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單日價格線特別有規律
擴展閱讀
華測導航股票代碼是多少 2025-08-29 06:28:28

股票單日價格線特別有規律

發布時間: 2021-07-14 16:25:44

『壹』 股票走勢有規律嗎

股市運行是有周期性波動的,但你所問的問題好難回答的那麼貼切.我就用我所學給你個較明確的回答吧!
股市上升是5波向上3波下跌,向上的5波中有2波是調整(即是在上升途中下跌).下跌3波中的1波是調整(反彈).這就完成了一個運行周期,也是一個正常的運行周期.在經濟環境和外圍因素一片向好的時候或時期,股市的上升幅度會持續延長,下跌途中如果經濟環境和外圍因素惡化,跌幅也會延伸而漫長.周期又分為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大周期可以運行幾年.從上證的運行周期來算,在2005年6月的998點開始上升到2007年10月6124點為一個上升波.2007年10月6124的高位開始下跌一直到2008年10月31日的1664點才跌停,(其中下跌途中也有延伸浪,在此不作細分).足足運行了4年多,這就是一組大的周期.中周期分05年998點-06年6月的1512點低位(也是大周期中的1和2).06年6月的1512低位上升至07年7月的3563點低位(也是大周期中的3和4).07年7月3563點低位又再上升至牛市的高峰6124點(這就是大周期中的5).從這就可以看出上升途中的三組上升浪二組為調整浪.下跌中由6124高位至07年11月4778為A(調整浪通常是用A\B\C代替),由4778反彈至08年1月5522點為B,又由5522點跌至08年4月的2990點為C,但還沒完成.在這個時期股市隨著外圍環境的的惡化,國外的需求銳減生產力下降,國內通漲加劇,股市天天下跌至使股民所持股份市值日益減少,為了減少點損失只有拋出股票.也就是因為如此造成下跌浪的延伸到08年10月的1664點低位.這就是一個股市的周期!
周期是一個較為廣泛的定義,從上面的分析你可以看到一個大周期中包含多少個中級周期小周期更多,還有小小周期有可能在分鍾\小時\日線里就運行完成,你所指定時段來分析恐怕沒人能給你明確回答.

『貳』 股票短線有規律可尋嗎

建議你多看看炒股書籍 從初級開始 切忌急攻心切 當你真的明白的時候你就會找到規律了 那個時候你可以不用這么辛苦了 你也可以藉助一些炒股軟體幫助你分析炒股 現在市面上股醫生智能預警系統還不錯的 這款軟體每日都會有專家進行分析解盤 很權威 你就可以不用自己去苦尋規律了

『叄』 K線圖 作用大么股票有規律嗎

有作用,但作用小於49%。 有規律

K線圖(Candlestick Charts)又稱蠟燭圖、日本線、陰陽線、棒線、紅黑線等,常用說法是「K線」。它是以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
K線圖[1] 是技術分析的一種,最早日本人於十九世紀所創,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被當時日本米市的商人用來記錄米市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包括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及最低價,陽燭代表當日升市,陰燭代表跌市。這種圖表分析法在當時的中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由於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通過K線圖,人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完全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後,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出來 。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後K線圖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股市及期貨市場中的K線圖的畫法包含四個數據,即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有的k線都是圍繞這四個數據展開,反映大勢的狀況和價格信息。如果把每日的K線圖放在一張紙上,就能得到日K線圖,同樣也可畫出周K線圖、月K線圖。

『肆』 股市裡股票的開盤價格是怎麼來的有規律么

開盤價格是根據集合竟價來確定的,第二天的開盤價格可以比第一天的收盤價高,關鍵在於第一天的收盤價格要收陽線,最好收大陽線。如果大家看好該股,那麼該股的開盤價
就會高開。你想買進的話,當然價格要高一些。可以的,你如果估計該股的價格達到自己設定的價位,可以提前掛出賣單,一旦該股漲到該價位,就立即可以成交了。
當大盤指數上漲時,一般股票都會上漲,下跌時大部分股票都會下跌,只有個別的股票也許與大盤的走勢相反

『伍』 請教股票漲勢規律

取決於股票的供求關系,呵呵,不是有規律的,只有概率,3月9日很多想買的人沒有買到,所以3月10日,只要還在自己認可的價格範圍之內,一般還會漲。漲停一般是出了消息,使得太多人看好它的未來,而且得到了大單的認同。

『陸』 股票有規律的小單不停地賣出,是暗示著什麼

能說明主力想出貨讓出一部分資金而對股價不構成太大影響。每次1.88單在賣一上賣出,可以推測這一定是一隻小盤股並且成交量萎靡,接盤能力不強,主力選擇一點一點賣也許是為了避免掛大賣單引起恐慌或壓低股價,以此方式至少可以保證平均出貨價。

但是,這個現象對於判斷走勢來說並不是什麼值得參考的依據,因為出貨後是繼續做盤,還是轉戰其它個股需要利用其它技術指標來判斷。此情況如果出現在上升趨勢中繼,則主力後市可能繼續做盤,如果出現在下跌趨勢中就比較危險了。

特殊號碼的買賣單曾經也用於主力間的暗語或利益輸送等情況,但是現在這種方法已經很少見了。

原理同上,每次打小單是避免掛大賣單導致股價下跌。只能說明有主力資金在出,判斷走勢需要結合其它條件!

『柒』 股票均線規律

1,均線的波動性及變化無窮是它的基本規律。
2,股價高於短線均價,則近期看漲,股價高於中線均價,則中期看漲,股價高於長線均價,則長期看漲。
3,股價上漲的速度與均線的角度有關。
4,股價上漲的幅度與均線間的距離有關。
5,均線的粘合,發散,上穿,下穿預示著股價變化的方向。
6,簡述以上幾點,如有不妥,請指正。

『捌』 股票日K線圖中有藍色、紅色、白色三條線,分別都代表什麼

定義: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後K線圖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股市及期貨市場中的K線圖的畫法包含四個數據,即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有的k線都是圍繞這四個數據展開,反映大勢的狀況和價格信息。
如果把每日的K線圖放在一張紙上,就能得到日K線圖,同樣也可畫出周K線圖、月K線圖。
下面介紹幾種基本的K線形態,僅供參考:
1、大陽線(長紅):開盤價接近於全日的最低價,隨後價格一路上揚至最高價處收盤,表示市場買方踴躍,漲勢未盡;
2、大陰線(長黑/長綠):開盤價接近於全日的最高價,隨後價格一路下滑至最低價收盤,表示市場強烈跌勢,特別是出現在高價區域,更加危險;
3、下影陽線:價格一度大幅下滑,但受到買盤勢力支持,價格又回升向上,收盤在最高價處,屬強勢形態;
4、下影陰線:價格一度大幅下滑後但受到買盤勢力支持,價格回升向上,雖然收盤價仍然低於開盤價,也可視為強勢。但在高價區出現時,說明價格有回調要求,應注意賣出;
5、上影陽線:價格沖高回落,漲勢受阻,雖然收盤價仍高於開盤價,但上方有阻力,可視為弱勢;
6、上影陰線:價格沖高受阻,漲勢受阻,收盤價低於開盤價,上方有阻力,可視為弱勢;
7、下十字線:開盤後價格大幅下滑,但在低位處獲得支撐,下方買盤積極主動,最終在最高價附近收盤,屬強勢。當長下影線出現在低價區時,常常是重要的反轉信號;
8、倒十字線:價格沖高後在高位處遇到強大阻力,最終被迫在開盤價附近收盤。雖有上攻願望,但市場有修整要求,弱勢。當倒十字線出現在高價區時,常常是重要的變盤信號;
9、十字星:買賣雙方勢均力敵,走勢平穩;但在強勢市中,十字星往往成為市場強弱轉換的交叉點,後市可能變化;
10、一字線:四價合一K線反映出市場成交清淡,後市難有大的變化;但如果出現在漲停(跌停)處,表明買賣雙方力量懸殊太大,後市方向明確,短期難以逆轉。

『玖』 股票K線突然一天之間直線由100元降至50元

股分公司擴大股本除權送股。。。

你的股數成了2倍,價格就折為原來的半價,資產沒變

相關資料:
什麼是除權?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或除息的產生系因為投資人在除權或除息日之前與當天購買者,兩者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顯然相當不公平。因此,必須在除權或除息日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或除息參考價。

除權報價的產生

除權報價的產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為引起,由證券交易所在該種股票的除權交 易日開盤公布的參考價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場該股票因發行股本增加,其內在價值已被攤薄.

股票登記日和除權日

股權登記日,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在這個日期之前沒有賣了這種股票,你就擁有公告里說的轉增,配送股或者紅利的權利。登記擁有這種權利的股東的名字。
除權日是,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後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麼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後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除權報價的計算

除權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對於A種股票發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國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償轉讓的所謂"轉配問題",因其只引起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長,並不涉及該股票股份總量的變化,經多方征詢意見,從即日起在除權報價的計算中,對"轉配"將不予考慮.
但考慮到"轉配"存在對股票價格波動的特殊影響,統計部仍將採用"撤權"和"復權" 的辦法對上證指數進行必要的修正:
所謂撤權,即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交易起始日,上證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所謂復權,即在該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進入樣本股票的范圍.

股票除權的過程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除權日(一般為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上海證券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XD為除息,DR為權息同除。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價-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但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送配以後除權,其單位價格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上升的空間也相對增加。不過,這並不能讓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國家有關法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除權除息的詳細計算方法

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分紅派息方案並獲董事會及證監會批准後,即可確定股權登記日。在股權登記日交易(包括股權登記日)後手中仍持有這種股票的投資者均有享受分紅派息的權力。如果是分紅利現金,稱做除息,大盤顯示DR××;如果是送紅股或者配股,稱為除權,大盤顯示XR××;如果是即分紅利又配股,稱為除權除息,大盤則顯示XD××。這時,大盤顯示的前收盤價不是前一天的實際收盤價,而是根據股權登記日收盤價與分紅現金的數量、送配股的數量和配股價的高低等結合起來算出來的價格。具體演算法如下:
計算除息價:
除息價=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
例如:某股票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是4.17元,每股送紅利現金0.03元,則其次日股價為
4.17-0.03=4.14(元)
計算除權價:
送紅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紅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是24.75元,每10股送3股,,即每股送紅股數為0.3,則次日股價為
24.75÷(1+0.3)=19.04(元)
配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數)÷
(1+每股配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18.00元,10股配3股,即每股配股數為0.3,配股價為每股6.00元,則次日股價為
(18.00+6.00×0.3)÷(1+0.3)=15.23(元)
計算除權除息價:
除權除息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配股價×每股配股數)
÷(1+每股送紅股數+每股配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20.35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0元,送1股,配2股,配股價為5.50元/股,即每股分紅0.4元,送0.1股,配0.2股,則次日除權除息價為
(20.35-0.4+5.50×0.2)÷(1+0.1+0.2)=16.19(元)。
知道了如何計算除權除息後的股票價格,下一步就是如何買賣股權股息。
在股權股息登記日之後,分紅的公司要通過新聞媒介公布領取紅利的起止日期,時限一般是四周左右,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稱為紅利掛牌時間。上交所參加分紅的投資者必須在該股的紅利掛牌期間在自己開戶的營業廳將紅利權賣出,才可以將紅利劃歸自己的帳戶,具體方法象賣股票一樣,在計算機自助終端輸入該股票紅利的代碼、價格、數量,賣出後計算機就自動將紅利款轉入其資金帳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則不需投資者出賣紅利權,而由證券公司直接將紅利轉到股東名下。
在上交所紅利掛牌期間因故未能將紅利權賣出的投資者,可以持身份證、股東卡及資金帳戶去當地證券登記公司領取紅利,繳納一定數量的手續費。
享有某種股票配股權的投資者,無論上交所還是深交所,都只需在規定期限內象購買一般股票一樣在計算機自助終端輸入該股票的代碼、價格、配股數等信息,就可成交買入配股。
經過一段時間即可上市交易的配股,叫做直接配股。還有一種准許上市日期未定的配股叫轉配股。這時持該股票的國家或法人不願意參加配股,而把國家股和法人股的配股權轉讓給社會投資者。購買轉配股,除了交配股款外,還要交轉配股手續費,如0.1或0.2元。有些上市公司的配股同時包含直接配股和轉配股,投資者可自行擇定二者的比例。因為轉配股的准許上市日期不定,所以有不少人放棄這種配股權。
上市公司所送紅股則在股權登記日後直接劃入股東帳戶。

『拾』 股票價格走勢線與收益線的對比

彼得林奇所說的收益線與價格線的對比,簡單的說就是把每年報告的每股盈利連成曲線(每年是一個點),然後在同一張圖上再加上這一時期的股價走勢(每年是12條月線),正常情況應該價格線在收益線附近徘徊,離得不太遠,如果離得很遠了,就值得懷疑股價相對於公司的盈利狀況是不是過於低估/高估了。
就是這么一張畫了兩條曲線的圖而已。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盈利和股價當然是不同坐標的,盈利的坐標在左邊,股價的坐標在右邊。盈利1塊錢跟股價多少錢等高,是個問題。彼得林奇的書上盈利1塊錢一律與股價15塊錢是等高的。這個只能說是個大概合理的估摸。你要把A股的按這樣畫出來恐怕價格線全都遠遠高於收益線。
·股價、每股收益都是要根據股份拆分調整的。也就是應該算復權價。
·對比的時間必須很長,他畫的圖都基本上都是10年左右或更長的。然後經常看出規律就是價格線漲得很快,遠遠超過了收益線,結果過了一段就掉下來跟收益線差不多高了。這個「過了一段」可能就過了三五年了。所以你要是畫幾個月或者一兩年的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可能呈現他說的規律。
·「值得懷疑股價相對於公司的盈利狀況是不是過於低估/高估了」——只是值得懷疑而已!光看這張圖肯定沒法告訴你能不能確信是這樣。價格線遠高於收益線那有可能因為最近收益低只是暫時因素影響,將來會連年上升追上價格線;價格線遠低於收益線那有可能因為最近收益高只是暫時因素影響,將來會連年下降追上價格線。彼得林奇說有規律那也只是「經常有」,不是次次有,他也不是光靠這張圖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