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五力模型宜昌交運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新光集團股票代碼002147 2025-08-08 19:20:12
光谷上市股票代碼 2025-08-08 18:24:50

五力模型宜昌交運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9-22 16:10:49

① 五力模型。

1.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方主要通過其提高投入要素價格與降低單位價值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供方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所提供給買主的是什麼投入要素,當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價值構成了買主產品總成本的較大比例、對買主產品生產過程非常重要、或者嚴重影響買主產品的質量時,供方對於買主的潛在討價還價力量就大大增強。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供方集團會具有比較強大的討價還價力量:

- 供方行業為一些具有比較穩固市場地位而不受市場劇烈競爭困撓的企業所控制,其產品的買主很多,以致於每一單個買主都不可能成為供方的重要客戶。

- 供方各企業的產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於買主難以轉換或轉換成本太高,或者很難找到可與供方企業產品相競爭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夠方便地實行前向聯合或一體化,而買主難以進行後向聯合或一體化。

2.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購買者可能具有較強的討價還價力量:

- 購買者的總數較少,而每個購買者的購買量較大,佔了賣方銷售量的很大比例。

- 賣方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所組成。

- 購買者所購買的基本上是一種標准化產品,同時向多個賣主購買產品在經濟上也完全可行。

- 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後向一體化,而賣主不可能前向一體化。

② 五力模型有什麼作用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知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道,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回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答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 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③ 五力模型的名詞解釋

波特五力模型將大量不同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五種力量模型確定了競爭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

競爭戰略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源於企業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律的深刻理解。任何產業,無論是國內的或國際的,無論生產產品的或提供服務的,競爭規律都將體現在這五種競爭的作用力上。因此,波特五力模型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時經常利用的戰略分析工具。

(3)五力模型宜昌交運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隸屬於外部環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觀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波特的「五力「分析法是對一個產業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靜態斷面掃描;

說明的是該產業中的企業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間,所以這是一個產業形勢的衡量指標,而非企業能力的衡量指標。通常,這種分析法也可用於創業能力分析,以揭示本企業在本產業或行業中具有何種盈利空間。

④ 五力模型分析

在財務管理數字化分析模型中,五力分析模型是大家經常提到的。五力分析模型的本質還是圍繞一個好的企業的產品、效率、財力這三大要素,並基於對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解讀總結出來的:發展能力、控制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這五個方面的能力。
所有的企業管理者第一永遠關注的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賣的怎麼樣,因為只有賣出產品和服務,才能獲得收入,所以從產品層面會關注五力模型的第一個能力,就是發展能力。在發展能力中,重點關注的就是企業的銷售收入、收入增長,以及驅動銷售收入增長的動因。
同時,產品銷售要獲取利潤,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同時預算管理控制也非常重要。比如產品生產出來了,成本控制的不錯,但是在市場和銷售費用環節不注意控制,最後沒有賺太多的錢,這也是不行的。因為成本和預算管理的控制的是從收入到成本、從成本到毛利、從毛利到費用、從費用到利潤的整個過程,這個環節是企業數字化財務分析管理中的第二個關鍵點就是控制能力。
企業產品賣的很不錯、成本與預算控制也不錯,但是成長的速度太慢,賺錢賺的太慢。別人一萬塊錢可能一次只能賺100元,但是別人在一年這一萬塊錢可以轉十圈,每次100元,十次就是1000元。我們可能一萬塊錢一次就轉300元,但是一次需要轉半年,算下來一年才能賺600元,比別人少400元。還有就是我們每筆銷售收入回款周期可能都是在3個月以上,別人可能只需要2個月。同樣的固定資產投入,我們的開工每天8小時,別人可能跑了16個小時,單位產出比我們高,單位時間內成本就攤的薄。這些講的都是什麼? 其實就是企業的運營效率,提升效率也是企業賺錢和發展的關鍵點,像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現金周期、總資產周轉率等等都是五力模型中有關運營效率的關鍵指標。
企業要發展,要麼從股東身上借錢、要麼從別人身上借錢,借來的錢變成企業的資產,這就是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構成的資產負債表。適當的、適度的負債合理的利用資金杠桿發展企業也是一種非常合理的選擇,特別就需要關注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以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因為一個是負債的情況,一個是通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來合理的償債這個才是相對健康的,這個就是五力分析模型中的償債能力所關注的。還有像大家聽說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等都能從不同角度體現企業的償債能力。
最後看盈利能力,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能力指標體系。關注的就比較多了,毛利率、凈利率、資產周轉率以及各種財務杠桿指標都是在這個分析的范疇,因為這些都涉及到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
以上的五力模型實際上圍繞的就是一家企業的經營管理發展,對應到的財務報表也是從宏觀層面幫助一家企業更好的了解每一項關鍵數據、關鍵指標。有很多人認為財務分析指標很簡單,感覺就是從報表上取數做一些加工計算。但是我認為,看明白財務報表上的數字並不難,但難的是通過財務數據指標洞察一家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找到問題、找到企業成長的密碼、找到出路,這件事情我認為就一點也不簡單了。

⑤ 競爭五力模型分別是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 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⑥ 對一個行業進行五力模型分析。

競爭者:在前面業務模式分析中已經提到,該市場屬於壟斷競爭格局,雖然競爭者較多,但是提供的服務並不是同質的,具備銷售網路資源的龍頭企業已形成了區域性優勢。
潛在進入者:市場進入壁壘不高,政策、資金、技術等都沒有特別的限制或者要求。但由於目前政策主要引導實行省級別的集中采購工作,份額將進一步集中到現有的龍頭企業,剩下可參與的市場空間不是很大。
替代者:由於我國醫葯市場採取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形式,因此生產企業很難自身形成產、銷、供一體化的模式,分銷企業難以被替代。
供應商:行業的上游主要是葯品生產企業,我國葯品市場同種類的葯品眾多,企業間競爭激烈,這使得分銷企業不需要依賴個別的制葯企業,並具備一定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行業的下游主要是醫院和葯店。由於新醫改實施後,原先由醫療機構各自進行的「小招標」,改為由省級政府統一組織的「大招標」,因此醫療機構在葯品招標環節的話語權有所削弱。
參照
希望採納

⑦ 五力模型包括哪五部分

五種力量分別為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與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競爭戰略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源於企業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律的深刻理解。任何產業,無論是國內的或國際的,無論生產產品的或提供服務的,競爭規律都將體現在這五種競爭的作用力上。因此,波特五力模型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時經常利用的戰略分析工具。



(7)五力模型宜昌交運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該模型更多是一種理論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實際操作的戰略工具。該模型的理論是建立在以下三個假定基礎之上的:

1、制定戰略者需要了解整個行業的信息,顯然現實中是難於做到的。

2、同行業之間只有競爭關系,沒有合作關系。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存在多種合作關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3、行業的規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過奪取對手的份額來佔有更大的資源和市場。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往往不是通過吃掉對手而是與對手共同做大行業的蛋糕來獲取更大的資源和市場。同時,市場可以通過不斷的開發和創新來增大容量。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隸屬於外部環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觀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

波特的「五力「分析法是對一個產業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靜態斷面掃描,說明的是該產業中的企業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間,所以這是一個產業形勢的衡量指標,而非企業能力的衡量指標。通常,這種分析法也可用於創業能力分析,以揭示本企業在本產業或行業中具有何種盈利空間。

⑧ 五力模型是關於什麼的啊

具備了這五種能力

⑨ 營銷的五力模型是什麼

營銷的五力模型是供應商、消費者、現有競爭者、潛在競爭者、和替代品的其他企業的議價能力強弱。
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挖掘准消費者需求,從整體氛圍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