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邊界值分析法測試股票案例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所不能交易所 2025-09-12 20:09:21
天力士股票代碼 2025-09-12 19:43:31
股票怎麼交易呢 2025-09-12 19:03:07

邊界值分析法測試股票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6-18 03:28:31

㈠ 邊界值分析法的常見值

邊界值分析方法的考慮:
長期的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1) 對16-bit 的整數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邊界
2) 屏幕上游標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報表的第一行和最後一行
4) 數組元素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
5) 循環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數第 2 次、最後一次
5. 邊界值分析
1) 邊界值分析使用與等價類劃分法相同的劃分,只是邊界值分析假定錯誤更多地存在於劃分的邊界上,因此在等價類的邊界上以及兩側的情況設計測試用例。
例:測試計算平方根的函數
--輸入:實數
--輸出:實數
--規格說明:當輸入一個0或比0大的數的時候,返回其正平方根;當輸入一個小於0的數時,顯示錯誤信息平方根非法-輸入值小於0並返回0;庫函數Print-Line可以用來輸出錯誤信息。
2) 等價類劃分:
I.可以考慮作出如下劃分:
a、輸入 (i)<0 和 (ii)>=0
b、輸出 (a)>=0 和 (b) Error
II.測試用例有兩個:
a、輸入4,輸出2。對應於 (ii) 和 (a) 。
b、輸入-10,輸出0和錯誤提示。對應於 (i) 和 (b) 。
3) 邊界值分析:
劃分(ii)的邊界為0和最大正實數;劃分(i)的邊界為最小負實數和0。由此得到以下測試用例:
a、輸入 {最小負實數}
b、輸入 {大於最小負實數,且趨近於最小值}
c、輸入 0
d、輸入 {小於最大正實數,且趨近於最大值}
e、輸入 {最大正實數}
4) 通常情況下,軟體測試所包含的邊界檢驗有幾種類型:數字、字元、位置、重量、大小、速度、方位、尺寸、空間等。
5) 相應地,以上類型的邊界值應該在:最大/最小、首位/末位、上/下、最快/最慢、最高/最低、 最短/最長、 空/滿等情況下。
邊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在最小值、略高於最小值、正常值、略低於最大值和最大值處取輸入變數值,記為:min、min+、nom、max-、max考慮到健壯性測試,還可以加一個略大於最大值max+,以及一個略小於最小值min-的值。
6) 利用邊界值作為測試數據

㈡ 怎樣用等價類劃分法和邊界值分析法寫測試用例

編輯框作為最基本的測試元素,通常會被用於所有業務的測試. 常用的方法如下:1. 等價+邊界 確認編輯框普通功能正常 a. 首先確認編輯框支持字元類型與最大字元長度(若未規定最大字元長度,則可考慮使用操作系統默認值255) b. 字元類型的等價劃分,一般由編碼方式入手,比如,unicode、GB等。然後考慮單位元組字元長度,通常為8bit和16bit。通過字元基礎類型得到稍大范圍的等價類。 C. 接下來可以在B中的單個等價類再次細分,常見的分類為:字元和各國語言 單獨劃分為一類。(注意字元類有時會根據程序編碼語言再次分類,將程序命令或標識符 分割出來,如"·"、"\\"等) d. 以上分類均可再次進行組合,組成新的測試元素,組合原則可依據實際測試目標而定,如組合為:unicode+中文+程序字元(關於等價類組合屬於另一部分知識,可通過學習判定表法、正交法、結對法得到。) e. 在d的基礎上,每組測試數據選擇不同的字元個數,完成與邊界值法的集合。如"unicode+中文+程序字元" 可變為"整段字元長度為255,類型為unicode+中文+程序字元"。(需注意"空值"通常都需要測試)2. 根據需求說明書,增加編輯框特殊功能檢查點 a.如LZ涉及的密碼編輯框,由於設計為"暗碼",故在密碼框輸入字元時,不會顯示在編輯框UI中,僅以"*"歹徒 b.又如用戶名編輯框與密碼編輯框具有邏輯關系,它們需共同組成一個比對判斷邏輯。那麼需要加入邏輯判斷用例: 0+0、1+1、0+1、1+0 (0表示假,1表示真) 3. 最後,根據編輯框不支持的字元類型和長度,設計容錯用例。

㈢ 邊界值法設計測試用例

1.m為1、3、5、7、8、10、12
d大於等於1且小於等於31,有效
d小於1,無效
d大於31,無效
2.m為4、6、9、11
d大於等於1且小於等於30,有效
d小於1,無效
d大於30,無效
3.y為閏年,m為2
d大於等於1且小於等於29,有效
d小於1,無效
d大於29,無效
4.y為非閏年,m為2
d大於等於1且小於等於28,有效
d小於1,無效
d大於28,無效

㈣ 邊界值分析法--找零錢最佳組合

邊界值分析法設計測試用例時,應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根據題意,選b,x=10,x=11,x=99,x=100

㈤ 使用邊界值分析法設計測試用例

如果一個系統可以輸入1-255個記錄,使用邊界值分析法設計測試用例時,只需要第一個答案是D 設計少了 輸入0值第二個答案是B 缺少錯誤邊界值0和51 .

㈥ 常見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請分別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方法在測試用例設計工作中的應用

一、等價類劃分法

所謂「等價」,就是具有相同屬性或者方法的集合,這個集合中某個個體所表現的特徵與其他個體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價類劃分就是將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劃分成若干個等價類,然後從每個部分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數據當做測試用例進行合理的分類,分為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例如,規定的用戶名長度區間為4~8個字,那麼它的有效等價類是用戶名長度在[4,8],無效等價類為用戶名長度大於8位,或用戶名長度小於4位。

二、邊界值

測試經驗告訴我們,在測試有時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遍歷所有數據會使測試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執行,更加難以覆蓋所有數據。這時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劃分等價類,再從等價類中選擇部分參數測試,邊界值是等價類所有可選參數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般會選擇邊界值作為測試的重點,邊界值法的應用步驟如下:

1.先根據等價類法劃分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確定上點、離點及內點。上點是邊界上的點,離點是離上點最近的點,內點則是邊界有效范圍內的任意一點。同樣以用戶名長度為4~8位為例,4和8為上點,3和9為離點,6則為內點。

2.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盡可能地覆蓋所有尚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直到所有有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3.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直到所有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稱策略表、決策表,能表示輸入條件的組合,以及與每一輸入組合對應的動作組合。判定表法適合邏輯判斷比較復雜的場景,通過窮舉條件獲得結果,對結果再進行優化合並,具體又明確地表達復雜地邏輯關系和多種條件組合情況。

判定表主要由條件樁和動作樁兩部分組成。條件樁是功能要滿足地所有條件,動作樁則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產生的結果。

判定表能夠將復雜的問題按照各種可能的情況全部列舉出來,簡明並避免遺漏。其缺點是判定表的建立過程較煩雜,當條件過多時,需要分析的邏輯組合呈2的倍數增長。測試工程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與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法結合使用。

四、正交試驗法

正交試驗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組合的一種實驗法,它是利用正交表來對實驗進行設計,通過少數的實驗替代全面實驗。正交表中所有參與試驗的、影響試驗結果的條件成為因子,影響試驗因子的取值或輸入的成為水平。

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採用正交試驗法能夠有效地、合理地減少測試的工作量與和成本。正交試驗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分析測試需求,獲取因子和水平

2)根據因子和水平選擇合適的正交表

3)替換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獲取試驗次數

4)根據經驗或者其他因素補充試驗次數

5)細化輸出獲得測試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希望能夠解答你的問題。

㈦ 分別用等價類劃分和邊界值方法設計測試用例測試密碼域,要完整,需求如下

等價類劃分是一種典型的黑盒測試方法,用這一方法設計測試用例完全不考慮程序的內部結構,只根據對程序的需求和說明,即需求規格說明書。 由於窮舉測試工作量太大,以致於無法實際完成,促使我們在大量的可能數據中選取其中的一部分作為測試用例。

邊界值分析不是從某等價類中隨便挑一個作為代表,而是使這個等價類的每個邊界都要作為測試條件,邊界值分析不僅考慮輸入條件,還要考慮輸出空間產生的測試情況。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7)邊界值分析法測試股票案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盡可能多的覆蓋尚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編號。

2、盡量只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編號。

3、等價類的劃分,在有些情況下需要考慮相對性。例如判斷等邊三角形,需要在滿足是三角形的基礎上,劃分有效等價類(三邊相等),無效等價類(至少有一邊與其它兩邊不相等)

㈧ 邊界值測試法的優缺點

舉個例子,測試參數輸入,要求輸入「1~99」參數為合法;
那等價類可以這么分:
1、按位數不同來分:輸入空、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測試了空、1、11、101,就不用測2、22、102了,因為「個十百」位數都是等價的,屬於同一類型;
2、按長度不同來分:如1、1.0,測過了就不用管2.0或者1.0001之類的了,這里的等價區間就是有沒有小數點;
3、按輸入類型來分:數字、字母、符號等等;
而邊界值:
1就是最小邊界,99就是最大邊界,這兩個是合法邊界的極限,必須測試,然後再測試超出邊界的邊界,如0和100,這樣測完就說明參數設置的范圍真確,而且還沒超出;
答案沒給文本上的概念,如果你要的是標准答案,看下面,也不是標準的,我亂寫的:
等價劃分法:將測試過程中的輸入、輸出、操作等相似內容分組,從每組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測試用例測試,劃分時分有效等價和無效等價來篩選;
邊界值分析法:
確認輸入、輸出的邊界,然後取剛好等於、大於、小於邊界的參數作為測試用例測試;
他兩的定義就是不同,一個屬於確認有效區間,一個屬於確認邊界,聯系就是等價和邊界要一起考慮,邊界值分析法屬於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任何等價區間都有邊界,有邊界就有等價區間;

㈨ 邊界值分析法是什麼

邊界值分析法就是對輸入或輸出的邊界值進行測試的一種黑盒測試方法。通常邊界值分析法是作為對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這種情況下,其測試用例來自等價類的邊界。

長期的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邊界值分析方法的考慮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1) 對16-bit 的整數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邊界;

(2)屏幕上游標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報表的第一行和最後一行;

(4) 數組元素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

(5) 循環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數第 2 次、最後一次。

㈩ 請問用邊界值分析法,假定1<x<100那麼X在測試中應該取的邊界值是什麼

界值的選擇:

(1)首先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或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該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

(2)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 所以為10、100、9。

在最小值、和最大值處是指的一般邊界值分析。略小於最小值、最小值、略高於最小值、正常值、略低於最大值、最大值、略大於最大值是指健壯性邊界值分析,也就是考慮了非法的意外值。

(10)邊界值分析法測試股票案例擴展閱讀: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1) 對16-bit 的整數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邊界;

(2)屏幕上游標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報表的第一行和最後一行;

(4) 數組元素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

(5) 循環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數第 2 次、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