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上市公司派發現金股利時,股價會下降一點
因為分紅,公司分紅的確會造成股價下跌,這是股市的慣例——除權除息造成的人為現象。因為公司分紅不除權除息的話,對後來的買進者就不公平。例如股價為10元,每股分紅1元的話,原來的持有者享受了此次分紅的利得,而後來的買進者沒有獲得這個利得,在權益上就顯失公平。
一家優秀的公司長期將留存收益分給投資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股市投資者享受了公司的成長,這種成長需要用現金分紅的方式體現出來。
如果公司沒有很好的利用留存收益的投資項目,將留存收益留在上市公司,還不如將它們分給投資者。
一傢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必定會長期增長,投資者長期持有這樣的公司就可享受公司不斷的分紅。
(1)是企業發放每股股利與股票市場價格之比擴展閱讀
除權與除息報價
除權(息)股票與含權(息)股票的判別在於是否能夠享受股利、股息、這也決定了兩者市場價值之間存在差異,一般而言,除權(息)基準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為保證股票價格的公平性和連續性,需要在除權(息)基準日對該股票進行技術處理,根據除權(息)具體情況計算得出一個剔除除權(息)影響後的價格價格作為除權(息)指導價或基準價,又稱為除權(息)報價,通常在除權(息)日作為前收盤價來處理。
計算公式
除權與除息報價的具體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
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除權報價。
a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送股率)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
c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的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需注意的是,股票市場的股價受市場供求本身影響較大,因而除權(息)報價僅作為除權(息)日市場開盤的參考價。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現行做法是在除權(息)基準日,以除權(息)報價代替該日的前收盤價,作為該日集合競價和漲跌限制的參考,當日開盤價仍由集合競價產生,之後的價格由連續競價產生。
參考資料股票分紅網路
⑵ 假設某公司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是每股80元;該公司上一年末支付的股利為每股1元,以後每年的股F
已知條件:下一年的股息發放率是25%,上一年每股分紅1元,每年2%的增長.
計算結果:
下一年的每股分紅:1元+(1*0.02)=1.02元,
下一年的每股收益:1.02元(股利)/0.25(股息發放率)=4.08元
下一年的市盈率:80元/4.08元=19.6倍.
答案:
下一年的市盈率是19.6倍.
不知能不能得100分?
⑶ 為什麼發放股票股利會對公司股票的市價產生影響
股利發放是指股份公司給股東的利益分配,主要有現金股利,負債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四種。
炒作上發放股票股利一般會形成利好或者利空消息,這樣對公司股票的市價就會產生影響。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
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⑷ 企業發放股票股利將使每股股票的面值降低
這句話是錯的。
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面值均為每股一元。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定股東權利的依據。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格都會高於其面值。當股票進入流通市場後,股票的面值就與股票的價格沒有什麼關系了。不論股票市場價格發生什麼變化,其面值都是不變的。
企業發放股票股利只會使每股股票的價值降低,而不會影響每股的面值。
⑸ 財務管理的計算題,尋求幫助!!!
先來兩個,要去上課了,晚上回來補起。
1:
(1)甲公司證券組合的β系數
=50%*2+30%*1+20%*0.5=1.4
(2)甲公司證券組合的風險收益率(RP)
RP=1.4*(15%-10%)=7%
(3)甲公司證券組合的必要投資收益率(K)
K=10%+RP=17%
(4)投資A股票的必要投資收益率
K=[1.2*(1+8%)]/12+8%=18.8%
(5)目前A股票的實際價值根據股票估價模型得
PV=[1.2*(1+8%)]/(18.8%-8%)=12元
等於其目前市價,所以目前出售的話對甲公司沒有利益。
2:
(1)每年折舊=200/5=40萬
計算期內凈現金流量
初始投資:NCF=-200萬
營業現金流量:每年均為相等NCF=凈利潤+折舊=60+40=100萬
終結現金流量:NCF=0
列表為:
年份 0 1 2 3 4 5 6
凈現金流量:-200 0 100 100 100 100 100
(2)凈現值NPV=100*PVIFA10%,5*PVIF10%,1-200=144.62萬>0
所以該方案可行。
4.由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可得 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流動比率=54000/2=27000
又由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可得期末存貨余額為54000-27000*1.5=13500
由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可得
銷售成本=存貨周轉率*存貨平均余額=4*[(30000+13500)/2]=87000
由於除應收賬款外,其他速動資產忽略不計
所以年末應收賬款=流動資產-年末存貨=54000-13500=40500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400000/[(25400+40500)/2]=12.14次
5.(1)原始投資額=800+600+100=1500萬元
終結點現金流量=400+200=600萬元
(2)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1500/400=3.75年
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2+3.75=5.75年
(3)該方案凈現值
NPV=400*(PVIFA10%,12-PVIFA10%,2)+600*PVIF10%,12-800-600*PVIF10%,1-100*PVIF10%,2=794.39萬元
NPV=794.39>0,所以該方案可行。
7.公司原有資本結構中債券以及股票的資本成本為
債券=9%*(1-30%)=6.3%
股票=1/10+3%=13%
方案甲:
新發行債券資本成本=[12%*(1-30%)]/(1-3%)=8.7%
股票資本成本變為=1/8+3%=15.5%
股東權益為=8*80=640萬
公司總資產=600+600+640=1840萬
方案甲籌資後公司綜合資本成為為
=600/1840*6.3%+600/1840*8.7%+640/1840*15.5%=10.3%
方案乙:
新發行債券資本成本=[10%*(1-30%)]/(1-2%)=7.1%
新發行股票資本成本率=1/[10*(1-3%)]+3%=13.3%
公司總資產=300+600+80*10+30*10=2000萬
方案乙籌資後公司綜合資本成本
=600/2000*6.3%+800/2000*13%+300/2000*7.1%+300/2000*13.3%=10.2%
由於乙方案籌資後公司綜合資本成本較低,所以選乙方案。
8.經營杠桿DOL=(S-C)/(S-C-F)=(200-200*70%)/(200-200*70%)-20=1.5
財務杠桿DFL=EBIT/(EBIT-I)=[200-200*70%-20]/{[200-200*70%-20]-80*40%*8%}=1.07
復合杠桿DCL=DOL*DFL=1.5*1.07=1.6
9.根據存貨模型
最佳現金余額N=根號下(2*2800000*150)/20%=64807元
全年現金轉換次數=2800000/64807=43.2次
現金管理總成本=64807/2*20%+43.2*150=12961元
第三,六題不會勒··
⑹ 什麼是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在會計上屬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種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有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發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將其稱為「紅股」。
二,和現金股利的區別:
1,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在概念上的差異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分派給股東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見的方式。大多數投資者都喜歡現金分紅,因為是到手的利潤。企業發放現金股利,可以刺激投資者的信心。現金股利側重於反映近期利益,對於看重近期利益的股東很有吸引力。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無償增發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減少公司的現金,又可使股東分享利潤,還可以免交個人所得稅,因而對長期投資者更為有利。股票股利側重於反映長遠利益,對看重公司的潛在發展能力,而不太計較即期分紅多少的股東更具有吸引力。
2,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適用的條件不同
現金股利適用於企業現金較充足,分配股利後企業的資產流動性能達到一定的標準的,並且有有效廣泛的籌資渠道的,才能發放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條件,即企業不管是否實際收到現金,只要賬上能夠贏利,就可以採用股票股利。
3,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在性質上的差異
現金股利的發放致使公司的資產和股東權益減少同等數額,是企業資財的流出,會減少企業的可用資產,是利潤的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原來屬於股東所有的盈餘公積轉化為股東所有的投人資本。只不過不能再用來分派股利,實質上是留存利潤的凝固化、資本化,不是真實意義上的股利。股票股利並無資財從企業流出,發給股東的僅僅是他在公司的股東權益份額和價值,股東在公司里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分不分股票股利都一樣,沒有變化。
如果用作股票股利的股票在證券市場上是熱門股,股價堅挺,新發行作股利的股票又不多,則可望股票市價並不因增發少量股票而有所下降,股票市價基本保持穩定,此時股東可將分得的股票股利在證券市場上拋售,換取現金利益。但這容易引起錯覺:認為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無異,確是實在股利。但這畢竟是假象,實際是在用擁有多一點股票來體現其在企業中的所有者權益份額情況,出售股票股利的股票就是出售股東在企業所擁有的權益。出售股票的所得,當然有可能一部分包括利潤,同時也包括二部分投人資本。
4.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對公司、股東財務影響不同
⑺ 發放股票股利會計分錄
1、企業股東大會批准現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時,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借記「利潤分配」科目,因此會減少未分配利潤,從而可能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總額;
企業股東大會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時,不做任何賬務處理。因此不會對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產生影響。
2、企業向投資者實際發放現金股利時,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分錄不涉及所有者權益項目,因此也不會影響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
3、企業向投資者實際發放股票股利時,需要做賬務處理,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分錄涉及所有者權益內部項目,因此也不會影響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
(7)是企業發放每股股利與股票市場價格之比擴展閱讀:
股票股利亦稱「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採取股票股利時,通常由公司將股東應得的股利金額轉入資本金,發行與此相等金額的新股票,按股東的持股比例進行分派。一般來說,普通股股東分派給普通股票,優先股股東分派給優先股票。
這樣,可以不改變股東在公司中所佔股份的結構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數量。分派股票股利的計算,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
若計算結果有不滿一股的,可將零股折成現金分派給股東,或將零股集中起來出售,所得金額在各零股股東間進行分配。採用股票股利發放形式應具備的條件:
公司必須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定,必須符合新股發行的有關規定。
由於股票交易價格通常在面值以上,所以,對於股東來說,派發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現金股利更多的投資收益;
但股票股利派發過多,將增大股份總額,影響公司日後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價,不利於公司的市場形象提高和增加營運資金。
網路-股票股利
⑻ 宣告發放股票股利的會計分錄
一、企業股東大會批准現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時,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借記「利潤分配」科目,因此會減少未分配利潤,從而可能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總額。
二、企業向投資者實際發放現金股利時,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三、企業向投資者實際發放股票股利時,需要做賬務處理,應編制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
⑼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含稅)/每股股票的當期市場價格*100%
那個0.67是這樣來的,是用企業33%所得稅而得來的,1-33%就是67%(注意你的公式中每股股利含稅意思是指不扣除相關的稅收),估計你所看的相關書籍已經是多年前出版的了,現在的企業好像都不用33%所得稅稅率了。
⑽ 青島海爾公司09年和08年的普通股股利實發數,每股股利,和股票價格分別是多少
2008年每10股派1.50元(含稅,稅後1.35元),2008年12月31日收盤價8.99元/股;
2009年每10股派3.00元(含稅,稅後2.70元),2009年12月31日收盤價24.79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