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股票的價格為20元,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利息率下調為原利息率的一半時,這支股票的價格為
您好!
呵呵,這些人不懂裝懂,誤導人阿。利息調整是國家宏觀調控貨幣政策的一種,若真出現利息大幅下降50%的情況,那意味著國家經濟正面領著通縮的困擾,理論上來說,利息大幅下降將促使銀行裡面的儲蓄資金流出,尋找新的獲利更高的區域進入,股市也是這部分資金的一條進入途徑,所以會促使股市上揚,也就是說利息與股價是反比關系,利息降股價上揚利息升股價下降。但是實際上來看,我們看到的情況有些時候並不是這樣,而是利息升的同時股價也在升,利息降的時候股價也在降,這是為是么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利息升降這一背景下的其他經濟因素決定的,比如說利息大幅下降的同時,總體經濟正面臨著危機,降息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利息多次降了,但是在大危機面前股價還是再降。簡單說來,就是不能簡單的把利息和股價掛上鉤,而是要結合其他方面來考慮。你這個問題限定了其他條件不變,我假定他的意思是在經濟不冷不熱,比較平穩的前提下,並且是在股票里的莊家都一樣,沒有其他任何宏觀政策因素、產業中觀因素和公司微觀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那利息下降50%,則這只股票的價格會在30元以上。但是,上述假設完全滿足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呵呵
Ⅱ 假設B公司股票目前市價為每股20元,你在你的經紀人保證金賬戶中存入15000元並賣空1000股該股票。保證金賬戶
1.20元*1000*130%=26000,15000元做不了
2.你是做空的,如果一年後股價是22元,則你每股虧損2元,只有股價跌到20元以下你才賺錢!
Ⅲ 假設B公司股票目前市價為每股20元,你在你的經紀人保證金賬戶中此存15000元,並賣空1000股該股票。保證金
你賣空1000股20元的股票,價值20000元,保證金比例25%,你只需要5000的保證金,你有15000保證金,要你追加保證金就是股票價值超出15000/0.25=60000元時,對應每股60元.也就是說這只股票價格超過60元,你會收到追繳保證金的通知.
Ⅳ 假設A股票每股市價為20元,某投資者對該股票看漲,進行保證金購買。假設該股票不支付現金紅利,又假設初始
A股根本不是保證金交易,所以你不必要假設
Ⅳ 某股票價格是20元 為什麼能以高於這個價格或者低於這個價格的價格購買,這是怎麼回事
股票價格不是死的..沒人規定某某股票價格是多少..都是隨供求關系變動的..
跟買菜一樣.某家20塊錢..你只願花19塊..又有人19塊願意賣給你...就19塊成交了.反之也是..某家20塊..但是眼看他快賣完了..你要20塊買的話還得排隊買..你又要急著買或者要買很多..排隊輪到你的時候20塊的不一定還有貨..你就出高點價買那個21塊的羅...
Ⅵ 假設某股票現價為20元,其β=0.8,預期該股票1年後將支付1元紅利
我會看空。風險與收益不成比
Ⅶ 關於股票限價委託買入,假如說某一隻股目前價格是20元,但是價格猛漲,由於擔心買不到,所以買的時候
現價成交,你高價委託,現價賣是20.30元,成交就是20.30元 ,如果你限價買,系統智能按你的指示,價格到此才會買入
Ⅷ 關於股票限價委託買入,假如說某一隻股目前價格是20元,但是價格猛漲,由於擔心買不到,
這個要看你設定的是什麼單子。
你如果設定是限價訂單,即buy limit, 那設定價必須在目前價格之下,不跌到這個位置不會買進來。我看你說的是限價委託單,如果系統能讓你設下這個單子的話,那就以現價成交了。
你如果設定的是立即買入單,那就會以現價成交。如果是晚上放的單子,那第二天以開盤價成交。
但是,你如果設的是停買單,即buy stop, 那就是設定一個高於現價的價格,比如20,5元。市場必須漲到這個位置你才會買入的。否則不成交。
所以,必須要看清楚單子的設定。
希望能幫到忙。。。
Ⅸ 假設兩只股票單價為20元的買入一萬元,10元的也買入一萬元,同一天同時漲10%,請問兩只股票當天各
股價就是每股價格是多少,20元的股一萬元只能買10000/20=500股,10元的股票可以買10000/10=1000股,假如都上漲10%,[20*(1+10%)-20]*500股=1000元,同理,10元的股上漲10%,[10*(1+10%)-10]*1000股=1000元。
Ⅹ 某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為20元/股。每股股利1元,預期股利增長率為4%。則其市場決定的預期收益率為
9.2%。
根據股利貼現模型中的P0=D1/(R-g)這一個公式可知,P0指的是股票市場價格,D1是預期股票的每股股利,g是股利預期增長率。R是市場預期收益率。根據這公式和題意可得:
D1=1*(1+4%)=1.04元
20=1.04/(R-4%)
解得R=9.2%。
(10)假設某股票最高價格為20元擴展閱讀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