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航天科技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擴展閱讀
佳紙股票交易 2025-07-30 00:05:03
中國科技股票在美上市 2025-07-29 23:57:38
吉鑫科技股票吧 2025-07-29 21:55:23

航天科技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9-27 15:37:12

『壹』 軍工,科技航天,這方面的龍頭股或潛力股有哪些

軍工板塊和航天板塊在龍頭股票

2007年軍工板塊分析前景一片光明

600150 滬東重機 600456 寶鈦股份
600271 航天信息 000768 西飛國際
600151 航天機電 600316 洪都航空
600501 航天晨光 600038 哈飛股份
600072 江南重工 600169 太原重工
002048 寧波華翔 002025 航天電器
600677 航天通信 600855 航天長峰
000733 振華科技 600482 風帆股份
600343 航天動力 000777 中核科技
600372 昌河股份 000901 航天科技
000738 *ST 宇航 600262 北方股份
000961 大連金牛 002013 中航精機
600523 貴航股份 600480 凌雲股份
軍工板塊三大看點
今年軍工板塊的三大看點:民品資產注入或單獨上市、軍品類器件業務注入、整體上市
□本報記者 索佩敏
在經歷了2006年強勁上揚後,軍工板塊在2007年依然為投資界看好。分析師指出,民品資產注入或上市、軍品器件類資產注入和整體上市,是今年軍工板塊的三大看點。
看點一:民品資產注入或單獨上市
銀河證券分析師鞠厚林指出,與軍品業務較為敏感不同,軍工企業的民品業務走向資本市場最為快捷。而國防科工委也在3月7日出台的《關於大力發展國防科技工業民用產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國防科工委將推進資本運作,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通過收購、資產置換、合資等方式,進入軍工民品企業,推動優質資源集中。
鞠厚林表示,軍工企業的研發力量雄厚,很多先進的技術可以運用到民品業務中,從而在技術上佔有優勢。不過,他也指出,民品業務上市不是最終目的,軍工企業如何在向上市公司注入民品業務或者單獨將民品上市的同時,建立有效的制度,增強民品業務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之道。
看點二:軍品類器件業務注入
盡管西飛國際(行情論壇)的定向增發方案尚未獲得國防科工委的批復,但鞠厚林指出,實際上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經承擔了部分軍品業務。相對於整機類資產的敏感性,非系統的零部件類產品由於既能軍用也能民用,因此,進入上市公司較為順暢。
國防科工委也在上述文件中指出,未來將以軍工上市公司為平台,吸收社會資源,實現加速發展。鼓勵「放開能力企業」整體上市;承擔關鍵分系統和特殊專用配套的保留能力企業,在國家控股的情況下可國內上市;承擔總體和系統集成的保留能力企業,其中的放開能力在剝離後可國內上市。
看點三:整體上市
事實上,關於軍工集團整體上市的說法,自去年開始已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去年6月,中國一航黨組書記、總經理林左鳴就表示,中國一航原則上一定要實現整體上市,但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先讓旗下一批專業化企業上市。
一位軍工企業人士分析指出,由於軍工企業的業務較為特殊,且涉及業務較為廣泛,將所有資產打包後整體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未來軍工企業整體上市概念的可能性是,一方面通過資產證券化率,即上市企業的市值與總資產的比率來衡量,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至80%,實際上也可視為整體上市;另一方面則是旗下企業的專業化整體上市,即把相關產業的資產打包上市,也是整體上市的一種。
鞠厚林則預測,資產證券化是軍工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未來3至5年將是國防資產證券化的黃金時期。而天相投資虞光則認為,目前軍工集團旗下的部分龍頭上市公司,很有可能成為集團整合的平台,由集團將相關的資產注入,從而實現專業化整體上市

600118中國衛星,600879火箭股份

『貳』 航天軍工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航天軍工板塊的細分龍頭如下:

航天發動機龍頭是:航天動力。

船舶製造龍頭是:廣船國際。

無人機龍頭是:洪都航空。

嫦娥飛船龍頭是:軸研科技。

軍工工程建設龍頭是:中航三鑫。

軍工汽車製造龍頭是:航天晨光。

大飛機龍頭是:航天電子。

北斗導航龍頭是:中海達。

國家安全龍頭是:高德紅外。

以下是航天軍工板塊成分股

『叄』 航天科技 這個股票怎麼樣。今天要了5000股

比較有潛力,是個潛力股

『肆』 航天航空概念股有哪些 航天航空概念股龍頭一覽

華昌達(300278) 9.32 0.98% 關聯原因
71%

軸研科技(002046) 8.38 0.72% 關聯原因
54%

航天電子(600879) 8.74 7.64% 關聯原因
48%

新研股份(300159) 9.30 3.22% 關聯原因
48%

航天動力(600343) 12.60 4.05% 關聯原因
34%

中航重機(600765) 11.09 3.84% 關聯原因
27%

航天機電(600151) 6.27 2.95% 關聯原因
23%

中海達(300177) 13.62 2.87% 關聯原因
23%

航天發展(000547) 11.11 2.49% 關聯原因
19%

航天電器(002025) 27.68 2.52% 關聯原因
17%

四創電子(600990) 59.85 4.49% 關聯原因
16%

中航沈飛(600760) 41.15 8.29% 關聯原因
13%

中國衛星(600118) 25.04 3.22% 關聯原因
12%

振芯科技(300101) 19.39 5.21% 關聯原因
12%

火炬電子(603678) 29.49 2.01% 關聯原因
12%

航天信息(600271) 26.02 2.16% 關聯原因
11%

耐威科技(300456) 40.28 2.55% 關聯原因
11%

通光線纜(300265) 7.07 1.00% 關聯原因
11%

合眾思壯(002383) 23.30 7.23% 關聯原因
10%

通達股份(002560) 7.18 0.56% 關聯原因
10%

航天科技(000901) 20.83 3.17% 關聯原因
8%

中航電測(300114) 11.80 4.33% 關聯原因
8%

航天長峰(600855) 14.25 3.34% 關聯原因
7%

寶勝股份(600973) 4.59 0.88% 關聯原因
7%

航天通信(600677) 11.80 3.51% 關聯原因
6%

航發控制(000738) 17.15 3.19% 關聯原因
6%

中航電子(600372) 16.70 8.09% 關聯原因
4%

航天晨光(600501) 10.98 3.98% 關聯原因
4%

航新科技(300424) 28.45 3.27% 關聯原因
4%

太鋼不銹(000825) 6.00 0.00% 關聯原因
3%

金信諾(300252) 16.29 1.50% 關聯原因
3%

歐比特(300053) 16.20 2.02% 關聯原因
3%

烽火電子(000561) 8.00 1.27% 關聯原因
2%

北斗星通(002151) 35.04 2.61% 關聯原因
2%

際華集團(601718) 5.19 0.97% 關聯原因
1%

天銀機電(300342) 14.00 1.74% 關聯原因
1%

久之洋(300516) 46.11 3.99% 關聯原因
1%

長江投資(600119) 12.25 3.03% 關聯原因
1%

煉石有色(000697) 19.70 5.29% 關聯原因
1%

海翔葯業(002099) 5.17 0.19% 關聯原因
1%

泰和新材(002254) 11.76 -0.42% 關聯原因
1%

南方軸承(002553) 7.83 0.38% 關聯原因
1%

寶利國際(300135) 3.17 0.63% 關聯原因
1%

貝斯特(300580)

『伍』 航天科技股票挺不錯,有沒有航天科技基金

基金沒有專門投資航天科技的基金。因為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都是較分散的投資上市公司幾十種股票甚至上百隻股票。不可能只投資一個航天科技領域。因為那樣風險會較大的,因為一旦有利空消息,股票就會下跌的較多,而基金就會跟著下跌許多。為什麼說投資股票的風險較大,因為我們買股票,因為資金有限,只能買幾只,萬一下跌,損失較多。我們投資基金的好處就在於相當於買入很多股票,當這些股票下跌時,還有一些股票上漲,這樣對沖一下,就降低了投資風險。

『陸』 航天概念股票有哪些,航空概念股有哪些

航天電子(600879):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電子對抗、航天制導、航天電子元器件專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是集研究、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科研生產聯合。航天電器(002025):主要從事高端繼電器、連接器和組件線纜的研製生產和技術服務,是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高端領域、高端產品研製生產的主要企業之一。振華科技(000733):主導產品為兩大類:以電子電話機(CDMA手機、GSM手機、無繩電話、普通電子電話機)和通信天線為代表的通信整機;以貼片鉭電容器、貼片電阻器、貼片電感器、貼片二三極體、微型開關、連接器接插件、微型繼電器、高壓真空開關管、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新型電子元器件。中航光電(002179):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業,是國內專業致力於光、電連接器技術研發、生產、銷售,並全面提供整套連接器應用解決方案的知名軍工企業。航天動力(600343):是我國唯一的從事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生產、試驗中心,於1993年整體搬遷至西安市。西安航天科技工業公司主要為國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設計和生產液體火箭發動機以及從事相關的航天技術民用產品的研究、設計、生產和銷售。航天科技(000901):作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8個以航天產品經營為主的產、研結合的經濟技術實體和一個外貿公司以及若干直屬研究所、咨詢機構、公司等,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具有大型系統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經驗。

『柒』 急求:個股投資分析報告 2000字以上 投資分析包括:狀況、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投資建議

你出什麼價錢呢,這樣的報告很值錢的哦

『捌』 求一篇最新的潛力股票分析論文……

哈飛股份-將有資產注入
昌飛集團與哈飛股份,同屬中航工業集團的直升機板塊。自2008年一航和二航合並成中航工業集團,軍工行業便開始了大重組。昌飛集團也生產直升機,同時還有微型汽車的科研生產基地,昌飛集團旗下另有一個上市公司*ST昌河(600372.SH),不過,中航工業集團將*ST昌河中的汽車資產並入長安汽車之後,又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0年7月7日公告,將中航工業集團所屬的航空電子板塊,基本都置入空殼*ST昌河中,確定方向後的*ST昌河,因此也將無緣直升機資產。由於中航工業集團也在同步進行其他資產的整合梳理,因此,昌飛集團的直升機資產更有可能注入哈飛股份,市場因此更強烈預期哈飛股份會成為中航工業集團的直升機平台,這或許也能解釋近期哈飛股份的聞訊大漲。根據中航工業集團發展戰略計劃,到2011年,集團將實現子公司80%的主營業務和相關資產進入上市公司,基本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力爭用5年的時間實現中航工業集團整體上市。按此思路,昌飛集團的直升機資產注入哈飛股份的時間或在1~2年內。哈飛股份將成為中國生產軍用直升機和民用直升機的唯一企業。不過對重組事宜,哈飛副總工程師李先哲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不太清楚,並告訴記者自己不炒股,也不可以炒與工作相關的股票,也沒有所謂的"原始股"。李先哲對兩個公司的業務形容為:"哈飛主要生產小型和中型直升機,昌飛集團則主要生產中大型直升機。哈飛的民用飛機除了帶旋翼的直升機外,還有長翅膀的定翼飛機,定翼飛機可以用於物流、載客和攝影等等,直升機和定翼機統稱通用飛機,昌飛集團則只做直升機,沒有定翼機。"在美國,通用飛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成熟的產業,有著巨大的產值和就業人數。通用飛機的製造商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按照當前的市場佔有率來衡量,主導廠家有加拿大龐巴迪宇航集團、美國灣流公司、美國塞斯納飛機公司、美國豪客比奇飛機公司、法國達索公司、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歐洲直升機公司等。因此,即便按照分析師們預測,低空空域開放後,中國市場對直升機、定翼機等通用飛機的需求量,將翻近十倍至年500架,哈飛股份也將面臨眾多國際巨頭的競爭。或許,哈飛股份與歐洲直升機公司正在採取的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至少,雙方分割市場的合作方式,可以讓哈飛保有一部分中國市場。此前有報道顯示,雙方研製的直升機直15,已經獲得全球120餘架啟動訂單,而據預測,未來20年內,中方市場對該機的需求在400架左右,年平均20架。

今年6月1日,航天科技公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工作相關事項已辦理完畢,公司成功完成向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發行普通股購買其持有的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93.91%的股權、北京航天時空科技有限公司86.9%的股權和北京航天海鷹星航機電設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將以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的機電、儀器儀表製造產業為主業,公司的戰略發展定位航天軍工智能控制核心業務。而隨著大股東優質資產的注入,公司也順利實現扭虧的目標。業內分析認為,本次重組標的三家公司為航天三院智能控制技術領域最優良的資產,公司作為航天三院唯一的上市平台,優質資產的注入將明晰公司主業,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將依託控股股東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實現以智能控制、能源裝備為主的產業化平台的戰略轉型,未來前景廣闊。公司計劃,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9.85億元,計劃實現利潤總額8200萬元。"未來大股東航天三院還會有資產注入,這是大股東承諾過的。"航天科技投資者關系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有關資產注入,公司大股東航天三院此前承諾,公司作為航天科技的直接第一大股東,對於符合航天科技戰略發展方向,有較高獲利能力的軍品外資產,航天三院將於2011年底啟動相應軍品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相關工作。不過,公司目前的資產注入預期只是集中於大股東的軍品外資產。上述投資者關系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未來實際控制人中航科工集團是否會有資產注入,目前並未接到任何有關這方面消息的通知。

『玖』 幫我搞一份股票 或者基金 證券(任何一個) 投資分析報告

這個 你到華夏基金公司網站 或者到和訊網站上 隨便下載一份投資研究報告都可以了。
這里不能發連接 自己網路吧。

『拾』 急求一份2009年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創業板系列研究一
1月16-17日,證監會召開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明確表示,爭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創業板市場。這是監管層首次明確創業板的推出時間。
創業板,即國際上通稱的「二板市場」,與主板市場相對應。旨在支持那些一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也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高得多,但也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未來我國科技產業的高速成長值得期待;隨著創業板的推出,我國A股市場上的科技板塊股票有望得到重估;可重點關注電子信息行業。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571.8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786.8億元,同比增長19.7%;製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738.1億元,同比增長19.8%;軟體業實現收入3785.0億元,同比增長23.6%。較強的盈利能力構築了科技股堅實的安全邊際,對股價構成了有力支撐。

一、創業板推出的意義
2007年12月1日在深圳市舉行的「第六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再次強調:「設立創業板市場是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小企業已經占據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我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因素之一,建設創業板市場,對於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的格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體地,「一是有利於完善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鏈條,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二是有利於健全資本市場對創新類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區域特色與優勢企業的發展;三是有利於促進風險投資基金的發展;四是有利於改善長期存在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嚴重失衡的格局」。
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2007年11月「復旦-匯豐經濟講堂」上更是強調,與其復制一個微軟,不如復制一個納斯達克。在他看來,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不僅要靠科學技術進步,更要靠金融制度的創新。
創業板的推出對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升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目前大多數股票的價格已經基本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A股市場的靜態PE已經達到50倍,部分股票已經透支了未來的增長預期。短期內,依靠企業內生性增長拉動的股市繼續快速上漲的動力不足,而外延式的增長動力給中國股市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創業板的推出對A股的影響
在流動性過剩的推動下,滬深300和深圳綜指全年收益率超過了100%,不僅遠遠超過成熟市場,也遠遠超過其他新興市場。在經濟和股市雙向繁榮的背後也演變出對股價中存在泡沫的擔憂。在股市繁榮的過程中,股票市場的波動率已經開始逐步增大,目前的波動率已經處於2002年創下的歷史高位。
從政府推出創業板的想法可以發現,政府對股票市場泡沫的措施逐漸由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過渡。需求管理主要是通過政策對投資者的過度熱情進行管理,比如通過調整印花稅、資本利得稅等方式;而供給管理主要是通過提高股票供給來實現的。
創業板的推出對於目前中小板市場的高估值構成一定的壓力。一方面,推出創業板之後,A股市場中小市值股票的供需關系將發生一定的變化。另一方面,未來創業板中的上市公司相比較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長性,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相對高成長優勢將得到一定的削弱。
(一)對科技股的影響
2006年12月初,在國際投資大師講壇上,華爾街擅長投資高科技股的趨勢大師安迪•凱斯勒預言:「中國未來5-10年會有一次科技股浪潮。中國市場將再產生1萬億美元的財富,50%來自現有企業,另外的50%則會來自新興企業」。2007年2月中旬,美聯社報道,美國一份報告稱:「對於未來十年的展望,就中國而言,它很可能成為一個科技發達的超級大國,與美國和歐盟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並成為區域性高科技強權,拉動世界經濟」。
由於國內無創業板市場,所以,國內投資者無法分享部分科技股的高成長機遇。目前,科技企業、特別是網路科技企業,大都選擇了在海外上市,比如新浪、網易、網路、騰訊、阿里巴巴、巨人等。尤其是網路,從發行價27美元,上市第一天漲4倍達到122.54美元,到2007年10月超過320美元,作為中國概念科技股在納斯達克市場受到的禮遇,讓投資者激動不已。阿里巴巴在香港市場也毫不遜色。
通過上述例子,發現整個國際市場對科技股、特別是中國概念的科技股都給出了較高的溢價,因此有理由相信,作為與創業板密不可分的科技股,在未來的日子裡,隨著創業板的推出,其相對估值優勢將得以體現。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所重點發展產業
①電子信息產業:根據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總體趨勢,著力增強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體等基礎性核心產業,重點培育下一代網路、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高性能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新興產業群,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由速度規模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
②生物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的主導產業,要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著力發展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生物製造,保護和開發特有生物資源,保障生物安全。
③航空航天產業:按照遠近結合、軍民結合、自主開發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要求,推進飛機、衛星和關鍵零部件的規模化發展,加速建立航空航天產業的市場開發、科研生產和服務體系。
④新材料產業:是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圍繞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裝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發展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復合材料、環保節能材料等產業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創新體系。
⑤高技術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加強基礎、強化應用、拓寬領域、擴大規模、規范服務的要求,進一步優化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環境,加強服務能力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關鍵領域和新型業態的發展。
⑥新能源產業:發展可再生能源、新一代核能、氫能等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成套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示範,提高新能源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⑦海洋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也關繫到維護國家海洋領土完整與安全。加快發展海洋技術,積極培育海洋產業,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從淺海向深海發展。
⑧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重要舉措。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改變落後的生產和管理方式,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提升傳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對創投概念股的影響
創業投資簡稱創投,指專業投資人員(創業投資家)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與一般的投資家不同,創業投資家不僅投入資金,而且用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和信息網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經營企業。所謂創投概念,指主板市場中涉足風險創業投資、有望在創業板上市中獲取較大收益的上市公司或者自身具有「分拆」上市概念的個股。
未來創業板的推出,將為創業投資的收益兌現以及自由退出提供一個極其順暢的通道,因此,具有創投概念的上市公司將是最有資格分享創業板暴利的板塊。目前,國內風險投資主要集中於信息產業與生物產業。當前,國內創投公司主要為深圳創新投、紫光創投、清華創投、上海聯創和浙江天、弘瑞科技創業、寧波杉杉創業投資等十幾家。擁有這些創投公司股權且出資額超過1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大眾公用(3.1億元)、紫江企業(3億元)、東北高速(2.2億元)、唐鋼股份(2億元)、錢江水利(1.2億元)、力合股份(1.1億元)、北京城建(1億元)。
用理性的角度看待創業板的推出,創投概念股絕不僅僅是概念,其後隱含著長期巨大的投資機會。一方面,作為廣義創投概念股的遼寧成大、吉林敖東、雅戈爾、南京高科、中大股份等股票已經向市場證明了通過上市,企業持有的股權價值一旦上市將得到成倍的提升,持有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將得到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股權分置改革之後,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步入正軌,對於新上市的公司,特別是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公司,市場將給予較高的溢價。

創業板帶來的機會
3月3日,兩會開幕式後,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進一步明確創業板推出時間,他表示「五一」節前推出創業板發行管理辦法的可能性比較大,「五一」節後有望推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
創業板的推出一方面會使活躍資金流向創業板,因創業板具有小市值、高換手率的特徵。日本創業板推出時月換手率高達25%,是主板的5倍之多。創業板公司對於私募以及個人投資者等高風險偏好的資金更具有吸引力,這部分資金往往也是垃圾股行情的主力。
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帶來殼資源貶值。創業板的上市標准低於主板及中小板,中小企業通過IPO直接融資更便捷,不用再通過資產置換等借殼上市的途徑。績差垃圾股的殼資源價值大大削弱,退市風險增加,重組預期減小,也就失去其主要的炒作價值。

大盤藍籌暫時安靜
一季度,在中小盤成長股活躍的同時,大藍籌則因為「成長性」預期不明確而被冷落。
大藍籌遭遇內憂外患,國內宏觀調控陰影仍在,通脹勢頭不止,貨幣政策從緊;而海外,美國經濟衰退的壓力加劇。雖然大藍籌股價面臨著被恐慌式「錯殺」,估值優勢已現,然而大行情尚須等待經濟預期明朗、業績超預期等「催化劑」的出現。

成長性溢價被充分認可
海外創業板的經驗表明,創業板上市公司主要以科技型公司和中小型企業為主,且處於企業生命周期中的成長期,具有高成長性,從而,也獲得較高的高市盈率。而創業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有望通過產業的共性,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類公司。
韓國歷史也可驗證這一結論。韓國創業板推出時,適逢亞洲金融危機,主板的KOSPI指數持續下跌,而創業板公司集中的醫療、機械、交通等創新型行業在主板的表現卻堅挺,強於大盤。
創業投資風險大,收益波動不小;創投公司良莠不齊,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貢獻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投資創投概念股時強調「創投實力強、創投含量高、主業增長快」三條標准。

創投實力:創業投資公司經驗越豐富、歷史投資業績越好、儲備項目越多,其投資標的在創業板上市的可能性就越大,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厚也越大。創投含量:每千股所含創投金額/股價。每千股所含創投金額表示每股所包含的投資於創投公司的資本。而每千股所含創投金額/股價越高,則表示每單位資金能買到更多的創投資本,投資價值也就越大。公司主業:根據分析師的一致預期,2007~2009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0%以上。即使創投收益出現大幅波動,主業增長也為投資提供了安全邊界。
創業板推出帶來的投資機會

1.產業關聯,科技、創新獲得機遇
創業板公司因良好的增長前景而獲得高估值,因為產業的共性會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類型公司。
中國創業板公司有可能集中在TMT(電信、網路、信息技術)、生物醫葯、能源環保、大農業等行業。一方面,從供給上看,地方儲備項目和創業投資市場的行業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上市資源的分布;另一方面,從需求上看,創業板必然為國家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提供服務,因此,國家政策導向和官方對創業板的功能定位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對上市公司的篩選。尚福林主席表示,創業板市場要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與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三個重點。另外,創業板上市公司三套標准中,第三套標准就是針對科技部認定的創新型企業,盈利、凈資產、收入要求都遠低於前兩套標准。
對於首批登陸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數量,陳東征表示,30~50家將是較合適的選擇之一。

2.券商概念
創業板的發展會大大提升券商的投行業務和直接投資業務,從而,提升券商的盈利能力。據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透露,目前准備登陸創業板的儲備企業已達1000餘家。而全國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4萬多家企業中,年營收入超過1億元的則有3000多家公司。因此,廣發證券、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平安證券等中小型公司投行業務出色的券商有望受益更多。

3.股權關聯
創業板利於主板的「創投概念」股。「創投概念」股指主板市場中涉足風險創業投資的公司,他們通過先期的風險投資,直接或者間接持有了那些可能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股權,一旦後者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就將給參與投資的各方帶來絕對收益。數據顯示,在2006年通過中小企業板塊實現資本退出的創投獲得了25.8倍的平均回報。
根據以上三個標准,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大眾公用、紫江企業、同方股份、電廣傳媒。
同方股份屬TMT行業,其主業和旗下創投公司的投資方向相吻合(同方股份自身就是一個創投類的公司),專業的背景有助於提高投資收益率。同時,一旦旗下公司壯大,公司不僅可分享股權增值帶來的一次性業績增厚,且可通過共享科研成果,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電廣傳媒、紫江企業、大眾公用雖然主業與創投公司的投資方向不同,但是他們旗下的創投公司實力強大,有豐富的項目投資、上市運作經驗,更重要的是,擁有較多儲備項目。

創業板推出拓寬退出通道,提升投資回報
參照對比美國、英國和香港創業板對上市准入門檻的要求,我國創業板上市企業的准入門檻將顯著低於主板。
對於如深創投這樣的創投企業來說,上市企業准入門檻降低,意味著退出通道大大拓寬,而退出通道的拓寬意味著投資回報的提升。
目前我國創投項目中,通過上市退出的比例尤其是國內上市退出的比例偏低。上市退出比例低與國內創投企業投資項目數量多但平均質量不高的特點有關,創業板推出將直接大幅增加上市項目數量。由於上市後的股權高增值,上市退出比例的提高將顯著提升創投企業的投資回報率。
隨著退出通道拓寬和投資回報率的進一步上升,中國創投行業發展增速將加快,可能會迎來行業發展的爆發期;這一過程中,以深創投為代表的國內創投企業龍頭將成為行業快速擴張的最大的受益者。

風險提示
在1月創業板推出日漸明朗以來,部分創投概念股被市場大幅炒作,如復旦復華、同濟科技、龍頭股份等,股價幾乎翻了一倍。這些公司自身主營業務欠佳,旗下創投公司從公開資料看也沒有成功運作項目上市的經歷或者有上市計劃的儲備項目,股價已經脫離基本面。投資者擇股時須注意風險。

個股推薦

同方股份:
同方的風險投資模式,實際上是在中國技術與資本融合渠道並不暢通的特定情況下的一個成功突破。與一般的風險投資企業相比,由於背靠清華大學這個虛擬研發中心,及公司獨特的孵化與創新模式,公司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項目獲取、市場品牌、多元化投資等方面具備優勢。公司的這種運營模式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預計公司未來幾年的收入能維持20%以上的增速。在傳統業務收入平穩,安防與數字城市等主營業務繼續快速增長的同時,LED即將進入爆發增長期,處於培育期的RFID業務市場空間也非常巨大。由於毛利率的穩步提高,及期間費用率下降,公司凈利潤增速將高於收入增速。據預測,公司2007-2009年的EPS分別為0.69、1.03和1.52元。
公司的價值區間為55-62元之間,與當前股價相比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但這僅基於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沒有完全反映其風險資本特性,即新業務可能帶來的爆發增長。給予該股「增持」的投資評級。

大眾公用:
2007年10月至今,公司對外投資頻頻出手,累計投資額已達19270萬元。
維持對該公司未來發展路徑的判斷:市政公用投資作為穩定成長的現金牛,在市政公用投資現金流支持下對金融領域進行投資,圖謀更大的發展、獲取更高的回報。
參股的深圳創投是行業龍頭
1:團隊投資能力強;深圳創投八年間接洽項目逾5000項,已經投資項目累計150多個,領域橫跨IT、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葯、能源環保、化工、物流、連鎖服務,顯示了公司投資團隊良好的投資能力。
2:資金實力雄厚;目前國內創投項目平均單筆投資額呈逐年上升態勢,深圳創投作為國內注冊資本最大的創投企業,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保證了公司拿項目的能力。
3:區域優勢明顯;當前,我國創業投資的區域特徵明顯,創業投資地區集中於北京、上海和深圳,這直接導致該區域內創投公司發展迅速。
4: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先行一步;迄今為止全國許多地方都已設立省或市級的創投引導基金,深圳創投已與多個地方政府合作,不僅有效規避了風險、也擴大了公司的資源積累。
5:業務模式穩健;深創投不僅自己直接投資,而且還充當著基金管理人的角色,目前公司擁有4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和10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總規模為60億元;這一身份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降低了業績的波動性。
根據上述分析判斷,深創投是內資創投企業中的翹楚,是國內創投行業龍頭企業。
在大眾公用近期的投資中,對上海加冷松芝汽車空調、上海杭信和上海電科的投資尤其值得重視,這預示著公司不僅僅滿足於通過所持的深圳創投股權來間接受益於創業板,而且要通過自己投資直接介入創投產業。
隨著公司近期所投資的Pre-IPO項目逐漸上市,未來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將得到顯著提高。
公司對上海杭信的投資,與對深圳創投的股權投資一起,成為公司在國內創投產業中,一南一北的分別布局,公司作為創投板塊龍頭的投資價值得到強化。
對於上海杭信的投資,從公司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最大的意義是獲得了一個直接介入創投產業的平台;公司未來會否通過這一平台來布局創業投資值得關注。
大眾公用是參股創投上市公司中的龍頭,給予該股「買入」的投資評級。

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2007年實現營業收入120,042萬元,同比減少7.72%,但受房屋銷售與租賃利潤率較大幅度提升的影響,公司整體營業利潤較去年仍增加了27.78%;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增加15,630萬元,增幅為140.92%,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比例上升至52.84%,比上年增長近19%;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37,956.3萬,同比猛增了133.30%。公司同時發布利潤分配預案,擬10股派現金紅利1.8元(含稅)。
公司擬於2008年10配2.4股。如果配股方案順利獲得通過並實施,公司的出租性物業有望在2010年達到200萬平方米,中端以上物業將提升至85%,將使得租賃利潤率進一步提升;而土地儲備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集團尚有多達10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和其他基地公司,鑒於公司在集團以及上海市創新戰略的重要地位,後期資產持續注入值得投資者期待。
公司從2003年起開始梳理作為輔業的高科技投資業務,集中資源在前景較好的項目上,將重心從「量」轉移到「質」上面來,其中嘉事堂就是典型代表。嘉事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地區擁有200多家全資直營店,是北京市直營葯店中規模最大的企業,2007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7730萬元,目前正處於登陸A股前的上市輔導期。公司絕對控股的數訊信息也在為躋身國內創業板作準備,而參股的4-5家高科技企業也在爭取近兩年在國內中小板和國外上市。去年上半年,張江漢世紀創業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張江高科對高科技企業的投資模式已經從原先的直接投資轉變為以投資公司為平台的間接投資。這將更好實現資本、資源和專業的結合,有效促進創投業務的發展。因此,創投對公司來說不僅僅是概念,未來有望為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
不考慮後期新增創投企業帶來的投資收益,預期2008、200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403、0.647元。未來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集團廉價、優質資產的注入以及參股創投企業業績增長與上市帶來的投資收益的增長,由於這些因素具備較大的確定性,公司未來的業績可能超過預期。建議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