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醫葯股票行情2月14日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員靠譜嗎天涯 2025-08-27 15:36:42
上市公司高管交易股票 2025-08-27 13:42:17
中國國航股票資金診斷 2025-08-27 11:12:36

醫葯股票行情2月14日

發布時間: 2021-09-07 00:31:00

⑴ 2010年發行的醫葯股有那些

2010年,醫葯股在政策等因素作用下走出華麗行情。數據顯示,申萬醫葯生物指數2010年全年上漲29.69%,在全部23隻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漲幅第二。而上證綜指全年下跌14.31%,醫葯生物指數對大盤的超額收益達到44%。


2010年漲幅居前的100隻股票中,醫葯股佔13隻;在156隻醫葯股中,有9隻漲幅超100%,這9隻牛股分別是*ST威達、領先科技(000669)、華神集團(000790)、紫鑫葯業(002118)、中恆集團(600252)、魚躍醫療(002223)、長春高新(000661)、ST長信(600706)和海翔葯業(002099)。


醫葯類個股也是遍地開花,截止2010年12月31日,醫葯行業涌現出大量上市以來復權股價漲幅超過10倍的牛股,比如雲南白葯(000538)(62.2倍)、東阿阿膠(000423)(38.8倍)、江中葯業(600750)(22.7倍)、雙鷺葯業(002038)(21.0倍)、華蘭生物(002007)(21.0倍)、恆瑞醫葯(600276)(15.0倍)、三精製葯(600829)(14.3倍)、星湖科技(600866)(11.7倍)、桐君閣(000591)(11.4倍)、一致葯業(000028)(11.3倍)、科華生物(11.0倍)、紫光古漢(000590)(10.4倍)、華北制葯(600812)(10.0倍)等股票。


更多股票資訊請參看炎黃財經

⑵ 泰格醫葯的股票還值得購買嗎最近漲幅如何

2021年7月2日,CRO板塊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臨床試驗服務上市公司泰格醫葯股價當日下跌6.13%。在隨後的幾個交易日里,當其他CRO公司企穩時,泰格醫葯的a股指數繼續暴跌,成為該周最悲觀的CRO上市公司。泰格醫葯是一家國內臨床合同研究機構企業,主要提供臨床研究相關咨詢服務和臨床試驗技術服務。由於近年來國內外製葯公司在中國新葯上市的速度越來越快,自2012年上市以來,公司的收入一直在持續增長。在股價大幅下跌後,泰格醫葯於7月13日發布了一則重播消息:公司計劃與杭州國資下屬公司聯合發起成立泰琨基金,總規模200億元,下屬公司泰格作為有限合夥人認購98億元;泰格股份有限公司以1.98億元認購基金經理泰隴投資99%股份。

該公司的另一項業務——與臨床試驗相關的服務和實驗室服務也沒有顯示出高增長率。2018年至2020年,臨床試驗和勞動相關服務收入分別為19.5億元、14.6億元和16.57億元,年化復合增長率小於20%,毛利率分別為47.37%、48.65%和44.59%。營收最大的公司的葯明康德的實驗室服務也出現了快速增長。2018年至2020年,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實驗室服務收入分別為63.17億元、80.36億元和100.6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隨著其業務被競爭對手侵蝕,公司的競爭格局可能會惡化,其臨床試驗和實驗室服務落後於競爭對手,增長速度低於競爭對手。

⑶ 長春高新股票為什麼跌停

跌停與當天的一則市場傳聞有關。

2020年9月14日,千億市值的長春高新(000661,SZ,9月13日收盤價361.45元)跌停。《不少投資者認為,跌停與當天的一則市場傳聞有關。市場傳聞稱,長春高新的第二大股東金磊在某會議上表示,要下調業績增長目標,同時還要減持長春高新股票。

就網上盛傳的機構投資者交流會向公司調研形成的文字記錄是否屬實問題,9月16日,長春高新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層面未接受過相關調研,具體情況請關注公司公告等。

(3)醫葯股票行情2月14日擴展閱讀

交易行情顯示,長春高新2020年9月14日高開0.89%,開盤後公司股價便開始接連下挫,早盤階段跌超9%。午後開盤,在幾筆大額賣單下,長春高新封死跌停。截至9月14日收盤,長春高新股價371.62元/股,在賣一位置仍有1.17萬手賣單在排隊賣出。數據顯示,長春高新9月14日成交量高達58.02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收盤,長春高新最新總市值為1504億元,而在前一交易日公司總市值為1671億元。僅一個交易日,長春高新總市值縮水167億元。

⑷ 市場點評:指數沖高回落,周期股呈分化走勢

  • 財經新聞精選

  • 首次披露今年央企增速目標 國企「十四五」規劃思路曝光 債務違約也有提及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企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在會上介紹,國資委今年提出中央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要推動中央企業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都要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要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本次發布會還回應了地方國企債務違約、國資國企「十四五」戰略規劃編制進展等廣受關注的問題。據透露,近期正在研究制定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來源:中國基金報

  • 國新辦發布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今年完成70%以上

  • 2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資委負責人介紹了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今年中央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要推動中央企業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都要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要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

    來源:央視網(新聞聯播)

  • 2020年我國物流業提質增效成果明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月23日公布:2020年我國物流規模邁上300萬億元新台階,物流業總收入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2.2%。在減稅降費等政策帶動下,物流運行實現提質增效,單位物流成本增速明顯趨緩。

    來源:央視網(新聞聯播)

  • 中證協:證券行業2020年實現凈利潤1575.34億元 同比增長27.98%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2020年度經營數據,證券行業業績保持增長,資產規模穩步提升。證券行業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484.79億元,同比增長24.41%;實現凈利潤1575.34億元,同比增長27.98%,127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截至2020年12月31日,證券行業總資產為8.90萬億元,凈資產為2.3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2.50%、14.10%。

    來源:證券時報網

  • 科創板「入富」 4隻聯接基金發行

  • 近期,富時羅素官網公告,將50隻科創板股票納入富時全球含A股指數,將7隻科創板股票納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計劃於3月22日生效,此舉將導致科創板被動流入1億美元。此外,4隻科創ETF聯接基金即將開始認購,每隻的募集目標都是50億份。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 市場熱點聚焦

  • 市場點評:指數沖高回落,周期股呈分化走勢

    周二兩市大盤指數震盪調整,市場總成交金額比前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具體來看,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17%,收報3636.36點,深成指下跌0.61%,收報15243.3點,創業板下跌0.84%,收報3112.36點。

    盤面上看,航天軍工股、醫美概念股、醫葯股和稀土概念股表現活躍,漲幅居前,農業股和煤炭股則表現不佳。市場出現風格切換,前期抱團的一線藍籌股連續走弱,小盤股表現相對較強。從走勢上看,指數出現弱反彈,盤中沖高後回落,上方壓力較大,預計市場維持震盪的走勢。

    操作上,不建議盲目追高,倉位保持在7成以下;機會上,關注銀行股、有色、化工等周期股,以及業績向好的個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 宏觀視點:國資委:加大對國防軍工、骨幹網路、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採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幹網路、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

    二是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

    三是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

    四是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來源:證券時報網

    點評: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幹網路、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短期內將提升相關板塊的市場關注度。隨著兩會的臨近,軍費預算、十四五規劃等市場關注度極高的議題將陸續出爐,這或許也將對軍工板塊的短期走勢形成刺激。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 醫療美容服務行業:醫美市場有望受益於龐大人口滲透率的持續提升

    中國醫美服務市場規模保持較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內保持超過20%的復合增長:中國醫美市場2012年僅為298億元,到了2019年為1769億元,2012~2019年CAGR為28.97%,而2023年預計為3115億元,2019~2023年CAGR為20.76%。中國非外科手術醫美市場增速更快,佔比持續提高,佔比以每年增加0.7%持續提升。

    中國20~54歲的女性人口保持穩定,2018年中國20歲至54歲的女性人數為3.70億人。醫美消費者主要分布在18~40歲的女性,2017年我國18~40歲的女性醫美用戶滲透率僅為7.4%,遠低於韓國的42%;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美容項目滲透率仍然很低,2018年每千人中接受醫療美容診療的人數僅為14.5人,而美國則為52.3人,韓國為89.3人。

    來源:華西證券研報

    點評:中國醫美服務市場規模保持較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內保持超過20%的復合增長。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美容項目滲透率仍然很低,市場空間巨大,建議關注醫美板塊的頭部公司。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 新股申購提示

  • 永茂泰申購代碼707208,申購價格13.4元

     

  • 重點個股推薦

  •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  

    【免責申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咨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准。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或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

⑸ 8月份哪些板塊最有可能會誕生翻倍大牛股

8月科創板將成為“主戰場”

8月份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開局良好,尤其是科技創新板塊。截至午盤收盤,科創50指數上漲5.92%,明顯領先於a股其他主要股指。主要a股指數早盤表現良好50隻成份股全部上漲,銳創微納、中威公司、西部超導早盤均上漲10%以上。科技50成份股漲幅排名。

在章啟耀看來,雖然目前科技創新板整體估值比較高,但短期盈利和估值並不是主要矛盾,增長、軌跡、空間才是關鍵因素。

回顧美國納斯達克的歷史估值,該板塊成立初期的估值一度高達80倍以上。但隨著去偽存真,優勝劣汰,估值逐漸被消化,“發昂”誕生了。科技創新板可能會經歷類似的過程,中國的“納斯達克”正在孕育。

⑹ 浙江醫葯分紅問題

只要你在其公布的分紅股權登記日收盤時仍然持有該股票,就可以參加分紅.現在它還沒有公布,要再等等.

⑺ 醫葯類龍頭股有哪些

國內仿製葯龍頭股:恆瑞醫葯、華東醫葯、華海葯業、普利制葯、京新葯業、信立泰。

1、恆瑞醫葯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連雲港恆瑞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於1997年4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2、華東醫葯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公司前身為浙江制葯廠,創建於1952年,後更名為杭州第二制葯廠、杭州華東制葯廠。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華東制葯廠的基礎上組建了杭州華東制葯集團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一家股份制企業--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資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華義醫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醫葯企業。

3、華海葯業

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初創於1989年,其前身為臨海市汛橋合成化工廠,2001年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華海葯業,股票代碼:600521。

4、普利制葯

海南普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2年,是專業從事化學葯物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中國醫葯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認證。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葯業有限公司和杭州賽利葯物研究所兩家全資子公司。

5、京新葯業

浙江京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4年,現已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制葯百強企業。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部關於同意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改制為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的批復》(商資批[2007]1016 號) 批准,並取得商務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於2007 年6 月29 日由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信立泰")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500 萬元,同時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40301501124347。

(7)醫葯股票行情2月14日擴展閱讀

政策法規

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圍繞仿製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醫葯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葯品供應保障能力,降低全社會葯品費用負擔,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葯需求,加快我國由制葯大國向制葯強國跨越,並針對促進仿製葯研發、提升仿製葯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意見。

⑻ 請問什麼是股票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股票價格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股票指數是指數投資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指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1.如果一個牛市是可逆轉的,股民只賠不賺。我國上海股市上證指數的中間點位約為600點,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滬市曾突破過1500點,後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點; 1994年9月,滬市又沖上1000點,但不久又跌到600點以下。從這幾年的指數運行來看,上證指數總是從600點以下開始啟動,形成一個牛市後又回到600點,可以說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當上證指數從600點沖上1000點又回到原地,對於個別股民來說,可能有賺有賠,相互間進行了財富的轉移。但對於股民這個群體而言,他們不但無所得且還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那一個點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納交易稅和手續費。股票指數從600點上揚再回到600點,對於股民這個整體來說,除了要開銷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投資回報。而上海股市在這個點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佔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對於股民來說,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支出是圖勞無功的,因為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企圖在股票的上揚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為配股和新股的發行付出了額外的代價。配股和新股的發行總是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越高,發行價就越高,當指數又回到600點以下時,對於在此點位以上配股或購買新股的股民來說,就相當於套牢,而這種套牢又不同於二級市場的套牢,因為二級市場的套牢只是股民間的轉手而已,資金並無損失。但高價配股或購買新股後,其資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這種套牢對股民這個整體就是巨大損失。如青島啤酒的發行,每股的成本約為12.8元,但其凈資產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說股民花了12.8元只買到了2元的凈資產,不管該只股票後來的上市開盤價如何,股民這個整體為每股青島啤酒股票還是花了12.8元的代價。如果股民用買一股青島啤酒的錢去投資國庫券或存銀行,每年至少能獲得1.3元的收益,而不論青島啤酒如何前程似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難以達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對一個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股民只賠不賺。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投資收益率是名義上的,是沒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對於西方一些較為成熟的股市,因為其年換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計。而我國股市,由於股民的頻繁倒手,最近兩年的換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將交易成本計入,我國股民的收益實際上是一個負數。
1994年,滬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為股民產出了近50億元的稅後利潤,但這兩股市這一年的總成交額卻高達8200億,按單位成交額買賣雙方各需繳納3I的交易稅和近4.5I的手續費計算,股民累計將支出120億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還將倒貼70億元。
雖然滬深股市的綜合指數比開始計點時的基數100點上揚了許多,但據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為二級市場上的股民產出了100億元的稅後利潤,而股民在該階段支出的交易費、稅卻高達200億元。
相對於1990年,雖然滬深股市現在也還是牛市,但股民這個整體卻是虧損的,因為上市公司給予股民的回報難以抵消股票交易的開支。
3.如果一個牛市使股價偏離了它的投資價值,股民的盈利是虛擬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虧損基礎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種錯覺,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實這種盈利是虛擬的,因為股票的整體價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價來計算的。當一支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成交時,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將以成交價來計算,其結果是持有該種股票的股民帳面價值都升高了。如我國上市公司現在大概有70%以上的國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卻經常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國有資產的價值,股價上漲以後就認為國有資產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進入流通,由於股票的供給量急劇增加,股票的價格就難以炒到現今股市這種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價格來計算,而只能以賣出時實現的成交價來計算。另外,當股價脫離其投資價值時,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虧損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稅後利潤為0.1元,現一年期儲蓄利率為10%,故這支股票的理論價格應為1元。當一些股民將其價格狂炒至偏離其投資價值以後,比如說將其價格由1元炒至5元,1元買進 5元賣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買進的股民卻虧損了4元,因為該支股票的實際收益僅相當於1元的儲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後買的回報了先買的,新股民回報了老股民。

⑼ 白酒美食醫葯,哪一個更值得2021年進行投資呢

2020年,食品飲料、白酒、醫葯這兩類股票幾乎全部是大漲,2021年還值得買嗎?今年哪些行業的股票或基金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投資回報,本期節目為你一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