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莊家,機構是怎樣分析股票,以及怎樣估值請位高手回答
這個問題有意思的,這就不說機構投資者也會利用早期知道的消息,來做某些股票短線的炒作的問題了,借你的問題之平台,專門就機構選擇投資性股票的一些個人看法說一說,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一般機構作為投資者本身就配備了龐大的專業的分析師,這些人按照不同的專業、行業進行具體分工,目的就是專業研究上市公司的,並在研究結果下,會建議機構的投資部門在適當的時候買進上市公司的股票做中長線的持有,但我認為分析師的著手點不外乎是幾下的方面的:
尋找優良普通股的15個要點
1、公司的成本與收益狀況,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潤處在什麼水平上,有沒有採取什麼得力的措施來維持或者改善利潤水平,有沒有長期的盈利展望,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2、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系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級主管關系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處領域有獨到之處?它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線索,以了解公司相對於競爭者,是不是很突出?
12、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否大幅成長?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大量發行股票,獲取足夠的資金,以利公司發展,現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分析判斷出這些問題後,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給出了一個最低限度分散投資的優先順序:
A審慎選出根基穩固的大型成長股,並且至少應該擁有5隻以上,但其產品線最多隻能略微重疊;
B較少投資於那些介於上述股票和高風險的年輕成長型公司之間的股票;
C最後才可以考慮風險較高的年輕的成長股。
我想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機構投資者在確認某隻股票有無投資價值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必備功課吧。
㈡ 601939(建設銀行)這支股票怎麼樣
嚴重低估,後市看好。
周四大盤再度大跌,的確,市場比我們想像中還差,作為從業多年的筆者,經歷過中國股市幾乎所有的動盪,見過熊的、卻真的沒見過這么熊的。上期報告我們預期在宏觀數據相對理想、下檔面臨2100點、2000點兩大整數關口的支撐,至少會短線橫一下,給市場投資者一個喘息思考的時間,很可惜,我們又錯了,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股市到底怎麼了?在跌幅超過65%、下檔面臨兩大整數關口支撐的情況下,連橫都橫不住!這樣的市場顯然已經失去了理性分析的意義。
我們對周四想重點談一下藍籌指標股,大家可以看一下兩市的跌幅榜,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被譽為市場中堅力量的藍籌指標股紛紛閃亮登場,海螺水泥跌停,股價與H股相比貼水幅度高達30%,真是匪夷所思!再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均爭相往跌停板上沖,還有中國遠洋、廣船國際等也榜上有名。還有不露聲色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雖然跌幅在3.34%和4.29%,但兩個最大的權重股對指數的貢獻可想而知!
面對上述市況,我們無言以對!要知道這是已經打了股價兩三折以後的再度暴跌,中石油從48元到現在的10元,中國平安從149元到現在的39元,我們還能講什麼價值!我們只能說在中國股市,博弈才是最本質的東西,藍籌指標股已經僅僅具有交易價值了,可能已經淪為砸盤的工具,這對市場的長遠傷害是極其巨大的。我們曾經說過由於股改徹底失敗,政策面又不肯糾錯,這使得市場出現嚴重倒退,這樣的判斷正在逐步實現,盡管筆者並不想看到這一幕。
很多藍籌指標股都在今天破位了,照這種跌法,2000點根本沒任何招架之力,1800點能否守住還是個未知數?究竟是誰利用指標股來砸盤的呢?有人判斷是境外力量,有人說是大小非,有人說是基金保險等國內機構,我們認為探討這些都沒有用,關鍵是找導致這種局面的成因,根本就在於政策面的軟弱!連救市都不敢提、明知股改政策需要調整卻不作為,這讓國內投資者怎會有信心?怎能不讓砸盤者膽大妄為!
其實我們注意到,很多藍籌指標股根本沒有小非,持倉大的只有基金,判斷有境外力量砸盤根本說不過去,如果判斷沒錯的話,應該是自己人殺自己人,意圖上看最可能的是恐慌絕望的表現,並非為了打壓建倉,按現在的市況,藍籌指標股上建倉並不困難。如果把我們國內主流機構想的高明一些的話,那就是逼政策,逼政策糾錯,是否能得逞現在還是個未知數,但面對這樣的市況,我們的管理層不應該做點什麼嗎?
現在中國股市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股災,市場本身的規律和功能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想扭轉這個局面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必須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應及時糾正股改政策,啟動緊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險為夷,否則,只有看著市場自由落體吧,等著大小非都不想拋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這個底是殘酷的!因為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再度推到重來。
經過周三短暫的震盪後,周四兩市大盤繼續低開低走,銀行股聯手做空市場,全天呈單邊下挫態勢,並不斷刷新本輪調整新低,2100點大關被輕松擊穿。短線來看,銀行股持續調整之後再現急挫行情對股指拖累較大,目前市場人氣極度低迷,後市仍有繼續調整壓力,沒有外力作用大盤弱勢格局難改。
市場低開低走,銀行股成為跌破2100點的領跌品種。銀行股指數跌幅逾5%,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等跌幅較大,中國石油繼續刷新歷史新低,隨著權重股有護盤工具變為砸盤品種,個股紛紛加入到下跌行列中去。隨著權重股跌勢的愈演愈烈,加劇了市場個股股價結構性調整步伐。操作上,由於目前市場仍處於加速的震盪尋底過程中運行,投資者搶反彈稍有不慎便套牢其中,投資者應把控制風險放在首位,待市場真正止跌回穩再介入也不遲,同時切忌在盤中反彈一味追漲。
今年以來市場呈崩盤式下跌走勢大大出乎市場的意料,進入八月份市場跌跌不休,股指越走越弱,盤中始終難有像樣的反彈出現,應了那句老話,弱勢不言底,本輪跌勢非常恐怖,目前股指累計跌幅已66%,股指已快接近10年均線區域,已達到投資者10年的投資成本線,有部分個股已屢創歷史新低,大多數股票被打了三折,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廣大散戶都傷痕累累,市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跌幅這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是很罕見,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大小非成為市場下跌的罪魁禍首,而以銀行股為首的權重股則充當了市場的領跌品種,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市場在投資人氣無氣大傷後,要想恢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允許大股東一年內自由增持上市公司2%股份的政策出台後,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宣布已經在二次市場上增持股票,在本周市場迭創新低的過程中,又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高管在增持自家股票,這在弱勢中的作用是很明顯,一方面顯示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大小非猛於虎也的市場中,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心理壓力。當年因股改掀起的牛市最終也因大小非減持問題而面臨被推倒重來,投資者處於崩潰的邊緣,希望能引起管理層的密切關注,目前市場處於最難熬的時候。
技術上分析,2100點經過短暫的震盪爭奪後,周三盤中很快被輕松擊穿,股指回歸2000時代,目前10年均線在2040點區域,後市仍有繼續調整壓力。現在來預測底部在何處已無任何意義,盡管股指已嚴重超跌,但因為左右市場運行格局的系統風險仍在不斷釋放當中,而管理層也遲遲難有實質性的重磅利好組合拳來救股指於危難之中,新低之後還有新低,導致市場人氣異常低迷,市場最終能否走強還要看管理層的決策
㈢ 股票證券分析!
1 先從基本面分析,為什麼會走這樣的趨勢,有哪些消息導致出現的這種情況。
2 從技術面上分析,各個指標均線之類的,能分析出一堆來。
3 人的心理面的分析。
也就知道這些了,自己發揮吧 呵呵 加油~
㈣ N建行這個股票未來趨勢怎麼樣
中國建設銀行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這意味著工行、中行和建行這三家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在A股「會師」。從今年8月23日建行股東大會批准發A股,到今日的掛牌上市,建行以閃電般的速度實現「海歸」。渤海證券分析師田輝說:「建行回歸後,可以說中國銀行業中最有代表性、最優質的資產都上市了,A股的銀行股基本上可以代表國內整個銀行業估值水平。」 業界對建行今後盈利能力預期良好。對此,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行今後將有更多利潤來源於綜合化經營收益。目前,建行正在研究建立金融控股集團的可行模式,在現有業務領域的基礎上,組建金融租賃、保險公司、年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等。 多家券商對建行上市後的市場價作了預測。建行的估值區間為每股8元-9.6元之間,建議適當關注。
㈤ 求一份股票分析的作業,分析方面如下,
某公司上市,報表中顯示公司在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核心技術居於世界先進水平國家大力扶持重點項目,業績非常優秀。基金經理、機構投資者、大戶、中戶、散戶、人們紛紛對該公司進行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政策支持分析公司財務分析資產分析技術人員對K線,均線,MACD各種指標分析後一致看好該公司踴躍買入該股票,於此同時公司股東把手中股票紛紛賣出,之後由於行業市場激烈競爭利潤消減原材料上漲外貿出口降低消費減少媒體爆料產品對人體有害物質工廠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等等原因股價大跌跌跌不休。投資者看著報表指標欲哭無淚某些人跳樓某些人退出股市某些人繼續等待股價回暖。此時公司老總正在陽光沙灘度假放鬆心情,高官駕著新買的跑車去接女友,保薦人繼續為下一個上市公司做工作,管理層大力宣傳價值投資,組織團隊海外路演忙碌著。又一批投資者分析師開始投入到對某股的報表指標分析研究中!
㈥ 運用投資學證券分析基本原理,談談股票基本面分析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哪些
證券基本面分析,一般涉及到三個方面,宏觀的國家政策分析,中觀的行業分析,以及微觀的公司分析,通過這三個方面來判斷整體趨勢,給出一個大概的預計,這樣再投資的時候才能有依據!
㈦ 建設銀行的基本面分析,提出投資建議
建設銀行(601939)2010年1季度業績好於市場預期
凈利潤同比增長34%至352億元人民幣,或每股盈利0.15元,符合我們的預期,但是高於市場平均預測約5%。
亮點:
•手續費收入同比強勁增長42%。
•不良貸款余額季度環比下降5%。
•凈息差持平,變動趨勢好於其他大銀行。
不足:
•資本充足率下降26bps至11.44%, 低於對大銀行監管要求的11.5%。
估值與建議:
考慮融資攤薄後,建行A股2010年市盈率9.7倍,2010年市凈率1.82倍,股息收益率4.6%。鑒於攤薄後EPS10-11年復合增長仍能接近20%,凈資產回報率仍能保持在20%左右,我們目前估值在6-12個月的期限來看較為吸引,維持「審慎推薦」評級。
㈧ 招商證券如何操作建行配股
招行若進行配股,在其配股前必定會有一個相關配股的股權登記日,在那一個股權登記日收盤時持有600036這股票就能參與相關的配股(註:由於這次的配股只是按比例配售,非600036的股東不能參與)。若你持有4300股600036的股票,到那時候最多能認購1075股600036的配售股票。
不少股民聽到配股,以為是送給自己股票,很是開心。但其實配股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換種方式圈錢,這究竟對不對呢?讓我給你們說下去~
開始分析內容前,我來給大家先分享一下機構今日的牛股名單,正好還沒被刪去,立刻收藏起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配股是什麼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向原來的股東發行新的股票,從而籌集金錢的操作。也可以這么說,公司的錢有些不夠,想要把自己人的錢湊在一起。原股東有權決定是否行使認購權。
例如,10股配3股,這個的具體意思就是每10股有權依照配股價申購3股該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究竟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這就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
通常來講,配股價格低於市價,因為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進行確定。因為新增加了股票數,則需要去除權,所以說,股價會依照一定比例產生下降。
對那些沒有參加配股的股東來說,股價降低會導致他們出現損失。
參與配股的股東認為,雖然股票的單價下跌了,可好在股票的數量在日益增多。
另外,配股除權之後,尤其是在牛市填權的情況有可能出現的,也就是股票恢復到原價甚至高於原價,這種的情況下還有是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舉個例子來講,某隻股票前一天的收盤價為10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麼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在除權後的第二日,如果是股價上漲了,而且漲到16元的話,可是參與配股的股東在市場的差價(16-14=2)元這方面是可以獲得的。單憑這一點上看,是比較好的。
那麼對於股票分紅配股以及股東大會舉辦的各項重要信息,如何記錄呢?擁有這個投資日歷,能讓你輕鬆快捷的掌握股市信息:A股投資日歷,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麼操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配股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好還是壞?我們並不能一概下論,所以最主要的,需要關注公司怎麼去利用配股的錢。
因為有時候配股會被認為企業經驗不善或倒閉的前兆,並且還可能會遇到更大的投資風險,所以一旦遇到配股,最好先看清楚這個股票是好是壞,這公司的發展態勢是怎麼走的。
對這個股票未來發展趨勢不了解的小夥伴,快來點擊這,專業的金融分析師會幫你精準分析你持有股票的好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㈨ 學習證券投資分析對股票分析的幫助嗎為什麼
投資分喜好 方法要擇人 整體來看 不要看他人一家之言 東西不貴 去買本學學看 如果對你投資起到了相關作用 那麼 這就是你自身的投資升值 如果說看了 基本上投資沒什麼起色 那麼棄兒遠之 再去學其他的投資分析 總會有適合你的投資方法
㈩ 如何解讀證券公司對股票的評級
有一定比例的行業分析師的研究報告,在發出來之前,其實我們都能看到推薦的標的都在發出來前面一到兩天都大幅上漲了!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這就是這個行業裡面有它的利益鏈條,他在發布出來這些研究報告之前,已經把相關的內容提前給到他的核心客戶了,但是普通的中小投資者對不起,你不是核心客戶。
總之,分析報告什麼時候可以用了?就是個股技術上從底部起來,然後漲幅還不大的時候,從基本面上,個股後面的企業它的一個成長預期比較確定的時候,而且他的數據可以驗證他的一個成長邏輯的時候,這種分析報告才是有參考意義的,才是真實給投資者服務的一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