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指數相關性分析
擴展閱讀
玉龍生態材料股票代碼 2025-08-11 23:40:29
什麼是股票程序交易 2025-08-11 23:39:05
智通股票代碼 2025-08-11 23:26:01

股票指數相關性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9-19 08:27:51

㈠ 股票市場相關性包含哪些內容

從總體相關性來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蹺蹺板效應,但是,這種效應在不同時期表現不一致。我們發現,在不同期間,股票價格波動和債券價格波動時而同向變化,時而反向變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間,股票價格波動與債券價格波動基本呈現出同向的變化趨勢;但是從2005年開始,兩者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反向變化。在前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2,在後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是-0.63。因此,股市和債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時間里表現出強烈的協同效應;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這將近5年時間里,表現出較強烈的蹺蹺板效應。對這種差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前一段時期中,股市波動性相對不劇烈.計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上證指數的波動標准差是20.9,只有全樣本波動性的三分之一。這種股票市場的較低波動性不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股票和債券的資產組合發生大規模的變化。而這種協同效應主要由影響股市和債市的共同因素所致,比如利率的變化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這兩者的變化通常會帶來股市和債市的協同波動。因為股票和債券一樣都是資產,資產的價格通常同其收益率呈正比,與其貼現率成反比。經濟增長使得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都上升,市場利率的提高使得股票和債券的貼現率同時上升。為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將股市的大起大落的階段作為參考期。顯示了在股市大漲大跌時期,債券市場價格的漲跌狀況。我們發現,除了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這段股市下跌時期中,債券市場出現同方向的下跌趨勢外,其它5個股市大波動時期,債券市場都表現出與股市變化相反的變動趨勢。在同向變化的這個時期,股價的漲跌幅最小。這組數據支持了股市與債市之間的「蹺蹺板效應」。表3的數據中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股市漲跌幅越大,債市相反方向的漲跌幅也越大;並且,股市下跌時債市漲幅更加明顯。前一個特徵表現出投資者在資產組合選擇中對於風險的敏感性較高。後一個特徵主要是由於股市通常上漲較慢,而下跌較快。因此,在股市上漲時期,債市資金總是通過緩慢的方式撤離;而一旦股市出現大跌,投資者為了避免損失,會快速從股市撤出資金,大量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帶來的債券需求的突然增長,通常會較快的拉高債券價格。

㈡ 上證綜指和深圳成指相關性分析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你看看下面的知識能不能幫助你。
)股票市場的波動有狀態持續性
赫斯特 (指數 均大於 , 表明黑噪音, 故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圳成分股的收益率構
成的時間序列均存在著狀態的持續性。深圳成分股的 指數明顯大於上證綜合指數股票
市場的 指數, 說明深圳成分股趨勢增強的強度大, 且持續性更強。
) 股票市場的波動有關聯性
深圳股票市場的關聯尺度明顯大於上證綜合指數股票市場, 說明深圳成分股股票收盤價
波動的關聯性高, 股價的波動受歷史信息的影響程度更大。
) 股票市場的波動呈現規律性
由分析結果知, 股票市場的收盤價構成的時間序列得到的 指數不等於 , 因而此
時間序列並不是一個隨機游動的過程, 而是一個有偏的隨機過程, 即前一段時間的走勢會影響
後一階段的股票收盤價, 因而可以對收盤價的走勢進行預測。

㈢ 如何通過股票價格與股價指數做指數體系分析

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最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擔心價格上漲,另一種是擔心價格下跌。為此,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可分為買入與賣出套期保值兩種類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股票投資計劃選擇其中一種。
買入保值是針對股市看漲的一種保護措施,投資者若要在未來某個時間買入一個股票組合,為防止價格上漲多支付購買成本,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股票組合價值相當的股指期貨合約,鎖定實際購買成本。賣出保值是針對股市看跌的一種保值措施,投資者若要在未來某個時間賣出股票組合,為避免在實際賣出時價格下跌,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現貨股票組合價值相當的股指期貨合約,以鎖定盈利。
利用期指進行保值還要考慮期限匹配的問題。將來推出的滬深300指數期貨有四個合約可選擇:當月、下月及連續的兩個季月。投資者選擇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最好是與未來買入或賣出股票組合的時間相同或相近。其次要考慮期貨合約流動性,一般而言,可以選擇流動性好的近月合約,當近月合約進入交割期時,平掉該合約而將保值頭寸轉到下個月份合約。

在利用股價指數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時,通常根據貝塔系數來確定和調整套期保值所需的期貨合約數,以盡可能地使系統風險得到防範。貝塔系數是用來衡量一種證券(或一組證券)風險與整個證券市場的風險程度之間的關系的指標。例如,某股票的貝塔系數為1.5,就表示如果整個股市價格下跌10%,則該股票價格將下跌15%。計算套期保值所需的期貨合約數的公式為:(現貨總價值/期貨合約的價值)×貝塔系數。由此公式可知,當現貨股票或證券組合的總值一定時,貝塔系數越大,則所需的期貨合約數就越多;貝塔系數越小,則所需的期貨合約數就越少。
結束套期保值的簡單方法為,選擇與現貨股票組合操作的時間相一致,即在了結現貨股票頭寸的同時結束期貨保值交易,兩邊同時平倉。當然,也可以根據市場狀況靈活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若持有股票組合頭寸規模不大,且組合與市場系統性風險相關性比較低時,沒有必要進行保值。此外,套期保值操作也有風險。在實際操作中,套期保值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保值效果,比如組合價值、期限匹配等。因此,投資者要了解保值原理、熟悉操作程序、認識影響保值效果的因素,只有在充分准備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效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鎖定收益或者構建組合的成本。

㈣ 有什麼軟體可以計算股票相關系數的

我知道金財網有一款大操作軟體還不錯的,我現在就在用呢?很好用,現在分享給各位股民。
《大操作》系列軟體引進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證券分析系統源代碼,充分結合了中國證券市場現時的實際狀況,綜合了國內外成熟證券市場久經驗證的大量的理論與數理模型計算方法,並充分論證了各種理論的局限性和階段性,在時間與空間上將百家理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整套多系列的適時股票決策分析方法,不僅為您破解財富密碼,同時為您打開時空大門,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破解一道道股市密碼。擁有了《大操作》,你將從混沌、迷茫、不知所雲的普通投資群體中脫穎而出,輕松享受酣暢淋漓的股票投資大獲成功的感受!擁有了《大操作》系列軟體,迅速幫助您由過去在這個市場的低端參與者一躍成為高端投資者!同時利用「金信通金融財富網」這個龐大的信息和數據資訊平台,結合股市行情的演變,運用科學的熱點分析方法,通過大型伺服器群海量運算,快速定位盤中熱點板塊,並給您明確的操盤建議,在轉瞬即逝的熱點切換中,真正實現及時發現熱點、跟蹤熱點、盤中實時操作熱點個股三大目標,幫助您第一時間把握最新熱點,把握板塊輪動和強勢個股的規律,實現通向高手之路的財富人生。記住:《大操作》讓您攻堅有術,翻盤有道!
《大操作》全程數據解密:主力機構資金流向,搶先捕捉.中國股市具有典型的資金推動型的特徵,哪只股票資金流入越多,其上漲機率就越大。金信通證券投資決策寶典提供的主力機構持倉分析,將每季度基金、QFII等增減倉的情況一一進行統計,可以很容易發現上一季度中基金增倉靠前,並且在最進新增的股票,雙擊這些股票,您還能找到是哪些基金買了這些股票。對於QFII等其它主力機構也難逃本系統的追蹤,投資者將感到輕松無疑。
本決策寶典結合TOP數據,及時提供主力動向,大單查詢讓您免受技術上的騙線困擾;機構數據報告中提供各種市場信息、券商研究報告以及基金等主力機構策略報告,讓您可以站在機構的肩膀上去思考股市,暢游股海,游刃有餘。
1、大操作支持多市場
同一界面接收滬深交易所傳統行情、基金行情、期貨行情。用戶不需要更換軟體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的開通需要的市場。
2、靈活的看盤工具
用戶自定義界面和自定義快捷鍵,滿足用戶個性化的習慣和各種交易品種對界面的特殊需求。
3、創新的分析功能
公式編輯器、自編譯技術指標、自編譯交易系統、自編譯條件選股、定位分析、模式匹配分析、預測分析、交易系統評測和成功率測試、任意分析周期、盤中及時預警、時空隧道與模擬K線、分筆成交再現、歷史分時圖系統指示、資金流向查詢、大單系統查詢等等。
4、擴展分析功能
擴展資料庫和用戶自定義資料庫。
5、強大的統計計算功能
階段統計、板塊分析、指標橫向統計、萬用數據表、自定義指數。
6、高速全推送行情技術
無與倫比的快速行情,並且支持多窗口股票顯示、動態預警和准確的盤中選股。 http://www.288668.net/
7、強大的盤中資訊
實時解盤、專業F10、精品資訊。

㈤ 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存在怎麼樣的相關性

1.股指期貨的價格與其標的資產即股票指數的變動聯系極為緊密
2.股票指數是股指期貨的基礎資產,對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具有很大影響
與此同時,股指期貨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因而對股票指數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㈥ 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存在怎麼樣的相關性

1.股指期貨的價格與其標的資產即股票指數的變動聯系極為緊密
2.股票指數是股指期貨的基礎資產,對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具有很大影響
與此同時,股指期貨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因而對股票指數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㈦ 什麼是股票指數跟什麼有關

股票指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 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http://futures.money.hexun.com/3726_1763021C.shtml

㈧ 求居民儲蓄與股價指數相關性分析的論文

【摘 要】

總體經濟分析在加權股價指數評價上的重要性已逐漸提升,也一直是學術界與實務界所關心和探討的問題,本研究選取1991年1月到2002年12月台灣景氣面(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外銷訂單年增率及營收年增率)與資金面(M1b年增率、M2年增率與貨供動能年增率)的總體經濟指標月資料,利用單根檢定、VAR檢定及多元回歸模型計量方法,分析其與股價的關聯性,所得結論如下:
一、 總體經濟指標並無領先加權股價指數的特性,然而加權股價指數具有領先工業生產年增率、營收年增率與貨供動能指標的特性,領先期數分別為1個月、4個月及3個月。
二、 透過多元回歸分析發現,加權股價指數與一期後的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及四期後的營收年增率具有正向的顯著關系,可見股價具有領先景氣面的特性;而加權股價指數也顯著地領先三期後的貨供指標,亦即股市上揚也充分反映資金動能的充沛。
三、 加入誤差修正後的台股預測模型在檢視2003年1月到2004年2月的股價表現,以近兩期的股價表現最佳,皆在兩個標准差之內;而利用該模型所得的預期股價走勢與實際股價走勢方向一致,因此可作為中長期股價趨勢的參考。

一、前 言

單一企業的股價受到個別企業的財務狀況或是經營者態度,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選股上難度不小。至於加權指數是所有企業股價的加總,透過投資大盤可以降低投資組合中的非系統性風險,將總風險降至較低的程度,因此近年來,以大盤為標的商品逐漸被大家所重視,期貨及選擇權的日益蓬勃,可見一斑,而2003年寶來投信更推出以台灣上市公司市值前50名的企業為主的台灣50ETF(上市代碼:0050),其與大盤相關性甚高的特性,也是市場投資人藉以投資大盤的工具之一。因此,建構大盤的評價模式已是投資人投注心力之所在。
研判大盤走勢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前者目的在於研究股票的真實價值,依據經濟現象、政經措施與企業消息,配合公司營運狀況,作為股價升降趨勢與買進賣出的判斷依據。而後者則是利用過去股票市場行為,包含股價、成交量或是波動性等資訊,來作為研判後勢的工具。然而,技術指標往往隨著時點及使用者習慣而有所偏好,不若基本面在於既有的公開資訊,在使用上較具客觀性,且隨著外資與國內法人參與股市的比重漸增,基本面研判的比重更見廣泛。
影響股價的基本面因素大致可分為總體經濟因素、市場因素及公司本身因素,其中總體經濟分析對於股價走勢研判具有相當大的價值,概因股價指數素有經濟櫥窗之稱,具有預期未來經濟活動的盛衰,但經濟活動也同是支撐股價波動的必要條件,因此本研究著重在透過觀察總體經濟變化與股價的關系,並建構一套完整的觀察模型,隨時調整基本面的起伏因素,以發掘股市的多空轉折。
總體經濟因素主要涵蓋景氣面與資金面。就景氣面來看,景氣擴張時期,企業營運收入增加將有助股價表現,而景氣衰退時,企業營運收入也將隨之萎縮,因此景氣的變動與股價間存在著關連性,國內外文獻也肯定景氣面因素對於股價的影響 ,惟對於選取變數有不同的看法,且對於領先落後關系的結果有不同的演繹,故本研究認為有重新檢視之必要。
此外,寬松的貨幣政策,提高市場貨幣供給也降低利率水準,增加投資人購買股票意願與能力,有助於股價的推升;反之,緊縮的貨幣政策,將降低市場貨幣供給並促使利率水準上揚,借貸資金成本上升,間接降低投資人對股票投資的意願與能力,股價揚升力道減弱。由此看來,資金面似乎能引導股價揚升,表2的部分研究確實支持該論點。然而本研究以為股價反應景氣而上漲,在揚升的過程中,投資人才會將資金投入股市,貨幣供給隨之增加,因此,股價與資金並不一定是誰先誰後,有必要對此重新檢視,且過去文獻並未將M2水位增減納入考量,本研究也將此考量納入模型中。
因此,本研究企圖由基本面出發,透過總體經濟指標的選擇,建構大盤觀測模型,作為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的參考。

(二)向量自我回歸檢定
當利用向量自我回歸(VAR)模型,本研究並未發現所選取的五項變數能夠領先加權股價指數,不過股價具有領先部分總經變數的特性,這樣的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因為股價反應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因此,股價領先景氣或是資金是可以預期的,只是領先期數的多寡。
表5可知,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與外銷訂單年增率對於加權股價並無領先落後關系。
當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產受到前一期股價及前二、三期的工業生產指數指數年增率的影響,也就是說,股價具有領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一個月的特性,這與王瑪如與蘇永成(1998)的研究得到相同結論。

注2:***表示在1%的顯著水準,**表示在5%的顯著水準,*表示在10%顯著水準
而營收年增率受到前四期股價及本身前一、二、三期影響,亦即股價具有領先四期後營收年增率特性;而貨供動能指標受到前三期股價及本身前一期的影響,因此股價具有領先三期後貨供動能性指標的特性。

(三)回歸方程式建立
透過VAR分析,本研究選取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與營收年增率及貨供動能指標作為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解釋變數,然而,考量工業生產指數與營收年增率同為景氣類變數,相關系數高達0.7,因此將這兩個變數分離考量。
考量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與貨供動能指標下的模型顯示,股價與一期後的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具有正向關系,而與三期後的貨供動能指標有負向關系,其經濟意義所代表的是當預期下月景氣持續好轉且三期後的資金仍持續增加下,當月股價將具揚升動能,反之,當下月景氣趨勢向下且三期後的資金動能不足時,當月股價將提前反應投資環境的惡劣而下降。
本研究也利用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作為景氣替代變數,透過表6也可得到:四個月後的營收年增率持續成長,再加上三個月後的市場資金動能充沛下,當月股價表現多為上漲,反之亦然。
至於在模型的解釋能力上,利用營收年增率與貨供動能指標作為股價的解釋變數的模型,模型解釋能力上較佳。

(四)樣本外測試
在模型1與模型2下,利用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的總體經濟資料進行樣本外的預測模型模擬,在預測模型的模擬過程中,本研究加入誤差調整(Error Correction),以使預測值能考量前期誤差的修正值,並利用該時點之前的36個月平均指數月標准差,檢測實際值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
四、結論與建議

總體經濟分析在加權指數評價上的重要性已逐漸提升,也一直是學術界與實務界所關心和探討的問題,本研究針對1991年1月到2002年12月資料分析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與景氣面(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外銷訂單年增率及營收年增率)及資金面(M1b年增率、M2年增率與貨供動能年增率)的關系。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 加權股價指數、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外銷訂單年增率、營收年增率及貨供動能指標為時間數列資料,然經ADF單根檢定顯示,具有定態關系,可為回歸分析之變數。
(二) 透過VAR檢定發現,本研究所選取的總經指標並無領先加權股價指數的特性,然而,股價卻具有領先部分總體經濟指標的特性:包括領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一個月,領先營收年增率四個月,以及領先貨供動能指標三個月的特性。
(三) 透過多元回歸分析,本研究發現股價與一期後的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與四期後營收年增率具有正向顯著關系,可見股價具有領先反應景氣的特性,而股價也與三期後貨供動能指標具有顯著的負向關系,可見股價揚升將帶動投資人將資金轉入股市,提供更充沛資金動能。
(四) 透過多元回歸模型,並考量誤差修正,檢測2003年1月到2004年2月的股價變化,模型預測准確度在首二個月內符合兩個標准差之內的水準,因此預估指數水準在近兩個月較具准確度,然利用該模型所得之股價預期值與實際預期值方向一致,因此可作為中長期股價趨勢的參考。
正如先前所提,股價行為反應資訊,然市場資訊非單一總經指標所能完全描繪而出,非經濟因素也同樣影響股票市場,尤其台灣本身屬於淺碟市場,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股市,後續研究者在模型建構上,建議可加入更多層面因素,甚至於質性因素,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實際投資上,本研究則建議除利用本研究所建構之模型進行趨勢分析之外,另可利用其他類經濟模型諸如承載力模型 或是相對價值模型等作為決策參考。

㈨ 股指的相關關系

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股票指數是指數投資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指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1.如果一個牛市是可逆轉的,股民只賠不賺。我國上海股市上證指數的中間點位約為600點,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滬市曾突破過1500點,後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點; 1994年9月,滬市又沖上1000點,但不久又跌到600點以下。從這幾年的指數運行來看,上證指數總是從600點以下開始啟動,形成一個牛市後又回到600點,可以說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當上證指數從600點沖上1000點又回到原地,對於個別股民來說,可能有賺有賠,相互間進行了財富的轉移。但對於股民這個群體而言,他們不但無所得且還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哪一個點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納交易稅和手續費。股票指數從600點上揚再回到600點,對於股民這個整體來說,除了要開銷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投資回報。而上海股市在這個點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佔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對於股民來說,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支出是圖勞無功的,因為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企圖在股票的上揚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為配股和新股的發行付出了額外的代價。配股和新股的發行總是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越高,發行價就越高,當指數又回到600點以下時,對於在此點位以上配股或購買新股的股民來說,就相當於套牢,而這種套牢又不同於二級市場的套牢,因為二級市場的套牢只是股民間的轉手而已,資金並無損失。但高價配股或購買新股後,其資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這種套牢對股民這個整體就是巨大損失。如青島啤酒的發行,每股的成本約為12.8元,但其凈資產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說股民花了12.8元只買到了2元的凈資產,不管該只股票後來的上市開盤價如何,股民這個整體為每股青島啤酒股票還是花了12.8元的代價。如果股民用買一股青島啤酒的錢去投資國庫券或存銀行,每年至少能獲得1.3元的收益,而不論青島啤酒如何前程似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難以達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對一個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股民只賠不賺。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投資收益率是名義上的,是沒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對於西方一些較為成熟的股市,因為其年換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計。而我國股市,由於股民的頻繁倒手,最近兩年的換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將交易成本計入,我國股民的收益實際上是一個負數。
1994年,滬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為股民產出了近50億元的稅後利潤,但這兩股市這一年的總成交額卻高達8200億,按單位成交額買賣雙方各需繳納3I的交易稅和近4.5I的手續費計算,股民累計將支出120億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還將倒貼70億元。
雖然滬深股市的綜合指數比開始計點時的基數100點上揚了許多,但據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為二級市場上的股民產出了100億元的稅後利潤,而股民在該階段支出的交易費、稅卻高達200億元。
相對於1990年,雖然滬深股市也還是牛市,但股民這個整體卻是虧損的,因為上市公司給予股民的回報難以抵消股票交易的開支。
3.如果一個牛市使股價偏離了它的投資價值,股民的盈利是虛擬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虧損基礎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種錯覺,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實這種盈利是虛擬的,因為股票的整體價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價來計算的。當一支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成交時,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將以成交價來計算,其結果是持有該種股票的股民帳面價值都升高了。如我國上市公司大概有70%以上的國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卻經常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國有資產的價值,股價上漲以後就認為國有資產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進入流通,由於股票的供給量急劇增加,股票的價格就難以炒到現今股市這種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價格來計算,而只能以賣出時實現的成交價來計算。另外,當股價脫離其投資價值時,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虧損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稅後利潤為0.1元,現一年期儲蓄利率為10%,故這支股票的理論價格應為1元。當一些股民將其價格狂炒至偏離其投資價值以後,比如說將其價格由1元炒至5元,1元買進 5元賣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買進的股民卻虧損了4元,因為該支股票的實際收益僅相當於1元的儲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後買的回報了先買的,新股民回報了老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