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601628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四大指數股票代碼 2025-07-04 15:09:08
中國石油股票哪買 2025-07-04 14:16:19

601628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7-11 19:42:32

① 601628與601601的兩只股票的異同點

601628是中國人壽,601601是中國太保,加上601318中國平安,請看下面的分析: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側面比較

報告關鍵點:

我們期待太保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第三大壽險公司和第二大財險公司。

報告摘要: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

2006年,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

而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從銷售渠道看,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與國壽和平安相比最低,但逐年上升。從險種結構看,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比國壽和平安高。從區域上看,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在保險行業中排名第三。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太保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6個月目標價為55.49元。詢價區間確定根據2007年預計EPS0.91元,結合按內含價值發計算的2007年目標價,再考慮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差價,得到詢價區間為23-27元。搖錢樹下看搖錢術

1.效率提升還有很大空間

1.1.效率提升曲線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

平安上一輪的效率改善是在2004年之前,在經過2004年上市之後的內部架構完善和產品結構調整之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的進入又一輪的發展高峰。國壽的效率改善是從2003年底在境外上市開始的,到去年底基本結束了這一過程,今年以來開始進入調整期。人保是從年初開始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綜合成本率以及投資收益方面都開始有明顯起色的。而太保的效率提升主要也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由於和同業比較起來人均保費等指標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判斷未來提升的空間可能比人保要大一些。根據上面的定性判斷,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我們認為各公司所處的效率提升狀態。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從目前來看,平安是唯一一傢具備長期效率改善能力的公司,其它的公司往往是上市後的一次性改善,能否持續改善還有待證明。

1.2.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

我們認為太保壽險業務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正如我們在效率提升曲線中所說的那樣。

2006年,國壽個人代理人65萬人,平安21萬人、太保18萬人、新華14萬人、泰康13萬人、太平2.4萬人,六大公司合計132萬人。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圖2)。而2006年個險渠道新單保費收入(FYP)

六大公司合計為512億元,其中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圖3)。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13%的人只貢獻了9%的保費收入,人均月度新單保費收入(個險新單保費收入/(代理人數量*12))同業界有較大差距(圖4)。2006年,平安的人均月度FYP是4,718元,國壽是3,542元,而太保是2,069元。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圖5)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如果太保將人均月度FYP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那也至少會有超越行業平均水平50%的增長。

1.3.國壽上市後效率大為改善

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其是否能夠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我們來回顧一下國壽上市之後的效率改善情況。

1.3.1.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上市之後,國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市場份額保持了基本穩定,甚至在2006年的時候,市場份額還略有上升。

1.3.2.人均月度FYP大幅提升

上市之後,國壽推出了頗受市場歡迎的"鴻鑫"等產品,同時加強了內部管理,使得人均月度FYP出現了明顯的提升。

1.3.3.產品利潤率大幅提升

由於個險渠道在新單保費收入佔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自上市之後產品利潤率逐年提升。APE margin(標準保費利潤率)從2004年的17.1%提升至2006年的24.23%。

2.各項業務分析

2.1.壽險業務

2.1.1.增長情況

自從1996年以來,公司就一直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0%。

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378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24%。

2.1.2.渠道結構

靜態的比較2006年各公司數據,平安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是最高的,達到了80%,其次是國壽的51%,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最低,是35%。個險渠道佔比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是銀保渠道業務量相對較大。

動態的比較太保的時間序列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佔比從2004年的38%提高到了2007年中期的48%,銀保渠道佔比基本未變,個險侵佔的主要是團險的佔比。

2.1.3.產品結構

從總保費收入來看,國壽最大的險種是分紅險,佔比67%,其次是傳統險,佔比25%;平安最大的險種也是分紅險,但佔比僅為34%,意外和健康險的佔比是23%,傳統險佔比15%;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的高,佔比達到了42%,和分紅險幾乎平分秋色,這是各大公司中絕無僅有的。

從新單保費收入來看,國壽85%的保費來自於分紅險,而平安來自萬能險的保費收入與分紅險相當,太保新單保費收入中傳統險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達到了21%。

2.1.4.區域結構

太保擁有僅次於國壽的分支機構,比平安更多。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在縣域保險市場,幾乎只有國壽和太保兩家機構,國壽的市場份額大致是70%,而太保則享有剩餘的市場。

從分省數據來看,江蘇、山東、上海、河南和山西是公司保費收入排名前5名的省份,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42%。其中山西在當地市場的份額居於太保系統內的首位,達到接近20%,其次是寧波、江蘇、貴州和河南。而國壽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分別是江西、內蒙、廣西、甘肅和河北,平安的是大連、寧夏、廈門、青島、深圳。

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出,太保與國壽具有相對優勢的區域有較高的共同點,而平安作為一個城市公司的特點也是非常明顯。

2.1.5.關於利差損

太保與平安一樣,均沒有將高利率保單進行剝離。由於平安在利差損形成時期,業務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其利差損保單規模要更大。從准備金余額佔比上來看,2006年平安的佔比是37%,太保是24%。從有效業務價值來看,2007年中期,利差損保單的有效業務價值為-164億元,而太保這一數據為-28.73億元。與平安一樣的是,在近年利潤比較好的時候,公司均花費了一些力量來消化利差損,具體方式是調低利差損保單的評估利率。經過幾次調整,目前太保利差損保單的負債成本已下調至了6.53%,與平安相當。預計兩家公司在今年底都會繼續下調評估利率。總體來講,兩家公司均具備消化利差損的能力。

2.2.財險業務

2.2.1.增長情況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181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16%。

2.2.2.險種結構

由於車險發展速度快於其它險種發展速度,太保的車險比重與市場一樣逐年提高,從2004年的56%提升至68%。

與人保和平安相比,太保的車險比例在歷史上較低,但由於近年的比例提高,使得和人保、平安的車險佔比較為接近,甚至還略為高了一些。

2.2.3.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且有望下降

雖然車險比例逐年提高,但公司的綜合成本率還保持了穩定。其中賠付率呈下降趨勢,而費用率的提升抵銷了賠付率的下降,使得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正像我們在《中國財險:承保業務處於上行周期》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圖23),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2.3.投資業務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同期中國人壽的投資資產是7,663億元,中國平安的投資資產是3,318億元,中國財險是770億元,太保的投資資產在行業中排名第三。

2.3.1.投資資產構成

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定期存款與債券相比,優勢在於其主要形式協議存款一般含有浮息條款,在加息時段更為有利;劣勢在於其流動性較差,而且期限最長5年。與同期限的債券收益率相比,協議存款收益率並不低,如最新央行公布的3季度61個月協議存款加權利率為5.28%,而同期國債收益率一般為4.7%-4.8%。

2007年中期,太保權益類資產中42%是股票投資,30%是開放式基金,28%是封閉式基金。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其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從金融工具分類來看,太保的交易性資產比例最低,只有8%,而國壽、平安和人保分別為18%、28%和40%。

2.3.2.投資收益率

2007年中期,國壽的總投資收益率為10.38%,平安和太保的收益率分別為15.81%和15.2%。投資收益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人壽收益率是包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另一方面公司的會計政策對投資收益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可供出售類資產浮盈兌現比例以及交易性資產的佔比等。因此,收益率指標只能作為一項參考而已,並不一定代表實際的投資業績。我們認為10大重倉股是一個很好的跟蹤標的,因為其表現不受管理層態度的影響,能公允地反映其權益類資產的表現。遺憾的是太保尚未公布其10大重倉股。

中國人壽中期債券收益率相對較低是因為在債券市場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公司提取了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所致。

3.估值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

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公司公布了2006年新業務價值21.76億元(12%的貼現率),截至2007年中期的一年新業務價值29.18億元,同時在內含價值變動表中還列出了2007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8.42億元,由此推出去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1億元。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7%。我們預計公司今年壽險業務新業務價值至少會有50%的增長,同時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由於效率的提高,新業務價值仍將會有快速的發展,未來兩年同比增長分別會有30%和20%。同時考慮明年H股發行9億股。

按照以上假設,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總的目標價為55.49元。

4.公司背景

4.1.歷史沿革

1988年,交行成立了保險業務部。經過3年的運作,1991年交行發起成立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經過兩輪增資,太保的注冊資本達到了20億元。由於太保的業務最初主要來自交行信貸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所以太保最初更重視財險業務,財險業務的相關經驗積累也較為豐富。直到後來隨著平安憑借個人營銷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太保才開始跟隨性的發展壽險業務。

1999年,由於監管的要求,交行將其股份轉讓給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隨後逐步轉讓給其下屬企業,太保的控制人隨即也從交行轉到了上海市政府。太保獨立之後,管理層也意識到了壽險業務的"利差損"問題,而同時財險業務盈利能力卻要好很多,這也在公司內部引發了究竟要不要發展壽險業務的爭論,市場份額也因此有所下滑,與此同時平安借"投聯險"繼續攻城拔寨。

2001年,同樣也是由於監管的要求,太保發起成立了壽險和產險公司。由於壽險公司獨立經營,有了自己獨立的財務資源,因此壽險開始快速發展,個人代理人數量由2001年底的14萬人上升至2002年底的21萬人。由於大規模發展初期投入很大,形成了一些累計虧損,而同時業務快速發展客觀上需要更多的資本金,兩方面因素導致公司壽險業務在2004年存在115億元的償付能力缺口,限制了分支機構的開設和業務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太保集團與凱雷在2005年底共同出資66億元(其中凱雷出資4.1億美元)對壽險進行注資。在這一階段的2002年,公司還進行了一次增資,引進了寶鋼集團和大連實德作為股東,管理層對公司的話語權加大。

2007年4月份,為了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加強對子公司的控制,經與凱雷磋商,將凱雷對太平洋人壽的股權轉為對太保集團的股權,為上市鋪平了道路。

4.2.組織架構

公司發行前的最大股東為華寶投資有限公司,佔比20%,是由寶鋼集團及下屬企業合並股份轉讓給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是其第二大股東,佔比19%。凱雷通過兩個基金控制了公司19.9%的股權。

太保同平安一樣也是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對子公司均是高比例控股,其占壽險、財險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別是97.83%、98.14%和90%。同時還持有太平洋安泰50%的股權和太平洋香港公司的100%股權。估值基本相同下買保險還是買平安 。

② 每個板塊的高價股、中價股、低價中各選出5—8個有代表性的個股

1、看板塊龍頭,就看他業績是最好的,漲勢是領漲的
2、板塊啟動,龍頭都是最先漲停,當然龍頭是會變化的
3、看你的意思應該是選藍籌股吧

③ 中國人壽 601628 是什麼股

上海A股、保險股、金融股

④ 中國人壽(601628)和中國太保(601601)兩只股票,那個預期會好一些

從長期來看,保險股都很好,中國保險業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目前的情況,不建議樓主入場,觀望為宜。

⑤ 求600000-601000之間的股票,近三個月創新高的和連創新低的股票,謝謝

1、統計時間為7月1日-9月30日
2、漲幅前10 漲幅
1 600372 ST昌河 190.18 創新高
2 600086 東方金鈺 101
3 600773 西藏城投 97.55
4 600513 聯環葯業 89.94
5 600367 紅星發展 89.68
6 600259 廣晟有色 89.17
7 600111 包鋼稀土 81.35
8 600980 北礦磁材 77.56
9 600081 東風科技 75.5
10 600335 鼎盛天工 75.43
3、跌幅前5
1 601718 際華集團 -22.22 創新低
2 601628 中國人壽-13.04
3 600030 中信證券 -8.51
4 600125 鐵龍物流 -6.48
5 601788 光大證券 -6.31

⑥ 中國人壽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中國人壽股票代碼 601628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世界500強企業。公司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准,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改制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業務范圍全面涵蓋壽險、財產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另類投資、海外業務、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並通過資本運作參股了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機構

⑦ 股票價前十強

600150 滬東重機 143.72元
600519 貴州茅台 115.13
600109 成都建設 96.67
600415 小商品城 90.96
002123 榮信股份 86.9
002095 網盛科技 84.00
600547 山東黃金 83.00
601318 中國平安 81.97
002122 天馬股份 79.41
002093 山河智能 78.61

以上是昨天收盤價格最高的前10名,但是每天價格都是變化的。

⑧ 十個反映我國證券交易所證券價格波動情況的股票價格指數和股價平均數

你是要十個指標股?和指標股價平均?十個指標股:601857中國石油8.78、601398工商銀行3.88、600028中國石化6.36、601988中國銀行2.8、601628中國人壽18.41、600036招商銀行10.38、601318中國平安39.14、600519貴州茅台235.93、601328交通銀行4.34、601088中國神華23.26 平均價格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