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是最有用的股票技術分析指標
說句實在話,所有指標包括kd macd均線,是根據已有價格計算得出,看指標落後於看價格分析,也就是k線。而價格是根據成交量變化,看k線分析落後看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根據盤面結構變化,看成交量分析慢於看結構分析。
所以只用技術指標是無法正確分析判斷的
我這么說,可能你還不能理解,我從實際出發,給你說說為什麼這樣的內在邏輯。
均線是一段時間周期內收盤價格的平均數字。
但是,不同類型的主力操作的股票,和技術指標以及均線的關聯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以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為主的主力操作的股票,在確立上漲趨勢以後,會沿著固定慣性回調的均線上漲,直到趨勢改變,陷入中段整理。比如之前的茅台,格力,海康威視等等。但是如果是私募,牛散,游資為主的主力操作的股票,根本就不管這一套。
就好像,你如果單純尋找大漲的股票,的確起漲之初都是均線密合然後向上發散。指標都如教課書一般出現金叉。但是若你統計所有均線密合然後發散,指標同時金叉的股票,後市卻只有不到35%上漲,大漲不到10%
所以你單純想找技術指標來判斷股票走勢 幾率很小 幾乎不可能
股票市場,不存在公式
⑵ 通過對格力電器和禾盛新材公司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對兩只股票的投資價值作出分析判斷
格力電器近幾年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 ┬───── ┬───── ┬───── ┬───── ┐
|指標\日期 |2013-03-31|2012-12-31|2011-12-31|2010-12-31|
├───────── ┼───── ┼───── ┼───── ┼───── ┤
|凈利潤(萬元) | 133519.54 | 737966.63| 523693.86| 427572.16|
|凈利潤增長率(%) | 13.76| 40.91| 22.48| 46.75|
|凈資產收益率(%) | 4.76| 27.59| 29.74| 32.14|
|資產負債比率 (%) | 74.45| 74.35| 78.43| 78.64|
|凈利潤現金含量(%)| 1199.37| 249.45| 64.09| 14.41|
禾盛新材近幾年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 ┬───── ┬───── ┬──── ─┬───── ┐
|指標\日期 |2013-03-31|2012-12-31|2011-12-31|2010-12-31|
├───────── ┼───── ┼───── ┼───── ┼───── ┤
|凈利潤(萬元) | 1200.07| 2479.65| 6169.46| 9500.32|
|凈利潤增長率(%) | -22.26| -59.80| -35.06| 21.81|
|凈資產收益率(%) | 1.23| 2.57| 6.47| 10.39|
|資產負債比率 (%) | 28.32| 28.77| 24.52| 19.71|
|凈利潤現金含量(%) | -476.69| 868.28| -249.12| 24.96|
上述數據已經說明一切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問題。
⑶ 海爾,格力,美的,九陽這四家上市公司,哪一家的股票更有成長潛力
這位朋友你好,回復如下:
根據你說的四家上市公司,從以往和未來業績分析來看格力電器業績更有保證,家電十二五規劃中的節能主題將使節能技術突出的格力的行業龍頭地位更加鞏固。
十二五期間空調行業仍會保持高速增長,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之一將受益空調下鄉量與內銷比是所有大家電中最低的,農村市場還有很大的金礦可以挖掘,可以保障公司11年的家用空調的增量需求。
如果從價值投資主要關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這三個指標研判。
⑷ 股票分析從基本面和技術層面分別應該怎麼做
基本面會滯後,你知道任何基本面的信息都是在季報公布以後吧,而季報是在每個季度半個月到一個月後才公布,那麼無論是公司老闆大股東,還是去調研過的機構,甚至行業對手都一定比你先知道基本面的變化對不對?情況好,他們就會先買股票,股價就會先漲,情況不好,他們就先賣,股價就先跌。技術面不管如何都會先變化。
股票的漲跌,基本面的信息只決定他的根本質量,而不是直接決定因素。
直接決定因素,第一是籌碼面,意思就是持有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還是散戶,如果是主力,易漲難跌,如果是散戶,易跌難漲。然後,如果是主力的話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力。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這類型的主力,股票確定上漲趨勢後,就會沿著固定的均線上漲,正乖離過大就會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線。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資,私募之類,股性就會較為活躍,來回波動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斷買賣。
直接決定因素,第二是技術面,技術面不是網上泛泛而談的什麼技術指標,K線組合這些,而是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等等,這些東西是主力進出的痕跡,可以最快捷的判斷要漲要跌或者要盤整。
有不懂可以追問
⑸ 如何用三大技術指標指導股票買賣
說句實在話,所有指標包括kd macd均線,是根據已有價格計算得出,看指標落後於看價格分析,也就是k線。而價格是根據成交量變化,看k線分析落後看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根據盤面結構變化,看成交量分析慢於看結構分析。
所以只用技術指標是無法正確分析判斷的
我這么說,可能你還不能理解,我從實際出發,給你說說為什麼這樣的內在邏輯。
比如均線是一段時間周期內收盤價格的平均數字。
但是,不同類型的主力操作的股票,和技術指標以及均線的關聯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以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為主的主力操作的股票,在確立上漲趨勢以後,會沿著固定慣性回調的均線上漲,直到趨勢改變,陷入中段整理。比如之前的茅台,格力,海康威視的六十日均線等等。但是如果是私募,牛散,游資為主的主力操作的股票,根本就不管這一套。
就好像,你如果單純尋找大漲的股票,的確起漲之初都是均線密合然後向上發散。指標都如教課書一般出現金叉。但是若你統計所有均線密合然後發散,指標同時金叉的股票,後市卻只有不到35%上漲,大漲不到10%
所以你單純想找技術指標來指導股票買賣 幾率很小 幾乎不可能
股票市場,不存在公式
⑹ 基本面和技術面:怎麼分析股票基本面和技
第一,基本面會滯後,你知道任何基本面的信息都是在季報公布以後吧,而季報是在每個季度半個月到一個月後才公布,那麼無論是公司老闆大股東,還是去調研過的機構,甚至行業對手都一定比你先知道基本面的變化對不對?情況好,他們就會先買股票,股價就會先漲,情況不好,他們就先賣,股價就先跌。技術面不管如何都會先變化。
第二,股票的漲跌,基本面的信息只決定他的根本質量,而不是直接決定因素。
第三,直接決定因素,第一是籌碼面,意思就是持有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還是散戶,如果是主力,易漲難跌,如果是散戶,易跌難漲。然後,如果是主力的話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力。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這類型的主力,股票確定上漲趨勢後,就會沿著固定的均線上漲,正乖離過大就會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線。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資,私募之類,股性就會較為活躍,來回波動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斷買賣。
第四,直接決定因素,第二是技術面,技術面不是網上泛泛而談的什麼技術指標,K線組合這些,而是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等等,這些東西是主力進出的痕跡,可以最快捷的判斷要漲要跌或者要盤整。
有不懂可以追問
⑺ 2019年了,格力電器股價又回到了40元以上,請教各位大神,格力電器股票未來十年還會上漲多少倍呢
具體能上漲到什麼價格,沒有人能准確的說清楚。如果格力電器價格繼續上漲的話,市盈率達到15倍的話,建議先出來,如果在10倍以下的話,可以考慮持有的。
⑻ 格力電器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的區別是什麼
引言:格力可以說是眾所周知了,現在家家都有格力空調,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九九一年成立,是一家國際化家電企業。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包括許多要因素,技術面分析呢是一種交易工具,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格力電器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的區別是什麼?
三、注意
所以為了把握好的機遇,要按照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 到底用哪個技術,或者是兩種結合在一起來用,相互聯系,把握好應用對象和范圍,從而達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效益,這樣才更有意義,從而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會有所收益。
⑼ 怎麼分析一支股票是否適合長線持有
一個股票的好壞,首先看這個股票是干什麼的,季報和年報披露情況,凈利潤在每年是在增長還是虧損,再看業績是不是具有競爭優勢,壟斷的公司是最好的,或者是具有高新領先技術,如微軟在上市之初到現在翻了100多倍。這些都是有業績支撐。
適合做短線的股票:都是熱門題材,如國家推出什麼經濟刺激政策,那麼短期這個熱門板塊就很火,可以短線參與,如世博題材,亞運會板塊,如東方賓館,最近還不錯。
還有人民幣升值題材,利好航空業和造紙業,這都是短期追捧熱點。
而長線投資,:就是業績優良,不會倒閉,上市公司經營透明,不存在老鼠倉的情況。
也可以是未來將會比較好的公司或行業。
如巴菲特就是投資長線的,他看好比亞迪,就賺了很多。
比亞迪是業績優良的具有潛力公司。
現在買稀缺資源是可以長期持有的,因為這樣的資源只會越來越少。當然也分周期型行業和非周期型行業。如礦產,煤炭,稀有金屬,黃金。
還有優質公司。
⑽ 誰幫忙分析下格力電器這只股票 感激不盡 各種K線 技術分析 形態理論 指標 謝謝謝謝
這只股票基本面還可以。它的題材和萬科有些相近,就是有險資或者其他機構爭做第一大股東。大家在搶籌碼。但現在萬科被叫停了,所以對格力不是好消息。
這個股票我也有,暫時持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