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為什麼會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才買就能得到股利嗎怎麼理解
不,我覺得還是為了方便。總不能因為你一家買股份就單獨列出來,到期不發你股利/利息。要發肯定是一起發的,總不能因為你一個人搞特殊,只能你遷就別人,讓你先算應收後再發你。遷就你你這邊好做賬了,那你讓對方怎麼搞。
⑵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支付的己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是如何處理的
根據最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金融工具》規定: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計入應收股利,不計入資產賬面價值。
⑶ 為什麼在宣告分發現金股利和發放現金股利期間購買的股票,它的價值里會包含已宣告但未被發放的現金股利價
舉例說明:甲公司2×19年4月25日購入乙公司股票10萬股,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每股買價30元,另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為0.3萬元,乙公司已於3月20日宣告分紅,每股紅利為2元,於4月28日發放。如下圖所示:
甲公司4月25日以每股30元購入股票相當於從乙公司手裡買了一隻母鴨,這只鴨子裡面有一個蛋(已宣告發放的股利每股2元)還未生下來(尚未發放),25日股票到手後,在4月28號發放時(蛋生下來了)股利就由甲公司收取了。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成本要扣除「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30×10-2×10=280(萬元)
購入股票時的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80
應收股利20
投資收益 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0.3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05.3
⑷ 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如何理解
這里的應收股利不是投資方購買的,是投資時帶來的,就是說包含在已購入的股票之中,關鍵在於被投公司僅是宣布了(公布了分配方案),還未實現(分紅款未支付),所以此時購買的股票中還帶著應收入的股利(分紅款)。
成本法核算時要求應收股利直接沖減」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
⑸ 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什麼意思為什麼是每股多少金額
1,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也就是說,比方你買了一支股票,你買之前他你已經宣告要分紅了,但是你的前一手沒有領取這部分紅利,所以你的買價中就肯定要包含他前期已經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紅利了。
2,為什麼是每股多少金額?
因為每股的價值以貨幣來計量,所以說「每股多少金額」。
⑹ 為什麼支付的價款中包含企業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現金股利還用花錢買嗎到
這些股利是以前年度的企業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你現在買的話,支付的價款中包含企業已宣告但尚未發放以前年度的現金股利,現金股利當然要花錢買的。
⑺ 問一下那個交易性金融資產,比如在購買債券等時,我的價款中為什麼要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者
總結一句話,你就是沒有把他的時間弄懂。
很簡單,我2017年1月1日買了一支當日別人發的債券,買的時候說好了,半年付一次息。到了2017年的6月,我轉手賣給了你,那你從我手中買去的時候我不得算這半年的利息啊?說好了是半年付一次息,正好我賣出去的時候別人還沒有付給我利息,那你買走的時候肯定得算上這半年的利息啊,6月份你買去了,包含了面值和利息,你要分開記清楚的對吧? 到7月份的時候別人付息了,你收到了這筆利息,你收到錢的當下就把這個利息沖掉了,銀行存款增加了,這對你有影響么?你買的時候付給我了,沒過幾天,別人又把這筆款付給你了。等於你是幫人家付給我罷了。對你的損益沒影響,對你的面值也沒有影響。就這樣。額 ,……。不知道我解釋的你能不能懂。
⑻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中己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是什麼意思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含有宣告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的,就是被投資單位每年在特定的時間宣布要發放上一年的現金股利,但是這一部分股利並不是你所得的收益,你在購買時實際上支付了比它的公允價值多的價格,多的部分實際上就是已經宣布要發放的股利,但是這一部分股利還沒有發放,當然很快就加發放的。所以你所購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際入賬成本就要去這部分你快要收回的股利。
會計處理應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要去掉那部分已宣布而未發放的股利))
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已宣布但尚未發放的股利或利息)
投資收益(交易中發生的手續費用)
貸:銀行存款
⑼ 股票價款中為什麼包括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什麼是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
股票價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是因為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已經是投資收益了,只要到實際發放日就能領到錢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是指董事會決定宣告發放至實際發放日之間的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貨幣形式支付給股東的股息紅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現金股利。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用股票的形式向股東分派的股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送紅股。
⑽ 長期股權投資的購買價款中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有什麼用企業為什麼支付它
這個是由於股票的除權日和登記日不同的原因。
股票本身含有一定的權益,但股票又時時處於交易轉手之中,因此,必須有一個時點來決定權益的歸屬,這樣的時點就是股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當天交易結束,擁有含權股票就擁有相應的權益。例如,某股票分紅派息,在股權登記日當天交易結束,你持有該股票,那麼,盡管隔天就把股票賣出,你仍然能享受該股票紅利,而第二天買了該股票的人,盡管紅利還沒派送到賬,但也不能享有該紅利。 就是把擁有股票的人的名字登記入冊的那一天.
股票登記日:凡是在改天等級在股東名冊上,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將享有該公司所給予的分派現金股利或增資配股權利,有權出席股股東會。
除權日:就是上市證券發生 權益分派、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