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集團歷史
荷蘭皇家石油於1890年創立,並獲得荷蘭女王特別授權,因此被命名為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為了與當時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國的標准石油競爭,190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合並成立荷蘭皇家殼牌集團。
公司實行兩總部控股制,其中荷蘭資本佔60%,英國佔40%,兩總部分別設在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集團公司下設14個分部,分別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有色金屬、煤炭等,其中石油、石化燃料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
殼牌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已經超過一個世紀。殼牌是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國際能源公司之一。 公司在中國廣東惠州的石油化工合資項目總投資43億美元,2005年10月落成投產,是目前中外合資最大的項目之一。荷蘭皇家殼牌集團行政總裁是Peter Voser,董事會主席是Jorma Ollila。
海拾貝百餘年,殼牌集團今天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石油公司:
◆勘探和生產的區域分布最廣,並創下油氣深水開發的世界紀錄;
◆全球最大的私營天然氣生產商和貿易商,也是國際液化天然氣技術先驅;
◆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和潤滑油的零售商,液化石油氣及瀝青業務亦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經營者之一。
如今的殼牌集團,在130多個國家進行投資,全球資產總值逾千億美元,雇員達10萬多人。
殼牌的業務十分廣泛,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石油產品和化工產品的生產營銷,煤炭及天然氣的生產、加工、營銷、發電業務,以及可再生能源。
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並而成。
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廠開始生產,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催化重整爐開始生產。
1991年與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國勘探新油田,與中國達成協議在廣東省建煉油廠。
公司與1995年對傳統的矩陣結構進行調整,這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按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建立商業組織,從過去按地區和部門多頭管理轉變為按業務范圍直接進行管理。
2000年,殼牌中國與中國海洋石油合資的中海殼牌石油化工簽約,這項總投資達40億美元的合資項目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之一。殼牌與中國北京、天津、廣東、成都、哈爾濱、唐山建有加油站。
2004年1月9日,殼牌公司宣布調低公司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引起震驚。之後公司承認3年來共誇大了48.5億桶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公司的3名高層人員離職。4月,標准普爾將殼牌公司的評級從AAA級調低到AA+,該公司之前擁有標准普爾和穆迪兩家國際評級機構AAA的評級,是歐洲兩家得到雙AAA評級的公司之一。4月28日,美國司法機構和英國當局都開始對事件展開調查。
2006年2月24日,奈及利亞南部哈科特港的一家法院判定,殼牌石油公司須賠償尼南部伊角族居民15億美元,以補償石油開采活動對當地環境造成的破壞。
2011年,其在《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500強中列第2位,僅次於沃爾瑪。
2012年7月9日,財富中文網最新發布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殼牌超越沃爾瑪榮登榜首。
2012年8月16日,殼牌最大潤滑油項目在天津開工。
2013年7月8日晚間,《財富》201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公布,殼牌蟬聯頭把交椅,沃爾瑪和埃克森美孚分別名列第二、三名。
2014年2月21日,荷蘭皇家殼牌表示,已同意以29億澳元(26億美元)將其在澳大利亞煉油與加油站資產出售給能源貿易商Vitol Holding。殼牌新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正尋求削減開支並出售資產。他在聲明中表示,「澳大利亞對於殼牌十分重要,但我們必須做出艱難選擇以便提高公司的總體競爭力。」
2015年4月8日,殼牌公司稱,將以470億英鎊(約合7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以下簡稱BG),以縮小同世界石油老大美國埃克森美孚之間的差距。
㈡ 寫一篇關於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論文 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要自己想,他問什麼你大什麼
㈢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社會業績
在開展業務的所有國家中,殼牌都會在運營地區和國家層面上進行社會投資,致力於成為一個優秀企業公民。
環境
和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環保承諾
安全
遵守,干預,尊重我們的鄰居
教育
培養社會的未來
員工志願者
用真心和知識回饋社會
能力建設
授人以漁
其它項目
為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出一份力
㈣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集團結構
母公司皇家荷蘭石油公司和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是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他們本身並不是集團的成員,不參與經營活動。荷蘭皇家石油公司擁有集團60%的股權,英國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擁有集團40%的股權。整個集團由控股公司、服務公司和營業公司組成。兩家母公司下屬的荷蘭殼牌石油有限公司和英國殼牌石油有限公司持有服務公司的全部股權,並且直接或間接地持有集團在營業公司的所有股權。集團控股公司獲得這些股份產生的股息,繼而向母公司支付股息。
㈤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經營戰略
加強集團管理,建立業務組織
為保證同一地區內各種業務間的協調,發揮備經營公司的主動性,1959年殼牌集團公司通過在海牙和倫敦開設服務公司,最高層成立常務董事會 及通過地區監督在區域基礎上協調各項業務等措施邁向了真正的集團管理,而不是將集團視為一家擁有很多分公司的機構。常務董事會的六位董事處於公司管理的最高階層,管理著公司總體業務的拓展。他們每隔一周往返於倫敦和海牙之間,在絕對一致的基礎上作出所有重大構想,重要計劃與人事決定必須一致通過。這種體制為更好地進行集團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如80年代使殼牌集團避免了象競爭對手那樣盲目收購其它公司,經營耗資巨大而又不很熟悉的行業。
70年代中期集團決定發展業務組織概念,以保證同一地區內各種業務間的協調,以一致的態度處理同政府及其它團體的往來。同時將集團的主要活動發展成獨立的業務,要求各營業公司就各項業務為金融機構提供業績報告。集團公司為每項業務制定發展策略,但允許營業公司保留日常決策權。1978年集團公司將地區組織職責進一步擴展至包括區內所有集團的業務,並提出了在個別國家設立殼牌專員的概念,殼牌專員協調並統籌該國的各項業務,直接向地區監督負責。同時,集團鼓勵個人的主動性,在集團內部大約有260個重要經營公司被授予幾乎完全的自主權,它們能對經營作出自己的決定,並有一系列服務公司通過科技服務作其後盾。這種分散化及自主權使經理們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並能對新規定、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及任何危機迅速作出反應。
1996年初,殼牌公司集團對其運營結構進行了重組,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以及商業挑戰。各業務公司以當地客戶為重,每家公司的管理層都對本公司的業績及長期發展負貢。集團設立12個研究開發中心和11個服務公司,以支持業務公司的發展。
全球性開發和優化配置資源及市場
兩次石油危機曾經給殼牌集團帶來很大損失,針對全球石油供求關系不太穩定的情況,集團採取了把其業務進一步向世界各地擴展、實現資源和市場的全球化開發和優化配置的策略。殼牌集團在全球45個國家有勘探活動,在28個國家有石油生產,是全球上游活動最廣泛的石油跨國公司。地理上的分散化使得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風波不會對集團的其它部分造成重大影響。一方面殼牌集團在全球各地大力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增加投資,以保持並進一步提高其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及其分布地區的廣泛性。1997年公司集團的勘探費用計劃繼續增加。另一方面,殼牌集團也把大力開發全球市場作為自己經營戰略的又一重點。它通過建立和擁有龐大的油氣運輸船隊及數以萬計的加油站和零售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巨大的銷售網路:在全球33個國家建有54座煉廠和一批石化生產基地及相關經營公司,建立了規模很大的全球生產、銷售市場體系。在把握現有市場的同時,積極佔領新的市場,打入東歐、拉美和亞太等地區,不斷改善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銷銜接和市場體系。
保持對市場的高度反應能力,把握時機
保持穩定發展殼牌集團十分注意提高其對國際市場的反應速度。對看準了的市場,不借投入巨資,以把握時機,獲得最大利益。如1989年西班牙政府剛剛取消國家石油公司對國內加油站的壟斷經營後,殼牌集團立即打入這一市場,在短短的2年內就在西班牙建立起了殼牌的加油站網。再比如針對歐洲煉油業的過度飽和,集團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一方面壓縮其在該地區的煉油能力,另一方面在亞非拉地區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煉油裝置和石化裝置。針對化工業獲利能力持續下降的情況,集團陸續出售了一些精細化工部門。為了應付突然發生的情況,殼牌集團在各地的經營公司還通過場景式預測定期進行石油中斷或有變故的演習。由於這樣的努力,使得該集團能夠保持穩定發展,即使是海灣戰爭爆發時也做到了及時應變,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以核心事業為主,進行多元化管理
殼牌集團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經營風險,注意將自己的多元化經營范圍集中在與石油勘探開發、石油煉制、化工緊密相關或協同的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很少跨范圍去經營自己不熟悉的行業。這種組合有助於避免季節間的波動,同時上游(石油勘探和開發)與下游(煉油與銷售及相關化工產品)和相關的海運、煤炭等行業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1992~1996年間,集團總資本支出中油氣(石油勘探開發和煉油與銷售)所佔比例一直保持在75%~90%,保證了核心事業的發展;集團總銷售收入中油氣收入所佔比例也一直保持在85%~90%的水平。同時集團十分注意加強石油煉制和化工的銜接和結合,在今後幾年將對下游業務加大投資力度(計劃今後5年投資47億英鎊)。該集團的煤炭、有色金屬業也保持了穩定的發展,1996年煤炭銷售量達到1850萬噸,比上一年增加5%。
加大科技投入,不斷發展新技術
不斷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是殼牌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殼牌集團在通過有關服務公司加強對全集團科技的集中統一管理和搞好對經營公司的科技咨詢服務的同時,保證公司對科技的投入,1992~1996年間,公司集團用於科研和技術開發的投資始終保持在7億美元以上。近幾年來,集團的油氣勘探越來越多在深海和極地等水深、高寒條件下進行,投資和環境風險大大升級,殼牌集團依靠自己開發的新技術減少了這方面的風險。同時,集團依靠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促進了配套石化、化工事業的迅速發展。此外集團還注意利用其雄厚的資本,通過與其它公司的合資經營,分享合資對方的技術和生產經驗。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四,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
㈥ 皇家殼牌石油的經營狀況
皇家荷蘭/殼牌公司集團1996年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一方面由於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公司集團抓住機遇,多產多銷原油和油品;另一方面公司集團改組機構,加強管理,降低生產成本等措施也起了關鍵作用。 1996年殼牌集團銷售額為1281.7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6.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實現凈利潤88.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1;至1996年底,公司資產總值1243.7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5.39%:股東權益631.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02%; 負債總額612.46億美元,資產負債率49.24%,比上年下降了0.78個百分點。
1997年上半年殼牌集團凈利潤為24.86億英鎊,比1996年同期下降了15.04%,主要是由於煉油和銷售部門的存貨損失造成的;至1997年6月30日的12個月平均運用資本收益率為11.5%,比1996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
殼牌集團1996年分部門銷售情況和分地區銷售情況分別見表1和表2。
1996年殼牌集團銷售額大幅度上漲,比1995年增長了17.94%,比1992年增長了49.16%。其中煉油和銷售部門銷售額增長最多,1996年比1995年和1992年分別增長了21.25%和52.14%,勘探和開發部門則分別為25.73%和44.22%。同時,殼牌集團在油氣和化工以外的其他部門的銷售額在逐年下降。從地區看,美國地區銷售額增長最快,1996年比1992年增長了56.60%,其次是西半球地區。 (1)石油勘探和開發:1996年該部門銷售額為70.22億英鎊,比1995年增長了27.84%:利潤(特殊項前)32.54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73.90%;至1996年底,可識別資產221.58億英鎊。1996年,該部門資本支出為39.08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15.31%,生產成本降低了0.82億英鎊。殼牌集團在世界45個國家進行勘探開發,在其中28個國家有油氣生產活動,其中美國、英國、阿曼和奈及利亞是該集團最大的油氣生產基地。殼牌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在17個國家進行大然氣生產。至1996年底,殼牌集團的原油(包括天然氣液體)儲量達到12.91億噸,比上年增長了6.66%;大然氣儲量為1.50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了11.38%。1996殼牌集團生產原油1.15億噸,比上年增長了2.0%,銷售天然氣683.5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了11.74%。1997年上半年原油產量為0.58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l%;銷售天然氣434.1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
(2)煉油和銷售:1996年該部門銷售額為655.58億英鎊,比上年增長21.10%;利潤20.36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34 .21%,主要盈利歸功於存貨的增值:至1996年底可識別資產為309.41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1 .16%。1996年該部門的資本支出為27 .66 億英鎊,比上年減少了11.3%。殼牌集團在世界33個國家擁有54座煉廠,其中2/3的加工能力集中在歐洲和北美。1996年該集團煉制原油1.89億噸,比上年增長了7 .93%,銷售油品3.6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了6 .0%。殼牌集團的部分煉廠分布及裝置情況見表3。
殼牌汽油的銷售量居世界首位,其潤滑劑、液化石油氣和瀝青等也在全球市場佔領先地位。該集團在全球擁有36艘用於原油和油品運輸的油輪和20艘用於液化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運輸的油輪,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擁有48000多個加油站。殼牌國際貿易和運輸公司在全球每天的原油和油品交易量為63.6萬立方米。
(3)化工:該部門1996年銷售額為89.78億英鎊,比上年減少了2.82%;利潤為7.62億英鎊,比上年下降30.22%,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受貿易條件的制約;至1996年底可識別資產為105. 88 億英鎊,比上年降低5.74%;1996年該部門資本支出為9 .04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14.72%。1996年殼牌集團化工產品銷售量為1976.8萬噸,比上年增長了11.20%,其中,基礎化學品797.5萬噸,工業化學品529.5萬噸,聚合物649.8萬噸。殼牌集團的化工廠及其產品分布情況見表4。 殼牌集團1992~1996年的資產負債、損益及經營指標的簡況分別列於表5、表6和表7。
由表可見,殼牌集團近年來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銷售收入,經營利潤、凈資產等逐年增加;流動比率、平均運用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猙資產等指標保持上升趨勢;總債務/運用資本則逐年降低。殼牌集團五年內員工人數減少了20.5%,人均工資福利則增加了24.2%.
㈦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簡介
皇家荷蘭/殼牌公司集團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成立於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蘭石油公司佔60%股份,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英國)佔40%的股份。兩家母公司均為上市公司,皇家荷蘭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倫敦、紐約、蘇黎世等9個城市掛牌上市,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在倫敦、紐約、巴黎等5個城市掛牌上市。 1996年皇家荷蘭/殼牌公司集團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該公司集團主要從事石油上下游及化工業務,在世界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000多個子公司,現有員工10.1萬人。
㈧ 殼牌的上市公司代碼是什麼
殼牌的代碼為RDSA,RDSB,殼牌在紐約、倫敦和阿姆斯特丹三地上市。
簡介: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又譯「蜆殼」,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總部位於荷蘭海牙和英國倫敦,由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家公司合並組成。
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和潤滑油零售商。
它亦為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先驅,並在融資、管理和經營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業務遍及全球140個國家,雇員近9萬人,油、氣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3%和3.5%。
㈨ 荷蘭股票
貨幣:Euro(EUR)歐元
主要指數:荷蘭阿姆斯特丹AEX指數(AEX) – 依據阿姆斯特丹證交所上市的主要荷蘭股票所編制的市值加權算術平均指數,成分股25檔
證交所網站:www.aex.nl
交易時間:9:00am – 5:30pm
市場權重:MSCI世界指數1.6%;MSCI歐洲指數4.9%
主要類股:金融股佔40%,其餘主要為能源、原物料類股
主要企業:荷蘭皇家殼牌石油、荷蘭國際集團、荷蘭銀行
外幣債信評等:穆迪 – Aaa;S&P – AAA
成分股:
Aegon 壽險
Ahold 食品零售批發商
Akzo Nobel 化學
ArcelorMittal 鋼鐵
ASML 半導體
Corio 不動產
DSM 化學
Fortis 銀行
Heineken (海尼根) 釀酒
ING Group 壽險
Fugro 油品設備與服務
KPN 電信
Philips 消費性電子
Randstad Holding 商業訓練與職業介紹
Reed Elsevier 出版
Royal Dutch Shell 油品與天然氣
SBM Offshore 油品設備與服務
TNT 運輸
TomTom 電信設備
Unil-Rodamco 不動產信託
Unilever (聯合利華) 民生用品
Wolters Kluwer 出版
Ten Cate(紡織)
OPG(葯商)
Pharming(生物科技)
Smit International(海運)
點這里可以看到她的指數曲線:http://stockcharts.com/h-sc/ui?s=$AEX&p=D&yr=0&mn=6&dy=0&id=p71316421307
或者:http://gb.stockq.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