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買1怎麼看
擴展閱讀
中國中車是優秀股票嗎 2025-08-29 00:38:33
股票交易明細中M 2025-08-28 22:33:10

股票買1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1-07-14 20:11:10

A. 怎麼看1支股票是買的人多還是賣的人多

你好,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直接看到的是「買五。和「賣五」的買賣委託以及「內盤,、「外盤,、「委比一、「峨比」等表現盤中多、空力里對比的指標。

主動性買盤(按「委賣」價格成交)和主動性拋盤(按「委買」價格成交)都是主力出擊的結果,能夠左右股價的走勢。在主力行情中,總有對倒的成交最出現,如果僅在收盤以後查看成交量,往往被迷惑。投資者可以通過主動性買盤和主動性拋盤來研究主力的真正動向。

主動性買盤就是對賣盤一路買。每次成交時箭頭為紅色井且向上,委賣單不斷減少,股價不斷向上走。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拋盤開始增加,如果始終有拋盤對應著買盤。撼次成交箭頭為綠色井且向下,委買單不斷減少,使得股價逐波向下走,這就是主動性拋盤。

一般來說,盤中出現主動性買盤時,投資者可順勢買進做多:反之,盈中出現主動性拋盤時,投資者可以順勢賣出做空。這里投資者要注意不要逆市操作,否則很容易吃虧。

還要注意外盤和內盤,當外盤比內盤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處於低位時。就要想到是否是主力在做盤,如果在當日成交明細表中查看到很多大買單,大致可以判斷出主力正在趁低價下跌時主動性買進。

當外盤比內盤數量大很多,而股價處於高位時。就要想到是否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在當日成交明細表中查看到很多大賣單。則極可能是主力在主動性賣出,對倒出貨:如果成交明細中發現大賣單很少。表明跟風買進的散戶居多。主力還沒有考慮出貨。故股價還可能上漲。

當內盤比外盤數最大很多,而股價還在上漲,則表明主力在震倉洗盤,盤中主動性買盤多半來自主力,主動性拋盤則多半來自中小散戶。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B. 股票交易:買一,賣一是怎麼確定的

股票上的賣①②③④⑤買①②③④⑤是五檔盤口。
一、在股票交易中,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大小依次序排隊,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各顯示五個隊列。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
就是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也可以看到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方就是賣一,未成交最高買家就是買一,其餘的依次類推。
以當時的吉恩鎳業(600432)為舉例:買1,代表在28.39買入申報的手數為95手。
賣5,代表在28.47賣出申報的手數為10手。(1手=100股)
二、
證券競價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
1、成交時價格優先的原則為:較高價格買入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入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
2、成交時時間優先的原則為: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C. 股票的成交量是怎麼看的假如我買了1一手,那肯定有人賣了一手,那麼成交量是1還是2

1、成交量當然是1。例如一捆小白菜,你買而菜農賣給你,都是一捆小白菜。
2、成交量怎麼看:有兩種方法觀察。
一是盤中成交量的觀察,即通過分時圖右下角的成交觀察每筆成交;
二是通過股票K線圖中下方的成交量(英文名稱VOL)圖示觀察歷史成交量的變化。

D. 怎麼看個股版面右邊的買1賣1等數據 還有右下角的的成交明細怎麼看懂

買家和賣家的報價。買1是買家最高報價,買2是買家次高報價......;賣1是賣家最低報價.......。

E. 股票中 買一買二……怎麼看呢

答:您好!關於「股票中買一買二」,我們為您做了如下詳細解答:
"買一"到"買五"是想買入的價格
"賣一"到"賣五"是想賣出的價格

旁邊的數字是手數,1手是100股。
"買一"到"買五"價格作為賣出價格或依次以"賣一"到"賣五"價格作為買入價格。

上述內容為「股票中買一買二」的解答,希望我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若您有不理解的地方或其他問題需要咨詢,歡迎您直接與我們聯系:
在線咨詢網址http://sh.gtja.com/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1-518-369
預約上海地區開戶的客戶請咨詢:服務人員屠經理, 手機號碼:1365-194-1771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F. 在交易時段,股票的現價是怎樣確定的,是否同買1和賣1有關系~

在交易時段,股票的現價就是當時的成交價格。
同買1和賣1有關系。
如果在現價時,有人以賣1價買入,那麼股票的現價就是前面的賣1價。
如果在現價時,有人以買1價買入,那麼股票的現價就是前面的買1價。
股票成交原則:
1.價格優先原則: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股票成交原則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G. 股票買① 買②......怎麼看是什麼意思

這只是一個時點上的盤口情況,說明下跌空間有限,下跌動能不足,而在這個價位上,投資者賣出的意願也不強烈,若按賣一價格買入,盤口瞬間翻紅。

H. 買一個股票一般看哪幾點東西

投資者小劉昨天問,這兩天大家都在講「60日均線」,說大盤在60日均線會站穩反彈,而他自己也觀察到,大盤確實在6月5日、6月26日兩天,跌到一條綠線就開始反彈了,這個就是均線嗎?還有經常提到的5日均線、10日均線、60日均線等,它們到底有什麼作用?如何運用它們指導操作?

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我們通常使用的一般是普通均線,它是一段時間內股價的收盤價或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也就是說,均線就是一段時間的股價平均成交價格(或稱作籌碼成本)。普通均線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

另外,製作均線時,參照的時間坐標是不同的,均線參照的時間長短與否,反映的平均成本性質不同。5日、10日為短期均線,反映股價的短期成本;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

目前,技術分析軟體中往往給出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

均線的支撐和阻力作用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使用均線的時候,還要與K線相結合,從而對股價趨勢和技術形態進行判斷。而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便產生了支撐和阻力的說法。

技術派分析人士認為,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5日、10日均線為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線(收盤價高於開盤價),預示著股價受到短期支撐,後市仍將走高;若K線與短期均線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股價上漲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下跌的可能性較大;若K線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

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30日、60日均線為中期均線)或長期均線(半年線或年線)時,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這在近期的市場中表現尤其明顯。

比如說,大盤從5月30日至6月4日連續暴跌900點後,6月5日,在60日均線附近站穩,並於當日展開強有力反彈,當日大漲近100點。6月26日,大盤在經過連續下跌後,也是在60日均線展開反彈。(見圖)

均線也有失效的時候

值得投資者警惕的是,不管是均線還是K線,這些圖形描述的,都是過去股價的運行軌跡。盡管它能一定程度為我們預測股價未來走勢提供依據,但圖形本身並不能決定未來股價走勢。投資者在運用這些技術指標時,不可過於教條。在使用時,投資者還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

換句話說,如果K線跌破支撐均線,或突破阻力位均線,並不斷延續這一趨勢,就證明短期的支撐和阻力位失效。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也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找到適合
股票的參數。

另外,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出現暴漲,均線系統即便極度發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回落,這時候,均線理論也告失效。

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絕對真理,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政策面、市場面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

I.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是買1價還是賣1價 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可能是買1價,也可能不是賣1價。
即時價是有人主動掛單買入或賣出,並能成交的價格。
比如:有人掛10元在賣1,有人9.99在掛買1,此時有一筆大單將10元以上價位統統吃掉假設為500手,一直吃到賣五10.10(假設從10元到10.10共有498手掛單,夠它吃),此時即時價就是10.10元。
假設這個人掛10.10買500手,但從10元到10.08共有600手賣單,但到10.07有490手賣單,則這時即時價為10.08,也就是實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