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ofo股票分析
擴展閱讀
安信股票自動交易軟體 2025-09-13 05:45:57
宏泰礦業股票代碼 2025-09-13 04:53:38
萬科股票上市交易價 2025-09-13 04:27:40

ofo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24:53

㈠ 最近一直聽到ofo融資幾個億的 是債務融資還是股權融資 ofo到底哪來的

Creep before you walk.

㈡ ofo的關聯公司已無財產可供執行,ofo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退的

2014年,一群北大畢業生創建了OFO共享單車,正式將單車的共享經濟引入了中國。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環保共享經濟,由於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同時很充分利用城市因經濟快速發展而帶來的擁堵問題,最大化地利用了公共道路通過率,它正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分布了各個城市,共享單車不僅經濟方便,而且還能鍛煉身體,這種出行方式,幫助大家解決了在這個擁堵時代的出行不便問題。

尤其是2016-2018年之間,迎來爆發式增持和資本的大力扶持,可謂百家爭鳴。可是好景不長,到2018年地它已經停下瘋狂擴張的步伐,乃至現在共享單車規模不斷萎縮,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本文將重點以OFO共享單車為例,總結這一行業衰落的原因。

  • 第三,對行業認識不足

共享單車其實是典型的互聯網+製造的模式,但是互聯網模式的本質優先考慮規模效應,再談盈利模式。但往往一個風口起來之後,眾多創業公司迎風而上,導致競爭加劇,行業野蠻生長,競爭成本高企。但這些依賴資本催熟的互聯網公司由於缺乏穩定的盈利模式與現金流,在大量的單車投放和免費騎行的博弈中,共享單車原有的盈利能力也被壓縮,加之一輪又一輪的損毀折舊,不少中小共享單車企業接連倒閉。它依賴一輪又一輪融資在支撐著它的規模化投放生產,訂單是不可持續的。

㈢ ofo五次搬家,去向不明,曾經輝煌為何淪落至此

ofo五次搬家,去向不明,曾經輝煌為何淪落至此,我是覺得小黃車內部治理不夠好,制度不夠完善,再者也有外界因素影響,競爭壓力比較大,高層管理者目光短淺,只為了眼前的利益,絲毫不考慮公司長遠的發展,最終導致部分用戶押金難以退回,人民群眾的失望,市場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第三,滴滴高管入主ofo,可又迅速撤離。雖然直接原因是戴威和滴滴高管之間的斗爭,但其背後有更復雜的東西,這些都是競爭壓力,更有高層主管管理不善,內部出了紕漏,不會經營的原因。

㈣ ofo貼著摩拜打,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單車大戰是產品體驗、市場份額、用戶數據以及融資競賽之爭,而這些爭斗又集中、及時反饋在媒體、自媒體的聲勢上,「橙黃大戰」成為共享單車的主線,為何在產品質量、運營效率差距巨大的兩家公司卻被屢屢並列談起?在紛繁的表象之中,這其中的「山山水水」耐人尋味。

ofo每輪的融資總額總要刻意比之前摩拜的融資更高一些,每次公開投放到市場上單車數量也理所應當的比摩拜更多一些,並且拉上了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機構調研出報告,顯示其市場份額恰好比摩拜強一點,這種貼著摩拜打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最近ofo提出做共享單車「安卓」,稱摩拜單車是「蘋果」,突出ofo低成本、以數量搶占市場,把摩拜捧成走精英路線,既突出了ofo比市場份額比摩拜多,形成「兩分天下」的聲勢;實際上能稱之為共享單車「安卓」的實際上是為ofo等提供開放供應鏈的代工工廠。套路玩得這么深, 處心積慮地貼著摩拜打,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一、在騰訊與阿里的場景之爭中站隊並漁利

沒有AT(阿里、騰訊)入局的風口似乎不夠火。AT比一般的風險投資機構更有錢,更有業務上戰略考量,不急於「退出」,流量扶持力度也很大。當摩拜、ofo把共享單車演變為「馬化騰」與「馬雲」兩個後台老闆的博弈時,事已經成了一半。

在金沙江創投A輪投資ofo之後計劃把投資滴滴的資本力量悉數引入到ofo,可惜朱嘯虎跟丟了騰訊、淡馬錫、富士康等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副總裁羅斌也說「90天終結論」是錯估騰訊會投ofo。

騰訊在共享單車之中選擇投資哪一方,往往是決定性的,比如此前騰訊投資的58、滴滴就在與趕集、快的的對抗中獲勝。

馬化騰在朋友圈懟朱嘯虎清晰地表明其投資摩拜的邏輯不僅僅是看人情,而是看好智能單車在物聯網(IOT)時代的前景。而此前的騰訊挺摩拜早有跡象,從微信官方把摩拜單車作為第一個小程序落地場景,微信錢包的流量位置比滴滴出行靠前。而滴滴出行已經完成了其普及微信支付的使命,摩拜單車對比騰訊的「連接」戰略更為重要。

雙方都把跑馬圈地作為當務之急,ofo的地推人員在地鐵、繁華區域用更多的小黃車把摩拜單車圍住,傾向於在投資機構的寫字樓下鋪量,在早期ofo與摩拜對標的優勢在於造成成本低、押金低,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這也讓其在對標摩拜單車中收獲VC重視。

在D+輪螞蟻金服注資之後,ofo被認為是站在阿里巴巴的棋盤上,甚至為了突出阿里系背景,從微信公眾號起家的ofo一直沒有開發「小程序」的流量入口。ofo在市場鋪量、媒體聲量上貼著摩拜打的「紅利」凸顯,在7月初,ofo宣布完成7億美金E輪融資,已成為2AT的最大贏家。

二、第二梯隊項目或成為「橙黃大戰」的輸家

ofo貼著摩拜打,其實無法打敗摩拜,畢竟摩拜單質量在長期高強度的公共自行車運營中損耗率更低,並且在支付訂單環節沒有漏洞,在騰訊及眾多VC機構扶持摩拜前提下,以劣幣驅逐良幣是不可能的。

ofo是實際上資本市場製造「二選一」的局面,當ofo吸干共享單車賽道上的剩餘資金之後,其他共享單車項目就面臨無錢可融的窘境,只能等死,悟空單車、3Vbike等共享單車一家家倒下正是由於融資斷裂而死的。

(圖片來源ofo官網)

小黃車的一至三代是機械鎖裝置,既缺乏准確的硬體定位數據,也沒有精準的成交數據,去年戴威還稱機械鎖打開是99.9%,而智能鎖打開率是90%,所以ofo使用機械鎖。ofo對物聯網的漠視、智能化裝備的滯後以及短途大數據缺失,顯然與阿里巴巴集團致力於成為「DT時代」基礎設施的戰略目標、「五新戰略」之中的「大數據」並不相稱。

在馬化騰看衰ofo是「啞終端」和小靈通之後,ofo在次日宣布其推出了全球首款物聯網智能鎖,但這些鎖何時才能對投放在市場上的單車進行更換,ofo卻並沒有給出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ofo公關實力確實厲害。

結語

如今ofo終獲阿里巴巴融資,使得市面上第二梯隊及尾部項目生存局面堪憂,也讓其在用戶心中留下ofo是市場領頭羊的刻板印象。

但沒有哪家公司能靠打擊競爭對手長期存活的,就像「開車不能一直盯著後視鏡」,真正的較量最終還是要靠用戶,而ofo前期依靠公關驅動型及野蠻式鋪量,並不能真正顯著改善用戶體驗。

而對ofo來說,最大危機莫過於市場第二梯隊項目獲得阿里加註融資,或者能在精細化運營上取得突破,這將一舉打破只有兩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者

㈤ ofo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態如何

在過去幾個月,ofo及經營主體東峽大通頻頻爆出“新聞”: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被申請”, 被法院作出“限制消費令”及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未能達到廣州市“共享單車招標公告”要求,押金退還問題持續被用戶投訴……而ofo的回應則是越來越少。ofo單車現在面臨的困境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押金的問題,而且最近想用商城抵扣押金的方式,也受到了一些客戶和用戶的反對,因為他們更加需要的是錢,而不是想要這個平台上面跟商城合作而送給我們福利的商品。

㈥ 概念股:共享單車概念股有哪些

共享單車龍頭中路股份、深中華A,上海鳳凰、信隆健康、姚記撲克等
共享汽車概念,力帆股份、海馬汽車,中電鑫龍、萬安科技、納川股份、
共享辦公的錦江股份、世聯行、上實發展等,
共享停車的捷順科技等

㈦ ofo有股票嗎怎麼買

ofo共享單車是阿里旗下事業部
目前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
ofo還沒有分拆上市

㈧ ofo曾是共享單車的老大,它是怎樣把自己給作沒的

ofo 共享單車質量感覺一般,還沒投入市場多久就是缺胳膊少腿的,騎著它有種快要散架的感覺,本來是老大,誰知道最後就這么被作沒了,投入的單車越來越少,車的損壞程度特別高。去垃圾場看看,很多它們的屍體。

現在的單車很多,你去街道看看,各種顏色各種類型的都有,很多人都不愛護共享單車,隨處一扔。磕壞碰壞了也不在意。時間久了到處都是破壞的單車。也算是質量比較差吧,一點小磕碰就會出現問題。就這樣把自己作沒了。

㈨ 據報道,ofo關聯公司接連注銷,ofo公司是如何走向落敗的

用一句話描繪ofo,就是眼看它高樓起,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真的無比的貼切。

ofo,作為國內共享經濟的先驅者,共享單車的領頭人,一經推出便風靡全國。業務范圍甚至一度擴展到了國外,讓老外們也紛紛嘗到了共享單車的甜頭。然而,在經歷了與其他共享單車平台的一輪一輪廝殺以後,一輪一輪的融資失敗後。曾經風光無兩的共享單車平台巨頭,轟然倒地。

於是ofo徹底蒙圈了:我給你們發了那麼多福利,怎麼需要收費的時候,你們卻反咬一口呢?然而,終究是大勢已去,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巨頭,轟然倒地了。

㈩ ofo小黃車還沒盈利,創始人兼CEO戴維怎麼賺了這么多錢

你虧錢能和別人虧錢一樣嗎?你虧錢是真虧錢可能工資都發不出來。別人虧錢但是依然能有融資,依然有很多錢。
你要明白一點,他們那種大公司是股東所有的,ceo並不一定都是股東。你自己開的小公司都是自己的ceo也是你自己。
大公司ceo先不說股票,光是工資薪水都多的可怕。尤其是那些創始人,股票特別多。
與其想這個,你還不如看看什麼是公司,股東,董事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