922.57t,略小於探明儲量。這兩組數據都較好地說明,應用這種方法可以比較有效地進行礦體深部儲量的預測。而據礦區的爛埂子區段值班長介紹,現在開採的156中段有礦體貧化現象。因此,可考慮用本方法進行儲量預測和W豐度的空間預測模擬,以指導找礦。

五、結論和討論

對淘錫坑礦區的研究表明:①通過對淘錫坑礦區V11號王牌礦脈不同中段石英的中子活化分析,發現W元素主要與Sm、Lu、Yb、Mn、Sc、Ta、Fe等元素相關性比較好;②在礦體的縱投影面上,通過對156中段和106中段鎢元素等值線的繪制,均識別出3個濃集中心,並有從地表往深部W含量逐漸升高的趨勢,顯示礦液由南東往北西富集。這意味著成礦流體是自下而上、由南東向北西遷移的,故可預測楓林坑深部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③嘗試性地進行了礦脈深部儲量的預測研究,獲得了106m和56m兩個中段的儲量共10275.6t,加上156中段~356中段,合計V11號脈體的儲量為19851.93t,與探明儲量接近。可見,利用石英中子活化分析資料,有助於礦體深部儲量的估算。

應該指出,利用石英中子活化方法測定石英單礦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雖然具有用量少,樣品易採集易加工處理等優點,但總體上還處於探索性階段,需要在積累大量資料之後才能得出更加科學的規律性認識。

㈣ 廣東產什麼玉石

廣東產英石,獨居石等。

1,英石

英石,廣東省英德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英石,始拓產於英德,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瘦、皺、漏、透」四字簡練的描述了英石的特點。

2,獨居石

獨居石,在一些沉積岩中也存在。不論岩漿成因或變質成因獨居石,其同位素年齡的地質意義都較為清楚。獨居石為單斜晶系,晶體為板狀或柱狀。因經常呈單晶體而得名。

(4)英石拓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英石類別:英石分為陽石、陰石兩大類:陽石露於天,陰石藏於土,陽石按表面形態分為直紋石、斜紋石、疊石等,陰石玉潤通透;陽石皺瘦漏透,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據專家估測,可開發的英石資源有6億噸,居全國四大名石之首。

獨居石特徵:獨居石內部經常出現復雜的分區,每一區域可能都記錄了獨居石所經歷的結晶、變質、熱液蝕變等復雜的歷史過程。因此,在進行微區分析前,詳細研究獨居石的形貌和內部結構對解釋獨居石的U-Pb年齡、微區化學成分和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組成的成因至關重要。

㈤ 「啞層」的ESR測年研究及其應用

業渝光刁少波鄔象隆

(國土資源部海洋沉積開放研究實驗室)(國土資源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關鍵詞「啞層」ESR測年石英氧空位

對於石油勘探中既缺乏生物化石,又缺少同位素年齡資料的所謂「啞層」,目前還無法確定其地質年代,這給石油地質的深入研究帶來了許多困難。運用ESR(Elecrton Spin Resonance)技術測試石英中氧空位(oxygen vacancy)相對濃度,尋求其與所接受的總劑量(可換算成沉積年齡)之間的相關關系,以確定「啞層」的地質年代成為一種重要手段。使用ESR技術較簡便地把地層單位上升到年代地層單位,有利於各種不同成因的含油氣盆地或其他沉積盆地之間、每個盆地周邊與盆地內部的地層對比,乃至和國際標准地層剖面的對比。就年代學而言,也有益於開拓新的思路。

1石英氧空位ESR測年的原理和概況

ESR測年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測年新技術(W.J.Rink,1997)。出露在地表的岩石由於風化作用而破碎和分解的岩石物質,它們經水、風等營力的搬運沉積在陸地和海洋。當這些物質受到本身和周圍環境物質中鈾、釷、鉀等放射性所造成的電離輻射時,物質內部生成一些缺陷,同時形成一些游離電子。這些游離電子被其他雜質或缺陷捕獲時就形成捕獲電子心(如石英的E′、Ge、Ti心),或原來的原子失去電子而形成空穴心(如石英的OHC、Al心)。這些捕獲電子心和空穴心由於含有未偶電子而帶有磁性,物質中這些未偶電子的濃度與埋藏時間成正比增加。ESR譜儀是測試未偶電子惟一的現代分析儀器。物質未偶電子的濃度用未偶電子對入射的微波吸收效應來探測,被吸收的微波能量正比於自旋的數量,它可以在ESR譜中顯示出來,從而達到測年的目的。

ESR測年多用於第四紀地質學,A.L.Odom和W.J.Rink(1988)首次報道了花崗岩石英中的E′心和過氧基(peroxy radical)的ESR信號強度和樣品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齡相關,並認為這些心是由於石英晶體內的a反沖引起的,從而提出石英中的E′心和過氧基可作為一種地質計時計。他們還指出在整個地質時期里石英的氧空位是在自然聚集,比較穩定,然而沒能提出測試氧空位的辦法。該文發表後,反響很大,被認為是石英ESR測年的突破。著名ESR專家R.Grun(1989)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用石英樣品使用ESR技術可測整個地球的歷史。S.Toyoda等(1992)報道了火山岩中石英氧空位濃度和其放射性同位素年齡正相關,他們採用熱活化技術測試石英中的E′心的ESR信號以代替氧空位的相對濃度,這就使實驗大大簡化,而且更易測准。他們認為天然β和γ射線是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使石英氧空位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據這種觀點,他們把放射性同位素年齡換算出石英所接受的總劑量和石英的氧空位濃度相關,結果使相關系數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從而提出石英的氧空位濃度可成為一種 Ma-Ga范圍內的地質計時計,他們的研究范圍是12~1700Ma。

圖1氧空位和E′心的結構模型(據W.J.Rink,1991改繪)

大圓表示硅,小圓表示氧,箭頭表示電子。

a—正常的晶格位置;b—已位移氧,形成氧空位;c—捕獲 一個游離電子形成E′心

天然石英中的氧空位不易被測出、測准,而E′心是石英的一個非常特徵的信號。S.Toyoda實驗的技術關鍵是測試已熱活化的E′心的ESR信號來代替氧空位的相對濃度,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E′心和氧空位之間的關系。石英的氧空位和E′心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看出,E′心是由氧空位捕獲一個電子而形成的順磁中心,沒有氧空位就不會有E′心。在石英晶體中不僅存在像E′心這樣的深能級缺陷電子,也存在著許多淺能級缺陷電子。加熱到某一溫度可將一些淺能級的缺陷電子激發出來而被氧空位捕獲形成E′心,直至所有的氧空位被電子填滿全部形成E′心。在此基礎 上可以測試E′心的ESR信號以代替氧空位的相對濃度。

美日學者的報道在學術上是十分有意義的,揭示了石英許多新的ESR特徵,為前第四紀石英的ESR測年打下了理論基礎。我們採用S.Toyoda的實驗方法對國內幾個油田進行了前第四紀沉積物的ESR測年研究,試圖尋求沉積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濃度和接受的總劑量(可換算成年齡)的相關關系。

2樣品和實驗

遼河油田、勝利油田和渤海油田的樣品取自鑽井岩心,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樣品取自鑽井岩屑,塔里木盆地庫車河剖面的樣品取自野外露頭,樣品基本上都取自砂岩層。樣品用顎式破碎機和盤式粉碎機粉碎,個別樣品比較鬆散僅用手工碾磨,在水中篩取0.1~0.25mm粒級部分,加入H2O2除去有機物,沖洗干凈,在6mol/L HCl溶液中浸泡一晝夜以上除去碳酸鹽,沖洗干凈。然後把樣品放入濃HF中酸蝕30~60min以除去石英因a輻射而損傷的表層,沖洗至中性在40℃烘乾,最後用磁選機去掉任何磁性礦物。精選的石英用X射線衍射技術確定其純度,以便歸一實測的ESR信號。按照S.Toyoda的方法處理後的樣品進行熱活化。用BRUKER公司的ECS-106型ESR譜儀(具高靈敏度4103TM腔)測試已熱活化後石英的E′心的信號以代替氧空位濃度。測試條件:室溫,X波段,磁場掃描范圍(348±2.5)mT,轉換時間5.12ms(1024個點),時間常數40.96ms,放大倍數1×105,微波功率0.01mW,連續測試3次。另外,取一部分原樣研磨過160目分別用激光測鈾儀、比色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技術測試U、Th、K2O含量,以計算環境物質的年劑量貢獻。圖2為樣品典型的ESR波譜圖。

圖2樣品的典型ESR波譜圖

3地質應用

3.1遼河坳陷

樣品取自坳陷占近系砂岩,從東營組一段頂到沙河街組三段下,年齡從24.7Ma至42.4Ma,相應的吸收總劑量由95095Gy到212424Gy。把所測得的歸一後的氧空位濃度和相應的吸收總量相關,繪於圖3中,相關系數達0.94,線性關系相當好(Ye Y.G.,1998)。根據上述結果,業渝光等(1996)提出了含油氣盆地前第四紀沉積物ESR測年的模式。大量的實驗表明,沒有經過破碎和風化樣品中的天然石英往往觀測不到氧空位和E′心的ESR信號,現在觀測到的信號是在破碎和風化後形成的。遼河坳陷的沉積物一般

圖3遼河盆地沉積物中石英氧空位濃度和所接受總劑量的關系圖

。所測的離散數據點;·所測的回歸數據點

來自坳陷四周古老的太古宇和元古宇,這些古老岩系只有在風化破碎後才能搬運沉積於坳陷中,其風化時間和沉積物的埋藏時間相比是短暫的,大部分觀測到的石英氧空位和E′心的ESR信號是在埋藏後形成的。另一方面,這些風化了的物質只存在於古老岩系的表層,只有當它們被搬運後,風化作用才有可能向岩石深部繼續進行。這個模式的核心是:沉積物中石英的氧空位在沉積前(風化和剝期間)存在的時間遠小於沉積埋藏時(古近紀—三疊紀)。就是說,現在我們測試的坳陷內沉積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濃度主要是沉積埋藏後受到環境物質中U、Th、K的β和γ射線的電離輻射而產生的。這個模式對遼河坳陷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較好的解釋。

3.2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的地質條件十分復雜,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成功地建立了東營凹陷東營組一段到孔店組一段的ESR測年序列,從而第一次提出了勝利油區老第三紀絕對年齡序列,補充完善了老第三紀、中新世界限,早、晚漸新世界限及始新世、漸新世界限,給出了相應的絕對年齡值。這些ESR年齡已為勝利油田所接受,他們根據前人的資料並結合ESR年齡編制了新的勝利油區新生界地質年代表。圖4為東營凹陷石英氧空位的ESR信號與吸收劑量的關系圖,相關系數可達0.98。

3.3庫車河地質剖面

庫車地區是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層出露最齊全的地區,尤以庫車河剖面最具代表性。我們曾對該剖面的上二疊統到新第三紀進行了系統采樣。由於侵入岩的熱作用、晚三疊世和中侏羅世煤層自燃,使晚二疊世至中侏羅世岩石中石英的氧空位部分退火(業渝光等,1998),不能用於本項研究。而上侏羅統齊古組至新第三紀康村組樣品(都在庫車西岸)的石英氧空位ESR信號和所接受的總劑量標繪在圖5中,同樣呈現明顯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可達0.97。

圖4東營凹陷ESR信號強度與吸收劑量的關系圖

圖5庫車河石英氧空位的ESR信號強度與吸收劑量的關系圖

I為9個樣品線性回歸;Ⅱ為10個樣品線性回歸

3.4渤海油田

在油田兩次采樣,共採取59個砂岩岩心做ESR測年實驗,渤海石油研究院對我們的實驗結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ESR法的層位成功率達70%,較本區採用K-Ar法的17%層位成功率高得多,建議此法可在渤海進行試用。圖6為樣品的石英氧空位ESR信號和所接受劑量的相關圖,線性相關系數可達0.94。

圖6渤海油田線性關系圖

3.5珠江口盆地

根據大量的古生物資料,珠江口盆地珠江組以上皆為海相地層,當時盆地已被海水淹沒形成一個統一的海盆,沉積物主要來自北面大陸。珠海組和恩平組上部地層既有陸相地層也有海相地層,當時海浸剛開始,有的地方被淹沒,有的地方還是陸地,地質情況比較復雜。從珠海組開始,珠海組以下的地層大致以惠州凹陷為線劃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為珠海期的古珠江三角洲,東部為珠海期的古韓江三角洲。根據這種情況,我們珠江口盆地回歸了3種關系圖。由於物源情況清楚,回歸的線性相關系數都比較高,測年精確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4討論

從我們採集到的近300個砂岩岩心或岩屑樣品測試的結果來看,沉積物中石英的氧空位ESR信號和所接受的總劑量間確實存在很強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都在0.8以上,石英氧空位濃度極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測定沉積物沉積年齡的地質計時計。

在工作中也發現,我們當初提出的前第四紀沉積物ESR測年模式太理想化,這個模式對於特定的狹長的遼河坳陷也許是合適的,但對其他一些盆地卻要復雜得多,因此,存在一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1)物源問題 這個問題我們在勝利油田工作時就已發現,濟陽坳陷的樣品和昌濰坳陷的樣品擬合出來的相關系數要比單獨濟陽坳陷擬合出來的相關系數低;同為濟陽坳陷的東營凹陷和沾化凹陷單獨擬合出來的相關系數要比兩凹陷樣品合在一起擬合出來的相關系數高。在渤海盆地也有類似的情況,東營組和沙河街組樣品的ESR信號反而比孔店組至中生代樣品的ESR信號大。這些都說明物源不同,直接影響到石英氧空位的ESR信號的大小,從而影響關系曲線的建立。在珠江口盆地,我們按照實際的地質情況,分別建立各自的相關曲線,相關系數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後期改造 沉積物的後期改造對其中的石英ESR信號影響也較大。這個問題從樣品的U、Th、K等實測的地化指標上很容易發現。有的樣品上下層位和ESR信號都比較正常,突然出現地化指標異常,這樣的樣品就會大大影響相關曲線的擬合。

(3)熱作用的影響 據日本學者的研究,石英氧空位的ESR信號在300℃後就開始減小,至600℃就可完全消失。在地層中石英受熱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侵入岩的加熱,噴發岩和火山灰的覆蓋都有可能使沉積物受到加熱。再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斷裂作用,在斷裂時機械摩擦產生大量的熱,假如在這樣的位置采樣,就可能使石英退火。最典型的實例就是庫車河煤層自燃,而使岩石中的石英退火。

上述的問題都可以影響相關曲線的建立和ESR年齡的計算,因此,在採取樣品或數據回歸時把這些問題都考慮到,成功的把握就大一些。其他測年方法同樣也存在這些問題。

通過本項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沉積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濃度和所接受的劑量間確實存在著很強的線性關系,沉積物石英的氧空位濃度有可能作為一種Ma-Ga范圍內的新的地質年代計時計。這種方法仍處於探索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沒有更好的方法開發出來前,它依然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尤其是解決「啞層」的年代問題。石英的氧空位除了有計時意義外,還能給我們有關沉積物的物源、再沉積和熱歷史方面的許多有用信息,這些信息對地層的劃分還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略)

(第三屆全國地層會議論文集,地質出版社,2000年,370~375頁)

㈥ 我的世界地獄石英有什麼用

我的世界地獄石英(下界石英)的作用是可以作為合成材料進行合成,可以合成石英塊、陽光感測器、紅石比較器、閃長岩、花崗岩,合成的石英塊、閃長岩、花崗岩可以作為建築材料直接使用,而紅石比較器、陽關感測器可以用於紅石設施的搭建。

下界石英作為合成材料進行合成,合成表如下圖:

拓展資料:


《我的世界》背景設定:

Minecraft是一款沙盒游戲,整個游戲沒有劇情,玩家在游戲中自由建設和破壞,透過像積木一樣來對元素進行組合與拼湊,輕而易舉的就能製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玩家可以通過自己創造的作品來體驗上帝一般的感覺。在這款游戲里,不僅可以單人娛樂,還可以多人聯機,玩家也可以安裝一些模組來增加游戲趣味性。

Minecraft著重於讓玩家去探索、交互,並且改變一個由一立方米大小的方塊動態生成的地圖。除了方塊以外,環境功能還包括植物、生物與物品。游戲里的一些活動包括採集礦石、與敵對生物戰斗、合成新的方塊與收集各種在游戲中找到的資源的工具。游戲中的無限制模式讓玩家在各種多人游戲伺服器或他們的單人模式中進行創造建築物、作品與藝術創作。

其他功能包括邏輯運算與遠程動作的紅石電路、礦車及軌道,,以及稱之為"下界"的神秘世界。最終,可以選擇前往一個叫做「末路之地」的維度旅行,並打倒末影龍。

minecraft_網路

㈦ 英石的密度多大

密度2.5 2.8,一般取2.65
始拓產於英德,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瘦、皺、漏、透」四字簡練的描述了英石的特點.英石大的可砌積成園、庭之一山景,小的可製作成山水盤景置於案幾,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
英石,產於廣東英德市.英德,古稱英州,以盛產英石得名.英石源於石灰岩石山,自然崩落後的石塊,有的散布地面,有的埋入土中,經過干百萬年或陽光曝曬風化、或箭雨刀風沖刷、或流水侵蝕等作用,使之形成奇形怪狀的石塊,具有獨物的觀賞價值,自古至今深受奇石愛好者青睞.在英德市區東北二十里,有一座山名叫英山,它高七十餘丈,是一座石灰岩質石山.由於表石層經歷長期自然風化,形成無數多姿多彩的英石.英德的英字,也緣英山而稱.英山盛產的英石,有陽石和陰石之分.出土者為陽石,質地堅硬,色澤青蒼,扣之清脆.入土者為陰石,質地稍潤,色有微青和灰黑,扣之皆有韻聲.英石褶皺細密,迂迴曲至,形如雲立,紋比波搖,獨具皺、瘦、透、漏四妙特色.
英石的開采和玩賞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有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溪水中.有數種:一微青色,間有白脈籠絡;一微灰黑;一澆綠,各有峰巒,嵌空穿眼,宛轉相通,其質稍潤,扣之微有聲.又一種色白,四面峰巒,多稜角,稍瑩徹,面面有光可鑒物,扣之有聲,......」.(宋、杜綰《雲林石譜》);以書畫兩絕而聞名於世的北宋米芾(字元璋)是十一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曾貶任浛洸(現英德市浛洸鎮)尉,他不僅因愛石成癖,對石下拜而被國人稱為「米癲」,而且在相石方面,還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即長期為後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問君何事眉頭皺,獨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韻清,不雕不刻胸懷透.甘心埋沒苦終身,盛世搜羅誰肯漏.幸得硜硜磨不磷,於今穎脫出諸袖.」這是清人陳洪範對英石特色的喻人精彩描述.清代以來,英石便被世人列為全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靈璧石、黃蠟石).現代,英石更是廣被園林設計者、工匠和奇石玩家採用和收藏,享譽中外.至今,英石產品已銷往全國各地和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英石分為陽石、陰石兩大類:陽石露於天,陰石藏於土,陽石按表面形態分為直紋石、斜紋石、疊石等,陰石玉潤通透;陽石皺瘦漏透,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據專家估測,可開發的英石資源有6億噸,居全國四大名石之首.為了開發英石這一園林奇石資源,美化生活,提高世人的文化品位,英德市近年來在京廣沿線、英石產區的公路兩旁,開設了30多個奇石市場,形成了30里路的英石展銷長廊,方便四方客商選購.

㈧ 古四大名石

中國古代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

中國觀賞石的四大名石是指靈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這四大名石是古老而傳統的玩石品牌,古今藏石界公認的有名的四大奇石。我們要了解中國的玩石歷史,繼承古代石文化,然後在傳承基礎之上拓展現代石文化,這樣才能把石頭玩好,玩出內涵、玩出修養、玩出文化,真正的玩石人必須了解石文化與玩石歷史。

古代玩石賞石主要以庭院石為主,賞玩理念以「瘦、漏、皺、透、形、紋、質、色、韻」為奇石鑒賞標准。而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石,四大玩石、奇石把瘦、漏、皺、透表現的淋漓盡致。

㈨ st是什麼計量單位

英石(英文:Stone,縮寫st)是不列顛群島使用的英制質量單位之一,亦被英聯邦國家普遍採用。

許多北歐國家在採用公制之前也使用英石作為質量單位。1986年,不列顛群島廢除了英石作為質量單位的法定地位,但在稱量體重時,英石仍被廣泛使用。1英石等於14磅。

英石還表示一定數量或重量的某些商品。在倫敦,1英石的牛肉是8磅;在哈福德郡,是12磅;在蘇格蘭,是16磅。



(9)英石拓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在古羅馬時期,商業活動中的砝碼是以羅馬磅(327.54克)為基礎倍數而製作出來的石頭。

在中世紀,一個大小適當石頭會被選為當地農產品的稱重標准,但針對於不同的商品和地區,其實際重量並不相等。中世紀晚期的國際貿易,比如英國出口到佛羅倫薩的羊毛原料,需要一個固定的標准。

1389年,愛德華三世頒布了一項皇家法令,將一英石固定在14磅。在英國,出售土豆傳統上以英石和半英石為基礎(14磅和7磅),以此遞增。

㈩ 英石的密度多大

密度2.5 ~ 2.8,一般取2.65

始拓產於英德,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瘦、皺、漏、透」四字簡練的描述了英石的特點。英石大的可砌積成園、庭之一山景,小的可製作成山水盤景置於案幾,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
英石,產於廣東英德市。英德,古稱英州,以盛產英石得名。英石源於石灰岩石山,自然崩落後的石塊,有的散布地面,有的埋入土中,經過干百萬年或陽光曝曬風化、或箭雨刀風沖刷、或流水侵蝕等作用,使之形成奇形怪狀的石塊,具有獨物的觀賞價值,自古至今深受奇石愛好者青睞。在英德市區東北二十里,有一座山名叫英山,它高七十餘丈,是一座石灰岩質石山。由於表石層經歷長期自然風化,形成無數多姿多彩的英石。英德的英字,也緣英山而稱。英山盛產的英石,有陽石和陰石之分。出土者為陽石,質地堅硬,色澤青蒼,扣之清脆。入土者為陰石,質地稍潤,色有微青和灰黑,扣之皆有韻聲。英石褶皺細密,迂迴曲至,形如雲立,紋比波搖,獨具皺、瘦、透、漏四妙特色。
英石的開采和玩賞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有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溪水中。有數種:一微青色,間有白脈籠絡;一微灰黑;一澆綠,各有峰巒,嵌空穿眼,宛轉相通,其質稍潤,扣之微有聲。又一種色白,四面峰巒,多稜角,稍瑩徹,面面有光可鑒物,扣之有聲,......」。(宋、杜綰《雲林石譜》);以書畫兩絕而聞名於世的北宋米芾(字元璋)是十一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 曾貶任浛洸(現英德市浛洸鎮)尉,他不僅因愛石成癖,對石下拜而被國人稱為「米癲」,而且在相石方面,還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即長期為後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問君何事眉頭皺,獨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韻清,不雕不刻胸懷透。甘心埋沒苦終身,盛世搜羅誰肯漏。幸得硜硜磨不磷,於今穎脫出諸袖。」這是清人陳洪範對英石特色的喻人精彩描述。清代以來,英石便被世人列為全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靈璧石、黃蠟石)。現代,英石更是廣被園林設計者、工匠和奇石玩家採用和收藏,享譽中外。至今,英石產品已銷往全國各地和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英石分為陽石、陰石兩大類:陽石露於天,陰石藏於土,陽石按表面形態分為直紋石、斜紋石、疊石等,陰石玉潤通透;陽石皺瘦漏透,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據專家估測,可開發的英石資源有6億噸,居全國四大名石之首。為了開發英石這一園林奇石資源,美化生活,提高世人的文化品位,英德市近年來在京廣沿線、英石產區的公路兩旁,開設了30多個奇石市場,形成了30里路的英石展銷長廊,方便四方客商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