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脹數據與股市有什麼關系歷年的通脹數據圖表在哪裡可以找到
通貨膨脹——潛伏至顯現
通貨膨脹是指當一個經濟體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
在經濟發展的歷程中伴隨著溫和的通過貨膨脹(物價上升在10%以下)是允許存在的,但是較高的溫和通脹往往會存在著虛擬或泡沫經濟。過度需求和較高的就業
從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各國無一倖免。給中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我們看到沿海地區大量中小企業(外貿企業)呈現規模化倒閉,大量人口失業。全球經濟體可謂是處於崩潰的邊緣。
在全球市場岌岌可危、需求低迷的局面下,國務院在2008年11月初提出規模為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計劃,年底前將先行安排1000億元。旨在刺激經濟、提振內需,恢復人們對經濟的信心。我們從歷史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第三季度以前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穩中有升並創歷史新高,經濟發展的格局是一片欣欣向榮,主要表現在貿易和GDP增長。美國金融危機開始顯現以來至2009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一直處於處於下滑狀態且僅有5%左右。4萬億的救市資金政策出台後可謂立竿見影,在2010年第一季度末,GDP增速高達15%。當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還處於經濟蕭條甚至停滯的局面,中國經濟發展卻早已獨占鰲頭。在2010末公布的統計數據中,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經濟數據,日本2010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萬億美元,中國GDP為5.879萬億美元,中國首次在全年的基礎上超越日本,兩國GDP相差約4050億美元。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發展數度驚人,有專家預測若干年後中國必將是全球的第一經濟大國。
歷年來的經濟數據我們看到了喜人的一面,但是能否做常勝將軍,很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考慮。
第一,美國次貸危機。受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國經濟都處於極度虛弱狀態,經濟快速回暖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中國受次貸危機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位居第二也是可以預期的。
第二,四萬億的救市資金。我們說經濟為背後的是復甦,復甦帶來的必然是通脹。08年金融危機,在上半年6.7萬家中小企業倒閉,以及向大型企業背景下,整個經濟體制陷入癱瘓的局面,防止經濟衰退,解決就業問題務必是當務之急。國務院對外公布「4萬億」規劃時,首先強調了「出手要快」和「出拳要重」。 2010年3月有數據顯示,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55%,想想這是多麼龐大而不可估量的數字,可以想像能促進多少需求,為我們強大的GDP做出多少貢獻?
第三,美國和部分歐州國家危機後經濟體是滿目瘡痍,急於復甦政府必然會通過量化寬松的貨幣和擴張財政政策,刺激居民消費,必然會增大外部需求,而中國主要貿易對象又是歐美等國,推理出短期內GDP上漲於情於理。
金融危機過後帶來的確實是難以抵制的通貨膨脹。中國至2010以來十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達20.25%,創歷年來新高;4次上調存貸款利率,頻繁出台緊縮的貨幣政策,目的只有一個——抗通脹
2011年4月16日早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記者見面會表示:央行將繼續努力努力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適當收緊貨幣政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還未走出金融危機陰霾的歐洲,面臨歐元區通脹「高壓」和區內國家債務危機加重的兩難處境,歐洲央行堅決選擇了近三年來首次加息。這些都表明通脹的仍然是經濟發展不可小視的經濟指標。
就目前有專家分析我國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第一,流動性泛濫;第二,成本推動型;第三,外部輸入型。
關於流動性泛濫,有點可疑確定不是可靠譜,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2月流通中現金(M0)數量為44800億元,與一月相比較環比下降5.29%,二月環比下降18.59%,但居民居名消費價格指數(CPI)截止2011年3月同比增長5.40%創近32個月來的新高,城市和農村分別同比增長5.20%、5.90%。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多次加息和調准後,且流動性同期有明顯縮小,CPI依然創出新高。論證中我們可以看出流動性並不存在泛濫。
在成本推動型的理由下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論據。我們說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又稱成本通貨膨脹(工資或利潤推動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今年CPI屢創近三年新高,通貨膨脹日趨嚴重,物價上漲過快。今年年初我們看到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都出現嚴重的用工荒的格局,企業不得不提高工資,可沒有慈善的企業,必然將成本提高轉嫁到物價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變化可以看到,PPI指數今年二月和三月分別同比上漲7.20%、7.30%,創近兩年新高。企業生產的中間價提高,相應物價都會有所表現。物價上漲會相應增加企業投資慾望(預期更高的物價),增加企業的存貨,需要資金來源投入生產,近期的新增貸數據顯示2011年3月額度6794億元,同比上漲33.03%,而二月份額度5356億元,同比下降23.50%,企業貸款有理由增加相應投入生產的需求。
外部輸入型通脹。經濟學家一直強調國際收支平衡,可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大國在貿易這一塊經常呈現入不敷出的態勢,然而中國至2004年以來的巨大的貿易順差,引來世界各國的熱議。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道,奧巴馬在2008年10月29日公布的致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信中稱:「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奧巴馬表示,他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再者在2009年9月11日奧巴馬決定對中國出口輪胎加征35%關稅,也可以說是遏止中國對輪胎的出口,保護本國民眾就業。危機後的美國、歐洲等國在面臨復甦之際,會刺激中國出口增加,出口會增加本國產品和本國貨幣的需求,外匯的大量儲備會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近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疲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自尼克松政府宣布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28年的一盎司黃金對35美元官家從此被打破,2011年4月黃金價格創出歷史新高,一盎司黃金=1500美元),外圍環境中都有嚴重通脹反應。
中國政府從2008年起在進出口政策中鼓勵進口,在2011年一季度我國出現貿易逆差10.2億美元,六年來首次季度貿易逆差。此次的貿易逆差也是在預料之中,緊縮政策頻繁出台,大宗商品持續走高,日本地震短期同樣會減少對中國的進口等原因,當然人民幣對於這次逆差「貢獻」是決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可能還存在以下一些觀點同樣支持CPI居高不下:首先,基本工資提高必然會帶動短期內的交易性動機增加,需求會更加多樣化;近期個稅起征有望上調至3000元,短期內仍然會有促進需求的增加。其次,隨著通脹加劇,物價上漲,出口持續減少,貨幣緊縮政策出台,大量國外「熱錢」湧入,進一步擴大CPI持續走高。最後,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不斷出新的房價調控政策,這樣大家都在期待房價下降,一部分炒房資金流出,開始進行性的投資或消費,進一步促進CPI不斷攀升。
後期通脹將如演變呢?
第一點,通脹如果沒有有效得到遏制,企業最總將上升成本間接轉嫁到物價上,物價上漲在同比物價水平下,工資相比同期(實際工資)增長物價水平近乎沒有提高,只是促使更高物價水平下市場環境;從整個市場來說,一個行業的工資上漲,必然會引起其他行業工資上漲,進而出現結構性的通貨膨脹,如次此周而復始,必然引起惡性通脹。
第二點,就短期菲利普斯曲線來看通脹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加就業崗位,失業率下降,但人們預期的通貨膨脹率與實際的通貨遲早會一致。長期菲利普斯曲線表明不存在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換關系,政府運用擴張性財政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業率,還會是通貨膨脹不斷上升。近期擴張財政政策防止經濟出現滯漲,央行不斷緊縮貨幣政策通脹壓力依然很重,後期預期緊縮的政策仍將持續。
第三點,什麼時候沒有炒作題材,通脹或許才會消除。炒作或許是一些人地喜好,我們看到炒作大蒜,蔥,食鹽等。受次貸危機的影響房價至2008以來持續走高,從銷售價格指數中可以看到2008年11月86.5的低谷,攀升至2010年5月112.40歷史性高點。房價大漲無疑是通脹的罪魁禍首,他不僅導致了鋼鐵和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而且「拍」出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通知》,涵蓋這些產能過剩行業。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土地交易信息顯示,5月份,全國60個重點城市共成交土地553宗,同比增加73%;成交土地面積268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89%。超過三分之一的住宅用地超出底價成交,平均溢價達56%。上周全國20個重點城市共成交住宅類地塊36宗,環比增加600%,成交土地面積25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833%。其中,有5宗地塊溢價水平超過100%,有11宗地塊溢價水平超過50%,有20宗地塊溢價不到50%成交。2009年6月30日,僅280121平方米,中化方興 以40.6億的天價「奪魁」。天價地王們不斷刷新地價,究竟喻意何在?開發商成本提高再次轉嫁到房價里,炒房團同時借力炒作哄抬房價,開盤空的局面,表現出需求大於供給市場格局,完全背離了自由市場機制。當房價持續高出真正需求人們承受范圍內,政府出台一系列房產調控打壓政策,房價才得以保持在穩中有升的態勢。後期的發展中,房價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繼續上行的空間仍然存在。(一)、商品房供需後期主要看剛性需求者(能付得起高額房價的人,需要找「丈母娘」的人),只要這些人不「需要」房或市場達到飽和,此刻房價降的趨勢才得以體現;(二)、處在衰退性的人口的中國,正在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購房需求後期必然會降低,人人有房的居局面終有一天會實現;(三)、土地供應面積長期處於銳減趨勢,可投資性較差。
當物價上漲在人們心中定性時,降低物價難度必然會加大——通脹簡單,降低通脹難。解決經濟問題更多靠的是大家,政府僅僅是帶頭作用。
㈡ 美國cpi上漲對股市影響
美國美國CPI上漲意味著美國局面消費水平增長,說明居民手中有多餘的資金進行支配,會利好於股票市場。相反,美國CPI下跌意味著美國居民消費水平降低,居民手裡沒有多餘的資金進行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利空股票市場。
拓展資料: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是一個月內商品和服務零售價變動系數。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變化對比、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通報,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
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也是宏觀經濟分析與決策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台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准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期貨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變化。
㈢ 通貨膨脹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通貨膨脹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在惡性通貨膨脹情況下,為了緩解通貨膨脹帶來的消極影響,政府往往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或者緊縮的財政政策來控制貨幣供應量。比如,提高銀行的利率,隨著利率的提高,從而存款的收益提高,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儲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股市的流動資金,導致股市出現低迷、股價下跌的情況。
但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使企業的產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股價上漲。
同時,通貨緊縮對股市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政府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社會上的貨幣供應量,間接的增加了股市的流動資金,從而促使股市上漲。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通貨膨脹對股市有和影響具體點.謝謝.
通貨膨脹越快則股市收益越高,因為通貨膨脹代表貨幣貶值,而股票確是代表表你擁有的的實物!
在通膨脹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諸如控制和減少財政支出,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另外,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經理和投資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情況。而且,企業利潤也會因為通貨膨脹下按名義收入征稅的制度而極大減少甚至消失殆盡。因此,通貨膨脹引起的企業利潤的不穩定,會使新投資裹足不前。
需要指出的是,分析通貨膨脹對股票行市的影響,應該區分不同的通貨膨脹水平。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很低(如5%以內)時,危害並不大且對股票價格還有推動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會使股票更具吸引力,於是股票價格將上漲。當通貨膨脹率較高且持續到一定階段時,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個經濟形勢會變得很不穩定。這時,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變得飄忽不定,企業利潤前景不明,影響新投資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會提高利率水平,從而使股價下降。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價水平將顯著下降。
通脹過高並不直接打擊股市。理論上通脹越高,放在銀行的錢貶值越快,人們會把更多錢拿出來買房、買股,股、房都會越高。
舉例,對一間酒店集團來說,當通脹極高、百物騰貴之時,他的主要資產(地皮和建築物)價值也一定跟著上升,假設其他條件(如盈利因素)等不變,直接對應資產價值的股價焉有不升之理?事實上盈利數字也會上升,辜無論上升後的盈利數字所對應的購買力是否下降。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從去年到今年首季度,通脹一直在上升,為何股市大跌?答案很簡單,就是人們對股價的預期迫使股價的上升速度在07下半年遠超通脹的速度。
當上證到達6000點,平均市盈率上百倍的時候,莊家就要做空了,這才導致股價與通脹背馳。所以並不是說通脹過高就直接傷害股市,而是股市本身的估值過高要調整。
㈤ 美國CPI漲幅再創40年來新高,什麼是CPICPI反映了哪些趨勢
美國CPI的漲幅再創40年最高,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可以說是反映一個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能力的指標,那麼cpi都反映了哪些趨勢呢?
1、cpi增長表明一個國家的GDP上升
cpi的上升可以說是一個國家GDP發展最直觀的證明,因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升,這不僅促進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的發展,也為一個國家的GDP的發展。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4、國民幸福度上升
cpi的另一個方面趨勢也反映著國民的幸福指數,因為cpi的上升,國民的經濟收入的增加,消費能力的提升,每個公民都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促進了國民的幸福指數的提升。
cpi可以說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每個國家都非常看重cpi的漲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cpi也在飛速的增長,這跟我們國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當然一個國家要想有著很好地發展,cpi是重中之重。
㈥ 通脹預期逐漸減弱,這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從實際情況看,通貨膨脹對股市沒有影響,按照想像,通貨膨脹就是流通貨幣增加,股票價格應當上漲,實際上並不是,以A股和美國為例對比看看。
美國市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極低,從2009年到2019年,有些食品幾乎沒漲價,能源價格還降低了,2019年7月30日,美國汽油價格是2.725美元每加侖,了解2008年到2015年汽油價格相比,美國早前的油價屬於偏低的位置。
美國通脹率很低,但是美國股票上漲幅度大,從2009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低6440算起來,到現在27398,漲了325.43%!
因為公司經營好壞不是由通貨膨脹決定,所以股價不受通貨膨脹影響。因此通貨膨脹不影響股市。
㈦ 求:股票指數和通貨膨脹之關系的深度論述
通貨膨脹之測量由觀察一經濟體中之大量的勞務所得或物品價格之改變而得,通常是基於由政府所收集的資料,而工會與商業雜志也做過這樣的調查。物價與勞務所得兩者共同組成物價指數,為整組物品的平均物價水準之測量基準。通貨膨脹率為該項指數的上升幅度。物價水準量測整體物價,而通貨膨脹是指整體物價的上揚幅度。 對通貨膨脹沒有單獨性的確實量測法,因通貨膨脹值取決於物價指數中各特定物品之價格比重,以及受測經濟區域的范圍。通用的量測法包括: 生活指數CLI(cost of living index)為個人生活所需費用的理論增幅,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經濟學家對特定的cpi值應估計為高於或低於cli值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cpi值公認具"偏向性"(bias)。cli可用"購買力平"(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調整以反應區域性商品與世界物價的廣泛差距。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測量由『典型消費者』所購物品之價格。在許多工業國家中,該指數的年度性變化百分比為最通用的通貨膨脹曲線報告。該項測量值通常用於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目)能相等或高於cpi。有時勞資合約中會包含按生活指數調整條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測量生產者收購物料的價格,與cpi於物價津貼、盈利、與稅負上有所不同,導致生產者之所得與消費者之付出產生差距。ppi反應於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遲。雖說其具多樣化的組合,一般相信這種延遲的特性使得根據今日的ppi通貨膨脹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貨膨脹成為可能;各種的論述與內容有極重要的不同。 批發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貨品之批發價格變化(特別是銷售稅),與ppi極為類似。 商品價格指數(commodity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商品售價之變化。若使用金本位制,則其所選擇的商品為黃金。美國使用復本位制,其指數包含黃金與白銀兩者。 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為基於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名目gdp與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gdp(即不變價格(constant-price)gdp或實質gdp)兩者間所使用的金錢之比例(參見實質與名目經濟)。這是對價格水準最宏觀測量。本指數也用來計算gdp的組成部分,如個人消費開支。美國聯邦儲備改用核心個人消費平減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及其他平減指數作為制訂「反通脹政策」的參考。 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pi(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2000年2月17日,在半年一度的國會金融政策報告(亦即humphrey-hawkins報告)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聲稱將主要的通貨膨脹測量法自cpi改為連鎖式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 因為每一種測量法都基於他種測量法,並以固定模式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家經常爭議在各測量法及通貨膨脹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例如,boskin委員會於1995年找出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所計算出的cpi具有偏差。在對其偏差進行定量分析後,他們認為當年度的通貨膨脹遭過分誇大。因「快樂論」(hedonic )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增加與以平價品取代昂貴的商品,兩者都會降低cpi-u的升高率。另一個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無人居住的出租單位並不計入cpi-u與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計此部分後,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極度的受低估,於是在1982年的cpi計算中加入了這項改變。 故連續4個月CPI漲幅超過6%不能簡單就說通貨膨脹了。 中國自1958年到1994年的36年裡總共爆發過四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其次數之頻繁、規模是浩大、歷時之久,在世界上也是可以排在前幾位的。現將有關資料羅列如下: 1、第一次經濟危機周期(1958年 ~ 1968年) ① 1958年至1960年,經濟危機爆發:在短短的三年裡,國家經濟赤字達到200億,財政投資不足,就業率嚴重下降,導致政府不得不動員2000萬的城市人到農村去生產自救; ② 1960年至1962年,進入經濟蕭條期:國家財政進一步萎縮,而且國家又遇上「三年自然災害」,情景十分的慘淡; ③ 1962年至1963年,經濟復甦期:在巨大的財政壓力下,政府將「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式經濟改革為「以隊為基礎」 的村落經濟,並允許農民搞「三自一包」; ④ 1963年至1968年,經濟高漲期:國家經濟初步好轉,政府加大了工業上的投資,國家財政迅速提升。 2、第二次經濟危機周期(1978年 ~ 1986年) ① 1978年至1979年,經濟危機爆發:國家財政赤字比上一次還要高5% ; ② 1979年至1981年,進入經濟蕭條期:走出農村改革第一步「聯產承包責任制」; ③ 1981年至1983年,經濟復甦期:由於全國范圍農村土地的再分配和農村自由市場的開放,糧食產量每年創歷史紀錄的增加20% 。中國農民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吃飯問題,同時,農業產值也提高到工農業總產值的40% 左右; ④ 1983年至1986年,經濟高漲期:工業產值增長幅度加快。 3、第三次經濟危機周期(1988年 ~ 1994年) ① 1988年至1989年,經濟危機爆發:以1988年夏季的瘋狂大搶購為表象的全國通貨膨脹開始爆發。政府於1988年末開始大幅度調升利率,用以吸收社會流通貨幣,減輕通脹壓力。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惡果:銀行的高利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為了自身安全,開始向社會轉嫁成本風險 —— 連鎖負債迅速波及全社會; ② 1989年至1991年,進入經濟蕭條期:政府向國營大中型企業注入1500億資金,但此時的連鎖負債已有2000億之巨,且這些企業的庫存占壓資金也有1000億元; ③ 1991年至1993年,經濟復甦期:1992年前後,中國經濟開始復甦,刺激經濟復甦的興奮劑主要有兩只:一是利率下調;二是房地產、股票、期貨三大產業的迅速火爆; ④ 1993年至1994年,經濟高漲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1992年的7600億,躍增至1993年的13000億,1994年又在上年增長70% 的高比例上再增40% 。 四、第四次經濟危機周期(1995年 ~ 2002年) ① 1994年至1995年,以信用危機為代表的新一輪經濟危機再次爆發。何謂「信用危機」?這里的信用危機指的是國家與銀行間、銀行與社會相互間的信用危機,產生原因主要是由於上次危機中失敗的利率政策使企業連鎖債務一直未能根本解決。一般而言,當信用膨脹到臨界點時,就必然發生信用崩潰。上一輪「三角債」還猶在,新一輪連鎖負債重又發生,這即是信用崩潰的表現之一。人民銀行資深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不是以國家為名,銀行早該破產了! ② 本次經濟危機的形態、政府對策等其他特徵與上次危機類似。例如:高漲期的投資消費雙膨脹,危機期的緊縮銀根、控制物價等。 綜上所述:總結與對比以上四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不難發現有以下特徵: ① 四次危機發生的周期時間一次短於一次:第一次18年、第三次10年、第四次8年; ② 或是經濟高漲與經濟危機同步,或是經濟復甦與經濟高漲同年; ③ 各次經濟危機周期的間隔時間很短。在國家領導人的正確指導下,我們相信能過應付。
㈧ 美國如果通脹那A股買什麼股票
摘要 親,在茫茫人海,很榮幸能為您解答問題!美國現在通脹已經非常高了,10月份6.2%,本周公布11月份通脹,如果單純從通脹分析股市,銀行有收緊流動性機會,股市不是好消息;但本次美國通脹,與加征我國關稅有關系,這兩天美國財長公開說到這個問題,如果取消部分關稅,相關出口美國上市公司是短期利好。
㈨ 美國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求詳細具體的分析!
貨幣政策是根據目前的經濟增長以及通脹水平制定的,通過調節貨幣政策的緊松可達到穩定整個宏觀經濟體。經濟增長緩慢則需寬松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但通脹水平相應會提高。股市走向跟實體經濟密切掛鉤,即經濟向好股市繁榮,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助於經濟增長,因此利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