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交銀治理ETF聯接與交銀180治理ETF有什麼不同
兩者都屬指數型基金,都對應跟蹤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成分股。前者可通過銀行等網點和基金公司網站購買,後者只能用股票賬戶購買。
⑵ ETF基金是什麼意思收益如何給介紹幾支,
ETF基金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可以象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申購贖回也可以用證券賬戶象股票一樣在2級市場交易。收益和跟蹤的指數基本同步的。現在的ETF基金有以下幾只:159901 深100ETF(易方達深圳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159902 中小板 (華夏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159903 深成ETF(南方基金公司深圳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510010 治理ETF(交銀施羅德上證180公司治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510020 超大ETF(博時上證超級大盤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還沒開始交易510050 50ETF (華夏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510060 央企ETF(工銀瑞信上證中央企業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510180 180ETF(華安上證18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510880 紅利ETF(友邦華泰上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⑶ 請問"交銀治理"和"治理ETF"二支基金有什麼不同是同一個基金嗎
不是同一隻基金,是兩只基金,前者是ETF聯接基金,後者是ETF基金。
交銀治理是交銀治理ETF聯接基金,治理ETF是交銀治理ETF基金,差別在於多了一個「聯接。
前者是投資於後者的基金中的基金,適合基民。後者是直接投資股票的基金,適合股民。這兩只基金的漲跌是十分一致的,理論上,後者強於前者,畢竟前者是投資後者的,投資的方式就是前者必須持有90%以上的後者。
ETF聯接基金是一種十分特別的基金,是ETF基金的延伸,它們的區別建議你網路下,這里就不具體說了。
⑷ 對股票型ETF基金如何進行分析他適不適合購買
股票型ETF最好是定投。希望採納。
⑸ 關於etf現金差額的疑問
首先,你應該理解如下兩個基本的知識點
1、現金差額是針對用現金代替股票申購部分的,對套利的影響有限
例如其中一隻成分股要100股,昨天收盤10元,那麼你可以用100股去申購,也可以用10*(1+10%)*100=1100元去申購,多出來的那100元,就是預估現金
如果最後基金公司是以10.5元成功買入那100股,也就是實際只花了1050元,那麼它就應該歸還50元給你,這50元就叫現金差額
2、實際上的套利,是針對二級市場價格與iopv之差的
例如,它二級市場價格為0.9元,iopv為1元,那麼你通過二級市場花0.9元,再贖回為1元,那麼就賺了0.1元
然後,針對你問的問題
1、不是按收盤價,也是不是按申購價,而根據基金公司的實際價,基金公司是什麼時候按什麼價格買進的,才是什麼價。
不過,這個實際價是個平均價,每時刻都有大量的申購贖回活動,所以基金公司在收盤後,進行計算,計算出基金公司今天實際上買入該股總共花了多少錢,你們又總共交了多少錢,然後基金公司把差價歸還。
2、510010這事件是擺了烏龍
本來是不應該補回現金差額是88萬,這88萬本來是讓套利者賺到了才對
但基金公司以烏龍為由向套利者索回了88萬,才導致套利的失敗,這讓套利者很火,但也無奈和表示諒解,基金公司已經承諾向這些套利者補償部分收益。
3、套利套的是iopv與二級市場etf價格的差異,雖然受到現金差額的影響,但這個影響是十分有限的
從長期來考慮,預估現金和現金差額之間的差額不大。這樣,在制定ETF套利策略時,雖然是依據預估現金差額帶來的收益或成本來進行分析,而實際獲得的是現金差額,但是分析結果表明,如果長期進行ETF套利,那麼預估現金和現金差額之間的差額對套利的影響不大。
有不明,再交流吧,你寫得多,我也寫得多,大家都看到暈
⑹ etf基金哪個收益高
這個要看各個etf的權重股
一般來說
中小板etf和創業板etf波動比較大
50etf,180etf,300etf,深100etf,深成etf波動小
其他的etf流動性很差,不建議購買
注意我這里用的是「波動」,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不存在哪個etf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收益都是最高的
⑺ 什麼是治理ETF和上證50ETF有什麼不同
上證治理ETF是掛鉤上證治理指數的,指標股240隻。比上證50ETF涉及面更大,和滬深300ETF類似。
⑻ 股票型ETF類型有哪些
1、海外指數
海外資產配置現在也是熱門需求,海外ETF有港股指數、納斯達克、標普500、德國30等。
2、風格指數
現在ETF里有成長型和價值型兩種風格指數。
3、行業指數
按行業分類,現在ETF涉及到的行業不算很多,有地產、證券、金融、信息、醫葯、能源、消費等等。
4、主題指數
行業指數和主題指數有些類似,差別在於主題指數圍繞某一個概念或主題形成指數,成分股可能包含多行業,比如國企改革。
5、策略指數
目前策略指數ETF主要指加權方式不同:一般採用市值加權法。策略指數採用非市值加權,比如固定權重、基本面加權等等。
6、規模指數
即大盤—小盤指數,不同類型的規模指數反映了A股市場中不同規模特徵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我們常見的中證500、滬深300、創業板指數等。
⑼ ETF的分析有哪些
本文屬於我們陸續發布的ETF投資指南系列研究文獻,主要講一下分析比較ETF可以用到的一些專業方法。這篇文章的專業性比較強,適合基金投資行業從業人員閱讀。
在絕大部分投資者比較和分析ETF的時候,他們看的比較多的指標有:
上圖列舉的是五福資本(Woodsford Capital)對於其投資的ETF的費用標准明細。比如對於發達國家地區的股票類ETF,五福資本要求其總費率(TER)不超過每年0.15%。對於發展中國家股票類ETF,五福資本要求其總費率不超過每年0.25%。
2)跟蹤誤差。
對於ETF的跟蹤誤差,一般投資者看的比較多的是ETF的tracking difference和tracking error。
Tracking difference指的是ETF的業績和其追蹤的指數業績之間的絕對差別,tracking error指的是兩者差別的標准差。
在這兩個指標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另外兩個指標來判斷ETF的質量:
2A)Hurst Exponent。
Hurst Exponent主要衡量ETF相對於其追蹤的指數的超額回報(excess return)的穩定性。在一些ETF中,特別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ETF,其投資回報有可能會超過其追蹤的指數回報。主要原因在於,一些ETF可以通過將持有的股票租借給空頭(short)獲利。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搜索「伍治堅+ETF結構」找到相關文章進行閱讀。
當你在不同的ETF之中進行對比時,你會發現有些ETF可能會持續給投資者帶來正的超額回報。大致來說,這背後有兩種原因:第一、ETF基金經理的運氣非常好;第二、ETF基金經理運用了一些正確的方法提高了其投資回報。
Hurst Exponent可以幫助投資者去判斷,某一個ETF的超額回報的持續性有多高。Hurst Exponent的數值越高,該ETF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的持續性越強。如果某ETF的Hurst exponent數值超過0.5,這說明該ETF在過去幾年持續創造出正的超額回報,同時也預示它在未來幾年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的概率比較高。
2B)Kurtosis。
Kurtosis衡量的是ETF回報和追蹤指數回報之間的極端差別程度。Kurtosis的數值越高,代表ETF歷史回報中,其極端遠離指數回報(extreme excess return)的天數越多,因此該ETF的跟蹤誤差越不可靠。一個好的ETF,其Kurtosis應該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3)流動性。
一般來說,投資者用的比較常見的流動性指標包括ADV和Bid-ask Spread。
ADV(Average daily volume)衡量的是某個ETF的日均交易量。B/A spread衡量的是某ETF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買入/賣出價間的平均差別。
在這兩個常用的指標之外,投資者也可以考慮以下流動性指標:
3A)Implied Liquidity
Implied Liquidity衡量的是ETF隱藏的流動性。這個概念可能會令一些投資者朋友感到疑惑:流動性難道還分「公開」和「隱藏」的?事實上,很多ETF確實是有隱藏流動性的。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回到ETF的管理機制。每個ETF都有一個Authorized Participant(AP),而AP提供的服務之一,就是在市場有需求時創造出新的ETF。關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搜索「伍治堅+ETF買賣機制」,在該文中有更為詳細的解釋。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的ETF買賣雙方提供的可交易數量(volume),只是冰山一角。而Implied Liquidity,計算的就是某ETF在表面之下可能提供的真實流動性。下面是Implied Liquidity的計算公式:
Implied Liquidity = [(30 Day ADV * VP) / Stock Shares per Creation Unit] * Creation Unit Size
如果投資者交易的ETF數量比較大,那麼他就需要了解一下該ETF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實流動性。Implied Liquidity可以幫助投資者獲知該信息。
3B)Flows
Flows指的是持續進入或者離開某ETF的資金量。Flow和AUM的關系為:一個為流量,另一個為存量。流量的持續增加或者減少,會導致存量的變化,因此也會直接影響到該ETF的流動性。
相對來說,Flows對於高頻交易和日間交易投資者更加有用,值得緊密關注。
4)規模
每一個ETF的規模,都是投資者應該關心的最主要指標之一。相對來說,國外ETF的管理費都非常低(比如VOO每年的管理費僅為0.05%),國內ETF的管理費也不高(一般為0.4%~0.6%左右),因此一支ETF的規模涉及到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管理該ETF的基金經理是否能夠盈虧平衡,或者有盈餘以支撐其管理和研究團隊。如果規模太小,可能預示該ETF很難持續,說不定過幾年基金管理公司就需要將其關閉。
第二、ETF的規模太小的話,沒有做市商(Dealer)願意為它做市,因此會影響到該ETF的流動性。
第三、ETF規模太小的話,可能會帶有「大款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請網路搜索「伍治堅+大款投資者」,相關文章有更為詳細的介紹。
五福資本對於海外ETF的規模要求是,其管理的資金量至少為2億美元($200M),否則不予考慮。
在過去的十年中,ETF的管理規模呈現出高速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朋友開始對ETF投資感興趣。希望本專欄的「ETF投資指南」系列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ETF,並做出更為理性的投資決策。
⑽ etf基金有哪些
etf指數基金有很多,比如QDII基金典型代表有華寶油氣(162411)、標普500(513500)和香港中小(501021);場內貨幣ETF的典型代表有華寶添益(511990)、銀華日利(511880)、建信添益(511660)。
1、 QD基金是指國內投資者對海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的一種基金。目前國內的QDII基金主要投資美股市場、港股市場,典型代表有華寶油氣(162411)、標普500(513500)和香港中小(501021)等。
2、 場內貨幣ETF 場內貨幣ETF指的是可以交易的貨幣基金。相比於普通的貨幣基金,場內貨幣ETF的典型代表有華寶添益(511990)、銀華日利(511880)、建信添益(511660)等。
3、 黃金ETF 黃金ETF指的是投資黃金的指數基金,跟蹤的是現貨黃金的價格波動。目前黃金ETF基金主要有四隻,易方達黃金ETF(159934)、博時黃金(159937)、國泰黃金ETF(518800)、華安黃金ETF(518880)。
4、指數ETF 指數ETF是這四類ETF基金中數量最多、最常見的ETF金了。股民們熟悉的300ETF(510300)、創業板ETF(159915)、500ETF(510500)都是指數ETF基金。
拓展資料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別稱交易所交易基金,簡稱ETF,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具有可申購贖回、上市交易等特點。
根據投資方法的不同,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目前國內推出的ETF也是指數基金。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是指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基金,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凈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