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如何看壓力和支撐,股票支撐點和壓力點
第一種是在前期的高點或低點容易形成壓力和支撐,高點突破前是壓力突破以後是支撐,低點向下突破以前是支撐,突破以後是壓力;第二種是趨勢線或軌道線的壓力和支撐。連接兩個低點會形成支撐線,兩個高點的連線會形成壓力線;第三種是成交量的支撐,因為有大量籌碼的存在,價格通常會在前期成交量堆積的地方形成壓力和支撐(可以結合前兩種情況使用);另外還可以運用布林線,黃金分割線,波段理論計算價格上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可以用個模擬盤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
B. 怎樣來看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股市裡兩個重要的技術指標,能夠清楚地幫助我們掌握個股價格的走勢,鑒定買賣信號,從而在我們實戰交易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指導。如果有小夥伴沒有了解過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接下來的內容可不要錯過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如果說股價上漲到某價位的附近了,股票將不再上漲,有可能會回落。壓力位起著暫時阻止或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
2、支撐位:倘若股價跌到了某個價位附近,股價下跌將會停止,並且可能還會上漲。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的價格就是支撐位。
概念很好理解,壓力位是壓著盡量不讓你漲的位置,能讓你在下跌時撐著盡量不下跌的是支撐位,只是我們具體應該怎麼操作才能找出壓力位和支撐位,我想大家重視的應該是這些才對。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對於大家來說,均線並不陌生,點擊行情軟體之後,除了會呈現出K線外,就從數量上看,只有那些和K線交織在一起的均線是最多的。這些均線作用可不小呢,這可是投資者的利器。說個例子吧,10日均線,說的就是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平均買入的價格,換句話來說就是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就很容易可以形成股價的支撐了,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在這一處,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補倉很有可能是大部分投資者的選擇。反之,在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的情況下,就很輕松的產生壓力,由於此成本位置的投資者急著回本減倉的原因。所以我們會發現,均線周期逐漸變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會變強,在長期持股的情況下,要麼,就是一直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許是套牢時間久了,漲至成本價後立刻賣出。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在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比較容易釀成壓力和支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由於前期高點,總地來說都是由大量投資者買進 ,堆積形成了一個階段性高點,換句話講,這個位置有著特別多的套牢籌碼,假設說股價漲到了這附近,便有大量的投資者想要趁回本出逃,便形成拋壓。反過來,若是前期低點的話,基本上都會是比較強的支撐,這也是較好理解的,大家稍微思考一下,什麼樣的投資者會敢於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那肯定是有著堅定信念看好的投資者了,所以如果價格到了低點附近,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更強有力的支撐了。
3、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
怎麼說呢?其實是多根K線在逐步上漲多次受到阻撓亦或者持續下落時多次受到支撐,將這些受到阻撓和支撐的點連起來,就會成為未來的壓力和支撐。因為當投資者多次在基本相同位置遭受壓力時,那麼當股價重新回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投資者便想減少持股,這樣很容易形成壓力可能還會下鐵;反過來,剛好跌到多次受到支撐的位置時,投資者有進場的打算,因此較為簡單的形成支撐甚至上漲。看一下這個圖就好了:
如果是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的朋友,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 遇到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操作
上述的角度都偏理論,那在實戰中遇到壓力和支撐位大家怎麼去操作呢?賣出和買入可以將壓力和支撐的出現作為標志,不過,這並不是讓大家直接一次性全部買入,這是非常不對的,原來是支撐線的,現在將起壓力作用,原來是壓力線的現在將起支撐作用,這個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無法確定的風險,這可要怎麼處理呢?回答:分批介入,譬如我們眼看著股價下跌,快要跌到支撐位時,我們先布局一部分的觀察倉也無妨,如若很倒霉跌穿了,我們實時離場,這樣也會減少虧損,若是支撐有效,而且有反彈的跡象,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布局。雖說第二次的布局提升了我們的成本,不過我們得弄明白一件事,我們雖然丟失了其中一些的收益,但我們的保障就更可靠了,在投資的方面,當然在確定性方面是更重要的,大家應該明白!其外,方法不一樣就有不一樣的細節要處理,比如:
1、均線形成的壓力和支撐操作細節
有的均線可以指導我們交易,有的則不行,沒有哪只個股不具備特定的脾氣,被大家稱之為股性,所以每隻個股適用的均線可能都不一樣,例如我們來看一下這只個股,每次回調到藍色線時,也就是說形成了支撐,那麼所謂120日線就確定了,這條藍色線條便是。
來看一下,下面這只個股,是每次回踩至60日線,便會形成一個支撐。
每隻個股都會有相應的均線形成最終的支撐和壓力,所以實戰的時候,需要對個股進行詳細分析,就能找到其所適用的壓力和支撐的均線。
2、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細節
根據這張圖能夠了解到,只剩,第三個支撐點和第三個阻力點是買點和賣點,因為阻力和支撐需要前面兩個點進行確認,除非說,在這張圖前面還有其他的支撐阻力點進行認證,那麼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那麼今天暫且就講到這里吧,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怎樣分析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主要看均線,股價在均線之上,那麼均線的位置就是支撐位,股價在均線之下 那麼均線的位置就是壓力位
D. 如何看支撐股價的業績
簡單的說,從短期趨勢來看,業績的好壞與股票沒有什麼對應關系,但從中長期趨勢看,股價與業績完全成正比例關系,因為短期內股價基本上是受市場大趨勢的影響的,不管業績好與不好,上漲時基本上全都在漲,下跌下全都在跌,所以短線投資者不必看業績。
而從長期來看,業績完全是股票的主導,雖然全部股票基本上都是與大市在同向波動,但下跌時那些績優股成長股則比較抗跌,因此從一個相對長一些的時間來看,其趨勢是向上的。而跌差股則常是從哪來回哪去。經過長時間的檢驗後,買入績優股的人被套的可能性小賺錢的概率也就相對高,而績差股則被套的多,虧錢的多。
E.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一般有幾種情況
1.均線壓力位和支撐位
2.高點和低點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3.跳空缺口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1.均線壓力位和支撐位,這個是我們常說的。
以600005為例,該股目前均線的壓力位是30日均線和5日均線,支撐位是60日均線和10日均線。股價之上的均線是壓力位,反之是支撐位
2.高點和低點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以600812為例,該股在9月24日最低是4.19元,到11月3日,該股最低回落到4.28元,接近4.19元止跌。再看其高點壓力位,該股短期高點7.3元,前日最高沖擊到7.25元回落
3.跳空缺口壓力位和支撐位。
最典型的就是大盤,大盤在08年6月10日的跳空低開的走勢,直接形成了島型反轉格局,隨後一直壓制大盤下行。跳空高開支撐位08年11月10日,大盤開始反彈格局,跳空高開上1800點,到目前為止,這個缺口依舊支撐大盤在1800點子上運行
F. 如何看股票的k線圖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支撐位:在K線圖中,當價格下跌到達某個價位時,出現反彈或著趨勢反轉的情況,那麼這個價位就叫做支撐位。支撐位是一個買方找到了利益所在,最終阻止了價格跌到它所創下的前期低點下方去的價格。支撐線是當價格跌到某一點位附近時,價格停止下跌,甚至還可能回升,這是多方在此價位買入造成的。這個起著阻止價格繼續下跌的點位就是支撐線所在的支撐位。
壓力位與支撐位正好是相反的,壓力位處於相對得頂部。當價格上漲至某個關鍵的價位時,出現了反彈下跌或著趨勢反轉下跌的情況,那麼這個價位就叫做壓力位。
股票支撐位和壓力位研判技巧:
1. 當股價脫離盤整,朝上漲的趨勢前進時,股價上方三條「上限」為其壓力參考價。
2. 當股價脫離盤整,朝下跌的趨勢前進時,股價下方三條「下限」為其支撐參考價。
3. 盤整時,股價若高於其中界線,則選擇「上限」價位為參考依據;股價若低於其中界線,則選擇「下限」價位為參考依據。
支撐位和壓力位畫法: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
怎麼看股票中的壓力位、支撐位:
兩者是股票在較長時間的交易過程中形成的股票籌碼堆積最多的峰值價位,如果這個峰值價位在k線的頭頂上,它就是壓力位;如果其在k線的腳底下,它就是支撐位;它們形成的那些支撐力或者壓力的力度會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是動態的、可以轉換的。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G. 怎樣分析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通過均線可以看出支撐位和壓力位,在均線以上的是壓力位,在均線以下的是支撐位。股價下跌時,在某一個時間點不會繼續下跌,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支撐位。股價上漲時,在某一時間點不會繼續上漲,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壓力位。
H. 如何研判一隻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在股市裡是兩個緊要的指標,可以十分清晰地幫助我們掌控個股的價格走勢,判斷買賣信號,這對我們的實戰交易是具有指導性的。如果還沒有學過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的朋友,就好好瀏覽一下下面的內容吧。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若是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票停止上漲,甚至會出現回落的情況。有暫時阻止或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票將會停止跌價,並不排除會有上漲的可能。這就是支撐位,可以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
概念不難理解,壓力位的理解就是盡量不讓大家漲的位置,支撐位的作用就是讓你撐著盡量不讓你跌。然而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呢,我想這才是大家關注的。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均線大家不陌生,打開行情軟體後,除了會呈現出K線外,那些同K線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均線就最為顯眼了。要知道這些均線作用可大著呢,投資者還是要看這些均線走勢,再決定如何來投資。可以看看這個例子,10日均線,代表的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意思就是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那麼對股價來說,形成支撐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在這個位置上下,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會進行的操作可能就是補倉。反之,在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的情況下,便非常輕易的就產生了壓力,因為成本在這個位置的投資者著急回本減倉。因此才會有,均線周期越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會越強,當在一個長時間段內持股,要麼,就是一直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許是套牢時間久了,漲至成本價後立刻賣出。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在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比較容易釀成壓力和支撐,為什麼呢?由於前期高點,一般來說都是由大量的投資者買入,堆積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換句話講,這個位置它就是有極其多的套牢籌碼,若是股價一下子漲到了這個位置附近,這樣一來也就有十分多的投資者們想趁回本出逃了,於是形成了拋壓。反過來,前期低點,一般是一個比較強的支撐,這個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大家就先想想,至於會是什麼樣的投資者們,他們敢於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一定是會堅定看好的投資者了,所以如果價格到了低點附近,相對而言這肯定是有一個比較強的支撐。
今天暫時就說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