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劉煜輝股票分析師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買入和賣出時間 2025-08-06 14:39:36
中國建築股票牛 2025-08-06 13:56:23
航空科技股票有哪些 2025-08-06 13:49:11

劉煜輝股票分析師

發布時間: 2022-08-02 13:13:57

『壹』 1000分 求2009 CPI ppi分析

2009年9月CPI、PPI數據分析預測

按照例行發布規律,國家統計局將於本周四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季度新聞發布會,屆時包括三季度GDP、9月CPI、PPI等宏觀數據將悉數亮相。對此,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宏觀數據將繼續向好,增速會較二季度進一步提升,三季度GDP增速可能達到9%,全年保八基本沒有懸念。

10月以來,接受《財經》問卷調查的21位經濟學家中,有19位經濟學家提供了9月CPI和PPI同比增長的預測數據。他們對9月CPI預測數的算術平均值為-0.8%,PPI預測數的算術平均值-7.1%,降幅均比8月收窄。

8月,CPI同比下降1.2%,PPI同比下降7.9%。8月降幅較7月均有所收窄。由於2008年同期物價水平較低以及近期經濟逐步回升,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9月CPI和PPI同比降幅將繼續減小。

「9月物價同比降幅將繼續收窄,CPI、PPI季節調整後環比趨勢已先後轉正。」興業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董先安說,通縮趨勢已被遏制,中國經濟正在進入零通脹與低通脹區間。董先安預測,9月CPI同比下降0.7%,PPI同比下降7%。

商務部數據顯示,9月食品價格保持平穩,環比略有上升。商務部編制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從8月31日的118.23上升到9月27日的119.22.。這一指數覆蓋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糧食、食用油等八大類食用農產品。

同期,商務部編制的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略有下降。從 8月31日的122.88,降至9月27日的121.85。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經濟增速進一步反彈,物價水平將進一步回升。不過,由於不少行業產能過剩仍未明顯改善,近期乃至2010年,都不會有太明顯的通脹風險。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10月19日表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進展不快。不少領域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有的甚至還在加劇。

國務院已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六大行業列入重點調控目錄,將運用產業、環保、土地、金融等手段,對這些行業進行調控和引導。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認為,由於產能過剩以及外貿形勢仍不確定,2010年中經濟增速可能僅接近9.5%的趨勢增長率。他說,「出現超過5%的惡性通脹可能性不大。」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 由於CPI通脹近期不會對經濟造成威脅,政府政策將更關注增長和就業。因此,「在2009年年底之前,不太可能採取任何實質性的緊縮政策。」從實際GDP增長率和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之間較強的相關性來看,09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企業利潤將會出現大幅提高。他預期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可達9%。

三季度經濟加速回升。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研究室主任高輝清表示,在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帶動下,經濟走上不斷復甦的通道,加上08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預計三季度GDP可能達到9%。

申銀萬國也在秋季策略報告預測,中國宏觀經濟將繼續V型反彈之勢,預計三、四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9.2%和10.1%。

而高盛、摩根士丹利兩大機構更為樂觀地在最近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三季度GDP或將達到9.5%。高盛認為,中國實體經濟可保持復甦勢頭,通貨緊縮有望宣告終結,因此預計三季度實際GDP增速會接近9.5%。摩根士丹利同樣預計GDP同比增速有望恢復至9.5%的水平。

9月CPI、PPI降幅將顯著減少。多家機構預測,9月份CPI和PPI同比降幅將進一步收窄,並進一步向正值靠攏。由於翹尾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CPI、PPI同比仍難走出負增長態勢,但環比持續維持正增長將推動同比降幅繼續減少。在翹尾因素逐漸弱化後,CPI、PPI同比增幅均有望在11月份轉正,也不排除CPI同比增幅在10月提前迎來「轉正」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預測,食品價格環比維持在高位,非食品價格環比上升,將使9月CPI環比增幅可能為0.5%-0.7%,較8月小幅擴大。相應地,CPI同比增幅將大幅回升至-0.7%到-0.5%。

交通銀行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也認為,雖然9月份翹尾因素與8月持平,但農業部和商務部監測的農產品價格在9月份雙雙回升,使得9月份CPI同比降幅與上月相比繼續收窄。

與CPI趨勢類似,PPI同比增幅繼續收窄。中金預計PPI環比漲幅將縮小至0.2%-0.4%,同比增幅為-7%到-6.8%之間。興業銀行則預計PPI同比增幅為-7.1%到-6.5%之間。

(信息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貳』 求ukiss 金起范的韓文cy 地址

,這好像是今天最為醒目的一點,在經歷了07年的輝煌和08年的沉寂之後,以激情看多聞名的老沙同志又出山看多到4000點了,好事耶?壞事耶?這一點甚至超過了筆者對經濟數據的關心,因為當前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已經持續很久,相信明天公布的經濟數據不管有多好都不會更加超乎預料,安吉源頭酒家,而想必極端樂觀的情緒背後,也不會出現什麼超乎預料的不好的數據,所以說,已經充分被市場反應的經濟數據應該不會對市場產生更大的影響。

因此筆者更加關注市場情緒的走向,實際上在最近一個月的市場走勢中,市場情緒可以說成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尤其是在等待市場大幅調整未果之後,此前觀望的資金正開始被動性買入股票,這其中包括不少此前看空的散戶投資者,包括在募集資金完成後快速建倉的機構投資者,包括一些剛剛入市的新資金,在市場的不斷上漲中不得不不斷被動買入股票,而這些資金又進一步的推動了指數的上漲,形成了往復進行的循環,而且如今超出過去任何時候的充裕流動性成為了不斷的資金供給來源,如果再加上儲蓄資金流轉,未來又一次泡沫已經在醞釀中。

當然,按照格林斯潘老先生的說法,泡沫難以預測,泡沫也難以消除,只有到泡泡破滅的時候你才會看清楚,在此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吹泡泡的人。

我們現在還在吹泡泡,即使有樂觀的人認為股市只是反映了經濟復甦的結果,但筆者並不這樣認為,高市盈率高市凈率都是泡泡正在擴大的體現,部分基本面並未根本改善的股票創出歷史新高也同樣是吹泡泡的表現,看新聞炒股票的人的增加更是泡泡增大的表現,市場資金的充裕供給在沒有逆轉之前,可能這個泡泡我們還會繼續吹下去,但恐怕最終的結果就是另一次6124的再現,筆者衷心希望我們的股市能夠從資金推動型轉為真正的業績推動型,但是現在看,短時期內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暫時與泡沫一起共舞吧,但是要在市場逆轉的時候即使逃出來,否則你就會再一次受到泡沫破滅的傷害,筆者認為現在應該以跌破3000點作為市場漲勢結束的一個信號,在此之前仍可謹慎參與吹泡泡的游戲,安吉源頭酒家。

個股方面可關注樂凱膠片,從2月份至今已經橫盤震盪超過三個月,近期有明顯放量跡象,公司08年年報顯示公司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已在08年底完成設備的整體安裝和調試,未來將進軍太陽能電池製造領域,這一題材如得到市場認同則有望引發新一輪上攻走勢。

本欄所提股票,僅做為參考之用,不做推薦,據此買入,盈虧概不負責。

新聞眼:

6月份經濟數據7月16日發布 專家預計二季度GDP達7.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09年7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介紹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據此前眾多經濟學家預測:6月份CPI降幅收窄至-1.3%,PPI增速或為-6.9%,二季度GDP增速或反彈至7.5%。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祝寶良及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對6月份CPI預測為-1%;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對6月份PPI同比給出了-7.6%的最大降幅,劉煜輝的預測值為-6%。

(數據依然可能較為樂觀,這繼續支持了經濟復甦的預期,但經濟復甦能否支撐當前股價還是存疑)

商務部:家電汽車以舊換新將拉動消費5000億

國務院近期決定實施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成為擴大消費的又一力舉。商務部部長陳德銘14日表示,今年全國汽車報廢量將達到270萬輛,家電報廢量近9000萬台,如全部更新將拉動消費需求5000多億元。陳德銘是在全國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工作會議上發表上述觀點的。

(近期汽車股上漲可能與此有關)

姚剛:創業板最快7月底受理IPO申請

創業板市場啟動正式進入倒計時。來自全國各駐地36家證監局、68家保薦機構、68家會計師事務所和120多家律師事務所的530多名代表,14日齊聚京城,參加由中國證監會組織的創業板發行制度培訓會議。

(新的資金需求點也開始出現)

大小非今年累計減持540億 19家公司規模超10%

進入2009年,A股節節攀升,上證綜指從年初的1849點一路攀升至3145.16點,整體漲幅已達72.73%。與此同時,大小非減持套現步伐也隨之逐漸升溫。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大小非減持合計約為54.98億股,按照減持期間均價計算減持的市值約為541.40億元(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統計),減持比例超過10%的個股達到19家。

(大小非減持表明實體經濟對目前估值的判斷)

A股新增開戶數小幅回落 交易活躍度創1年多新高

中國股市上周波動加劇,但周線四連陽的走勢依然令投資者入市熱情高漲。受此影響,上周新增開戶數盡管小幅回落,但依然維持高位,安吉源頭酒家。同時持倉帳戶數也結束連續兩周的回落,此外市場的寬幅震盪令交易活躍度再創08年來新高。

(市場持續活躍會否引發新一輪儲蓄資金入市?)

綜述:高盛業績超預期 美股小幅上揚

受高盛業績好於預期消息推動,美股在昨日大漲後周二小幅上揚。今日公布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提醒投資者上市公司仍面臨著多種挑戰。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27.81點,報收8359.49點,漲幅為0.3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6.52點,至1799.73點,漲幅為0.36%;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了4.79點,報收905.84點,漲幅為0.53%。

(美股目前仍屬反彈)

『叄』 如何看待國內如劉煜輝、高善文、任澤平、李大霄這類忽悠型經濟學家

劉煜輝我對他印象不錯,只讀過一篇文章,很多數據恰好是我需要的。

高善文,呵呵哈哈,沒見過什麼世面以為自己見過的就是最好的。不值一提,看過的他的文章都是那些扯淡的宏大敘事,粗看熱血沸騰,細想不著邊際完全沒用。

任澤平,哈哈哈哈,還是有水平的,沒水平也不會得到那些工資,比公開的和你想像的他得到的工資多多了,要按倍數計算。整體分析中規中矩,穩穩當當。

李大霄是這幾位中最拿不上檯面的大忽悠,基本談不上水平。但長了一張忽悠中老年婦女的臉,能給他們公司帶來穩定客戶,他愛忽悠就忽悠唄,丟臉的是他自己。




『肆』 天風證券首席分析師劉煜輝對於樓市是什麼觀點

中央決策層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劉煜輝也認為,房子的資產屬性要重新定位,也就是說要通過一系列的公共選擇的政策手段來重新定位資產背後蘊含的金融屬性。而就目前的房市調整來看,主要是削弱房子的金融屬性,實際上也就是削弱它的貨幣信用創造能力。

『伍』 什麼是影子銀行,

按照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影子銀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

國內的「影子銀行」,並非是有多少單獨的機構,更多的是闡釋一種規避監管的功能。如人人貸,不受監管,資金流向隱蔽,是「影子銀行」。幾乎受監管最嚴厲的銀行,其不計入信貸業務的銀信理財產品,也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有三種最主要存在形式: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中國銀監會發布2012年報首次明確影子銀行的業務范圍:「銀監會所監管的六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商業銀行理財等表外業務不屬於影子銀行。」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陸』 影子銀行的中國情況

「銀信合作」是指銀行通過信託理財產品的方式「隱蔽」地為企業提供貸款。其運作模式為:某房地產商開發房產項目資金短缺,銀行因監管等政策原因貸款額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貸款,信託公司以中間人角色出現,以房產商待開發項目為抵押,設計基於該項目現金流的理財產品,其周期一般為1年到1年半,並委託銀行代銷,由投資者購買,房產商獲得項目資金,項目開發完畢並銷售,房產商支付給銀行託管費,信託公司服務費以及投資者收益。
具體來說,通過銀信合作,銀行可以不採用存款向外發放貸款,而通過發行信託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並向企業貸款。由於信託理財產品屬於銀行的表外資產而非表內資產,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銀監部門的監管。銀信合作模式:此前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劉明康曾提出,銀監會對會造成高杠桿率的「影子銀行」和銀信合作高度關注。這些機構提供流動性、提供信貸,就像銀行和保險公司一樣。他們的工資比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高,但他們的風險和成本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計量。 通脹持續走高,銀行緊縮銀根、中小企業資金飢渴,2011年,中國金融業的生態正發生深刻變化——越來越多資金「跳」出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以各種渠道進入實體經濟。「影子銀行」,漸漸浮出水面。
「影子銀行」是一個體系,指稱那些脫離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借貸平台,比如委託貸款、信託、小額信貸乃至典當行,也包括「灰色」的民間借貸甚至高利貸。「影子銀行」正野蠻生長,一則頑強,民間對它有很大需求及培育它發展的土壤;二來其「看不見」的部分,對現有規則和監管發出了強力挑戰。 但是,「影子銀行」規模到底有多大,迄今難有定論。原因之一是它生長太快,以至於還沒有清晰而統一的概念:有人認為融資擔保不算「影子銀行」,因為其資金本質上是銀行信貸;有人認為私募股權融資、風險投資應納入范疇,有人卻建議只計算借貸、忽略股權投資,因為股權投資對信貸的替代作用不明顯。
SG Research近期在一份研究報告當中指出,要估計出這種放款行為的准確規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估計,大致應該有近3萬億元人民幣(4700億美元)已經從傳統的商業貸款渠道流到了地下銀行業務當中。野村的估計則是,中國的整體影子銀行貸款規模已經達到8萬5000億元人民幣,他們的結論是,市場對此必須予以嚴重關注了。 「錢太多了,銀行裝不下」———這是各國出現「影子銀行」的共同原因。
以民間借貸為例,其蓬勃發展的背景,是民間資金的大量沉澱。資金要尋求保值增值,除了購買資產外,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拆借。
從世界范圍看,「影子銀行」都源於流動性泛濫,但各國金融環境不同,又造成了「影子銀行」形態的分化。
美國金融危機前貨幣寬松,金融創新不斷深入,各類衍生品交易紅火,「影子銀行」以交易證券化房地產貸款為主,也因此被指為危機元兇之一。
中國的情況不同,在金融管制、資金壟斷下,「影子銀行」資金多投向中小企業。大型國企能以低廉利率從銀行獲得大筆貸款,中小民企則普遍通過「影子銀行」獲得資金,形成金融「雙軌制」。
也有分析師認為,影子體系得以發展壯大,是因為正規金融領域的利率受到嚴格管制,並保持在狹窄的區間內。與此同時,擁有過多儲蓄的企業家和其他富裕個人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在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之際,他們無意把錢存入銀行。 當前銀行業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包括防範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信貸風險和「影子銀行」風險。在防控「影子銀行」風險上,要嚴格按照時間表做好銀信合作表外轉表內的工作,加強「影子銀行」問題的調查研究,做好跟蹤分析。
「影子銀行」相當一部分業務被稱「銀行的影子」,好處顯而易見:它們靈活、充滿創新意識,對當地中小企業的了解更透徹,能有效地解決傳統信貸「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記者采訪過的一些機構,多年來壞賬率、代償率為零。
不過監管層也意識到了「影子銀行」的風險,尤其是時下許多公司「掛羊頭賣狗肉」,做起高利貸生意。今年6月,廈門發生「融典擔保」資金黑洞事件,賬面虧空37億元,已然敲響警鍾。「影子銀行」創新的工具以及隱秘的融資渠道,更讓資金流動量極大增加,這又在很大程度上令收緊銀根的金融緊縮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實際上,監管部門已開始嘗試出手化解。2011年1月,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需在年底前將銀信合作業務從表外轉入表內,受存貸比的限制;未轉入表內的,信託公司則應按10.5%的比例計提風險資本;5月,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會上表示,要重點防控平台貸款、房地產信貸和「影子銀行」風險。
不過,只憑銀監會一家很難把「影子銀行」管住,不少業態存在多頭管理。例如典當行、融資租賃受商務部管理、融資擔保受金融辦、財政部乃至中小企業局的主管。
根據央行的解析,社會融資總量涵蓋了10個單項,但這仍無法覆蓋真實世界的資金渠道,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均未計算入內,體量龐大的民間借貸也被排除在外。
「除非進行金融改革,讓銀行有足夠的動機貸款給中小企業並實現貸款的多樣化,否則恐怕就難以降低黑市的重要性和生長。」有專家如是稱。 201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中國境內信貸風險提出警示。「雖然中國銀行業維持了較低的不良貸款率,但市場對其信貸質量,尤其是對小微貸款的擔憂可能會嚴重影響非銀行借貸機構。」GFSR報告顯示,目前,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一帶國家的銀行市凈率(PB)均較2010年水平嚴重下滑,其中以中國銀行業的下降幅度最高,市凈率最低。
IMF還提醒投資者需警惕中國的信貸風險、流動性錯配及非銀機構的道德風險。
GFSR報告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影子銀行」急速膨脹。近期內地經濟放緩,整體信貸受到壓制,非銀行信貸的重要性反而增加。這使得私人企業能得到更多的信貸資源,但也對全國的金融穩定帶來挑戰。
IMF數據顯示,從2011年起,在中國的融資結構中,信託融資急劇增加,從2011年一季度占總體融資額的20%以下,增至2012年二季度的約30%。委託貸款亦快速增長,2011年三季度,此類貸款占國家總體融資額的比例曾高達60%,2012年二季度,上述數字已逐漸降至約25%。
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中,非正式貸款者是最不透明的,大約佔了全國GDP 6%至8%的份額,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目前,這些企業正面臨較高的信貸風險,體現在借貸利率高達20%或以上。受中國經濟下滑影響,這些非正式貸款者正面臨急劇上升的不良貸款。
「中國的影子銀行是我們比較擔憂的一個領域。過去幾年,中國的影子銀行通過各種貸款工具和中介機構迅速增長,這的確是一個風險。」IMF負責人表示,通過影子銀行提供的借貸總額佔中國GDP的比率高達40%。目前情況來看,加強影子銀行監管非常重要。 影子銀行的產生是金融發展、金融創新的必然結果,作為傳統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在服務實體經濟、豐富居民投資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影子銀行風險具有復雜性、隱蔽性、脆弱性、突發性和傳染性,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
A面:談「影」色變
由於影子銀行通常接收的是銀行體系不願或無法發放的「次級信貸」,風險控制能力也弱於銀行體系,因此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也備受關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曾發文指出,「影子銀行市場呈現的無序狀態讓人憂心」。中國社科院金融試驗研究室主任劉煜輝也曾發出警示,「影子銀行是中國信用風險的『重雷區』。」
B面: 逆光飛翔
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銀監會副主席王肇星曾撰文指出「影子銀行體系是整個金融體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正規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

『柒』 什麼是 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影子銀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

影子銀行系統的概念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並被廣泛採用,又稱為平行銀行系統,它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影子銀行通過銀行貸款證券化進行信用無限擴張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核心是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系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系。這種信貸關系看上去像傳統銀行但僅是行使傳統銀行的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即類似一個「影子銀行」體系存在。

(7)劉煜輝股票分析師擴展閱讀:

當前銀行業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包括防範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信貸風險和「影子銀行」風險。

影子銀行的運作方式如下:

某房地產商開發房產項目資金短缺,銀行因監管等政策原因貸款額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貸款,信託公司以中間人角色出現,以房產商待開發項目為抵押,設計基於該項目現金流的理財產品,其周期一般為1年到1年半,並委託銀行代銷,由投資者購買,房產商獲得項目資金,項目開發完畢並銷售,房產商支付給銀行託管費,信託公司服務費以及投資者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影子銀行

『捌』 求對2007年a股市場總體評價,復制粘貼即可,要詳細專業

【前言】在消息面和國際匯市美元走低的雙重推動下,昨天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中間價首次突破7.77,盤中價和收盤價更是首次突破7.76,中間價、盤中價、收盤價全部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
==本文精彩導讀==
(一)熱點聚焦
1、人民幣匯率突破7.77
2、人民幣升值主動性增強
3、造紙業:看好擁有上游和技術優勢的公司
4、造紙業:07年投資要點及建議2隻股評級
(二)A股聚焦
5、階段調整帶來局部機會
6、箱體震盪取代主升浪!
7、調整未結束謹慎對反彈
(一)熱點聚焦
單日漲幅0.21%創紀錄
人民幣匯率突破7.77
昨天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7615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大幅升值了161個基點,幅度達到了0.21%,創出了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這樣,新年僅僅過去一個多月,人民幣匯率累積升值幅度就已經達到了0.61%,匯改以來的累積升幅也已經達到了4.49%。
在詢價交易中,人民幣匯率最低為7.7623,最高則達到了7.7548,也是匯改以來首次突破7.76,最後報收於7.7585,人民幣較前日收盤價大幅升值了154個基點;在競價交易中,人民幣匯率最低也僅僅觸及了7.76,最高則達到了7.7550,最後報收於7.7561,較前日大幅上升了171個基點。(中國證券報)
預期推動 人民幣升值奏出最強音
161個基點的單日漲幅、7.7615的中間價、7.7548的盤中價、7.7585的收盤價。2月份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幾乎在每項重要數據上都創出了匯改以來的新紀錄。
對於新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來說,創新高已是司空見慣。截至昨天,在今年已經結束的21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經是第九次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了472個基點,幅度達到了0.61%,匯改以來的累計升幅也達到了4.49%。
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昨天的大幅上漲雖然有著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歸根結底,預期才是推動人民幣升值的最強動力。
創新高已成習慣
新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創新高幾乎已成為習慣。算上昨天,在今年已經結束的21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匯率9次創出了匯改以來的新高,幾乎每隔一個交易日就要創一次新高。期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突破了7.80、7.79、7.78、7.77四個整數關口,盤中價更是在昨天首次突破了7.76。
即便如此,人民幣匯率單日升值幅度如此之大、在各項重要指標上都創出紀錄,這在匯改以來十分罕見。
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不但中間價強,交易價更強,在中間價首破7.77的情況下,盤中價和收盤價更是首次突破了7.76關口。在詢價交易中,人民幣匯率最高達到了7.7548,報收於7.7585,在競價交易中,最高達到了7.7550,報收於7.7561,都大幅提升了此前的最高紀錄。
這說明,投資者對於人民幣的後續走勢仍十分樂觀,因此在交易過程中大量拋空美元做多人民幣,不少接受記者采訪的銀行外匯交易員也都證實了這一點。
預期是人民幣最強推動力
對於昨天人民幣大幅升值,從消息面上可以得到如下幾種解釋:首先,受美聯儲會議聲明以及美財長保爾森講話的影響,周三紐約匯市美元走軟,昨天的亞洲匯市上美元也出現了大幅動盪,這直接導致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創新高。
其次,從內部因素看,昨天有消息顯示,今年我國外匯體制改革將有大動作,今後我國匯改有望多方面出手,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理順外匯供求關系、緩解高順差壓力、抑制流動性過剩等舉措均可能出台,在人民幣升值已成大趨勢的背景下,消息面的上述變化進一步提振了短期內市場做多人民幣的信心。
申萬研究所研究員梁福濤認為,上述消息面的變化可以說是刺激人民幣匯率走強的最直接因素,但從根本上來看,預期才是推動人民幣今年以來快速升值的根本因素。
梁福濤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以後,抑制外貿順差的過快增長和外匯儲備的快速增加已經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在追求外貿平衡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無疑是重要手段。如果增加人民幣匯率在調節外貿平衡中的作用,必要的快速升值必不可少。
另外,剛剛公布的2006年經濟數據也進一步提高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由於去年我國GDP增速遠遠快於預期,這就從基本面上對人民幣走勢形成了支撐,這同時還進一步打開了人民幣升值的空間。
其實市場本身已經對這種預期做出了最好詮釋。今年以來,即便是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回調的幾個交易日中,其交易價總是遠遠強於中間價,顯示不管中間價如何變化,卻並不能改變市場看多人民幣的現實。正如一位銀行外匯交易員所說的,當整個市場都預期人民幣將快速升值時,又有誰敢冒險買入美元呢?(中國證券報)
首破7.77元關口 人民幣升值主動性增強
今年以來人民幣第九次改寫新高在昨日出現,7.7615元的中間價令人民幣首次升破7.77元關口,也以161個基點創下了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人民幣匯改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達到了4.49%,今年的累計升值幅度則攀上了0.59%。
觀察自去年第四季度至今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軌跡可以發現,人民幣快速走高與美元強勢同時出現的特徵不斷出現。專家指出,這說明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主動性正在增強。但這也反映了市場對於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在增加,並不利於匯率彈性的增強。
"人民幣匯率的走高可能與前天美聯儲宣布繼續暫停加息和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中國匯改應加快有關。"商業銀行交易員指出,前日美聯儲有關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的措辭非常溫和,未給美元走勢帶來任何支持。此外,保爾森還向國會表示,將繼續敦促中國加快匯改步伐。
但是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人民幣昨日的沖高緊隨外部壓力的出現而至,這更多的是一種巧合,"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已經形成,這些事件只是增加一些細節的修飾,並不能影響人民幣升值的整體走勢。"
而支持人民幣整體上行趨勢的,還是在於其升值主動性的增強。"自從人民幣匯率破8以來,其升值就明顯趨向主動。"劉煜輝指出,匯改之後有很長時間人民幣的走強是由於美元的走弱而帶動,升值具有一定的被動性,但是從去年第四季度之後,人民幣走強與美元堅挺往往同時出現,這與兩個貨幣之間此消彼漲的一般常理相悖,人民幣升值的主動性在增強,"匯率這個變數作為宏觀調控和解決國際收支問題的手段,可能正在被貨幣當局更多地考慮。"
這一主動升值特徵在今年1月份表現得更為突出。數據顯示,美元指數從年初的83.7點左右一路穩步走高,最高時已經超過85點,但是在這期間人民幣也是一路上沖,破位多個重要的心理關口,屢次創下新高。
有銀行交易員分析指出,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預期,持有人民幣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操作,因此美元拋盤一直規模較大,也就造成了匯率的步步走高。
但是這樣一致的升值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人民幣彈性的增強無形中製造了障礙。劉煜輝指出,任何金融產品的價格都只有在市場出現分歧的時候才會形成較大波動,"如果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是佔主導性的,那麼放寬人民幣匯率的日間波幅限制意義就不是特別大。"
從昨日交易市場的價格走勢來看,中間價高開之後給市場帶來的指引作用也令市場中對人民幣走高的預期激增,大量美元賣盤造成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早盤一度快速下沖,1個交易日之內連破7.77和7.76元兩個關口,在詢價市場和撮合市場分別探至7.7548和7.7550元的低點;下午之後隨著美元買盤的出現才稍有好轉,最終分別收於7.7585和7.7561元,分別較前日下跌154個和171個基點。(上海證券報)

升值受益行業追蹤:
造紙行業 看好擁有上游和技術優勢的公司
流動性的增強在繼續推高公司的估值,以3.0%無風險利率測算公司估值可能對現階段的投資更具意義,但投資風險也可能相應增加。維持行業中性評級,並繼續看好擁有上游的岳陽紙業和塗布技術領先的太陽紙業。
流動性繼續推升估值
基於對長期無風險利率的判斷,我們在前期對紙業公司估值過程中一直採用4.0-4.5%。由於市場流動性的不斷增強,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趨降,而7、10年期國債利率也維持在2.8-3.0%的低水平,這可能形成市場對無風險利率持續低位的預期,它進而推高了公司的估值。
這種預期將持續多久我們難以判斷,但它確實顯著地影響著當前的公司估值,並仍可能延續下去。由於低長期利率仍可能持續一段時期,以3.0%無風險利率測算的公司估值可能對現階段的投資更具意義,但投資風險也可能相應增加。
繼續看好擁有上游和技術優勢的公司
在我們的紙業估值體系中,原料控制力和產業競爭態勢是高端的盈利能力決定因素。由於紙業過剩是長期趨勢,技術優勢成為享受不充分競爭以迴避市場過剩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繼續看好擁有上游的岳陽紙業(600963)和塗布技術領先的太陽紙業(002078)。
岳陽紙業(600963):在極少數採取林漿紙一體化的紙業上市公司中,岳陽紙業的上游盈利趨勢是最為明朗的。基於增發後業務的預期,我們測算公司當前的合理價值為13.2元,半年後和一年後的合理價值分別為17.0元和20.8元。
這個價值尚未包含對公司未來再融資和林地繼續擴大的預期:
在再融資方面,由於融資是企業必然行為,上述基於自然增長的估值屬於較低的水平,它在半顯性期的自然增長率由24.3%下降到8.0%。融資增長取決於融資額,而融資額無法預期。在假設年均增長率為20%的情況下,我們測算公司目前的合理價值為15.8元,半年及一年後的合理價值分別為20.4元和25.1元。
在新增林地方面,大股東泰格林紙集團規劃到"十一五"末建成65萬公頃(合975萬畝)林地,本次定向增發集團向上市公司轉讓持有的全部茂源林業公司股權及注入國有林地19萬畝,顯示了集團做大上市公司的決心,105萬畝林地預計不是岳陽紙業的最終權益林地面積。我們測算,公司每增加8.4萬畝林地,EPS將增加0.035元,價值會提高1.2元/股。
維持對公司股票"推薦"的評級。
太陽紙業(002078):太陽紙業憑借多年積累的塗布紙技術優勢,歷史上一直在市場上端享受不充分競爭,募集項目液體包裝紙將再一次提高產品檔次。隨著07-08年公司兩條漿線的投產,公司產品成本將下降,毛利率會得到提升,在高效經營下ROE仍將處於紙業高端。
公司目前的合理價值為26.1元,半年及一年後的合理價值為28.7元和31.4元。盡管我們長期看好太陽紙業的估值,但目前的價格並不具有明顯的吸引力,維持"中性"的投資評級。(國信證券)

造紙行業:2007年投資要點及建議 2隻股評級
紙的消費:目前接近6000萬噸,約佔全球的16%。00~05年的年均增長率11%,預計05~10年的年均增速為7%,基本與GDP同步。2010年的總量將超過8000萬噸,與消費量最大的美國目前的水平相當。
紙的供給:目前基本與消費量持平。00~05年年均增速13%,高於消費的增速;預計05~10年的年均增速為8-9%,略高於消費的增速。0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紙品的出口已經大於進口。我們的判斷是,這將演變為一個長期趨勢,可以持續10年以上。主要原因是,中國造紙企業已經開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
競爭格局:市場分散與強者恆強。國內仍有3000多家造紙企業,還沒有1家企業佔全國總產能或總收入的市場份額超過7%。但是,在部分產品上,強者的特徵已經十分突出。例如,金東紙業銅版紙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華泰股份新聞紙的市場份額接近30%。隨著國內總產能供大於求,企業兩級分化的局面將繼續演變,行業兼並重組將加速。我們判斷,中國市場在2010年將出現千萬噸級的造紙企業,可以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大企業相提並論。我們認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1)擁有全球最好的造紙設備;2)相對較低的能源和勞動力成本;3)在大的經濟實體當中,中國仍將是增速最快的市場。
財務表現:行業毛利率水平基本維持在14%上下,凈利潤水平在5%左右,全行業的收入規模大約在3000億元(不含紙漿和紙製品)。全行業平均總資產負債率高達62%。行業表現出來的特徵是高負債進行的產能擴張和產品結構升級。我們預計,隨著產能增速的放緩,行業的負債比重將會降低,現金流狀況將會得以改善。
產品趨勢:從消費量的增速來看,00~05年,增速最快的是白紙板(17.6%)、箱紙板(16.9%)和新聞紙(16.4%),而包裝用紙(1.8%)、特種紙(7.3%)和瓦楞原紙(9.1%)的增速相對較慢。從消費量的比重來看,新聞紙(比重6.0%)、塗布紙(6.1%)、白紙板(14.6%)、箱紙板(18.8%)、書寫印刷紙(18.2%)等主要品種的比重在上升,而瓦楞原紙(17.5%)、生活用紙(6.9%)、包裝用紙(8.7%)、特種紙(1.9%)等比重有所下降。我們判斷,未來5年,塗布紙的比重仍會有所上升,新聞紙、書寫印刷紙的比重將會有所下降,但國內消費的增速都會下滑。
價格變化:02~06年,原材料價格處於上升周期,國內進口軟木漿價格上漲超過30%;但是,由於國內紙品產能擴張較快,新聞紙、輕塗紙、銅版紙、白卡紙等主要品種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4~10%)。我們的判斷是,07年白卡紙和新聞紙價格有反彈的可能(產能已釋放完畢),而輕塗紙和銅版紙仍有下降的壓力。而紙漿的價格趨勢是,針葉將保持在高位(美元相對加幣貶值、新增產能有限),預計2007年的平均價格為750-770美元/噸;闊葉漿的價格將會小幅度下降,預計2007年的平均價格為600美元/噸,亞洲和南美有不少新增產能是主要原因。
總體評價:2007年將是出口大於進口的一年,出口將會演變為大趨勢;國內產能的擴張步伐將會放緩,行業整合將會深化;原材料的價格總體來講預計將會是向下的趨勢(廢紙價格短期有一定壓力),而紙品價格下降壓力將緩解,部分紙品價格有上升的可能。
投資建議:
短期繼續看好華泰,主要理由:1)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聞紙企業;2)出口銷量大增可帶來盈利可持續增長;3)目前估值水平並不高,07年的市盈率僅13倍。關鍵點:新聞紙的價格不再下降。
長線看好晨鳴,主要理由:1)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中國造紙企業之一;2)07年業績存在反轉的可能;2)如果業績能夠達到股改時的承諾,對應的07年市盈率水平不到10倍。關鍵點:07年1季度的業績能實現大幅度增長。

(二)A股聚焦
反彈力度明顯弱於前期
階段調整帶來局部投資機會
對於周三市場的暴跌,市場總體反應明顯過激,一旦這種殺跌動力得到有效釋放後,大盤將會重新回到相對平穩的運行軌道上來。事實上,從昨日盤中超過半數股票上漲、30多家個股漲停的總體表現看,當前市場仍然蘊藏著較強的做多動能,總體強勢格局仍然難以動搖。
階段性調整序幕已經拉開
不過即使如此,大盤階段性調整的序幕還是就此拉開,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作為本輪行情風向標的大盤藍籌股群體已經進入全面修整階段,從工商銀行、中國人壽為代表的金融股,到萬科A、保利地產為代表的地產股,再到中國石化、寶鋼股份為代表的石化、鋼鐵股,均出現了短期見頂回落跡象,最終決定市場進入全面的修整期。
二是來自管理層對"泡沫"擔心而採取的一系列調控,包括限制資金流入、融資融券以及股指期貨延後推出等等,直接抑制了投資者繼續大舉做多的信心。
三是來自市場內在調整的要求,截至目前,本輪行情自2006年初啟動以來已經基本完成了從成長股、價值股再到投機股、補漲股的一輪完整牛市上升行情,雖然當前市場仍有內在上升動力,但已經很難引領大盤繼續出現明顯的上攻。隨著年報業績的逐步披露,越來越多公司股價將逐漸迎來真正的考驗,而調整通常也是該階段最主要的特徵。
平穩應是調整期主基調
大盤並不具備深幅調整的動力和基礎。
首先,從估值角度看,雖然當前關於市場"泡沫"的爭論明顯增大,但如果仔細分析,結論仍然比較樂觀。以滬深300為例,按照2007年20%相對保守的增長預測,動態市盈率在22倍左右,並不存在明顯高估,如果再考慮到宏觀面繼續向好、人民幣升值、稅改以及股指期貨帶來的套期保值等多重利好因素,部分品種仍有較大的吸引力,這在客觀上堅定了機構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其次,隨著基金等機構資金規模突破萬億,A股市場總體上已經逐漸演變成機構主導的市場,最終導致當前市場的穩定性大大提高。從市場博弈角度看,當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市場預期依然良好、流動性泛濫格局短期難以有效解決的背景下,機構採取主動性減倉的風險可能遠大於按兵不動。最終管理層的調控可能會降低機構資金的投資沖動,但導致其產生大幅減持操作的概率卻是微乎其微。另外,從管理層角度看,雖然由於擔心"泡沫"不希望股市暴漲,但同樣也不希望暴跌,因此在股指經歷了短期大幅振盪後,平穩將是調整期最主要的特徵,而圍繞個股進行的結構性分化或將成為市場主導。
局部投資機會仍存在
由於大盤藍籌、金融、地產等領漲板塊紛紛進入修整,市場熱點將進入一段缺乏主流品種的相對匱乏期,但由於市場總體強勢格局仍然難以動搖,一些具備主題投資特徵的機會將逐步顯現。從最近兩日的市場熱點分布看,部分參股券商股、網路傳媒等科技股開始脫穎而出,海欣股份、保定天鵝以及電廣傳媒、上海梅林等紛紛漲停。顯然,在當前市場主流熱點陷入修整階段時,那些具備主題投資機會的品種有望迎來全面上漲的契機。包括3G、航天軍工、高成長小市值股,以及那些具備整體上市、優質資產注入的品種有望得到資金的追捧,值得關注。(北京首放)

箱體震盪取代主升浪
江蘇天鼎 甘丹
未來A股市場走勢將出現兩個新特徵,一是主升浪被箱體震盪所取代,二是個股機會代替板塊行情。
縮量小陽暗示多頭能量衰退
對此,分析人士有喜有憂,喜的是A股市場在昨日出現了止跌的技術信號,而且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多頭並未到四面楚歌的時候,止跌企穩意味多頭仍有掌控大盤趨勢的能力。憂的是,A股市場昨日的止跌企穩並未見到量能的持續放大,反而出現典型的量能大幅萎縮特徵,量能的急劇萎縮,意味昨日A股市場的止跌動能更多來源於空方拋盤力量的減少,而不是大量場外新多資金的進場。
更為重要的是,在前期A股市場也暴跌過,但隨後就會引來多頭資金更為猛烈的反撲,從而形成幅度更大的漲升行情。但昨日A股市場只是縮量止跌企穩,這顯示出多頭能量的確有所衰退。正因為如此,分析人士認為A股市場的運行格局將改變,即從原先的主升浪行情變成箱體震盪行情。也就是說,昨日的止跌企穩可能並不會帶來本周五的繼續報復性漲升行情,而極有可能繼續窄幅震盪走勢。
新格局能否帶來新機會
由此可見,未來A股市場走勢將出現兩個新特徵,一是主升浪被箱體震盪所取代,尤其是那些長期活躍在證券市場中的主流資金們有一個經驗之談,那就是跟著政策導向走,往往可以獲得超額投資收益率。所以,在目前估值爭論中權威人士的聲音越來越強烈的背景下,敏感的主流資金們自然會降低做多激情。
二是個股機會代替板塊行情。箱體震盪格局必然會帶來熱點軌跡的變化,因為以往的A股市場經驗顯示,只有不斷的板塊行情才會帶來主升浪行情,而在箱體震盪中,往往只有個股機會或細分板塊、小板塊的投資機會。也就是說,在前期主升浪行情中的銀行股、鋼鐵股、房地產股等主流熱點將暫時隱身,而一些題材性質的個股或細分板塊的投資機會則會顯現,這正好切合當前箱體震盪走勢格局特徵。當然,在箱體震盪中,還有一個熱點演變特徵,那就是同一板塊內的個股也會出現分化。
由此可見,箱體震盪中也會出現投資機會,只不過投資機會主要局限在小范圍甚至是部分個股行情中,而不是像前期主升浪行情中的投資機會。持續的板塊上升行情主要得益於基金等機構資金的推動,現如今機構資金都在思考著調控、嚴禁銀行資金違規入市等政策導向,所以個股機會主要在於游資以及小部分頭寸較為寬裕的機構資金所為。
關注三類個股投資機會
在此背景下,筆者建議投資者的操作思路可略作變化,一方面盡量不要空倉,因為目前只是短期趨勢的改變,而不是始於998點以來牛市行情的轉勢,因為支撐A股市場牛市基礎的人民幣升值、中國經濟增長、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以及資金的流動性泛濫等依然存在,因此,目前沒有必要清倉離場。另一方面則是目前A股市場的短期趨勢的確改變,所以,持續的守股策略似乎也不太明智。
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三個策略把握投資機會,一是年報公布業績中出乎市場預期的個股,包括業績以及年報分紅可能出乎預期的個股,此類個股極有可能在熱錢的追捧中而獲得超額收益率,比如說金陵葯業、建發股份、澄星股份等等;二是業績具有亮點的個股,近期行業分析師研究報告不時推薦2007年業績具有亮點的個股,包括雲維股份、海南椰島、維維股份等個股;三是注資題材預期個股,滬東重機、東軟股份已作出表率,所以具有注資預期的個股也可跟蹤,江南重工、金果實業、國電電力、通寶能源、東安動力等個股就是如此。

調整未結束 謹慎對反彈
武漢新蘭德 余凱
經過周三大跌後,周四滬深兩市慣性下挫後出現了小幅反彈走勢,盤中個股活躍度出現了明顯回升,但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一些前期主流品種,如鋼鐵、銀行、交通運輸等板塊繼續走弱,20日均線也對兩市股指構成了明顯壓力。同時漸趨萎縮的成交量表明,反彈動能並不充足,市場調整壓力仍需進一步釋放。
分歧嚴重導致劇烈波動
進入2007年以來,A股市場用劇烈波動來形容並不為過。1月份大部分交易日,上證綜指的波動幅度均超過100點,而兩市日均交易量在1100億元以上,參與各方對市場未來走勢產生巨大分歧。無論是市場指數還是交易量都創出A股交易歷史上的"天價天量"。與此相對應的是,經過去年以來的大幅普漲後,各個板塊估值都已不低,部分行業出現結構性泡沫,一些公司的炒作已有非理性成份。雖然尚未出現全市場泡沫局面,但中長期的基本面利好預期難以跟上短期估值的快速上漲和提前透支。
值得關注的是,截止到1月26日,全部A股動態市盈率已經超過30倍,達32.95倍,這一市盈率即使從全球角度看都已處於相對高位。與此同時,以績優藍籌股為代表的滬深300、上證180、上證50的市盈率也分別高達28.07、27.34和26.96倍,即使按照2007年預測,各大指數市盈率也已超過25倍。顯然,在這樣的背景下,估值壓力對市場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政策風險有所加大。從近期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暫停新發基金審批、節後嚴查銀行違規資金入市、督促國企防範股市投資風險、加大股市調整風險的輿論宣傳等系列舉措看,管理層意欲為股市降溫的意圖已十分明顯。同時,加大股票市場的供給力度,如中國人壽、興業銀行、平安保險的發行流程一個比一個快,國企整體上市的速度和力度也超過市場預期。雖然這些措施實際效果有限,不太可能改變市場中長線牛市格局,但在市場整體估值偏高、心態不穩的情況下,可能會成為短期多空方向性選擇的重要砝碼。於是周三A股市場大幅跳水,上證綜指和深圳成指單日跌幅分別達4.92%和7.62%,再創階段性單日跌幅記錄。
震盪調整仍將延續
市場短期在做空能量大量釋放後,在指標股止跌企穩的帶動下出現反彈,兩市漲停板個股有所增加,參股券商、重組等概念股出現活躍,地產、醫葯等近兩日跌幅較大板塊反彈幅度較大。而中國石化、中國聯通、工商銀行等權重指標股暫時止跌,但基本仍以反彈為主,繼續沖高能力有限。而成交量出現一定幅度的萎縮,表明整個市場持續反彈的底氣仍有不足。而題材股的活躍和主流品種的滯重則構成了鮮明對比,市場整體持續反彈的基礎並不牢靠。
另一方面,即使考慮到中國經濟的高成長性,和國際水平相比,當前近33倍的A股市盈率水平明顯處於高位,顯著透支了未來的業績增長,基本面因素對於市場進一步上漲的拉動力減弱。但由於資金面仍然寬松,上市公司年報整體業績增長將較前三季度繼續提高,市場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也不大,市場總體將進入震盪修復階段,並且這種調整將伴隨結構分化,年報業績高於預期公司的股價還可能進一步上漲,年報業績低於預期公司的股價所面臨的調整壓力將增大。結構分化、風險和機會並存,將會是春節前市場的主基調。
控制風險中需謹慎操作
在動盪市道下,由於短期市場波動風險的增加,這也意味著操作難度也在增加,因此,選擇在市場調整後的回升階段逐步降低持倉比例,將是一個較為穩健的操作策略,尤其對於那些階段漲幅巨大並且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強勢品種。而從長期來看,在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發展、資本市場制度變革和大擴容以及全球流動性聚焦中國的合力下,我國A股的長期發展仍然值得期待。
需要提醒的是,未來支持股市上漲的動力將會來自於2007年的業績增長預期,從行業市盈率比較發現,年報公布期間不同行業及部分個股仍然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典型的如工程機械、有色金屬、電力、汽車和煤炭等行業,其中的一些龍頭公司在調整過程中值得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