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隻股票怎麼有兩次價格
你好 ,你說的一隻股票有兩次價格,有可能是以下兩個情況,鑒於你可能是新手,第一就是股票有成本價、現價 之分,成本價是加上你的手續費之後的保本價格,現價是現在股票實時的一個動態價格,成本價你不再次買入或者賣出是不會變的,現價會在交易日實時變動,第二你可能看的是一天內的同時間段的股票價格,他是變化的,所以才會你說的出現兩次價格。
『貳』 股票一個賬戶分別2次購買了同一個票,成本該如何算呢
1、同一隻股票分別按2次買入的成本價是加上買入傭金成本之後的加權平均數。
2、如果成本價里已經包含了傭金,比如,某股民第一次以14.50元買某股200股,第二次以13.85元又買入100股,則用所用的資金額除以持股數,即:2900+1385/300=14.28元。
3、股票成本價是指在證券成交價基礎上加上相關費用之後的價格。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或偏好,成本價有四種計算方法:買入均價、持倉成本、保本價、攤薄持倉成本價。
『叄』 一隻股票多次漲到一個價後馬上下跌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所謂的阻力,技術流的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的那個價格差不多就是密集成交區,上方應該有不少套牢盤,這種情況下主力一般不會直接拉起來,那樣會承受很大的拋壓,主力即使資金充裕也不喜歡那麼做,他們更喜歡在底部拿籌碼,一般這樣震盪反復多少次,好多人耐不住性子了也就把套牢的股票賣了,這樣阻力就小了,股價就更容易漲起來了。
至於要不要賣,你都拿了一年了,還著什麼急啊,現在是一個震盪市,越急越沒好果子吃。
『肆』 如果我買同一隻股票,兩次不一樣的價格有區分嗎
你好,在賬戶中是把同一股票的總數量一次顯示的,不同批次不同價格買入的,則計算顯示他們的成本均價。
『伍』 兩天分兩次買入同一股票價格按哪個
價格是按你買的總量來算的,比如你4元買了100股,也就是花了400元,第二次3元買了200股,也就是600元,將2次買的總錢加起來在除以總股數,就得到那個平均價錢了
『陸』 當日兩次購買同一隻股票進如何計算成本與費用
計算成本其實很簡單,(第一次買入價*數量-手續費+第二次買入價*數量-手續費)/兩次的數量,這個可以得出成本價;
關於費用,這個要看你的傭金是多少了,一般是萬分之三。這個可以兩次一起計算得出結果。股票的交易費用如下:
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出讓方單邊徵收。受讓者不再繳納印花稅。
證管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
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金額的0.00696%收取;
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
券商交易傭金: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
『柒』 兩次購買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切兩次價格不同 怎麼做會計分錄
分錄我不太懂,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1、分兩次去做。
2、不能分兩次做時,購買價格寫成2次投資的平均成本價。
(第一次購買股票的費用+第二次購買股票的費用)/(2次購買的股票總股數)=每股購買成本
以後拋售股票時,無論拋售多少,都以此為成本價。
『捌』 連續兩天最高都是同一價股票在底位怎麼辦
平頭頂、平頭底
平頭形態是由幾乎相同水平的最高點的2根K線組成的(平頭頂),或是由具有幾乎相同的最低點的2根K線組成的(平頭底)。也有另一種叫法,叫鑷頂(平頭頂)和鑷底(平頭底),因為這些K線的端點就像鑷子腿一樣平齊。
在上升市場中,當幾根K線的「最高點」不相上下時,就形成了一個平頭頂形態。在下降市場上,當幾根K線的「最低點」基本一致時,就形成了一個平頭底形態。
形態特徵:
1、此類形態第1天與第2天,最高價(或最低價)相同,這是重要的特徵,而不是收盤價。
2、平頭形態既可以實體構成,也可以由影線或者十字線構成;既可以由相鄰的K線組成,也可以由相隔較近的K線組成。
形態原理:
平頭頂:匯價在上升過程中,在一定高位的拋售壓力非常大,在匯價連續2次上沖依然失敗的情況下可能見頂回落。所以在操作上,對這樣的形態特徵應給予足夠的注意。
平頭底:價格在下跌過程中,推低價格的空頭,力量逐漸枯竭,市場下方承接買盤不斷出現,賣方力量在同一個價位受到抵抗,價格即將上揚。空頭在連續2天(或幾天)向下沖擊失敗,陣營出現分散,之後推高價格的多頭取得主動,從而形成價格運行的底部,後市價格有可能上揚。
交易策略:
出現平頭形態,我們必須做好原有趨勢即將反轉的准備。形成平頭頂時,持有的多單應謹慎考慮,可以考慮平掉全部倉位並先行觀望,也可還是暫且平掉部分,確保一定贏利。關鍵還得看第3根K線(平頭頂形態後的那1根)的走勢,以確定其反轉意義是否成立。
如果價格突破了平頭頂,容易形成漲勢,在設止損時,可設在平頭頂上一定價格幅度作為止損點。
形成平頭底時,原持有空單,可考慮平掉全部倉位觀望,或暫且平掉部分,「落袋為安」。同樣是看第3根K線(平頭底形態的那1根)走勢,重心是上移還是下移,以確定其反轉意義。
如果後市對此形態最低價形成突破,可能意味著向下的區間被打開。因此此價位對設立止損有積極意義。
平頭底(頂)在未突破之前是強力的支撐(阻力),一旦價格向下(向上)突破,將引發一輪下跌(上漲)行情,另外也轉換成後市的重要阻力(支撐)位。
在判斷平頭底時,要參考重要的支撐位;在判斷平頭頂時,要參考重要的壓力位。有了重要的支撐壓力位的配合,在應用平頭底和平頭頂時,會提高判市能力。
不要只判斷單一的K線形態,注意結合整體技術面來操作。考慮當前身處的趨勢方向,不要掉進只見細節,而不看大趨勢方向的陷阱。
平頂的含義:
在連續上漲之後,市場在第5日向上摸了一下頂,被打出了一根上影線,第6日多方又嘗試摸那個新高,結果又被打了回來,甚至還收了根小陰線。這意味著在新高處的拋售壓力較大,兩次「摸高」受挫,使後市不容樂觀。注意,平頂的K線不一定是要相鄰的,可以由相隔較近的K線來組成,它的意義在於為市場能否突破近期的新高提供了參考依據。
平底的含義:同平頂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