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交量指標是什麼意思炒股者如何看股票指標
一、成交量的含義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制,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鍾、30分鍾60分鍾圖中繪制。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二成交量怎麼看
成交量是市場投資者比較關注的一個研判指標,諸多分析文章對於成交量都有大篇幅的說明,但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分析研究種種復雜的指標,大道至簡,我們可以利用絕大多數看盤和分析軟體都具備的功能,調整一下參數,對成交量的分析做個簡單的說明,對於實戰分析操作有相當的助益。
但是對於指數,成交量的分析還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畢竟要控制整個市場是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而對於趨勢追隨者而言,判斷大勢是首位的,大盤成交量的研判直接關繫到倉位的管理,而這一點是盈利和生存的關鍵。
在大多數的看盤軟體中,都有成交量的柱狀圖和均量線,均量線的參數都是可調整的,從中國股市15年的歷史實證來看,把均量線設為50——60天是相當有效的,每一輪行情都是在5日均量線上穿55日均量線後產生的,而5日均量線跌破55日均量線往往意味著行情的結束,從有效性的比例來看,可以作為研判行情起始的依據。
② 如何根據成交量進行股票買賣
一、什麼是股票成交量? 股票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用VOL表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股票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成交金額為成交數量與成交均價的乘積。
股票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它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股票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股票成交量會持續低迷。
二、股票成交量變化八規律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股票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股票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
量增價平的情況有時也會在上升趨勢中,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股票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庄共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
股票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股票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這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
股票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再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 股票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股票成交量,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股票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股票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麼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三、股票成交量五種形態
1)分歧量
分歧量即表示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雙方買入、賣出,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冷清,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認同的情況有兩種:
①看跌縮量
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
面臨看跌縮量,投資者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
②看漲縮量
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面臨看漲縮量,投資者可買進迎價漲,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4)堆量 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股票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股票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股票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無規則量能(有大有小)
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③ 從成交量如何看股票走勢
你好,一般而言,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投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那麼怎麼從成交量的需求看股價漲跌: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成交量怎麼看?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VOL顯示是1M在國際通行的說法是1M=1百萬。1K=1000、1M=1百萬、1B=10億。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成交量與成交金額用下列公式表示: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額)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制,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鍾、30分鍾60分鍾圖中繪制。
通過成交量怎麼看股市狀況?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一般來說,股票上漲需要成交量的配合,量價齊升,量漲價升都是這個意思。放量下跌一般是跌勢未止,市場的底部一般都是量能縮到極致後出現的,這就是所謂的地量見地價。同樣,頭部一般都是放天量後形成的,天量天價。量價有一定的聯系和規律,但也不是絕對的,尤其對於主力莊家控盤的個股,可以通過幾個賬戶對倒來做騙線和誤導散戶高位接盤,實戰中需要結合大盤及個股具體分析。
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原動力,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價形同無本之木。成交量的變化最能反映股市的大趨勢。上升行情中,做長線和做 短線都可獲利,因此股票換手頻繁,成交量放大;在下跌行情中,人 氣日趨散淡,成交量縮小。一般來說,成交量與股價的關系體現為下面兩種情況:
量價同向:即股價與成交量變化方向相同。股價上升,成交量也 相伴而升,是市場繼續看好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隨之而減,說 明賣方對後市看好,持倉惜售,轉勢反彈仍大有希望。
量價背離:即股價與成交量呈相反的變化趨勢。股價上升而成交 量減少或持平,說明股價的升勢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這種升勢難於 維持;股價下跌但成交量上升,是後市低迷的前兆,說明投資者惟恐 大禍降臨而拋售離市。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④ 如何利用成交量賣股票
一、關於量?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 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 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准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 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健康性或持續性。隨著某股票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來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個股或股指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升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個股或股指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個股或股指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個股或大盤在大幅放量之後縮量陰跌,顯然是壞事,顯然預示著一輪跌勢的展開。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00億和217億,之後量能再也無法放大,開始橫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盤見頂後,大盤明顯縮量,6月27日開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點,始於6月27日的此輪跌勢共跌去700餘點,持續時間長達4個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千萬不能忘記,下跌初始階段的股指是處於長期牛市之後的高位2200點之上!
與此完全相反的實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38億和213億,經縮量回落整理後,終於爆發了6·24行情。不可否認,6·24行情的爆發,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滬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預示著新一輪漲升即將開始,只不過停止國有股減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強了漲升的爆發力,但也大大縮短了行情的持續時間,急劇放大的成交量和場外資金的蜂擁而入使得資金面難以為繼,結果導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個交易日,滬市成交1650多億,然後大盤縮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創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1311點,此輪跌勢共跌去400餘點,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下跌初始階段股指是在創出2002年年內新高1748點之後,當時股指處於階段性的高點,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億和217億,共計452億,表明多頭開始大舉入市,之後大盤開始縮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漲,是典型的縮量上漲,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搶籌的投資者並未出逃,籌碼鎖定良好,上檔拋壓較輕,所以縮量仍能上漲。與縮量陰跌一樣,縮量上漲一般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縮量陰跌表示市場處於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陰跌之後必然有放量大跌,這對於多方是極為不利的。反之,縮量上漲表示市場處於強勢,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動股指上揚,之後必然會放量大漲,大盤如此,個股更是如此。別忘了,現今股指仍處於1500點「政策底」附近,時間才2月,象自然界一樣,尚處於含苞待放之時,尚未到春暖花開之際,希望大著呢!ST中燕自2003年1月13日開始縮量(或基本無量)上漲已經告訴我們,縮量不但能上漲,而且能大漲特漲!
成交量告訴拐點線索
成交量在魔山理論中的地位,從來就是輔助性的,它不能作為直接決策的依據,很多人認為我們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魔山理論追求的是投機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標可以提高我們的投機效率,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放在我們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效率我們又何必應用它呢?
請看,這是成交量的表現,價格在跌到1311點時的表現,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價格創出了新的低點,次日價格繼續創新低的時候,成交卻有所回升,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根據它來判斷大盤出現了轉折呢?如果這個特徵代表了大盤的一個主要轉折特徵,那麼請看圖二卻給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表述,這里價格創了新低成交並沒有回升。相反當價格繼續向上的時候成交卻進一步萎縮,直到價格穿越了傳統形態W底的頸線,成交才出現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滯後性,不要相信量在價先的聒噪。必須明確一點,成交量是價格的「衍生物」,市場資金是對價格的追捧——競買或者競賣形成了價格的波動,而不是對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於甄別市場的容量,和市場的流動性。除此以外,它對一些拐點的有效性的驗證存在一些功效,但是這種功效到底有多大,我們還不能從根本上加以確定。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實,這些事實帶給了我們一些線索,但是樂觀前面要加上謹慎二字。
在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那麼這個拐點的基準日,傾向於成交量萎縮。我們通過對10年來一些重要的大盤的轉折點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屢屢出現,其概率在8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當拐點降臨的時候,市場人氣是極端低迷的,市場中大多數的人心懷絞痛,他們在這個時刻對市場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這種悲觀情緒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斷地打擊著每一個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被動性「拒絕交易」,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場出現了轉機,人們的眼球就會立刻被吸引過來。沒有準備的人會吃驚,會關注,會等等看。經驗豐富的人,會立刻介入,而職業交易人則會全倉而動。這樣價格便會持續上升,直到觀望的人介入全倉者退出,而留在圖表上的則是放大的成交量和遠離拐點的價格。
如何觀察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
1、溫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至少說明市場的拋壓還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2、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均線成交量結合看趨勢
在技術分析領域里,移動平均線以它簡潔明了的特點深受投資者的青睞。人們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來指導操作,特別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排列來判斷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為牛市。反之,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時為熊市),以便調整投資者的市場思維,實施不同的投資策略。而在選擇買賣點時則運用「葛南維八法」。移動平均線的優缺點
一、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在買賣交易時,可以界定風險程度,將虧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趨勢發動時,買賣交易的利潤相當可觀;移動平均線的組合可以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
二、缺陷:當行情牛皮盤整時,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無所適從;移動平均線的最佳日數與組合,確定起來十分困難;僅靠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信號,無法給予投資者充足的信心,必須依靠其他技術指標的輔助。成交量、股價、均線共同作用
為了投資者在運用移動平均線時能夠揚長避短,從而發現成交量、股價、均線三者的共同作用,總結出:股價突破、支撐和壓力的有效性與均線的角度和成交量有關。根據這一理論,投資者可以較為有效地實施正確的買賣策略。突破: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必須放大,特別是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時。如果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的運行角度互反時,突破後的股價會有回抽的要求,當日成交量過大(當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時),若當日收盤為中線特別是光頭K線出現時,這種反抽會發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滬深兩市在暫停國有股減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運行的5日均線,並當天收出光頭中陽線,從而在次日才出現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減少或者持平(特別是股價無量突破相反運行的移動平均線時),這種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撐:移動平均線能否對股價構成有效支撐,不僅要看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同時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動平均線是向上運行而股價回落,這種移動平均線的支撐力度就大於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動平均線,如果股價回落至移動平均線,發生支撐反彈時,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則投資者可視這種支撐為無效支撐。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現止跌走紅,但是成交量則比前一日減少,說明這種支撐的可信度不高,投資者可不按傳統的移動平均線的買賣技巧來進行。
壓力:股指或者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的反彈,往往會遇上移動平均線的壓力。這一壓力的大小不僅與移動平均線的期數有關,同時還與移動平均線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關系。在反彈行情中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或者股價運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壓力就越大,特別是無量上攻移動平均線,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動平均線對不同時期都有指導意義,只不過不同時期的均線的支壓力不同而已。
千金難買「散兵坑」
實戰中通常是很難區別主力在洗盤還是出貨,拋早了走了一條大魚,拋晚了又後悔莫及,恰恰是因為有此區別,才有了種種看盤技巧。當然能夠及時發現主力在洗盤是最好的,不過退一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不錯,因為在刻意製造的空頭陷阱構築之後往往也容易成為個股介入的好時機,這就是千金難買價散兵坑。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炮彈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個彈坑內,前次炸出的彈坑往往成為老兵們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價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這是指在築底成功時成交量往往形成一個大坑,在弱如游絲的低迷後呈現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難買價散兵坑是指股價處於小幅震盪上行的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換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價出現快速下挫,但這種下挫不會維持很久,在一至兩天或一周左右的時間,股價便又重拾升勢,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趨勢中,在圖形上形成股價散兵坑形狀,就如被炸彈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現之際將是十分難得的、千金也難買的買入時機。
這個在上升趨勢途中出現的大坑,實質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兇悍的洗盤,此招一出,把坐在轎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來。這是個非常有效而實用的空頭陷阱,實戰中也確實很難把它識別出來,因此這里不研究如何識別是否為空頭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為個股的介入機會。其中有兩個買點,一是在價散兵坑之內,但這是先知先覺與不知不覺,因為在股價剛剛有所企穩轉強之際,任何風吹草動往往都會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價散兵坑出現並已重返上升趨勢中之際,這雖也失去了最低價買入的時機,但這卻是最有效的,因為股價重返上升趨勢使空頭陷阱已被確認,「不買地價,不賣天價」,甘蔗的中間段是最甜的,看到趨勢的重新確立才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順勢操作的真諦。
實戰中的注意事項:1、股價要處於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時,最好已有10%以上的漲幅,說明了上漲趨勢已初步確立;2、股價突然間無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對於股價的絕對漲幅不能超過50%,最好在0.382黃金分割回吐位之內,如比例過高,向上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3、在短時間內又有能力恢復到原有的上升趨勢中,最好在1周內完成,否則時間過長,價散兵坑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4、在股價回升時候,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預示著爆發力強大;5、重返上升趨勢之際,就是介入的絕佳時機。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技術含義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反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定量的水平應該在3%至5%換手左右方為可靠、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的吸納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對「溫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點:
一是不同位置的溫和放量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術意義,其中在相對低位和長期地量後出現的溫和放量才是最有技術意義的。
二是溫和放量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所以雖然也許會在之後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一般還是會走出回調洗盤的走勢;也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盤動作,會根據大盤運行的戰略方向確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壓股價以在更低位置吸籌,或者在強烈的大盤做多背景下就此展開一輪拉高吸貨的攻勢。因此最好把溫和放量作為尋找「黑馬」的一個參考指標,尋低位介入。
三是溫和放量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否則持續吸籌不容易控制股價也會引起市場注意。在不同時期參與市場的散戶群體和散戶心理也會有很大變化,所以一個實力主力介入個股的前期為了獲取籌碼,會採用多種操作手法,但溫和放量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手法。這樣,在一個長線庄股的走勢中出現反復的溫和放量也就不足為奇了。
巧用成交量的變化尋黑馬
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是投資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籌較為堅決,則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將成為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盡管很多情況下,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並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於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我們知道,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⑤ 如何利用成交量變化判斷股票趨勢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股票成交量,就是當天發生交易的股票數量,也就是當天內發生易手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
在正常的情況下,股票成交量能展現出個股或者大盤的活躍程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股票行情並挑選出不錯的股票、識別買入和賣出的時機。
我們可以用怎樣的辦法來看股票成交量?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可以全面分析股票?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又有哪些?下面的內容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答案。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發福利,我整理各行業的龍頭股信息,涉及醫療、新能源、白酒、軍工等熱門行業,隨時可能被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一、股票成交量怎麼看?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可以全面分析股票?
交易軟體上就有具體的股票成交量,可以通過實時買入賣出的數量來確定成交量的多少 。或者看紅綠柱,它們能夠更直觀地反映股票成交量:紅柱體代表買入﹥賣出;綠柱體代表買入﹤賣出。
不過想要確認市場的具體形勢,並不能只看成交量,還要看其他指標,這里就不過多說明了,想了解的朋友點擊下方鏈接: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二、股票成交量大就一定好嗎?
股票成交量大並不能說明這只股票好,只能說買賣雙方在股票的價格上,想法完全不同。
像一些熱門股票,買的人認為價格會上漲,賣的人認為價格會下跌,雙方分歧很大,那成交量就會很高,反之成交量就很低。
成交量要結合著股價趨勢一起看:上漲趨勢,成交量仍然在不斷上漲,隨著價格的上升,而買賣雙方的分歧也是越來越強烈了,股票賣出數量越來越多這時在追漲的時候就要格外的注意了;成交量會隨趨勢下跌而減少,買賣雙方存在的分歧較小,未來有很大可能會持續下跌。
除去這幾類,股票成交量還會有別的情況,出於文章的限制,我就不詳細說明了,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輸入你中意的股票,就能免費獲得個股成交量分析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1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如何看成交量 什麼是成交量 股票成交量分析
我們所說的股票成交量,也就是股票最終的成交數量,換句話說,就是在這一天成功發生交易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
籠統地說,股票成交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個股或者大盤的活躍程度,可以方便我們挑選心儀的股票、識別買入和賣出的時機。
看股票成交量的具體辦法都有哪些?有什麼分析技巧?哪些地方是我們要留心觀察的呢?下面由我為大家做詳細的說明。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發福利,我整理各行業的龍頭股信息,涉及醫療、新能源、白酒、軍工等熱門行業,隨時可能被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一、股票成交量怎麼看?有什麼分析技巧?
股票成交量在交易軟體上就可以查到,開盤之後的買入賣出數量,可以看出來確切的成交量。或者看紅綠柱,它們更生動形象地反映了股票的成交數量:紅柱體代表買入﹥賣出;綠柱體代表買入﹤賣出。
不過想要確認市場的具體形勢,並不能只看成交量,還要看其他指標,這里就不過多說明了,想了解的朋友點擊下方鏈接: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二、股票成交量大就一定好嗎?
一隻股票的好壞不是它的成交量就能決定的,只能關於這支股票的價格,說買賣雙方有著非常大的分歧。
像一些熱門股票,買的人認為價格會上漲,賣的人認為價格會下跌,雙方分歧很大,那成交量就會很高,反之成交量就很低。
成交量一般可以配合著股價趨勢來看:上漲趨勢,成交量仍然在不斷上漲,價格隨之不斷上升,買賣雙方的分歧越來越劇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賣出股票此時對於追漲方面就需要警醒了;在下跌趨勢中,成交量會逐漸縮小,買賣雙方意見相同,未來就很有可能會繼續下跌。
除此之外,股票成交量還有其他幾種情況,篇幅有限,我就不做深入介紹了,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輸入你中意的股票,就能免費獲得個股成交量分析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1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怎樣分析股票的成交量
你好,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許多投資者對於成交量變化規律認識不清,
K線分析只有與成交量分析相結合,才能真正了解到市場的語言,明白股價變化的秘密。那麼,股票成交量分析方法有以下幾點:
1
、低位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 、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庄共舞。
3 、低位量平價升,買入信號:股價從高處滑落,往往是放量下跌近而縮量,縮量後量能與前日持平,且價格上升,底部已到,可買入待漲。更穩妥的做法是,等待次日繼續放量,股價繼續小幅升高可放心入場。
4、高位量平價升,警惕信號:高位量平價升,說明雖然買力沒有增加,但是賣方拋售壓力也不大,故能拉陽線。但是,買力不增將無法維持股價繼續走高,此時應出場觀望。若是小盤庄股出現高位量平價升,則是莊家鎖籌,吃貨拉升。
1.股價的漲跌情況呈一種不規則的變化,但整個走勢卻有明顯的趨勢,也就是說,雖然在圖表上看不出第二天或下周的股價是漲是跌,但在整個長期的趨勢上,仍有明顯的軌跡可循。
2.一旦一種趨勢開始後,即難以制止或轉變。這個原則意指當一種股票呈現上漲或下跌趨勢後,不會於短期內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但須注意,這個原則是指純粹的市場心理而言,並不適用於重大利空或利多消息出現時。
3.除非有肯定的技術確認指標出現,否則應認為原來趨勢仍會持續發展。
4.未來的趨勢可由線本身推論出來。基於這個原則,我們可在線路圖上依整個頭部或底部的延伸線明確畫出往後行情可能發展的趨勢。
5.任何特定方向的主要趨勢經常遭反方向力量阻擋而改變,但1/3或2/3幅度的波動對整個延伸趨勢的預測影響不會太大。也就是說,假設個別股票在一段上漲幅度為三元的行情中,回檔一元甚至二元時,仍不應視為上漲趨勢已經反轉只要不超過2/3的幅度,仍應認為整個趨勢屬於上升行情中。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⑧ 股票成交額怎麼看
投資者可以根據以下因素來看一隻股票當天的成交量:
1.成交量紅綠柱。
成交量的紅綠柱是顯示股票成交量變化最直觀的圖形。該列代表當天實現的成交,虛線框代表預計當天實現的成交。當柱的顏色為紅色時,表示當日買入金額大於賣出金額;當柱的顏色為綠色時,表示當日買入金額小於賣出金額。同時,當成交柱高於前幾個交易日時,意味著當天個股成交量較大,反之亦然。
2.內盤和外盤。
內盤是指成交以買入價成交,成交量是內盤的數量。外盤是指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成交量是外盤。內盤和外盤的總和是成交量。當外盤數量大於內盤時,說明買方實力較強。當內盤大於外盤時,意味著賣方更強。
3.買賣委託單數。
買賣委託單的成交數量之和就是當天的成交量。當賣家的訂單很多時,說明上面的賣壓嚴重。當有很多來自買方的訂單,這表明買方的力量比較強。
【拓展資料】
股票成交量的分析技巧:
當股價上漲,成交量穩步放大時,就是買入時機。部分個股下跌期間,成交量保持相對穩定,沒有明顯縮量。但股價一路呈下跌趨勢,沒有任何止跌跡象,底部也沒有明顯形態。但某些交易日的成交量穩步放大,股價也由跌轉漲。下跌趨勢結束的標志是突破重要的下跌趨勢線或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以上。
1.當低位成交量放量時,就是買入機會。
2.低位出現巨量時是買入機會。
3.股價快速上漲後回落調整。當成交量大幅萎縮時,是買入的時機。
4.當跌停板被巨量打開時,這是一個買入機會。
5.當底量超過頂量時,就是買入機會。
股票成交量與股票價格:
1.股市行情不景氣數據信號
個股長期性交易量下降,就是說股市行情剛開始不景氣的數據信號,要是
在股票大盤縮量的情況下呈現得話,這一數據信號越多強。
2.確認股市行情
個股高漲可以依據大的交易量或交易量漸漸變大來確認其行情;股票跌落可以依據交易量縮量以至於底部放量確認。
3.交易量操縱股價
股票成交量情況是個股對投資者的吸引住水平實在反映,當投資者看中某一個股個股就會有許多人買進,具有該個股的投資者會持倉待漲,從而促進股價的高漲;同理,要是對該個股不看中,持倉的投資者會售出,空倉的投資者不容易買進,從而促進股價的下挫。因而說交易量是股價的操縱。
4.區段提高的確認辦法
股市行情要是在區段內想向提高,一般也有必要取得交易量的適用可以合理提高,例如常用的動搖提高,提高頸線等等等等,假如不是取得交易量的適用,投資者朋友有必要警醒提高的實效性。
⑨ 如何根據成交量變化判斷股票趨勢
從理論上講,股票成交量反映的是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就是說,不會所有的投資者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
更深層次理解在於:隨著股票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的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 M M股在價格為5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只有20個人認為會跌;當這80個人買進以後,引起價格上升,又比如這時到10元,這100個人中的一部分人的思想會產生變化,起先買入的80人中,可能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那看跌的20人中(或者是其他的場外人),可能有10個改變觀點或重新認識了該股票,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就產生了瞬間的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價格下跌。假設價格跌到7元,和剛才一樣,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變化,並決定進一步的走勢。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的成交量越大,價格就可能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
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尋常地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 M M股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分析成交量的變化,會給投資帶來什麼幫助呢?
首先,從成交量變化可以分析某個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其次,從成交量的變化,可以分析某個股票的壓力和支持價格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這個價格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持,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第三,從成交量的變化中,可以觀察該股票的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的區域,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向上走,那麼價格傾向於上升;向下走,則傾向於下跌。
第四,從成交量的變化,還可觀察該股票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的大小,判斷趨勢的持續性。隨著該股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該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的(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的)減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當然,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