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美國城市債券保險股票走勢分析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投資背景 2025-08-18 08:57:14
華為與安潔科技股票 2025-08-18 08:41:31
wind股票模擬交易 2025-08-18 06:37:04

美國城市債券保險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8-27 01:41:38

1. 美國債務危機會對中國股市帶來多大影響

我胡亂說下一定的沖擊是會地不過影響不會太大亞太的股市比較穩定中國經濟不會一下子跟老美在零八那樣探底的放心

2. 美國30年期債券利率與道瓊斯30指數走勢圖

認識真正的藍籌-美國達瓊斯30指數股初探

相信這篇文章有收藏意義,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到底什麼是藍籌股,他們的行業背景是那些,這些公司及他們的產品你是不是耳熟能詳,作為一個外國人,你是不是也或多或少的使用或享受著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不要以為他們很遙遠,許多不接觸證券市場的人也幾乎天天和她們打交道,衣有杜邦纖維(萊卡/尼龍/的確涼),食有麥當勞,可口可樂,住(霍尼維爾的控制儀表,杜邦與3M的建材與裝飾料,GE的家用電器,美國家居的各類生活用品),行有波音飛機和通用汽車以及埃克森美孚石油,休閑娛樂有迪斯尼,柯達膠卷,莫里斯煙草的萬寶路香煙,工作有惠普的電腦英特爾的晶元和微軟的軟體等等,生活有寶潔與強生的各類家用輕工洗滌與化妝品,醫療有大制葯商默克制葯,3M的醫療器械與齒科材料,通訊由電報電話公司,而購物則有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產品銷售的大買場沃爾馬等等,我想說藍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我上面所列的這些品牌,一般生活在中國的城市居民都能接觸到,其實很多農村也對此不陌生了,所以,中國要成為工業強國的路還很遠,我們所謂的那些藍籌實在小兒科的很,我們還須更加倍的努力,可能二十年後會有真正我們中國的強勢企業來取代我上面列舉的美國品牌,相對於此文的原旨,這是題外話,大家看了此文,可以知道到底什麼是藍籌股,這可比那些所謂的定義來的直觀和准確的多,中國的投資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美國道瓊斯30指數股詳錄:(排名按字母順序,所有數據以2006/12/12日收盤為基準)

代碼 AA (美國鋁業):

市值:265.42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5,97萬股 市價:30.61市盈率:12.68

行業:礦業與製造

美國鋁業, Alcoa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是全球第一大鋁製造商. 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業務, 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礬土製造商. 美國鋁公司的營業項目包括鋁礦砂開采, 礬土製成及鋁精鍊. 主要產品包括鋁及鋁化學品, 汽車零件及飲料罐. 美國鋁公司亦供應許多包裝用的鋁產品, 汽車用鋁產品, 貨物運輸用鋁產品, 建築用及航空用鋁產品. 為了取得新興市場的利益, 美國鋁公司在東歐及拉丁美洲均有投資.

代碼 AXP (美國運通公司):

市值:712.26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440萬股 市價:59.12市盈率:20.88

行業:金融業-多樣服務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Company)為全球最大的旅行社,並以其美國運通記帳卡聞名全球。其業務主要可分為旅行、財務顧問和銀行等部份,分別以Travel Related Services、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及American Express Bank為主體。Travel Related Services提供包括記帳卡、卡友貸款、旅行支票、個人及企業旅行服務;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服務內容有財務規畫和建議、投資建議、保險及年金和共同基金;American Express Bank則有企業金融、私人銀行、個人金融服務和全球交易等服務項目。

代碼 BA (美國波音公司):

市值:714.12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3,54萬股 市價:90.31市盈率:42.04 每股收益:2.15

行業:航太/國防業

波音公司在1997買下McDonnell Douglas( 麥道公司)後,成為全世界最大商用噴射機和航太公司. 業務主要分成三個部份: 商用飛機, 軍用飛機及導彈, 太空及通訊. 商用機由波音商用機集團負責研發, 生產及行銷. 軍用機部門則包括運輸機, 攻擊機及相關系統. 太空和通訊部門涉及太空系統, 火箭引擎, 資訊及作戰管理系統等. 波音的商用客機包括767 747 以及 737 ,軍用機則包括F/A-18 Hornet攻擊戰機,F-15E Eagle C-17 Globemaster III運輸機,AH-64D Apache Longbow直升機等.

代碼 CAT (美國開拓重工或卡特彼勒重工):

市值:251.3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33萬股 市價:62.28市盈率:18.59 每股收益:3.10
3.10
行業:機械業-營建/製造

開拓重工業務為生產營建及采礦設備、伐木機械、柴油及天然氣及工業汽油渦輪機、卡車、拖車頭、船舶及發電設備引擎,成為農業設備的領導供應商以及全世界陸上機械排名第一的製造商。該公司產品主要乃是以Caterpillar、Cat、Solar、 Barber-Greene及MaK等品牌銷售。公司設計、行銷及製造多種營建、采礦、農業用機械、引擎及渦輪機。Caterpillar的機械包括履帶及輪軸牽引機、履帶及輪軸載重車、動力平地機、輪軸及履帶鏟路機、輪軸及履帶挖土機及載重砂石車。Caterpillar的引擎被使用在陸上及營建機械、高速卡車及拖車頭、海上、石化、農業、工業、發電設備及其他應用等。該公司的渦輪機也被用來生產、處理及運輸原油及天然氣或提供電力。除此之外,它也為其經銷商及客戶提供融資及保險服務。該公司在全球六大洲皆有生產工廠。為善用其龐大的銷售體系,該公司亦銷售自有品牌Cat的牛仔褲及皮靴、汽車零件及其他廠商所製造的產品

代碼 3.29 (美國花旗集團工):

市值:2363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1233萬股 市價:52.25市盈率:12.48 每股收益:3.29

行業:金融業-多樣服務

花旗集團(Citigroup)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為一金融業之控股公司. 由合並Citicorp 和 Travelers Group而成, 其服務產品項目包括國際化消費者金融服務, 國際化企業金融服務, 以及投資銀行, 資產管理, 和投資管理服務等. 子公司包括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 (證券業), Primerica (壽險和基金), 和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產物和意外保險). 花旗集團的e-Citi 事業部開發了線上金融服務產品. 此外, 花旗集團收購了Schroders PLC 的投資銀行業事業部並計劃買下Associates First Capital Corporation. Citigroup 在100 個國家提供信用卡融資保險和投資服務.

代碼 DIS (沃特迪斯尼娛樂公司):

市值:714.45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1225萬股 市價:34.54市盈率:21.13每股收益:1.635

行業:媒體集團業

沃特迪斯尼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傳媒集團. 沃特迪斯尼在電視電影(包括波納唯維士達Buena Vista電視, 蜜拉梅克斯Miramax電影公司與摸石Touchstone電影公司), 游樂場(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 迪士尼樂園, 巴黎迪士尼樂園, 艾波卡中心Epcot Center, 與北美最受歡迎的魔術王國Magic Kingdom), 出版公司(迪士尼雜志, 亥普利恩Hyperion雜志與老鼠工作室 Mouse Works), 以及職業運動球隊(加州安納漢Anaheim的冰上曲棍球隊Mighty Ducks). 迪士尼的美國電視廣播公司ABC擁有數十家電視台並有五個有線電視頻道, 包括全球最有名的ESPN運動台.

代碼 DD (杜邦公司):

市值:418.8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362萬股 市價:47.20市盈率:39.19 每股收益:2.06

行業:化學業-多種

杜邦公司E.I. DuPont de Nemours是全球最大化學工業高科技公司. 杜邦公司專注於化學及材料科學及生物科技等產業, 在全球經營20個策略事業單位. 製造及銷售約70種產品涵蓋市場包括交通, 紡織, 建築, 汽車, 農業, 營養, 健康, 醫葯, 包裝, 電子等. 其由化學品(冷凍劑, 色素與聚合體催化劑), 布料(萊卡, Tyvek, 紡織物與尼龍), 聚合物(松緊帶, 尼龍脂, 底片, 塗料與包裝材料), 石油業(康納科Conoco加油站), 生命科技(農產品, 生化科技與葯劑)和多樣化的商業(底片, 照相用聚合物, 電子, 印刷, 出版與煤業)等商業部門組成. 杜邦在約70個國家有營業據點. 其石油與天然氣子公司康納科Conoco加油站提供幾乎其一半的營業額

代碼 EK (伊斯曼柯達公司):

市值:72.40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81萬股 市價:25.83市盈率:27.11 每股收益:1.37

行業:攝影器材&用具業

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發展、製造並銷售大眾、專業及健康醫療所需的影像產品及影像加工服務。柯達不只提供一般大眾所使用的軟片、相紙、攝影機、即可拍相機、投影機、顯像劑、影像處理設備及加工服務,更有專業用的上述相關產品、印表機、掃描器及數位攝影機等的產品。柯達亦提供醫療業者所需的醫學用軟片及顯像劑。其他影像產品還包括電影用膠卷、影音設備、縮微膠片等,以服務電影、電視界、辦公室自動化、和政府市場

代碼 GE (通用電氣公司或奇異電器公司):

市值:3,673.81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846萬股 市價:35.64市盈率:21.67每股收益:1.65

行業:多元化經營巨摯

由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創建的工業巨子通用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的營業范圍甚廣, 包括電視網國家傳播公司NBC, 至電力發電廠用零件製造. GE生產飛機零件, 家電產品(廚房與洗衣家電), 工業產品與系統(照明, 電子配備與控制系統), 以及材料(塑膠, 硅膠, 美耐板與黏著劑). 其金融服務部門通用電氣資本公司GE Capital Corp. 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通用電器在美國及波多黎各擁有約150個工廠並在其他25個國家擁有超過100個工廠.

3. 美國股市下跌對我國股市影響的預測

從網上抄來的或許對你有用
一場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快要來臨了嗎?也許是的。新興市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蘭、韓國等國股市普跌2%以上;美國國內情況更加危急,新房銷售下降6.6%,說明緊縮情況十分明顯。更嚴重的是,從房屋次級債市場已經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貝爾斯通、雷曼兄弟發行的企業債遭到市場普遍冷遇,克萊斯勒的200億美元企業債乏人問津,國外財經人士聲稱,全球性的風險資產的重估已開始。

周洛華先生說,與以往國外政府在大選年主動加息抑制物價上漲爭取選票不同,這次是由次級債市場所引發的資產價格重估,進而引發政府被動實行緊縮政策。美元兌歐元英鎊均創下歷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與日元融資套利者正在加緊平倉。

因此,美國政府並未心滿意足地欣賞緊縮帶來的好處,而是四處尋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 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一些市場人士估計,目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國房價重估,以至於拖累整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 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國際投資者與A股市場一樣,患上了風險麻木症,他們忙著進行套利交易,或者將手中的貨幣盡快地轉換成實物與資產,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突如其來的次級債使得危機意識突然被喚醒,世界資金的套利鏈條中斷,令新興市場股市步伐大亂。

中國股市從來都有自己的邏輯,由於資本項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之間築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壩,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漲大跌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這道不斷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沖擊的堤壩的強韌度,隨著中國金融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堤壩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很快將會感受到環球同此涼熱。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從表面上來看,國際資金流入減少與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可以對沖,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實際上,如果人民幣在外界壓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發A股市場大漲,是非常可怕的信號,這說明,A股市場的大漲是外界壓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產物,是國際投機的結果,而主要不是中國企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上漲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人民幣繼續升值1%以上,投資者就應該考慮高位了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4. 美國金融風暴導致全球股市大跌,您認為美國這次救市是否會成功

會失敗,因為美國救市資金在負債面前是小數字,杯水車薪. 熊市繼續著熊的步伐,一切配合機構出貨股評的鼓雜訊在熊掌下一片狼跡,所謂的反轉不過是機構再次給個人投資者編織的一幅美麗的夢而已,既然是編織的,當機構出貨目的真正實現後,夢就該醒了.我反復提醒的大跌還是來了,該來的還是要來這是客觀現實,一切固執的看多者反復的抄底行動帶來的只是機構的反復出貨熊市時間延長而已,機構的倉位越低,未來的走勢可能越不好看,這次印花稅行情機構出貨接近千億,散戶被套資金也是近1500億,血的教訓再次放在投資者面前,在導致大跌的大小非沒解決前憑主觀願望希望迎來反轉行情本來就是個不顧現實的夢,機構在巨大的大小非面前都選擇逃命的時候,個人投資者憑什麼去迎接反轉行情?現在大盤破位後呈現加速向下的趨勢,我在印花稅行情發動之初就一直在提醒要破1800反彈結束時逢高減倉或者出局,反彈減倉是熊市必須要執行的鐵律,今天1800瞬間就完蛋了(大小非還不解決,下個目標暫時是1500了,信不信是各位的事了),連個象樣的反抽都沒有,大跌就在預期中來到,那些一直喊散戶持倉不賣或者抄底的股評現在應該偷笑了吧,他們和機構的目的達到了,這次印花稅行情籌碼順利實現的轉移,機構籌碼轉移到個人投資者手裡了,之前有人曾經長期攻擊我罵我憑什麼一直看空股市誤導散戶賣出股票(我自認為曾經幫助很多人在4000點以上的高位跑掉了沒害他們,問心無愧,我只是在盡努力提醒股友風險而已,在反彈面前至少要有人保持清醒能夠提醒風險,就當我是苦葯吧不好吃),我不是憑的主觀意願,而是客觀存在的資金面崩潰狀態的現實來分析股市的,資金面、信心面長期處於崩潰狀態,政府全出些擦邊球政策忽悠個人投資者,當然不管是機構、股評還是媒體政府都大勢噴多,把一些垃圾政策說成實質性的政策,把散戶活活的吸進去當機構和大小非的靶子,政府用意多想想吧?真的是愛護個人投資者嗎?如果攻擊我的人有時間到處下些文章來攻擊我不如多想想怎麼多幫幾個散戶朋友分析下怎麼躲過大盤熊市的危機吧,已經被套的至少要幫他們減少傷害,而不是把時間放在怎麼攻擊我上,放在怎麼讓散戶違背客觀熊市的現實去抄底被套,都是散戶錢來得不容易。請多為股友們想想把,我在這里就先謝謝你們了。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之前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大盤曾經在10月13日誘多,14日就破位了,之前破位後大盤已經連續在5日線下小幅度震盪走低了8個交易日了,請注意這種走法,在之前反復上演超過5次,已經成了熊市的典型走法了,如果連續很多個交易日被5日線壓制震盪走低,一旦無法選擇突破向上突5日線\10日線,那投資者還會在信心崩潰的情況下迎來再次大跌(這是我昨天說的),而不是很多股評所說的離底不遠大膽建倉或者不會大跌了。如果機構繼續維持減倉態勢,我不認為有機會迎來中級行情,大行情是機構做出來的不是散戶,關注後市的機構動作吧! 可交換債:穩市又一"定心丸"? 可交換債券與可轉換債券一樣,也具備贖回、回售的條款,以及向下修正轉換價的可能性。可交換債業務的推出,讓「大小非」股東多了一種市值管理、債務融資的工具。對投資者而言,則多了一種新的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 從發行股東角度看,在市場逐步企穩轉好的前提下,所持股票在交換期可以溢價出售,價格將比目前市場價高出20%至30%,可以獲得當前融資,解決迫在眉睫的資金困境。從投資者角度看,如果市場轉好上漲,投資者擁有的換股期權將轉化為實利,從而分享股價上升的收益。但是該政策都是在一個假設前提下才會有作用,也就是市場逐步企穩轉好的前提下價格將比目前市場價高出20%至30%,但是現在是牛市嗎?誰願意去在下跌市中賭股市將長期上漲??又讓散戶去消化嗎?而且該政策還存在很多不好解決的問題,大規模發行也面臨一些障礙。一方面,換股價格難以確定;另一方面,大規模發行可能會影響到大股東的控股權,大股東會願意嗎? 對於「小非」而言,可交換債的發行門檻稍顯嚴格。證監會要求發行可交換債的股東最近一期末的凈資產額不少於3億元,且最近3年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這使得「小非」不太可能成為發行主體。 既然小非不具備資格,大非又會因為股權受損,大非會主動伸脖子挨宰嗎?那該政策真的能夠解決大小非問題嗎?文字游戲是政府最喜歡玩的,其實把字眼看清楚了什麼也不是。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次貸危機涉及的負債額超過3萬億美圓,後續陸續有企業破產累加負債值無法避免)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9月「大非」減持數量為1.47億股,小非」9月的解禁數量為1.58億元,但減持數量卻高達3.05億股,說明此前解禁未賣出的「大小非」紛紛選擇在9月出逃。救市行情成出逃良機.對比這幾個月的股市走勢,能清晰得出一個規律:行情好,走勢穩,大小非跑得就越多;反之,則減持少。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麻煩採納,謝謝!

5.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股市和大宗商品的影響 比如對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 和股票.......說的越詳細越好

簡單來說,有雙面的影響:
1)美國債務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復甦,導致全球經濟復甦慢,從而全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比如對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減緩,經濟復甦慢,公司盈利也會被影響,從而影響股票
2)美國債務危機嚴重,美國只有通過量化寬松等貨幣政策來緩解,從而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從而帶動大宗商品 比如對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 和股票等相對升值。反過來,如果美國經濟復甦,大宗商品 比如對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 和股票的需求增加,則價值也會升哦。
希望對你有用。

6. 美債與美股的關系

經濟增長和通脹變化會影響兩者間的關系可以對比一下1950年代和1970年代。在1950年代末,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2.5%上升至3.77%,當時標普500也一路走高;而在1970年代,由於通脹上漲,收益率上升,但同時股票卻在下跌。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在1950年代,經濟增長復甦,通脹亦並未引起市場的擔憂。而在70年代,美聯儲就沒有壓制住愈演愈烈的通脹,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生產下降和失業率猛增,這令債券收益率上漲,股市承壓。
宏觀經濟的沖擊,比如說重大的金融危機和債務違約資深的投資者可能都會記得美股和美債在80、90年代的大牛市,從1982年起,通脹開始大幅下滑,美聯儲也開始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令債券收益率大幅下滑。同時,美國經濟從1983年開始強勁反彈。所以這段時間里,股市上行伴隨債券收益率下滑,此時美股和美債是正相關關系。但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隨後1998年的的俄羅斯債務違約令情況突然出現變化。一開始,受到避險情緒的影響,美債收益率下跌,股票價格下滑。美聯儲迅速降息,但隨後為了不落後於通脹馬上又再度加息。這令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直接至在2000年2月觸頂),股市在反彈後因經濟仍然強勁而繼續走強。
美聯儲的政策,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為了刺激經濟復甦,美聯儲開始了降息周期當利率降至零水平之後,由於已經不存在降息空間,美聯儲啟動了一系列的量化寬松政策(購買債券),包括QE1、QE2和QE3,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直升機撒錢」。具體操作就是,美聯儲印發更多的貨幣,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大量美債,從而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美聯儲的購債舉動直接推升了美債價格。
另一方面,由於在QE期間,企業的借貸成本非常低,幫助其利潤實現強勁增長,雖然這個時候整體經濟仍然偏弱。有了央行作為後盾,投資者大膽追逐風險,押注股票價格走高。而且,機構投資者也得以極低的保證金購買股票。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股市走高。在美聯儲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期間,美債收益率下跌,股市上漲。

7. 美國股市和債市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1、沒有直接關系,但間接聯系還是有的。

4、國債與股市的區別:

權利不同,國債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

國債是國家發行,但只有股份制公司才能發行股票。
期限不同,國債是一種有期投資,有規定的償還期,股票是無期投資。
收益不同,國債可獲得固定的利息,股票分紅不固定。
風險不同,國債想多比股票低,買國債的收益會比存銀行高,因為國債的收益比銀行存款收益高才會吸引投資者買國債。

8.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期間股市下跌為什麼美債價格上漲

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大概只有債券是能夠保住自己本金的東西了,所以它的價格上漲就是因為需求過大了。

9. 關於股票,債券,保險的問題…請進來看看吧…

你們各人理財只要規劃投資這一塊嗎?個人理財有很多板塊要規劃的。
股票就買醫葯行業,汽車行業中龍頭公司的股票,購股資金占投資資金的60%,債券可以買高科技行業中龍頭公司的債券,占投資資金的20%,基金的話可以看去年基金排行榜,購買一些好的基金公司的基金就可以啦,也占資金的20%。

10. 美國債券評級下降與中國股市關系,用數據說話

美國提高舉債上限,並沒有消除市場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首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而在4日,道瓊斯指數重挫512點,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下跌點數。

專家認為,美國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信用評級存在再次被下調的可能,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情緒濃郁,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可能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建議進一步擴容內需市場,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美國尷尬:違約風險解除信用警鍾敲響

美國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美國歷史上首次違約,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債務風險。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另外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國際雖然在奧巴馬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後,均確認保持美國信用等級為最高級,但同時都把評級前景定為負面。

標普表示,政治風險與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是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維持評級前景展望「負面」,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仍有下調的可能。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孫力堅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國兩黨此前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執造成市場擔憂加深。雖然兩黨已達成妥協,但提高舉債上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的發展問題,以舊債還新債是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未來債務風險不可消除。」

繼2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之後,市場上悲觀情緒依舊,甚至有蔓延之勢。4日,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4%。歐洲股市也全線重挫,多個國家股指跌幅超過3%。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認為:「股市的暴跌顯示出市場的徹底失望情緒。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可以在短期內救急,但會進一步加大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連原有14.29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都無力償還,現在提高債務上限,投資者是否增持、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看好,存在很多變數。因此,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必然動作,是全球對美國經濟失望的反映。」

美債危機:美債價格將受挫外儲資產被縮水

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並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美國長期債務評級下降,將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巨大的縮水風險。

專家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降會造成市場上減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增多,進而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下滑。孫力堅表示:「持有美國國債數量越多,受到的損失越大。另外,市場本來就有流動性偏好,加之美國信用評級下調,違約風險提高,投資者將更加偏好相對靈活的短期債券,想要拋出長期債券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有意願的買家。作為美國國債的長期大量持有者,我國將面臨很大的外儲保值增值難題。」

周一、受偏空的消息面影響,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低開,受金融股下行拖累,兩市股指走出一波下挫,隨著資源、煤炭、有色等板塊聯袂上行刺激,股指掉頭回升,隨著地產板塊發力推高,股指一度沖上5日均線,因買盤不濟,市場的追漲意願欠缺,加之金融、鋼鐵、釀酒、等板塊下行拖累,股指掉頭震盪下行至泛綠,滬指圍繞著2700點窄幅震盪整理,交投清淡,波瀾不興。在亞太各股市相繼收紅的刺激下,兩市股指尾盤小幅上翹,滬指終盤報收於2703.78點,漲2.05點,漲幅0.08%,呈現一根戴上下影線的小陽線,全日成交660.7億元,較上周五萎縮了26%。創下6月23日以來的地量。醫療器械、多晶硅、煤炭、非金屬品、環保等板塊指數漲幅居前,而水利建設、釀酒、金融、船舶、鋼鐵等板塊指數呈下跌態勢。
在消息面上、8月解禁市值超2000億,市場資金面再臨考驗,8月解禁市值將升至2184億元,環比增幅超過6成,讓本已缺乏資金的大盤再臨大考。市場心理層面壓力較大。第二批地方債下月發行,地方債隱性風險猶存,從流動性的情況看,中長線看通脹繼續要求控制流動性,但繼續支持局部行情 。新興產業規劃臨近,生物質能或領銜新能源。此消息對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構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生物質能發電成本低而太陽能發電成本高,是導致生物質能未來5年發展更快的主因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估算,我國可用於發電的生物質能,近期可達5億噸標煤,遠期可達到10億噸標煤以上,如果農林生物質充分利用,裝機容量可達1.5億千瓦以上。水產品近期加入漲價行列,魚價出現持續上漲,農業部漁業局預測下半年部分魚價仍將高位運行等消息對水養殖業及相關品種構成利好。
在國際市場方面,美國兩黨接近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違約可能性大降,此消息偏暖。如果國會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面臨違約風險。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預計在美債「後危機」時期,全球流動性繼續泛濫,對於大宗商品等構成支持。目前對市場影響最大的資訊莫過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值得深度研究。
昨日滬深兩市呈現窄幅震盪的盤勢,滬指圍繞著2700點展開震盪整理,且成交量大幅萎縮,人氣整體渙散,波瀾不興,弱勢格局仍為明顯,預示著股指業已處於方向性選擇和突破的前夜,權重股的持續低迷是拖累股指最主要的因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及影響以及7月經濟數據公布的情況是目前市場最為擔憂的心理因素,因而美國債務危機解決的結果和7月經濟數據的公布將決定著股指突破的方向及力度,在此之前,股指則仍將維持等待性區間震盪整理的態勢。
昨日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消息莫過於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的資訊了,31日報道,美國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接近達成協議,以免美國政府發生債務違約。白宮與共和黨領導人仍在商談的新方案將分兩步提高債務上限約2.4萬億美元,美國兩黨在最後一刻會達成妥協,避免違約打擊本已十分嚴峻的美國經濟 。這一消息使市場緊綳的神經少有鬆懈,其實、美國債務危機一拖再拖,遲遲未得到解決,已經使得全球市場對美國信用持有較強的懷疑態度了,若美國政府真不能上調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那麼美國的信譽度無疑將受到災難性的損毀,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也會隨之被動搖。若美國債務違約則對於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而言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因而、從這個視覺上看,美國兩黨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對全球經濟及市場而言無疑是個利好。
但是,問題沒有這么簡單,糟糕的是,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勢必又會加大通脹預期,即使美國不違約,美國將會繼續新發國債,美聯儲為了維持國債價格,啟動印鈔機將是大概率事件,能再次大印鈔票是為了挽救美國脆弱的國債市場。但流動性潮水則會進一步泛濫,對於中國而言,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無疑將會進一步加大,而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CPI卻一直在高位攀升,農產品、水產品、豬肉。。。。。價格持續走高,通脹已經對沖掉了不少的經濟增長的成果。經過持續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市場普遍預計通脹將在7月出現拐點或見頂,但若美國再度啟動印鈔機,大放流動性潮水,無疑將會再度推助CPI走高,侵蝕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的成果,目前中國大型國企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速,這是緣於大型國企資金充沛,未受貨幣緊縮的直接影響。但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卻面臨著生存危機,若為進一步抑制通脹而進一步採取緊縮政策,則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將面臨著停產、歇業甚至倒閉的風險,同時也會誘發失業率的攀升,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且再度啟動印鈔機將引發新的通脹潮,對中國的貨幣緊縮與價格調控及經濟發展及為不利,對中小企業和股市還是實質性巨大利空。
上周滬深股市的「黑色周一」,表面上看導火線是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但真正誘發市場恐慌情緒的因素依然是美國債務危機,債務危機不僅使市場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更主要的是將導致政策延續緊縮的連鎖反應,從而制約著市場的上行,因而,近期美國債務問題或將成為左右市場的主導因素,假若美債問題出現轉機並得以暫時解決,那麼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或將反彈,但或將誘發的流動性潮水進一步泛濫、通脹壓力的升級、緊縮政策的加強等,或將使得經濟和市場面臨的壓力更大。值得高度重視。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與否都會帶來利空因素,但這不等於利空一切,禍福相依,正是由於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或將再度啟動印鈔機,則流動性泛濫、美元或將繼續貶值,加大了通脹預期,反而利好於資源品種,避險情緒無疑會推助黃金及資源品種上行,可以從周一磷資源股興發集團(600141)、己二酸股天利高新(600339)、鋰資源股天齊鋰業(002466)、煤資源股開灤股份(600997)、涉礦股江泉實業(600212)、以及具有土地資源的運盛實業(600767)、香江控股(600162)等的強勁走勢中可看出端倪。同時可見,以科士達(002518)、瑞豐光電(300241)、超日太陽(002506)為代表的光伏品種走勢強健,以凱迪電力(000939)、維爾利(300190)為代表的垃圾發電和處理股強勢上揚;、以寶萊特(300246)、迪安診斷(300244)為代表的醫療器械板塊表現強勢,桑樂金(300247)、龍力生物(002604)為代表的新股次新股表現強勁。在此刻選擇優質股票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尚不明朗之際,在保持倉位的前提下,結合資訊及技術前瞻性地捕捉市場熱點及時機成為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