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分析一隻股票
核心就是分析股票價格走勢,因為所有信息最終都將反映在價格走勢上.
而股票價格走勢的核心就是趨勢方向.
當股票位於上行趨勢買入持股,直到趨勢方向轉變.
當股票位於下行趨勢空倉持幣,直到趨勢方向轉變.
當股票位於震盪趨勢,空倉或低吸高拋,直到方向出現選擇.
上行趨勢可以採用高低點、均線、趨勢線、趨勢指標進行分析。
各個行業在上行趨勢中都會有領漲股,領漲股則是此行業中最強勢的股票,也是投資獲利最好的股票。
2.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股票分析家,分析股票要說到哪幾點點數越多越可能成為最佳答案
1、對於技術面的掌握要運用熟練。對於K線的認知,量柱的形成,組合,還有指標的結合運用比較熟練
2、對於公司的財務分析、經營分析、周轉率、變現能力、都要有一個具體的評估
3、對於宏觀經濟、國家的各種政策手段的影響力要會判斷
4、對於外圍市場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也要有一定的評判
5、對於熱點的消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
6、對於大盤的板塊要有一定的熟識度,哪個板塊有哪些股這個是基本要知道的
7、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態要好,要穩。
3. 公司年報中有證券分析師對其股票價值的估計這些數據嗎
沒有。上市公司的年報基本上包括財務數據、董事會報告、股本結構、治理結構,經營計劃等非常嚴謹的信息,對公司股票估值屬於券商調研之後的研究報告。
至於證券分析師對於這些股票價值的估計,你去大智慧、和訊、東方財富這樣的網站都可以找到。下載年報的話就去巨潮資訊網下載,很全。
4. 一個分析師眼中的中國股市
你將聽到:
1.知道什麼是股票。
2.了解該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股票。
之前我們介紹了市場上常見的投資品,大家也明白了想要長期跑贏通貨膨脹,只懂得投資銀行定期存款、貨幣基金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系統的學習市場上非常重要的兩種投資品:股票和基金。
但是,說起中國股市,很多人的反應是這樣的:
股市太危險了,2015年的股災套牢了多少人啊,不能進!
中國股市就是政策市,我們這些小股民是玩不過大莊家的。
買股票就是賭博,你要是運氣好,就能發大財,要是運氣不好嘛,那就呵呵了。
這些年,估計除了中國足球,股市也是廣大段子手最愛的吐槽對象了。但是,中國股市真的這么不堪嗎?在中國股市真的就沒辦法賺錢?買股票真的是賭博嗎?
01
中國股市能賺到錢嗎?
我們以最簡單粗暴的上證指數為例。如果你在1991年上證指數=100點的時候買入,之後外星人把你帶去外星喝茶。25年後你回來了,上證指數是3100點,年化收益14.7%!期間中國GDP增長29倍,你的資產增長31倍,基本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
可不要小瞧14.7%,美國最成功的共同基金——溫莎基金的長期回報率是13.7%!(31年)而如果只是把錢存余額寶,即便按照樂觀的收益率=5%計算,相當於25年上證指數只上漲到了339點!看完了上證指數,再來看點更讓人心潮澎湃的:
1995年買入雲南白葯,現在增值超過280倍,如果投入1萬元,就會變成280萬,年化收益大於30%;
2005年買入萬科A,現在增值超過18倍,如果投入一萬元,就會變成18萬,年化收益大於35%;
2010年買入格力電器,現在增值超過4倍,如果投入一萬元,就會變成4萬,年化收益40%;
估計看完很多人已經躍躍欲試了,別急,我們再來看看接下來的劇情:
如果外星人路上遲到了,直到2007年你在6000點買進指數後才被抓去2b星球。8年多過去了,仍然虧損50%
哇,指數好可怕,買個股總行了吧。來,我們繼續看點好玩的:
90年代17塊的四川長虹現在4塊;
2007年40塊的中國石油現在7塊;
2011年80塊的重慶啤酒現在13塊;
…………
炒股數十年,得來的卻是血本無歸,那場面,簡直是大寫的慘。
長期看,股票是一種收益很高的大類資產品種。但是,為什麼又有這么多人在股市中虧錢呢?道理其實很簡單,也並不神秘,來看我一個朋友的例子:
我有一個朋友,2014年上證2000點的時候勸他入市,他說我腦子壞掉了,有理想有節操的人怎麼會去那種地方。然後好了,2015年,4000點時候他進來了,現在還在悲催的被套牢著。大部分人之所以不進股市,直接原因是因為股市沒漲。但事實是,等那些對股市從來沒興趣的人都發覺到大漲之後,八成已經完了。而投資八方提倡的理念就是,股市越低的時候投資機會越多,找到又便宜又好的公司的可能性越大。等到菜市場買菜的大媽都開始討論股市的時候,風險已經很大了。所以,除非你能保證自己無論刮風下雨、富貴貧困、即便大盤漲到珠穆朗瑪峰那麼高,都絕!對!不!進!股!市!否則,你就應該盡早學習。只有學習,才能降低自己成為股市韭菜被人收割的命運,才能跳出無腦買股票、追漲殺跌的怪圈,才有可能在茫茫股海中選出能夠為自己賺錢的優質股!
02
學習第一步
1.什麼是股票?
對於很多買股票的人來說,股票僅僅意味著買入時輸入的那串六位數代碼,但實際上,這六個數字背後代表的可是一家一家的上市公司。當你買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時,就說明你已經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股東,這家公司你也擁有一部分,你就是這家公司的主人之一,從此之後你就要和它同生死共患難了。公司的股票跌,你就會虧損,公司的股票漲,你就能享受這上漲的收益,有些上市公司還會定期給股東分紅,作為股東就能享受分紅的收益。
和債券不一樣,當你買入公司債券時,你是公司的債主,公司有義務還你本金和利息,但是你沒辦法享受到公司成長所帶來的收益。買了公司的股票,公司沒有義務在股票虧損時歸還你的錢,但是你也有可能享受一家優質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帶來的更高收益。
2.股票的價格是由誰決定的?
從長期來看,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內在價值,一家優質的公司,不斷的盈利、擴大市場份額、降低成本、培養核心競爭力,那股價自然也會不斷的上漲;一家劣質的公司,沒能力對產品進行升級,市場份額不斷縮小,每年都虧損,那股價也會不斷的下跌。
但是為什麼公司的股價在一段時間內又會起起落落呢,這個就是情緒化的市場先生在起作用啦。市場先生有的時候會情緒高漲,高估某個公司的股價;有的時候又會情緒低落,低估某個公司的股價。但正是因為情緒化的市場先生,我們才有可能找到被低估的優質公司,以便宜的價格買入,賺取不錯的收益。
舉個例子:
A是一家企業,因為流動資金短缺,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借到1000萬,可是銀行貸款審批流程太長來不及,於是A以手頭的國債為抵押品,向有錢的人(比如B、C、D)借錢。時間可能是1天、7天、14天甚至更長,到期之後A把錢和利息還給B、C、D,同時拿回作為抵押品的國債。
因為以國債為抵押品,而且有中登公司(全稱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擔保,所以國債逆回購風險很低,是一種低風險的投資品。
03
學習第二步
A股一共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如何從茫茫股海中選出我們所說的優質公司呢,靠感覺?靠運氣?靠電視上的股評專家?這些都不靠譜,我們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來對公司進行分析和估值,當一家公司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必須要知道:
1.這家公司是幹嘛的?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是賣豬肉的還是賣房子的?如果是賣豬肉,是零售還是批發?如果是零售的話,是自己賣還是給下游的零售商賣?
2.這家公司究竟賺不賺錢?賺錢的能力有多強?公司不是公益機構,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賺錢,能不能賺錢、能不能持續的賺錢非常重要。以我們前面舉的雲南白葯、格力電器、萬科為例,哪一家不是能夠數十年來都持續賺錢的公司?而且賺錢的能力都是在同行業公司中有相當大優勢的。如何判斷公司的賺錢能力呢?當然是看公司每年報表裡的利潤有多少啦。但光看利潤遠遠是不夠的,還有很多其他具體的數據可以分析,比如毛利率、存貨、應收賬款、現金流等等
3.這家公司有沒有護城河?
所謂護城河是指這家公司在與同行業公司競爭時是否有別人無法復制的優勢!只有有護城河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舉個例子,為什麼當年風頭一時無兩的長虹現在這么慘,就是因為沒有護城河啊,再加上行業競爭如此激烈,很快就被其他企業所趕超。再用茅台來說明一下,為何當年茅台股價受到塑化劑事件的影響大幅下跌,但是很快又恢復到200多。就是因為茅台有其他酒類企業所不能企及的護城河啊,就算你換個地方,用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技術,就是沒辦法造出同樣口感的酒啊。
思考一下,哪些特質算得上是真正的護城河呢?牛逼的管理層?高大上的技術?還是低廉的成本?
4.這家公司的股價究竟該值多少錢?
很多人最困惑的問題就是:
究竟該什麼時候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
買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究竟該什麼時候賣出?
我在高點買入了股票,現在套牢了,怎麼辦?
其實,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買入和賣出的時間點。
舉個例子,我們買衣服,總是喜歡打折的時候買,因為道理很簡單,打折的時候便宜啊,一件價值3000元的風衣,現在只需要3折,那你還不下手更待何時。如果哪天蘋果官方發布聲明說iPhone7上市當日全國所有專賣店五折,我相信很多人拼了命都要去搶一台吧,因為實在是太劃算了呀。可是為什麼當股市跌到1800點,很多股票都是白菜價的時候,沒有人敢去買呢?沒有人去撿便宜呢?
買股票和買衣服一樣,都是要挑便宜的時候買,舉個例子,一家公司的股價目前10元,但是根據你對這家公司的分析,其實這家公司的股價應該值20元,那現在公司的股價就是在打五折,那你幹嘛不買呢?買入之後耐心等待,當股價回到20元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賣出啦。
所以,想要投資股票,你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對公司進行分析和估值的技巧。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需要看它的方方面面,深入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盈利能力、護城河等重要指標。當找到一家值得投資的好公司,下一步就是估值啦!
那如何對公司進行估值呢,其實方法有很多,比如市凈率估值法、市盈率估值法、現金流估值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用場景,掌握越多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對不同的公司進行估值,找到可以買入的股票啦。
5. 股票分析師是怎麼預估未來股價和營收的
這個是多方面的分析總結來的,需要對整個股市的行情精準的分析,對個股的分析判斷,包括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公司業績等,這是一項非常專業的事情。
6. 股票分析師是怎麼預估未來股價和營收的
營收/盈利:
如果讓你估計樓下包子店的話,你會關注每日銷量、包子單價、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設備/原料折損、工商稅務、各種年檢費用,等等等等;當這些都明白了,估計還是可以大致估計下未來的營收和盈利的;
上市公司的營收/盈利估算,跟包子店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根據行業和規模的不同,比包子店復雜一百倍到一萬倍,這其中的功力體現在對行業的了解(現狀和未來預期),公司的了解(各種跟蹤),商業環境的了解,等等。。。牛逼不牛逼就體現在這里了;
美股公司的季報一般都會有下季度的營收指導,還是比較有參考意義的;
具體的方法/模型,行業不同則不同,真的要去看CFA啥的了
股價:
短期的股價預測基本靠猜!
一定要猜,一般就是先估計出E,再給個合理的PE,股價=E*PE,一定要加上個日期,只能是6個月或一年(一年後誰還記得?)
7. 分析師和投資者通用股票估值法怎麼樣
保險股估值的主要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 基本邏輯下,通過比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論股票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異,從而指導投資者具體投資行為。
從國際上來看,保險股估值的方法主要。
8. 股票內在價值的最簡單估演算法是
股票的內在價值,就是在某一時點股票的公允價值,在數值上它等於均衡市場中股票的市場價格,從中長期來看股票的價格要圍繞它上下波動。有人反對這個概念,認為與現有的經典西方經濟學股票價值的概念(即企業的價值)不一致,容易導致思維混亂,但我還是喜歡用股票內在價值這一概念,因為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股票投資的真諦——尋找股票的內在價值,對投資者樹立股票價值投資理念非常有好處。概念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關鍵是要看基於概念的結論是否經得住實踐的檢驗,論證結論的過程是否符合邏輯(在行文的過程中有沒有遵循概念的一致性)。
股票的內在價值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對股票的內在價值都不起決定性作用,因此用市盈率、市凈率等方法預測股票內在價值都是非常不科學的。影響股票內在價值的因素主要有:股性(是否活躍、波動率與系數)、行業及行業的成長性、板塊及板塊的特性、重組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股本結構、現金流量等財務狀況、管理狀況、營銷狀況等等。
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相對價值法,也叫無風險套利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即如果A股票與B股票內在價值是一樣的,A股票的價格是10元錢,B股票的價格是20元錢,那麼就存在無風險套利——賣出B股票,買入A股票。如果A股票與B股票內在價值不是一樣的,那就要將二者進行比較,將表面看來不可比的因素化為可比的因素,例如行業這個變數是不可比的,如果認識到行業的實質是成長性,不同的股票成長性不同,對行業的比較就可以歸結為對成長性的比較了。對各因素綜合比較的結果是得出A股票與B股票內在價值之間的一個比值關系。如果A股票與B股票的市場價格不符合這一比值關系,就說明市場存在風險套利機會。均衡的市場是沒有無風險套利機會的,但現實世界中沒有一個證券市場是完全意義的均衡市場,無風險套利的結果是使證券市場從非均衡走向均衡,使套利的空間越來越小,除非有新的因素出現導致市場發生新的非均衡。
9. 如何估算一個股票的估值,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股票估值常用的指標:
1.PE市盈率
股票分析中的PE指標實際指的是P/E,即市盈率。要計算P/E,你只是把目前的公司股票價格除以其每股收益(EPS)。
很多時候,每股收益(EPS)是由過去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的;然而,有時用估計的未來4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有時還利用過去兩個季度和估計的未來兩個季度的收益來計算。由此,計算出來的數據有一定差異。
理論上,股票的P/E值表示,投資者願意付出多少投資得到公司每一塊錢的盈利。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對於P/E值的解釋方法,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公司的發展前景。
A股PE 在10-15倍,有投資價值;20倍左右適中;30倍以上高估;60倍以上是即將爆破的氣球。
2.PB指標
PB即市凈率,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所以,股票凈值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根據。一般而言,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相反,其投資價值就越小。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但不適用於短線炒作。
3.PEG指標
PEG即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當時他在選股的時候就是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增長速度又是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彼得·林奇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其計算公式是: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
上述指標只是衡量公司投資價值的一個參考,因為做投資更主要的是看公司的發展前景,而上述指標有不少是依據歷史數據計算的,並不能反映公司價值。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知識資料是值得學習的,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