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證券市場股票分幾大類,如何分類
沒錯,股票的分類方法有幾個,你說的按照行業分類是其中一種。當然也有按地區、如深圳本地股板塊等。概念分類的,比如微軟概念。股票的分類有個國際的通用標准,你可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看看。
中國漲跌停板都是10%!
一個公司可以同時發行a、b、h股,當然要看具體的部門的審批了。
具體分析如下:
-------------------
1.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
2.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二者的區別是:股、B股及H股的計價和發行對象不同,國內投資者顯然不具備炒作B股、H股的條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B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可以相信,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H股等稱謂將成為歷史。
--------------------------
ST是「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是垃圾股的代名詞)
1998年4月22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和其他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英文為specialtreatment,縮寫為「ST」)。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鋼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
-----------------------------
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權分置的股票 ,如G三一,G金牛
而所謂"G板"這個概念是源於監管層還是民間?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辦公室的一位人士道出一個基本事實。他說,"當時有過G板的叫法,但並非設立獨立板塊的意思。大致上是指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的這類公司,也就是G類公司。所以,如果說監管層說過G板,實際上是指G股。"
6月17日三一重工股票簡稱變更為"G三一",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G股。
"G股"的設立,表明了證監會的政策意圖。"不解決全流通就不能進行再融資"的規定,也讓更多的上市公司紛紛上報股改方案。在42家第二批試點公司中,至少有宏盛科技、中孚實業等10家公司提出再融資方案,約佔四分之一。
『貳』 證券主要有哪些種類
1、貨幣證券,可以用來代替貨幣使用的有價證券則商業信用工具,主要用於企業之間的商品交易、勞務報酬的支付和債權債務的清算等,常見的有期票、匯票、本票、支票等。
2、資本證券,它是指把資本投入企業或把資本供給企業或國家的一種書面證明文件,資本證券主要包括股權證券(所有權證券)和債權證券,如各種股票和各種債券等。
3、貨物證券(商品證券)是指對貨物有提取權的證明,它證明證券持有人可以憑證券提取該證券上所列明的貨物,常見的有棧單、運貨證書、提貨單等。
(2)證券種類具體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特點
1、證券交易是特殊的證券轉讓
是指證券持有人依轉讓意思及法定程序,將證券所有權轉移給其他投資者的行為,其基本形式是證券買賣。在廣義上,證券轉讓還包括依照特定法律事實將全部或部分證券權利移轉給其他人的行為或者設定證券質押行為等。
所謂依照特定法律事實發生的轉移,包括因贈與、繼承和持有人合並等發生的證券權利轉移;所謂設定質押,為依照擔保法規定,以證券作為債務擔保的行為。根據《證券法》第30條,證券交易主要指證券買賣,即依照轉讓證券權利意思而發生的轉讓行為。
2、證券交易是反映證券流通性的基本形式
流通性是確保證券作為基本融資工具的基礎。證券發行完畢後,證券即成為投資者的投資對象和投資工具,賦予證券以流通性和變現能力,可使得證券投資者便利地進入或者退出證券市場。
不同證券的流通性存有差異,股份公司依法發行和上市的股票,除社會公眾股股票可依照證券交易所規定的交易規則自由轉讓外,公司發起人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所持股份在法定期限內不得轉讓,國家股和法人股的流通性受到影響。
3、證券轉讓須藉助證券交易場所完成
證券交易場所是依法設立、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包括進行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以及依照協議完成交易的無形交易場所。前者如國際上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屬於集中交易場所。
後者如美國全美證券商自動報價系統(NASTAQ)以及各國的店頭交易場所,我國場外交易場所主要包括原有的 STAQ和NET兩個交易系統。
4、證券交易須遵守相應交易規則
為確保證券交易的安全與快捷,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發展,我國頒布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證券法》是調整證券交易的特別法,《公司法》對股份及公司債券轉讓也規定有原則性規則,《合同法》作為調整交易關系的一般法律規范,同樣適用於對證券交易關系的調整。
其他法律、法規如《民法通則》、《銀行法》、《保險法》和《刑法》也直接或間接地調整著證券交易關系。證券交易所頒布的自律性規范,也具有法律約束力。
『叄』 股票的種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股票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①按股票持有者可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三種。三者在權利和義務上基本相同。不同點是國家股投資資金來自國家,不可轉讓;法人股投資資金來自企事業單位,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後才可以轉讓;個人股投資資金來自個人,可以自由上市流通。
②按股東的權利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及兩者的混合等多種。普通股的收益完全依賴公司盈利的多少,因此風險較大,但享有優先認股、盈餘分配、參與經營表決、股票自由轉讓等權利。優先股享有優先領取股息和優先得到清償等優先權利,但股息是事先確定好的,不因公司盈利多少而變化,一般沒有投票及表決權,而且公司有權在必要的時間收回。優先股還分為參與優先和非參與優先、積累與非積累、可轉換與不可轉換、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等幾大類。
③股票按票面形式可分為有面額、無面額及有記名、無記名四種。有面額股票在票面上標注出票面價值,一經上市,其面額往往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無面額股票僅 標明其占資金總額的比例。我國上市的都是有面額股票。記名股將股東姓名記入專門設置的股東名簿,轉讓時須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的名字不記入名簿,買賣後 無需過戶。
④按享受投票權益可分為單權、多權及無權三種。每張股票僅有一份表決權的股票稱單權股票;每張股票享有多份表決權的股票稱多權股票;沒有表決權的股票稱無權股票。
⑤按發行范圍可分為A股、B股H股和F股四種。A股是在我國國內發行,供國內居民和單位用人民幣購買的普通股票;B股是專供境外投資者在境內以外幣買賣 的特種普通股票;H股是我國境內注冊的公司在香港發行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票;F股是我國股份公司在海外發行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票。
『肆』 論述四種主要的證券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法、技術分析法、投資組合分析法和行為金融分析法。
基本分析方法又叫基本面分析,是根據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及投資學等基本原理,對決定證券價值和價格的基本要素進行分析,從而評估證券的投資價值,判斷證券的合理價位,最終提出相應的投資建議的一種分析方法。任何資產都有其內在價值,當市場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不相等時就會出現「定價錯誤」。基本分析方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對能夠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如宏觀經濟、行業因素和公司具體因素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基本分析方法的優點主要是能夠比較全面地把握證券價格的基本走勢,適用於波動周期比較長的證券價格預測;缺點是對短線投資者的指導作用比較弱,預測的精度比較低。這些基本走勢若能夠預測出來,便不能夠被輕易左右,可見基本分析方法適合於長線投資。
技術分析方法是以證券市場過去和現在的市場行為為分析對象,運用圖表形態、邏輯和數學的方法,探索證券市場已有的一些典型變化規律,並據此預測證券市場的未來變化趨勢的技術方法。該方法的基本假定是「歷史會重演」。它以證券市場已有的價、量為基礎,運用圖示分析法,如K線類、切線類、波浪類;指標分析法,如趨向指標(DMI)、能量潮(OBV,又稱平衡成交量法,是由格蘭維爾於1963年提出。能量潮是將成交量數量化,製成趨勢線,配合股價趨勢線,從價格的變動及成交量的增減關系,推測市場氣氛。)及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等;量價關系分析法,如古典量價關系理論、葛蘭碧量價關系理論等。技術分析方法的優點是以市場數據為基礎,對市場的反應比較直接,其結果也更接近市場實際,分析的結論時效性強對短線投資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其缺點是考慮問題的范圍較窄,對市場的長遠趨勢不能進行有效判斷。
對廣大個人投資者來說,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方法,下面將這兩種方法做一下比較。基本分析能夠從邏輯的角度說明價格漲跌的原因,而技術分析在入市時機的選擇上更有優勢。一般相對而言,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相比,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第一,技術分析可提前反映價格趨勢的變化,具有領先優勢。歷史上一些最為著名的牛市或熊市在開始的時候,幾乎找不到任何錶明經濟基礎已改變了的資料,等到好消息或壞消息出籠的時候,新趨勢早已形成。第二,技術分析可確定出入市時機。基本分析得出的結論雖帶有預見性,但容易造成過早入市,技術分析法在這方面卻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當圖表發出買入信號時,技術分析者可隨時買入。尤其是在期貨市場,其杠桿作用註定了時機的選擇是交易成敗的關鍵。時機不對,即使交易者對大趨勢把握准確,仍然可能賠錢。第三,技術分析比較靈活,適用於任何交易媒介和任何時間尺度,並且技術分析法的適用面極廣,它既可應用於股票市場,也可運用於期貨、期權市場,外匯、黃金市場等。而基本分析在這一點上卻很受限制,由於它進行的是因素分析,在分析某一市場之前,分析者必須成為這個市場的專家,了解這些市場的基本面情況,而經濟基本面的資料太繁雜了,因此,基本分析者往往顧此失彼。第四,技術分析可以反映市場的心理和情緒。純粹的基本分析法是一種邏輯方法,它假設投資者是理性的,而事實上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在許多時候往往是非理性的,存在心理偏誤,這些心理偏誤會影響投資者的行為,從而對價格走勢產生重要的影響。由於這些情緒的發展需要時間來完成,所以,技術分析者有機會在趨勢的早期階段辨識這些心理的變化,滿懷信心地買進或賣出。
投資組合分析法是根據不同的證券具有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通過構建多種證券的組合投資以達到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平衡的分析方法,在處理上,它通過求解在特定的風險條件下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或在特定的收益條件下使得風險最低,來求得組合內各個證券的組合系數,進而進行組合投資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分為傳統的證券組合分析方法和現代證券組合分析方法。傳統分析方法是根據不同證券對相同的系統性風險的不同反應,來降低非系統性風險;而現代組合分析方法是一種數量化的組合管理方法,以實現投資收益和風險的最佳平衡,如馬克維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夏普和林特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羅斯的套利定價理論。投資組合分析方法的優點是在投資分析中對風險進行分類和定量化描述,尋求收益和風險的制衡(trade-off),在理論上證明了組合投資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的同時,還能夠運用定量化的方法來求解證券組合中各個證券的最佳比例關系,這樣就克服了傳統證券組合方法在確定各組合證券比例中的盲目性,從而實現投資收益和風險的最佳平衡。缺點是需要計算復雜模型;對證券市場的假定條件過於苛刻,甚至這些條件與實際市場存在很大差距,如果證券市場的發展不是很成熟的話,一些條件不可能滿足;計算組合比例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而且模型沒有考慮到有的證券之間根本無法構建投資組合。投資組合分析方法由於受到市場條件的限制,如交易成本的存在、對信息的了解度等,因此該方法比較適合於機構投資者,並且在配合基本面分析的情況下進行。由於考慮到了風險和收益的制衡,使證券組合的收益有時較低,但收益較穩定,比較適合於基金公司和社保公司資本的運作。
行為金融分析法源於20世紀80年代證券市場上不斷出現了一些與經典理論相悖而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異象問題,如周末現象(一些下個周一的信息提前反映到本周五的股票價格上)、假日現象等,一些投資者利用這些「異象」進行投資確實獲得了超常收益。因此該方法是以這些「異象」為研究對象,從對標准金融理論的質疑開始,以行為科學為基礎研究投資者的心理行為,進行投資決策的分析方法。該方法以古典金融理論的嚴格假定與現實市場相悖為出發點,如市場無摩擦、投資者是完全理性的,而在證券市場中並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會用投資理論中的復雜數學方法來推導所謂的理性與均衡價格來指導自己的投資行為,投資者並不總是根據基本面來進行投資決策,有時會根據噪音來決策,成為所謂的噪音交易者(noise traders)。行為金融分析方法的優點是能夠使投資者在證券投資過程中保證正確的觀察視角,特別是在市場重大轉折點的心理分析上,往往具有很好的效果;缺點是該方法基於人的不同理性行為和心理假設,很難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用於指導投資者的行為。
總之,以上四種分析方法的使用都是有條件的,並且各有優缺點,要想在證券市場中獲得穩定的利潤,只靠一種分析方法來指導投資決策是不行的,甚至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必須把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相信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者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對市場的洞察力也會越來越強,進而嫻熟地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以最小的損失獲取更大的收益。
『伍』 什麼是證券都有什麼種類
證券定義
證券是有價證券的簡稱,是一種表示財產權的有價憑證,持有者可以依據此憑證,證明其所有權或債權等私權的證明文件。
證券也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是證明證券持有人有權按其券面所載內容取得應有權益的書面證明。
證券分類
1.貨幣市場證券:政府、金融機關、企業等為籌集短期資金而發行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有價證券。
國庫券(Treasury Bill,TB)
銀行承兌匯票(Banker's Acceptance,BA)
可轉換定期存單(Certificate of Deposits,CD)
商業本票(Commercial Paper,CP)
第一類商業本票(CP1),又稱「交易性商業本票」或「自償性商業本票」
第二類商業本票(CP2),又稱「融資性商業本票」
附買回協定(Repurchase Agreement)
2.資本市場證券:政府、金融機關、企業等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到期日在一年以上的有價證券。
政府債券(Government Bond)
抵押債券(Mortgage Bonds)
零息債券(Zero-Coupon Bonds)
分期還本債券(Serial Bond)
信用債券(Debenture)
附屬信用債券(Subordinated Debenture)
收益債券(Income Bonds)
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s)
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s)
金融債券:專業金融機構為籌措長期資金,所發行的債券憑證。
特別股(Preferred Stock)
普通股(Common Stock)
拓展資料:
證券實質上是具有財產屬性的民事權利,證券的特點在於把民事權利表現在證券上,使權利與證券相結合,權利體現為證券,即權利的證券化。它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方式和過程用證券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法律現象,是投資者投資財產符號化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信用發達的一種標志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