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普華永道股票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方式主要包括 2025-07-22 19:05:11
股票9點不能交易 2025-07-22 18:33:33

普華永道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1-10-03 11:49:09

Ⅰ 普華永道咨詢公司的收購事件

IBM收購普華永道咨詢公司
IBM曾在在2002年7月30日宣布將以3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形式收購普華永道公司下屬的咨詢公司。

Ⅱ 普華永道咨詢公司的介紹

普華永道咨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 Consulting),國際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 2002年7月30日,普華永道咨詢公司被IBM以3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形式收購。 美國普華永道是全球及中國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它由兩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 Waterhouse(普華)及Coopers&Lybrand(永道)於1998年7月1日全球合並而成,為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專業服務機構,命名為PricewaterhouseCoopers。

Ⅲ CFA含金量怎麼樣,聽聽CFA持證人怎麼說

CFA簡稱金融分析師,金融分析師資格考試被稱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據介紹,特許金融分析師是當今世界證券投資與管理界普遍認可的一種職業稱號,金融分析師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僅以上海為例,據預測,未來3年對CFA的需求量是5000人,這些CFA資格擁有者,受到多家國內外金融機構挖搶,他們的年薪通常也很高。「正因為如此,中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熱正在不斷升溫,報考CFA的人數在逐年遞增。據統計,2008年6月CFA考試中國內地總計有10000多名考生報名參加。這些數字說明了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認識到了培養CFA人才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金融從業人員意識到CFA名銜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在中國內地,諸多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及證券公司等機構更是有千金易得,分析師難求的慨嘆。據調查,隨著2005年以來,國內金融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特許金融分析師活躍於國內的金融投資舞台,許多已擔任了如基金經理、投資總監、研究總監、優秀財務總監等重要職位,業績好的年新突破百萬RMB的也是非常普遍。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為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提供高額獎金。同行業,CFA持證人比非持證人收入高24%。如果不談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於非持證人的薪酬差距將更大,CFA持證人的薪資高於非持證人54%。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准。
CFA的就業前景--鑒於CFA考試的正規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其資格證書在全球金融領域內受到廣泛的認可,被稱為「第2護照」和「華爾街通行證」成為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咨詢行業的從業通行證。
CFA職業方向包括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財務經理、項目總監、行政總裁、資金分析高管、資金管理總監、審計項目經理、首席執行官、稅務經理、融資經理、總出納、財務總監、財務結算高級經理、投資分析高級經理、財務會計主管、財務結算高級經理證券分析師、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等,同樣薪酬也很可觀。美國CFA的年薪40萬美元以上,在香港年薪30萬美元左右。
哪些領域更看重CFA
首先,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佔比例最大的兩類人都是portfolio manager和research
analyst。美國的所有特許金融分析師holder裡面有23%是portfolio manager,也就是就是基金經理,佔了快四分之一。
中國的略低,CFA考試人數里也有18%是基金經理。美國第二大類特許金融分析師holder是research
analyst,佔了18%。這些分析員是指那些研究股票或者債券的分析員,有可能buy side的(基金公司的研究員),也有可能是sell
side的(投行里的行研部門)。

Ⅳ 普華永道員工父母在未參加工作前有股票交易會如何

與公司不是關聯方就沒事

Ⅳ 普華永道上市的是什麼股

普華永道不是股份公司,而是合夥制企業,沒有上市一說。

Ⅵ 都看什麼財務指標來判斷一隻股票(上市公司)的業績好壞

除了市盈率外,毛利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比例、凈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都是衡量一個業績的主要指標。
同行業毛利率越高越好,不同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是不同的;
每股收益越高越好,每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指標也可能用市盈率來替換,市盈率越低越好;
主營業務增長率,越高越好,說明公司發展潛力的,只有有潛力的公司業績才能不斷提高;
凈利潤利潤增長率,越高越好,是企業業績好壞的直接體現;
股東權益比例,越高越好,說明資產越好;
凈資產報酬率,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
上面這些指標說的是公司成長性好壞的指標,而一個公司是否有發展,首先是看公司能不能正常運營,也就是公司的資金情況,這主要看二個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說明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流動比率正常情況應大於2,速動比率正常情況下應大於1,低於2或1,說明公司資金壓力大,嚴重的甚至出現資金斷流,企業就倒閉。

每股收益多少錢為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因為不同的行業盈利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你要看這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用每股收益和平均每股收益來比較,才能知道這個企業的業績怎麼樣?當然首先你選擇的行業要好,這樣比出來的公司才會更好。
一般來說用市盈率來判斷更准確,可以反應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盈利水平。

另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市凈率,來說明企業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價值投資關注的一個指標。 我們都知道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但用市凈率來判斷更好,市凈率就是企業的凈資產除以總股本。可以看出來市凈率,越高越好。

Ⅶ 普華永道什麼意思capital markets and accounting advisory actuarial service co

普華永道(英文:PricewaterhouseCoopers;簡稱:PwC)是一所專業服務公司,是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也是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首,與其並列的其他三大是畢馬威、德勤和安永。1998年,他的兩個前身——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在倫敦合並成為了如今的普華永道,由於名字中water一字,故中文傳媒常俗稱其為「水記」。普華永道在2008年獲利約280億美元,它的雇員超過146,000人,遍布150個國家和地區。在福布斯的排行榜上,普華永道位列股票未上市私人企業的第三名。普華永道主要服務領域包括審計、稅務、人力資源、交易、危機管理等,通過制定解決方案及提供實用性意見,不斷為客戶及股東提升價值。

Ⅷ 經濟學家王建預言:中國股市將在2020年4倍於美國;普華永道等預言:在2030年中國經濟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洗洗睡覺吧,夢里宇宙第一 都行。現在一九年了。股票不漲反跌,新聞還在吹噓經濟怎麼怎麼好。。真想活在新聞聯播里啊

Ⅸ 我女兒在普華永道做審計經理,跳槽到阿里巴巴財務部做財務好嗎

你女兒和我的經歷很像啊。個人在四大做了7年多做到經理,跳槽到阿里巴巴做財務,但是半年就走了。

雖然半年就走,但是阿里巴巴並不是特別差的選擇。主要要看不同的職能和業務部門(BU)。我跳槽到的是阿里比較非主流的BU,因此內部氛圍差,斗爭很多,而且比在四大還要累。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選擇離開了,到了一個更加平衡的平台。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歷,但是我個人半年走並不代表阿里不好,四大就好,我覺得要具體考慮以下因素:

1、行業:從行業來說,雖然阿里巴巴有很多負面新聞,但是從財務數據來看,其下面的不少業務部門,依然是當今社會發展的最快的細分行業。比如說,傳統的電商,依然是業績很好的現金牛業務, 阿里雲屬於快速發展的成長型業務,支付寶雖然在風口浪尖但是現在利空出盡,其實未來平穩的發展可期。但是阿里別的一些業務部門,比如在上海的(本地生活、盒馬為主)、北京的(優酷土豆一類),屬於被收購業務,而阿里的收購都很不成功,這些業務是可見的坑人。而四大,已經走下坡路多年了,審計只會越來越累,而合夥人的職位非常有限的,而且只會越來越有限。。。

2、職業發展:從職位來說,PWC普華的審計經理,是前台崗位,而財務是後台,無法保證每年固定的晉升,往往晉升很緩慢。而且,四大人在阿里非常多,但是並不是最吃香的一群人,有甲方經驗的,尤其是阿里自己培養出的財務人,優先順序都在四大人之前,這點千萬注意,不能再用在四大的期望值來期望加薪了。不過與四大相比,阿里有一點是比較好的在於鼓勵轉崗。很多人需要轉崗才能升職,不過去的崗位一般也都不咋樣了。從未來出路來說,如果是女孩子,想做比較安穩的財務,在阿里做兩年,確實在外部機會會更多,會有機會去別的地方的財務,不過也要考慮,在阿里做2年,漲薪幅度肯定比在四大做兩年要低。所以這點來說,要和待遇一起通盤考慮

2. 待遇:一般來說,四大的優勢在於每年的加薪,阿里的優勢在於期權。千萬注意,相關BU是給集團總部的期權還是一些比如本地生活、支付寶之類的其他BU的期權。後者是不上市的,很難變現!HR和獵頭往往會忽悠候選人,說到期後相關股權可以變現,但其實除了上市的阿里公司總部股票在入職後兩年可以授予並在授予一年後可以解禁外,其他的股票用財務術語來說是長期應收款,很難變現。。。。一旦用這種期權,來忽悠四大的職業經理人降低自己本來就不多的現金工資,那這個職位是絕對不值得去的。

3. 企業文化: 阿里是有自己特殊的企業文化的。當然,四大的人足夠可以吃苦,阿里的CFO,CEO也都是普華永道出來的,總體企業文化對接不會成為大的障礙。但是,每個部門的領導風格不同,如果原本的領導就是四大出來的,大家語言都是共通的,不至於比如遇到阿里或者甲方出身的,天生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不和。所以這個需要看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畢竟在面試時,大家都會比較溫和,做足表面功夫,但是日後相處,不同的背景還是會不一樣的。

4. 工作強度:普華的工作強度在四大里應該也是比較高的,而阿里,則內部相差很大。如果從審計跳槽到以財務報告為主的職位,則一般強度一般(一般995頂多了),而如果去財務BP和FPA(財務分析)一類的崗位,一般很累,壓力很大,因為和業務結合緊密。如果是內審和風控,則一般也還好。另外阿里還有例如投資財務這樣的崗位,非常的累。所以工作強度比較,需要在面試時和主管充分溝通,並且了解自己真正的細分職能後進行權衡。

總的來說,我認為,如果在四大可以做下去,還是留在四大,很少有一個地方,可以承諾每年的漲薪和清晰的職業規劃。如果考慮外部機會 ,阿里算是個可以接受的選擇。我家裡人聽到我去阿里,覺得是個民營企業一塌糊塗。但是我想說阿里還是不錯的,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民營企業,至少有一點,在我離職1個月後,還是把該給我的年終獎補齊了,而在四大,同樣情況我聽說過要退給公司年終獎的。所以雖然四大可能比阿里這樣的大民企在很多家長心中更有地位,但是阿里總體來說還是一家不錯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