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為金融包括哪些主要的理論用行為金融理論解釋我國股票市場的事件與現象。
行為金融包括(A.後悔理論 B.期望理論)主要的理論。
擴展:(行為金融理論解釋如下)
1、期望理論
這個理論的表述為: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盈利額與虧損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麼快樂。當個體在看到等量損失時的沮喪程度會比同等獲利情況下的高興程度強烈得多。
研究還發現: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他們也發現個體對相同情境的不同反應取決於他目前是贏利還是虧損狀況。
具體來說,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 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
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 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 同時,由於厭惡虧損可能發生,會極早獲利了結。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其反而會尋找各種有利的信息,以增強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
1979年的文章中認為:投資者更願意冒風險去避免虧損, 而不願冒風險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換句話說:在面臨確信有賺錢的機會時,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面臨確信要賠錢時,多數投資者成為了風險的承受者。在這里,風險是指股價未來走勢的一種不確定性。
2、後悔理論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在大牛市背景下,沒有及時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會後悔,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也會後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沒能及時止損出局會後悔,獲點小利沒能兌現,然後又被套牢也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 自己會因為沒有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及時換股後悔;當下定決心,賣出手中不漲的股票,而買入專家推薦的股票, 又發現自己原來持有的股票不斷上漲,而專家推薦的股票不漲反跌時,更加後悔。Santa Clara大學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後悔」 行為的專家。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而想方設法盡量避免後悔的發生。
有研究者認為: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
另一些研究者認為:投資者的從眾行為和追隨常識,是為了避免由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
許多投資者認為: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為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而如果自作主張買了一隻市場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買人之後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經理人和股評家喜歡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如果這些股票下跌,他們因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害怕後悔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自我的一種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除了避免後悔以外,還有一種追求自豪的動機在起作用。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他們稱這種現象為賣出效應。他們發現:當投資者持有兩只股票,股票A獲利20 ,而股票B虧損20% ,此時又有一個新的投資機會,而投資者由於沒有別的錢,必需先賣掉一隻股票時,多數投資者往往賣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為賣出股票B會對從前的買人決策後悔,而賣出股票A會讓投資者有一種做出正確投資的自豪感。
供參考。
② 行為分析運用在中國股市中會怎樣呢
行為分析是技術分析的根本依據,脫離了行為分析,技術分析將變得空乏失去支撐,中國股市有龐大的散戶群,他們總是要依賴技術分析的理論方法,而這些方法也就這樣去影響著他們的預期、目標,而機構、大額投資者正是利用了這些預期,獲得他們的財富。大量的散戶股民沉迷於缺口、均線、壓力支撐,忽視了這些表象背後行為的真相,成為被大額交易者宰殺的羔羊。嘗試使用行為分析理論去看待股市,你將離大額交易者更近。
客觀地說,目前行為分析的方法理論,對於中國股市的根本問題依然沒有給出十分准確的答案,但至少已體現出比廣大股民接受的技術分析、價值投資分析更能在中國市場立足。前者過於數字化公式化,對於莊家操盤手橫行的中國股市實在沒有多少借鑒意義;後者在財務報表業績數據不斷滲假的現實情況下,更沒有絲毫借鑒意義,掌握核心內幕真實數據的人少之又少。行為分析方法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潛力是無窮盡的,需要做的只是對情緒數據的量及准確性,市場利益格局把握不斷精細化,數據越趨向於完整精細,越能反映股票市場的真實情況。而技術指標公式即使再如何完善,也依然是死的數學公式,普通股民再努力,也不可能拿到真實的財務數據。行為分析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此。
③ 行為金融角度分析股票價格低時為什麼人們不願意賣出
當股票價格低的時候,肯定很多人已經被套牢,大家不願意承受損失,所以說沒有賣出,而正是股票價格低的時候,很多價值投資者看準價值,進行買入的時候。
④ 根據一些行為理論,對如何對股市或金融形勢提出預測給出你自己的一個點子。
股市受政策的干擾很大,所以一定要看政策的走向。
①歐洲的經濟危機影響了中國的經濟,所以要看歐洲經濟危機的情況。②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造成環境污染,所以要看是不是有環境方面的政策。③市場各行各業差不多都飽和了,沒有大的發明創造創新,全世界的經濟都不會有明顯的起色,偶爾出現好轉也是暫時的。
④,在③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勞動力工資、待遇卻提高了,(當然它應該提高,因為以前的工資待遇太低了),這部分錢從哪來?
⑤比起發達國家,消耗同樣多的能源,中國創造的效益小於發達國家,什麼時間產業升級?要注意這方面的政策。
⑥將來的老齡化,相對而言老人多,那麼年輕人喜歡的東西老人不喜歡,年輕人消費的東西老人不消費,和現在一樣,和過去一樣。現在這代人不喜歡50多歲上代人的歌;同樣,50歲那代人不喜歡他的上代人喜歡的歌——京劇。上代人是80歲以上的人,喜歡京劇。
⑦如果中國產業升級了,那麼產品的附加值高了,是否漲價?如果漲價,那麼就是貨幣貶值,留錢不如留東西。可是,你留的東西如果在產業升級的時候被淘汰了呢,直接成零了,還不如貶值劃算呢。
⑧石油價格是漲是跌?從長遠看,越開越少,漲。。。石油漲,那麼物價肯定漲,所以貨幣貶值。
⑨從客觀規律上講,貨幣永遠是貶值的,物價永遠是上漲的。只要沒有=戰=爭=地=震=水=災=,你的財富肯定是越來越多,工廠的資產肯定是越來越多,所以股票的總趨勢是上漲的。但是總趨勢上漲不等於沒有破產倒閉的。
⑤ 請用行為金融的知識解釋股票溢價現象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一種解釋是因為差別投票權的存在,而公司控制權是建立在多數投票權基礎上的,因而高級別投票權股票比限制了投票權的股票具有更高的市場價格。另一種解釋是認為存在控制權私有收益。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
參考資料:《企業上市規劃師教程》
⑥ 行為分析的股票行為
行為分析是現代行為金融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陰陽理論的融合產物。現代行為金融學修補了互聯網時代傳統經典金融學理論不可忽視的重大漏洞;陰陽理論解決了西方經濟學無法解釋的A股市場利益博弈政策主導的問題。
行為分析以利益/預期為正負內核,以蛛網理論為聚合,貫通各階層利益博弈/大股東行為、政策/價值、技術/資金、心理/交易等單體時空,展開格局;以博弈論為推演,以陰陽學為測量,得出結點。
現代行為金融學的非理性與陰陽理論的負時空,共同構成行為分析的五維空間;以利益/預期與博弈格局剖析變動方向,以陰陽動態平衡測量變動空間,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反身性理論揭示非理性行為下的短期波動。
行為分析,比傳統價值分析更重視市場變動,比技術分析更強調客觀價值,是技術分析與價值分析精華的融合,是行為金融與陰陽理論的升華;行為分析通過對最核心利益的博弈,挖掘被忽視的預期,從而找出必然的機會與風險。
行為分析,是國際領先的,具有中國特色,適合中國國情的實戰運用型金融投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