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行情下跌應該炒基金期資
擴展閱讀
中國醫葯股票東方財富網 2025-08-09 04:45:11
股票右側交易是怎麼回事 2025-08-09 02:00:05

股票行情下跌應該炒基金期資

發布時間: 2021-09-22 08:28:27

⑴ 股市下跌時投什麼基金比較好

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基金要長期投資,不能短線,若能堅持上述原則,買股票型或混合型的。

⑵ 封閉期股票基金下跌,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在封閉期遇到基金股票下跌的話,那真的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只能夠接受損失,既然自己敢賭,那麼就應該有覺悟去付出代價,這就是股市博弈的規則。

只有那些熟悉規則的人,才能靠炒股從股市中撈到好處,這就是一群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的較量,不少的青年人的資歷還太嫩了,對他們來說,如果把他們的資金一直放著不動,那麼,他們也是可以得到一點點的好處的,可是,如果他們平常交易就會被宰了。

雖然分必須下跌,是一種對股民來說不利的事實,可是同時也是另外的一種機會,在這種時候更應該保持冷靜,要整合自己的所有資源,看看下一步要怎麼做,保持積極開朗的心態,每天吃好喝好,只有強硬的身體才能夠有更好的未來。

這樣的話就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地做出反應,在下一步賣出,或者繼續加大買進。

這就是股市炒股的定理,也是所有人都應該明白的一種道理,叫真正理解了這些道理的人,才能夠不停的切換他們的,處事方式,最終在股市中撈到好處,哪怕遇到封閉期基金股票下跌也風平浪靜。

這就是炒股的規則,也是一種定律,明白的人都真的明白,糊塗的人也都真的糊塗,總之,保持開朗的狀態,總會有好運。

⑶ 炒股炒基金的兄弟們,跌了該怎麼辦

投資者進行炒股炒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投資使個人的資產升值,穩健的投資者會選擇將閑置資金投入股票和基金,這也是建議每位入市的投資者遵守的一項准則,因為運用閑置資金投資對於應對市場風險、強化投資心態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遇到市場風險或者個股特殊風險導致的股價下跌時,投資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應對。

基金股票有風險,出現輕微下跌是市場正常情況,只需坦然面對

基金和股票都有短期的波動風險,所以股票價格跌破成本價或是基金單位凈值出現虧損都是正常現象。只要市場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投資者要相信後續所投標的會有修復價值的機會。

所以,面對輕微虧損的時候,投資者只要以理性的心態來面對即可,不要輕易補倉,也不要立刻割肉離場,基金投資和價值型股票的投資都是更加註重長期價值投資的。

投資者在大跌的環境中,倒是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來投資,一方面在低價位能夠買到一定的籌碼,一方面投入金額不會太大,這樣在市場恢復的過程中,不容易錯過反彈行情,屬於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可控和適中的投資方式。

綜上所述,不管投資基金還是股票,出現輕微的市場波動不要驚慌,繼續持有觀望即可。當出現個股的巨大負面新聞時,散戶最佳的應對方式就是賣出離場。但在面對市場系統性風險時,投資股票的可以選擇離場,投資基金的可以選擇觀望,並通過定投的方式攤低成本,等待市場的反彈機會。

⑷ 股市行情蕭條大跌的時候,是不是由投資債券基金收益會好

1、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因為股市不斷低迷下跌,代表著股市上漲的機會越來越大,此時購買債券基金是很不劃算的事情。
2、那麼什麼時候才是買進債券基金的最佳時機呢?當股市上漲了很長的時間,沒有多少獲利空間的時候,此時買進債券或債券基金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⑸ 股價大幅度下跌,是購買股票型基金的大好時機嗎

不一定。因為股價未必能夠止跌反彈,可能會有繼續向下探底的過程,所以,你認為的大幅度下跌,未必是到底。之前有笑話說的,你以為抄在了地板,結果發現在天花板,後面會發現還有十八層地獄,所以不應該以股價大幅下跌作為購買股票型基金的時機,這就同不能以股價下跌多少,作為抄底股票的觀念一樣。
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是與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幾種基金相比,風險最大的,最好你測試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是可以承受這種風險。舉個例子,你看到一個基金的漲幅有30%,覺得不錯,可也有可能會賠30%,你在准備購入股票型基金之前,需要做好這樣的准備,如果有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買入。如果不懂股票,那就建議是進行定投。
普通投資者很難適時掌握正確的投資時點,常常可能是在市場高點買入,在市場低點賣出。而採用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每個月固定一天定額投資基金,由銀行自動扣款,自動依基金凈值計算可買到的基金份額數。這樣投資者購買基金的資金是按期投入的,投資的成本也比較平均。
由於定期定額是分批進場投資,當股市在盤整或是下跌的時候,由於定期定額是分批承接,因此反而可以越買越便宜,股市回升後的投資報酬率也勝過單筆投資。對於中國股市而言,長期看應是震盪上升的趨勢,因此定期定額非常適合長期投資理財計劃。
基金定投,可以說是針對不懂股票的一種平攤風險的手段,但並不是完全的沒有了風險。股票型基金的風險仍然存在,這就回到剛才說的,你需要了解自己是不是能夠承擔相應的風險。

⑹ 在大盤大跌的時候,購買基金的做法對嗎

大盤大跌的當天就買基金肯定是不對的。

不少人對市場有誤解,認為下跌的時候就是劃算的,短時間內就會漲回去,於是就有人提出了一種自以為完美無瑕的買基金策略,就是在大盤大跌的時候,馬上買入看好的基金,以期大盤出現修復性反彈,從而基金獲取收益。其實並不是,在跌的時候買入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一般人無法判斷這次的下跌是回調還是大跌,更無法判斷跌幅有多深,你的心裡承受能力有多大,一般情況是在大跌過後的上漲買入,大漲過後的下跌賣出,這是規則,至於具體如何操作需要的是經驗


如果不加辨別,在大盤大跌當天就馬上買基金,很有可能就買在山頂上站崗去了。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觀察幾天,看大盤還有沒有繼續下跌的可能,等待大盤企穩之後再去買基金。

⑺ 在股市大跌的時候可以購買基金嗎

面對股市大跌和賬面不斷增加的虧損,基金投資者往往變得異常緊張和敏感,認為股市風險越來越大,對基金尤其是偏股基金的態度也趨於謹慎。

實際上,歷史已不止一次表明,股市越是下跌,越意味著基金買入機會來臨。最近的例子是,上證指數去年12月4日創出1949點的階段新低時,已持續下跌7個月,投資者損失慘重,但恰從那時起,大盤出現一波較為可觀的上漲,即使目前大盤快速回落,但主動偏股基金自去年12月初以來仍取得接近20%的正回報。這說明,股市下跌越猛烈,往往越是基金買入良機。

從上述例子也可看出,投資者買股票型基金比拼的不是排名高低,也不是誰的手續費更低,核心因素是買入成本,如果你能以足夠低的成本入市,不必懼怕股市的波動。

另一個具有說服力的例子是,2008年下半年和2011年下半年成立的新基金有相當比例收益較高,這兩個時期均是股市下跌最為慘烈的時候。2008年10月23日成立的華夏策略基金,截至目前累計凈值達2.338元,雖然該基金成立4年多來股市跌宕起伏,但其長期回報可觀,再如2011年12月成立的上投新動力,截至目前其累計凈值已達1.579元,雖然投資者捕獲冠軍基金的概率相當低,但只要敢於在大跌中出手,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

要想獲取盡可能低的成本,投資者必須抓住股市調整的機會開始布局。對於高風險偏好者,左側交易值得嘗試,可以伴隨股市的下跌,有計劃地分批買入偏股基金,比如大盤每下跌5%,可以拿出30%左右的資金買入基金,以這種方式布局未來可能出現的反彈。而對於風險厭惡者來說,在股市調整中可藉助定投布局,股市越下跌,越應堅持定投,不能因股市短期表現不佳而斷供,那反而可能功虧一簣。

買基金和買股票一樣,是一種內心的修煉,要想戰勝市場波動取得好的投資回報,必須克服恐懼的心理,把握住每次調整提供的買入良機,在下跌中下手。

⑻ 股票基金可否在行情下跌的時候賣出所有股票以規避風險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二十九條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說明書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載明基金的類別:
(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基金;
(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
(三)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為貨幣市場基金;
(四)投資於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並且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比例不符合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為混合基金;
(五)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類別。
若基金合同及基金招募說明書中已明確基金類型為股票基金,則該基金股票投資比例應為基金資產的60%以上,在行情下跌時也不可賣出所有股票資產。
股票基金是證券投資基金中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我們建議投資者在准備投資基金之前先了解基金產品的特點及自己對風險及收益的預期,若已經購買的基金產品超出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考慮通過基金轉換等方式進行主動調整。來源:博時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